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79076

合集下载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引言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影响了众多女性朋友的健康。

卵巢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其影像学表现和鉴别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其他良性或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

影像学表现肿瘤大小和形态特征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卵巢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特征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

常见的卵巢肿瘤包括囊性肿瘤、实性肿瘤和混合性肿瘤。

囊性肿瘤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厘米以上。

实性肿瘤则更加不规则,呈现出分叶状甚至是公主团状的形态。

混合性肿瘤的形态则介于囊性肿瘤和实性肿瘤之间。

总的来说,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是其影像学层面的最显著特征。

内部结构特征卵巢肿瘤的内部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囊实性程度、囊壁和实性部分的回声、囊实性部位和有无隔膜。

囊性肿瘤主要以其囊壁和内部分隔的数量来进行鉴别,通常囊壁在0.5cm以下,内部分隔<3,囊性部分占肿瘤体积的比例多。

实性肿瘤则表现为在囊性肿瘤内出现实性部分,在超声检查时呈现为向前突出的实性回声。

实性部分的回声强度与周围卵巢组织一致或略低于周围组织,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回声。

但是隔膜的存在和强烈性是恶性肿瘤的有力证据。

血流灌注情况颜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评估卵巢肿瘤血流灌注情况的常见方法。

良性肿瘤往往血流灌注均匀或缺乏血流信号,而恶性肿瘤往往血流灌注不均,甚至有高度血流灌注区。

因此,颜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卵巢肿瘤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段之一。

MRI检查MRI检查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MRI检查可以展示卵巢肿瘤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其与周围卵巢组织的关系。

另外,MRI检查还可以提供详细的组织学信息、腹腔的转移情况和恶性程度的评估等内容,更有针对性的做出诊断和治疗措施。

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良性囊性卵巢肿瘤、恶性卵巢肿瘤和功能性卵巢囊肿。

良性囊性卵巢肿瘤良性囊性卵巢肿瘤一般是单侧性、卵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光滑,多个的内部分隔,囊壁和内部分隔<2mm(以内部分隔由囊状形态包绕的部分为准),内部分隔总长度<3cm,有液性的内部成分,内部无实质成分,血流灌注不显著。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与恶性卵巢肿瘤的
鉴别
如卵巢癌、卵巢肉瘤等,需根据 肿瘤的浸润程度、转移情况等进 行鉴别。
03
卵巢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
卵巢肿瘤的MRI诊断
卵巢肿瘤的MRI诊断主要依据肿 瘤的形态、大小、边缘、信号强 度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特征进行
判断。
MRI能够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 良恶性以及是否侵犯其他器官。
卵巢肿瘤的转移与扩散的影像学表现
01
02
03
淋巴转移
影像学上表现为淋巴结肿 大,密度不均匀,有时可 见钙化或坏死。
血行转移
影像学上表现为远处器官 出现转移病灶,形态不规 则,密度不均匀,有时可 见钙化或出血。
种植转移
影像学上表现为腹膜、网 膜等处出现转移病灶,形 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 有时可见钙化或出血。
不同类型的卵巢肿瘤具有不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因此准确的分 型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卵巢肿瘤的CT鉴别诊断
与其他盆腔肿瘤的
鉴别
如子宫肌瘤、肠道肿瘤等,需结 合病史、体征和其鉴别
如卵巢囊肿、卵巢畸胎瘤等,需 根据肿瘤的形态、边缘、强化方 式等特点进行鉴别。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录
• 卵巢肿瘤的超声影像学表现 • 卵巢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 • 卵巢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 • 卵巢肿瘤的病理学表现与影像学
关系 •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局
限性
01
卵巢肿瘤的超声影像学表现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
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声像图 的特征性表现,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 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等 来判断肿瘤的性质。
卵巢肿瘤需要与其它盆腔肿块进行鉴 别诊断,如子宫肌瘤、肠系膜肿块等 。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

