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 (1)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与题目 含答案
是碱. 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11.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第一种分类方法:
a.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的产物,没有可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例如 NaCl、Na2 S ,KNO3
无氧酸正盐叫 “某化某”Na2 S_______ MgCl2__________FeS__________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酸性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质
纯净物 无机物
酸
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有机物 (缺)
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c.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Cu2 (OH)2 CO3
第二种分类方法
按盐中相同部分的离子称为某类盐:含碳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碳酸盐、含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
硫酸盐、含硝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硝酸盐、含铁离子的盐称为铁盐,等等。
12.酸碱指示剂(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和PH值:
酸溶液的PH值小于 7(如盐酸、稀硫酸、硝酸),酸性越强 PH 值越小,酸性越弱 PH 值越
其他沉淀是白色(包括 F(e OH)2)有以下常见的沉淀:Mg(OH)2 Al(OH)3 CaCO3 BaCO3
Ag2 CO3 推断题中,往沉淀物加稀硝酸:若讲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
淀
பைடு நூலகம்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有 AgCl 或 BaSO4 ;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 AgCl 或 BaSO4 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1)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为测定某久置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40g氢氧化钠溶液。
(1)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计算原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
答案:5% 9.8%【解析】【分析】【详解】解(1):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7.5%(2)参加反应的纯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10解析:5% 9.8%【解析】【分析】【详解】解(1):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7.5%(2)参加反应的纯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10%=4g设参加反应的纯硫酸的质量为x80:98=4g:xx=4.9g原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答:(1)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7.5%;(2)原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2.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
某钢铁厂现有200t杂质为36%的赤铁矿,理论上能冶炼出多少铁?答案:6t【解析】由赤铁矿石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生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根据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式计算出炼出生铁的质量。
设理论上能冶炼出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解析:6t【解析】由赤铁矿石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生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根据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列式计算出炼出生铁的质量。
设理论上能冶炼出铁的质量为x 。
Fe 2O 3+3CO 高温 2Fe+3CO 2 160 112 200t×36% x16020036%112t x ⨯=x =89.6t答:理论上能冶炼出铁的质量89.6t 。
3.实验室中有一瓶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为测定其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同学们取出25g 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5g 。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X>Y>Z B.Z>Y>X C.Y>X>Z D.X>Z>Y答案: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X和硫酸反应会产生气体,说明X的活动性大于氢,而y 活动性小于氢;金属Y 和硝酸银能够发生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小于Y,而银的活动性大于Z。
故选A.考点:金属的活动性2.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A.Fe、Ag、Cu(NO3)2B.Fe、Cu、AgNO3C.Fe、CuSO4、AgNO3D.Fe、Cu、Ag、HCl答案:D解析:D【解析】D选项中铜,银都不与盐酸反应,所以不能区分铜银的活动性3.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答案: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恰好反应完时溶液从硫酸的溶液变为硫酸亚铁,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不能从零开始。
所以C错误。
故选C.,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过程4.向含AgNO3、Cu(NO3)2、Mg(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A.Ag、Cu、Mg B.Cu、Mg、Zn C.Ag、Cu、Zn D.Ag、Mg、Zn答案:C解析:C【解析】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锌在镁后面,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没有金属镁;而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时,由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金属锌,而Zn+Cu(NO3)2═Cu+Zn(NO3)2,Zn+2AgNO3═2Ag+Zn(NO3)2,从而说明硝酸铜和硝酸银都被金属锌置换生成了金属铜和银,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锌、铜、银。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习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点 1、原子的构成(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三决定:①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③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 ,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 ,Ne 均为稳定结构)(2)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3)相对原子质量①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② 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③ 没有单位。
(4)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下图)。
上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5)电子电子层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②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注意: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原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 中子(不带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完整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及习题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三上册知识点及习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2):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氧化性、、、等。
