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层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策略(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要点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国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严重。

《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数据,对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提出建议,有助于提高哮喘的临床管理水平。

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和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该建议主要提出以下内容。

长期治疗方案1. 常用治疗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分为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和附加药物3大类:(1)缓解药物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症状,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吸入短效抗胆碱药物等。

代表药物为吸入型SABA,在出现哮喘症状时按需使用,不宜单用。

其代表药物沙丁胺醇能快速、强效舒张支气管,有效改善气道阻塞,缓解患儿症状。

左旋沙丁胺醇是其发挥药物疗效的主要成分,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小,用药剂量更少。

(2)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ICS-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LABA)复合制剂等。

ICS是哮喘控制治疗的优选药物,但是长期使用时要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LTRA可有效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改善呼吸道炎症,是儿童哮喘控制治疗的备选一线药物。

我国仅有孟鲁司特可应用于儿科临床,LTRA 单药治疗方案适用于轻度儿童哮喘的控制治疗,该药也可与ICS 联合应用于中、重度儿童哮喘的治疗。

(3)附加药物主要以抗IgE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为代表的生物制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如噻托溴铵等,主要应用于难治和重症哮喘。

此类药物作为前述控制药物的附加治疗,不单独使用。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奥马珠单抗已在我国儿科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白细胞介素5抗体(美泊利单抗)也已在国外被批准用于6岁及以上严重嗜酸粒细胞性哮喘儿童。

2. ≥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分为5级,通过对儿童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及急性发作次数和严重度的综合评估,考虑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2024年修订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2024年修订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2024年修订版)目录1. 引言2.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3. 诊断标准4. 评估和监测5. 非药物治疗6. 药物治疗7. 预防措施8. 总结9. 参考资料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提供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指南。

该指南基于2024年修订版,旨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简明、准确的指导。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为支气管高反应性和可逆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其主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和胸闷感。

诊断标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应基于以下标准:- 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或胸闷感。

- 支气管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肺功能检测显示可逆性阻塞性通气障碍。

- 排除其他疾病:排除其他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评估和监测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评估和监测,应包括以下方面:- 病史:详细了解患儿的症状、发作频率等。

- 肺功能检测:评估患儿的肺功能,包括峰流速、用力呼气容积等。

- 控制水平评估:评估患儿的病情控制程度,包括症状频率、夜间症状等。

- 预后评估:评估患儿的预后和发展趋势。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措施:- 触发因素避免:避免患儿接触可能引发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如烟雾、过敏原等。

- 支持性护理:提供适当的支持性护理,如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

- 教育和自我管理:向患儿和家长提供相关教育,包括哮喘的认识、正确使用雾化器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药物:-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于缓解急性哮喘发作,如沙丁胺醇。

- 长效控制药物:用于维持哮喘症状的长期控制,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

- 其他辅助药物:根据患儿情况,可酌情使用其他辅助药物,如抗白细胞介素治疗。

预防措施为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加重,应采取以下措施:- 预防性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如吸入型皮质类固醇。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2020版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2020版

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2020版English Answer:Asthma Management Guidelines 2020。

