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历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六、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展
1.启动:以2001年7月5日—7日北京京台饭店“普通
高中课程计划专题研讨会”为标志。
研讨的热点问题:普通高中的定位、性质与任务,
培养目标,高中阶段的独特价值,学生的共同基础
与个性特长的发展,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培养,
“双重任务”与“单一任务”的弊端,课程的多样化 与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4.大一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与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 衡的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的张力
(1)单位制和行政化的学校运作方式极大阻碍了学校教育 对社会需求反应的灵敏度和适应力。 (2)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予 以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财力保障。 (3)同质化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的学校教育带来 的生源的流失与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留学生人数猛增成 为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学校试图通过教育改革缓解这 一危机。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3.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和人的多样化需求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经济时代发展到以 信息技术支持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观念和学习 方式发生迥然的变化。 (2)社会层级化之后的教育需要已经从机会需求 发展到质量优先,这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次契机。 (3)人的需求的产生和欲望的表达与人所处的环 境密切相关。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3)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有益, 但参加的机会很少。 (4)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但普遍反 映学校并未开设。 (5)高中生普遍喜欢亲身实践、讨论交流、实验探 究等教学方式,但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主 动参与的机会,作业主要以联系、记忆或背诵为主。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教研部唐水明整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
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年
期 总 用
之 间 的 联 系 .忽 视 了学 科 之 间 的 整 合 性
和 关 联 性 :学 生 学 习 习 . 记 硬 背 . 械 死 机 中心 、 课 堂 为 中 心 以
剽
当今 时 代 , 技 的迅 猛 发 展 、 识 的 科 知 曰新 月异 . 教 育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条 件 和 为
维普资讯
特 别 关 注
20 0 1年秋季 . 义务教 育新课程 开始 实验 时 。 育部正 式启 动 了普通 高 中新课 程 在 教
方案和课 程标准 的研制 工作 。 在广泛深 入调 查 、 究的基础上 , 成 了高 中课程方案 ( 研 形 实 验 ) 各 学科课 程标准 ( 和 实验 ) 经过 专家 的审议 和教 育部 党 组 的研 究 审定 , 0 3年 3 。 20 月 3 日, 1 教育部 印发 了《 普通 高 中课 程方案 ( 实验 ) 和 1 》 5个学科 的课 程标 准 ( 实验 ) 。 20 0 4年 9月 , 率先 在广 东 、 山东 、 南 、 海 宁夏 进行 实验 , 至 目前 , 国 已有 1 截 全 省 6个 ( 自治 区) 入普通高 中课 程 改革 。 市、 进
4提 高 高 中教 育质 量 的 客 观 需 要 .
随 着 社 会 进 步 和 教 育 的 发 展 .现 行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存 在 的 问题 和 弊 端 曰益 凸 显 . 要 表现 为 : 主 学校 教 育 中过 分 注 重 知
种 失衡 突 出表 现 在 不 同 地 域 间 高 中教 育 的 不 同类 型和 层 次 中 . 在 着 盲 目扩 大 存 教 育机 会 而 忽 视 质 量 的现 象 .这 必然 会 招 致 教 育 的平 庸 化 这 样 的 高 中教 育既 不能 适 应 国民经 济 、 社会 发 展 日新 月异 的 需 求 . 不 能 适应 个 人 选 择 、 体 发 展 的 也 个 多样 化 需 求 . 悖 于 我 国 的 教 育性 质 和 有 国家 性 质 中课 程 改 革 势 在 必 行 。 高
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详细历程
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详细历程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教育部开始进行全面的高中课程改革。
一、改革背景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诸多问题。
传统教育模式下,高中课程重视应试,重视死记硬背,学生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
此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也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改革成为必然选择。
二、立项与调研为了制定全面有效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教育部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并于2001年开始全国性的调研活动,对国内外高中课程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比较。
三、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在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开始制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课程目标与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突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 课程结构调整:明确规定了高中课程的基础和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加了选修课程的种类,丰富了学生的选择余地。
3. 课程内容调整: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和跨学科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4. 教学方法改革:提倡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考核制度改革:取消了传统的高考制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科考试、综合评价和素质评价等多种形式。
四、试点与推广2004年,高中课程改革正式进入试点阶段。
教育部选取了一些省份和学校进行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中课程改革模式。
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总结,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2009年,教育部决定全面推广这套课程改革方案。
各省份纷纷组织培训活动,向教师和学校宣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此外,还出版了一系列的教材和辅导资料,供学校和学生使用。
五、改革成效与展望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实践,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发展历程•现状分析•展望与挑战•结论与建议01发展历程校本课程源于西方国家,是为了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起源时间20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尝试开发校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起源背景校本课程的起源VS校本课程的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深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校本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各国开始深入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校本课程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各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校本课程的现状国内现状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逐渐推广和应用校本课程,各级学校开始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际现状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模式。
02现状分析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与管理的,其教学质量因学校和教师的水平和投入程度而异。
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可能存在内容不够严谨、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操作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缺乏一个统一的教学评估机制,难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这也使得一些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不够重视,缺乏改进的动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都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涵盖了人文、科技、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这些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许多学校每年都会新增一些校本课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种类繁多数量增长迅速校本课程的种类与数量需求多样化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讲解学习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六、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5)
