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金刚硬八式
金刚八式之五

金刚八式之五作者:潘霜喜来源:《少林与太极》2013年第01期野马掌是以练习侧面的斜推劲为主,动作雄壮有力,起腿钩脚,落步铲腿,晃膀发力,劲至梢节。
因其劲力迅猛凌厉势如野马奔驰,故名野马掌。
野马掌的劲力以沉坠劲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向侧前方发劲时带有下沉的架势。
拳架的沉稳全取决于重心的垂正,重心是依靠前后、左右、上下六面之劲而维系其中正平衡。
在人体六个面均有其平衡的中点,六个点依其相对应的角度而连线,构成内空外圆的活体太极圆。
圆如滚珠、圆如皮球、圆如弹簧球、圆如钢球。
如此则正反、顺逆、大小均依据中正为法则。
由小至大,由少至多,由正及反,由顺至逆,由强至弱。
凡此皆属道之动。
道之动是指和自然方向相反的轨迹“有无”或“强弱”,道之用是指自然方向的轨迹“有无”或“弱强”。
不论是轨迹道之动还是轨迹道之用,都是人的心法走过的轨迹。
“天人合一”即是指这两种轨迹的完美契合。
故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向发展,是自然规律的运动;显示柔弱,是自然规律的作用。
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而有形则产生于无形。
)大道至简,拳术之修为贵在中和。
以武入道,在中和之理中悟道,晓得正反顺逆均取法于阴阳,在拳术之初是为无极,动则生太极。
知此有无相生之道,便能悟得形简意繁、式少劲多的少林拳派功夫之真谛。
一、起式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气沉丹田),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1)。
吸气,双腿屈膝,迈左脚开步,脚尖点地,成丁步式,重心在右腿,双手置于胸前——防守式,目视侧前方(图2)。
呼气,身法下沉,劲力向侧前方斜闯,后脚蹬地,有前冲之意,同时双手掌心向前、虎口相对向侧前方发劲,前手的劲向前推,后手的劲向下沉,重心在左腿,目视双手掌前方,此无极生太极式(图3)。
二、右野马掌式接上式,吸气,提左脚于右腿前,落脚震步,身法随步法之旋转而内裹,双手逆时针画圆于胸腹前,重心在左腿,目视右肩前方(图4)。
硬气功少林八大金刚护体功

硬气功少林八大金刚护体功我们崇尚“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之精神,强民族之精神须从强民族之体魄开始。
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人人强则中国强!天下武术宗成,名侠剑客一流。
我武古今功夫,心怀家国兴亡。
八大金刚护体功八大金刚护体功属于少林硬气功。
跟少林金钟罩、铁布衫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特点是:全身配合呼吸成劲,及易上功夫,属阳刚之劲。
一般满一百日之后即可感到全身气血充盈,能意领气走;功夫深者可以将钢筋铁棍在头上击弯而头部不损,能将石板置腹,用锤击碎,而人却安然无恙,诚非虚言。
练功方法:1、枯树盘根直立,两足前后分开,前足尖向前,后足尖与前足尖垂直,前足跟与后足弓相距约10厘米,呈丁步站立,两臂下垂,两掌指尖相对,掌心向下。
徐徐弯腰,掌心触地,同时以鼻呼气。
至两掌触地时,气刚呼尽。
两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徐徐直腰(手臂不动);同时匀、深、长地吸气(吸气以牙缝吸气),当腰完全伸直时,两掌随即上捞(如捞物状,爪心向上),至两肋旁时,气吸满。
口腔喉头配合,象吞咽食物—样把气吞入小腹(丹田)。
两手放下,呼气。
以上动作连做3次,两足交换位置,再同样做3次。
2、海底捞月直立,两腿略分开成八字形两臂下垂,指尖相对,掌心向下。
其余动作与“枯树盘根”同,做3次。
3、气贯丹田直立,两腿略分开成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
掌指叉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下抓落,同时匀、深、长地吸气。
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两爪至两肘旁时气吸满。
憋气,随即以右拳在左胸上猛击3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为度);然后换左拳在右胸上猛击3下,以气贯入丹田。
两手放下,呼气。
4、罗汉托天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
掌指叉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外抓落。
同时匀、深、长地吸气,胸部自然挺起;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至胸部时,外旋成仰掌(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上);继续两手向上托举过头顶,此时气吸满。
少林金刚八式套路练习