Introduction:Asthma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airway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episodes of wheezing, coughing, chest tightness, and shortness of breath. It is a major global health problem, affecting an estimated 30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Diagnosis:The diagnosis of asthma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patient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ung function testing. The most common symptom of asthma is episodic wheezing, which may be accompanied by coughing, chest tightness, or shortness of breath. Physical examination mayreveal wheezing or rhonchi on auscultation of the lungs. Spiromet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lung function test for diagnosing asthma. It measures lung volumes and airflow rates.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spirometry may show reduce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Management:The goal of asthma management is to control symptoms, prevent exacerbations,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The cornerstone of asthma management is controller medication, which is taken regularly to reduce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prevent symptoms. Controller medications include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 long-acting beta-agonists (LABAs), and leukotriene modifiers.In addition to controller medication, patients with asthma may also need reliever medication, which is taken on an as-needed basis to relieve acute symptoms. Reliever medications include short-acting beta-agonists (SABAs) and oral corticosteroids.Lifestyle modifications can also help to manage asthma. These include avoiding triggers, such as allergens and irritants, and getting regular exercise.Exacerbations:Exacerbations are acute worsening of asthma symptoms that require increased treatment. Exacerbations can be trigger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respiratory infections, exposure to allergens or irritants, and non-adherence to medication.Treatment of exacerbations includes increasing controller medication, adding reliever medication, and, in severe cases, hospitalization.Monitoring:Regular monitoring is essential for managing asthma. This includes tracking symptoms, measuring lung function, and assessing response to treatment. Patients should haveregular follow-up visits with their healthcare provider to monitor their asthma and adjust treatment as needed.中文回答:支气管哮喘诊疗指南2020版。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 治指 南 ( 基层版 )—— 支气管哮喘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 . [ J ].中国全科 医学 ,2 0 1 3 ,1 6( 9 )
3 0 3 0 .[ w w w . c h i n a g p . n e t ]
表1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 的分级 支 气 管 哮 喘 是 社 区 常见 的慢 性 呼 吸 道 疾 病 ,近 年 来 其 患 病 率 在全 重 年增加 的趋势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哮喘防 气 短 步行 、 上楼时 稍事活动 休息时 一 治 的 主要 力 量 ,基 层 医 务人 员 对 哮 喘 规 范 体 位 可平卧 喜坐位 端坐呼吸 一 化 诊 治 的认 识 和 临 床 诊 治 水 平 尤 为 重 要 。 讲 话 方式 连续成句 单词 单字 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 可有 焦 虑 , 尚安 静 时有 焦 虑 或 烦 躁 常 有 焦 虑 或烦 躁 嗜 睡 或 意 识模 糊 为此 ,2 0 1 3年 中 华 医 学 会 呼 吸 病 学 分 会 出 汗 无 有 大汗淋漓 一 哮喘学组联合 中华医学会全科 医学分会首 轻 度 增 加 增 加 常 >3 0次/ mi n 一 次制 定 了 《中 国 支 气 管 哮 喘 防 治 指 南 呼吸频率 常无 可 有 常 有 胸 腹 矛 盾 运 动 ( 基层 版 ) 》 。本 期 主 要 向广 大 全 科 医 生 介 辅助呼吸肌活动及 三凹征 哮 鸣 音 散在 , 呼吸末期 响亮 、 弥漫 响亮 、 弥漫 减弱 、 乃至无 绍 支 气 管 哮 喘 的 诊 断 与 鉴别 诊 断 。
1 定 义
支 气 管 哮 喘 足 一 种 慢性 气 道 炎 症 性 疾 力 呼 气 容 积 ( : 日问 症 状 > 2次/ 周 、活 动 受 限 、有 F E V . )增 加 ≥t 2 % ,且 征 ) 病 。这 种 慢 性 炎 症 与 气 道 高 反应 性 的发 生 F 夜间症状或憋醒 、使用缓解药物 的次数 > E V 增加 绝对 值 ≥2 0 0 m 1 ] 。符合 1~4 和发展有关 。哮喘的发病是 遗传 和环境两 条或 4 、5条者 ,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 喘。 2次/ 周 、 <正 常预计值 或本 人最佳 值 的 方面 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表现为 2 . 2 分期 ( 1 )急 性发 作期 :是指 喘 8 0 % 、每年有 ≥1次 的急性发作 ;未控制 反复发作 的喘息 、气急 、胸 闷、咳嗽等症 息、气促 、咳嗽 、胸 闷等症 状突 然发 生, 在任何 一周 出现 ≥3项 部 分控 制 特征 、 ( 状 ,常在夜 间和 ( 或 )清晨发作 、加 剧 , 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 ,常有 呼吸困难 ,以 在任何 1 周 内出现 1次急性发作 ) 。 ( 2 ) 大多数患者可经药物治疗得 到控制 。 呼气 流量 降低 为其 特 征 ,常 因接触 变 应 哮喘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程度 的分级 :哮喘 2 诊 断 原、刺激物 或呼吸道感 染诱 发。 ( 2 )慢 急性发作时其程度轻重不一 ,病情加重可 2 . 1 诊 断 标 准 ( 1 )反 复 发 作 喘 息 、 性持续 期 :是 指 患者 每周 均不 同频 度 和 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 出现 ,偶尔也可在 气急 、胸 闷、咳嗽等 ,多 与接 触过敏 原 、 ( 或 )不 同程 度地 出现 症 状 ( 喘 息 、气 数分钟 内即危及生命 ,故应对病情做 出正 冷空气 、物理 、化学性刺激以及 上呼吸道 急 、胸 闷、咳嗽等 ) 。 ( 3 )临床 缓解期 : 确 的评估 ,以便 给予及 时有效的紧急治疗 感染 、运 动等有关 。 ( 2 )双肺可 闻及散 指经过治疗 或未经 治疗症状 、体 征消 失 , 见表 1 ) 。 ( 在或 弥漫 性 ,以呼 气 相 为 主 的 哮 鸣 音。 肺 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 水平 ,并维持 3 3 鉴 别 诊 断 ( 3 )上述 症状 和体征 可经 治疗 缓解 或 自 个 月 以上 。 支气管哮喘应 注意与左心 功能 不全 、 行缓解 。 ( 4 ) 除外 其他 疾病 所引起 的喘 2 . 3 分 级 ( 1 ) 控 制 水 平 的 分 级 :控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上气道 阻塞性病变等 。此 息 、气 急、胸 闷和咳 嗽。 ( 5 )临床 表现 制 ( 满足 以下所有条件) :无 ( 或≤2次/ 常见 疾 病 相鉴 别 ,鉴 别 要 点 见 表 2 外 ,还应与支气管扩张 、变应性 肉芽肿性 不典 型者 ( 如无 明显 喘息或体征 ) ,可根 周 ) 日间 症 状 、无 活 动 受 限 、无 夜 间 症 C S S ) 、变应性 支气 管肺 曲霉病 据条 件做 以下检查 ,如任一结果 阳性 ,可 状或憋醒、无 ( 或 ≤2次/ 周 ) 需要使 用 血管 炎 ( ( A B P A) 等 疾 病 相鉴别。 辅助诊 断为支气管哮喘 。①简易峰流速仪 缓解药物 、肺功能正常或 ≥正 常预计值或 测 定 最 大 呼 气 流 量 (日 内 变 异 率 ≥ 本人最佳值 的 8 0 % 、无 急性 发作 ;部 分 2 0 %) ;② 支气管舒 张试验 阳性 [ 一秒用 控制 ( 在任何一周 内出现 以下 1— 2项特