习题【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 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 .镁条逐渐变短D .放出大量的热【例3】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例4】 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初三化学重点分值题型专题、含部分答案 文档
初三重点分值题型专题练习1、已知A 、B 、C 、D 、E 、F 和X 、Y 、M 、N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 、E 、X 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注: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M ,N 。
(2)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①A→B : ; ②A →C : ; ③E→F : 。
2、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常温下发生反应常使用催化剂,B 为空气中存在的一种气态单质,F 为黑色固体,D 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G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③反应类型相同。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中的实验现象为 。
(2)若①②③均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且①②反应中均有沉淀产生,③反应中有气泡产生,写出①②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
(3)若A 、C 、G 为单质,①和③的反应类型相同,A 和G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8,B 和E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且含有一种相同元素。
写出①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
3、下图中A~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各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够相互反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⑴ 气体B 可用来灭火,B 的化学式为 ,气体H 的化学式为 。
⑵ 已知D 与E 属于不同类化合物。
当D 与E 都不含金属元素时,E 的化学式为 ;当D 与E 含有相同金属元素时,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步骤⑥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
⑷ 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⑸ 固体A 中一定含有 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4、.有一包白色固体A ,可能含有FeCl 3 、CaCO 3 、NaOH 、Ba (OH )2 、BaCl 2 、Na 2SO 4 中的几种,取少量A 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完整版)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及习题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及习题第一单元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例2.“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洗菜B.酿酒C.碾米D.淘米例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锭轧成钢板、木棍受力被折断,B.汽油燃烧、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液态水凝成冰D.铁受热熔化、石蜡燃烧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酒精易挥发C.酒精能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酒精的密比水的密度小例2.加热某固体物质时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一定属于物理变化B.一定属于化学变化C.如果是化学变化,就不可能存在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3.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摸、不闻,不尝;②节约原则: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③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及解析(1)
初三化学中考化学复习:计算题知识点总结及解析(1)一、选择题1.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4CO2+2CO+9H2O。
(1)计算207g乙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____。
(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___。
答案:05g 84g【解析】【详解】(1)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碳的质量分数为12*2/(12*2+1*6+16)=52.2%,所以207g乙醇中C的质量为207*52.2%=108.05解析:05g84g【解析】【详解】(1)由乙醇的化学式可知碳的质量分数为12*2/(12*2+1*6+16)=52.2%,所以207g乙醇中C的质量为207*52.2%=108.05g。
(2)设生成CO的质量为x g则【点睛】由化学方程式入手,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2.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 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试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克?(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要求?______________答案:4 克不符合要求【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0g+12g-107.6g=4.4g;(2)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解析:4 克不符合要求【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0g+12g-107.6g=4.4g;(2)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0 44x 4.4g100/x=44/4.4g x=1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g÷12g×100%≈83.3%< 85% ,不符合要求。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卷:自然界的水(1)
自然界的水考点一:水的净化和保护1.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2.关于硬水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 B. C. D.3.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 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有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B. 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C.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D. 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5.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B.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D.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6.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的纯净水有些就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B. 它清洁、纯净,长期饮用对健康有益而无害C. 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D. 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7.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冰”是纯净物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8.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A. B. C. D.9.生活离不开水。