198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 学部分作了修改,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 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 五年级开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1941年制定的《六年制中学 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进行中学课程修改并实施。
1950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改革学制令,重新规定中小学学制,实行小 学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 三年。 1952年教育部又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育计划》。 1952年中央核准,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 任务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或教材等,初步奠定了新 中国中小学课程的框架。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这个教学 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这 个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 分流。从此时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
高中课改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国的高中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这场教育变革的整个过程,并在其中不断成长、收获。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高中课改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高中课改的核心是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3. 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努力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2. 注重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心得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加强课堂管理。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注重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表扬优秀、纠正错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注学生发展,实现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1.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八、来自八次课程改革(2001~)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四)1966—1976年 第四次课程改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 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 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 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特点:革命,无序混乱。
(五)1977—1980年 第五次课程改革
1977年教育战线开始拨乱反正,召开了科学教育工作 会议。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13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 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规定新的普 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 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并第一次将 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规定普通 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特点: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确立了 “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 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 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 活动课程,但现实中应试的影响与冲击,课程评价过于 侧重结果,轻过程,影响了改革目标的实现。
5
1963年3月,颁发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 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963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 (草案)》,在小学方面,与1957颁布的小学教学计划相 比,该计划在课程具体设置上有很大变化:语文、算术、 音乐的周课时有所增加,每年授课周数和总课时数上也分 别有所增加。此外,该计划还强调小学如具备条件可开设 外语。在中学方面:一是在初中开设外语课程;二是在高 中三年级开设了选修课,每周2—5节;三是在课时方面, 根据中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数学和外国语的教学的指示, 新计划适当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要求,增加了 周课时;四是每学年上课周数略有增加。总的来看,新的 教学计划规范了中小学的课程设置,重新重视了知识学科。
第二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要回顾
1952年 1952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教育部公 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 布了《小学暂行规章(草案) 布了《小学暂行规章(草案)》和《中学暂行规 确定小学教学学制为5 小学开设语文、 程》:确定小学教学学制为5年,小学开设语文、 算术、体育、图画、自然、历史、 算术、体育、图画、自然、历史、地理和音乐课 一至三年级不设常识课, 程,一至三年级不设常识课,可以在语文和其他 各科教学中学习自然和社会等常识。 各科教学中学习自然和社会等常识。四、五年级 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 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 这是1949 1949年以来颁布的国内全面规范中小学 这是1949年以来颁布的国内全面规范中小学 课程的政府文件,详尽地规定了学校的教学计划、 课程的政府文件,详尽地规定了学校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素质管理体制、教学原则等。 课程设置、素质管理体制、教学原则等。
(四)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63—1965)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963年 教育部重新制定了《 1963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日制中小学 教学计划(草案) 对文化课、 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 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了安排。 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做了安排。确 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定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 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1963年 31日 教育部颁发了《 1963年7月31日,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 学教学计划(草案) 其基本特点有: 学教学计划(草案)》,其基本特点有:片面强 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文和算术; 调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语文和算术; 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各科授课时间变动大。
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1964春节座谈会上,“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 多,害死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 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1965年底,毛泽东更是把对 教育的抨击扩大到整个教育制度: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 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 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这样做工,看不见 农民这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这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 真是害死人。”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首次提出设置选修 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 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但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沦为为阶级斗争服务。
2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 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 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模仿 前苏联的痕迹明显。
7
了建国初期确立的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所有课程均为必 修的课程结构模式。其四,在课程政策方面,“教育革命” 其四, 其四 时期通过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给了地方一定的课程权限, 有助于照顾不同地方的差异和提高地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热 情。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在新中国首度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结合的教科 书制度。这些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第一,过多的生产劳动和浅薄的强调教 育与实际的结合,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课程改革受到领袖人物个人意志的直接影响, 使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极差。
