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呕吐—干姜人参半夏汤
妊娠呕吐药方1
妊娠呕吐药方1妊娠恶阻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出现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的疾病。
相当于妊娠剧吐。
诊断依据1.呕吐厌食或食人即吐,一般发生于妊娠早期的3个月内。
2.若仅见恶心呕吐、择食嗜酸者,称为早孕反应。
3.须与妊娠肝炎、胃炎、阑尾炎相鉴别。
证治概要妊娠恶阻主要病位在脾胃和肝。
其致病原因有脾胃虚弱,素体肝气偏旺以及痰滞。
其病机关键是孕后血聚养胎,冲脉之气较盛,其气上逆,胃失和降。
在治疗时当分因论治,胃虚者则宜健脾和胃,肝旺者宜抑肝和胃,痰滞者宜豁痰养胃。
总宜时刻照顾胃气,以其和降为顺。
分证选方一、肝胃不和证查阅药方用法查阅药味加减查阅三反九畏查阅疗效评定[主症] 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恶闻油腥。
胸满肋痛,心烦口苦,嗳气叹息,头胀而晕。
舌淡红,苔微黄,脉滑。
[治法] 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常用方] 苏叶黄连汤(《温热经纬》)。
紫苏叶0.9—1.2g,黄连0.6—0。
9g。
水煎服,每日2—3剂。
[辨证加减]1.若呕吐甚者,加半夏、乌梅以抑肝降逆止呕。
2.若呕吐酸苦水较剧,可改用左金丸清泄肝热,和胃止呕。
3。
若头晕明显者,加甘菊花、钩藤、天麻以平肝息风止眩。
4.若舌红口干者,为呕甚伤津,加沙参、石斛以养胃阴。
[按语]本方原无方名,据《中医妇科学》补。
[参用方]1.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180g,吴茱萸30g。
为末,水泛为丸,每次2—3g,一日2次。
开水吞服,亦可水煎服。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经火旺所致恶阻。
症见妊娠早期呕吐酸苦水较重,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2。
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半夏、枳壳各6g,陈皮、茯苓各4。
5g,甘草1。
5g,竹茹9g,黄连3g。
水煎服,一日1剂。
功用:清热除烦,降逆止呕。
主治:妊娠早期胆虚痰热上扰之妊娠恶阻,症见呕吐较剧,虚烦不得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芩连半夏竹茹汤(《中医妇科治疗学》):黄芩、半夏、枳壳各6g,黄连、龙胆草各3g,竹茹9g,旋覆花4.5g。
林善星:应用半夏干姜人参汤治疗虚寒吐逆、腹痛、眩晕、痞满
林善星:应用半夏干姜人参汤治疗虚寒吐逆、腹痛、眩晕、痞满“干姜人参半夏汤是仲师用治妊娠呕吐之方,但必须掌握其呕吐系由胃虚有寒饮所致者,方能合拍。
以呕吐物稀薄澄清或口内清涎上泛,唾液津津,舌苔白滑,舌质淡白为应用标准。
”干姜人参半夏汤(丸)方出《金匮要略》。
《金匮·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云:“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医宗金鉴》注曰:“妊娠呕吐,谓之恶阻。
恶阻者,谓胃中素有寒钦,恶阻其胎,而妨饮食也。
”但因方内干姜、半夏,后世方书皆列为妊娠禁药,故现代用之者不多。
然本人曾用该方治疗属于寒饮之恶阻及由于胃有寒饮而致的腹痛、吐逆、眩晕、痞证等,收效都很满意。
体会本方的应用对象,当以《医宗金鉴》所指的“胃中素有寒钦”为准则。
盖胃有寒钦,必由于脾虚运化无权;而此种脾虚,又当责之火不生土。
因脾为湿土,职司运化五谷之精气而主升,胃为燥土,职司纳谷而主降;今脾虚不为胃行其津液,则胃阴不降,痰钦潴留胃中,上逆而为呕为吐。
故本方主以干姜之大辛大热,以温中散寒;佐以人参之益气补中,以补其中土之虚;皆治本也。
兼用半夏之辛温燥湿、和胃祛痰,以止上逆之呕吐。
三药皆入脾经,而干姜兼能入肾,所以煖火以补土也。
药仅三味,而组织缜密,标本兼顾,用之对证,实有药到病除之妙。
兹不揣庸陋,仅将本人在临床上应用本方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请高明指正。
一、妊娠呕吐妊娠呕吐,属热者固有,而属寒者亦不少见。
其辨证当以口之渴与不渴,舌质之红赤与否,呕吐物之粘稠与稀薄等为辨。
如果呕吐物粘稠而口渴喜饮,舌质红赤或舌苔黄燥,自当按热证论治。
反之,如吐清水或痰涎稀薄,口不渴或稍渴而不欲饮,舌不赤而苔白滑者,当考虑应用本方治疗。
至于所谓干姜、半夏为妊娠禁药,本人曾屡用而未见损胎。
盖“有病则病当”,即《内经》所谓“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之意。
兹举一例如下:农民林某,女,26岁。
停经2月,开始胃纳不佳,饮食无味,倦怠嗜卧,晨起头晕恶心,干呕吐逆,口涎增多,时或吐出痰涎宿食。
妊娠呕吐食不下,桂枝汤法第一方
妊娠呕吐食不下,桂枝汤法第一方作者: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宁毅在妊娠早期(停经6周左右)孕妇胃酸分泌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导致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统称为妊娠反应。
这些症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妊娠12周后(3个月)随着体内HCG水平的下降,症状多自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
中医称之为“妊娠恶阻”,亦称为“子病”、“病儿”、“阻病”。
