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我的邻里生活(3课时)第一课时:课题:邻居家的小伙伴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家的好邻居》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邻居相处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尊重邻居,关心邻居,与邻居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但对与邻居相处的礼仪和道德规范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过与邻居互动的经历,但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境可能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会站在邻居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邻居相处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

2.培养学生尊重邻居、关心邻居、与邻居和谐相处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与邻居相处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

2.学会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邻居相处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道具和图片。

2.搜集与邻居相处的典型案例。

3.准备课堂活动用的卡片和奖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道具,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邀请邻居家的孩子来家里玩。

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与邻居相处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与邻居相处的?他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与邻居相处的基本礼仪和道德规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与邻居相处的场景,并表演出来。

其他小组观摩后,进行评价和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邻居相处的礼仪和道德规范。

三年级道法《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教案

三年级道法《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教案

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课前准备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好。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家在这里》。

小区的一草一木、社区的一街一景、村庄的一户一院都让我们倍感熟悉,还让我们倍感熟悉和亲切的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我家的好邻居”。

活动一:邻居家的小伙伴1.说说我的邻居小伙伴老师这有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瞧!邻居的小伙伴们都在一起玩什么游戏?下棋、跳绳、打陀螺、玩单杠。

(出示图片)邻居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可真开心啊!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邻居小伙伴吗?和邻居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是我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邻居小伙伴,说说你们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可以说说小伙伴的名字,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在一起玩的感受怎么样?开始吧。

(出示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小朋友的介绍吧!播放视频2.认识伙伴的方法是啊,和邻居小伙伴们快乐游戏、友好相处,是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啊!有个叫凯凯的小朋友这个月搬了新家,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区,周围一个小伙伴都不认识,他好想认识一些新伙伴呀,你是怎么认识小伙伴呢?你能把你的方法交给凯凯吗?(出示问题)相信你们的办法一定有很多,老师这儿有几个交友小妙招,我们一来学习学习。

首先我们先听这位同学怎么说。

(1)出示音频1这个妙招很简单,就是主动问好,别忘了还要面带微笑哦!下面这位同学想要给我们做示范,我们来看看(2)播放视频看明白了吗?这个妙招就是自我介绍、热情大方。

还有什么好办法?(3)播放音频2学会了吗?这个妙招就是礼貌寒暄,暖心帮助。

又有一位同学要发表一下他的意见。

(4)播放音频3这个妙招你学会了吗?就是:寻找话题,共同参与。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想告诉凯凯,像这样试一试就能交到很多新朋友啊!当然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保持真诚友好的态度,就一定能收获很多的新伙伴。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之《我家的好邻居》教学目标学习倾听和帮助他人、邻里和睦相处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教学重点1.了解良好邻里关系对社区的重要性。

2.掌握倾听和帮助他人的道德行为。

教学准备1.《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PPT或黑板、粉笔。

3.《我家的好邻居》小故事或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

Step 2: 导入本课(10分钟) - 让学生看一幅插图,让他们猜测故事内容:“我们开始学习一篇关于‘好邻居’的故事,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内容?”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了解到“好邻居”是一个指邻里关系友好、彼此帮助的人。

Step 3: 学习故事(15分钟) - 向学生朗读《我家的好邻居》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

- 向学生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故事中的人们是如何互帮互助的?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这些行为对社区有什么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并倡议讨论。

Step 4: 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学习(15分钟) - 借助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有关“倾听和帮助他人”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 倾听的重要性: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所需。

- 帮助他人的方式:主动关心、主动提供帮助、体谅他人的感受。

- 社区的重要性: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Step 5: 小组活动(1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好邻居和他们的好行为。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讨论的结果,并让他们联想、补充其他行为。

Step 6: 总结和评价(5分钟) -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倾听和帮助他人”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模仿《我家的好邻居》中的行为,关心身边的邻居和社区。

•可以组织学生编写类似的故事或漫画,展示他们对良好邻里关系的理解和想法。

苏教版品社三下《第一单元 我的邻里生活》教案

苏教版品社三下《第一单元 我的邻里生活》教案

苏教版品社三下《第一单元我的邻里生活》教案
邻居家的小伙伴教学后记
在教学《我和小伙伴》一课中,我从整体上对本课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学生能够从各个活动中感受与伙伴交往的快乐,知道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在本课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在与学生的初步交流后,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设疑问供学生做选择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当和小伙伴意见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学习怎样才能与伙伴交往的快乐?并将“听故事”作为奖励讲给学生听,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静静体会故事人物中的喜、怒、哀、乐,能够投入其中去感受,这样再请学生去交流,去领悟时他们便有话可说,更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