6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 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 “双基”的掌握和训练,再次复归统一的教学大纲。 1964年前后,“教育革命”的宣传与实践波澜再起。 这次课改的成绩:首先,它正视1954年在初中取消外 首先, 首先 语课程的不足,在初中重新开设外语课程,使中小学的课 程体系复归完整;其次,在经历了“教育革命”的冲击之 其次, 其次 后,重新确立了建国以来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掌握的传统,强调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课程的学习和 教学要求的提高,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在 课程内容方面致力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其三,在课程结 其三, 其三 构和制度方面,它首次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选修课,打破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
(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
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
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详细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兰州一中教研处根据有关资料摘编新课程改革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而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辨证否定。
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
同时也要注意到新课程的缺陷,在课改中避免矫枉过正,使我们少走弯路。
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共经历了八次革新。
前七次的时间分别为1949-1952年、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6年、1977-1985年、1986-1991年、1992-2000年。
七次改革的简介见下表。
改革时间改革情况简介第一次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
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1.校长、教师认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 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
4.大一统的学校教育制度与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 衡的地区差异之间存在的张力
(1)单位制和行政化的学校运作方式极大阻碍了学校教育 对社会需求反应的灵敏度和适应力。 (2)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予 以支持,同时也为学校变革提供了财力保障。 (3)同质化的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竞争的学校教育带来 的生源的流失与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留学生人数猛增成 为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学校试图通过教育改革缓解这 一危机。
4.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 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自由 (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 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 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 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对78年计划 的修订
1990年 《现行普教学计 划的调整
1996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验)》
2000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对96年课程
(试验修订稿)》
计划的修订
四、现行高中课程实施状况调查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
2021年4月15日星期四
一、新课程改革与发展历程
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历程和趋向
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历程和趋向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普遍性的学科,它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作为初高中学生必修科目的数学,随着时代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不断面临改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中数学课程的改革历程和趋向。
一、改革历程1. 八十年代初期数学教材的改革。
在八十年代初期,数学教育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教育部统一整顿了数学教材。
新教材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使数学课程更加接地气,生动有趣。
这一改革为以后的数学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
2. 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新变化。
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出了“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数学课程也不例外。
数学教育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改革。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数学作为一门国际通行的学科,其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全球化也必然受到更多的关注。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教育部积极借鉴国际数学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步推进数学课程改革,力争使我国数学教育更加适应国际大环境的需要。
二、改革趋向1. 突出数学应用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数学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更加注重将数学应用性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更加明确数学的应用环境,强化数学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
2. 强化数学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突出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教学实践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到系统化、创新性的层面上来。
让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思想、概念及其含义,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3. 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它要求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特长,同时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数学课程改革中,个性化教育可以通过设立学科竞赛、学科论文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动力。
4. 取消专业数学课当前,大学生是否需要学习专业数学课程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历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历程今年年初,《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了“新时代”。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将于今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
距新课标发布已近半年时间,对处于“备课期”的高中校长和教师而言,明确并理解好新课标,将成为新课标落地的重要一环。
——编者新版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普通高中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的更新,同时也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新定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是单纯为了升学而接受的“一段”教育,而是为学生职业发展的“一生”教育。
新内容——新鲜而非陈旧的从新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它传递出了新时代的温度。
吸纳时代热点。
时代热点不仅是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课程的重要特征。
本次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彰显了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的品质。
教育部自2013年启动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以来,充分吸纳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并结合高中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实现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呈现新时代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最新成果。
如历史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家国情怀”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开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专题;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等等。
