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理想国》: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理想国》: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重点关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位,他对政治与社会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和公正原则的完美统治体制,并对社会公平与正义展开了深入思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和引出。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以及其核心概念——“理想国”。
然后,着重探讨在理想国中所涉及到的公平与正义观念,并探究实现这些观念所需的方法。
之后,我们将批判并评论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意义及其对当代政治产生的影响和借鉴。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得出自己的看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柏拉图那充满智慧和远见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探讨,加深对他理念的理解和领悟。
我们将通过研究他对治理者要求、基于理性的统治体制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的阐述,来认识柏拉图对一个完美国家建构所提出的挑战和设想。
同时,我们也将评价这一思想在当代政治中的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对我们现实世界中政治问题的启示。
通过本文,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并应用其中有益部分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2.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理想国》被视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
该著作中展示了柏拉图对于理想社会和统治体制的独特思考。
以下将详细介绍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2.1 理想国的概念: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建了一个完美而理性的城邦,称之为“理想国”。
这个理想国是基于正义、智慧和公平原则建立起来的。
柏拉图认为,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2.2 对治理者的要求:根据柏拉图的观点,治理者应该是具备技术知识和道德品质的人。
他们必须经过严格而系统的教育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智慧和判断力来管理和领导社会。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的一位,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四个思想主张:1、柏拉图认为美是相对的、柏拉图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人们不能把一个事物孤立的拿出来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
2、在柏拉图哲学当中明细提出将宇宙间的原则及道理都要看成一致普遍性,不仅仅将理念世界呈现在众人的面前,还一一的描述出当时的希腊哲学具有什么样的缺点,人们接受哲学观点后,将误解点明。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和哲学王思想。
4、柏拉图哲学中分别将理念及事物区分,以往的哲学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柏拉图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区别,哲学方面主要分成一为批判,二为两重,三为回忆。
柏拉图的着作:1、《理想国》。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铄今,影响深远,不仅是作者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折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着对话二十五篇。
他坚信哲学家能兼为政治家,确能治理世界。
书中论及正义、国家、财产、幸福、哲学家、真理、认识、理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两千余年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
2、《智者》:柏拉图最深刻的对话录之一。
该书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
该书是一篇对话体哲学着作,它反映了晚期柏拉图存在论、知识论和语言哲学等方面的核心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会饮篇》:柏拉图式爱情的源头。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着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
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摘要: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从理想国到法律篇,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务实,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
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柏拉图见证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逐渐衰落的过程,这促使他探求政体的改革,以挽救危在旦夕的城邦。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重大。
关键词:柏拉图正义哲学王法治柏拉图是古希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理想主义思想家之一。
过度民主自由的暴民所导致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悲惨命运,让他看到了古希腊政治的衰变。
从而造就了柏拉图构建理想国家的终身学术志向。
他有过理想国家哲学王的最优方案,也有过依法而治的次优方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如何构建的,看看他是如何从追求人治而转向追求法治的。
本文就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背景资料<一>柏拉图的个人简介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前347年),生育雅典名门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Aristokles),却又何以改称“柏拉图”呢?溯其源,阿里斯托勒斯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
因此体育老师就替他取了“柏拉图”一名,“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
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柏拉图20岁时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苏格拉底被平民政府判处死刑后,柏拉图逃离雅典。
逃亡期间,柏拉图游历了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地方。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专门从事著述与研究,构建他的理想国。
这个学园一直是古代欧洲的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其政治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本书中。
