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支撑体系监测措施

高支模支撑体系监测措施

1、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在每次所浇模架周边布点,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中的要求,进行位移监测时,须按照如下要求设置监测点:

(1)每个支撑结构应设基准点;

(2)在支撑结构的顶层、底层及每5步设置位移监测点;

(3)监测点应设在角部及四边的中部位置。

对于板底、梁底支撑,分别在顶层、中部及底层设置监测点,沿高度方向,具体设置方法为:顶层的监测点设置在自顶部数第二排水平杆平面内,中部监测点设置在立杆中部位置附近的水平杆平面内,底部监测点设置在从底部扫地杆以上的第二排水平杆平面内。监测点布置详见附图:

2、监测仪器设备和人员的配备

(1)监测仪器设备

(2)人员配备

根据监测工程量及测量的需求,配置测量人员四名,两人负责测量,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分析及处理每天的监测数据。

3、监测方式方法及预警值要求

设置基准点,可在周边已拆模、沉降稳定的墙柱上涂红漆作为标记,利用水准仪进行沉降测量,对于垂直度变化的监测,可在利用支架立杆上端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的办法进行监测。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的要求,相应预警值要求如下:

其中H为支撑结构高度

在进行内力检测时,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要求,其测点布置宜符合如下规定:

(1)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中受力大的立杆宜布置测点;

(2)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的角部立杆宜布置测点;

(3)高度区间内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4、监测频率

(1)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要求,位移监测频率不应少于每日1次,内力监测频率不得少于2小时一次。

(2)其他要求:

支撑架变形观测共分三个阶段,频率为每天一次。

1)脚手架搭设好以及未上模板钢筋时;

2)模板铺设完成以及钢筋绑扎完成时;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不间断观测。

高支模支撑体系监测措施

高支模支撑体系监测措施 1、监测点的设置 监测点在每次所浇模架周边布点,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中的要求,进行位移监测时,须按照如下要求设置监测点: (1)每个支撑结构应设基准点; (2)在支撑结构的顶层、底层及每5步设置位移监测点; (3)监测点应设在角部及四边的中部位置。 对于板底、梁底支撑,分别在顶层、中部及底层设置监测点,沿高度方向,具体设置方法为:顶层的监测点设置在自顶部数第二排水平杆平面内,中部监测点设置在立杆中部位置附近的水平杆平面内,底部监测点设置在从底部扫地杆以上的第二排水平杆平面内。监测点布置详见附图: 2、监测仪器设备和人员的配备 (1)监测仪器设备

(2)人员配备 根据监测工程量及测量的需求,配置测量人员四名,两人负责测量,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分析及处理每天的监测数据。 3、监测方式方法及预警值要求 设置基准点,可在周边已拆模、沉降稳定的墙柱上涂红漆作为标记,利用水准仪进行沉降测量,对于垂直度变化的监测,可在利用支架立杆上端的点位采用挂钢丝垂球的办法进行监测。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的要求,相应预警值要求如下:

其中H为支撑结构高度 在进行内力检测时,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要求,其测点布置宜符合如下规定: (1)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中受力大的立杆宜布置测点; (2)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的角部立杆宜布置测点; (3)高度区间内测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4、监测频率 (1)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要求,位移监测频率不应少于每日1次,内力监测频率不得少于2小时一次。 (2)其他要求: 支撑架变形观测共分三个阶段,频率为每天一次。 1)脚手架搭设好以及未上模板钢筋时; 2)模板铺设完成以及钢筋绑扎完成时;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不间断观测。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 (一)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 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监测点布设: 按每10-15米设置检测剖面,每个检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后。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

(4)当监测数据超过表8-1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 1、模板支架搭设前,由工长及安全员对所支撑的地下室顶板进行检查,按规范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强度时方可进行本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并要求待高支部分砼浇捣完毕后下层模板支撑方可拆除。 2、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

