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合集下载

Diamond-Blackfan贫血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Diamond-Blackfan贫血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1 D B A 的发病机制
目前,D B A 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清 楚 ,普 遍 认 为 其 为 一 种 核 糖 体 病 L3]。D B A 与 核 糖 体 蛋 白 (ribosomal proteins,R P )的 关 系 是 D B A 相 关 研 究 的 热 点 ,大多 数 (6 0 % ) D B A 患 者 均 伴 编 码 R P 的 基 因 异 常 。迄 今 为 止 已 发 现 1 9 个 尺P 基 因 异 常 ,包 括 R P 小亚基 (RP small subunit, i?PS ) 7 , R P S 10 , R P S 15A , R P S 17 , R P S 19 , R P S 24 ,R P S 26 ,R P S 27 , R P S 28 , R P S Z S ,/?/3 大 亚 基 (R P large subunit,/?/^) 5, R P L 11 , R P L 15 , R P L 18 , R P L 26 , R P L 27 , R P L 31 , K P L 3 5 及尺P L 35A 基 因 异 常 w 。一 方 面 基 因 突 变 导 致 R P 单 倍 剂 量 不 足 ,核 糖 体 无 效 组 装 ,发生 核 糖 体 应 激 或 者 核 仁 应 激 (nucleolar stress) ,引起 p53 激 活 ,并 且 游 离 的 R P (R P L 5 、R P L 11、R P S 19) 可 抑 制 鼠 双 微 蛋 白 (murine double minute,M D M )2 介 导 的 p5 3 泛 素 化 和 降 解 ,使 P5 3 稳 定 性 增 加 ,并且 进 一 步 活 化 ,从 而 引 起 红 系 祖 细 胞 p5 3 依 赖性 的细 胞 凋 亡 增 加 ,最 终 导 致 红 系 发 育 不 全 [5]。另 一 方 面 , R P 单 倍 剂 量 不 足 导 致 部 分 红 系 基 因 (G A 77U 基因 等 )的 翻 译 效 率 低 下 [67],影 响 红 细 胞 生 成 。此 外 , G A 77U 基 因 突 变 可 导 致 其 编 码 产 物 G A T A 1 蛋白 变短[8],而 G A T A 1 蛋 白 是 一 种 关 键 的 红 系 造 血 转 录 因 子 ,因 而 造 血 转 录 因 子 的 合 成 受 到 影 响 . 致 使 红 细 胞 发 育 成 熟 障 碍 。 同 时 ,热 休 克 蛋 白 (heat shock protein,H S P )70 表 达 水 平 下 降 ,使 G A T A 1 蛋 白 易 在 半 胱 氨 酸 天 冬 氨 酸 蛋 白 酶 (cysteineaspartic protease ,caspase) 介 导 下 发 生 裂 解 〜 。有 研 究 发 现 .H S P 7 0 表 达 水 平 的 下 降 与 球 蛋 白 和 血 红 素 合 成 失 衡 有 关 [1°]。 由 此 可 见 ,D B A 的 发 病 并 非

mds分型标准

mds分型标准

mds分型标准MDS分型标准。

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类骨髓增生异常、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总称,其特点是骨髓干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受损,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不良。

MD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各异,因此对MDS进行分型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MDS的分型标准。

MDS分型标准主要包括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改良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MDS分型。

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是一种用于评估MDS患者预后的分型系统。

它根据骨髓增生度、细胞遗传学和外周血细胞计数三个指标对MDS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组别。

这一分型系统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对MDS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

改良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是在IPSS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预后评分系统。

它增加了细胞遗传学的分组标准,将IPSS的中危组和高危组进一步细分,提高了对MDS患者预后的评估准确性。

IPSS-R分型系统的推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MDS患者预后评估工具。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MDS分型是基于骨髓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分型系统。

它将MDS分为MDS-SL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轻度增生不良)、MDS-ML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度增生不良)、MDS-R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侵袭性骨髓纤维化)和MDS-E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高危类型)四个亚型。

这一分型系统侧重于对MDS患者骨髓形态学的评估,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以上三种MDS分型系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以更全面地评估MDS患者的预后。

通过对MDS患者进行准确的分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依据,对于改善MDS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MDS分型标准是对MDS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指导的重要工具,各种分型系统各具特点,可以相互结合使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信息,有助于改善MDS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部分诊断与分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 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 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 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 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转化。

一、 MDS 的诊断建议1.诊断流程:见表 12.诊断标准:建议参照维也纳诊断标准。

MDS 诊断需要满足 2个必要条件和 1个确定标准。

(1必要条件:①持续(≥6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红细胞 ( HGB<110 g/L、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l09/L]、血小板(PLT<100×l09/L;②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