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后记
《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在与邻居相处的时候要相互理解,相互谦让,相互宽容;在遇到矛盾时,学会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更让学生学会了主动改善、促进邻里关系。

为此,我布置了课后延伸作业,旨在让学生通过“远亲不如近邻”的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引领学生走入真实生活,培养邻里友情,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构建文明、和谐、美好的社区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活动中如果能更好地捕捉教育契机,对学生的活动作出更及时评价,给予正确、方向性的评价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效果会更好。

快乐的邻里生活教学后记
我们要将品德课的知识和目标完全覆盖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

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一不小心就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隔离,甚至“井水不犯河水”,而本节课的设计将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使品德课内容源于生活,再将课上的认知与情感回归生活。

从完成调查表到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再到“我为邻里添欢乐”的各个环节,无处不在体现着这一点。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名师教案.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名师教案.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名师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该话激趣,导入新课1.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2.生回答。

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活动一: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1.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出示教材35页图片)师: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设计意图:以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

活动二:感受邻居间的温暖1.阅读课本第36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图1: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

图2: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

图3: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师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

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的第1课时,主要围绕邻居的概念、邻居的作用以及如何与邻居相处等内容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情境和对话,引导学生理解邻居的重要性,学会与邻居相互尊重、互助互爱,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对邻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存在着对邻居的误解、疏远甚至敌对的情绪。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邻里观念,引导他们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邻居的概念,认识到邻居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与邻居相互尊重、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邻居友好相处,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邻居的概念,认识到邻居的重要性。

2.难点:学会与邻居相互尊重、互助互爱,在日常生活中友好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

3.互动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2.课件:邻居的相关图片、案例等。

3.道具:小刚、小丽等角色的头饰。

4.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邻居是谁吗?”“你们和邻居有什么样的关系?”引发学生对邻居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邻居的作用。

如教材中的小刚和小丽,他们与邻居的关系亲密,邻居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了帮助。

引导学生认识到邻居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邻居的故事,讨论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方法。

品德与社会我和邻居教案

品德与社会我和邻居教案

品德与社会我和邻居教案品德与社会我和邻居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懂得邻里和睦相处可以使每一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能力目标能够理解邻里之间应该保持友好平等的关系。

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教学建议1.远亲不如近邻、(1)教材是从“我和邻居李大爷亲如一家”的故事展开的。

李大爷退休在家,主动担任了大院的管理员工作,每天都为邻里做些服务工作,深受大家的尊敬。

有一天小明的父母没有下班,小明突然肚子疼得特别厉害。

李大爷听说后忙带着小明去医院检查。

小明的母亲回来后,十分感谢李大爷。

小明家和李大爷真是亲如一家人。

(2)建议教师围绕这个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3)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给大家讲一些邻里互相帮助的故事,也可让同学们讲一讲这些方面的故事和事例。

(4)邻里之间要为邻居多想,互相体谅,互相帮助。

为了建立友好睦邻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维护和增进邻居之间的和睦尽一份力量。

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与邻居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例如,我家和邻居相处得很好,我家和邻居没有来往,我家和邻居井水不犯河水,我家和邻居谁也不理谁等。

(5)教师可以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是属于哪一种情况,然后找找原因。

教材中的案例只是从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如帮助盖房等方面给以提示。

实际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

如做饭时突然没有盐了,向邻居借一点儿;修理东西时,自家工具少,向邻居借工具使用等等。

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对于小学生来说,为了邻里的和睦,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楼道,帮邻居老奶奶拿东西等。

(6)怎样指导儿童与邻里相处?建议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调查,列举出正确与错误的事例,展开讨论。

如尊重邻居,见面要主动打招呼、问候,主动为阿姨、叔叔让路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3个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3个课时)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够让我们住得放心,还能
让我们住得舒心、开心。

14、小分享:我们都感受过邻里给我们带来的
温暖,那么,我们能不能也为邻里们做些什么
呢?请你说一说,你曾为邻里做过些什么呢?
15、过渡:我都曾为邻居提供过力所能及的帮
助,那么,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让邻里关系更加美好吗?
16、阅读角:《垃圾不见了》
(1)这幢楼里的居民扔垃圾的习惯有什么问题?
(2)新搬来的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
化?
11、回答:小女孩的行为可能会带动大家一起讲文
明卫生,努力构建友好的邻里关系。