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要求如下: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板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5)脚手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3、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4、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模板统一按全跨长度的1/400起拱。 5、上层支架立杆是否与下层支架立杆对准,立杆底部是否铺设垫板。 6、模板支架立杆外侧周围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7、立杆是否有搭接现象,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8、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者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式,是否有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脚底是否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9、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高大支模监测措施

监测措施 1、班组日常应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应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在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监测措施 为了监测砼浇筑过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变化情况及是否异常,砼浇筑前先在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梁底一直吊到立杆基础上部,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在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跟踪监测,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5、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 观测主要内容是支撑及模板体系的变形及位移情况,混凝土浇筑

时,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报监理公司同意后方可复工。 监测内容:浇筑过程中专人观察支撑体系的变形;观测模板的变形及位移情况。 监测方法:目测;拉尺;经纬仪及水平仪检查。 6、详细监测方法及方案: 现场采用钢尺、线锤、水准仪和经纬仪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因此,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支架体系的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由于本工程的模板支顶采用扣件钢管脚手架,间距较密,且框架梁在建筑物内部,采用的观测设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本工程的沉降观测采用了线锤+钢尺的形式来测量其沉降值、位移偏量; 观测的基准点设置在建筑物外围,测量时将基准点引测至建筑物内。 (1)、观测点布置:本工程高支模的观测点分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布置主要设置在主框架梁,其中每条主框架梁的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次框架梁每隔一条在跨中设置一个观测点。 (2)、观测方法:将观测基准点引测至已一个约50cm 高的角钢上,并将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测量时,用钢尺测量线锤、焊接钢筋的标高,并在角钢上作原始标记,具体如下图所示:

高支模监控措施

高支模监控措施 概述 高支模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支护结构。它由大型钢管、扣件和木 制横梁组成,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为了确保高支模的安全使用,监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高支模监控措施的必要性和常用方法。 必要性 高支模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承受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重压。如果高支模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模板倒塌、人员伤亡、工程延误等严重后果。因此,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必须采取监控措施对高支模进行监测和检查。 监控方法 1. 加强可视化检查 高支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脱位、松动、变形等问题。因此,加强可视化 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监控方法之一。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巡检组,负责对高支模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钢管连接是否松动,扣件是否完好; •木制横梁是否有开裂、变形等情况; •高支模的整体稳定性和平衡性。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2. 使用传感器监测 除了可视化检查外,还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测高支模的状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 传感器监测方法: •倾斜传感器:用于监测高支模的倾斜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模板倾斜风险并采取措施; •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高支模的变形情况,可以检测到管道变形等问题; •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高支模的承重情况,可以及时发现超载风险。 传感器监测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处理。如果监测数据 超过设定的阈值,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施工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定期静载试验 定期静载试验也是一种常用的高支模监控方法。通过在高支模上加压,观察和记录其变形和破坏情况,了解高支模的承载能力。试验结束后,可以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高支模在实际施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 高支模监控措施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加强可视化检查、使用传感器监测和定期静载试验等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高支模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使用多种监控方法,以提高监测效果。同时,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监测技能和知识,确保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支模监测实施方案

高支模监测实施方案 一、前言。 高支模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支撑结构,它承担着支撑混凝土浇筑和楼板施 工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高支模的安全可靠使用,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本文将介绍高支模监测的实施方案。 二、监测内容。 1. 垂直度监测。 高支模的垂直度是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监测。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或水平仪进行,监测频率为每次施工前和施工后。 2. 支撑点监测。 支撑点是高支模的关键部位,需要进行定期的承载能力监测。监测方法可以采 用静载试验或者超声波检测,监测频率为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 3. 材料监测。 高支模所使用的材料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支模材料进行 定期的抽样检测。监测内容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等指标,监测频率为每批次材料到货前进行。 4. 环境监测。 施工环境对高支模的使用也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温度、湿度等指标,监测频率为每天进行一次。 三、监测方案。 1. 监测计划制定。

