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默写(含答案)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第 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感人民商朝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 ----- 环境友善化学( 化合反响切合绿色化学反响 )①四特色 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中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泉除去污染4、蜡烛焚烧实验(描绘现象时不行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光明)、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头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查验产物H 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污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白腊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白腊蒸气焚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对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 CO 2和 H2O 的量增加(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同样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门路——科学研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定→设计实验→实验考证→记录与结论→反省与评论化学学习的特色: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焚烧匙只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平均)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行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一定放安稳。
视野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可以用来加热,不可以用作反响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大略的称量,一般能精准到0.1 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地点为“左物右码”。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3)化学方程式 (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氮气约占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1. 电解水 2H2O ==== 2H2↑ + O2 ↑ (负氢正氧二比一) 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矾:沉降作用 过滤:固液分离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 2. O2物理性质:密度比 , 溶于水O2化学性质:很活泼,有 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C + O2 === CO2 2H2 + O2 === 2H2O S + O2 === SO2(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 2Mg + O2 === 2MgO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Fe + 2O2 === Fe3O4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黑色固体) 3.CO2物理性质:密度 , 溶于水,固态CO2俗称 CO2化学性质: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点燃通电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加热CO2用途:人工降雨 、 制碳酸饮料 、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反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H2O2 === 2H2O + O2 ↑发生 装置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收集 装置 集气瓶、水槽法 向上排空气法操作 要点查气密性 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下,不漏气收集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集满其它棉花作用: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 催化剂特点:1. 2. 3.验证O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CO2实验室制法加热MnO 2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集满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左边: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右上: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上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右下:1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双氧水分子2个氮气分子3个氯离子1个铝离子2个硫酸根离子n个氢氧根离子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是正五价双氧水中氧元素是负一价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化合价Na Cl OH Cu Fe Fe SO4离子符号Na + Cl - OH - C2+ Fe 2+ Fe 3+ SO4 2-氢钠钾银钙镁钡锌氯氧铜铝铁碳硫氮磷锰锡汞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沪教版】化学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九年级上册)
实验室制取气体实验必会知识点一、实验室制氧气(P35-36)1、高锰酸钾制氧气(P35)[1]实验化学方程式[2]实验仪器[3]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5]实验开始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一段时间,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6]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为氧气。
[7]氧气验满的方法:(排水法)集气瓶外有大量气泡冒出;(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复燃,则为氧气。
[8]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9]停止实验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目的是:以免因试管内压强减小而产生倒吸现象,从而导致试管炸裂。
2、双氧水制氧气(P36)[1]实验化学方程式[2]实验仪器[3]分液漏斗的优点:①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②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③节约药品[4]长颈漏斗的优点:随时添加液体药品[5]长颈漏斗的注意事项:长颈漏斗底部要完全浸没在液面以下,保证长颈漏斗处于液封状态。
[6]二氧化锰的作用:催化剂。
[7]催化剂的特点:①增大化学反应速率;②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3、氯酸钾制氧气(P36)[1]实验化学方程式[2]实验仪器(同高锰酸钾)二、实验室制二氧化碳(P44)[1]实验化学方程式[2]实验仪器[3]实验药品/试剂: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4]长颈漏斗的优点:随时添加液体药品[5]长颈漏斗液封目的是: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6]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熄灭,则为二氧化碳。
[7]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已满。
[8]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本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九年级上册的沪教版化学教材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些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我们所熟悉的水、空气、金属等都是物质。
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是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新物质;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接下来,我们将对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讨论。