(2确定标准:①骨髓涂片中红细胞系、中性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中任一系至少 10%有发育异常; ②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占有核红细胞比例≥ 15%; ③原始细胞:骨髓涂片中达 5%~ 19%;④染色体异常(表 2 。

(3辅助标准:用于符合必要标准,未达确定标准,而且表现其他方面的典型临床特征的患者。

①流式细胞术检查结果显示骨髓细胞表型异常, 提示红细胞系和(或髓系存在单克隆细胞群;②单克隆细胞群存在明确的分子学标志:人类雄激素受体( HUMARA分析,基因芯片谱型或点突变(如 RAS 突变 ;③骨髓和(或外周血中祖细胞的 CFU 集落(±集簇形成显著和持久减少。

当患者未达到确定标准, 如不典型的染色体异常, 发育异常细胞 <10%(发育异常的形态学改变见表 3 ,原始细胞比例 4%等,而临床表现高度疑似 MDS ,如输血依赖的大细胞性贫血,应进行 MDS 辅助诊断标准的检测,符合者基本为伴有骨髓功能衰竭的克隆性髓系疾病, 此类患者诊断为高度疑似 MDS 。

若辅助检测未能进行,或结果呈阴性,则对患者进行随访, 或暂时归为意义未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diopathic cytopen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ICUS,定期检查以明确诊断。

先天性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9例临床特点分析

先天性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9例临床特点分析
剂量维持 , 激素治疗无效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 关键词】 贫血 , 再生障碍性 ; 肾 上腺 糖皮 质 激 素 ; 先 天性 骨髓 衰竭 综 合 征 ; 儿 童
d o i : 1 0 . 3 9 6 9 / ] . i s s n . 1 6 7 4 — 3 8 6 5 . 2 0 1 3 . 0 3 . 0 0 1
例<O . 2 %, 白细 胞 和 血 小 板 正 常 。 ( 2 ) 骨髓象 : 选 择性 红系增 生抑 制 , 1 8例 ( 4 6 . 2 ) 均在 5 以下 , 2 1例
( 5 3 . 8 ) 为0 。( 3 ) 血液生化 : 所 有 病 例 的红 细胞 生 成 素 、 维 生素 B z 和 叶 酸 水 平 均 明 显 增 高 。染 色 体 核
红 蛋 白稳 定 在 9 O ~1 0 0 g / L, 然 后 根 据 Hb水 平 缓 慢 减 量 至 停 药 。随 访 3 4例 ( 8 7 . 2 ) , 随访 时间 6 ~3 4个
月 。1 8例 治 疗 3 个月 , Hb 上升到 1 1 0 g / L; 4例 不 规 则 治 疗 1 3 个月, Hb维 持 在 6 O ~7 0 g / L, 1 2例 激 素 治 疗 无 效 后 予 环 孢 素 A, 4 例 有效 ; 8例 依 赖 间 断 输 血 。结 论
型 检 查 均 为 正 常 。胎 儿 血 红 蛋 白 ( Hb F ) 检查 2 9 例, 1 5例 ( 5 1 . 7 ) 增高 。( 4 ) 治疗反 应及随访 : 所 有 病 例 初
始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至少 3 个 月 。 Hb上 升 到 ≥ 1 0 0 g / L时 , 开始逐 渐减量 , 维持 2 ~ 3个 月 使 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症状,尤其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早期症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得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会怎样?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病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见症状:肝脾肿大、乏力、鼻衄、颅内出血*一、症状1.症状 MDS临床表现无特殊性,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

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由50%以上。

贫血患者占90%。

包括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人贫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

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

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

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

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及内脏出血。

少数患者可有关节肿痛,发热、皮肤血管炎等症状,多伴有自身抗体,类似风湿病。

2.体征 MDS患者体征不典型。

常为贫血所致面色苍白,血小板减少所致皮肤淤点、淤斑。

肝脾肿大者约占10%左右。

极少数患者可有淋巴结肿大和皮肤浸润,多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oL)型患者。

3.特殊类型临床表现(1)5q-综合征:患者第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而不伴有其他染色体畸变。

多发生在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巨细胞贫血,除偶需输血外临床病情长期稳定,很少转变为急性白血病。

50%患者可有脾大,血小板正常或偶尔增加,骨髓中最突出的表现为有低分叶或无分叶的巨核细胞,常合并中等程度病态造血,但粒系造血正常。

第5号染色体长臂有5种重要造血生长因子基因,即IL-3、IL-4、IL-5、GM-CSF、G-CSF、同时还有GM-CSF受体基因。

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诊治

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诊治

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诊治骨髓衰竭性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所致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可表现为外周三系血细胞下降,并出现不同程度贫血,感染和出血等相应临床表现,以及具有向恶性血液病转化倾向的一组造血系统疾病,又名骨髓衰竭综合征(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BMFS)。