12、提问:我们能不能也像这位小姑娘一样,通过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的邻里关系变得更
好呢?
13、试一试:我们也来为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做一
些贡献吧!请你设计一个邻里互助小方案,并组织
一个邻里互助小分队,一起行动起来!
分享。

阅读、感悟。

思考。

设计行动方
案。

懂得既然从邻居
里得到了什么,
就应该回馈给他
们什么。

动员学
生为邻里提供力
所能及的帮助。

课堂小结互帮互助,热情友善的邻里关系是需要我们每一个
人共同维护的,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自己微小
的力量,推动邻里关系的良性发展吧!
总结提升
板书我家的好邻居第二课时
1、远亲不如近邻
2、邻里间的温暖
3、共建和谐邻里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6我家的好邻居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家的好邻居》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邻居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邻里意识,使学生学会尊重、关心、帮助邻居,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互助,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对邻里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与邻居交往少、不懂得如何与邻居相处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邻居相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邻居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培养学生关心、尊重、帮助邻居的良好品质。

3.增强学生的邻里意识,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与邻居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关心、尊重、帮助邻居的自觉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案例和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邻居相处。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邻居相处的经验和感悟。

3.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邻居交往的场景,提高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案例、图片等。

2.教学素材:与邻居相处的相关视频、故事等。

3.分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邻居之间的互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邻里关系。

教师提问:“你们平时是如何与邻居相处的?邻居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吗?”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与邻居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教师讲解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关心、尊重、帮助邻居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与邻居相处的经验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点评和鼓励。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家的好邻居》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家的好邻居》教案、教学设计
-与邻居友好相处的原则和技巧
-邻里互助、互敬、互爱的重要性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与邻居友好相处的具体方法,如:
-主动打招呼,展示友好态度
-关心邻居的生活,互相帮助
-尊重邻居的隐私,保持适当距离
3.强调学生在与邻居交往中应注意的礼仪和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7.课后作业:布置与邻居互动相关的作业,如访问邻居、帮助邻居等,巩固所学知识。
8.评价与反馈:定期检查学生在邻里交往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组邻里和谐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这些照片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观察访问、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邻居相处的技巧和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与邻居友好交往的要点。
3.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
4.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邻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收集有关邻里纠纷的案例,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通过分析,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化解矛盾,维护邻里和谐。
4.写作任务:以“我的好邻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你和邻居之间的美好故事,展现邻里互助、互敬、互爱的精神。
5.家庭实践: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邻里交往计划,如定期拜访邻居、关心邻居的生活等。将计划付诸实践,并记录下你们的邻里交往过程。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适时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邻居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之一,与邻居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家的好邻居》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邻居和谐相处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与邻居友好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邻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与邻居交往较少、不知道如何与邻居沟通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邻居交流,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与邻居和谐相处的意义。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邻居交流、相互帮助和关爱的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学会与邻居和谐相处。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邻居交流、相互帮助和关爱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尝试与邻居交流、相互帮助,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故事,以便进行情境教学。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准备实践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尝试与邻居交流、相互帮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与邻居友好相处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与邻居和谐相处?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如邻居之间的相互帮助、关爱等,让学生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邻居们是如何做到和谐相处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邻居之间的美好回忆或感人故事。

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6《我家的好邻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邻居是什么;2.知道邻里关系的重要性;3.知道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

二、教学重点1.了解邻居的概念;2.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3.学习并掌握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1. 神秘嘉宾老师请一位邻居作为神秘嘉宾来到课堂,神秘嘉宾将参与以下讨论: 1. 你对邻居的了解有哪些? 2. 我们应该怎样与邻居相处?通过问答的形式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课2.1. 了解邻居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邻居的概念:邻居是住得很近的人,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同一条街上或附近的房子里。

2.2. 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之间的关系好不好,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治安、环境等。

2.3. 学习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1.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提出自己的建议。

2.分享讨论结果:请学生上台分享小组讨论结果,老师帮助学生总结提炼。

3.角色扮演:请学生结合分享的结果,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邻居相处的场景。

3. 课堂小结通过板书的形式,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估课堂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分享、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更好地了解了邻居的概念、邻里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上台分享、角色扮演等形式,积极参与,增强了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未来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我家的好邻居》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邻居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邻里意识,提高学生与邻居相处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尊重邻居,关心邻居,解决与邻居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但对邻里关系的理解和处理还相对较浅。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与朋友、同学相处的基本原则,但对与邻居相处的了解还不够。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社交能力应用到邻里关系中,进一步提高学生与邻居相处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与邻居相处的基本原则,学会尊重和关心邻居。