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
(2)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021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知识点过关练习1 空气氧气(含答案)
空气氧气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B.空气中的氮气常用作保护气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灭火剂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4.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5.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6.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_。
7.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8.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__。
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当观察到导管口有___时,再开始收集。
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停止加热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
11.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A.硫B.镁C.红磷D.铁丝12.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
13.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14.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1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初三下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本文为初三下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题目及其答案,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
1. 第一题:水的化学性质问题:水的化学式是什么?水在哪些条件下可以发生电离?请解释水的酸碱性质。
答案:水的化学式是H₂O。
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电离,即分解成H⁺和OH⁻离子。
这发生在水中有适量的溶解物质(如酸、碱)存在时。
水的酸碱性质是由于水的自离子化反应所致,H₂O ⇌ H⁺ + OH⁻,其中H⁺离子为酸性,OH⁻离子为碱性。
2. 第二题:离子反应方程式问题: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 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b)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答案:a) Cl⁻ + Ag⁺ → AgCl↓b) H⁺ + OH⁻ → H₂O3. 第三题: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问题:解释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
列出以下反应中的氧化物和还原物:a) 2Na + Cl₂ → 2NaClb) 2H₂ + O₂ → 2H₂O答案:氧化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指物质获得电子。
在反应a)中,氯化钠(NaCl)从电中性状态(Na⁰和Cl₂⁰)向电荷状态发生转变,其中钠(Na⁰)被氧化,氯(Cl₂⁰)被还原。
在反应b)中,氢气(H₂)从电中性状态向电荷状态转变,其中氢(H₂)被氧化,氧气(O₂)被还原。
4. 第四题:化学平衡反应问题:解释化学平衡是什么意思?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平衡方程式:a) N₂ + 3H₂⇌ 2NH₃b) CO₂ + H₂O ⇌ H₂CO₃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在一定条件下的浓度或分压没有变化的状态。
在反应a)中,氮气(N₂)和氢气(H₂)生成氨气(NH₃),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反应b)中,二氧化碳(CO₂)和水(H₂O)生成碳酸(H₂CO₃),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或分压保持不变。
5. 第五题:物质的溶解性质问题:解释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
给出以下情况下溶解度的典型例子:a) 温度升高导致溶解度的变化b) 压力增加导致溶解度的变化答案:饱和溶液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已完全溶解,不再能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初三化学练习册及答案
初三化学练习册及答案### 初三化学练习册及答案#### 第一章:物质的构成##### 练习一:原子与分子1. 题目:请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原子如何构成分子。
答案: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通过共享、转移或接受电子形成化学键,从而构成分子。
2. 题目:什么是同位素?请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例如,氢的三种同位素是氕、氘和氚。
##### 练习二: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题目:写出水的化学式,并解释其意义。
答案:水的化学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 题目: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答案:平衡化学方程式是通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方程式两边的每种元素的原子数量相等。
#### 第二章:化学反应类型##### 练习一:合成反应1. 题目:合成反应的定义是什么?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合成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
##### 练习二:分解反应1. 题目:什么是分解反应?请描述其特点。
答案: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更多种物质的反应。
其特点是反应物单一,生成物多样。
#### 第三章:化学计量学##### 练习一:摩尔概念1. 题目:解释摩尔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摩尔是化学中用于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它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23)个粒子。
摩尔的概念对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至关重要。
##### 练习二:摩尔质量1. 题目:什么是摩尔质量?如何计算?答案:摩尔质量是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以克/摩尔为单位。
计算方法是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1克/摩尔。
#### 第四章:溶液和溶解度##### 练习一:溶液的基本概念1. 题目:什么是溶液?请描述其特征。
答案: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初三化学练习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作用。
A. 构成化学键的作用B. 构成共价键的作用C. 构成离子键的作用D.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作用2. 化学反应时,电子的转移是由()完成的。
A. 电子云B. 共价键C. 离子键D. 化学键3. 电子云是由()组成的。
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像云一样的物质D. 原子核外电子4. 简化的分子结构式表示()。
A. 分子中的原子个数B. 分子的大小C. 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相对位置D. 分子中原子的核外电子5. 溶液中,具有酸性的溶质的例子是()。
A. 醋酸B. 苏打粉C. 酒精D. 食盐6. 溶液中,具有碱性的溶质的例子是()。
A. 醋酸B. 苏打粉C. 酒精D. 食盐7. 酸的氨基酸是指()。
A. 具有酸性的氨基酸B. 具有碱性的氨基酸C. 具有中性的氨基酸D. 不属于氨基酸的酸8. 碱的氨基酸是指()。
A. 具有酸性的氨基酸B. 具有碱性的氨基酸C. 具有中性的氨基酸D. 不属于氨基酸的碱9. 金属反应时,它们的外层电子会()。
