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力的含义及范围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区别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区别标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区别引言概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词汇,但很多人对它们的具体含义和区别并不清楚。
本文将从概念、制定方式、适用范围和效力等方面,详细解析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区别。
一、法律1.1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1.2 法律的制定方式:法律的制定通常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如国家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等)负责,经过立法程序,最终由国家主席或国家元首签署生效。
1.3 法律的适用范围和效力:法律适用于整个国家或特定地区,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公民和法人具有普遍约束力。
二、法规2.1 法规的概念:法规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用以管理行政事务和行政行为。
2.2 法规的制定方式:法规通常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制定,经过行政程序,最终由政府主管部门颁布实施。
2.3 法规的适用范围和效力:法规适用于行政管理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对公民和法人在行政事务和行政行为中具有约束力。
三、规章3.1 规章的概念:规章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用以管理特定领域或特定行业。
3.2 规章的制定方式:规章通常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地方政府根据法律或法规的授权制定,经过行政程序,最终由政府主管部门颁布实施。
3.3 规章的适用范围和效力:规章适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行业,具有约束力,对公民和法人在相应领域或行业中具有约束力。
四、规定4.1 规定的概念:规定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组织机构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用以管理内部事务和行为。
4.2 规定的制定方式:规定通常由国家行政机关或组织机构根据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授权制定,经过内部程序,最终由机关或组织颁布实施。
4.3 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效力:规定适用于机关或组织内部,具有约束力,对机关或组织内部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民法典中的效力
民法典中的效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民法典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传统民法理论,并进一步完善了现代的法律制度。
其中,效力是民法典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它涉及到合同的成立、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民法典中效力的相关问题。
一、效力的含义与特征1. 效力的概念在民法典中,效力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所产生的强制或约束力量。
它具有合同的法律属性,是合同在法律上具有拘束力的根据。
2. 效力的特征效力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必然性、合法性、有限性和保护性。
(1)必然性:效力是民法典赋予合同的一种法律属性,它在法律上具有强制性,一旦合同成立,各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2)合法性:合同的效力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在合同订立时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和原则,不得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
(3)有限性:效力的范围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超出法律的限制。
同时,效力的期限也应当明确,超过期限后效力将失效。
(4)保护性:效力是保护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的约束力维护合同的稳定和可靠性。
二、民法典中效力的具体内容1. 合同效力在民法典中,合同是效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合同效力包括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
(1)合同的成立效力:合同的成立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形成有效的意思表示和相互一致的合意。
合同成立后,各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2)合同的履行效力:合同生效后,各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履行效力是保障合同稳定、诚实守信原则的基础。
(3)合同的解除效力: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或者依法撤销。
解除合同后,原来的合同效力将失效。
2. 法律效力民法典中的法律效力主要指法律的强制力量,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法律规定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力差异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力差异标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力差异引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等词汇,但这些名词之间的区别及其效力差异并非很清晰。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名词的含义和区别,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体系。
一、法律1.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权益的基本法律文件。
1.2 法律的效力:法律是最高法律文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对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1.3 法律的制定:法律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经过多方商议和审议,最终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二、法规2.1 法规的定义:法规是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或者部门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对法律的具体规定和细化。
2.2 法规的效力:法规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对特定领域或者特定对象有约束力,但不能违反法律。
2.3 法规的制定:法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政府制定,经过程序审查和发布后生效。
三、规章3.1 规章的定义:规章是政府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对法规的具体实施和执行。
3.2 规章的效力:规章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对特定范围或者特定对象有约束力,但不能违反法律和法规。
3.3 规章的制定:规章由政府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制定,经过程序审查和发布后生效。
四、规定4.1 规定的定义:规定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对内部管理和规范的具体规定。
4.2 规定的效力:规定具有一定的效力,对内部成员或者相关方有约束力,但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
4.3 规定的制定:规定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制定,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便性。
五、条例5.1 条例的定义:条例是地方性的法律性文件,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5.2 条例的效力:条例具有地方性的法律效力,对该地区范围内的人民具有普遍约束力,但不能违反国家法律和法规。
法的渊源、效力
法律硕士联考试题