直面教育痛点。
新方案和新标准并不回避教育的老问题、旧毛病,而是直面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教育痛点与教育顽疾,正视实际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发展素质教育,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历程
研究近二十年来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对于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目标、教材特点等密切相关。
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主要反映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里,主要体现在教材里。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时期我国高中生物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变化,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其改革历程及特点,对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近二十年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一)高中生物课程发展的停滞阶段(1992―1995)从1993年全国多数省市开始实施“3+2”考试方案,生物课只在高二开设,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课时是每周2课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厌学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研究力度大大削弱。
(二)高中生物课程跨世纪改革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事业规模和办学模式等。
1994―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起草高中各学科教学大纲。
199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自1998年秋在天津市、江西省和山西省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于2002年4月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编写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现正在除新课标课改试验区以外的部分地区使用。
山东省从2000―2004年使用该套教材,该套教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阶段文、理科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生的必选课。
生物学教材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加强了基础性,而且体现了先进性和实用性。
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详细历程
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详细历程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详细历程。
这个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下面将对这一改革的进程进行详细介绍。
200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起点。
新的课程方案旨在通过拓宽课程内容和提高学习质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该方案引入了选修课程的概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并且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2007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试行)》,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一步。
该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教育内容,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此外,新的方案还提倡跨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
这一方案的实施推动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201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纲要》,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里程碑。
纲要提出了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改革原则,明确了高中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纲要重视整体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此外,纲要还提出了评价与考核的改革,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全过程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2017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新的课程方案着重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新方案还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出了"减负增效"的原则。
此外,新的课程方案强调学科间的整合,提倡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结起来,2000年以后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历程,从2001年的课程方案试行到2017年的最新课程方案,不断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重强调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等能力的培养。
高中课程改革致力于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更灵活的学科设置,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中国八次课改历程
主要内容的变化
学科内容
从学科内容上பைடு நூலகம்,更加强调跨学科的学习,融入了语文、道法、 数学、科学和综合实践等课程中,同时在每一段中都设计了跨学 科的主题,这项内容的添加更加印证了STEM学科的引领地位, 更加说明了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主要内容的变化
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上更加强调关注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利用真实情景开 展学习,更加强调运用线上实验、模拟仿真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个性化学习。
中国八次课改历程
2022年12月13日
目录
CONTENTS
01 四阶段八课改 02 2022课程改革方案
四阶段八课改
四阶段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第四阶段
经济恢复与发 展阶段的课程 改革(1949 年~1966年 )
“文革”时期 课程改革 (1966年~ 1976年 )
改革开放后的 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1977年 一1996年 )
➢ 课程管理方面 • 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 强教育的针对性。
2022课程改革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 课程标准(2022版) 具体内容
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大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对一个学科育人价值的高度提炼,是通过学科学习,学 习者不断建构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01
02
“文革”爆发 ,课程改革 停止。
“文革”前期继续深化课程 改革 ,改变教材内过深 、 过难问题
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第五次课改 (1977-1980)
建国以来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
以下是主要的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1949年-1966年):建国初期,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主要依照前苏联生物学教材进行编写,注重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在此时期,生物学教育几乎停止,学科知识受到压制,教材内容受到严重限制。
3.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现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重点推崇实用性和能力培养,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逐渐从传统的知识讲解转向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
4.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2000年-现在):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发展逐渐与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新的知识和概念不断涌现,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修订。
教材内容越来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教材和在线学习资源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总体
上,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发展走向了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近二十年来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对于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目标、教材特点等密切相关。