第一个知识点是化学元素和化学符号。
元素是指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如氧、氢、碳等。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化学符号,以便于科学家们进行交流和记录。
这些符号是由元素的拉丁名字的第一个或前几个字母组成的。
第二个知识点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通过这些反应,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系数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第三个知识点是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自身所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等不同的类别。
第四个知识点是酸碱与盐。
酸碱与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物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能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则是在水溶液中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盐和水。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五篇】
精心整理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五篇】导语:进入初三,同学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功课--化学。
同学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要想在一年的时间里认识并学好化学,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课题1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状态、课题2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2浊)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元素;含有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先熄灭,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少。
C2、AE、收集证据;F、解释与结论;G、反思与评价;H、表达与交流。
四、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结论课题1(1b、溶c、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d、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注意事项: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预热)。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cd、出)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2、烧杯用途: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3其他试剂)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4、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导语】虽然在学习的进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
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体会。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久不会成功的。
本篇文章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供大家鉴戒。
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融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品腐败、呼吸2、判定变化根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相伴产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相伴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色彩、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固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逐渐融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显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融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显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沪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沪教版【导语】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控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苏醒,方便记忆、复习、掌控。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增进知道,加深记忆。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沪教版》,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燃烧:11.甲烷燃烧12.酒精燃烧: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4.过氧化氢分解: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16.生石灰溶于水: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8.镁燃烧: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0.氢气还原氧化铜21.镁还原氧化铜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还原氧化铜:25.焦炭还原氧化铁: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7.碳酸不稳固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二、常见物质的色彩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4.硫:淡黄色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6章)知识点总结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合金、溶液、矿石等。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N2、CO2、H2O等。
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可细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7、铁生锈条件:铁同时和氧气、水发生反应(防生锈的方法:涂油漆——栏杆,涂润滑油——自行车链条,保持干燥——家用铁锅)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N2 78% , O2 21% ,稀有气体0.94%, CO2 0.03%,杂质0.03%.⑴N2: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作食品的保护气体⑵稀有气体(包含He、Ne等气体)--混合物:霓虹灯,保护气9、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⑴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1/5体积。
⑵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⑶红磷燃烧的表达式:4P + 5O22P2O5⑷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性:①装置漏气,②红磷量不足(红磷过量才能使氧气完全反应),③未冷却至室温⑸不用木碳(或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木碳(或硫)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 CO2(或 SO2),集气瓶气压不变,水无法倒流入集气瓶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O2、CO2、H2O(一)氧气(主要掌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备4个模块知识点)1、O2的物理性质:①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气体较干燥),②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气体较纯净)2、O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多种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铁的生锈、食物的腐败、物质的燃烧等,都与氧气有关,重点学习氧气的助燃性(能助燃,做阻燃剂,但不能燃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C + O2CO24P + 5O22P2O5S + O2SO22H2 + O22H2O3Fe + 2O2Fe3O43、氧气用途:支持燃烧——利用助燃性MnO 2供给呼吸——利用化学性质,用于医疗急救4、氧气的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5、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必考、重点) Ⅰ.