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正式意义上 的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 湖北省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C.国务院的《粮食购销条例》 D.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 渊源的是:
A.判决书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规章
D.国际惯例
07年司考试题
4、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并非绝对无效,历史上就有 所谓“法不可知,威不可测”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 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 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旧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 晓,所谓“不知者不为罪”
英国人阿克毛·沙伊克因在中国贩毒,被中国的法院终审判处死 刑。如果被执行枪决,他将成为第一个在中国被判死刑的英国人, 这在英国强烈反响。英国一些人坚称此人患有精神疾病,要求中国 有关法院不要判他死刑,并呼吁对中国进行外交施压。
阿克毛·沙伊克在新疆乌鲁木齐机场被边检人员发现携带4公斤 价值25万英镑的海洛因后,于2008年10月被乌鲁木齐市中级 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 随后,阿克毛·沙伊克提出上诉被驳回。 上周,阿克毛·沙伊克再次提出申诉,被宣布维持原判。 依照中国 《刑法》第347条规定,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50克以上的, 可以被判处死刑。“犯罪嫌疑人只要是在中国领土上行为,就应当 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
新华社证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发表 声明称,3名日籍毒品走私犯武田辉夫(67岁)、鹈 饲博德(48岁)、森胜男(67岁)在辽宁省大连看守 所和沈阳看守所被注射执行死刑。
据日本外务省透露,中国已向日本政府通报了这 一消息。
刑法的具体效力范围是什么
刑法的具体效⼒范围是什么 效⼒指刑法对地和对⼈的效⼒,所解决的是⼀国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有属地原则、属⼈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刑法对于具体效⼒范围具有明确规定。
下⾯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刑法效⼒范围的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的具体效⼒范围 ⼀、刑法的效⼒范围 刑法的效⼒范围⼜称刑法的适⽤范围,是指刑法在时间、空间范围的效⼒。
刑法的效⼒范围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关系、新旧法律的关系问题,是刑事法律和刑法理论中的⼀个重要问题。
刑法的效⼒范围明确规定于我国刑法第6条⾄第12条中。
⼆、刑法的空间效⼒ (⼀)刑法的空间效⼒概述 刑法的空间效⼒,是指刑法在什么地⽅和对什么⼈具有效⼒,它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种: 1、属地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以地域为标准,主张凡是发⽣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不论犯罪⼈是本国⼈还是外国⼈,均适⽤本国刑法。
2、属⼈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以⼈的国籍为标准,主张凡是本国公民,⽆论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领域外犯罪,都适⽤本国刑法;反之,⾮本国公民犯罪,均不适⽤本国刑法。
3、保护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以侵害的对象否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为标准,主张凡是侵害本国国家的利益或者公民利益的,⽆论犯罪发⽣在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也不论犯罪⼈是本国⼈还是外国⼈,均适⽤本国刑法。
4、普遍管辖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标准,主张凡是侵害了为国际公约,条约规定所维护的各国共同利益的,⽆论犯罪⼈是本国⼈还是外国⼈,也不论犯罪发⽣在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均适⽤本国刑法。
上述各种原则都有其合理性,但具体适⽤起来也暴露出⼀定的⽚⾯性。
因此,近现代各国刑法,单纯采取上述某⼀原则的愈来愈少。
⽽多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的做法。
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的规定,就是采⽤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为补充的⼀种原则,吸取各原则的合理之点,避免各原则的不⾜之处。
法律效力什么意思
法律效力什么意思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范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效果,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维护和实现的程度。
具体来说,法律效力表现为法律规定的权利得到保护和实现,被规定的义务得到履行和约束。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定的重要手段,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法律效力通过法律规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实现,具有明确的适用对象,并且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强制执行的能力。
法律规定是法律效力的基础。
法律规定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公民权利,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规章等。
这些法律规定通过推行、公布等形式,有权威性地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标准和义务要求,被承认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法律效力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保护和实现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范围和实施条件,确保了公民在社会中拥有平等、自由、安全、尊严的社会地位。
其次,法律效力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规范,保障了社会秩序和安定。
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限制了不法行为,减少了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此外,法律效力还促进了公平正义的实现。
它规定了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规则和义务,保障了公民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然而,法律效力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由人来实施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导致法律效力的不稳定性和差异性。
其次,一些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具体,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影响了法律的实施效果。
此外,一些人为因素,如走过场、延迟执法等,也会导致法律效力的削弱。
为了提高法律效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对法律效力的尊崇和遵守。
其次,要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法律规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减少法律效力的模糊性和歧义性。
此外,还要加强法律执法和监督,确保法律规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维护。
什么叫法律效力
什么叫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行为、文件或决定所具有的法律约束力和合法效果。
它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和控制的一种表现。
法律效力的存在和具体内容对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法律效力的概念、特点以及法律效力的不同形式与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法律效力是法律对特定主体的规范和约束起到的效果。
它是法律为约束公民行为和制定公共规则而产生的权威力量。