此外,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强,其严重程度和预后也差异悬殊,是为临床诊治难点。

一、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分类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儿童骨髓衰竭性疾病可分为下列主要类型:(1)环境直接损伤:如以苯为代表的化学污染或医源性化、放疗等病因所致骨髓损伤。

但目前认为此类毒性效应均存在明显剂量依赖性,所致骨髓损伤多为短暂和可逆。

(2)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hereditary bone marrow failure syndrome,IBMFS),又名先天性再障:是一组具有显著遗传特征的骨髓衰竭性疾病,主要类型包括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gakaryocytic thrombocytopenia,CMAT)等。

(3)克隆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

(4)获得性再障:以T细胞免疫介导为主要发病机制,是儿童期骨髓衰竭性疾病中的主要类型,因此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二、疾病性质及其相关性各类儿童骨髓衰竭疾病,均存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性质转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其主要规律简要归纳如下:(1)再障为BMFS主要类型,其中80%以上为获得性再障,约15%~20%为IBMFS。

IBMFS 中可分为特殊基因突变(如FA、SDS、CMAT等)和端粒酶及其基因缺失(DC等)类型;(2)部分MDS和PNH病例与再障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程度重合,且再障可能转化为MDS;(3) MDS可能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故上述各类型BMFS均具有可能向恶性血液病转化之倾向。

zz骨髓衰竭性疾病再障AA——【内科学大四上】

zz骨髓衰竭性疾病再障AA——【内科学大四上】
8
• 化学毒物
• 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 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 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 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
• 苯中毒再障可呈慢性型,也可呈急性严重型, 以后者居多。
• 电离辐射
• 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

10
肝炎相关性再障临床上有两种类型:急性型居多数, 起病急,肝炎和再障发病间期平均10周左右,肝炎已处 于恢复期,但再障病情重,生存期短,发病年龄轻,大 多系在非甲非乙型肝炎基础上发病;慢性型属少数,大 多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发病,病情轻,肝炎和再障发 病间期长,生存期也长。其发病机理仍不清楚。肝炎病 毒对造血干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致染色体畸变, 并可通过病毒介导的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尚可破坏 骨髓微循环。
• 非常罕见,呈世界性分布,中国发病率是西方国家的2-3倍 (0.74/10万 vs 0.2/10万)。
2
概述
AML AA
低增生性 MDS
AA-PNH
MDS
PNH
概述
• 再障可能发展成为克隆性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MD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以及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7
药物性再障 最常见是由氯霉素引起的。据国内调查,半年内有 服用氯霉素者发生再障的危险性为对照组的33倍,并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氯霉素可发生上述二种类型的药物性再障,氯(合)霉素的 化学结构含有一个硝基苯环,可抑制骨髓细胞内线粒体DNA聚 合酶,导致DNA及蛋白质合成减少,也可抑制血红素的合成, 幼红细胞浆内可出现空泡及铁粒幼细胞增多。这种抑制作用是 可逆性的,一旦药物停用,血象即恢复。

可治性罕见病—范可尼贫血

可治性罕见病—范可尼贫血

可治性罕见病—范可尼贫血一、疾病概述范可尼贫血( Fanconi anemia,FA)是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或)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为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疾病,全球发病率为0. 3/10万[1]。

1927年Fanconi首次报道3例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多发性先天畸形病例,故名为范可尼贫血[2]。

FA中位发病年龄为7岁,9%的FA患者直至成年期才被确诊,也有直至49岁才发病的患者,男:女约为2:1[3]。

目前,已经发现FANC -A、FANC -B、FANC -C、FANC - D1(BRCA2)、FANC -D2、FANC -E、FANC -F、FANC -G(XRCC9)、FANC -I( KIAA1794)、FANC -J(BRIP1)、FANC -L(PHF9/POG)、FANC -M(HEF)、FANC -N(PALB2)、FANC -O(RAD51C)、FANC -P (SLX4)、FANC -Q(XPF/ERCC4)、FANC -R( RAD51)、FANC -S(BRCA1)和FANC -T( UBE2T)等19个基因的异常可以造成FA,其中FANC -A突变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FANC -C和FANC -G突变[4]。

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FA/BRCA功能网络,该功能网络与3条经典的基因损伤后DNA修复路径相关,分别是同源重组、核苷酸切除修复和经诱变的跨损伤DNA复制[5]。

