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1a100c02020740be1e9b40.png)
用 药
啶酸可在体 内明显积聚 , 引起神经 系统 不
良反应 , 故 肾功 能不 全忌用 。
给 药 方 案 的 调 整 患 者 的 肾功 能 损 害 程 度 为 调 整 抗 菌 药物剂量 的重要指 标 。肾功能试 验 中 以
抗 茵 药 物 合 理
其对 肾脏和其他重要脏器毒性 的大小 , 在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O1 . 01 1
许多抗菌药物主要经 肾排泄 , 某 些药 物有 肾毒性 , 肾功能不全用该类药物时易 发生不 良反应 , 因此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
肾功能不全时不宜应用的药物 : 毒性
内生肌酐清 除率最 具参考 价值 。而 m尿 素氮 、 肌酐 等指标 易受年 龄因素。外因素 等干扰 , 因而影 响了其准确性 。有 条件 的 可作 血药浓度监测 , 实行个体 化给药。 肾功能损害 药物剂 量 可以减 量应 用 或延长给药 时间和 二者结 合 3种 方式 调
整 给 药 方 案 。前 者 为 给 药 时 间 不 变 , 每 次
量 的调 整
属此种情况 。氟 喹诺酮类 中的多数 品种 以及 其他主要 经肾排泄 者亦 属此类 。
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 ②抗 菌药 物对 肾毒 性的大小 ; ③ 药 物的体 内过程 和特 点 ; ④
’ t NE , q . E e t ) 凇 敞t l Ni
( 3 c 0 鞋8
肾 功 能 不 全 抗 菌 药 物 的 合 理 应 用
金 尚英
均避免选用 , 即使 肾功 能 轻 度 损 害 也需 严 抗 菌 药 物 的应 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使用抗生素
![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使用抗生素](https://img.taocdn.com/s3/m/2eb748c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3.png)
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一般都是不提倡患病的人去使用的,因为这些药物可以对于人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有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都是有过使用抗生素的经历,但是却对使用抗生素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不是很清楚。
下面专家就来好好的讲解一下肾功能不全患者如何使用抗生素?
肾功能不全时,选择使用抗生素的一般原则是
1、无明显感染迹象者,不给予抗生素;
2、有感染者,应根据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3、选择对肾脏无毒或毒性较小和不因药物蓄积而产生严重损害其他器官的抗生素;
关于药物剂量的调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本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抗生素:红霉素、强力霉素、利福平等;
2、需要适当调整剂量的抗生素:林可霉素、青霉素族。
氯霉素、两性霉素B等。
通常约减少到正常量的1/2~1/3;
3、必须减少剂量的抗生素:氨基糖式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多粘菌素及先锋霉素;
4、不宜应用的抗生素:先锋霉素正、四环素、万古霉素、新霉素。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是选择去使用抗生素治疗的话,一般都可以使用,不过抗生素用的量必须要控制,不当的使用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的。
最好的方法是选择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该病,形成一个良性循坏。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560ff16a866fb84ae45c8df2.png)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杨伟君时间:2019.12.26一、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一) 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抗菌药物 PK/ PD 的影响表现为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减少,半衰期延长,导致血药浓度升高。
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由肾小管重吸收速率及吸收程度均降低,因水肿、血浆白蛋白降低使药物与蛋白的结合量减少,药物游离部分增多,影响血药浓度。
(二)、优化给药方案的推荐意见1.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选择原则:肾功能不全时,需根据以下因素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1)肾功能减退程度;(2)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3)药物的体内过程,即PK特点;(4)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可清除的程度。
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其半衰期可因肾功能减退而延长,因此,半衰期可作为调整用药的重要依据。
但同一药物在不同患者的血半衰期差异较大,如有条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
2、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剂量调整原则 :(1)正常应用或剂量略减:包括主要经肝胆系统代谢或排泄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部分品种(氨苄西林和头孢哌酮)、多数抗真菌药物、抗分枝杆菌的多数品种及利奈唑胺等。
(2)可选用,但剂量需适当减少: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需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给药方案,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的多数品种、左氧氟沙星及磺胺甲噁唑等。
(3) 应避免应用,确有指征使用时,需在监测治疗药物浓度的情况下减量应用: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且有较大毒性,包括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素类及糖肽类等。
(4)不宜应用: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类及萘啶酸等,四环素可加重氮质血症,如有指征应用时需慎重考虑,并肾功能损害程度减量应用;呋喃妥因、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集,产生神经系统毒性。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b69269ab14e852459fb570c.png)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而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
(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
(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
(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的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2、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调整: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2)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
临床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临床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ac418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3.png)
临床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1、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1)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如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膨响。
(2)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2、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注意: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膨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3、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一般应选用青毒素类、头胞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避免使用或慎用氯卷素、横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昔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迸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喳诺酮类药物.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4、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避免应用氨基糖昔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瞳诺酮类药物.5、妊娠妇女应用抗箧药物注意: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6、哺乳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学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J由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7、老年患者应用抗图药物注意: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肾功能不全时,4类抗菌药物如何调整?一文掌握!