法律效力通常体现在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上,保证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二、法律效力的特点1. 强制性:法律效力是强制性的,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能违反法律效力的规定,否则将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普遍性:法律效力是适用于全体公民和法人的,不分种族、地域和社会地位。
法律的规定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确保了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3. 时效性:法律效力是有时效性的,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法律效力也会随之调整和变化。
三、法律效力的形式与途径1. 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设立合同、立法、诉讼等形式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
合同具有约束力,立法具有普遍性效力,诉讼具有解决争议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效果。
2. 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法律文件是指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法规、规章、命令、决定等文件。
这些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对相关主体具有直接的约束力和适用性。
3. 法律裁决的法律效力:法律裁决是指法院或其他专门机构对诉讼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结论。
法律裁决的效力体现了司法权力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4. 法律规范的法律效力:法律规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制定的法律规则。
法律规范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对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总结起来,法律效力是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和控制产生的效果。
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时效性等特点。
浅析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其效力依据
浅析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其效力依据摘要法律效力是法律权威的根本来源,也是西方法学家一直争论不休的法理学核心问题。
探讨这个问题,其中最值得我们研究的就是法律为什么有效的问题,即法的效力依据。
各个法学派也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效力来源观,这三种观点又各自有所局限和不足,并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其中凯尔森的纯粹法学的法律效力论最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法律效力概念法的实效效力依据凯尔森目录一、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区分 (2)(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2)(二)法的实效 (3)二、法的效力依据 (3)(一)法律实证主义的逻辑效力观及其不足 (5)(二)自然法学派的伦理效力观及其不足 (6)(三)社会主义法学派的事实效力观及其不足 (7)(四)三种效力的区分与联系 (7)三、结语 (8)一、法律效力的概念及区分说到法律效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两类主体,一个是法律规范的颁布者,一个是对法律规范的接受者。
法律效力是从颁布者的角度去理解的,对于接受者来讲则是服从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所要区分的法的效力与实效的问题。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凯尔森代表的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律效力就是指法律规范具有约束力,人们应当像法律规范所规定的那样行为,应当适用和服从法律规范。
1体现的是法律效力的应然性,法律规范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实施,是具有普遍约束性的。
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本质性力量,规定着我们的行为模式。
(二)法的实效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通常,只有在公民的行为受到法律否定的评价的时候,他们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法律规范的效力。
对于接受者来讲是服从的问题。
每个公民服从法律的原因都不尽相同。
有的基于宗教信仰,有的肯定法律的内在价值,并基于对法律的尊重,有的不认可法律的内在价值,甚至希望作出违法的事,但基于法律的威慑力而服从法律。
2立法者们期待的,是法律能够现实地为人们所遵守,这就是法的现实效力,即法的实效。
凯尔森在法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法律效力不同于法律实效的观点。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力差异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的区别及其效力差
异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条例,这些概念在法律层面上有其不同的含义和效力。
1. 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公布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是国家权力
的表现,常由宪法设定法律的基本原则,再由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来细化具体规定。
法
律对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和机构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2. 法规:法规是由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于指导、规范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法规是法律的具体化,通过法规可以具体明确法律的适用范围、具体要求和措施。
法
规适用于该行政机关管辖的范围内的人民和机构,没有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约束力。
3. 规章:规章是政府部门和行政机关内部制定的规范,用于指导、规范部门内部的运
作和管理。
规章的适用对象通常是该政府部门或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一般不直
接适用于外部人员。
4. 规定:规定是对某一事物或行为进行明确的要求或限制。
规定通常具有较弱的权力
效力,相对具体的规定常见于行政机关对特定行为的要求或措施。
5. 条例:条例是指由地方行政机关独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规范。
条例的权
力效力和适用范围通常为地方性,只适用于该地区的人民和机构,在地方内有一定的
约束力。
总结来说,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广泛,对全国范围的人民和机构都有
普遍约束力;法规、规章、规定、条例相对法律而言,其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相对有限,分别适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特定行为或者地方性的范围。
法律效力与适用范围解析
法律效力与适用范围解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完善,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法律效力的概念、法律效力的等级、法律适用范围以及法律效力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析。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定对于当事人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能力。
法律效力直接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效益性,它决定了法律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对当事人是否能够产生实质上的约束和制约。
总的来说,法律效力是法律内外关系的体现,既表明了法律的威严,又为公民权益的保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法律效力的等级根据法律层级的不同,法律的效力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不同等级。
其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其他法律具有排他性和指导性的规范作用。