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 2⑴反应原理: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⑵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带单孔塞),水槽,集气瓶 ⑶发生装置类型:固固加热型(选择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⑷注意点: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 导管出现一段水柱且不下降则证明装置不漏气 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③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④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⑤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应事先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一处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⑸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①装置漏气,②集气瓶水没有装满③刚开始冒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 ⑹氧气的验满: ①向上排空气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②排水法:集气瓶水排尽,瓶口有气泡冒出 ⑺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 是氧气 Ⅱ.分解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制氧气⑴反应原理:2H 2O 2 2H 2O + O 2↑△⑵仪器:锥形瓶,导管(带双孔塞),集气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优点:①节约药品,②控制反应速率) ⑶发生装置类型:固液不加热型⑷注意点:①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加水一段时间(或打开分液漏斗盖子和活塞,往分液漏斗加水一段时间),若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出现一段水柱且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②使用长颈漏斗要注意液封(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水中或伸至锥形瓶底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③MnO 2的作用: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注:催化剂不一定都能加快反应速率)Ⅲ.分解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氧气⑴反应原理:2KClO 3 ==== 2KCl + 3O 2 ↑⑵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一样,但试管口不需要放棉花) 6、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课题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学情分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多为基础,中考考察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教学目标考点分析熟练掌握相关化学式、反应方程式的应用;理解氧气、二氧化碳、金属矿物性质;了解化学变化实质,熟练掌握化学语言教学重点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金属非金属性质等教学方法面授法、归纳总结法学习内容与过程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仅是形状、状态改变)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硬度、气味、导电性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毒性等【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性质用词:能、是、有、可以、会等。
性质决定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变化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体现了物质有何性质】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生锈,轮胎爆炸B.灯泡发光,食物腐烂C.烧制陶瓷,红磷燃烧D.玻璃碎裂,工业制氧气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木炭的可燃性B.汽油的挥发性C.氧气的氧化性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2.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 燃烧的现象是; (2) 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3) 化学方程式(4) 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氮气约占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通电1. 电解水 2H2O ==== 2H2↑ + O2 ↑ (负氢正氧二比一)活性炭:吸附作用 明矾:沉降作用过滤:固液分离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 煮沸、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2. O2 物理性质:密度比,溶于水O2 化学性点质燃:很活泼,有点燃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C + O2 =点=燃= CO22H2 + O2 === 2H2OS + O 点2燃=== SO2(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2Mg + O2点=燃== 2MgO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3F e+ 2O=== Fe3O4(在氧气中加剧热 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Al + 3O2 === 2Al2O3 2Cu + O2 === 2CuO (黑色固体)3. CO2 物理性质:密度,溶于水,固态CO2 俗称CO2 化学性质: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CO2 用途:人工降雨、制碳酸饮料、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反应加热MnO 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H2O2 === 2H2O + O2 ↑发生装置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收集集气瓶、水槽装置法向上排空气法查气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操作密性要点收集导管口有气泡,不漏气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集气瓶外有气泡产生,收集满棉花作用:防止KMnO4 粉末进入导管持续流下,不漏气将带火星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集满分液漏斗优点:能控制反应速度其它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进试管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催化剂特点:1.2. 3.验证O2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是氧气CO2 实验室制法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发生装置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锥形瓶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集满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1、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左边:分子、原子、离子的个数右上: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上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右下: 1 个分子中含原子的个数1 个氢原子 2 个氧原子 1 个双氧水分子 2 个氮气分子3 个氯离子 1 个铝离子 2 个硫酸根离子n 个氢氧根离子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是正五价双氧水中氧元素是负一价2、写出下列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并标出化合价化合价Na Cl OH Cu Fe Fe SO4离子符号Na + Cl - OH - C2+ Fe 2+ Fe 3+ SO4 2-氢钠钾银钙镁钡锌氯氧铜氢氧根铝铁硝酸根碳硫碳酸根氮磷硫酸根锰锡铵根汞3、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化学式的步骤第1 步:正价元素符号写在左面,负价元素符号写在右面,并标出化合价原子团(..