在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等。监测计划应由专业人员编制,并经相关部门批准。 2. 监测设备准备。 在监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监测设备,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 需要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校准。 3. 监测人员培训。 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 备相关的监测技能和知识。 4. 监测记录和分析。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监测记录应详细、准确,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四、监测措施。 1.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高支模存在问题,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 更换,确保施工安全。 2. 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对高支模的管理,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高支模的安全使用。 3. 定期检查维护。 定期对高支模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延长高支模的使用 寿命。 五、总结。

高支模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监测专项施工方案 1. 引言 高支模是在建筑工地常见的一种施工设备,用于支撑混凝土结构的模板。为了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专项监测和施工方案的制定。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支模监测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和步骤。 2. 监测目标 高支模监测的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具体的监测目标包括: - 高支模的稳定性监测,确保其不会发生倾覆或坍塌的情况; - 高支模的承载力监测,确保其可以承受施工所需的荷载; - 高支模的变形监测,确保其变形在可接受范围内。 3. 监测方法与工具 高支模的监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 - 视觉检查:通过目测高支模的稳定 性和变形情况; - 张力计:用于测量高支模的张拉力,以确保其承载能力; - 倾斜

仪:测量高支模的倾斜角度,以及倾斜速度; - 应变计:用于测量高支模的变形情况。 4. 施工方案 4.1 搭建高支模 在搭建高支模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支撑点:根据混凝土结构 的需求确定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 2. 搭建立柱和拉杆:根据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搭建立柱和拉杆,保证其稳定性; 3. 安装模板和连接件:将模板和连接件安装到 立柱和拉杆上,确保连接牢固; 4. 调整支撑点:通过调整立柱和拉杆的长度,使 其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和位置; 5. 固定支撑点:使用固定件将支撑点固定在混凝 土结构上。 4.2 监测过程 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监测的步骤包括: 1. 每日检查:对高支模进行每日检查,包括外观、连接件和固定

件的状况; 2. 周期检查:每隔一段时间对高支模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稳定性、变形和承载能力的监测; 3. 异常处理:如果发现高支模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 4.3 处理措施 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高支模出现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 - 加固支撑点:如果发现支撑点不稳定,可以采取增加立柱和拉杆的数量或调整其长度来加固; - 更换连接件:如果发现连接件损坏或松动,应及时进行更换; - 加强固定:如果发现固定件有松动现象,可以采取加固固定件或更换固定件; - 调整支撑角度:如果发现高支模存在倾斜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支撑点的角度来解决。 5. 结论 高支模监测专项施工方案是确保高支模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采用适当的监测方法和工具,以及正确的施工方案和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高支模施工中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的达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较大高支模工程监测监控措施

较大高支模工程监测监控措施 1、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和砼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掌握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钢筋安装、砼浇捣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的受力与变形状况,确保模板支撑体系在各种施工工况及荷载的作用下,获得模板支撑体系的实际变形数据,起到对模板支撑体系实时监控,最终达到最佳安全状况。 2、影响因素 本工程模板支架传力体系如下:上部荷载→梁或楼板底模→木楞→横向水平钢管→竖向钢管立杆→承载地基或结构层楼板。在荷载作用下,木楞、水平横杆会产生弯曲变形,钢管立杆会产生竖向压缩变形。一旦杆件变形过大,轻则对砼构件的质量产生影响(如标高不准确,平整度超过允许范围,甚至产生结构裂缝),重则使架体受力不均导致架体失稳坍塌,这要求杆件有足够的刚度来抵抗变形。 3、监测项目 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的基础沉降。 4、监测点设置 支架监测点布设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监测点布置根据支架平面大小设置各不少于2个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监测仪器精度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5、监测措施 (1)监测控制 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2)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3)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杆件是否松动; 3)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4)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6、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发现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高支模专项施工监测措施

高支模专项施工监测措施 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2、监测点设置 监测点设置在梁板支撑系统上,位置详支模施工图中监测平面布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 (梁或板) 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 钢筋头。 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仪器设备配置 名称规格数量精度 电子经纬仪DT202C 1 精密水准仪 1 ±2” 全站仪一台RXT—232 1 ±2” ,最大允许误差±20”自动安平水准仪 2 千米往返±3mm 红外线水准仪 1 激光垂直仪DZJ2 2 h/40000 对讲机 3 检测板手 1 5、监测说明