在射线、有毒化学物质、细菌和病毒感染造成DNA损伤后,该损伤不能得到及时修复,造成突变的累积。

由于人体造血系统处于相对活跃的增殖状态,这些DNA损伤后易导致造血系统受累,表现为造血系统增殖低下,远期极易发生血液和其他系统的恶性转化[6]。

二、临床特征FA是一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且疾病呈进展性,造成其临床表现多样化。

部分患者可仅有骨髓衰竭而无躯体畸形,或只有躯体畸形而无血液系统异常;患者常有阳性家族史,其自身和(或)家族成员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

儿童骨髓衰竭综合征

儿童骨髓衰竭综合征

收稿日期:2006-12-21。

作者简介:竺晓凡,女,主任医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血液学专著2部,参编6部,研究方向为血液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儿童骨髓衰竭综合征竺晓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儿科,天津300020)Bone M arrow Fa ilure Syndro m e i n Ch ildrenZHU X iao -fan(Depart m ent of Pediatrics,I nstitute of He mat ol ogy and B l ood D iseases Hos p ital,Chinese Acade my of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 onMedical College,Tianjin 300020,China )摘要:骨髓衰竭综合征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2大类疾病。

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I B MFS )是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一组疾病,伴躯体畸形或发育异常者易诊断,而缺乏躯体畸形或发育异常特征的年长儿童往往易被误诊为获得性骨髓衰竭综合征,导致治疗选择失误。

获得性骨髓衰竭综合征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应在除外I B MFS 后方可确诊。

因此,对所有年龄段的疑似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均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对于选择恰当的治疗十分重要。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3):165-167关键词:骨髓衰竭;贫血,再生障碍性;儿童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5X (2007)03-0165-03 骨髓衰竭(bone marr ow failure )是成熟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在骨髓中的有效生成减少,引起外周血血细胞减少,有时可仅累及1、2个细胞系。

其致病原因是造血干、祖细胞异常还是造血微环境异常在临床上很难鉴别[1]。

aidp诊断标准

aidp诊断标准

aidp诊断标准
AIDP (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也被称为Guillain-Barré综合征。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此病症中,免疫系统攻击了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

目前没有单一的诊断标准,但是通常可以使用以下指南进行诊断:
1. 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渐进性肢体无力和脱力感。

这个无力最初通常发生在双下肢,然后快速蔓延到躯干和上肢。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经历肌肉疼痛、麻木、刺痛或肌肉痉挛。

2. 脑脊液检查: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观察到细胞计数增加,蛋白质含量升高以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抗体的增加。

这些改变是周围神经系统受损的指标。

3. 神经电生理检查:使用电生理测试,例如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可以评估神经传导的异常情况。

AIDP通常表现为神经传导速度下降和神经肌肉传导的异常。

4. 排除其他原因:为了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医生会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肌无力、中毒性多神经炎或脊髓疾病。

总的来说,AIDP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对于患者的个体情况,可能需要结
合其他指标和测试来确定诊断。

建议面对出现类似症状的患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得准确的诊断。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前期,即ICUS,是怎么回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前期,即ICUS,是怎么回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前期,即ICUS,是怎么回事昨天出门诊,有个患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和活检、染色体都没有明显异常,诊断跑了很多地方,都说不能明确诊断,考虑可能是再障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我看过后,发现其实它是可以诊断的,那就是可以诊断ICUS。

根据2006年MDS国际工作会议的意见,临床上MDS的最低诊断标准是: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持久性(>6个月)血细胞减少,即血红蛋白(HB)<10g>和(或)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PLT)<>×10^9/L,但骨髓又无病态发育的证据(三系细胞中病态发育细胞小于10%)。

如果临床上未达MDS的最低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必须进行长期和反复的骨髓检查,以全面排除能导致血细胞减少的某种基础血液学或非血液学疾病。

若无情况,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的诊断即可成立。

ICUS的预后,大约20%的患者1年之内转为典型的MDS,80%的患者可能维持在ICUS阶段至少2年以上。

ICUS的诊断条件如下:1.持久性血细胞减少(>6个月);2.不符合MDS最低诊断标准;3.无MDS诊断性病态发育现象(>10%细胞);4.无MDS典型核型发现;5.无其他血液或非血液病作为导致血细胞减少的原因。

MDS是一种以外周血细胞减少,1个以上髓系细胞病态发育并显示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骨髓功能异常,遗传学上的不稳定,外加向继发白血病转形危险性增高为特征的克隆性异质性疾病。

多数患者的病态发育可在骨髓检查中发现,但并非所有MDS患者初诊时都有明显的病态发育或明显的血细胞减少,对此往往难以认定,患者是个罹患了MDS,还是处于MDS-前期,后者也即ICUS阶段无法定论。

