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合集下载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含反思)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标解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创立及影响。

教学难点: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那是谁?又是在什么时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探究新知(一)隋的统一展示材料:材料一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的体貌,以防诈老讹小逃避租役。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材料二冀州谷薄,市井多奸诈,雯(jibng)为铜斗铁尺,重之于肆,百姓使之。

——《隋书•赵观传》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讨论下列问题:(1)隋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的姓名、都城的位置、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及统一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说说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统治。

这些措施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师生归纳:(1)时间:581年;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都城:大兴:统一时间:589年;统一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展示材料:隋朝都城大兴位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

605年,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次年,迁都洛阳;同年推动大运河的建造,以使从南方漕运粮食到北方,同时在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大粮仓以备荒年时使用。

迁都凿河,还可以掌控关中政治中心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便于对东北用兵。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提示:经济方面: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南粮北运,解决粮食问题;政治方面: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也便于对东北用兵。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4.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世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北达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 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大运河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 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持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也起了促进作用。但当时为了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了 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唐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大家知道,现在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
拔各种人才,考试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公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 端,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 相房玄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 为唐初名相的房玄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详细描述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这项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历时数 年完成。大运河的开凿不仅方便了南北之间的交通,还加强了隋朝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隋朝的科技文化发展
总结词
隋朝在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来的国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详细描述
隋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隋朝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等地的交往逐渐增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同时,隋朝还与东南 亚国家保持了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了地区的和平稳定。这些交往为后来的国际交往奠定
影响深远
隋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唐朝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同 时,隋朝的灭亡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提醒统治者要注重民生、公正司法 、选贤任能等方面的重要性。
04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01
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 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全 国统一,为唐朝的繁荣
奠定了基础。
七下历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number {01}
目 录
• 隋朝的统一 • 隋朝的兴盛 • 隋朝的灭亡 • 隋朝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01
隋朝的统一
隋朝的建立
1 2
3
隋朝的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 坚就是隋文帝。
隋朝的统一过程
589年,隋文帝派兵南下,消灭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结 束了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
01
02
03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图文展示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上 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发掘。据勘察,含嘉 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 。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 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 粮之丰富。
长江、钱塘江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 速度快。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B)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四、隋朝的灭亡
1.根本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 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 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2.直接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使人民忍无可忍, 终于导致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上课)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上课)
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此表由 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 记其上,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小 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 迁与罢黜。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 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 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 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 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社会矛盾激化。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P4 材 料 研 读
《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 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制度
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隋朝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的灭 亡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课堂练习
1.秦朝的建立是通过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方式完成的,
那么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C )
A.农民起义夺取政权 B.大将发动政变,自立为王 C.外戚夺取政权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 ②促进了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 。
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思考:
《汴河怀古》
《汴水》
皮日休
胡曾
尽道随亡为此河,
千里长河一旦开,
至今千里赖通波。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知识梳理
• 一、南北重归统一
•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定都长安。 • 2、南北统一: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 3、繁荣一时: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 • 二、大运河的开通 • 1、目的:隋炀帝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灭亡:
• 由于隋炀帝的 暴政,公元 618年农民战 争使隋朝灭亡。
本课小结

国家统一 589
盛 繁盛 一 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的开凿
的 一时 隋 朝
二世而亡 38年 581—618
课堂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建立于(A ) A.581年 B.582年 C.508年 D.907年 2.隋文帝是( C ) A.杨广 B.杨勇 C.杨坚 D.杨业 3.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C ) A.统一南北 B.创立科举制度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三
• 2、开始时间:605年 • 3、情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
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 活动与探究
•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 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 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 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 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 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共21张PPT)