少林金刚八式套路练习展开全文潘霜喜少林金刚八式的练习可锤炼人之正气,磨炼超凡意志力。
因其练功时均是一动作左右式重复练习,故非有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之精神方可为之。
拳论: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练习传统功夫不能有投机取巧之想法,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半点虚假。
传统功夫的练习,最为关键的是思想品德的修炼,是做人处世恒久心与宽宏高尚心性的修炼。
少林金刚八式由八个动作组成,一降龙、二伏虎、三穿捶、四分心掌、五丹凤掌、六野马掌、七双推掌、八炮捶。
练功时以左右式反复练习为主。
其动作风格讲究,大开大合、直来直去、外主刚猛、内示安逸,气势磅礴、劲力迅猛。
表现了古黄河流域中原人淳朴豪放的人文性格。
功法练习路线以进退来回一条线为主,拳打卧牛之地。
步法以提脚勾踢、跺脚震步、碾步闯劲为主要表现形式,行拳时上下相随,伸缩开合,发放纵横交错的阴阳合劲。
刚柔屈直、纵横捭阖、起落进退、收如猫伏、纵如虎放、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要则是练习金刚八式的基本原则。
一、起式并步站立,先上左脚再跟右脚同时双手以拳掌之式向前行抱拳礼(图1)。
礼毕,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图2)。
接上式,右手向前上方抬起高于眉,同时,右脚抬起落脚震步,左脚向左侧方迈步成虚步式,右手下按左手前撑,目视正前方(图3、4)。
此又称三体式,即上中下三路虚实分明,虚则为柔,实则为刚。
二、降龙掌降龙掌为金刚八式之开山式,其动作劲力迅猛,势小架大。
震脚发劲,刚柔并济、形神兼备。
因练习与实用时气势磅礴,劲力纵横,故名降龙掌。
接上式,左手下按右掌向前发力同时右脚向前迈步发力,后脚尖蹬地,目视右手虎口,此为降龙掌右式(图5)。
上动不停,右手下按左掌向前发力同时左脚向前迈步发力,后脚尖蹬地,重心在前腿,目视左手虎口,此为降龙掌左式(图6)。
发力时做到手脚上下相应,形成整体的爆发劲。
三、伏虎拳伏虎拳,伏则为按有伏虎之意,练功发劲时按手式与挑拳式形成上下相争之力,结合身法之变化一按一挑,升将协调。
少林金刚气功8式!附:丹田吐纳之法!少林内家不传之秘!

少林金刚气功8式!附:丹田吐纳之法!少林内家不传之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总和。
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载体,是当今中国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金刚气功八势”,源自少林大金刚拳的“内功法”。
可在“丹田”功基础上练习此功。
拳法主张“入寂禅修,拳禅一体”也就是通过气功的锻炼,达到内、外功夫的统一,意念、呼吸、劲力三者合一,通达一体,充实拳法击技。
此功法具有技击、健身、养生三大功效。
其功法简捷易行。
一、预备势(金刚顶立势)动作说明身体直立,两腿平行分开,两脚尖朝前,中间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两腿膝部挺直,两臂自然垂放于体侧,两掌心朝内;眼看正前方。
呼吸秘诀:①身体保持端正,收腹、含胸、提裆、沉肩、松臂,头颈正直,下颏内收,舌抵上颚,合齿闭唇(用鼻呼吸)。
②两脚站立要稳实,脚趾抓地。
③思想集中,意守两“涌泉穴”(足底部第二趾尖与足跟后缘线,中连线的前2/3位置点)。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二、调息(金刚伏虎势)动作说明①接上动,两臂同时外旋成侧平举,两手成八字掌,肘部略沉;掌心朝上,眼微视前方。
②接上动,两臂屈肘同时内拢至头顶上方,两掌心朝下,中指相对(中间相距约10厘米);眼微视上方。
③上动不停,两掌同时由头顶上方经面前向下沿身体中线垂直按压,两腿随势屈膝半蹲成马步;两掌按压裆前,两肘略屈,腋下含空,掌心朝下,掌指相对;眼微视两掌。
呼吸秘诀:两臂抬起至头顶的过程中深深吸气,随两掌下按而缓缓呼气;意念随势由两脚“涌泉穴”沿两腿后侧上升,经“昆仑、承山、委中、环跳”诸穴至“命门穴”沿督脉顺脊椎升至“大椎穴”,经“风府”至“百会穴”;随两掌徐徐下按,意识由“百会穴”沿任脉向下,经“上星、神庭、承浆、天突、膻中”穴至“丹田”;功法中谓之“气沉丹田”。
三、撞掌(力撞山门势)动作说明①接上动,两臂略外旋向体前伸出,同时向上、向内屈肘成立掌(柳叶掌),分别置于两肩前,略比肩高,肘端下垂,掌指朝上,掌心相对,中间距离与肩宽。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
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和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
但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是软八字功。
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
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
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是鲜能窥其门径了。
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不敢稍有懈怠,虽无大成,但亦获益匪浅。
今值国术昌盛之际,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
预备式:三体式(起势)谱诀:“双塌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易筋易骨加洗髓,脚踩手劈不留情。
”1、上身稍左侧,面朝东南,两脚跟并拢,左脚尖朝前,右脚尖向右撇45度,呈“八”字形,两腿膝盖挺直,含胸收腹,两臂松沉,两手五指并拢贴于两腿侧,头正,项直,下颏微扣,目平视前方(图1)。
2、下肢姿势保持不变。
两手由身体两侧腕部外翻转,并向前上方托起,掌心朝上,两手小指微向上翘,高及鼻平,目视前方(图2)。
3、两手腕部内旋用按劲下翻,掌心朝下,两膝部微曲,两掌按至脐平,然后两掌十指相对,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
4、两掌变拳,腕部外旋上翻,使两拳心向上,右臂屈肘内旋,使右拳由胸口向上,经口前向前上方钻出,拳眼斜向左后方,高及眉齐。
左拳也随之向前钻出至右肘内侧,右肩微向前送,目视前方(图4)。
5、紧接上动,然后左臂内旋,左拳变掌从右肘部翻腕向上,左臂外旋迅速向前劈出,右拳变掌随之向下翻捋,按至腹部,掌心向下,大拇指紧贴肚脐部。
左脚向前蹚进一步,及右脚跟相距两脚半左右。
腰胯下塌,两腿微曲,手脚鼻呈一线,左三体式,目视前方(图5)。
注意要点:手掌向上翻,用劲要绵绵不断。
起式吸气,按下呼气劈掌。
用肘部的沉坠劲,使之合为一体,前劈后捋成收发交替劲。
太极拳的金刚八式,你见过么?