中医认为此病多因脾胃虚弱或肝胃不和导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妊娠剧吐的病因迄今未明,可能主要与体内激素作用机制和精神状态的平衡失调有关。
此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则其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从而使体内水及糖类代谢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用ACTH或皮质激素治疗时,症状可明显改善,故亦认为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也与妊娠剧吐有一定关系。
有认为维生素B6缺乏也可能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均可致呕吐加剧,有严重痛经史者,发生妊娠剧吐的增多。
我们来看看妊娠呕吐从中医的角度是怎样发生的呢?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出现“恶阻”病名,并指出“此由妇人元本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兼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夹之,而又娠也”。
指出妇女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又感受风冷饮食外邪兼怀有身孕是本病的发病原因。
综合历代医家的学说,现在一般认为恶阻的发生主要还是胃失和降,冲气上逆所导致的。
一方面,平常脾胃功能虚弱,受孕后气血聚集到子宫用来滋养胎儿,加上冲脉为多气多血的经脉,起源于胞宫,循行时又与胃经相交接,导致冲气循着经脉上行侵犯胃腑,胃和降功能不及,所以引发呕吐。
另一方面,妊娠期间,多少妇女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容易抑郁或发脾气。
这样容易伤及肝脏,使肝气郁结,肝血耗伤,时间长了便化生热邪。
加上怀孕血聚到子宫滋养胎儿,肝血不足,导致肝火更旺,火性炎上,上逆侵犯胃,使胃失于和降,发生恶阻。
以前我爱人怀孕期间就是呕吐较明显,可惜当时未曾外出学习,所以也没有特殊的处理,只能顺其自然。
妊娠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妊娠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妊娠呕吐的产生有属于胃的原因,如胃虚、痰饮阻胃,有属胎热影响到胃而产生的。
妊娠呕吐临床常见胃虚、热证、痰饮等三证。
在这介绍这几种妊娠呕吐的中医治疗方法。
1.妊娠呕吐胃虚证治疗
表现为怀孕前经常饮食不多,食多则不易消化,妊娠1至3个月经常呕吐,厌食,神倦乏力,嗜睡懒动,四肢无力,苔薄,舌质淡红,脉缓无力。
治宜健胃止呕,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党参12克,怀山药15克,甘草3'g,陈皮6克,砂仁6克(后入),水煎服。
(2)灶心土(亦叫伏龙肝)30至100克,水煎沉淀后取上清液一大碗,每隔1至2小时喝1次,可分几次服完。
(3)白术15克,白蔻仁3克(后入),水煎服。
2.妊娠呕吐热证治疗
表现为怀孕以后呕吐,有时吐苦水,心烦,口渴喜冷饮,尿黄,苔黄,舌质红,脉数。
治宜清热和胃止呕,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黄芩10克,白术10克,苏梗10克,竹茹10克,水煎服。
(2)竹茹10克,鲜芦根10克,陈皮10克,水煎服。
3.妊娠呕吐痰饮证治疗
表现为怀孕以后呕吐痰涎,胃部懑闷不舒,头晕,苔白腻,脉滑。
治宜化痰和胃止呕,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1)川贝母10克,茯苓12克,陈皮6克,藿香6克(后入),苏梗10克,水煎服。
(2)姜半夏4.5克,陈皮6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川断10克,苏梗10克,水煎服。
半夏干姜汤
半夏干姜汤
特别提示:本文中医方剂摘自中医书籍,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
对于用药、诊疗等中医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中医方剂内容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否则,责任自负。
另外,大多数是古方,有些药物如犀角、穿山甲等,现在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请遵守相关的法律,本站为了学术研究,保持古方原样,未作更改替换,请自行甄别。
【方剂名称】半夏干姜汤
【功效主治】心胃痛不可忍。
【组成配方】干姜、桂枝、半夏、苍术、生姜各等分
【用法用量煎法】水煎服。
【出处】(《疝气证治论》)
【半夏干姜汤配伍相关的中药功效】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胃经。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苍术: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干姜:辛,热。
归脾、胃、肾、心、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半夏:辛,温;有毒。
归脾、胃、肺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
《金匮要略》106方整理总结
《金匮要略》106方整理总结1 人参汤——(参草白姜):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