其中《理想国》又名《国家论》或《正义论》是柏拉图早年关于理想国家构建的最优方案(人治)。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内容
1.柏拉图:古代希腊城邦的政治学家,理念论是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乌托邦主义传统。
哲学家执政是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理念”与“现象”(一)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二)洞穴理论(三)复兴城邦精神的愿望(四)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现实政治的反面(五)《理想国》中国家理念●合乎正义●整体主义传统●严格社会等级分工●哲学王治国2.《理想国》:作者柏拉图,阐述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
(1)政治学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对立(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3)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4)论述等级划分的合理性(5)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3.亚里士多德:(一)首次进行学科划分(二)创立政治学(三)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四)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五)著有《政治学》和《雅典体制》《伦理学》;首次形成了自觉的学科分类意识,并对人类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研究领域;政治学的对象是城邦,伦理学在广义上是其一部分。
(六)批判柏拉图●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4.(一)两大政治命题1、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才得以实现,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也是人的本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
人类天生是合群动物必须过共同生活。
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有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社,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城邦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善在家庭和村社阶段,人还不是真正完善的人,只有在城邦里人的本性才得以体现,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
个人价值依赖于城邦,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5.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一、温和的整体主义二、有限的私有制三、肯定中产阶级的作用四、推行奴隶制五、主张中庸的民主选举六、倡导法治优先性6.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为整体主义结构植入了个人主义基因●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的坚实捍卫者●奠定公民文化的基础和精神7.西塞罗●出身骑士,任执政官,捍卫共和传统。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政治思想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建立理想政治制度的构想,包括三个阶级理论、哲人统治者和法则的权威。
柏拉图认为,唯有通过良好的教育,人们才能成为高尚的公民,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和平。
尽管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和对统治者智慧的过分理想化。
柏拉图的政治理念启发了许多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推动政治理论和实践方面,柏拉图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思想, 理想国, 三个阶级理论, 哲人统治者, 法则的权威, 教育的重要性, 影响, 局限性1. 引言1.1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概述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作品《理想国》中阐述的。
他认为,理想国应当由哲人统治者领导,社会应当分为三个阶级,分别是哲人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他强调法则的权威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和思想培养,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其独特的局限性,如理想国中的实施可能性较低,过分强调哲人统治者可能导致专制主义等问题。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反思的观点,如重视教育和道德培养、强调法则的权威等,对于当代社会的政治研究和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其对政治哲学的贡献不可忽视,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2. 正文2.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这个理想国中,政治组织是按照理性原则来构建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和个人的最高幸福。
柏拉图认为,不稳定的国家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会导致人们的不幸,因此他提倡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国家。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社会被分成三个阶级:统治者、守护者和劳动者。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一、本文概述《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之一,这部哲学对话体作品对后世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解读柏拉图在这部作品中所阐述的国家主义正义理论,探讨其对理想国的构想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理想国》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包括柏拉图的正义观、国家观念以及理想国的构建原则。
接着,文章将分析柏拉图如何通过哲学王统治、教育体制和社会分工等制度安排,实现国家的正义与和谐。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柏拉图国家主义正义论的理论特色及其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影响。
通过对《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深入解读,本文旨在揭示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义,为理解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提供重要视角。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柏拉图国家主义正义论的探讨,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柏拉图国家主义正义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深深植根于他的哲学思想之中,这一理念在《理想国》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正义并非仅仅是一种法律或制度的体现,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源于人的天性和本质的伦理观念。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治国者、卫国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职、各安本分,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结构。