根)要加括号第2 步:将化合价数字前后交换,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第3 步:右下角数字约分成最简比,数字‘ 1 ’省略不写原子团个数为‘ 1 ’,一定要去掉括号4、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某化某(化合物中含两种元素)氢氧化某(化合物中含氢氧根OH )某酸某(化合物中含硝酸根NO3、碳酸根CO3 、硫酸SO4 等)某酸(HNO3 、H2CO3 、H2SO4 )氯化氢硝酸碳酸硫酸酸→HCl HNO3 H2CO3 H2SO4 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钠硫酸钠H2O2 二氧化锰NaOH氢氧化钾NaCl氯化钾NaNO3硝酸钾Na2CO3碳酸钾Na2SO4硫酸钾MnO2 KOH KCl KNO3 K2CO3 K2SO4 四氧化三氯化银硝酸银铁Fe3O4 五氧化二磷AgCl氯化铵AgNO3硝酸铵碳酸铵硫酸铵O4P2O5氧化钙氢氧化钙NH4Cl氯化钙NH4NO3硝酸钙(NH4)2CO3 (NH4)2S碳酸钙硫酸钙CaO Ca(OH)2 CaCl2 Ca(NO3)2 CaCO3 CaSO4 氧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镁硝酸镁碳酸镁硫酸镁MgO Mg(OH)2 MgCl2 Mg(NO3)2 MgCO3 MgSO4 氢氧化钡氯化钡硝酸钡碳酸钡硫酸钡Ba(OH)2 BaCl2 Ba(NO3)2 BaCO3 BaSO4氯化锌ZnCl2 硝酸锌Zn(NO3)2硫酸锌ZnSO4氧化铜氢氧化铜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CuO Cu(OH)2 CuCl2 Cu(NO3)2 CuSO4 氧化汞硝酸汞HgO Hg(NO3)2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氯化亚铁硝酸亚铁硫酸亚铁FeO Fe(OH)2 FeCl2 Fe(NO3)2 FeSO4 氧化铁氢氧化铁氯化铁硝酸铁锰酸钾硫酸铁Fe2O3 氧化铝Fe(OH)3氢氧化铝FeCl3氯化铝Fe(NO3)3硝酸铝K2MnO4高锰酸钾Fe2(SO4)3硫酸铝Al2O3 Al(OH)3 AlCl3 Al(NO3)3 KMnO4 Al2(SO4)3↑氧化物↑碱↑盐5.化学式有关计算(1)计算化学式中加点元素化合价例:计算H2O2 (+1) ×2+2x=0 x=-1Na2S2O3O2Cu2(OH)2CO3(2)计算相对分子质量Mr相对原子质量Al : 27 S : 32 O : 16Mr[Al2(SO4)3] = 27 ×2 + 32 ×3 + 16 ×4 ×3 = 342练习:计算CaCO3 Ca(OH)2 NH4NO3 Cu(NO3)2 的相对分子质量Mr[CaCO3 ] =Mr[Ca(OH)2 ] =Mr[NH4NO3] =Mr[Cu(NO3)2 ] =(3)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Fe2O3 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Fe2O3 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Fe2O3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00 克Fe2O3 中含多少克铁元素?140 克Fe2O3 中含多少克铁元素?NH4NO3 中,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NH4NO3 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NH4N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克NH4NO3 中含多少克氮元素?多少克NH4NO3 中含100 克氮元素?6、化学式意义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表示一个分子和一个分子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或物质中所含原子、离子的个数比(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例:H2O :表示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NaCl :表示物质氯化钠: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个数比为1:1“CO2”的含义: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有()A. 维C 由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的B. 1 个维C 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6 个氧原子构成的C. 维C 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 维C 由6 个碳元素、8 个氢元素、6 个氧元素组成E. 维C 中C、H、O 元素的质量比为3:4:3F. 维C 中C、H、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G.维C 中C、H、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H.维C 是氧化物7、物质的分类A B C【A 和B 中都只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C 中含有两种分子,是混合物A 中只含有一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单质,B 中含有两种原子(一种元素),是化合物,B 还可能是氧化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由不同种微粒构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由同一种微粒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练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⑴冰水混合物⑵氧化铜⑶稀有气体⑷高锰酸钾⑸液氮⑹干冰⑺硫⑻大理石⑼碳酸钙⑽铁⑾氦气⑿澄清石灰水⒀氢氧化钙⒁纯净水⒂二氧化锰⒃碳酸氢铵⒄蒸馏水⒅稀盐酸混合物有纯净物有单质有化合物有氧化物有混合物(无化学式):空气、海水、溶液等金属单质:M g 、Al 、Zn、Fe、Cu 等物质单质非金属单质:C、P、S、H2、O2、N2 等分类纯净物有机物: CH4、酒精等化合物金属氧化物:MgO 、MnO2、Fe2O3 等氧化物10无机物非金属氧化物H2O、CO、P2O5 等酸:HCl 、H2CO3、H2SO4、HNO3 等碱:NaOH、Ca(OH)2 等盐:Na2CO3、FeSO4、AgNO3 等8、其他知识点质子:每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九班级化学上册知识点1.沪教版九班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转变和性质1、概念:物理转变――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转变。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转变――有其它物质生成的转变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转变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转变,无则是物理转变3、相互关系:经常伴随发生,化学转变确定伴有物理转变,物理转变不确定有化学转变。
4、化学转变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转变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转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试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争辩的对象是物质,以试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试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现象:蜡烛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涌现)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结论: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涌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涌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⑶白烟:能重新燃烧。
石蜡固体小颗粒。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涌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默写练习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册)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默写练习题第一单元第一课默写(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加热时要注意两点(1)(2)。
3.观察到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现象:(1);(2);(3);(4)。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5.加热时,试管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二)铁丝生锈实验1.铁生锈实验的现象:,说明了。