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 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引起的呕吐均可适用。
3 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
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似,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用补药辅助。
4 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有利水作用。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5 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止呕法,和小半夏汤的区别,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
6 干姜人参半夏丸:适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
7 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
(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8 小青龙汤(姜五麻细辛半草芍枝)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发的痰饮咳喘最为适合。
9 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烦躁,但毕竟饮重于热。
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
10 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
11 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可以开肺,不一定用来发汗。
12 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
13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冬花半夏五味生姜大枣)——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一般哮喘症。
14 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杏仁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小麦石膏)14 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15 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
温中散寒,和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
16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阳黄症主方。
17 茵陈五苓散——治黄疸当利小便,内热重者用栀子柏皮汤。
四大经典试题(加强版带解析)
四大经典试题(加强版带解析)四大经典试题(加强版)一、单选题1.《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小肠B.大肠C.脾D.胃2.寒热错杂呕吐应选()A.小半夏汤B.茯苓泽泻汤C.半夏泻心汤D.半夏干姜散3.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温药和之”,最主要的代表方是()A.小半夏汤B.泽泻汤C.小青龙汤D.苓桂术甘汤4.柏叶汤证1病机是()A.中气虚寒,血不归经B.血热妄行C.湿热蕴结,灼伤血络D.肝脾不和,统藏失司5.李某,男,20岁。
病人每餐用完后即吐半月余,胃脘热痛,大便干结,口臭,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实有力。
拟用何方()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大黄甘草汤2D.调胃承气汤6.大黄附子汤3的病机为()A.阳明腑实B.虚寒便秘C.津枯便结D.寒实内结7.妇人妊娠时,出现下列哪一组症状可诊断为胞阻4()1柏叶汤组成:柏叶、干姜、艾叶、马通汁。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2大黄甘草汤组成:大黄、甘草。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湿热壅滞胃肠,腑气不通证,胃失和降所致。
3大黄附子汤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寒实内结之证。
A.呕吐不止B.下血不止,经断未及三月,胎动在脐上C.脐上急痛,小便不通D.下血伴腹中痛8.胃虚寒饮之恶阻5,治当选用()A.干姜人参半夏丸B.小半夏汤C.半夏干姜散D.桂枝汤9.妇人癥病6,症状可见()A.经断未及三月,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B.妊娠下血,腹中痛C.妊娠腹痛,跗肿D.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10.冲任脉虚,阴血失守的妇人下血证,宜用()A.温经汤B.胶艾汤7C.当归芍药散D.白术散11.冲任虚寒兼有瘀血的崩漏,治方为()A.温经汤B.胶艾汤C.当归芍药散D.小建中汤12.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8是()A.虚、冷、血瘀B.虚、冷、积食C.虚、冷、结气D.痰、瘀、结气1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A.桃花汤B.猪苓汤9C.麻黄细辛附子汤D.吴茱萸汤14.阳明病的基本病机是()A.胃肠燥热亢盛,里热实证B.里热炽盛与肠中糟粕相结4“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妊娠呕吐药方4