(1)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2)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连墙件是否松动; 3)架体是否有不均匀沉降,垂直度偏差;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 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 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1)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 以内。 (2)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成品保护 1、不得在配好的模板上随意践踏、重物冲击;木背楞分类堆放,不得随意切断或锯、割。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的顶板上焊接钢筋(固定线盒) 时,必须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以及在顶板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方作垫进行。 2 、根据图纸精心排板,每块板、每根梁尽量少拼缝。 3 、多余扣件和钉子要装入专用背包中,按要求回收,不得乱丢乱放。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 1.高支撑模板支架重点监测措施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 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2.模板支架搭设前,由工长及安全员对所支撑的梁、板进行检查,按规范梁、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强度时方可进行本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并要求待高支部分砼浇捣完毕后下层模板支撑方可拆除。 3.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要求如下: 3.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3.2底板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3.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3.5脚手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3.6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5.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模板统一按全跨长度的2/1000起拱。 6.上层支架立杆是否与对准下层支架立杆,立杆底部是否铺设垫 第 2 页共 7 页

板。 6.1模板支架立杆外侧周围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6.2立杆是否有搭接现象,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3支架立杆成一定角度倾斜,或者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式,是否有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脚底是否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6.4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 6.5高支架四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是否已按方案要求设置拉结点。 6.6在浇捣梁板混凝土之前,必须由项目部组织对高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必须随时对高支架进行观测。 6.7因高支架直接支撑在一层顶板上,故在高支架模板支撑架施工完毕至拆除高支撑架前,严禁拆除顶板的模板支撑,待高支撑架拆除完毕后方可拆除高支撑区一层的模板支撑;高支撑架的拆除按现场留置的同养试块达到拆除要求强度时,方可拆架。 7.高支撑模板支架搭设时监测措施 7.1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支撑架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本工程高支架基础直接落在地下室顶板和楼面上。 7.2支撑架的组装要求和顺序可参考外脚手架搭设中相应的规定。 7.3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7.4 第 3 页共 7 页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 高支模指的是用于建筑工程中支撑混凝土结构的模板系统。在建筑 工程中,高支模的使用广泛,但是传统的高支模施工存在一些问题, 如操作复杂、工期长、人力资源浪费等。为了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效率 和质量,自动化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一、概述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是指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监控 平台等技术手段,对高支模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 而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和管理的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借助现 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高支模施工与智能化监测相结合,实现 了施工工艺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技术原理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技术部分组成: 1. 传感器:通过布置在高支模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如应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高支模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参数。 2. 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实现对数 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传输。 3. 远程监控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 控平台,实现对高支模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三、方案优势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提高施工效率:借助自动化监测方案,可以实时监测高支模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了传统施工中由于人力监测不及时而导致的延误和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2. 保障施工质量:自动化监测方案能够精确记录和分析高支模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参数,可以提供施工过程中的数据支持,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并在施工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保证施工质量。 3. 节约人力资源:自动化监测方案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应用展望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已在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推广,该方案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还可以通过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升施工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五、结论 高支模自动化监测方案通过应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监控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高支模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字化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节约了人力资源。该方案的应用前景广阔,