A. 在离子键中进行电子转移B. 在共价键中进行电子转移C. 在电子云中进行电子转移D. 在自由电子中进行电子转移10.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键()。
A. 总是完全断裂B. 总是完全重新形成C. 可能断裂、重新形成或保持不变D. 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二、填空题1. 硝酸在水中离解会产生[H+]离子,因此硝酸属于(酸/碱/盐)性溶液。
2. 乙醇在水中离解会产生[H+]离子,因此乙醇属于(酸/碱/盐)性溶液。
3. 氨水在水中离解会产生[OH-]离子,因此氨水属于(酸/碱/盐)性溶液。
4. 盐酸在水中离解会产生[H+]离子,因此盐酸属于(酸/碱/盐)性溶液。
5. 氢氧化钠在水中离解会产生[OH-]离子,因此氢氧化钠属于(酸/碱/盐)性溶液。
三、解答题1. 请写出具有酸性的食物和具有碱性的食物各三种,并说明其理由。
九年级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有答案)
第一课时:常见的酸一、引入1、食醋为什么会有酸味?2、苹果、橙子、柠檬葡萄等这些水果为什么都有酸味?二、酸碱指示剂检验物质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 醋 变红色 盐 酸 变红色 石灰水 变蓝色 NaOH 溶液变蓝色1、指示剂的概念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检验物质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食 醋 不变色 盐 酸 不变色 石灰水 变红色 NaOH 溶液变红色2、变色规律: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试液 变红色 变蓝色 酚酞试液不变色(无色)变红色酸酚无,碱酚红。
②注意: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指示剂 溶液液变色。
3、指示剂的应用酸碱指示剂主要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如实验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液体要检验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显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如果显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4、指示剂的替代用品酸碱指示剂除了常见的石蕊和酚酞外,还有其他的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的 代用品,如牵牛花,月季等。
几种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三、练习:1、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 2SO 4、蒸馏水、NaOH 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 ( C ) A. 酚酞 B. 铁片C. 石蕊试液D.二氧化碳气体2、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柠檬汁显( A )A .酸性B .碱性C .中性D .无法确定第二课时:常见的酸的性质一、浓硫酸和浓盐酸物理性质的比较二、浓硫酸的特性: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脱水性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纸上出现黑色字迹浓硫酸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水分”( 氢、氧元素),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变黑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会穿洞,并变成黑色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吸水性:能吸收现存的H2O,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化学知识,通过学习化学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初三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A. 氧气B. 水C. 酒精D. 石蜡答案:A. 氧气解析: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属于元素。
水、酒精和石蜡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水C. 铁D. 铜答案:B. 水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
氧气、铁和铜都是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于元素。
3. 酒精的化学式是:A. CH4B. C2H6C. C3H8D. C2H5OH答案:D. C2H5OH解析:酒精的化学式是C2H5OH,表示它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
4.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A. 葡萄糖B. 纤维素C. 石灰石D. 脂肪答案:C. 石灰石解析:无机物是指不含碳元素或仅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石灰石是一种无机物。
葡萄糖、纤维素和脂肪都是有机物,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苹果B. 红茶C. 柠檬D. 牛奶答案:C. 柠檬解析:酸性物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离子的物质,柠檬含有柠檬酸,能释放出氢离子,属于酸性物质。
苹果、红茶和牛奶都是酸性物质。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物质的是:A. 醋B. 水C. 氨水D. 酒精答案:C. 氨水解析:碱性物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释放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氨水能释放出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性物质。
醋、水和酒精都是中性物质。
7. 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性物质的是:A. 盐B. 水C. 糖D. 酒精答案:B. 水解析:中性物质是指在水溶液中不会释放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水是中性物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习题(附答案)本文档汇集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的经典题,并附有答案供参考。
这些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题一:元素符号与原子序数1. 请写出以下元素的符号和原子序数:a) 氧元素:O,原子序数8b) 碳元素:C,原子序数6c) 铁元素:Fe,原子序数262. 根据元素的符号,填写其原子序数:a) H:1b) Na:11c) Ne:10题二:化学方程式平衡1. 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a) 2H₂ + O₂ → 2H₂Ob) Mg + O₂→ MgOc) N₂ + H₂ → NH₃2. 将以下化学方程式平衡,并注明所需系数的个数:a) Fe + Cl₂ → FeCl₃ (需要2个系数)b) CO₂ + H₂O → C₆H₁₂O₆ + O₂ (需要6个系数)c) Zn + HCl → ZnCl₂ + H₂ (需要2个系数)题三:化学键与分子式1. 填写以下化合物的分子式:a) 水:H₂Ob) 二氧化碳:CO₂c) 氯化钠:NaCl2. 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写出其名称:a) HCl:盐酸b) CO:一氧化碳c) CaCO₃:碳酸钙题四: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判断以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a) 油燃烧:化学变化b) 冰融化:物理变化c) 铁生锈:化学变化2. 填写以下物质的性质:a) 氧气:无色、无味、不可燃b) 水:透明、无味、可溶于许多物质c) 醋:具有酸味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经典题的一部分,希望对学生的研究有所帮助。
若需要更多题和答案,请参考教材或其他辅导资料。
初三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1)