妊娠呕吐药方4妊娠恶阻[概述]妊娠后6--l2周左右,出现头晕厌食,恶心呕吐,恶闻食气.或食入即吐.体倦懈怠,嗜食酸咸等证者.称为恶阻。
谓其恶心而阻其饮食,《干金要方》称为“阻病”,《产宝》称为。
子病”.《坤元是保》谓之“病食”。
是妊娠早期的常见现象。
若反应严重,反复呕吐不能自止者.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他病.甚至影响胎儿的发育.故需及时治疗。
《万氏妇人科》云:。
轻者不服药无妨.乃常病也。
重者须药调之.恐伤胎气..[历史沿革] 、‘恶阻病名.最早见于《诸病源侯论》,但对恶阻证认识,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就有。
妇人得平脉。
阴脉小弱,其人渴(呕),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
的记载.并以干姜人参半夏丸主治妊娠呕吐不止。
对恶阻病理的认识,则始于《诸病源候论.妊娠恶阻候》.谓“此由妇人本元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又弱.兼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痰水.挟之而有娠也。
经血闭塞.水渍于脏,脏气不宣通。
”自宋.陈自明以后.则持停痰积饮为恶阻之主因.如《校注妇人良方》云:“妊娠恶阻病……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
”明.朱丹溪也主恶阻从痰治.其但在《丹溪心法治要》中治“一妇人,怀孕二月。
病呕吐,头眩,目晕,不可禁持,以参,术、芎、陈皮、茯苓之药。
五、七日愈沉重.脉弦,左为甚.而且弱.此是恶阻病。
因怒气所激.肝气既逆.又挟胎气.参术之补,大非所宜.只以茯苓汤下抑青丸二十四粒.五贴稍安……。
的记载,由此说明.恶阻证有因情志内伤、怒气伤肝而致者,为恶阻病机增添了新义。
而李梃根据妊娠特定的生理,从胞宫的络脉与脏腑的关系来认识本病.《医学入门》云:。
子宫经络.络于胃口,故逢食气引动精气冲上.必食吐尽而后精气乃安。
”其后《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明确提出,本病。
当以胃弱为主,更审其或因胎气阻逆,或痰饮阻逆.与夫兼热,兼寒.而分治之。
这就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恶阻的病因证治,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根据文献所载.恶阻病因不同.但病机则一,主要是孕后血聚养胎,冲脉之气较盛.其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临床常见的有胃虚,肝热,痰滞三种类型。
生姜半夏汤
生姜半夏汤
生姜半夏汤,中药方剂名,岀自《金匮要略》卷中。
用于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
【组成】半夏半斤,生姜汁一升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半夏取400毫升,纳生姜汁,煮取300毫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
呕止,停后服。
【功用】和胃化饮,降逆止呕。
【主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
附:
原文: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斤(124g)生姜汁一升(200ml)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
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备注:
①胸中似喘不喘: 气息不畅。
②似呕不呕: 气上逆感。
③似哕不哕: 恶心不适感。
④彻心中愦愦然无奈: 胸中不适难以名状。
5、半夏(半斤): 约124克。
6、生姜汁(一升): 200毫升(约600克生姜)。
【要点延伸】
1、轻度的食管炎严重时可以出现“心中如啖蒜状——烧心",甚至“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等。
2、“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的启示:
①治疗食管炎时半夏不必煎煮太久。
②生姜汁只宜轻煮;
③服用频次要多;(烈性药重剂缓投)。
妇人妊娠病脉并治第二十
当归——养血润燥; 贝母——宣肺开郁,清水之上源; 苦参——清热利湿,清肺而散膀胱郁热
妊娠水气“子肿” 证治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 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8)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
妊娠下血 素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 漏下不止,脐上悸动________………