![肾功能不全时,4类抗菌药物如何调整?一文掌握!](https://img.taocdn.com/s3/m/33548c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1.png)
肾功能不全时,4类抗菌药物如何调整?一文掌握!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脏排出,由于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与肾功能正常者相比,需兼顾保证疗效和防止副作用两个方面。
在治疗感染导致的肾盂肾炎时,应用抗菌药更需要慎重。
那么临床上肾功能不全患者到底该如何使用抗生素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严密监测肾功能情况。
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3.根据肾功能轻、中、重度损害,每日剂量分别减为原正常剂量的1/3-1/2,1/2-1/5和1/5-1/10。
4.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必须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清除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1]。
如何选用抗菌药物?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须调整给药方案。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代谢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强度。
1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绝大部分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以原型和(或)代谢物形式经肾脏排泄,仅少量经胆汁排泄。
其中,肝功能正常者应用哌拉西林后,约10%~20%经胆汁排泄,而氯唑西林和苯唑西林约有10%经胆汁排泄,以上药物的胆汁排泄量均高于其他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总之,绝大部分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应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时,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者需减少剂量和(或)延长给药时间间隔,见表1。
表1:青霉素类抗菌药剂量调整分类及具体药品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绝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以原型和(或)代谢物形式经肾脏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
其中,头孢哌酮几乎不在体内代谢,主要经胆汁排泄(胆汁中药物回收量≥40%),约25%经尿液排泄,严重肝功能不全或胆道梗阻者,尿液中排泄量可达90%。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bac1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c.png)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40岁以上的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7%~10%,不亚于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成为威胁全世界的主要疾病之一。
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0~30岁的透析患者越来越多,年龄最小的甚至不到10岁。
是时候保护肾脏了,一起来关注我们的“爱肾天地”吧!慢病/爱肾保肝正确认识肾脏功能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生成尿液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物;同时通过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
肾组织里面充塞了许多的小血管和小管组成了肾脏的基本单元(肾单位),每一枚肾脏大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中的血管球为肾小球。
而与肾小球囊壁相连的U 型小细管称为肾小管。
除了血细胞及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血管壁,血浆中的葡萄糖、尿素、药物及代谢产物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
过滤后的原尿沿着肾小管流动,能将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例如葡萄糖、水分及某些矿物盐,再吸收回入血。
当然,肾小管的功能还远不止这些,管壁的细胞可以分泌、排泄某些物质例如氢离子、钾离子和某些药物如青霉素。
过滤后的液体转换成尿液,经“肾工厂”纯化后排泄出体外。
肾功能不全对用药的影响排泄药物在人体内的排泄途径很多,大多数的药物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和肾小管无法正常的工作,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降低。
药物和毒素在体内的蓄积随着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加重。
吸收除了排泄,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紊乱,导致药物吸收减少。
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依赖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血浆的蛋白结合率。
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酸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下降。
且体内pH 的变化、低蛋白血症也会影响药物的分布。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在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时,尤其是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或有肾毒性的药物时,往往需要调整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366ace2cc7931b764ce1517.png)
注射用氨曲南
尿路感染:0.5或1g,每8或12h一次。
中重度感染:1或2g,每8或12h一次。
危及生命或铜绿严重感染:2g,每6或8h一次
2),首次1g或2g,以后减半;
2),首次0.5、1或2g,维持量为首次1/4,间隔6、8或12h;
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感染者,每次血透后,在维持量上增加首次1/8
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按损害程度,相应调整剂量及用药时间
三代头孢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2-6g日,分2-3次;日最高剂量12g
新生儿日龄≦7日者每12h50mg/kg;≧7日者,每8h50mg/kg
Scr>424μmol/L或Ccr<20ml/min时,维持量减半;
Scr>751μmol/L时,维持量为正常量1/4。
Ccr<10ml/min,每24-48h给正常量20%-30%
血透后按感染程度,成人按体重一次补给1-1.7mg/kg,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
单纯性尿路感染对常用抗菌药耐药者:0.2g,1/12h;
其他全身感染:7.5mg/kg,1/12h或15mg/kg,1/24h
首剂按体重10mg/kg,继以每12h7.5mg/kg,或24h15mg/kg
Ccr>50-90ml/min,每12h给予7.5mg/kg的60-90%;
注射用硫酸链霉素
1g(100万单位)
0.5g,12h/次
15-25mg/kg,分2次,日最大剂量不超1g
按常量15mg/kg,1/日
Ccr>50-90ml/min,每24h常量50%
Ccr:10-50ml/min,每24-72h常量50%
一日不超9g
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
![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d267e5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1.png)