浆液性囊腺癌
生殖细胞源性恶性肿瘤
• 无性细胞和内胚窦瘤最常见。 • 发生于青少年,大于35岁罕见。
• 无性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恶性肿瘤, 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多为实性肿瘤,恶 性程度高,易发生淋巴播散。
• 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多分叶的实性肿物。 T1WI:低信号;T2WI:中等信号肿物伴低 信号分隔和高信号坏死区。增强扫描:相 对于增强的纤维血管间隔为均质增强。
男性母细胞瘤
• Sercoli-Leydig细胞瘤,又名睾丸母细胞瘤。 • 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2~0.5%,是非常少
见的一类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多见于年轻 女性,部分患者有复发、转移的恶性行为。 • 影像表现:囊实性混杂肿块,囊壁明显强 化。
• 恶性肿瘤影像表现
卵巢原发癌(上皮源性)
• 组织学包括:浆液型、粘液型、子宫内膜样细胞 型、透明细胞型 。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分类 上皮性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转移性肿瘤
比例 50-70% 20-30%
5% 5-10%
上皮性肿瘤
• 浆液性肿瘤 • 粘液性肿瘤 • 子宫内膜样肿瘤 • 透明细胞中肾样瘤 • 勃勒纳瘤 • 混合性上皮肿瘤 • 未分化癌
• 上皮性肿瘤来源于卵巢表面生发上皮
原始体腔上皮(可向各种苗勒上皮分化)
均匀低信号(富含胶原基质),增强扫描 有明显强化。
总结
• 1、上皮源性肿瘤: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一般较大,多为囊实性肿 瘤,根据病变的大小、囊壁厚度、分隔及有无壁结节情况一般可作出 良恶性诊断。
• 2、生殖源性肿瘤:发病年龄一般较轻。良性肿瘤以畸胎类肿瘤最多, 根据有无含脂肪、钙化、牙齿等容易诊断。其余生殖源性肿瘤大多数 为恶性肿瘤。无性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源性恶性肿瘤,根据年龄及 典型影像特点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
C 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Collision肿瘤
少见 两种肿瘤共存,但组织学体现截然不同
A
B
Collision 肿瘤,女,46岁。A.增强CT示经典畸胎瘤。B.盆腔增强CT示多房 囊性肿瘤,为黏液性囊腺瘤。另见一子宫肌瘤。
四、转移性肿瘤
主要发生于胃和结肠肿瘤转移 其次为乳腺、肺和对侧卵巢肿瘤 占卵巢肿瘤旳10% 鉴别原发或转移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意义 转移瘤影像学体现无特异性,能够是实质性肿瘤或囊实性
成熟畸胎瘤。女,22岁。增强CT示一具有脂肪和钙化旳囊性肿瘤。
A
B
成熟畸胎瘤。A.病例1,中下腹巨大囊性病灶左前部见脂肪和钙化灶;B. 病例2,囊性病灶右下方见脂肪密度影。
A
B
C
D
成熟畸胎瘤,女,21岁。A. 平片示一巨大具有脂肪和牙齿状钙化旳肿块。
B.轴位T1W示一边界清楚旳圆形高信号肿块,内有低信号钙化和壁结节。
C 制增强T1W示肿瘤壁及分隔强化。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女,20岁。增强CT示一巨大、多房囊性肿块,密度 不均,实质部分强化。
A
B
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女,53岁。A.横断位T2W示子宫旁多房肿块,有 不规则实质性成份,囊内有乳头状突起。B. 横断位脂肪克制增强T1W示 乳头状突起有明显强化,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低于乳头状突起。
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 现及鉴别
按肿瘤细胞起源分类
上皮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癌 粘液性囊腺瘤/癌
宫内膜样肿瘤
透明细胞肿瘤
Brenner 肿瘤(卵巢纤维上皮瘤)
生殖细胞肿瘤
成熟畸胎瘤
非成熟畸胎瘤
无性细胞瘤
内胚窦瘤
绒毛膜癌
性索-间质肿瘤
纤维卵泡膜瘤

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恶性生殖细胞瘤通常比较大,没有特异性, 主要以实性为主。
血浆甲胎蛋白和HCG水平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表现:脂质成分;通常表现为大的多
囊性肿块伴实性成分。
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①成熟性畸胎瘤
成熟性畸胎瘤是小于45岁女性最常见的良性卵巢肿瘤。 成熟的囊性畸胎瘤是单囊的,88%的病例中充满了成熟脂肪组
上皮性肿瘤
大多为囊性,单囊或多囊 如果为恶性则伴有不同比例的实性成分 多发的乳头状突起高度提示交界性肿瘤或恶性 青春期少见,发病高峰年龄60—70岁 良性(60%),恶性(35%),交界性即潜在
低度恶性(5%)
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①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
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是上皮性肿瘤最常见的 类型。
壁边缘光滑,其信号在T1WI上从低到非常高。实性 突起通常是圆形的而且数量非常少。 这些表现与潜在低度恶性浆液性囊腺瘤或浆液性囊 腺癌相似,鉴别困难。
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④布莱纳瘤(Brenner瘤)
布莱纳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3%,很少恶性。 布莱纳瘤通常很小,小于2cm,偶然发现,也可以以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均匀的单囊或多囊性肿 块,壁或间隔薄而规则。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多囊性肿块,壁和间隔 薄而规则,但囊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通常粘液性囊腺瘤比浆液性囊腺瘤大。
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
①浆液性和粘液性肿瘤
所有的浆液性肿瘤60%是壁光滑的良性肿瘤, 15%是潜在低度恶性肿瘤,25%是恶性肿瘤。
同时发生。 虽然很少见,但是子宫内膜样癌是起源于子
宫内膜异位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次是透 明细胞癌。 30%-50%的病例是双侧发生。 影像学表现没有特征性,表现为一个大的复 杂的囊性肿块伴有实性成分。同时看到子宫 内膜增厚。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