课后练习
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过度役使民力 C,法律十分严酷 D,宦官跋扈专权
看谢 谢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2)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 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 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 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 享乐,奢侈无度。 直接原因:农民起义
问题思考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前朝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 太注重才能;科举考试选官的标准是人才的学识,具有较 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课后活动
1、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 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 进了社会基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 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605年 3、人物:隋炀帝 4、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加重 人民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数字巧记
历代朝代歌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时间: 581年
1、隋朝的建立 建立者:杨坚(北周外戚),(隋文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PPT)
新课导入 隋炀帝三下江南看琼花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华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建立与统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掌握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 3.知道科举制创建的过程和影响。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从 三 国 到 隋 的 政 权 更 迭
一、重建统一开新局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根据 用官方法
影响
魏晋 九品中正制 门第高低 按门第高低授官“上权品贵无垄寒断门官,吏下选品无拔士族”
隋以后 科举制
学识高低 按才学高低授官“朝扩为大田了舍官郎吏,选暮拔登范天围子堂”
前朝选官看重门第,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才学, 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开放性。
三、科举取士选人才
3.影响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游大运河
二、开通运河贯南北
2.概况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 的大运河。 【读图】完善大运河的基本情况 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千多米:2700多千米 三个点位: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思考】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 评价有何不同?
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胡曾持否定态度, 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辩证分析 一分为二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巩固国家统一)。
开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民带来 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1.建立
朝代知识小卡片(隋)
·时 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 城:大兴(今陕西西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诞生:(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寒门苦读
一朝登天
科举制的诞生,打破了按门第高低任用官员的弊端, 使一些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其中就有唐初名相房玄 龄,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通过科举考试而成 为唐初名相的房玄龄
3.影响 (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 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 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含嘉仓,一个在文献里屡屡提到,却给墨甚少的名字,直到上 世纪70年代,含嘉仓才在洛阳市老城区北部被发掘。据勘察,含嘉 仓内已勘探出粮窖287座,其中160号仓窖保存有约50万斤炭化谷物 。50万斤粮食在当时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约合近千农民一年 辛勤劳动的果实、数千农民一年的口粮,可见含嘉仓规模之大,储 粮之丰富。
立结束了这一局面。
从三国到隋的政权更迭
北朝


西
魏 国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年
南朝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
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文帝(541—604年),名杨坚,汉族, 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 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建立隋朝以后, 隋文帝实行一系列改革,并统一南北。开皇 年间,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他本人勤于 政务,崇尚节俭,是个有作为的皇帝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 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根本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
乐,奢侈无度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以李唐政权为根据 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 在地方上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很广。
二、开通大运河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 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暴政》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最北端在涿郡, 中心在洛阳, 最南端在余杭。
历史传说——胭脂井
相传陈后主在隋军 攻城时携二妃躲入此枯 井,被后人嘲笑为“胭 脂井”。据说这口井就 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 坡下。
统一后的 隋朝疆域
思考:隋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 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想一想: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了四次统一,大家 思考一下,在隋朝统一之前,出现了哪两次统一?这些 统一出现在什么时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280年,西晋短期统一; 589年,隋的统一; 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图文展示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4.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隋朝大运河?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2)二长:20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B)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
含嘉仓160号窖内炭化的粮食
3.隋的发展
(1)措施:①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 衡制度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 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 国力强盛的王朝;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A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 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相同点:
秦朝和隋朝对比
都短命: 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灭亡原因: 皆因暴政而亡
长江、钱塘江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
什么意思吗?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 速度快。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在评价隋朝大运河时,既要看到它的消极性,即大运河的开凿加重 了老百姓的负担;又要看到它的积极性,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 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 种选官制度。首先由中央挑选“贤有识 鉴”的官吏组成中正官,然后按照家世、 品德、才干等定品,于中正官所在的州 郡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 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 家世、品德、才能并重。然而随着时间 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 重视门第出身。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 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 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
2.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
隋末起义英雄尉迟恭 和秦叔宝
3.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
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全国。隋开凿的 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 加强了国家政治的统一。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 还学习了科举制这一内容,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约1 300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选官。今 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 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 发挥作用。
对比下面两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 百役繁兴,六军不息,竭尽国力,大兴工役,唯其权力意志 是用,根本不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 ——袁刚《暴君隋炀帝评价的论辨——关于暴君之暴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唐太宗毫不含糊地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 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 毙。” ——韩昇《盛世是这样治理的》
D、为了对高丽战争
3.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C)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C)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是( B)
A、儒家经书
B、对时事的看法
第1课 隋朝的统一 与灭亡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2.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 3.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 4.掌握隋朝灭亡的原因。
一、隋朝的统一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军阀割据,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 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 标志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东汉末年以来,社会长时间处 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中,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而隋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