太极拳的金刚八式,你见过么?
金刚八式,最早是少林内廊拳体系的内容。
天津太极名师李瑞东传承了完整的功夫,所以很多人说金刚八式不是太极拳里的,而是李瑞东前辈加进来的。
后八极拳师李书文前辈与李瑞东俩人换艺,于是有了八极门的金刚八式。
但李书文前辈所学为一部分,并且后期八极的风格进行了更改,发的是八极拳的十字顶拔劲,动作规格是八极拳的沉肩坠肘、顶顶拔腰、立身中正等等,就是说这金刚八式虽然外形是换来的,但内涵还是八极自己的。
可以对比一下李书文传和李瑞东传的金刚八式,区别很明显。
针对这个金刚八式,自从有网络就争(si)论(bi)不断,少林金刚八式常被喷,太极拳的金刚八式也常有八极门人来误解。
在这里老王认为,武术传承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拳种。
一个师傅往下传什么,首先取决于自己学过什么,其次取决于是否掌握了功法的精,而后根据自己觉得哪些东西重要来往下传承,而不是取决于拳种中本来有什么。
所以也没有必要针对是否是自己门内本来的功夫和传承是不是来自于自己本门这些事过不去。
好好练师父交的,能练出来的功夫,就是自己的,掌握了精髓可以往下传承,就是门内的,就这么简单。
八大金刚气功

八大金刚气功冼其昌邓迎一、枯树盘根直立,两足前后分开,前足尖向前,后足尖与前足尖垂直,前足跟与后足弓相距约10厘米,呈丁步站立,两臂下垂,两掌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图1)。
徐徐弯腰,掌心触地,同时以鼻呼气。
至两掌触地时,气刚呼尽(图2)。
两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徐徐直腰(手臂不动);同时匀、深、长地吸气(吸气时牙关紧咬,双唇微开,以牙缝吸气),当腰完全伸直时,两掌随即上捞(如捞物状,爪心向上),至两肋旁时,气吸满(图3)。
口腔喉头配合,象吞咽食物—样把气吞入少腹(丹田)。
两手放下,呼气。
以上动作连做三次,两足交换位置,再同样做三次。
二、海底捞月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八字形,两臂下垂,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图4)。
其余动作与“枯树盘很”同,做三次。
三、气贯丹田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图5)。
掌指叉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下抓落,同时匀、深、长地吸气(图6)。
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两爪至两肘旁时气吸满(图7)。
憋气,随即以右拳在左胸上猛击三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为度)(图8);然后换左拳在右胸上猛击三下,以气贯入丹田。
两手放下,呼气。
四、罗汉托天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
掌指叉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外抓落。
同时匀、深、长地吸气,胸部自然挺起;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至胸部时,外旋成仰掌(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上)(图9);继续两手向上托举过头顶,此时气吸满。
口腔喉头配合,象吞咽食物一样地把气吞下。
两手放下,呼气。
五、金刚怒目动作基本与“罗汉托天”同,但两掌上捞至胸部时,臂外旋两掌心相对,掌指向上,继续上举至两耳旁为止,此时气吸满(图10);憋气,两眼珠上转(眼白露出越多越好);将气吞下,随即两眼闭合;两手放下,呼气。
六、怀中抱月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伸出,略低于肩,掌心向前,以鼻将气呼出(图11)。
霍氏八极拳金刚八式之撑捶图解和视频教学

霍氏八极拳金刚八式之撑捶图解和视频教学八极拳撑捶视频教学
八极拳动作说明
并步站立,下领微内收,两眼平视.松肩顶顶.胸微含,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呼吸均匀,平心静气。
(图6-1)
两腿缓缓下蹲;同时,两手握拳慢慢上抬至心口前,拳眼向上。
(图6-2)
上动稍停。
右拳向上、向右至水平处;目光随视右侧。
(图6-3)
上动稍停。
身体向左转,右脚以脚掌为轴,左脚向前脚尖点地成虚步;同时,右拳向上、向左下至水平处,拳眼向上。
(图6-4) 上动稍停。
左脚向后扒地蜷腿,左脚继续上步,脚尖稍内扣跺脚落地,右脚贴地跟进成四六步;同时,左拳向前冲出,右拳拉回腰间;目视左拳打出方向。
(图6-5、图6-6)
上动停。
身体左转,重心后移,成坐步。
(图6-7)
上动不停。
右脚上步,脚尖点地成虚步。
右脚向后扒地蜷腿,随即右脚继续上步,脚尖稍内扣跺脚落地,左脚贴地跟进成四六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拳拉回腰间;目视右拳打出方向。
(图6-8一图6-10) 要点
前拳撑击和右肘回拉要同时进行,形成对争的撑拉之力,两肩要松沉,手臂与肩要顺畅,后肩不能有硬角,也就是俗称的不能背肘,上肢发力和下肢跺脚要同时完成,并伴以擤气。
用法
撑捶应用就是用拳击打对方,招式虽然简单,但如果练出功力却是极为实用,而且内含很多种劲力变化。
(图文作者是霍氏八极拳传人李树栋)(视频作者不详)由古武网转载整理。
练习八大金刚功的几个典型案例