其次是法律,法律的效力次于宪法,但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对较低,它们对于特定范围或特定对象具有直接的具体适用作用。
三、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规定适用的对象、事项和地域范围。
一般来说,法律适用范围包括国内法律、国际法律和涉外法律。
国内法律是指适用于国内公民和法人的法律规范,它涵盖了民法、刑法、劳动法等各个领域的法律规定。
国际法律是指适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规范,它主要体现在国际合同、国际公约和国际条约等法律文件中。
涉外法律是指适用于与外国有关的法律规范,它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争端解决等法律关系。
四、法律效力的保障措施为了保证法律的有效执行,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维权机制,确保法律的执行和实施。
同时,要加强法律机关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提高法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刑法第三章
第一节 刑法效力范围的概述
一、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 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多大的空间、 刑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刑法在多大的空间、对什么范围的人 和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和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关系、新旧法律的关系问题。 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关系、新旧法律的关系问题。 二、刑法效力范围的分类 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人和对地的效力, 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人和对地的效力,要解决刑事管辖权 的范围问题; 的范围问题; 时间效力则包括刑法的生效时间、 时间效力则包括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刑法对它 生效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生效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与罪刑法定原则密 切联系。 切联系。 三、刑法效力范围的意义 1、解决一国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的管辖权 2、为司法机关准确适用法律提供指导原则 3、为刑事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法律依据
保护管辖原则(刑法第8条)。针对 保护管辖原则(刑法第8 )。针对 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人犯罪
第八条 【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中华人 保护管辖权】 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 者公民犯罪, 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是针对外国人在国外犯罪的情形,它的适 是针对外国人在国外犯罪的情形, 用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 用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即应当同时遵循 三个条件:(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三个条件:(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有限制的保护管辖原则
例1: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 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 处置? 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D.直接驱逐出境 2.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A.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后实施犯罪行为 B.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 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 罪行为 C,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后实施犯罪行为 D.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炔规定的犯罪行 为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法律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而公共基础知识则是法律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呈现一份完整的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并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 受教育权 B. 劳动权 C. 言论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答案:D 解析: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言论自由,而宗教信仰自由并未明确提及。
2、下列哪个机构不属于我国司法机关? A. 人民法院 B. 人民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立法机关答案:D 解析: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立法机关不属于司法机关。
3、下列哪个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 A. 劳动合同关系 B. 婚姻关系 C. 继承关系 D. 劳动关系答案:C 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继承关系属于财产关系的一种,因此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4、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A. 非法拘禁 B. 故意伤害 C. 盗窃D. 无证驾驶答案:D 解析:无证驾驶不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二、判断题1、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对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2、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答案:对解析: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民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答案:对解析:民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4、行政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等权利。
()答案:对解析:行政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等权利。
三、简答题1、请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法律效力层级》课件
宪法效力
1 2
宪法效力最高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具有强制性和普遍适用性。
3
宪法具有稳定性
宪法一旦制定和实施,就具有长期稳定性,不得 随意修改。
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的来源
适用范围
新法优先原则适用于同一层级或 不同层级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 ,如新制定的行政法规与旧有的
地方性法规之间的冲突。
同位法效力平等原则
定义
同位法效力平等原则是指在法律适用中,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效力 平等,即不存在优先适用的规则。
原因
同位法效力平等原则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平衡性,确保同一 位阶的法律渊源得到平等的适用。
法律效力的表现形式
包括强制性、规范性、普遍性等。
法律效力的来源
01
02
03
04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文 件来赋予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制定
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制定行 政法规,具有法律效力。