卵巢癌的CT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卵巢癌是指起源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的卵巢癌很少有症状,导致很难早期发现和诊断。

因此,CT和MRI成为卵巢癌诊断的重要手段,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卵巢癌的钙化、囊性和实性等表现特点。

一、CT诊断CT能显示卵巢癌的有关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详细信息,且其成像速度快,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其医学价值具体表现在:1.形态学表现卵巢癌的CT形态包括卵巢大小、形状、边界、表面凹凸和包膜完整性等,不同类型的卵巢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良性肿瘤一般呈边缘清晰的软组织肿块,可见薄的钙化残留,而恶性肿瘤则表现出更多的多囊状或实性异常区。

2.内部构造卵巢癌的CT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如实性、囊性、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组织密度。

对于混合型的卵巢肿瘤,在CT扫描时可以看到肿瘤中心的实性分子,而周边部分则为囊性。

这些特征和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成分和性质。

二、MRI诊断MRI对卵巢癌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它可以通过梯度回声序列来显示卵巢癌的组织成分。

尤其在对混合型卵巢癌的检查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准确显示肿块内的实性和囊性结构。

MRI对于卵巢癌的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软组织分辨率高MRI能够将卵巢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离开来显示,可清晰地展示卵巢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之间的解剖关系,以及肿瘤与卵巢之间的距离和病理表现的差异。

2.对卵巢肿瘤组织的分析MRI扫描可以发现和鉴别软组织肿块、液体和坚硬肿块,以及混杂组织的卵巢肿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临床意义。

3.矢状面、冠状面等多角度观察MRI扫描能够在矢状面、冠状面等角度下显示卵巢癌的图像,这些角度可以展示病灶的形态和内部细节特征。

三、鉴别诊断对于CT和MRI扫描的病人,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病人的临床表现,还可以做出针对不同类型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如对囊性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可以观察到其壁厚和隆起现象,另外,CT和MRI可显示增强情况和血供信息等。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根据其组织学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其中恶性卵巢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一种重要成员,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

超声检查是卵巢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其影像特征对于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

一、卵巢良性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1. 单房性囊肿单房性囊肿是卵巢最常见的囊性肿瘤,其特点是单个囊腔,通常为单侧性。

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影像,囊液呈无回声或低回声,囊内可见细小的浮游物。

在多普勒超声中,囊内无血流信号。

单房性囊肿超声表现典型,易于诊断。

2. 黏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是由表皮或腺上皮细胞形成的肿瘤,其囊液中含有大量的粘液成分。

超声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晰的囊性结构,囊液呈等回声或强回声,内部可见分隔和乳头状突起。

多数病例在囊腔内可见弥漫性强回声。

在多普勒超声中,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3. 成熟囊性畸胎瘤成熟囊性畸胎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通常包括多种不同的成熟组织类型,如毛发、骨骼、牙齿和软骨。

超声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构,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回声灶,如毛发、骨骼或牙齿。

囊内可见不规则分隔,薄的分隔边缘可呈明显的回声。

在多普勒超声中,可见较少的血流信号。

二、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1. 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之一,其超声表现与黏液性囊腺瘤相似,但通常表现为更多的乳头状突起和分隔,囊腔内可见大量不规则浮游物。

在多普勒超声中,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信号较为紊乱。

2. 卵巢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少见但高度侵袭性的卵巢恶性肿瘤,其超声表现多种多样,囊腔内可见不规则结节和强回声,囊壁可能呈分层状改变,囊腔内出现多种回声。