八大金刚功早年是一门非常厉害的武功,经过历史的变迁,以及十多年来我对功法的改编,现在演变成一套非常好的强身术,没有了以往八大金刚功练习时的容易出现的虚火上炎,胸闷憋气的弊端,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自然,有趣,不单调,不用入静,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学练,一般每天练习20分钟,10天左右下丹田有热气感,20天左右就会有全身轻快,吃饭香甜,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强身效果非常明显。
我们从93年开始传授八大金刚功,因为现代人练气功已经不追求那些神功秘籍,讲究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这个名字太霸道,好多中老年人往往看了名字就不来学,为了招揽学员改名金刚八式强身术。
到现在传授的学员最少也有一千多人,一直到现在,在我们荣成还有不少人知道我早年传授的是金刚八式强身术,而不知道原先的名字“八大金刚功”。
04年以后因为网络的普及,增设了八大金刚功函授,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06年开始我们将八大金刚功里面的金刚混元掌作为主要内容对外培训,因为效果快速,深得一些喜欢练习掌功和推拿按摩者的喜欢。
这里我将举几个近年来八大金刚功练习者的案例,希望大家共勉之。
张世亮,23岁 ,江苏徐州人,04年参加的函授,咨询的时候对我说,他身高179厘米,体重才130斤,很瘦,身体也很弱,希望练功以后身体强壮,另外下肢一直很寒冷,冬天的时候脚上就像在冰窖子里,问我能不能改善,我给了他很肯定的回答,并且告诉他,每天20分钟,一个月以后就会有改善。
他经过大约一个月的练习告诉我饭量大增,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很满意,但是有一个问题,总觉得头蒙蒙的,经过详细咨询,我认定他练习意念太强,让他去掉金刚怒目这一节继续练习。
只过了一个星期左右,他告诉我头蒙蒙的症状消失了,每次练完功以后就像洗了一个热水澡,非常的舒服。
大约3个月以后他又告诉我体重增加了不到10斤,全身轻快,全身好像使不完的力,特别是现在大脑好像反应很快,记忆力也提升了好多,现在只要身体不舒服,或者感冒了只要练一遍,全身发热经络畅通,病就消失了。
八极拳八顶与八式

八极拳肘法丰富,招法繁多。
为使练拳者迅速地掌握实战技术,先师们以易学好用为标准,从套路中筛选出具有实效的招势,组成了“八顶”与“八式”(又称“金刚八式”)两个短小精悍的套路,供弟子们演练。
虽然它们只有十六个动作,但内涵丰富,变化多端,攻势凌厉,是八极拳中的精品,不可轻视。
“八极”是:挑扑、背顶、转挂顶、抱头顶、滚靠顶、翻顶、折缰顶、闭提顶。
“八式”是:撑捶、扑西掌、降龙式、伏虎式、劈山掌、探马掌、虎抱捶、圈抱掌。
“八顶”朝西练过去,“八式”朝东打回来。
“八顶”与“八式”可以作为一套整拳来练,也可以拆开单操或双人过招。
通过正反势、左右劲等练至精熟,不仅利于实战,而且能够健身。
一、起势1.身朝西方,目视前方,并步垂掌,直立;双手握拳,由裤缝向前平端提起,两臂与地面平行,拳眼朝上(图1)。
2.两拳变掌,掌心朝上,平提起置于头上方变掌下落至颈后侧,掌心向下(图2)。
3.双掌由耳侧下落,掌心朝前,掸拂两侧衣襟;接着两臂弯屈上提,两手由耳根向前水平推出,右手变拳贴于左掌心(图3~图4)。
4.身体右转90°,右足向斜后方退一步,左足跟随并步,屈膝下蹲,左手变拳和右拳同时下落于胯前,双臂弯屈,拳心向下;身朝北方,头颈左转,眼视西方(图5)。
要点:动作1至动作3要全身放松,神定意静,舌顶上腭,自然呼吸;动作4鼻吸口呼一次,气沉丹田,屈膝落拳要有沉坠劲。
二、挑扑顶1.身体左转90°,左足向左斜前方上一步,右足跟抬起向外碾转,成三角八棱步;同时双臂向左前上方绷挑,拳眼朝上;身朝西方,眼视前方(图6)。
2.身体左转90°,右足向左足前跨进一大步,左足随之?滑跟进,拧腰坐胯成马步;同时右臂弯屈变肘外顶,右拳竖于右颊下一拳远处,拳眼朝肩,拳心朝斜上,拳头松握,为“开口拳”;左拳沿右肩前下落,至左胸下屈肘抱住,拳眼向内,拳心向下,距体一拳远;身朝南方,头颈右转,眼视西方(图7)。
要点:两个动作要紧密连接,一气呵成;双足蹬地,整个身体有向前冲撞的劲意;右足擦地向前?出,落地后脚跟外转碾震;身体坐胯下沉,有沉坠劲;两臂有右前顶左后拉的十字劲;右肘有朝前下的扑劲和顶劲;双臂绷挑时用鼻吸气,右肘顶时嘴呼气发“哼”声。
金刚硬八式