国际MDS形态学工作组以ICUS命名患者,并建议对这些患者应作彻底的和长期的随访,观察有无转至MDS,以及何时转至MDS。

Maffucci综合征的科普知识

Maffucci综合征的科普知识
早期诊断和管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Maffucci综合征的预后如何? 生活质量
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支持,患者通常能够过上正常 的生活。
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适应非常重要。
Maffucci综合征的预后如何? 未来研究
目前对Maffucci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机会。
Maffucci综合征通常是由于IDH1或IDH2基因的突 变引起的,这些基因在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这意味着该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可能影响家 族成员。
Maffucci综合征影响谁?
Maffucci综合征影响谁? 发病人群
这种综合征影响所有性别和种族,但发病率极低 。
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案例被记录。
Maffucci综合征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Maffucci综合征是什么? 2. Maffucci综合征影响谁? 3. Maffucci综合征如何诊断? 4. Maffucci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5. Maffucci综合征的预后如何?
Maffucci综合征是什么?
Maffucci综合征是什么? 定义
Maffucci综合征如何诊断? 临床评估
医生会通过询问症状和家族病史进行初步评估。
体检时会检查肢体的肿块及其性质。
Maffucci综合征如何诊断? 影像学检查
X光、CT或MRI可以帮助确认软骨瘤和血管瘤的存 在及其位置。
这些检查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Maffucci综合征如何诊断?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可以确认IDH1或IDH2基因的突变,支持 诊断。
Maffucci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 特征是软骨瘤和血管瘤的同时出现。
该综合征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被诊断。
Maffucci综合征是什么?

骨髓衰竭与溶血性贫血

骨髓衰竭与溶血性贫血

IBMFS的临床意义 IBMFS的临床意义
IBMFS的诊断对治疗和医疗管理的选择产生了深远 IBMFS的诊断对治疗和医疗管理的选择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的影响。 再障的标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与某些IBMFS患 再障的标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与某些IBMFS患 IBMFS 者增加的相关移植方案的毒性有关,如范可尼贫血, 者增加的相关移植方案的毒性有关,如范可尼贫血, 先天性角化不良,和舒-戴二氏综合征。 先天性角化不良,和舒-戴二氏综合征。
摆脱输血依赖的时间与免疫抑制治疗失败有明显相 关性(P=0.010)。 关性(P=0.010)。 免疫抑制治疗失败的病人平均摆脱输血依赖的时间 17±16个月 个月, 是17±16个月,而免疫抑制治疗有效的病人平均摆 脱输血依赖的时间仅3±3个月。 脱输血依赖的时间仅3 个月。 另外,免疫抑制治疗失败与CsA CsA水平也有显著相关 另外,免疫抑制治疗失败与CsA水平也有显著相关 (p=0.014)。有非治疗性CSA CSA水平的病人增加治疗 性(p=0.014)。有非治疗性CSA水平的病人增加治疗 失败率。在那些无治疗患者中, 失败率。在那些无治疗患者中, 56% 的患者不接 CSA治疗 治疗。 受CSA治疗。
体格检查
IBMFS的体征的仔细评估可能为IBMFS的诊断提供 的体征的仔细评估可能为IBMFS 对IBMFS的体征的仔细评估可能为IBMFS的诊断提供 重要的线索。 IBMFS有关的体检结果一般不是特 重要的线索。与IBMFS有关的体检结果一般不是特 定的孤立的,而是需要在并发骨髓衰竭的背景下考 定的孤立的, 虑的。 虑的。
结果: 结果: 1985年到2008年 年到2008 我们机构一共治疗了70 70例 从1985年到2008年7月,我们机构一共治疗了70例 AA病人 剔除病例包括: 病人。 AA病人。剔除病例包括:6例在别的机构接受过治 疗的病人, 例脱落, 例被诊断为慢性AA 因此, AA。 疗的病人,4例脱落,2例被诊断为慢性AA。因此, 这次分析里一共包括58个病人。 58个病人 这次分析里一共包括58个病人。这些病人里男性占 60%,女性占40% 34.5%是非裔美国人 57%在 40%; 是非裔美国人; 60%,女性占40%;34.5%是非裔美国人;57%在2000 年或更晚被诊断。平均年龄是9.5±5.8岁;52%符 年或更晚被诊断。平均年龄是9.5±5.8岁 52%符 9.5 合极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45%重型再障 重型再障; 3%) 合极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45%重型再障;2例(3%) 慢性再障。 慢性再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指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指标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类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引起的造血系统疾病。

MDS在临床上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可伴有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

根据病情的不同,MDS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指标有所不同。

临床分期MDS的临床分期有多种系统,常用的包括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和修订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