2.培养学生解决与邻居之间矛盾的能力,营造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邻里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关心邻居,解决与邻居之间的矛盾。

2.难点: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社交能力应用到邻里关系中,提高与邻居相处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案例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与邻居相处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与邻居相处的经验和心得。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学会解决与邻居之间的矛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和呈现。

2.准备与邻居相处的相关话题,用于课堂讨论。

3.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用于展示案例和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和谐邻里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和谐的邻里关系?你认为与邻居相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与邻居相处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与邻居相处的重要性。

案例可包括以下内容:–学会尊重邻居,如不在夜间大声喧哗、不在公共区域乱扔垃圾等;–关心邻居,如帮助邻居照看孩子、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等;–解决与邻居之间的矛盾,如邻里之间的噪音问题、停车位分配等。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6《我家的好邻居》 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6《我家的好邻居》 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我家的好邻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注意自已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对话,情景剧等活动过程中,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同时,学习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

教学重难点:1. 知道在玩耍中要与小伙伴友好相处,感受邻里伙伴友情。

2. 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本课由“邻居家的小伙伴”“邻里间的温暖”两个板块组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结识邻居小伙伴的方法并懂得了与邻居交往要有礼貌,讲文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对话,情景剧等活动过程中,感受邻里伙伴友情。

情感与态度:回顾邻里之间的互助行为,感受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

教学重点:知道在玩耍中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了解串门礼仪。

教学难点:回顾邻里之间的互助行为,感受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

课前准备:学生回家采访家长,了解邻里交往的方法。

主动实践,积累邻里交往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给学生看图片,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再联系他们自身,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预设:学生会回答普遍玩的一些游戏名称。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和邻居小伙伴的活动可真丰富啊!而且我发现你们这些活动都有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板书课题:我家的好邻居师问:老师想做个小调查:和伙伴玩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你家和邻居相处地怎么样呢?师:中国有句传统古话:“远亲不如近邻”,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人——邻居,我们该怎么了解他们,和他们好好相处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贴身生活中的例子,拉近了学生的距离,也使得学生对本节课这个内容更加感兴趣。

二、情境导入,认识新朋友师:今年暑假,亮亮到奶奶家过暑假,住到了我们三汊街上,但是他现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很孤独,特别想认识一些新朋友,让他不这么孤单,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是这里的人,你们也特别厉害,一下子就能认识很多新朋友,能把你们认识邻居小伙伴的方法教一下亮亮吗?引导学生面带微笑,语气温和来拉近与朋友间的关系。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家的好邻居》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家的好邻居》部编版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素养及实践能力,具体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增强道德认知:让学生理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关心邻居的道德价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学习与邻居交往的礼仪,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提升社会交往技巧。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邻里间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互帮互助的邻里精神理解不够深入。为了加深他们的理解,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4.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感。
5.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邻里间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邻里关系的重要性:理解邻居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与邻居和谐相处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举例:通过讲解邻居间的互帮互助故事,强调邻里关系对个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2)掌握邻里交往的礼仪:学会与邻居礼貌沟通,尊重邻居的生活习惯,关心邻居的生活。
举例:模拟与邻居打招呼、交谈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交往礼仪。
(3)互帮互助的邻里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举例:分享身边互帮互助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并践行这种精神。
2.教学难点
(1)理解邻里关系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邻居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和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家的好邻居》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邻居帮助你们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邻里关系的奥秘。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精品教案

《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注意自己在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

2.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3.学会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邻里生活中互帮互助的温情,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为邻里生活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2.学会处理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

三、课程标准: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3条“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一般而言,学生都有一些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经验,通过关注、反思这些经验,可以提升他们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能力,并促进邻里生活的和谐。

我们的邻里生活大多是充满着温情的。

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邻里生活中的温情,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也有利于渗透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当然,邻里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小摩擦。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邻里关系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感受这种变化,并学会理性地避免和应对其中的小摩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一般来说都会有一些与邻居小伙伴交往、去邻居家串门的经验,但他们对于如何与邻居家的小伙伴友好相处还缺乏理性上的认识,在处理邻里间小摩擦的时候还欠缺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现代社会多元开放,学生邻里生活的经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对于城市的学生,尤其是一些进城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而言,邻里生活的经验可能较少,甚至没有。

本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中有的居住在集镇小区,有的居住在农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经常迁徙,邻里交往经验差异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力争让已有交往经验的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也让没有交往经验的学生学会一些结交邻里小伙伴的方法。