初三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硝酸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NO2 ↑+X↑+2H2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X的化学式为O2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 A.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三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选项说法正确;B.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都不变,反应前氢氮氧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12,已知反应后氢氮氧的原子个数为4、4、2,故X中含两个氧原子,化学式为O2,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选项说法正确;D.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化合价改变,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则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正确;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Fe和FeO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7.0g,加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生成FeSO4的质量为()A.7.6g B.15.2g C.20.0g D.40.0g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Fe和FeO中的铁元素都上了硫酸亚铁中去了,根据铁元素的质量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
解:由Fe和FeO的混合物质量为7.0g,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解出铁元素质量为:7.0g×80%=5.6g;用铁元素质量除以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算出硫酸亚铁的质量:=15.2g故选B 。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例题解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金刚石和石墨之间的转变一定是化学变化C. 不同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同D. 不同的原子可相互组合成复杂的原子解析:这是一种是非判断的选择题,对于每一选项可根据概念的定义,借助常识或实例加以判断。
如化学变化是要产生与原物质不同的新物质,金刚石和石墨虽然都只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结构和性质都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转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由碳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也可以说明A是错的。
由H2SO4和H3PO4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98,MgCO3和NaHCO3的式量都是84,这都可以说明C错。
从化学反应的实质看,不同的原子可相互组合成的一定是分子。
故D也是错的。
答案:B。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 碘受热变成碘蒸气是碘分子发生了变化B. 参加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硫分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C. 物体受热膨胀,是由于分子受热后分子体积变大的缘故D. 坐在教室里闻到窗外飘进来的桂花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析:微观粒子的变化实质,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来表现。
碘受热变成碘蒸气,物体受热膨胀,都是分子间距发生了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A、C 是错的。
化学反应中,二氧化硫分子会发生变化,这样才能形成新的分子,故B也是错的。
能闻到桂花香气,是有关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D对。
答案:D。
3.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在Na2O中,钠原子显+1价,氧原子显-2价B. 在O2中,氧元素显-2价C.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总显负价D. 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有几种化合价解析:由化合价的定义可知,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它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A、B是错的,应说:在Na2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在O2中,氧元素为0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知识点练习题附答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中考要求:内容基本要求目标层次物质的变化 1.能辨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例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有无颜色变化 B.有无新物质生成 C.有无气体生成 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例2】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例3】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例4】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变化中,只有物理变化的是()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例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的现象,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白酒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B.鸡蛋清受热后变成块状C.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D.面包发霉【例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不同的是()A.消化食物 B.焚烧垃圾 C.冰块融化 D.西瓜腐烂【例7】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例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例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C.汽油挥发 D.海水通过高分子分离膜制淡水【例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例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水中臭味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C.将泥水进行静止沉淀D.净水时用氯气消毒杀菌【例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B.自行车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C.熔化玻璃吹制仪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例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双氧水制氧气 B.蜡烛燃烧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 D.分离空气制氧气【例14】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例1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将胆矾晶体研碎至细末 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至黑色C.新鲜牛奶久置后变味 D.人体组织消化葡萄糖【例16】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叙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人吃进的食物逐渐被消化B.人体的呼吸作用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例17】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例18】下列自然现象的过程一定为化学变化的是()A.形成酸雨 B.云雾消失 C.冰川融化 D.温室效应【例19】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蜡炬成灰D.木已成舟【例20】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