厂房支撑架高支架沉降监测方案

厂房支撑架高支架沉降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 为了解高支模系统的变形情况,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的目的,在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对高支模支顶系统进行变形监测。监测对象以钢支撑立杆沉降为主,着重了解钢支撑立杆垂直方向的变形情况,也适当选择观测受力较大的主龙骨的下沉量。 2、监测依据 监测执行的规范性文件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 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监测前做好基准点的埋设,调整检查采用仪器。本工程监测用苏一光DSZ2加FSI测微器配合钢尺进行观测。仪器标称精度为±0.5mm/km,观测时精读数为0.imm,估读至0.0Imm。 3、观测点位置选定 针对工程的特点由业主工程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单位选择测量点,一般选定在截面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的位置.为了方便在地面设站观测, 在选定的十条梁受力最不利位置最顶上的两个梁横杆(或主龙骨),由施工单位用短钢管横担垂直引下一长钢管(上端靠其中一处固定,下端不落地不作固定,但要有左右前后限幅20mm内的措施),作为沉降观测的母体。 4、监测技术要求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监测项目提出了支订立杆的沉降控制值和报警值。每次沉降观测前均对基准点进行联测检校,确定其基准点稳定可靠后,才对沉降点进行观测。基准点联测及沉降点观测均应组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按照二等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实测。各项限差规定如表1、表2所示. 表1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监测周期从模板钉好,混凝土浇筑前起,至混凝土浇筑后七天时终止。在模板钉好后混凝土浇筑之前观测2次作为初始数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观测2次(混凝测法2:在主龙骨跨中加短管,再安装竖管引下定观测点土捣了一半及满仓各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成每隔6~8小时再观测1次共两次,然后每天观测1次,直至第7天为止(或连续两次观测变形值在0.5mm以内可中止观测);观测总次数暂定12次,可根据变形情况(有突然增大趋势)调整观测次数。 6、监测资料反馈 监测资料采用动态反馈。在混凝土浇筑阶段,现场观测若发现位移、沉降等出现异常,或达到(超过)报警值时,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必须马上停止施工,迅速疏散人员,查明原因,对支撑方案进行修改,待加固处理排除险情后方可复工。

高支模监测办法56232

东钱湖二期工程 高 支 模 工 程 监 测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中国建设集团 东钱湖二期项目部 编制日期:2017-08-16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2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2 三、设计基本原则 ------------------------------------------------------------------------------------- ----3 四、监测点的数量 ------------------------------------------------------------------------------------- ----4

五、设计依据 ------------------------------------------------------------------------------------- ----------4 六、监测项目内容 ------------------------------------------------------------------------------------- ----4 七、监测方法与技术要点 --------------------------------------------------------------------------------5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8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广州市永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诺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顺业石油化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广州市南沙金龙苑(紫茗花园)二期工程 建设地点:广州南沙区南沙街东瓜宇村岗仔山地段 设计单位:深圳市粤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26478 ㎡,基底占地面积6400 ㎡;地下三层层高3.5m,地下二层层高5.1m ,地下一层层高4.2m 。地上两栋各高15层,一层层高5.0m,二层以上为标准层层高3.0m 电梯机房层高4.8m,建筑物檐高为47.6m;为高层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Ⅱ级。综合商住楼房,耐火等级为Ⅱ类二级,地下室为Ⅲ类一级。 本工程高支模支撑位置为:地下室二层层高 5.1m,轴间梁板的模板支撑体系,支撑高度为框架梁4.4—4.6m、楼板支模高度为4.95—4.98m,地下一层层高4.2m,塔楼部位一层层高5.0m ,支撑高度为框架梁4.3—4.5m、楼板支模高度为4.85—4.88m。详见结构施工图。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为了解高支模系统的变形情况,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的目的,在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须委托有观测资质的检测站对高支模支顶系统进行变形监测。监测对象以钢支撑立杆竖向位移为主,着重了解钢支撑立杆垂直方向的变形情况,也适当选择观测受力较大的主龙骨的下沉量: 本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有:

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监测技术

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监测技术 2.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 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 压可能发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为及时反映高支 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本文介绍几种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应通过现场跟踪监测,为工程现场各方安全施工提供数值依据,以便信息化指导施工。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监测技术 1前言 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支撑高度超过8 m,或搭设跨度超过18 m,或施工总荷 载大于15 kN / ㎡,或集中荷载大于20 kN / ㎡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属高大模 板工程及支撑系统。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因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系统每年因为模板支撑系统引发的安全事故较多[1],施工质量及事故后分 析也引起较大关注[2,3,4,5,6],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快速、有效的现场监测十分必 要[7]。 2主要监测项目内容 主要监测项目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8]、行业标准[9,10]及部门规章[11]要求,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主要监测项目及监测设备见表1: 表1 高大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监测项目及监测设备表