《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家的好邻居》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学会认识邻居小伙伴的方式方法。

2.与邻里友好相处,体会邻里间互帮互助的温暖。

3.注意和邻里相处时的言行礼仪。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掌握认识邻里小伙伴的方法。

难点:注意邻里相处时的言行礼仪,培养热爱邻里的品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也素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邻里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体谅,热情相助,和睦相处。

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围绕好邻居来展开。

设计意图:开篇介绍知识点,让学生对“远亲不如近邻”有初步的认知。

一、一起认识新伙伴活动一:我有一个新朋友导语: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伙伴,那么你认识邻居家的小伙伴吗?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又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能和大家分享下吗?出示任务1:分享成为朋友的经验。

反馈指导:学生积极分享。

教师总结:看来很多同学们都认识自己邻居家的小伙伴,有的通过主动打招呼认识的,有的是通过一起分享玩具认识的,有的是通过和家长一起去串门认识的。

这给了我们其他不认识邻居小伙伴的同学很多启发,可以通过这么多好办法去认识新朋友呢!出示任务2:刚才有同学说经常去邻居家串门,那么大家知道串门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礼仪礼节吗?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中的提示,找出不适当的行为,看看如何帮助他们改正,然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预设1:串门时,要主动打招呼,说明来意。

预设2:吃饭时间找邻居玩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预设3:一起玩耍也要一起收拾,不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预设4:在别人家玩耍,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考虑。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分享太精彩了,想想看,如果小伙伴到你家里来玩,你是小主人,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下吧。

出示任务3:情景表演《我是小主人》反馈指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

教师总结:邻里是我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我们许多人都是和邻居相伴玩耍、快乐成长的,许多的邻居,最后都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我的邻里生活(3课时)第一课时:课题:邻居家的小伙伴教学目标:理解并珍惜邻里小伙伴的友情,学会一些与同伴相处的技能,体验邻居的关爱,为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点:体验友情,学会互相关爱。

难点:如何化为行动,在生活、学习中做到与小伙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通常把自己家边上的人家,叫做邻居。

你们有邻居吗?在邻居中你有没有自己的好伙伴?你能向大家介绍你最要好的小伙伴吗?二、学生先思考并完成下表。

我的好伙伴姓名:我们经常在一起:我们能成为好伙伴,是因为:三、学生交流各自的好伙伴,体验邻里伙伴之间的友情。

四、故事欣赏《雅各布的故事》五、学生讨论:为什么故事中的小伙伴能成为好伙伴?再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六、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小伙伴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和小伙伴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矛盾,是怎样解决的,现在还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吗?七、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的邻里是怎样互相关心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邻里为自己家做过哪些事情,自己又为邻里做过哪些事情。

体验“远亲不如近邻”。

八、师小结: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和爱护,要互相帮助,要为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九、美文欣赏《好邻是棵父亲树》课后小结:学生通过故事,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邻居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课题:不给邻居添麻烦教学目标:是学生明白邻里相处要讲公德,能为别人着想,相互谦让,相互宽容;逐步树立民主意识,学习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重点:是学生明了邻里之间相处的准则。

难点:让学生建立起为别人着想,谦让、宽容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讨论:怎样多为邻居想一想。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注意怎样做了吗?学生先看图,说说图意,体会怎样为邻居着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

二、讨论:有了麻烦怎么办?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在不经意时也会给邻居添麻烦,请你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给邻居添了什么麻烦?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学生看图并讨论,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给邻居添过麻烦。

师:我们会给邻居添麻烦,反过来邻居有时候也会给我们添麻烦,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先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图中小朋友的邻居给他添了什么麻烦,如果是你该怎么处理?师小结:《民法通则》关于相邻关系的有关规定: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

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三、三味书屋《不一样的琴声》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琴声怎么会前后不一样呢?”四、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1)讨论共用部位乱堆乱放的现象该怎样处理。

(2)制定邻里大会大会议程(3)制定邻里公约。

五、师小结(略)课后小结: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必须要为邻居着想,不给邻居添麻烦。

第三课时:课题:快乐的邻里生活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生活、成长与周围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有初步的群体归属感;能够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心态,初步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认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能正确面对不良生活方式,有一定的改善环境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体验“我们多快乐”:师: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里大家是不是天天与小伙伴一起玩,想一想,你们一起都玩了些什么?学生下想一想,写一写:如:我们在一起交流。