1.降龙: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左步,右手左上方穿挑(为豁炮);左手从右臂外穿挑,右手下挂砸,同时右脚钩踢;左手下搂迈右步,右手撑锤(图1、2、3、4)。
2.伏虎: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右步,右手撩炮掌;左脚和右脚并步,右手挂耳提手;迈右步,右手下按掌(图5、6、7、8)。
发力要注重二力相争,如降龙式,右手豁炮劲力上冲,力贯于左脚。上下由腰而生相争之力。再如探马掌,双手前扑如猛虎扑食,提腿迅速,左手推按掌,力贯掌心,右手下按,气贯掌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虎抱:由起式双腿站立,上右步,右手和右手抱;上左步,两手开合抱胯打(图9、10、11)。
4.龙拿: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右脚,右手上穿锁喉,右下砸裆部(图12、13、13正面、14、l正面)。
5.撑锤: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右步,右手撑捶;左手从右手腕下穿掳,背左步;迈右步,右手抽打撑锤(图15、16、17、18)。6.撑掌: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右步撑掌,左手从右手腕上扪抽,右手转环贯耳掌;右手下搂,左手迎面掸手;左手下搂,迈右腿,右手撑掌(图19、20、21.22.23.24)。 7.劈山:由起式双腿微曲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左步右手轮劈掌;左手护于胸前,迈右步右手豁挑;左手从右手臂下穿挑;迈左步右手拥肘左手按于右手腕(图25、26、27、28、29)。
8.探马: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左步双手扑;右手挂耳提手右腿提起左手推按掌:迈右步右手下按掌(图30、31、32、33)。
“金刚硬八式”是打、练结合,动作刚猛暴烈、冷、弹、脆、快、硬劲力突出。练功时注重神形气力合一,运使单操纯熟,即可演绎为应急散手。
八极拳金刚八式

熊精硬靠出蹲纵,横冲直撞少人侵
撑捶(开门基本式)
站成左臂左足在前的四六步,右拳抱在腰间;然后身略左转,左足上前一步,右足跟进成丁步,同时左臂里旋回拉,左掌下按于腹前;左足蹬地,右足快速上前一大步,左足随之跟进,成右四六步,右拳向前直击。要点:右足上步要有闯碾劲,右拳打的是“顶”,要和右足进步协调一致,要迅捷爆猛,打出寸劲;整体动作要含沉坠劲和十字劲.。用法:敌击我胸腹,我左手推按压敌拳,同时出右拳击敌中、上盘。撑捶要和卧立炮、顶阳针区分开:卧立炮大多用于较远距离,后足上闯步,拧腰坐胯,碾震成马步,后拳迅猛直击,突然打在敌欲动之时;前拳是立拳,拳眼朝上,后拳是平拳,拳眼朝肋,双拳一立一卧,因此得名。有的拳谱称“窝里炮”,我觉得不如名叫卧立炮规范。顶阳针大多用于近距离,四六步不变,一臂屈肘上挂,格挡敌的击头,另一拳直击,成锥拳,利用凸出的食指或中指的骨节处点击敌的要害穴。
降龙(五岳朝天锥)
只教拳架不拆手,练者的动作往往不到位,即使架正劲整,也是无的放矢。降龙的主要用法是:我的右扑面掌被敌上架格挡,我左手迅速由右腕外侧向上挑起敌臂,同时起右足搓踢敌腿膝裆;右手变拳抽回后,立即向前撑捶,直击敌腹肋,同时右足前落,左掌下沉。此招用的是六开中的“提”与“顶”。由此可知,练时左手与右足的“提”要协调一致,劲在右足的前脚掌上;右撑捶与左掌落要协调一致,“顶”力在拳面上,要打出寸劲;起右足时,左腿略屈,五指抓地;右撑捶时,拧腰坐胯,碾震发力
探马掌(登山探马锥)
总起来说,大家练金刚八式是按照“一招一式”、“左右转换”练习的。这像案子上放些珍珠,它们互不相连。我认为,这种单操手的练法属于初级阶段,是要经历的,但不能在此停留,还应向中、高级阶段前进,也就是把珍珠串在一起,还要编制成精美的项琏。串珍珠需要工具等物品,劈山掌接探马掌要加入单挑手,就是右足上前一步,右掌由下往上挑起,然后再打探马掌。动作是:左足上一步,成左四六步,右手回收按压于腹前,左掌探出;上体稍左转,右足往前上一大步,右掌随之向左推拨,左掌回收到左肋下,上体右转,左掌弧形向下再向前上方撩起,右掌回收到右肋下;上体再左转,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掌同时前探,左掌回收到左肋下。这里打了一组动作:左探掌、右托肘左打裆、右探掌。要求身法、步法、手法要灵活迅速。之所以这里打了一个大势,是因为我方出探掌,对方常常迎上来,一臂向上架挡,另一臂屈肘打盘顶,我方正好托肘打裆,再接一个探掌,易于奏效。有人练与用探掌是左右连续,形式单一,容易被对方高挑低斩中间排所阻挡。
八极拳基本功金刚八式,实战与练习方法的详解,喜欢的拿走