3监测点布设要求及要点 3.1 基准点的布设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一般高大支撑系统的监测延续时间较短,基准点布设原 则就近利用周边稳定地面埋设,且在支撑系统脚手架外围,以确保监测人员、仪 器安全,并能保证基准点的相对稳定性。监测点埋设采用电锤钻孔,埋设专用钢钉,并灌入结构胶或水泥砂浆使其稳固。基准点采用相对坐标系,参照施工坐标 轴为坐标X、Y定向,以确保监测数据有对比参照性,便于数据分析。 3.2 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点应布设原则应在跨中或主、次梁交叉等受力较大处,考虑到现场支撑 系统各种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纵横交错现场通视情况不好,同时为保证监测 人员安全,尽可能不在支撑下面立尺观测,结合现有常用监测仪器和监测方法, 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点采用与全站仪相匹配的反射片,安装方式即直接将反射片 粘贴于支撑系统的立杆上;内力监测采用振弦反(轴)力计安装于支撑立杆底部,通过振弦频率读数仪进行监测。结合专项施工方案,对受力加大,支撑较薄弱的 部位进行合理布点。 4立杆竖向位移监测 4.1 监测方法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方案 高支模支架监测措施 本工程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为确保施工安全,必须随时进行监测。重点监测措施如下: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监测点布设:按每10-15米设置检测剖面,每个检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定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后。

4.当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砼,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 在搭设前,工长及安全员需对所支撑的地下室顶板进行检查,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强度时方可进行本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待高支部分砼浇捣完毕后下层模板支撑方可拆除。 在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包括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底板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连接扣件是否松动,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脚手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3、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同时,浇筑过程中需要由专人实时观测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及时恢复。监测频率不应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4、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模板统一按全跨长度的1/400起拱。

高支模支架监测方案

高支模支架监测方案 1 支架重点监测措施 1、本工程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重点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监测点布设: 按每10米设置监测剖面,箱梁实心部分每5米设置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平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3)监测频率: 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20~30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用时间至砼终凝后。 2、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工长及安全员负责对支架搭设施工进行监测,确保支撑系统施工安全,检查、巡查重点要求如下: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2)基底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4)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5)脚手架架体和杆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6)脚手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3、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一次。 4、模板支架是否按方案要求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5、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必须由项目部组织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并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必须随时对支架进行观测。

高支模监测方案(广州上传系统)

*************项目高支模监测方案 *************有限公司2018年10月11日

高支模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项目高支模监测 工程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道罗家村东环路西侧委托单位:广州市泽辉发展有限公司 编写: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11日 目录

1 项目概况 (5) 2 高支模监测目的及意义 (5) 3 监测依据 (8) 4 监测技术要求 (8) 4.1 监测总体要求 (8) 4.2 监测内容和数量 (9) 4.3 监测频率 (9) 4.4 监测预警值 (9) 4.5 监测传感器埋设要求 (10) 5监测实施 (11) 5.1倾斜监测 (11) 5.1.1监测设备 (11) 5.1.2传感器工作和计算原理 (12) 5.1.3测点布设 (12) 5.2轴力监测 (12) 5.2.1监测设备 (12) 5.2.2安装方法 (13) 5.2.3监测方法 (13) 5.3沉降监测 (13) 5.3.1监测设备 (13) 5.3.2安装方法 (13) 5.4水平位移监测 (13) 5.4.1监测设备 (13) 5.4.2安装方法 (14) 5.5监测系统 (14) 6 上传系统 (14) 7 拟投入人员和设备清单 (16) 8 需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16) 9 应急预案及监测应急措施 (17) 9.1应急预案 (17)

9.2监测应急措施 (18) 10信息反馈措施与资料提交 (18) 11质量控制措施 (19) 12 安全保证措施 (19) 13 服务承诺 (2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