2.铁锈的颜色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实际上铁生锈是铁和、发生了化学反应。
4.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三)环境问题1.白色污染是造成的污染;温室效应是由所引起的;臭氧空洞是由引起的。
(四)零碎知识点1.食物变馊是食物和发生了反应;薯片包装袋充的是气,这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第二课默写1.化学变化的概念:。
凡是跟有关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物理变化的概念: 。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化学性质的概念:,常见的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的概念:,蜡烛的物理性质:。
4.(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本质)(2)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5)①煤油燃烧,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③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是变化。
第三课默写1.红磷燃烧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
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有、。
4.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如不行);(2)(如不行)(3)(如、等不行)。
5.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其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6.空气中各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8.混合物:。
如。
9.除了从物质种类来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还可以从化学式角度来分辨,有化学式的是,无化学式的是。
沪教版(全国册)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默写(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默写(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加热时要注意两点(1)(2)。
3.观察到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现象:(1);(2);(3);(4)。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5.加热时,试管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二)铁丝生锈实验1.铁生锈实验的现象:,说明了。
2.铁锈的颜色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实际上铁生锈是铁和、发生了化学反应。
4.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三)环境问题1.白色污染是造成的污染;温室效应是由所引起的;臭氧空洞是由引起的。
(四)零碎知识点1.食物变馊是食物和发生了反应;薯片包装袋充的是气,这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第二课默写1.化学变化的概念:。
凡是跟有关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物理变化的概念: 。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化学性质的概念:,常见的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的概念:,蜡烛的物理性质:。
4.(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本质)(2)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5)①煤油燃烧,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③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是变化。
第三课默写1.红磷燃烧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
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有、。
4.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如不行);(2)(如不行)(3)(如、等不行)。
5.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其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6.空气中各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7.纯净物:。
如。
8.混合物:。
如。
9.除了从物质种类来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还可以从化学式角度来分辨,有化学式的是,无化学式的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导语】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的事,但古⼈说得好——吃⼀堑,长⼀智。
多了⼀次失败,就多了⼀次教训;多了⼀次挫折,就多了⼀次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本篇⽂章是为您整理的《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供⼤家借鉴。
1.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第⼀章⾛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蜡熔化、⽔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锈、⾷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化学变化⼀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放出⽓体和⽣成沉淀。
考点⼆、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状态、⽓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属活动性等。
课题2化学是⼀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段。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
2、产物:⼆氧化碳和⽔ 检验:⼆氧化碳——在⽕焰上⽅罩内壁涂有澄清⽯灰⽔的烧杯(变浑浊) ⽔——在⽕焰上⽅罩冷⽽⼲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珠出现) 3、物理性质:⽩⾊的固体,密度⽐⽔⼩,质软 结论: 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的固体,密度⽐⽔⼩,不溶于⽔ 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的⽕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凝固。
②⽊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外焰温度。
③烧杯内壁有⽔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成了⽔,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成CO2,该⽓体能使澄清⽯灰⽔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一二章默写总结及答案
1.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2.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现象(在试管中加热)3.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4.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白烟”是什么5.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6. 镁条燃烧的现象7.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8. 空气中各种组分的体积分数9.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10.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11.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12. 空气中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13. 空气中测定氧气的含量,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小于14. 空气中测定氧气的含量,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15. 酒精灯使用时的“两禁”16. 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多少?17.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18. 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19.