在多普勒超声中,可见丰富的混合型血流信号。

超声检查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不同肿瘤的超声影像特征,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的判断肿瘤的性质,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卵巢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卵巢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课件
• 分叶状实质性肿块内纤维血管分隔,瘤内女,18岁。增强CT示一巨大分叶状实质性肿块,纤维血管 间隔有显著强化,病灶内伴囊变。
A
B
无性细胞瘤,女,17岁。A.轴位T2W示一巨大分叶状肿块,内见中等/低 信号分隔。不规则高信号区域为肿瘤坏死。B.轴位增强T1W示肿块不均 匀强化,分隔及坏死部分无强化。
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区别
卵巢宫内膜样癌
• 占10~15% • 其中15~30%与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同时发生 • 几乎所有都有子宫内膜异位产生; • 30~50%病例见双侧卵巢受累 • 影像学表现
• 非特异,较大囊实性肿块,并可见子宫内膜增厚
A
B
卵巢宫内膜样癌和子宫内膜癌,女,38岁。A. 卵巢内膜样癌,增强CT示 右下腹见一囊实性肿块,实质部分强化,壁厚不规则。B. 子宫内膜癌, 增强CT示子宫内膜增厚,伴结节样强化的肿块。
C.矢状位T2W示肿瘤同皮下脂肪呈等信号,钙化呈低信号,而Rokitansky
结节呈高信号。D. 肿块在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明显降低。
成熟畸胎瘤。女,36岁。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的的、主要为脂肪成分 的肿块。
A
B
成熟畸胎瘤,女,3岁。A. CT平扫示盆腔内子宫上方占位性病变,以脂 肪成分占优势,其左侧壁见一壁结节,壁结节内有斑点样钙化。B. CT增 强见囊壁和壁结节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
非成熟畸胎瘤
• 占畸胎瘤<1% • 发病年龄<20岁 • 良、恶性畸胎瘤区别
• 肿瘤成分 • 钙化分布 • 脂肪密度及信号
A
B
非成熟畸胎瘤。女,23岁。A.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囊实性肿块,软组 织成分多,并含有少量脂肪和散在钙化灶。B.肾门水平腹部CT增强扫描 示病灶在后腹膜的扩展。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在女性卵巢组织中的肿瘤。

根据其恶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良性和
恶性卵巢肿瘤。

良性卵巢肿瘤一般无严重的危害,而恶性卵巢肿瘤则具有恶性的生长特征
和高度的转移能力,是卵巢癌的主要类型之一。

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卵巢癌是至关重要的,而超声影像是临床诊断和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主要手段之一。

1. 形态学:良性卵巢肿瘤常呈圆形、椭圆形或规则的囊性肿块,壁薄,内部呈均质
或轻度不均质性回声,少数有分隔;恶性卵巢肿瘤则呈不规则形、多发或团块状,壁厚或
有分隔,内部不均质或异质性回声明显。

2. 腺体形成:良性卵巢肿瘤包括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等,这些肿
瘤常呈多房或单房,包含有不同程度的腺体结构;而恶性卵巢肿瘤则常伴有囊腺癌的形成,囊壁不规则,内部常见不均质性回声,超声检查比较难以鉴别。

3. 钙化和囊变:良性卵巢肿瘤的钙化频率较低,多数表现为钙化灶,囊变表现较少;而恶性卵巢肿瘤的钙化率较高,多呈现为囊壁状、点状或条纹状,囊变则比较普遍,主要
表现为多房囊性结构。

4. 血流灌注:超声能够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显示卵巢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

良性卵
巢肿瘤的血流灌注比较少,多呈周边分布;而恶性卵巢肿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形成,血流灌注明显,多表现为中央和周边均匀分布。

总的来说,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存在许多重叠现象,
在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液
学检查等,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肿瘤良恶性及预测预后。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良恶性肿瘤超声影像特征分析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排卵功能和性激素合成的关键器官,是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肿瘤学上,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非常关键,超声检查作为非侵入式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

影像特征分析如下:
1.良性卵巢肿瘤
(1)表面光滑,边缘规则,形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2)多为单房或多房囊肿,壁厚薄均匀,内部无分隔或有少数。

(3)多见内部水样回声,常伴有小囊肿、抛物面隆起等。

(4)多数腔内含有等或低回声的脂肪液体组织,少数有低回声的乳头状物或细小分隔。

(5)内膜良好,没有实质性占位,无毛刺或囊壁分裂等异常。

(1)强烈或不规则密度,表面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模糊或锯齿状。

(3)多见多房血性囊肿,囊液内含有不规则团块状暗区,纤维化与瘢痕形成明显。

(4)内部水平、垂直缺失,多见壁内结节和细小分隔。

肿块表面和间隙处存在有内分泌细胞增多的实质性占位。

(5)内膜不规则并伴有环回状结构,表明有恶性肿瘤组织。

综合来看,良性卵巢肿瘤以囊性肿块为主,界限清晰、内部均匀回声。

恶性卵巢肿瘤则以实性或实囊性结节为主,边缘不清、内部不均匀回声。

不过,结合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的结果并不能单独确定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只能是一个辅助诊断方法。