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这种天性由人的灵魂结构所决定。
根据柏拉图的理念,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性、勇气和欲望。
理性代表智慧,勇气代表勇敢,欲望代表节制。
在理想国中,治国者、卫国者和劳动者分别代表这三种品质。
治国者凭借智慧治理国家,卫国者以勇敢保卫疆土,劳动者则以节制搞好生产。
这三个阶层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互不干涉,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
这种和谐关系的实现,依赖于每个人对自身天性的认识和遵循。
在理想国中,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试图干涉他人的事务。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论 柏 拉 图 的政 治 思想
中国矿业 大学( 北京 ) 文法学院 王瑞英 10 8 003
柏拉图赋予“ 哲学家” 特殊 的内涵 , 认为 只有 哲学家才具有 “ 知识 ” 它是对“ , 理念” 的把握 , 是对事 物本 质的认识 , 是永恒不 变的真理 , 即只有哲学 家才 达到了对 于国家理念的认识 , 理想 国
区分为两类 : 守法政体 , 括王制 、 包 贤人政治和民主政 治 ; 不守法
的政体 , 包括 民主政治 、 头政 治和僭主政治 。在六种政治制度 寡
中, 最好 的是 由一个贤明的王进行统治 , 但一个人的统治如果 是
放纵私欲 , 滥用权力 , 践踏法律 , 那就 是最坏 的统 治。民主政 治 在三种好 的政治 中是晟差的 , 而在 三种坏的政治 中, 它又是最好
的。
的城邦的基本原则 , 描绘 了城邦 的基本 结构和城 邦生活 。在柏
拉图那里 , 所谓合乎正义 的城邦就是 实现或体现 了至 高的 “ ” 善
的城邦 , 就是城邦 的理念 。 柏拉 图政治学说 中理想 国家与现实 国家 的对立 , 开创 了西 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乌托帮主义的传统 。他设计的理想国是后 来
结合当时希腊 的政 治现实 , 这些原则 在 国家 的体制和政策 方 对 面的具体实施 都进行 了重要调整 。 在《 法律篇》 柏拉 图仍然 十分强调 知识 的重要性 。由于 中,
想 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 。它追求 城邦整体 的和谐 、 统一和 强 盛, 要求 个人完全消融 于社 会整体 中, 条件地为城邦 服务 , 无 为 城邦献身。这 又是西方 政治思 想史 上 整体 主义 思想 传统 的源
柏拉图( 公元前 4 7年一37年 ) 2 4 是古希 腊城 邦 时代 的政 治哲学家。出生 于雅 典 的一 个贵 族家庭 , 在他年 幼 时, 父弃 其 世, 母亲改嫁皮里 兰佩 。皮里兰佩是 民主政治的热心拥 护者 , 雅 典著名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的挚友和追随者 。柏拉 图青年时代 是在继 父与其 民主派朋 友们 构成 的 民主派氛 围 的熏陶 中成长 的。他家庭 的民主气质给 了他 一个高贵 的民主气质 , 在他 年轻 时他希望从政 , 但混乱败坏 的政局很快使他失望了。 在“ 贵族寡头 ” 统治 时期 ( 公元前 4 4年 ) 他 的亲戚 和朋友 0 , 执掌 了政权 , 使他有 了参政 的机会 , 也真诚地相信 , 他 这些贵族 寡头们 是在进行改革和公正地治理 国家。然 而 , 不久他就发现 ,
柏拉图的政治观点
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怎样的,下面由店铺为你介绍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柏拉图是古代希腊奴隶主贵族派的主要理论代表。
他的国家观和他的正义思想是紧密联系的。
关于正义的讨论贯穿于他的著作《理想国》始终。
何谓正义,柏拉图认为就是当初建立国家时所依据的原则。
它包括下列内容: (1) 分工论。
认为人们由于生活需要,只有分工互助,才能过好共同生活,这是建立国家的主要原因。
(2) 等级论。
认为由于人们的本性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欲三类,在社会生活中相应地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统治者、保卫者和生产者等级。
并认为这三个等级分别是由金质、银质、同铁质构成的,每个等级的天然属性是不能改变的。
(3) 理想国家。
即正义国家。
在这种国家中,各个等级各有专司,互不干扰,通力合作,理想的正义秩序便实现了。
(4) 正义论的实质是通过等级秩序的确立,以实现少数奴隶主贵族对下层自由民以及奴隶的统治。
(二)柏拉图的共产共妻主张柏拉图认为为了防止第一、第二等级可能出现的任何纷争,他认为应在这两个等级中实行共产并取消家庭,任何人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不得占有任何私有财产。
国家实行按需分配原则;在政治上,各种职务所有公民都可参加,以此维护第一、第二等级的内部团结。
柏拉图所谓的共产制度是建立在奴隶主阶级共同剥削奴隶和自由劳动者的基础上的,是一种集体剥削制度。
(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是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也是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哲学家执政的根据:(1) 人的品德是政治的基础,保持公民完善的品德,矫正人们品德的堕落,有赖于具有完善品德的哲学家。
(2)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它是对“理念”的认识与回忆,而非源于物质世界。
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这种知识,回忆这种知识。
(3) 治国需要知识、美德和权力的结合。
(4) 哲学家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训练过程。
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其实质是要恢复奴隶主贵族政体,以挽救城邦的危机。
浅谈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思想
( 天津广播 电视 台, 天津 3 0 0 0代表 作 , 同时也是反映西方古代政 治思想的专著。本文将 浅谈柏拉 图《 理 想国》 当中的政治思想价值 , 并
试 论 其 在 当代 对 现 实 的 部 分 指 导 意 义 。 关键词 : 柏拉 图; 理想 国; 政 治 思 想
理想国成书于西西里岛锡拉古城试验正义之邦受挫之时它为统治者设计了治理一个理想的国度绝不可或缺的法律蓝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柏拉图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在思辨理念的天上的设想出正义之邦不完全的人间摹本从而向世人提出了一种否定现存社会形式代之以新模式的改革方案
文化 ・ 文化 产 业论坛
・
7 3・
浅谈柏拉图《 理想国》 中的政治思想