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一、引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有效地消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在应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因为肾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肾功能不全患者往往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容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抗菌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与调整,旨在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这类患者时更加科学有效。
二、肾功能不全的定义及分类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滤过功能下降,导致尿液中代谢产物排泄减少的一种疾病。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大小,肾功能不全可分为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病(CKD)两类。
其中,AKI指在短时间内发生的肾功能急剧下降,常常是由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肾病等造成的;而CKD则是指肾功能逐渐下降,持续时间较长,常见原因有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脏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容易积累,容易出现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
三、抗菌药物的分类及适应症根据药理学作用和药物靶点的不同,抗菌药物主要分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三大类。
1.抗生素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等。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根据患者的GFR水平来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以避免过度积累而导致中毒。
对于肾小球滤过率在30ml/min以下的CKD患者,应减少抗生素的剂量和延长用药间隔,避免药物毒副作用对肾脏的损害。
2.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常见的包括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等。
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谨慎,尤其是那些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的药物,容易在体内积累,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的风险。
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频率,避免药物在体内的过度积累。
肾功能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精品管理资料
![肾功能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精品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4944946d1f34693dbef3e62.png)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参见表1。
1)(一)基本原则:许多抗菌药物在人体内主要经肾排出,而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肾毒性,肾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如下.1.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2。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3. 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
(二)抗菌药物的选用及给药方案调整:根据抗菌药物体内过程特点及其肾毒性,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选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排出的抗菌药物用于肾功能减退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2. 主要经肾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的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者可应用,但剂量需适当调整。
3。
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表1。
1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抗菌药物肾功能减退时的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克林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氯霉素两性霉素B异烟肼甲硝唑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氟康唑吡嗪酰胺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注射剂避免使用,确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妥因萘啶酸特比萘芬不宜选用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9c667d00ba1aa8114431d9c5.png)
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肾脏是大部分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在肾功能不全时容易导致这些药物在体内积聚以致发生毒性反应,尤其是肾毒性抗菌药物。
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不能按常规用量给予,必须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给药方案。
一、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双通道)排泄。
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
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泊肟、头孢吡肟等;氨曲南;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调整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考试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665ee3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3.png)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考试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中重要的代谢和排泄机制,它们负责药物代谢和排除。
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因此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首先,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肝肾代谢和排泄依赖性较高的抗菌药物。
这些药物包括主要由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平等。
因为这些药物在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容易导致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
其次,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排泄途径。
对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选择通过非肝肾途径代谢和排泄的抗菌药物。
例如,克拉霉素是一种在体内代谢产生无活性代谢产物,95%以上通过胆汁排泄的抗菌药物,适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阿奇霉素则通过排除方式主要由肺泡巨噬细胞排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亦可选择应用。