在明确卵巢肿瘤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卵巢腺癌影像学

卵巢腺癌影像学

卵巢腺癌影像学
卵巢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常常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生。

影像学是卵巢腺癌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超声、CT和MRI三个方面来介绍卵巢腺癌的影像学特点。

一、超声影像学
超声是最常用的妇科肿瘤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对于卵巢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卵巢腺癌在超声影像中表现为单侧卵巢肿块边界模糊,呈不规则形态,常伴有囊实性混合性改变。

肿块内可见不规则的分隔,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囊肿,血流灌注较丰富,多个多普勒可见异常血流信号。

此外,超声还可评估盆腔器官的受累情况,对卵巢腺癌的分期有一定的帮助。

二、CT影像学
CT检查在卵巢腺癌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CT影像中,卵巢腺癌多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不清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肿瘤内可见坏死、出血和囊变,有时可发现腹水、阴道积液或腹膜转移。

此外,CT还可以评估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帮助。

三、MRI影像学
MRI检查在卵巢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在MRI影像中,卵巢腺癌呈现为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肿块边界模糊,常见实性和囊实性混合性改变。

增强扫描
可见不均匀强化,还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对邻近器官的浸润情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计划制定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CT和MRI是目前常用的卵巢腺癌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综合应用不同的影像学技术,以确保对卵巢腺癌的准确诊断和全面评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壁囊肿,通常单房
恒定 常见 沙砾样,常见 常见 常见
精选ppt
粘液性肿瘤
20%
10% 良性80%,10~15%低 度恶性,5~10%恶性
常较大,甚至巨大 多房,囊性成 分小,蜂窝状 可变
少见
线状,少见
少见
腹膜假粘液瘤
5
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上皮性肿瘤 恶性上皮性肿瘤
成分
完全为囊性
较大软组织肿块伴坏死
精选ppt
19
成熟畸胎瘤(Mature Teratoma)
45岁以下妇女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来源于两到三个胚层的成熟组织,影像表 现各异 ✓ 脂肪成分 ✓ 成熟囊性畸胎瘤多为单房 成熟囊性畸胎瘤可破裂、扭转、恶变 单胚层畸胎瘤(卵巢甲状腺肿、类癌……)
精选ppt
20
成熟畸胎瘤
非典型成熟畸胎瘤,女,16岁。增强CT示一大的有多发分隔的囊性肿块,
Brenner 肿瘤(Brenner Tumor)
占卵巢肿瘤的2~3% 很少恶性 由含有致密基质及移行细胞组成,一般<2cm,偶然发现, 30%同时伴发其他卵巢肿瘤 影像学表现:
多房囊实性肿块或小实质性肿块 CT实性成分轻中度强化,可有不定形钙化 MRI纤维基质成分呈低信号,类似纤维瘤
精选ppt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按肿瘤细胞起源分类
上皮性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癌 粘液性囊腺瘤/癌 子宫内膜样肿瘤 透明细胞癌 Brenner 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成熟和非成熟畸胎瘤 无性细胞瘤 内胚窦瘤 胚胎癌
性索-间质肿瘤 纤维卵泡膜瘤 颗粒细胞瘤 硬化性间质瘤 Sertoli-Leydig细胞肿瘤
转移性肿瘤
精选ppt
3
一、上皮性肿瘤
占所有卵巢肿瘤的60%
占恶性卵巢肿瘤的85%
60~70岁多见
良性
60%交界ຫໍສະໝຸດ (低度恶性) 5%恶性35%
精选ppt
4
临 良性卵巢肿瘤
床 恶性卵巢肿瘤 表