八极拳基本功金刚八式,实战与练习方法的详解,喜欢的拿走金刚八式是练习八极拳的基础,其发力是在呼吸之间,劲力属于钢脆劲、爆发力。
其歌诀有两个:总歌诀和每一单式的歌诀总歌诀:金刚八式基本功,百战用法在其中精气力劲要贯通,钢劲脆猛力无穷动似雷鸣快似电,静如猛虎卧山中短小精湛用法妙,切忌功到自然成单式歌诀:降龙罗汉力千斤,举鼎托闸敌万人伏虎将军神力广,拔山带岭技通神立掌斜劈开山斧,撩阴夺壮莫因循前冲锤法谁能挡,到拉九牛勇无论鹤步沙滩推山势,指撑八面任取神虎豹龙拿猛又狠,圈拦搬扣似车轮登山探马迎风站,起落返随叱咤嗔熊精硬靠出蹲纵,横冲直撞少人侵撑捶动作:站成左臂左足在前的四六步,右拳抱在腰间;然后身略左转,左足上前一步,右足跟进成丁步,同时左臂里旋回拉,左掌下按于腹前;左足蹬地,右足快速上前一大步,左足随之跟进,成右四六步,右拳向前直击。
要点:右足上步要有闯碾劲(八极拳最基本的发力方式,没练好就没法用八极拳的技击方式攻击),右拳打的是“顶”,要和右足进步协调一致,要迅捷爆猛,打出寸劲;整体动作要含沉坠劲和十字劲.。
用法:在实战中需要冷静,可以先勾引对方出拳攻击,也可以找准对方出拳攻击的距离,左臂压住(也可以格挡)对方的拳,右拳击面(也可成风眼锤击胸)。
左右可以互换,注意练习的时候就要习惯右臂回旋,左拳攻击的方式。
撑掌动作:接上动撑捶,左足往左前方上一步,同时左手斜上撩打贯耳掌,右拳回收在腹前;右足上一步落在左足前,成右四六步,同时右手由左手腕下穿掳,左臂里旋回拉,左掌下按于腹前;右足上前一步,左足跟提成丁步,同时左手立掌向斜上方撑出,右掌回收停于左胸前。
要求:此式侧重打“单”,注意松肩送肩,臂掌应打出弹、脆、快;体侧斜向前方,既可放长击远,又能缩小对方的打击面,保护自己。
用法:同撑捶,可由击面变为击下颌,左膝可以前顶敌膝,或提起上撞敌裆。
(慎用,与现代搏击规则差异过大)降龙只教拳架不拆手,练者的动作往往不到位,即使架正劲整,也是无的放矢。
张至顺道长八部金刚功(教学版)

张⾄顺道长⼋部⾦刚功(教学版)1
功法教学
⼋部⾦刚功,其动作简单却功效卓越,长期练习可以协调五脏六腑的运作,排除体内病⽓,达到阴阳平衡、祛病强⾝、延年益寿。
张⾄顺道长的⾼徒⼀⼑⽼师教授⼤家练习⼋部⾦刚功。
第⼀式:双⼿插顶利三焦
两⼿并合,两⼿往上翘,两⼿插顶,⼿臂向上猛举,慢慢⽤⼒,两⼿猛翘,慢慢往下压,⼿往下猛合,这是阴阳⽓⼀冲⼀合。
第⼆式:⼿⾜前后固肾腰
两⼿掌合拢向外猛冲,慢慢伸直与两肩同平,胸背往前,⼿往上提,两腿蹬直,两⼿合拢,转⾝,往上猛举,⽤⼒分开,往下慢慢压,⼿掌向下猛合,这⼀合,⼿背的阳⽓往外冲,合拢。
第三式:调理脾肤需单举
向上猛举,向下猛按,⽤⼒-翻掌-攥拳-合拢,⽤⼒往上举,像举千⽄重,⽤⼒往下按,就像按只猛兽。
翻掌要猛,攥拳合拢也要⽤⼒。
⼀举⼀动都要⽤⼒。
第四式:左肝右肺如射雕
⽤⼒转2圈,提上来,攥拳。
左:左腿⼸右腿蹬;右:右腿⼸左腿蹬,⽤⼒拉线⽤劲。
第五式:回头望⾜去⼼疾
左脚⼸,右⼿往前推,右脚蹬,⾝形⼀致,两⼿⼀致,像⼀条直线。
⼼思稳定。
第六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慢慢转⾝,两⼿交叉往下按拢。
慢慢向后转看到脚跟,再慢慢转到正⾯稍停,然后再转。
脚要把稳不要动,调整带脉,带在胸下、脐上,联系七个⼤脉络。
第七式:凤凰展翅周⾝⼒
转三圈,⼿转圈,眼随⼿,点头,凤凰三点头,点到脚背,两⼿是个直线。
转动的时候要⽤⼒,也要快。
全⾝上的筋⾻⽓⾎都会转动。
第⼋式:两⾜顿顿饮嗜消。
金刚八式之二