下血者,后断三月………—————— (前三月月经不正常,停经三月,又漏下) ——为症痼害(衃也) (审证求因) ——活血祛瘀,消症止血 ——桂枝茯苓丸
方解
祛瘀消症 方中:桂枝——辛温,温通血脉。
桃仁、丹皮——活血化瘀消症; 芍药——调和血脉; 茯苓——益脾气,利水以和血脉。 蜂蜜——益气扶正,调和药性。
《内经·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内经·平人气象论》“妇人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妊娠恶阻
呕吐,不能食 脉不和,尺脉小弱 无寒热,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胃气虚弱,胎气上逆 ——调脾胃,和阴阳 ——桂枝汤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
人参——益气补虚; 干姜——温经散寒,去脏腑陈寒痼冷; 半夏、生姜汁——化饮降逆,温胃止呕。 —— 温中益气,化饮止呕 妊娠恶阻 —— 胃气虚弱,寒饮内停
概述
内容有妊娠的诊断、妊娠与症病的鉴别、妊娠呕 吐、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小便难、妊娠水 气及妊娠养胎等八个方面。
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安胎之法,以补肾、培脾、养肝为主。补肾为固 胎之本,培脾养肝则在于益血之源。若母体有病, 一般是以治病为主,辅以补肾培脾养肝以安胎
妊娠期间,用药须注意禁忌: ①一般而言,凡峻下、祛瘀、破血,耗气、散气, 以及一切有毒药品都应慎用或禁用。
干姜人参半夏汤的研究概况
干姜人参半夏汤的研究概况干姜人参半夏丸(汤)是张仲景用以治疗妊娠恶阻的经典方。
历代医家多认为半夏是妊娠禁忌药,但是在临床上应用干姜人参半夏汤治疗妊娠恶阻及脾胃肠等病症颇有良效。
本文通过对干姜人参半夏汤的方源考、配伍、剂型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了解本方在治疗妊娠恶阻及脾胃肠病症和其它病症上的临床用药特点。
标签:干姜人参半夏汤;方源考;配伍及剂型;临床应用干姜人参半夏丸是张仲景用以治疗妊娠恶阻的要方,主要由干姜、人参、半夏研细末,以生姜汁调糊而成,现临床多改用汤剂服用,该方以干姜温中散寒;人参扶正益气;半夏、姜汁降逆止呕,运用全方可使中阳得振,胃气得降,则呕吐可止。
方中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并有“半夏堕胎、殒胎”之说,是妊娠禁忌药。
那么干姜人参半夏汤在临床上治疗相关病症时有无禁忌情况,又是如何遣方用药,故本文把干姜人参半夏汤从其方源考、配伍、剂型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方源考干姜人参半夏丸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六条,原文:“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食服十丸,日三服。
”而在张仲景所著的原文中无记载干姜人参半夏丸“君、臣、佐、使”的条文。
因方中半夏一度以来被认定为“妊娠禁忌药”,所以临床上运用干姜人参半夏汤存在的争议颇多。
此说法在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南宋·朱瑞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金元时期的张元素也指出“半夏动胎,孕妇忌之”,明·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就列出了80多味妊娠期禁忌药物,半夏名列其中认为半夏有“动胎”之弊。
同时,陈自明在他的《妇人良方大全》中更详尽地提出“半夏有动胎之性”。
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半夏对动物具有生殖毒性[2~3],然《中药大辞典》半夏条下引用《药证》曰:“余尝读《本草纲目》半夏条曰:孕妇忌半夏,为其燥津液也,不思之甚矣。
《金匮悬解》孕吐、胎胀——附子汤,胶艾汤,干姜人参半夏丸
《金匮悬解》孕吐、胎胀——附子汤,胶艾汤,干姜人参半夏丸妊娠三:(胎胀三)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金匮》失载,此取《伤寒》方补。
附子二枚,去皮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木郁则脉弦。
木郁阳陷,故发热而恶寒。
木郁克土,故胎胀而腹痛。
木郁风生,故少腹凉气如扇。
所以然者,土湿水寒,肝木不荣,陷而生风,疏泄失藏,致令子脏开张故也。
当以附子汤,温其肾脏,苓、附,泻水而驱寒,参、术,补土而益气,芍药敛木而息风,水温土燥,木荣风息,则寒热止而痛胀消矣。
1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者,此为木气下陷也,营弱则发虚热也,故气沉陷,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木郁克土,故见腹痛,少阴寒盛,卫阳不出,故见恶寒;此也就是木郁阳陷,则发(虚)热而恶寒。
少腹如扇者,水寒木陷,故风动腹寒,凉气如扇也。
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
子脏者,宫中之脏,此指胎也,寒水失藏而子脏开,是欲流产坠胎之义(此即虚劳篇提纲脉弦大妇人半产之义。
此半产之后脉弦而大)。
当以附子汤,温其肾脏。
2脏者肾也,子脏者,也是肾之子脏之义。
妊娠一,命门者,(肾)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子宫者,舍于命门,系于肾中原气也。
原气者,即为肾气也,肾气不足,则子宫失养,故少腹如扇。
肾寒则失敛藏,风泄则子脏开。