师:小朋友们,去年的年夜饭你和哪些人一起吃的?学生简单交流。

二、回忆,并交流邻居平时在在一起做些什么?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邻居们平时在一起都爱做些什么呢?学生交流:格式如下:(1)我家周围的爷爷奶奶经常在一起……他们感到。

(2)我家周围的叔叔阿姨经常在一起……他们感到……三、讨论“这样好不好”学生说说P15页图上的人在做什么,并讨论这样好不好。

师:酗酒、赌博都是不好的现象。

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不好现象了呢?学生交流。

四、故事讨论“让我们一起帮帮刘玫”。

1、先读故事…2、学生说说故事中的刘玫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事。

3、帮助刘玫给县张写封信。

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方法。

五、要不要搬:故事“孟母三迁”听《孟母三迁》的故事,说说自己是否赞同孟母的做法。

六、我为邻里添欢乐方案征集学生先自主设计,开展课堂交流。

七、总结(略)第四课时:课题: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重点:了解学校,树立小主人意识。

难点: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这个学期,我们又来了好几名新同学,下面请他们来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1、插班生自我介绍;师:有哪位同学愿意给这几位新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一至两位学生介绍学校。

(1)学校全称(2)学校地址(3)学校建筑物(4)学校环境(5)学校班级(6)学校师生(7)学校历史等。

二、整理学校的相关资料学生根据刚才学生的介绍和老师的补充,将学校的有关情况整理,并汇集在一张卡片上。

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整理结果。

三、夸夸我们的学校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对学校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那么你觉得我们学校有哪些可爱之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呢?学生讨论交流。

四、小结本课课后小结:通过介绍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第五课时:课题: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重点:了解学校,树立小主人意识。

难点: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更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学校,同学生也都夸了夸我们的学校,今天我们就来把我们对学校的赞美通过画画或写诗来表达出来,你们愿意吗?二、赞美学校(1)学生通过画画或写诗来赞美学校(2)作品交流、;评价。

三、创意大赛师: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徽是怎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画一画并说说含义。

师:小朋友们,你也能来为我们学校或者班级设计一个徽章吗?学生设计并说说意图。

作品展示四、了解过去的学校,展望未来的学校。

1、师介绍过去的学校“私塾”2、学生畅想未来的学校。

五、小结(略)课后小结:学生很乐意为学校做一些事情,在设计校徽的过程中都表现了较高的积极性。

课后小结:通过赞美学校和创意大赛让学生进一步珍惜自己现在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增强爱学校的思想感情。

第六课时:课题:我是教室美容师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消除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师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通过美化教室这一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

难点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是怎样的?你喜欢它吗?二、讨论交流(1)学生先想一想,写出三个喜欢自己学校的理由。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确实,教室有许多值得我们喜欢的地方和理由,但是我们的教室里肯定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们有没有觉得?(1)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教室中有哪些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交流师:既然有这些不尽如人意地方,你们想改变吗?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的方法。

师: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徽是怎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画一画并说说含义。

三、设计打扮自己的教室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加美丽?那么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些,每个小组都拿出自己的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课堂交流,动手实践。

四、小结师:同学们,教室是我们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在这里学知识,学做人的道理,我们大多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我们是教室的主人,我们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教室环境,使我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第七课时:课题:我送老师一朵花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理解和尊重教师,学会体谅和关心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意识。

重点:使学生体会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理解和尊重教师,学会体谅和关心教师。

难点:学会体谅和关心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一定知道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请你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情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你写下来。

(1)学生回忆并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学生交流。

二、故事体验1、师:是啊!每一位同学或多或少都有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的事例,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这位同学遇到了什么事情,他遇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

师讲故事《人间最美的笑容》学生交流:(1)故事讲的是什么?(2)故事中的同学遇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3)什么是“人间最美的笑容”?2、师讲述故事《回忆饥饿》学生交流( 1)故事讲的是什么?(2)故事中的同学遇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三、小结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简单交流。

师:是啊!每一位老师对自己的学生的关心都是无微不至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我们以一首《米兰》来结束。

师生同唱歌曲《米兰》第八课时:课题:我送老师一朵花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理解和尊重教师,学会体谅和关心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意识。

重点:使学生体会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的辛勤劳动,理解和尊重教师,学会体谅和关心教师。

难点:学会体谅和关心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要有一种民主、平等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要尊重老师和老师的劳动。

那么你想用什么实际行动来表示呢?二、讨论“我让老师笑一笑”1、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和做法能使老师笑一笑?(1)学生先在组内讨论(2)班级交流师:你觉得这样做为什么为使老师开心?学生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