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石器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使用火药【例21】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例2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 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 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例2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用海水晒盐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牛奶变酸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酒精挥发【例24】加热某固体变成气体,则该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 B.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 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25】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臭氧(O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化学变化 B.氧气属于化合物C.该物质是物理变化 D.臭氧是混合物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应用【例26】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内容,有一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有关,它是()A.铁杵成针B.积沙成塔C.烈火熊熊D.滴水成冰【例27】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
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马踏飞燕(青铜器) B.龙泉剑(铁器) C.金缕衣 D.塑料器具【例28】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例2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例30】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例31】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A.颜色B.硬度C.可燃性D.熔点【例3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浓盐酸易挥发C.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 D.碳酸钙难溶于水【例33】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紫红色固体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C.铝能与酸反应D.钠的质地较软【例34】对下列现象的叙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水加热到100℃也不分解C.高锰酸钾(俗名灰锰氧)被加热后可以放出氧气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水【例35】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例36】在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例37】某化工厂发生氯气爆炸事故后,抢险人员在疏散群众的同时,用喷雾水枪对现场喷射稀氢氧化钠溶液,隔日现场已闻不到氯气的气味、看不到氯气的黄绿色了。
下列不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A.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有刺激性气味C.黄绿色 D.通常状况下是气体【例3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 B.着火点为4500C,易燃C.沸点为-42.10C,易液化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例39】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同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根据以上描述,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要求回答出三条):(1);(2);(3)。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例40】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酒精灯做燃料 B.用石墨做电极C.用天然气做饭 D.用秸秆制沼气【例41】家用的不锈钢(铁的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柄或塑料柄。
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铁是电的良导体B.铁是热的良导体C.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D.铁的密度大【例4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铁和铝制炊具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酒精作燃料 D.用铜做导线【例4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B.氢气用作清洁燃料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例4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铜丝作导线 B.用石墨作铅笔芯C.用粮食酿造酒 D.用干冰作制冷剂【例45】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用做电线【例46】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例4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铝作导线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例4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B.用铜抽成丝做电线C.用铝作导热材料D.用氦气填充气球实验仪器和操作中考要求内容基本要求目标层次常见的仪器能识别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酒精灯、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玻璃棒、量筒、水槽、蒸发皿、胶头滴管(滴瓶)、药匙、燃烧匙、试管夹、铁架台(含铁夹、铁圈)和托盘天平等仪器。
★★基本操作 1.会取用药品。
★★★2.会给物质加热。
★★★3.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
★★★4.会检查装置气密性。
★★★5.会过滤和蒸发。
★★★6.会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点:基本仪器【例49】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A.普通漏斗B.锥形瓶C.集气瓶D.长颈漏斗【例50】(2010张家界,26★)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用途等。
请你根据左图中的仪器回答:a b c d e(1)写出a、b仪器的名称:a ;b(2)用作热源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例51】以下仪器不属于玻璃仪器的是()A.导管B.试管C.橡胶管D.胶头滴【例52】下列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的是()A.食盐粉末B.块状大理石C.高锰酸钾颗粒D.二氧化锰粉末【例53】玻璃棒没有的作用是()A.搅拌 B.引流C.转移或蘸取 D.洗涤试管时用来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不溶物【例54】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燃烧匙B.试管C.蒸发皿D.量筒【例55】能够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石棉网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④【例56】下列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的是()A.集气瓶B.烧杯C.量筒D.试管【例57】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要使用漏斗,且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B.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但可以用漏斗添加,这样就可以防止回火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受热均匀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要盖上灯帽,熄灭酒精灯一定要用灯帽盖灭【例58】下列使用胶头滴管的方法正确的是()A.一般的滴管(不是在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要立即用水洗净,平放在实验台上B.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要用水冲洗,可直接插在原瓶中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内,以免因手抖动而使药品撒出来D.取液后的液管不能倒置,但可平放【例59】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例6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节省火柴,拿酒精灯到另一已经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火B.在试管中盛2/3容积的液体进行加热C.用舌头去尝药品的味道D.振荡试管里的液体时,用手指拿着试管用手腕甩动【例61】经过一年的初中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