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20.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1. 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2个)1/5 的原因( 4 个)1/5 的原因( 2 个)试管口的方向呢?22.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23.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4.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的水或者碱溶液有什么作用?25.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26.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的水或细沙有什么作用?28. 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29. 为什么要等火柴即将燃尽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30. 氧气的工业制法是什么?利用的原理是什么?3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三种)分别写出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32. 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33.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有一团棉花?34.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35. 用排水法,何时收集氧气?36. 用排水法,何时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37. 收集满气体后,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38. 什么是催化剂?39.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4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41. 为什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碳酸钠粉末?42. 为什么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43. 为什么制取二氧化碳不用浓盐酸?44.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发现溶液变红,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5. 将变红的石蕊溶液加热,发现又变回紫色,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6. 怎么检验二氧化碳?写符号表达式47. 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48. 电解水实验中,水中加硫酸或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作用49.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正极产生的气体?负极和正极气体的体积比?50. 检验硬水和软水用什么试剂?51. 日常生活中如何软化硬水?实验室如何软化硬水?52. 净化水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53. 净化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54. 过滤中的一贴指什么?55. 过滤中的二低指什么?56. 过滤中的三靠指什么?57. 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58. 氧化反应的定义59. 化合反应的定义60. 分解反应的定义61. 混合物的定义62. 纯净物的定义63. 化合物的定义64. 单质的定义65. 氧化物的定义66.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具备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67. 排水法收集气体,该气体具备的性质(物理、化学)68. 氢气点燃之前要验纯,取一试管待测氢气,若氢气纯净,会是什么声音?69. 若氢气不纯,会有什么声音?70. 氢气燃烧的符号表达式71. 铜绿受热分解的符号表达式和现象72. 铜绿和稀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和现象73. 检验氧气和验满氧气74. 验满二氧化碳默写答案1.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和符号表达式2.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现象(在试管中加热)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拔掉橡皮塞,闻到刺激性气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一课默写(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2.加热时要注意两点(1)(2)。
3.观察到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现象:(1);(2);(3);(4)。
4.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5.加热时,试管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二)铁丝生锈实验1.铁生锈实验的现象:,说明了。
2.铁锈的颜色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3.实际上铁生锈是铁和、发生了化学反应。
4.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三)环境问题1.白色污染是造成的污染;温室效应是由所引起的;臭氧空洞是由引起的。
(四)零碎知识点1.食物变馊是食物和发生了反应;薯片包装袋充的是气,这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第二课默写1.化学变化的概念:。
凡是跟有关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物理变化的概念: 。
蜡烛燃烧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化学性质的概念:,常见的化学性质:。
4.物理性质的概念:,蜡烛的物理性质:。
4.(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本质)(2)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5)①煤油燃烧,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③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是变化。
第三课默写1.红磷燃烧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实验的原理是。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
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有、。
4.实验时选择的可燃物需具备以下条件:(1)(如不行);(2)(如不行)(3)(如、等不行)。
5.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是,其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
6.空气中各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7.纯净物:。
如。
8.混合物:。
如。
9.除了从物质种类来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还可以从化学式角度来分辨,有化学式的是,无化学式的是。
10. 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发表了元素周期表;从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发明炸药,改进引爆装置;首先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结晶牛胰岛素。
第四课1.铜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经典例题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7的实验装置。
图(7)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
第五课默写1.铜绿受热分解的现象:、、、。
2..铜绿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3.做镁条燃烧试验时,用砂纸打磨镁条的原因:,镁条燃烧的现象,。
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
镁条燃烧所需的仪器:、、。
第六课默写1.试管(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的部往夹持在。
手握试管夹的,不能碰到。
(3)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否则会。
(4)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试管时要先,后。
2.烧杯锥形瓶烧杯、锥形瓶加热时要。
3.蒸发皿(1)蒸发皿可以。
(2)取用蒸发皿时要用,取下时要放在上,以免。
4.酒精灯(1)酒精灯内的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少于。