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IPSS是一种常用的MDS分期系统,根据骨髓增生度、永久细胞染色体异常、外周血细胞计数和危险分组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根据IPSS,MDS可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低危型(Low risk):包括低危原发性MDS和低危继发性MDS,患者通常有较好的预后。

2.中危型(Intermediate 1 risk):患者的预后较低危型略差。

3.中高危型(Intermediate 2 risk):患者的预后较中危型更差。

4.高危型(High risk):包括高危原发性MDS和高危继发性MDS,患者的预后最差。

修订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IPSS-R是在IPSS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增了几个重要的预后指标,包括细胞表型、细胞凋亡指数和铁载蛋白水平等。

相比于IPSS,IPSS-R能更精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根据IPSS-R,MDS可被分为以下几个亚类:1.极低危型(Very low risk):患者的预后最好。

2.低危型(Low risk):患者的预后较好。

3.中危型(Intermediate risk):患者的预后一般。

4.高危型(High risk):患者的预后最差。

预后指标MDS的预后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因异常MDS患者常伴有一些特定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

这些异常指标在预测患者的预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细胞计数MDS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计数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ppt课件

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ppt课件

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
• 极为少见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mpl基因突变
• 临床表现 •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通常无先天性躯体畸形
• 相关检测 • 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 血清TPO水平升高
• 50%患者5岁前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也有进展为AML/MDS
小结
• 临床工作中需要认真区分先天性及获得性骨髓衰竭性疾病 • 典型的IBMFS 患者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临床医师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 注意询问死胎及相关家族史 • 条件允许时需行基因检测
临床表现
• 复杂多样 • 先天畸形 • 骨髓造血衰竭 • 肿瘤易感性
先天畸形
• 生长迟缓、皮肤色素沉着(咖啡牛奶斑) • 小头畸形、小眼畸形 • 骨发育异常
• 拇指缺如、多指、第一掌骨发育不全、尺骨畸形、脊柱侧凸等
• 马蹄肾 • 生殖器畸形 • 十二指肠闭锁 • 先天性心脏病 • 神经系统异常
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无明显躯体畸形
• 细胞存在自发染色体断裂 • 对DNA交联剂,如二环氧丁烷(DEB)、丝裂霉素(MMC)高
度敏感 • 现至少13种基因(FA-A,FA-B,FA-C,FA-D1,FA-D2.FA-E,
FA-F,FA-G,FA-l,FA-j,FA-L。FA-M,FA-N)的缺失或突 变能够导致FA表型。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X染色体性联遗传(FANCB亚型)。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骨髓造血衰竭等临床表现
• SBDS基因突变分析
治疗原则
• 胰腺功能不全 • 口服补充胰酶,低脂饮食,服用脂溶性维生素
• 中性粒细胞缺乏反复感染者 • G-CSF可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
• 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 雄激素偶可有作用

原发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原发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原发综合征的名词解释《原发综合征》(Primary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PID)是一种与免疫力有关的遗传疾病,也称为免疫缺陷综合征。

PID指的是一类慢性、发生于出生时、且先天性的免疫系统缺陷病,病人的免疫系统存在着识别和响应外来病毒、细菌、真菌或其他外源性因素的能力下降。

原发综合征的患者可能易于感染,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疾病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

原发综合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免疫衰弱性综合征(immune deficiency disorders)和B细胞缺乏综合征(B cell deficiency disorders)。

免疫衰弱性综合征指的是由于T细胞和NK细胞能力减弱而导致的疾病,T细胞及NK细胞是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其免疫缺陷可引起脓毒症、淋巴结肿大等。

B细胞缺乏综合征指的是由于B 细胞能力减弱,无法产生有效的抗体,从而引起抗原性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过敏反应性荨麻疹等。

原发综合征可以从种群遗传角度来研究,一般情况下,这类疾病多为单基因遗传或多基因遗传,如果是原发综合征的家族表现形式,通常会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原发综合征的检测方式有多种,一般情况下,会根据症状、家族史、不规则的先天免疫能力缺陷、发热和感染历史等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原发综合征。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免疫功能检测、血液检查、基因检测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