故当以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少阴之阳弱,不足以温其子脏,故风泄失藏而子脏开。
此为少阴不足,非少阴之盛,若少阴之盛,必不受孕结胎,又何至怀妊六七月。
虽皆是水寒之义,但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少阴火力不足,则少阴失藏,风木陷泄,子脏欲开,非早产即流产,更有火虚甚者,二月即坠胎。
观698页,“坠胎”之义。
3凡言附子有坠胎之弊者,皆是庸医之遗毒,此不读仲景之过也。
中医理法方药,皆以仲景为准。
不读仲景,不懂审证,反言药毒,庸医之论,祸害中医。
论;脉法五十,诸弱发热,即是本条,脉弦血虚则发热也。
半夏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半夏干姜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对于目前许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为导致疾病的直接与间接的因素有很多种,但医学一般都认为它与体内各个机能系统的损毁和破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中药方剂恰恰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半夏干姜汤这种方剂。
【处方】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干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取方寸匕,浆水煎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五
【处方】干姜、桂枝、半夏、苍术、生姜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胃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疝气证治论》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半夏干姜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着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参赭半夏干姜汤治疗呃逆呕吐
参赭半夏干姜汤治疗呃逆呕吐
王大奎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8(000)002
【摘要】参赭半夏干姜汤由《金匮》半夏干姜散加党参,生赭石而成。
笔者用此
方加味治疗神经性呕吐,顽固性呃逆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康××,女,18岁,1979年1月,19日就诊。
饮食则吐,胃脘不适。
由轻转重已28天。
地段医院内科诊为神经性呕吐。
形体瘦弱,四肢不温,面色黄白。
脘腹喜温喜按。
无明显压痛。
心肺(一)、肝脾未及。
【总页数】1页(P22)
【作者】王大奎
【作者单位】雄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
【相关文献】
1.参赭丁香柿蒂汤结合足三里穴注射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36例 [J], 李颖骥;
陆春光;谭秀芬;李东永
2.参赭半下干姜汤治疗神经性呕吐 [J], 王大奎
3.半夏泻心肠、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均治呕吐,其异同点是什么? [J],
4.吴茱萸汤合半夏干姜汤治疗神经性呕吐1例 [J], 单红利
5.参赭培气汤治疗胃癌所致呕吐 [J], 赵凤金;米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方心裁(146)生姜半夏汤:妊娠恶阻便秘--马氏妇科
经方心裁(146)生姜半夏汤:妊娠恶阻便秘--马氏妇科生姜半夏汤【原文】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组成与用法】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功效】温胃化饮。
【医案】妊娠恶阻便秘初诊:2005年8月3日。
杨某,28岁,妊娠44天,恶心4天,大便7~8天一解,呈羊矢状,小便频,带多色白,无腰腹疼痛。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温胃止呕,润肠通便。
方剂:生姜半夏汤合甘草小麦大枣汤加味。
生姜8片(捣汁入药)半夏10g 甘草9g 小麦90g 大枣10个生白术45g 淮山药30g 何首乌20g,5剂。
二诊:2005年8月8日。
恶心除,大便顺,2天一行,小便次数正常。
昨晚小腹阵痛,持续20分钟,小便短难,尿常规检查正常,舌脉如上。
治法:温胃止呕,润肠通便,渗水利湿。
方剂:生姜半夏汤合甘草小麦大枣汤、猪苓散。
生姜8片(捣汁入药)半夏10g 甘草9g 小麦90g 大枣10个猪苓12g 茯苓10g 生白术45g,3剂。
【按语】生姜半夏汤仅为生姜汁与半夏两味。
此方列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症治》之下,原文称该方治疗“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故知其所治实与喘无关,确是治疗呕吐哕诸候。
沈明宗认为,所治非喘、非呕、非哕,而是“泛泛恶心”。
妊娠恶阻以中寒夹饮者为多,生姜汁温胃散饮,半夏化痰降逆,方证相合,故用之多效。
此案同时伴有大便秘结,故佐以甘草小麦大枣汤、生白术、淮山药、何首乌,以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