可 以随心所欲 的安排他们 的生活 , 在 民主制度 宽容 的精 《 理想 国》 是柏拉图的代 表作 , 同时也是反映西方古代政治思想 为 的 自由 , 轻薄浮躁 的蔑视 了缔造理 想国时的庄严原则 , 将对 国家真正 的专著 。 《 理想 国》 为对话体 , 在《 理想 国》 当中 ,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 神下 , 虽然从表象上来看 , 这样的国家公正 、 迷人 、 快乐 , 与色拉叙马霍斯 、 格劳孔 、 阿德曼 托斯 等辩 论对话的形式 , 将其基本 有益 的理想淡忘 。 的治 国理念 以及思想加以渗透融合 , 并辩论 、 探讨了国家的形成 、 制 但 是却 无法公平 的去 区分 平等与不平等 ,当 自由成 为国家的 总称 度 以及管理 , 意在诠释 出他理想 中的完美 国家 。《 理想 国》 成 书于西 时 , 类似无 政府状态 的管理形式 , 同样也会使 国家 出现变化和混乱 。 可 以说 , 柏拉 图对于寡头政体 的论述 以及 国家和法律 的守 卫者 西里 岛锡拉古城试验“ 正义之邦” 受挫之时 , 它为统治者设计 了治理 在今天 , 对构建当代和谐社 会仍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个理想 的国度绝不可或缺的“ 法律 ” 蓝图 , 同时也让 我们 看到了柏 的希望 , 国家具有 复合 的人格 。有 良好秩 序的国家应使 每个 拉 图二元论 的思维方式 , 在思辨理念 的“ 天上的” , “ 原 型城邦 ” 之后 , 在柏拉 图眼中, 没有悬殊 的贫富差距 , 没有私有财产 , 设 想出“ 正义之邦 ” 不完全 的“ 人 间摹本 ” , 从而 向世人提 出了“ 一种 等级的人都过着幸福 的生活。 人际之间应该做到 和睦相处 。这 种乌托邦 式的国家应体 否定现存社会形式 , 代之 以新模式 的改革方案” 。 《 理想 国》 不仅是哲 没有内战 , 智慧 、 勇气 以及 自制。 智 慧和勇气尤其应 当体现在国家 学 家的宣言 书, 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撰写 的治 国计划纲要。 可以说 , 柏 现各种美德 : 拉 图的政治思想反映 了其哲学智慧在政治领域 的探索与追求 。 在本 的治理者 和辅助者身上 。但 自制存在于所有等级 的人 中, 因为国家 具有 自我控制 的能力 。 每个等级各行其是 , 这一正义 文当中 , 笔者首先将浅谈 一些对柏拉 图《 理想 国》 中所体现 出来 的一 应像个人一样 , 原则是 国家最重要 的政治美德 。可 以说 , 柏 拉图的正义观在今天仍 些 基本 政 治 思 想 的认 识 。 笔者认 为 , 首先 , 国家和法律的守卫者应当具 首先 , 在《 理 想 国》 中, 柏 拉 图提 出 了“ 铸造 一个幸 福 国家 的模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节制与正义的思想 , 不应耽于华美 的享受 以及奢华生活 , 除 型” , 他认 为 , 建立 国家的理想 目标 并不是为了一个阶级独 自享有 的 有美德 、 幸福 , 而是为 了这个 国家全体老百 姓的幸福 。这种“ 全 民性 ” 的幸福 了具备天赋 的才 能之外还应经过后天系统的教育 和培养 。 在建设和 国家工作 人员应具备扎 实的专业管理知识 、 崇 高的道 会使整个国家得 到“ 和谐而有序” 的发展 。 柏拉图以人 的身体作为 比 谐社会 时期 , 通 过扎实 的工作 , 科学 的管理手 喻, 提出 了对 国家 和法律的保卫者 的希望 : 如同画家作 画不能过分 德情操 以及 节制简朴 的生活作 风 , 强调眼睛的色彩一样 ,如果人体 的五官不 以应有 的色彩去体现 , 就 段 , 最终实现 国家 的长治久安。 第二 , 国家领导者应当注重培养德 治的思想 。 在柏拉图的《 理想 会影响整体的美 感。 如果 “ 国家城邦 的守卫者 ” 成为毫无责任心 以及 国》 中 , 从普通公民 自治到国家 的治理都蕴涵着强 烈的和谐 思想 , 从 “ 自私 的农 民” , “ 一心只想着在 宴席 上饮酒作 乐” ,那 么国家 的前途 就会断送在他们的手上。 柏拉 图提 出 , 在甄选 国家守卫者时 , 有 必要 根本上也是重视德治的表现。 而建设社会主义亟需不断建立 和完善 从而构建更加稳定 、 和谐 的社会体系。 对他们 的幸福观 以及 与守卫 国家 的工作是 否发生 冲突进 行必要 的 社会道德规范 , 第三 , 弘扬 “ 正义” 理念 , 政府人 员应 以公 共利益为取向 , 不应耽 考察 。 国家公 民更应从 自身做 起 , 各 行其是 , 各 尽所能 , 专业人员 他主张 国家的守卫者应该 过一种 “ 一穷二 白” 式的生活 , 仅 仅维 于享乐 ; 持 温饱 , 不 能再拿到钱 , 女人 、 高消费 、 奢华住宅甚 至旅游都应该 和 培养好 自己的专业素养 , 各行各业应做好本职工作并 自觉遵守社会 他们毫无关 系, 他们应该像皮 匠和农夫一样 , 履行好 自己的职责 , 以 秩序 。 最后 , 笔者认 为柏拉 图的政治思想 , 虽然是乌托邦式的 国家 “ 范 国为荣 , 得到 自然赋予他们 的幸福 。 , 但是却具有贯穿时间 的美和智慧 , 尤其对 于处 于社会转 型期 的 第二 , 在寡头政体方 面 , 柏拉图也有 自己独到 的见解 , 他探讨了 本 ” 具有非常现 实的指导意义 , 对于维护社会 的稳定 以及 构 财 富与寡头政体 国家 的关系 。 首先 , 他 以荣誉政体的触礁作举例 , 探 国家来说 , 建和谐 的社会 , 有着至关重要 的积极意义 。 讨 了寡 头政体 的典型代表 。他举例荣誉政体有一个儿子 , 而其一切 参 考 文 献 行 为皆效法父亲 , 一旦荣誉政 体大船触礁沉 海 , 儿子就会迷失方 向 , 1 1 徐 大同, 等. 西方政 治思想史[ MI . 天津 : 天津教育 出版社 , 2 o o 2 . 将 灵魂 中的荣誉期待转化为对于金钱和财富 的追求 , 从而填充对于 『 2 ] 赵敦华. 西方哲 学简史【 M】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2 0 1 2 . 荣誉感 的空缺。“ 他的理性只被允许计 算和研究如何获取更多的金 『 3 ] 郭斌和 , 张 竹 明. 理 想 国【 M 】 . 北京 : 商务 印 书馆 , 1 9 8 6 . 钱, 激情也只允许崇 尚手中的拥有 的财富。” 第二 , 他通过苏格拉底 『 的诘 问表达 出贪婪 以及对财 富的无限追求会使 国家充满 崩溃的危 险。 一方 面 , 统治者养尊处优 、 骄奢淫逸 , 另一方面 , 统治者 的后代无 所事事 , 不能抵御痛苦 的冲击 ; 在其 中 , 商人则扮演着推波助澜式 的 作用 , 商人们 “ 只顾夜 以继 日的挣钱 , 把 自己金钱 的毒饵继续抛 出 , 寻找那些对他们的行 为不存戒 心的人 , 通过放高利贷 的形式牟取暴 利, 这种做法像一种生育手段 。” 一旦 国家充满 “ 雄蜂” 式的人物 , 负 债 累累 、 充满仇 恨 , 就会 与统治者势不 两立 , 渴望革命 , 再加上统 治 者 的无所作为 , 就会使一个 国家变得虚弱 , 不堪一击 。 一旦有一党从 民主国家引进盟友 , 加上外部干预之后 , 就会 出现党争和 内乱 , 整个
简评柏拉图基本政治思想
[学号:2008214344 序号:93 姓名:张华山班级:思政0801]简评柏拉图基本政治思想一、理念论和国家正义观柏拉图的“正义”观以其理念论为基础,在其伦理学和国家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国家正义观理论基础是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批驳所谓的三种“正义观”切入的。
正义的定义是什么?柏拉图提出了两种正义的观点,一是城邦的正义,二是个人的正义。
就一个城邦而言,每个人都有粮食、住房和衣服,这就需要有农夫、瓦匠和纺织工人,以及鞋匠或照料身体需要的人。
接下来,是让一个人从事四项事业合适,还是一个人专门从事一项事业合适?答案是一个人专门从事业更有效,因为人与人不同,因其性格不同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比如说,一个农夫为四个人准备粮食与其他人分享,一个瓦匠建造四所房屋供所有人居住。
每个人专做一行,放弃其它,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又多又好。
除了物质需求外,城邦的人们还需要有精神的享受,否则城邦无异于一个由猪构成的城邦。
柏拉图的"正义观"体现了鲜明的对立和谐的思想,它既是内在的德性也是外在的行为。
在人类的历史上恐怕是任何一个研究国家、法律与正义问题的人都无法不予以深刻的审视。
他对人类统一目标正义的探讨、对通过教育探求正义的努力、对知识的象征苏格拉底的传承都是人类不可多得的财富。
从以上对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观理论基础的概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感悟到:第一,正义观是一种价值判断。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正义观的不同结论。
归根到底,正义观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决定的。
第二、正义观有绝对与相对之分。
就如真理有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一样,正义观也存在着纯粹(绝对)正义观和现实(相对)正义观之说。
第三、不同的文化渊源同样可以导致不同的正义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其对正义的评价有很大的出入。