司法解释制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 院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司法解释
,具有法律效力。
国际条约和惯例
03
适用范围
上位法优先原则适用于不同层级的法律渊源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况,如宪
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之间的冲突。
新法优先原则
定义
新法优先原则是指在法律适用中 ,新制定的法律规范优先于原有 同类法律规范,即后法优先于前
法。
原因
新法优先原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法律关系,
法理学003法律渊源、分类与效力
原因在于:虽然在出现法律漏洞的时候,法官无法寻找正式 法律渊源作为判决直接的合法性基础,但是法官的行为同样 需要与整个法律秩序或者法律原则保持一致,因此必须在利 用自身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判决理由与法律秩序 及原则的要求联系起来,进而为判决结果寻找间接的合法性 基础。 之所以说这些法律渊源是非正式法律渊源,原因在于其不具 有直接的、必然的法律效力,而是有法律意义、为法官裁判 应予考虑的依据。
正式法律渊源
一、正式法源的含义 正式法律渊源,简称为“正式法源”,是那些 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官审 理案件之依据的规范来源,如宪法、法律、法 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 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二、正式法律渊源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法制统一性原则
法制统一性原则是正式法律渊源所必须遵守的基本 原则。所谓的法制统一性原则,是指不同效力等级 的法律渊源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内部一致的统一体。 具体而言,这个原则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合 宪性原则,所有的法律渊源必须与宪法保持一致, 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第二,由于同一等级的法律渊 源之中存在评价目标的差异,因此同一等级的法律 规定之间允许存在差异。第三,遵循法律位阶原则 的一般要求,即不同效力等级的法律之间不得存在 冲突。如果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下位法将会丧失 法律效力。
3.法规适用的顺序
法官在适用法规时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当它们之间出现矛盾时,依据“行政 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方式选择适用。
规章 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以及部分地方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政府) 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制定 规章,以便执行法律、法规的要求或者实现自 身部门的职责。[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法规] 依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 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制定自 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
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法律基本知识: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基石。
了解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对于我们遵守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法律的效力和适用范围,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是指法律在社会中产生的法律约束力和约束效果。
法律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法律的效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制性:法律具有强制性,即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违反法律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例如,刑法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并对犯罪行为进行了刑罚规定。
2. 公正性:法律的效力要求公正、公平处理各种争议和纠纷,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适用的,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其他因素。
公正性是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法律得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正义的基础。
3. 规范性:法律设立了各种规范和标准,指明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
这些规范使得社会成员能够在法律的指引下行事,避免产生争议和冲突。
法律的规范性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对于哪些领域、对象和行为具有约束力。
法律的适用范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虑:1. 地域范围:法律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适用范围,即法律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适用。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法律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规定。
2. 时间范围:法律的适用时间通常由法律本身规定。
法律可以有不同的时效性,有些法律是永久性的,而有些法律可能只在特定的时期内有效。
3. 物权范围:法律对于不同的物权关系和物权主体具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
例如,民法对于合同、财产等方面的规定,保护公民和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4. 主体范围:法律适用于不同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法律对于不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着相应的规定和限制。
法律的法律效力与适用范围
法律的法律效力与适用范围一、引言法律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法律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是法律本身的基本属性,本文将探讨法律的法律效力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
二、法律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规定被国家承认并加以强制力实施的现象。
换言之,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制力:法律的法律效力使其具有制约和约束个人和集体行为的能力。
违反法律规定将引发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2. 保障权益:法律的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自由,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3. 可宣告性:法律的法律效力使其具有可宣告的特性,即法院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争议进行判决和裁决。
三、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范围是指法律规定适用的地域和对象。
法律的适用范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域范围:法律根据具体国家或地区的需要制定,并在该国家或地区适用。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在适用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人群对象:法律适用于所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时间范围:法律规定的法律规则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效,当时间截止或法律发生变化时,原有法律的适用范围可能会有所变动。
四、法律的法律效力与适用范围的重要性法律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稳定:法律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 公平正义:法律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益和自由,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