此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还应注意剂量的调整。
肝肾功能不全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浓度升高,如果不调整剂量,容易引起药物中毒。
因此,医生应根据肝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和抗菌药物的特点,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此外,临床上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肝功能和肾功能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肾功能的恢复程度,也可用来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
定期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药物的疗效。
总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需要谨慎,应避免使用肝肾代谢和排泄依赖性较高的药物,并选择通过非肝肾途径代谢和排泄的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并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达到抗菌治疗的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9c667d00ba1aa8114431d9c5.png)
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肾脏是大部分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在肾功能不全时容易导致这些药物在体内积聚以致发生毒性反应,尤其是肾毒性抗菌药物。
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不能按常规用量给予,必须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给药方案。
一、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双通道)排泄。
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
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地尼、头孢泊肟、头孢吡肟等;氨曲南;头孢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调整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b6df2ea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9.png)
Ccr(ml/min)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备注
美罗培南
美平0.5g 倍能0.5g
>50
无需调量(1g q8h)
①用药12h内60~70%以原形经尿排泄 ②HD可清除本品
26~50
1g q12h
10~25
0.5g q12h
<10及CAPD者
0.5g q24h
血液透析者
0.5g q24h,每次HD后补充0.5g
<40
首剂0.4g,继之0.2g qd
血液透析者
首剂0.4g,继之0.2g qd(HD后应用)
CAPD
首剂0.4g,继之0.2g qd
头孢咪诺钠
迈诺0.5g
健康成人
1.0g q8h 6g/d
主要经肾排
50
1.0g q8h-q6h
10
1.0g q8h-q24h
<10
1.0g qd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30
0.2g q12h
①静滴至少60min ②50~70%以原形经肾排 ③HD清除量<10%
5~29
0.2g q18~24h
左氧氟沙星
可乐必妥100ml:0.5g 来立信100ml:0.3g
>50
无需调量(0.5g qd)
①100ml液体Βιβλιοθήκη 注60min以上②禁与多价金属离子在同一输液管中使用
③24h内经肾排泄70% ④HD、CAPD不影响消除
20~50
首剂0.5g,以后0.25g qd
10~19
首剂0.5g,以后0.125g qd
<10
首剂0.5g,以后0.125g q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怎么用
时间:2015-10-22 18:11:57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通过生成尿液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毒物;同时通过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
肾组织里面充塞了许多的小血管和小管组成了肾脏的基本单元(肾单位)。
每一枚肾脏大约有一百万个肾元。
肾元中的血管球为肾小球。
而与肾小球囊壁相连的U 型小细管称为肾小管。
除了血细胞及大分子的蛋白质不能通过血管壁,血浆中的葡萄糖、尿素、药物及代谢产物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
过滤后的原尿沿着肾小管流动,能将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例如葡萄糖、水分及某些矿物盐,再吸收回入血。
当然,肾小管的功能还远不止这些,管壁的细胞可以分泌、排泄某些物质例如氢离子、钾离子和某些药物如青霉素。
过滤后的液体转换成尿液,经「肾工厂」纯化后排泄出体外。
肾功能不全对用药的影响
1. 排泄
药物在人体内的排泄途径很多,大多数的药物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和肾小管无法正常的工作,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降低。
药物和毒素在体内的蓄积随着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加重。
2. 吸收
除了排泄,药物的吸收、代谢、分布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往往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紊乱,导致药物吸收减少。
3. 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主要依赖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及血浆的蛋白结合率。
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蛋白结合率发生改变,主要体现在酸性药物的蛋白结合率下降。
且体内pH 的变化、低蛋白血症也会影响药物的分布。
肾功能不全如何应用抗菌药?
因此我们在给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时,尤其是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或有肾毒性的药物时,往往需要调整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
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些需要调整剂量的抗菌药物:
表1:肾功能受损的成人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药物用法:
1. 维持原量或减量使用
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某些青霉素类(例如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当属此类。
此类在肾功能轻度损害时按原剂量治疗,中度以上损害时需要减量。
2. 剂量需做适当调整的药物
此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中的大多数品种。
需根据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适当的作剂量调整。
3. 避免使用
此类药物有明显的肾毒性,且主要经肾排泄。
包括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给药方案的调整
1. 根据肾功能轻、中、重度损害,每日剂量分别减为原正常剂量的1/3-1/2,1/2-1/5 和1/5-1/10。
2. 根据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肌酐清除率(CrCl)估算值进行剂量的调整,此法最具参考价值。
表1 为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3. 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制定给药方案。
此法对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调整最为理想。
本文作者方洁、张莹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
推荐阅读:
1.抗生素预防用药添加抗MRSA药可减少术后感染
2.最优化抗生素使用关注这几点
3.老年人常用抗生素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