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完整版)

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完整版)

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完整版)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国内成人哮喘问卷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现患率已达4.2%,远超以往预估值。

据此推测,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有可能高于目前的预期水平。

当前我国儿科哮喘的诊治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约30%的城市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20%以上的儿童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

早期诊断、规范化管理和早期干预是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提高哮喘诊断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广大医师及卫生管理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

鉴于此,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哮喘诊治指南及共识,纳入近期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数据,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基础上,对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儿童哮喘提供帮助。

本建议重点列出了需与儿童哮喘鉴别的常见疾病特点;对指南中哮喘诊断和监测的客观指标评估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增加了难治性和重症哮喘的诊治流程;以列表的形式细化了哮喘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降级治疗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强调了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的重要性。

真诚希望广大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多积累经验,针对本建议的内容、形式、指导性、实用性等方面积极反馈建议和意见,为未来编写出更适用于我国临床实践特点的儿童哮喘诊疗指南提供参考,共同推进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一、概述1.定义: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和遗传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启动、慢性炎症持续过程及气道重塑。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方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方案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疗方案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发作前可有流涕、打喷嚏和胸闷,发作时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喘鸣音。

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如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称为哮喘危重状态,表现为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表现出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

儿童哮喘常见诱因:吸入过敏原(室内:尘螨、动物毛屑及排泄物、蟑螂、真菌等;室外:花粉、真菌等);食入过敏原(牛奶、鱼、虾、鸡蛋、花生等);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及支原体感染);强烈的情绪变化;运动和过度通气;冷空气;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诊断要点】(1)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4)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或支气管异物等。

(5)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增高,血气分析示PaO2 下降、PaCO2 上升。

【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重点为抗炎、平喘,以便快速缓解症状;慢性持续期应坚持长期抗炎,降低气道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危险因素和自我保健。

(2)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

缓解药物能快速缓解支气管收缩及其他伴随的急性症状,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包括①吸入型速效β2 受体激动药;②全身性糖皮质激素;③抗胆碱能药物;④口服短效β2 受体激动药;⑤短效茶碱等。

2023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存在哮喘共患病是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因素之一。

为提高我国儿科医师对哮喘共患病的认知度,规范哮喘临床诊疗中相关共患病的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涵盖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声带功能障碍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焦虑和抑郁、胃食管反流病和咽喉反流、肥胖、食物过敏等非呼吸系统疾病,也涉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和鉴别。

以期为儿童哮喘共患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进而提高我国儿童哮喘总体控制水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3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我国14岁以下儿童哮喘累积患病率分别为1.09%、1.97%和3.02%[1]。

近期国内成人哮喘问卷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现患率已达4.2%[2]。

据此推测,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可能高于2010年的水平。

哮喘的管理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的有效控制,但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调查结果显示,20%的城市哮喘患儿未达到良好控制[3],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儿童哮喘的未控制率可能更高。

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复杂多样,包括临床医师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患儿及家长教育不足、用药依从性差、未有效回避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存在哮喘共患病等。

在儿童哮喘尤其是难治性或重症哮喘的临床诊疗中,共患病的评估和合理治疗是有效控制哮喘的关键之一。

本专家共识涉及的哮喘共患病主要是指在哮喘人群中其患病率通常高于健康人群且可影响哮喘的表型、治疗反应、控制水平或严重程度的疾病。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完整版)

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完整版)

2020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完整版)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国内成人哮喘问卷调查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现患率已达4.2%,远超以往预估值。

据此推测,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有可能高于目前的预期水平。

当前我国儿科哮喘的诊治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约30%的城市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20%以上的儿童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