第四、学懂弄通正义观理论基础,对于我们做好各自该做好的事,各司其职、各行其道、有序运转、善于协作、构建和谐、共创未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柏拉图政治思想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摘要:西方思想史上长期将柏拉图视为其鼻祖。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基于伦理和理性的基础之上,他探讨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国家建立的原则,社会组织的原则,理想的政体类型,统治者应具备的素质等,形成了正义国家、哲学家治国、组建大家庭、理想政体、第二等好的理想国等政治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与他的道德哲学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特色。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思想特点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经过后来者的补充与扩展,已经成为西方思想史中极具影响的流派[1]。
柏拉图于公元前428年/427年生于生于雅典,此时正值雅典文化欣欣向荣之时,柏拉图的家庭也属于雅典的名门望族,使得他可以在幼时便接受到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这样的环境和机遇使得柏拉图很早的就接触到了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东西,并培养了一种为公共政治服务的责任感。
一. 关于国家的理念与正义的国家何谓正义,柏拉图认为就是当初建立国家时所依据的原则。
关于这一原则柏拉图主要涉及了以下几点。
分工论,认为由于人们不同的生活需要,要求只有分工互助,才能过好共同生活,这是建立国家的主要原因。
等级论,认为由于人们的本性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欲三类,在社会生活中相应地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统治者、保卫者和生产者等级。
理想国家,即正义国家。
在这种国家中,各个等级各有专司,互不干扰,通力合作,理想的正义秩序便实现了。
正义论,其实质是通过等级秩序的确立,以实现少数奴隶主贵族对下层自由民以及奴隶的统治。
[2]《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作为柏拉图的代言人,从立法和政府的职能两个方面指出:第一,统治者在统治中并非是一贯正确的。
第二,统治者的各种技艺在完善自身中,总是寻求记忆的对象的利益,而不是寻求技艺自身或掌握技艺者自身的利益。
“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这里,柏拉图旗帜鲜明的反对智者派与当时许多希腊城邦统治者奉行的基本价值即强权者的私利,并且在希腊较早突出的提出了政府的目的旨在寻求老百姓的利益。
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2016年5月)课题名称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学生姓名刘小佳班级行管1303学号2304130339摘要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摘要谈到西方政治思想史,古希腊的政治思想是不可避免且举足轻重的部分。
柏拉图作为其中的典型人物,对西方甚至整个世界的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柏拉图的一生正处于雅典政治急剧变革的不稳定时期,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和宗教信仰等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的方法,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进行分析,从其《理想国》体现的政治思想、主要观念到《政治家篇》的政治中庸思想,接着是《法律篇》的法治思想,理想国与第二等好国家的对比等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对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叙述,让读者对柏拉图政治思想有所了解,对其思想的影响和地位有客观评价。
关键字:柏拉图政治思想《理想国》影响AbstractAnalysis of Plato’s Political ThoughtAbstractWith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ancient Greek political thought is inevitable and important part. Plato, on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s of Western political theor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western policy even the whole world. Plato's life is in a period of instability Athens dramatic politic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social ethics and moral standards and religious beliefs have been severely damaged.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comparative method, analyzes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Plato, from the "Utopia" of political thought embodied the main ideas to "Statesman" Political Ideas of the Mean, followed by "Laws" thought. Through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Plato's narrative, allowing readers to have a clearly understand of Plato's political thought, which renders readers have a mor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its impact and status of Thought.Keywords: Plato; Political Thought; Utopia; Influence目录目录引言 (1)一、柏拉图简介 (1)二、柏拉图思想产生的坏境 (1)三、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2)(一)理想国中体现的政治思想 (2)1.理念与正义观 (2)2.社会分工理论 (3)3.哲学家执政思想 (4)4.共产主义思想 (4)5.教育与治国 (5)(二)柏拉图《政治家篇》中的思想 (5)(三)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思想 (6)四、柏拉图的政体思想 (7)五、小结 (9)六、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影响 (10)参考文献 (11)引言柏拉图式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政治思想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出极具特色的政治正义思想,由此奠基了人类政治思想的价值体系。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管理系王鑫2010118006柏拉图(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
虽然他的全部著作都深深地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印记,然而,他的许多思想、观点和主张却成为后来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史料。
他的《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著作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政治学问题,因而被许多学者看作是最早的政治学著作。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理念与理想国;二、社会分工理论;三、柏拉图的哲学家执政思想;四、共产制度;五、教育与治国。