3. 统一规范:法律的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使法律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使人们在不同地域和时间都能适用相同的法律。
五、结论综上所述,法律的法律效力与适用范围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法律的法律效力保障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确保了法律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后果自负法律效力(3篇)
第1篇一、引言“后果自负”作为一种法律原则,旨在强调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后果自负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对于维护法律尊严、捍卫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后果自负的法律效力、适用范围、法律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后果自负法律效力概述1. 法律效力定义法律效力是指法律对人的约束力、规范力,以及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后果自负法律效力,即指当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导致损害后果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法律效力特点(1)强制性:后果自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行为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逃避责任。
(2)普遍性:后果自负法律效力适用于所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分地域、民族、性别等。
(3)平等性:后果自负法律效力要求所有行为人承担同等责任,不得因特殊身份或地位而减轻或免除责任。
三、后果自负法律效力适用范围1. 民事法律领域在民事法律领域,后果自负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合同责任、侵权责任等方面。
例如,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刑事法律领域在刑事法律领域,后果自负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刑事责任方面。
犯罪行为人违反刑法规定,侵犯国家、社会、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3. 行政法律领域在行政法律领域,后果自负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行政处罚方面。
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4. 国际法律领域在国际法律领域,后果自负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方面。
国家、国际组织、公民或其他组织在国际交往中违反国际法律,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后果自负法律意义1. 维护法律尊严后果自负法律效力强调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当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导致损害后果时,法律规定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法律得到有效实施。
2. 捍卫公平正义后果自负法律效力要求所有行为人承担同等责任,有利于捍卫公平正义。
法的生效范围名词解释
法的生效范围名词解释
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定的法律规范在何种情况下产生法律效力或具有约束力的范围。
具体来说,它可以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地域范围:法的生效范围可以指适用于哪个地域的法律规范。
法律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行政区域等的需要来设定不同的生效范围。
例如,国家立法的法律通常适用于整个国家的领土范围,而地方性法规则可能仅适用于特定的地方行政区域。
人群范围:法的生效范围可以指适用于哪些人群的法律规范。
例如,某些法律规定可能适用于所有公民,而其他法律规定可能仅适用于特定群体,如未成年人、国家公务员、军人等。
时间范围:法的生效范围还可以指一段时间内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
法律可以规定具体的生效日期和时长,以确定法律规范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某些法律可能会持续有效直到被废止或替代,而其他法律可能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生效。
总而言之,法的生效范围是法律规定在地域、人群和时间上适用的范围,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和约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效力的含义及范围
【为您推荐】旺苍县律师彭山县律师江宁区律师织金县律师诸城市律师崇州市律师西乡塘区律师简阳市律师
法律一词我们对此都不陌生,法律效力也是人们经常说的,常常说某某事件具有法律效力,那么法律效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法律效力通俗的来说就是法律约束力,接下来就让律伴来给大家介绍下法律效力的含义。
一、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如某个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就是该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因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法律生效的范围
(1)时间效力,指法律开始生效的时间和终止生效的时间;指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时间和行为有无溯及力。
法律生效时间,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法律,终止生效的时间法律终止生效,即法律被废止,指法律效力的消灭。
它一般分为明示的废止和默示的废止两类。
明示的废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废止旧法。
默示的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2)空间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领海、领空),通常全国性法律适用于全国,地方性法规仅在本地区有效;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
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以及作为领土延伸的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3)对人的效力,指法律对什么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适用于全国公民,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部分公民。
对中国公民的效力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也应遵守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律保护。
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适用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法律适用问题;另一种是对其在中国领域外的法律适用问题。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内,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适用中国法律。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三、效力原则
1、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2、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3、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4、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
我国也是如此。
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法律效力的含义及范围原则,法律效力就是法律约束力,需遵循法律行事,范围为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效力原则属人主义、属物主义、保护主义、维护本国利益尊重他国主权。
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伴泰州律师。
文章来源:律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