不同历史时期高中生物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主要反映在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里,主要体现在教材里。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与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时期我国高中生物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变化,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其改革历程及特点,对于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近二十年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一)高中生物课程发展的停滞阶段(1992―1995)从1993年全国多数省市开始实施“3+2”考试方案,生物课只在高二开设,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课时是每周2课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付教学、学生厌学生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研究力度大大削弱。
(二)高中生物课程跨世纪改革发展阶段(1995年至今)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事业规模和办学模式等。
1994―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力量起草高中各学科教学大纲。
1996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自1998年秋在天津市、江西省和山西省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于2002年4月颁布了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编写出版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现正在除新课标课改试验区以外的部分地区使用。
山东省从2000―2004年使用该套教材,该套教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阶段文、理科生都必须学习的,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是理科生的必选课。
生物学教材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材内容现代化、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加强了基础性,而且体现了先进性和实用性。
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仍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内容偏多,偏重知识点的教学等,这些问题对下轮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3年3 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明了生物课程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生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于2004年9月起在全国4个省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实施,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也相继进入各实验区供学校使用,该套教材编写充分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
在知识引入上,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新知识;在素材选择上,更重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从内容组织上,突出并再现了科学发展的逻辑;从活动设计上,突出探究及研究性学习;从目标达成上,通过多种方式途径促成三维目标的落实;从评价方式上,注重多样化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二、近二十年我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课堂教学从产生之日起,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目前教育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教育观念纷呈的情况下,回顾高中生物课程和课程目标的发展历程,总结生物课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总结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
课程改革决定着课堂教学改革,高考改革对课堂教学起着强劲的导向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自上而下学习凯洛夫教育学,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主要采用“五段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体,往往出现“一言堂”、“填鸭式”现象,师生的活动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边活动,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媒体非常传统,课堂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虽然也重视实验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但对能力的培养很不到位。
长期采用这种单一模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的模式化和僵化,这种深远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
以目标教学为主流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1982―1995)从1986年9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应华东师范大学邀请来华讲学算起,目标教学研究作为一项群众性的教学改革,就其规模、效果以及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产生的广泛影响而言,目标教学改革堪称新中国成立后自上而下学习凯洛夫教育学以来的又一次影响深远的自下而上的群众性教学改革。
目标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4个阶段:介绍引进阶段(1982―1985),学习借鉴阶段(1986―1988),发展创新阶段(1989―1991),理论构建阶段(1992―1995)。
这期间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也符合上述历程,主要采用目标教学。
以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从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出发实施达标教学,教学目标具有明显的发展方向和发展价值,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体现双边活动,在关注知识的同时,开始关注智力开发、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为达标而教、学、评、管;通过及时的反馈矫正,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课时达标为基础,以单元达标为手段,大多数学生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后,再进行后继单元的教学,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学好高中生物,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从开始采用目标教学起就非常重视对达标过程、达标方法的研究:一是目标教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班级教学优点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班级教学中优秀生“吃不饱”和后进生“吃不了”的弊端,大胆引进个别化教学措施,促进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合作达标教学的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在前置知识教学和单元矫正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教学措施。
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水平,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在常规教学条件下进行,它重在为教师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纵向的教学过程结构――教学程序,而对与之相应的横向的教学结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重视不够。
目标教学在这方面则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1996年至今)从1996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在部分省试验以来,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明显的变化。
在“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四个基本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下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和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现代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强调并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和价值,还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课堂成为学生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这期间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虽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涌现出精彩纷呈的教学模式,如“引导自主式”、“情境―问题―探究式”、“诱思探究式”、“学案导学”,等等。
其中的“学案导学”模式是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学案”是在教师引导下,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和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方案。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学案导学”这一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学、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体系。
“学案导学”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以“学案”为载体,将教材与“学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活动流程“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体现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理念,整体上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