金刚八式之二作者:潘霜喜来源:《少林与太极》2012年第10期伏虎拳,伏则为按,有伏虎之意;练功发劲时按手式与挑拳式形成上下相争之力,结合身法之变化一按一挑,升降协调,近则伏按,远则挑掀;因跺脚发力,伏按挑拳时有伏虎擒龙之势,故名伏虎拳。
在练习伏虎拳时务须做到松肩沉肘,开胯松膝,力求一个松字。
松于上则为宽心顺气,松于下则为圆裆固精。
少林拳针对松的练习讲究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即每一动作都是由松至圆而至方,曲则为圆,直则为方。
做到外圆内方,动作螺旋运转时为圆,瞬间发力时则为方。
在螺旋运动的动作中为曲,曲而不曲谓之直,由圆形的运动而产生的劲力为直。
在瞬间发劲的动作中为曲,直而不直谓之曲,发放短促的弹崩劲后为曲。
如此松紧自如,曲直有方,大方无偶,辩证地认识曲直与圆方之间的巧妙变化。
在圆转之中练松,使体内之气血随动作的伸缩变化而畅通于经络之中,以此开九窍升清降浊,宣腠理调和营卫。
练拳术之本意是为修身,修身之本在于养浩然正气,正气源于经络畅,经络畅则脏腑和,脏腑和则气血通。
长久耍拳身体之气血阴阳平衡,浩然之气则自正也。
一、起式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提裆收腹,舌舐上腭,目视正前方,自然呼吸——无极式。
吸气,右手从大腿外侧抬起,左手掌心向上收于腰部,同时左脚成丁步式,目视右手虎口。
接上式,呼气,右脚跺脚震步,左腿伸出成虚步式,同时左手掌前撑,右掌置于肋部,目视左手虎口。
身体重心在右腿,左腿与左手上下在一垂线,形成上中下与手眼身三路相合的三齐式(三体式)。
二、右伏虎拳接上式,吸气,左脚向左侧方迈步一脚宽,后脚紧随身法的变化而前跟,脚尖点地成虚步式,同时双手顺时针画圆置于胸肋部,肩胯交叉相合,身法紧缩,重心在左腿,目视侧前方。
呼气,右脚向侧前方踏脚震步,后脚蹬地,左手下按,右手之挑拳随身法的斜闯劲而上挑,目视右拳。
三、左伏虎拳接上式,吸气,右脚向左侧方迈步一脚宽,左脚随即前跟步,成丁步式,双手逆时针在胸前画圆,肩胯带脊柱交叉相合,身法缩合。
【金莲论坛】八部金刚功基本动作简述(图说篇)

【金莲论坛】八部金刚功基本动作简述(图说篇)缘起八部金刚功也被称为“道观八段锦”,由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传人、当今内丹高道、世寿104岁的张至顺道长贡献给社会。
据张道长讲金刚功与八段锦均为道家祖师传授,前者为道观单传由张道长首次传于大众,后者流行于社会并由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为全民健身功法,不过二者名称虽然类似但动作差别比较大。
2013年张道长《八部金刚功》一书出版。
金刚功练外功,练形体,练五脏六腑,运用双臂变成横一直的直线弧形,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该功易学易练,自张道长传功几十年来,目前国内外很多人坚持正确练功,很多人的病都减轻甚至痊愈,所以该功法对祛病健体的效果非常好,深受大家欢迎。
目前张家界慈利县黄中宫由张道长弟子许理慧道长为住持,面向全国免费举办体道班、免费教八部金刚功、长寿功和道家按摩法,有缘善信可前往黄中宫学习。
《八部金刚功》书金刚功与八段锦比较图顺序金刚功八段锦起式第一部双手插顶利三焦两手托天理三焦第二部手足前后固腰肾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部调理脾肤需单举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部左肝右肺如射雕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部回头望足去心疾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部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手攀足固肾腰第七部凤凰展翅周身力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部两足顿顿饮嗜消背后七颠百病消收功我自2012年6月份有缘学习八部金刚功以来,坚持锻炼快5年,期间去黄中宫参加了两届体道班、学习金刚功并得到道长慈悲纠功,也教亲朋好友学习此功,近年来也帮助一些功友纠功,有些功友把自己练功视频发给我要求帮助纠正,因精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复。
而且我自己还处于学功、纠功的阶段,还有很多境界需要实修,还远远达不到教人练功的水平。
几年练功过程中,体会到八部金刚功基本动作的重要性,所以不揣冒昧,结合自己几年来学功、练功的经验,介绍一下八部金刚功的的基本动作,供初学者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练习八部金刚功以张道长、许道长视频、书籍为准,熟练练功者可不必看此文,此文有缘与您共赏,您可根据自己情况选取对自己有用的地方,文中观点仅供参考。
八大金刚气功之一至四式练习步骤

八大金刚气功之一至四式练习步骤
一枯树盘根
直立,两足前后分开,前足尖向前,后足尖与前足尖垂直,前足跟与后足弓相距约10厘米,呈丁步站立。
两臂下垂,两掌指尖相对,掌心向下。
叙叙弯腰,掌心触地,同时以鼻呼气。
至两掌触地时,气刚呼尽。
两掌翻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叙叙直腰,同时均,深长的吸气,(吸气时牙关咬紧,双唇微开,以牙缝吸气),当腰完全伸直时,两掌随即向上捞(如捞物状,爪心向上),至两肋旁时,气吸满。
口腔喉头配合,像吞咽食物一样把气吞入小腹(丹田),两手放下,呼气。
以上动作连做3次,两足交换位置,再同样做3次。
二海底捞月
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八字形,两臂下垂,指尖相对,掌心向下,其余动作与枯树盘根同,做3次。
三气贯丹田
直立,两腿略分开呈外八字形,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
掌指叉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下抓落,同时均,深,长的吸气。
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两爪至两肘旁时气吸满。
憋气,随即以右掌在左胸上猛击3下(不可用力太大,以不感疼痛为度),然后换左拳在右胸上猛击3下,以气贯丹田,两手放下,呼气。
四罗汉托天
直立,两腿分开呈外八字步,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下,以鼻将气呼尽。
掌指叉开变爪形,直臂划弧向外抓落。
同时匀,深,长的吸气。
胸部自然挺起,两爪落至两腿外侧时,屈肘上捞,至胸部时,外旋成仰掌(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掌心向上),继续两手向上托举过头顶,此时气吸满,口腔喉头配合,像吞咽食物一样把气吞下,两手放下,呼气。
今天先介绍到这里,剩下四个步骤明天在继续更新。
津门“金刚硬八式