一、理念与理想国:理想与现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上必然要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政治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提出了并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美德”、什么是真正的“正义”等问题。
他认为,人们所见到的具体事物,所见到的所谓的“善”、“美德”、“正义”等都是不完全的、不真实的。
只有“善”的理念、“美德”的理念、“正义”的理念才是完全的、真实的、永恒的。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上述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
他提出: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
“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的原型、本源。
而日常人们通过感官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实际上不过是理念的复制品。
例如,日常人们所见到的床,实际上不过是木匠按照床的理念制作出来的,只是“床”的复制品,是“床”的影子,是不定型的,是变化多端的。
至于画家们所绘的、床,则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是更不真实的东西。
真实存在的只是“床”的理念,它是生活中存在着的五花八门、变化多端的床的本源,它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与生俱来,是永恒的、普遍的。
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基于《理想国》的理性思考
浅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基于《理想国》的理性思考摘要《理想国》对国民的基本政治素质提出了要求,正义、善良、诚实、勇敢和奉献,并且大胆勾勒了衣服国民和谐繁荣幸福的理想国生活图,表达了柏拉图希望国家繁盛、人民友爱的美好愿景。
虽然是理想主义乌托邦,但是其政治思想对现代国家政治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本文就在充分研究《理想国》的基础上,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进行了简单研究探讨。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政治思想一、柏拉图《理想国》相关介绍柏拉图生活在经济繁荣、生活安定、政治文明的和平社会和战火纷飞、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战乱社会的交替阶段。
柏拉图从四岁就经历了家族从社会上层的贵族生活因为战争没落,从而生活在社会底层,从此柏拉图生活潦倒、苦不堪言。
他亲身经历了提洛同盟(雅典)和伯罗奔尼撒联盟(斯巴达)之间的战乱之灾,遭受了罪恶战争带来的迫害。
成年后又亲眼目睹爱师苏格拉底让人悲痛和愤恨而值得深思的一位大师的人生悲剧。
深受其害的柏拉图经常关注社会现实和国计民生问题,并积极寻找社会弊病,并试图探索解决办法。
在对雅典城衰败毁灭的研究基础上,他结合社会现实,再次研究老师苏格拉底的深刻思想,领悟其“德性”伦理道德观的高级内涵,治理国家的先进观念和促进社会繁荣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柏拉图研究了8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的根源和导火索,并进行了深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产非正义的战争是因外敌野蛮侵略和雅典城帮内部矛盾和民众之间的不团结引起和加剧的,城内人民内部的矛盾是战败的决定性原因,也是导致曾经辉煌登峰造极的雅典最终没落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老师苏格拉底的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蹈覆辙,但是又必须担负起促进人类社会繁荣富强和国家兴盛强大的历史使命,柏拉图独辟蹊径,和老师苏格拉底锋芒毕露针砭时弊,言辞犀利过于强硬的作风反其道而行,采用外柔内刚的柔性文学进行法抗。
他把自己关于社会、教育和整治的思想融会贯通以优美流畅富有哲理的散文对话形式写成了一本书---《理想国》。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柏拉图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很多哲学思想到现在依然适用。
柏拉图提出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希望对你有用!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
因此认识不是对世界物质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教学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
教学过程即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
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
他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
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
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方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第一章柏拉图一、选择1、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A)A、城邦B、帝国C、村社D、部落2、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B)A、中央集权B、小国寡民C、政治中心D、分权而立3.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有三种职能ABCA、统治B、保卫C、生产D、治理E.分配4、希腊“四主德”是指ABCDA.智慧B.勇敢C.节制D.正义E.荣誉5、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ABCA.统治者B.辅助者C.生产者D.消费者E.谋划者6、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称王的理由是ABCDA.高超的智慧B.真实的知识C.完美的德性D.绝对的最高权力E.健康的体魄7、柏拉图认为,现实城邦政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ABCDA.荣誉政体B.寡头政体C.平民政体D.僭主政体E.民主政体8、柏拉图认为,守法的政体包括ABCA.王制B.贤人政治C.民主政治D.寡头政治E.僭主政体9、柏拉图认为,不守法的政体包括ABC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僭主政体D.王制E.贤人政治二、判断1、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
(√)2、柏拉图集中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主要有两部,即《理想国》、《政治学》。
(×)3、理念论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4、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5、亚里士多德主张哲学王。
(×)6、柏拉图创立了自己的学园,即“阿卡德米学园”。
(√)7、柏拉图认为,个人是城邦的缩影,城邦是个人的扩大。
(√)8、柏拉图认为,少数人统治可以分为王制或僭主制,多数人统治可以分为贵族制和寡头制(×)9、柏拉图认为,多数人统治可以分为共和制和平民制。
(√)10、柏拉图认为,第二等好的国家是实行法治的国家,而非理想国。
(√)11、三、名词解释1、柏拉图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哲学基础1.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
(2)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
(3)理念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它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是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型。