原发综合征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感染为主,以及改善宿主的免疫功能,积极和早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一共有几种治疗方法,其一是免疫治疗,通过给予抗体和其他免疫因子,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其二是基因治疗,即把正常的基因转入患者体内,以替代患者免疫缺陷部位的基因,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其三是药物治疗,如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抗抗原等药物,以减轻症状和治疗感染;其四是细胞疗法,如干细胞移植、器官移植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疾病 • 原癌基因cmyc激活等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临床表现
• 血液系统异常 • 主要累及红系细胞 • 出生时即有贫血35% • 先天畸形较轻 • 颅面畸形、桡骨异常、心脏及肾脏结构异常等 • 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 • 血液肿瘤或实体瘤(1.9%) • 骨肉瘤最为常见
预后
• 中位发生肿瘤的年龄为28岁 • 50岁时肿瘤发生率为35% • 主要死亡原因 • 骨髓衰竭/免疫缺陷(60%~70%) • 肺部并发症(10%~15%) • 恶性肿瘤(5%~10%)
舒-戴二氏综合征
• 核糖体合成缺陷的疾病 • 造血干细胞缺陷 • 基质细胞缺陷 • 细胞凋亡增加 • 端粒缩短加速 • 突变基因 • SBDS(7q11), • 90%以上的患者存在本基因突变
范科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
• 最常见,发病率为1-5/106 • DNA损伤修复障碍 • 细胞存在自发染色体断裂 • 对DNA交联剂,如二环氧丁烷(DEB)、丝裂霉素(MMC)高 度敏感 • 现至少13种基因(FA-A,FA-B,FA-C,FA-D1,FA-D2.FAE,FA-F,FA-G,FA-l,FA-j,FA-L。FA-M,FA-N)的缺失 或突变能够导致FA表型。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X染色体性联遗传(FANCB亚型)。
临床表现
• 复杂多样 • 外胚层发育不良为主征的典型的三联征 • 趾指甲角化不良、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白斑 • 出生时正常 • 2-3岁时在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网状异色病样改变 • 5-13岁出现甲营养不良或脱落,有时伴化脓性甲沟炎 • 白斑可出现在任何黏膜部位 • 最常累及口腔黏膜、食管、尿道和泪管
临床表现
• 复杂多样 • 先天畸形 • 骨髓造血衰竭 • 肿瘤易感性
先天畸形
• 生长迟缓、皮肤色素沉着(咖啡牛奶斑) • 小头畸形、小眼畸形 • 骨发育异常
• 拇指缺如、多指、第一掌骨发育不全、尺骨畸形、脊柱侧凸等
• 马蹄肾 • 生殖器畸形 • 十二指肠闭锁 • 先天性心脏病
• 神经系统异常
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无明显躯体畸形
血液系统异常
• 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88%~100%) • 其中1/3慢性、2/3间断性 • 全血细胞减少,约20%(10%~65%) • 高风险进展为MDS/AML • AML发生年龄1~43岁 • 骨髓细胞遗传学异常 • 至今未发现非血液系统肿瘤
诊断依据
•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 血清胰蛋白酶原、脂肪酶和淀粉酶减少 • 粪便中脂肪含量异常增多 • MRI或CT可见胰腺被脂肪组织侵犯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骨髓造血衰竭等临床表现 • SBDS基因突变分析
• 皮肤肿瘤
• 肾脏肿瘤
诊断依据
• 临床特征 • 身体畸形 • 实验室检查 • 染色体断裂试验 • 彗星试验 •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FANCD2-L • 基因突变分析
治疗原则
• 羟甲烯龙2-5 mg/kg.d, • 早期患者,75%患者对雄激素有反应 • 起效慢(2~12个月) • 治疗反应不完全。 • 与强的松2 mg/kg.d联合使用能够降低肝脏毒性 • EPO、G-CSF、GM—CSF、IL一3等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部分 患者可有一过性疗效 •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彻底治愈疗法
• 有发生白血病的风险
• 无继发实体瘤和再障的报道
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 • 1个月内至少3次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 • 排除循环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脾 功能亢进 • 骨髓检查显示早幼粒细胞发育停滞 • 排除早期MDS和白血病 • 基因检测
治疗原则
• 一线治疗为G-CSF • 5-10ug/kg·d或隔天一次 • 90%患者有效 • 对G-CSF治疗无效或转变为MDS/AML的患者 •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主要治疗方法 • 20岁后白血病累计发生率为25%以上
骨髓造血衰竭
• 多数患者出生时检查血常规正常 • 5~10岁(中位年龄7岁)时出现进行性骨髓造血衰竭 • 多进展为重度全血细胞减少
易患肿瘤
• 易进展为MDS/AML(中位发生AML的时间为14岁) • 部分以MDS/AML起病 • 易患实体瘤(中位发生时间为26岁)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 妇科鳞状细胞癌 • 食道癌 • 肝脏肿瘤 • 脑肿瘤
诊断依据
治疗原则
• 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 • 推荐泼尼松每天2 mg/kg。 • 缓慢减量至最小维持剂量 • 浓缩红细胞输注治疗 • 应去铁治疗 • 重组IL一3对部分患者可能有效 • 造血干细胞移植 • HLA相合同胞供者移植明显好于无关供者移植
• 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10.7)%和(19.1士11.9)%
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