比例
大小
壁/分房

像 信号特点
学 乳头状突起


钙化
双侧罹患
癌病
浆液性肿瘤
25% 50% 良性60%,低度恶 性15%,恶性25% 比粘液性瘤小
非特异,较大囊实性肿块,并可见子宫内膜增厚
精选ppt
13
A
B
卵巢宫内膜样癌和子宫内膜癌,女,38岁。A. 卵巢内膜样癌,增强CT示 右下腹见一囊实性肿块,实质部分强化,壁厚不规则。B. 子宫内膜癌, 增强CT示子宫内膜增厚,伴结节样强化的肿块。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B.轴位T1W示一边界清楚的圆形高信号肿块,内有低信号钙化和壁结节。
C.矢状位T2W示肿瘤同皮下脂肪呈等信号,钙化呈低信号,而Rokitansky
结节呈高信号(短箭头)。D. 肿块在脂肪抑制T1W序列信号明显降低。
成熟畸胎瘤。女,36岁。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的的、主要为脂肪成分 的肿块。
A
B
成熟畸胎瘤,女,3岁。A. CT平扫示盆腔内子宫上方占位性病变,以脂 肪成分为主,其左侧壁见一壁结节,壁结节内有斑点样钙化。B. CT增强 见囊壁和壁结节内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
部分分隔处可见钙化灶。病灶内未见脂肪成分。
精选ppt
21
成熟畸胎瘤。女,22岁。增强CT示一含有脂肪和钙化的囊性肿瘤。
A
B
成熟畸胎瘤。A.病例1,中下腹巨大囊性病灶左前部见脂肪和钙化灶;B. 病例2,囊性病灶右下方见脂肪密度影。
A
B
C
D
成熟畸胎瘤,女,21岁。A. 平片示一巨大含有脂肪和牙齿状钙化的肿块。
双侧浆液性囊腺癌,女,50岁。增强CT示双侧肿块,有少许分隔及壁结 节。
A
B
粘液性囊腺癌破裂,女,36岁。A. 矢 状 位 T1W 示 巨 大 多 房 性 肿 块 , 信 号 不 均 匀 ; B. 横 断 位 T2W 示 多 房 高 信号肿块呈蜂窝状,右侧壁破裂, 粘液样物质溢出;C.横断位脂肪抑 制增强T1W示肿瘤壁及分隔强化。
C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女,20岁。增强CT示一巨大、多房囊性肿块,密度 不均,实质部分强化。
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
占卵巢癌的10~15% 其中15~30%与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同时发生 是发生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最常见恶性肿瘤; 30~50%病例见双侧卵巢受累 影像学表现
部没有赘生物。
滑,呈蜂窝状表现,各房内密度不均
精选p匀pt 。
7
A
B
浆液性囊腺癌腹膜种植转移。女,60岁。A. 增强CT示肝脏包膜下种植灶; B. 增强CT示弥漫性多房囊性病灶沿大网膜、腹膜、胃脾韧带种植,胃脾 韧带种植处可见钙化。大量腹水。
A
B
浆液性囊腺癌,女,53岁。A.横断位T2W示子宫旁多房肿块,有不规则 实质性成分(空箭),囊内有乳头状突起(箭头)。B. 横断位脂肪抑制 增强T1W示乳头状突起及实质部分有明显强化。
17
Brenner瘤,女,68岁,意外发现。增强CT示一小的卵圆形肿块,均匀强 化。CT表现无特异性。
二、 生殖细胞肿瘤
第二类常见卵巢肿瘤,占15~20% 成熟畸胎瘤为良性,最常见,其余为恶性(占恶性卵巢肿 瘤的5%) 影像学表现
较大非特异性混合性肿块,但以实质成分为主 AFP、HCG升高帮助诊断
占卵巢癌的5%
75%分期为I期,预后较好
影像学表现
单房大囊内含有实质性突起,囊边缘光滑,囊 内信号(T1W)从低到很高,实质性突起类圆 形,数量少
影像学表现与低度恶性浆液性肿瘤及浆液性囊腺癌相 似,鉴别诊断中需考虑透明细胞癌
精选ppt
15
A
B
透明细胞癌。女,42岁。A.矢状位T2W示一大囊性肿块,周围可见不规 则低信号的实质成分。B. 矢状位增强脂肪抑制T1W示肿块的实质部分明 显强化。
壁厚度
薄<3mm

内部结构
缺乏
乳头状突起
腹水 其它
没有 直径通常<4cm
腹腔内及子宫前方可见
腹膜种植,盆壁侵犯,淋巴结 转移
精选ppt
6
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癌(Serous versus Mucinous Tumors)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女,49岁。增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女,26岁。增强
强CT示右下腹一单房囊性肿块,内 CT示一巨大多房的囊性肿块,边缘光
非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
占畸胎瘤<1%,含不成熟组织 发病年龄<20岁 良、恶性畸胎瘤区别
复杂囊实性,坏死、出血 钙化散在 脂肪密度及信号
精选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