理念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就是城邦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
而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城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1) 既然万物皆有其理念,那么政治也不可能例外。
如同具体事物有其理念存在一样,城邦也有其理念;它不仅是现实的城邦的原形,而且是真正完善的城邦。
(2)人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城邦,而哲学家所需要认识的则是城邦的理念,也就是关于城邦的真理。
现实的城邦离开这一理念越遥远,其政治便越腐败、越堕落。
(3)城邦理念不存于现实之中,但现实的城邦是对城邦理念的模仿。
(4)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城邦的理念,并且使现实的城邦尽可能地接近于它,人们的生活才有可能达到永福的佳境.2. 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回忆说。
(1)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在理念世界居住过,灵魂本身已包含对理念的认识;但当灵魂进入肉体的时候,灵魂忘记了理念,肉体是引诱人堕落的元凶;(2)学习就是回忆,通过学习(触媒)把忘记的理念回忆起来;通过不断回忆,对理念的回忆;(3)回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试图挣脱肉体的束缚,不断实现自己的自由。
(洞穴喻:我们的认识就像洞穴中的奴隶,不断地提升自己。
太阳光:最高的真理;具体事物:非纯粹理念;木偶:理念的象征;木偶的影子:对象征的象征。
)二、社会分工论(正义城邦论)1. 社会分工的必要性(1)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具体的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城邦,是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或者达到了和谐的城邦。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生卒:公元前427——前347
主要经历:
20岁师从苏格拉底转向对哲学和政治的思考——
前
399年苏格拉底在民主制下被处死——决心追求一种知识统
治——游学爱奥尼亚、埃及和南意大利等地——前387年在
叙拉古城邦进行首次试验——失败后回到雅典创办学园——
理想国(理智)——荣誉制(激情)——寡头制(欲 望)——民主制(泛滥的欲望)——僭主制(邪恶)—— 理想国
4.次等理想国——《法律篇》的变调
A.原因:三次试验的失败;雅典民主的转机和斯 巴达城邦的衰落
B.次等理想国的原则:法治,混合政体,社会分 工(公民、手工业者和奴隶)
C.《法律篇》与神权政治的联系
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 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自比为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 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 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 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 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概述 三、柏拉图的影响与评价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Plato)小档案
曾用名: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 家庭出身:名门望族 教育状况:良好 最崇拜的偶像:苏格拉底 最喜欢干的事:培养哲学家王 最大理想: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 主要特长:对话体写作
三、柏拉图的影响与评价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他开创 了西方政治理论的两大研究方法之一的哲学思辩方 式;其著作成为后世多种政治理论和政治思想家的 理论源泉。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
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
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
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
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
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
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基本内容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基本内容对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的实现,柏拉图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同家最高权力上。
由哲学家治国。
是柏拉图提出的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他之所以给哲学家以如此待殊的地位,是由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决定的,他指出,现实城邦政制可分为四种类型,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这四种政体一律都是坏的,且一个比一个更坏。
柏拉图对这四种政治的批评集中在社会的分裂和混乱、统治者的无知无能和人的品性堕落等方面。
其中,他特别指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
而人的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选人的品性入手,柏拉图相信,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
柏拉图赋予哲学家特殊的内涵。
根据他的描述,哲学家的本质特征无疑是具有知识、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柏拉图刻意区分了“知识”和“意见”两个范畴。
他把一般人所谓的知识归结到“意见”范畴。
只有哲学家才具有“知识”。
它是对”理念”的把握。
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至于其他人,包括其他学者的知识只是“意见”而已。
包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
根据专业分工的原则,治国是—门专门的知识,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同时柏拉图接受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信念,认为善处于知,恶出于无知。
没有人有意作恶或无意为善,人一旦有了关于善的真知识,就会具备完善的德行。
哲学家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因而必然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
柏拉图赋予哲学家的独特素质和地位,意味看他们肩负着非凡的使命。
要把他们所看到的天上的国家原型在人世间予以实现、将绝对的正义、至善的国家理念贯彻到现实的城邦生活中。
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他把这种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柏拉图的基本政治思想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云龙学号:2008214295 序号:46