• 极为少见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mpl基因突变 • 临床表现 •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通常无先天性躯体畸形 • 相关检测 • 骨髓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 血清TPO水平升高
• 50%患者5岁前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也有进展为AML/MDS
小结
• 临床工作中需要认真区分先天性及获得性骨髓衰竭性疾病 • 典型的IBMFS 患者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临床医师需要仔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 • 注意询问死胎及相关家族史 • 条件允许时需行基因检测
病例
• 患儿,男,12岁 • 乏力、间断鼻衄1年 • 病初血常规 • WBC 2.39×109/L,Hgb 69g/L,Plt 10×109/L。 • 经骨髓穿刺、活检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 给予环孢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症状未缓解 • 既往史:存在隐性脊柱裂。平素易患各类感染 • 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死胎史,否认肿瘤、同类患者 家族史。
治疗原则
• 胰腺功能不全 • 口服补充胰酶,低脂饮食,服用脂溶性维生素 • 中性粒细胞缺乏反复感染者 • G-CSF可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 • 贫血或血小板减少 • 雄激素偶可有作用 • 唯一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 注意避免心脏毒性
预后
• 中位生存时间为35年 • 中位发生肿瘤的年龄为18岁(2-43岁) • 50岁时肿瘤发生率为71% • 所有患者应监测血常规、骨髓穿刺,评价骨髓增生情况及有无 染色体异常
临床表现
•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 血清胰蛋白酶原、脂肪酶和淀粉酶减少。 • 婴儿期出现消化道吸收不良及脂肪泻、营养不良,随着年龄 增长逐渐减轻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反复细菌、真菌等感染 • 躯体畸形 • 约半数患者有骨干骺端软骨发育不良、肋骨胸骨发育异常 • 身材矮小、腹部膨隆,鱼鳞样皮疹、毛发稀少、肝肿大,牙 齿发育不良、皮肤色素沉着等 • 学习困难
• 导致口腔黏膜白斑、吞咽与排尿困难或泪溢
临床表现
• 骨髓造血衰竭多发生在20岁左右 • 40岁时94%患者出现骨髓造血衰竭 • 易出现肺部并发症(肺纤维化) • 肝纤维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智力障碍 • 约10%患者进展为MDS/ALL • 实体瘤主要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60%)、肛门及结肠癌 (15%)和皮肤癌
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什么是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
• 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异质性疾病,以骨髓造血衰竭、先天畸形 及易患肿瘤为主要特点。 • 先天性≠家族性 • 先天性≠儿童发病 • 骨髓衰竭≠全血细胞减少 • 不同类型骨髓衰竭性疾病治疗原则不同
常见种类
• 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 • 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 • 舒-戴二氏综合征(Shwachman-Diamond syndrome) •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Diamond-Blackfan anemia) • 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Congenital amegakaryocytic thrombocytopenia) • 重度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
预后
• 平均生存时间为23年左右 • 50岁时累计发生率 • 骨髓造血衰竭 90%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40% • 非血液恶性肿瘤 35% • 移植后要定期监测 • 移植后8~9年为继发肿瘤的高峰时期 • 移植后20年发生实体瘤的风险为42%
先天性角化不良
• 发病率约为1/106 • 端粒维持缺陷 • 发病相关基因有四个 • X连锁遗传的DKCl基因(定位于Xq28)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TERC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TERT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NOPl0
诊断依据
• 临床特征 • 辅助检查 • 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端 粒长度 • 基因检测 • 组织病理检查对本病诊断无意义,但有助于除外皮肤黏膜肿瘤
治疗原则
• 早期50%~70%患者对雄激素治疗有反应 • G-CSF和EPO有一过性治疗反应 •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能彻底治愈的疗法 • 移植预处理方案要避免损伤肺脏的药物
预后
• 25%患者可出现自发缓解 • 中位生存时间为39年 • 75 %的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反应 • 仅少数患者可获持续性缓解 • 超过80%的激素有效患者成为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者 • HLA相合同胞供者移植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 少见病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ELA2(60%-80%),GFI1(2%)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HAX1 • X连锁性联遗传的WAS • 临床表现 • 婴儿期起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 • 频繁的严重感染 • 无特征性的先天畸形
体格检查
• 查体:发育正常,贫血貌,皮肤色素沉着明显,浅表淋巴结未 触及,可见鸡胸、肋缘外翻,肝脏不大,脾脏肋缘下可及,脊 柱侧弯,四肢无畸形,
附件
附件
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