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初稿)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目录

一、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

二、教育扶贫 (1)

2.1 教育扶贫的含义 (1)

2.2 教育扶贫的意义 (2)

2.3 教育扶贫的主要问题 (2)

2.3.1 理论研究不足 (2)

2.3.2 多元合作机制具有局限性 (2)

2.3.3 扶贫方法缺少适用性 (3)

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3)

四、精准教育扶贫的思考与建议 (6)

4.1 精准教育扶贫的含义 (6)

4.2 实施精准教育扶贫的意义 (7)

4.3 实施精准教育扶贫的方法 (8)

五、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贫困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它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有所出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贫困问题在中国仍然存在,而能否处理好贫困问题将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教育扶贫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有着长远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社会的综合效益。因此,在教育扶贫策略上应当具有超前的意识,克服急躁的心理,以使得教育扶贫具有持久性和可操作性。对贫困的人口予以政策上倾斜,防止教育贫困所带来的危害性,而这就需要国家乃至社会的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待写)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待写)

二、教育扶贫

2.1 教育扶贫的含义

教育扶贫指的是国家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经费,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通过投入教育经费使贫困地区的人口得到高等的科学知识,掌握技能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并且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方式。要解决教育扶贫问题,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吸收了中国和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自我激励,使教育扶贫成为社会主义共同心理的思想基础。作为贫困地区的一项输血工程,教育扶贫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具备切除贫困恶性循环的功能,在扶贫系统应该把扶贫

项目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教育资源要向一些贫困的地区倾斜。政府加强对教育扶贫资金方面的投入,会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提升,并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教育扶贫既是一种特殊的输血项目,又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要缩小贫困的范围,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率,就必须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环境。

2.2 教育扶贫的意义

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过去,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扶贫模式的基本形式以输入物质层面的东西为主,缺乏对贫困人口自我脱贫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因此在扶贫项目中应该注重教育扶贫的作用。邓小平曾经告诉外国记者:“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教育扶贫是社会主义致富道路上的一部分,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某种程度上,贫困是生产要素的缺乏,使人们依靠当地的生产资源要素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通过教育扶贫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同时,教育扶贫可以改变一些贫困地区的落后观念,逐步接受教育是摆脱贫困和扶贫投资的有效途径,且这种方式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正如俗话所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意味着人们逐渐发现了教育对于改变贫困的作用。教育扶贫既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助于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压力所造成的社会压力。因此,教育扶贫应该成为全社会扶贫工程战略的重点。

2.3 教育扶贫的主要问题

2.3.1 理论研究不足

从发生机制分析贫困的原因,其因素有很多种,它是由区域的历史起点、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等引起的,如何应对贫困和教育扶贫的现实矛盾问题,如何使政治和经济环境、教育环境和人口环境互相,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教育扶贫在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也没有足够的实证研究,一些研究结论概括性很强但并不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3.2 多元合作机制具有局限性

目前,我国的扶贫包括以政府为主的教育扶贫、以扶贫资金为主的社会资金扶贫和以非政府组织为主的教育扶贫,教育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扶贫主体是否是有效的扶贫对象的角度来探讨,更多关注于政府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实施以及教育扶贫的效果等一些方面,评价视角局限于政府绩效或见习所得,对在教育贫困地区扶贫的多元合作机制缺乏全面的研究。

2.3.3 扶贫方法缺少适用性

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主体是不是对客体有有效的作用,或是从扶贫主体的角度来探讨,很少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身需求方面进行研究,在参考国外模式的时候,忽视了提升当地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从救济型的扶贫转化为自发型的扶贫,没有考虑经济投入和生存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变量引起的一些偏误的影响,应用方法缺乏实用性和可靠性。

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两个基本概念和基本指标。所谓绝对贫困就是社会人们对绝对生活水平的衡量,是以纯粹客观的物质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的,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生活条件。相对贫困意味着一些人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的较低水平。因此,相对贫困度量的是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财富或收入的分配情况。

在对贫困概念的区分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把贫困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但具体解释中存在着种种歧义,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区分。一个定义是:绝对贫困主要是依据营养标准,也就是说,满足基本需要的人体基本活动作为最低水平的营养标准。相对贫困的衡量,又称消费标准法,是一般社会成员需要从事正常社会活动的最低消费量。消费不仅包括食品消费所需达到的最低营养标准,还包括其他必需品的消费和一些基本社会活动的参与。这个定义应该说有问题。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平均收入如果他们有能力购买满足他们最低营养水平的食物,那么他们的收入就不会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仅需要有钱吃饱肚皮,还得另有一笔用于其它方面如穿衣、居住、对外活动等的开支,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正常生活。也就是说,这一定义对于绝对贫困的界定,是低于绝对贫困的标准;它对于相对贫困的界定,实际上才是绝对贫困的标准。“一般社会成员从事正常社会活动所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