在柏拉图的基本的政治思想中,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观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柏拉图认为:世间有许多类的事物,当你判断它是否为美时,心中必然已有了一个美的原型,这心目中美的原型又来源理念世界中存在的那个绝对的美。
任何美的事物都无法与美的原型相比,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一种模仿,美的事物有千千万,而美的原型或理念的美却只有一个。
其他事物也是如此,如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有各式各样的桌子,有了房子的理念才有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了绿色的理念才有了世间的绿色……
在国家观方面,表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正义论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
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
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
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
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
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
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
柏拉图在社会分工论和等级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正义的定义。
他说:“正义就是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
在如何实现正义这一点上,柏拉图还特别推崇哲学家治国的思想。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理想国》的核心是正义,全书围绕正义问题展开。
哲学王统治则是实现柏拉图正义理想的关键,离开哲学王统治,正义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为了实现正义理想,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
同样,哲学王统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于人们的同意,而在于哲学家基于智慧统治的自然正当性,它无需经过人们的同意。
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于就有了可能性。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统治尽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极其困难。
哲学家的产生就比较困难,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更为困难。
最后,柏拉图提到,如果哲学家有幸成为统治者,它要根据理想的
模型来改造现实的城邦,建立一个正义的国家。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是由哲学王统治的。
哲学王思想是他政治理想方案的核心,他把人的品德看着是政治的基础,认为人的好坏有赖于人的品性。
人的品性堕落才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因此,要建立理想国家不仅要确立等级秩序,而且要保障公民的优良品性。
使人性中高尚的品性战胜卑劣的品性。
要实现这个目标,法律和舆论都无能为力,惟有依赖伟大的哲学家。
柏拉图把哲学家看成是真正完善的人。
为此,柏拉图又为培养哲学王提出了“教育”,“优生”观。
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
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
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
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
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
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并且,他还说道,如果要保持下一代的最高质量的话,立法者应该选出一些男人,同时选出一些女人,这些女人的品质应该和这些男人的一样,尽量使品质优秀的男子与品质优秀的女子结合,同样尽量使品质差的女子和和她同样品质的男子少结合。
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而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与培养。
他认为优秀者的孩子,要把他们带到托儿所去,交给保姆抚养,这些保姆式经过专门培训,集中住在城中的另外一个区。
至于那些一般或其他人剩下来的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则要把他们秘密的加以处理,而且还要使有关情况“谁都不清楚”。
另外,为了保持下一代的优良品质,他认为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在生育之年(柏拉图认为男人的生育年龄为跑步最快的年龄到五十五岁,女人的生育年龄是二十岁到四十岁)抚养儿女。
如果过了生育年龄,就可以让男人和任何女人相处,除了他的女儿和母亲,女儿的女儿和母亲的母亲。
即便有了哲学王的统治,也还需要一定的制度。
柏拉图还认为,一个国家纷争和灾难的祸根就在于私有制。
为此,柏拉图又提出了公产制度。
财产、妻儿以及他们亲属的私有是贪欲和自私的根源。
因此,他认为要消除这些贪欲和自私就必须在统治者和护卫者这两个等级实现财产和妻儿的公有。
他认为,在统治者和护卫者这两个等级中的女人应该归这两个等级中的男人共有,任何人不得组成任何形式的小家庭。
同样的,儿童也都要公有,要使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
他认为,通过“公产”和“共妻”,消灭小家,就能把全城邦融合成一个大家来实现城邦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在政体方面,柏拉图对政体的划分考虑了执政者的人数因素,但更重视每种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
柏拉图认为他的理想国政体是贤人政体。
除此之外,他在《理想国》中还分析了四种非正义的政体形式: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贤人政治的内在原则是智慧,其他几种政体分别是荣誉、财富、自由和专制。
它们依次下降,一个比一个更差.僭主政体最坏。
在《政治家篇》中,柏拉图的政体思想趋于成熟。
他先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种:即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的统治。
一个人统治可以分为王制和僭主制;少数人的统治可以分为贵族制(贤人政治)和寡头制;多数人的统治可以分
为共和制和平民制。
在这里,柏拉图仍然强调知识高于法律,最好的统治不是法治而是有知识的人统治。
但在没有哲学家的条件下他肯定法律统治的价值。
据此,他按统治者是否依法统治而把政体区分为两类:守法的政体和不守法的政体。
守法的政体包括王制、贤人政治和民主政治;不守法的政体包括民主政治、寡头政治和僭主政治.民主政治在三种好的政治中是最差的,而在三种坏的政治中它又是最好的。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接受了有限的民主原则。
在第二等好的国家里,柏拉图引进了混合政体。
他指出:“把全部统治权集中在一人手中是毁灭性的,任何国家的永久福利,都需要在几个方面之间划分权利,在现实中有两个政体模式。
君主政体和民主政体两者都有偏颇。
健全的政体应该是两者的混合。
即将平民成分与某种个人权威相结合。
”
综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它蕴涵着主观与客观,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反映了德治与法治两种观念的交锋。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顶峰时期的著名政治思想家,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
虽然柏拉图被公认为唯心主义者的鼻祖,但他的基本政治思想依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