津门田金钟的“金刚硬八式”来源《武魂》作者黎国兴田金钟先生,1916年农历正月十一日生。
原籍沧县小田庄,后迁津。
八岁习武,曾拜金刚拳名家“铁罗汉”石玉山学习金刚罗汉拳,又拜过摔跤名家杨庆云苦练出一身好功夫。
后拜人八极拳大师吴秀峰门下习八极拳术,得吴秀峰真传,精益求精。
田先生曾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均获奖牌。
1979年被国家体委批准为国家一级裁判,国内多家武术期刊都介绍过他的事迹。
现任天津市八极拳联合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的“五虎断门枪”在津门堪称一绝。
笔者为田先生之徒孙,本文所介绍的“金刚硬八式,为田金钟师爷亲传,招式古朴,劲力刚猛,谨借《武魂》一角,献于广大武术读者,为中国武术尽一份绵薄之力。
硬金刚八式包括:降龙、伏虎、虎抱、龙拿、撑锤、撑掌、劈山、探马掌。
1.降龙: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
左手搂,迈左步,右手左上方穿挑(为豁炮);左手从右臂外穿挑,右手下挂砸,同时右脚钩踢;左手下搂迈右步,右手撑锤(图1、2、3、4)。
2.伏虎: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右步,右手撩炮掌;左脚和右脚并步,右手挂耳提手;迈右步,右手下按掌(图5、6、7、8)。
3.虎抱:由起式双腿站立,上右步,右手和右手抱;上左步,两手开合抱胯打(图9、10、11)。
4.龙拿: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右脚,右手上穿锁喉,右下砸裆部(图12、13、13正面、14、l正面)。
5.撑锤: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右步,右手撑捶;左手从右手腕下穿掳,背左步;迈右步,右手抽打撑锤(图15、16、17、18)。
6.撑掌: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右步撑掌,左手从右手腕上扪抽,右手转环贯耳掌;右手下搂,左手迎面掸手;左手下搂,迈右腿,右手撑掌(图19、20、21.22.23.24)。
7.劈山:由起式双腿微曲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左步右手轮劈掌;左手护于胸前,迈右步右手豁挑;左手从右手臂下穿挑;迈左步右手拥肘左手按于右手腕(图25、26、27、28、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门田金钟的“金刚硬八式”
来源《武魂》作者黎国兴
田金钟先生,1916年农历正月十一日生。
原籍沧县小田庄,后迁津。
八岁习武,曾拜金刚拳名家“铁罗汉”石玉山学习金刚罗汉拳,又拜过摔跤名家杨庆云苦练出一身好功夫。
后拜人八极拳大师吴秀峰门下习八极拳术,得吴秀峰真传,精益求精。
田先生曾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均获奖牌。
1979年被国家体委批准为国家一级裁判,国内多家武术期刊都介绍过他的事迹。
现任天津市八极拳联合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的“五虎断门枪”在津门堪称一绝。
笔者为田先生之徒孙,本文所介绍的“金刚硬八式,为田金钟师爷亲传,招式古朴,劲力刚猛,谨借《武魂》一角,献于广大武术读者,为中国武术尽一份绵薄之力。
硬金刚八式包括:降龙、伏虎、虎抱、龙拿、撑锤、撑掌、劈山、探马掌。
1.降龙: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
左手搂,迈左步,右手左上方穿挑(为豁炮);左手从右臂外穿挑,右手下挂砸,同时右脚钩踢;左手下搂迈右步,右手撑锤(图1、2、3、4)。
2.伏虎: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右步,右手撩炮掌;左脚和右脚并步,右手挂耳提手;迈右步,右手下按掌(图5、6、7、8)。
3.虎抱:由起式双腿站立,上右步,右手和右手抱;上左步,两手开合抱胯打(图9、10、11)。
4.龙拿: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右脚,右手上穿锁喉,右下砸裆部(图12、13、13正面、14、l正面)。
5.撑锤: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左手搂,迈右步,右手撑捶;左手从右手腕下穿掳,背左步;迈右步,右手抽打撑锤(图15、16、17、18)。
6.撑掌: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右步撑掌,左手从右手腕上扪抽,右手转环贯耳掌;右手下搂,左手迎面掸手;左手下搂,迈右腿,右手撑掌(图19、20、21.22.23.24)。
7.劈山:由起式双腿微曲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左步右手轮劈掌;左手护于胸前,迈右步右手豁挑;左手从右手臂下穿挑;迈左步右手拥肘左手按于右手腕(图25、26、27、28、29)。
8.探马:由起式双腿微屈站立,双手按于胸前;迈左步双手扑;右手挂耳提手右腿提起左手推按掌:迈右步右手下按掌(图30、31、32、33)。
“金刚硬八式”是打、练结合,动作刚猛暴烈、冷、弹、脆、快、硬劲力突出。
练功时注重神形气力合一,运使单操纯熟,即可演绎为应急散手。
练功时要注意腰直、项顶、松肩合胯、气贯丹田。
发力要注重二力相争,如降龙式,右手豁炮劲力上冲,力贯于左脚。
上下由腰而生相争之力。
再如探马掌,双手前扑如猛虎扑食,提腿迅速,左手推按掌,力贯掌心,右手下按,气贯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