(2)不能向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3)不能用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4)熄灭酒精灯时要用,不可用。
(5)不慎碰翻酒精灯时要用。
5.认识仪器第一个仪器名称:;第二个仪器名称:。
6.天平(1)天平精确到。
(2)天平使用时要遵循原则。
例题.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砝码,称量10.4克的固体W,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A、10.4gB、9.6gC、10.6gD、9.4g变式.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右盘放固体W,左盘上加砝码,称量5.4克的固体W,则固体W的实际质量是()A、5.4gB、4.4gC、5.6gD、4.6g(3)称量一般药品时,要;称量有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要放在中称量。
如氢氧化钠固态可以放在中称量。
(4)称量结束之后要将砝码。
7.量筒(1)量筒能精确到。
(2)量筒只能,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
(3)量液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积。
(4)量液体和读数例题.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同学倾出液体的体积是()A.8mL B.无法判断C.小于8mL D.大于8mL8.其他仪器的使用(1)单独的滴管使用结束后要。
(2)滴瓶上的滴管使用之后不需要。
(3)细口瓶一般存放药品。
(4)广口瓶一般存放药品。
9.实验基本操作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②③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应交回实验室(应放入内)。
2.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
3.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要在试管正上方,不能;滴加大量液体药品时,手持细口瓶倾倒,标签应________,瓶盖要,倾倒完毕后立即_______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应________。
4.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第二单元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温度较低时,会形成液体和色、状固体。
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符号表达式为。
3.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符号表达式为。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符号表达式为,集气瓶中预先放水或细沙的目的是,铁丝盘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5.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文字表达式为。
6.镁条燃烧的现象,符号表达式:;用到的仪器是、、。
7.氧气的用途有、。
8.工业制氧气的方法,是变化,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上方会有现象:,先出来的是,后出来的是。
9.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
10.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试管口要倾斜,防止;试管口要塞一团,防止。
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法和法。
排空气法时如何验满:。
双氧水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它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改变。
1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为,如何验满:;检验CO2的方法:,符号表达式:;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符号表达式:。
工业制二氧化碳的方法:。
12.为什么不用浓盐酸制二氧化碳?。
为什么不用稀硫酸制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碳酸钠制二氧化碳?。
13.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两极的体积比是。
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14.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取样,加,泡沫少,的是硬水。
反之,,的是软水。
家庭硬水软化的主要方法是:,实验室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硬水的概念:;软水的概念:。
15.净水时,明矾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16.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17.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有、、。
这三个实验步骤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作用分别是:、、。
蒸发时, 时停止加热.第三单元默写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金刚石由构成,铜由构成,食盐由和构成,干冰是由构成的。
口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其中分别是指。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其中分别是指。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数+ 数;核电荷数= 数= 数= 数。
3.常见离子或原子团: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氢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钾离子钡离子银离子铵根离子氧离子氯离子硫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锰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氯酸根离子4.化合价口诀(根据自己学校的背诵)5.纯净物:由组成(只有种分子)的物质。
6.混合物:由组成(分子有多种)的物质。
7.单质:由组成的纯净物。
8.化合物:由组成的纯净物。
9.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元素的化合物。
10.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由高到低依次是(写符号),其中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式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学式是。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海水中元素含量、、、、。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还有、、、、、、等微量元素。
人体中缺,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易得病;缺,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症;缺、,易得贫血症;缺,会得甲状腺疾病。
第四单元默写1.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2.物质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性;②可燃物与充分接触;③可燃物达到。
3.灭火的方法有①②③。
图书档案着火用灭火器。
4.质量守恒定律六不变:①;②;③;④;⑤;⑥。
第五单元默写1.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焦炭有两个作用:①,化学方程式:;②,化学方程式:。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是,实验步骤(概括为四个字)、、、,先通CO的目的:,后继续通CO的目的:①,②。
3.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
多数合金的熔点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4.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置换反应:一种和一种反应,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的反应。
5.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6.湿法冶金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炼钢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7.生铁的含碳量;钢的含碳量。
8.铁生锈需要和共同作用,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常用的防锈方法。
9.①氢气与Fe3O4反应方程式;还原剂②一氧化碳与CuO反应方程式;氧化剂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10.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单元第一课默写(一)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