早期诊断、规范化管理和早期干预是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提高哮喘诊断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广大医师及卫生管理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

鉴于此,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最新发表的哮喘诊治指南及共识,纳入近期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经验及研究数据,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基础上,对儿童哮喘规范化诊治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儿童哮喘提供帮助。

本建议重点列出了需与儿童哮喘鉴别的常见疾病特点;对指南中哮喘诊断和监测的客观指标评估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增加了难治性和重症哮喘的诊治流程;以列表的形式细化了哮喘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降级治疗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强调了医患沟通和患儿教育的重要性。

真诚希望广大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多积累经验,针对本建议的内容、形式、指导性、实用性等方面积极反馈建议和意见,为未来编写出更适用于我国临床实践特点的儿童哮喘诊疗指南提供参考,共同推进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一、概述1.定义: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

呼吸道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认为,免疫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和遗传机制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启动、慢性炎症持续过程及气道重塑。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阅读提示:1.哮喘控制药物:推荐首选ICS-福莫特罗,不再推荐单独使用沙丁胺醇等SABA。

(见阶梯治疗方案)2.阿司匹林及药物诱发性哮喘的定义更新为: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哮喘发作。

诱发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抗生素或某些生物制剂。

3.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大剂量ICS;LABA、LTRA、LAMA 以及茶碱都需要与ICS联合使用。

哮喘流行病学01 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2014年亚洲哮喘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亚洲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

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 3.58亿,较1990年增加了12.6%。

2019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显示:20岁以上哮喘患者4570万,患病率为4.2%。

02 哮喘的控制现状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总体控制率为28.5%。

其中参与2008年哮喘控制调查的10个城市在2017年调查中哮喘控制率为39.2%,较2008年哮喘控制率28.7%明显改善。

图1:2008年和2017年我国10个城市哮喘控制情况03 2020版哮喘分期(根据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期: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持续期:每周均不同频度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临床控制期:患者无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4周以上,1年内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正常。

哮喘诊断与评估01 哮喘诊断标准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及部分未控制的慢性持续性哮喘双飞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阅读提示:1.哮喘控制药物:推荐首选ICS-福莫特罗,不再推荐单独使用沙丁胺醇等SABA。

(见阶梯治疗方案)2.阿司匹林及药物诱发性哮喘的定义更新为: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哮喘发作。

诱发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药、抗生素或某些生物制剂。

3.重症哮喘的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大剂量ICS;LABA、LTRA、LAMA 以及茶碱都需要与ICS联合使用。

哮喘流行病学01 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2014年亚洲哮喘研究荟萃分析显示:亚洲成人哮喘患病率在0.7%-11.9%,平均不超过5%。

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哮喘患者达 3.58亿,较1990年增加了12.6%。

2019年中国肺健康研究显示:20岁以上哮喘患者4570万,患病率为4.2%。

02 哮喘的控制现状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患者总体控制率为28.5%。

其中参与2008年哮喘控制调查的10个城市在2017年调查中哮喘控制率为39.2%,较2008年哮喘控制率28.7%明显改善。

图1:2008年和2017年我国10个城市哮喘控制情况03 2020版哮喘分期(根据临床表现)急性发作期: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并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慢性持续期:每周均不同频度或不同程度地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临床控制期:患者无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4周以上,1年内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正常。

哮喘诊断与评估01 哮喘诊断标准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反复发作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及部分未控制的慢性持续性哮喘双飞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ppt课件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解读ppt课件

效果。
特殊类型哮喘的药物治疗策略
咳嗽变异性哮喘
针对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 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
运动诱发性哮喘
在运动前使用吸入性短效β2受体 激动剂可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发
作。
阿司匹林哮喘
对于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 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及非甾体类 抗炎药,可选择使用吸入性糖皮 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
指南的制定和更新有助于推动支气管哮喘领域的科研和学术交流, 促进医学进步。
更新内容与亮点
更新诊断标准和分类
新版指南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标准和分类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强化个体化治疗
指南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 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等方面。
关注特殊人群
新版指南更加关注儿童、老年 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支气管 哮喘防治,提供了更为详细的 指导和建议。
03
药物治疗策略与选择
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方案
首选吸入性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01
通过吸入装置快速给药,数分钟内起效,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
挛,改善呼吸困难。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应用
02
对于中重度急性发作,应尽早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可口服
或静脉给药,以迅速控制炎症。
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
03
作为辅助治疗,可联合使用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
中度
稍事活动即气短,喜坐位,讲话常有中断,时有焦虑,出 汗,呼吸频率增加,肺内可闻及响亮哮鸣音。
重度
休息时即气短,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表达,常有焦虑和 烦躁,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0次/分,肺内可闻及响亮 哮鸣音。

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精选全文

哮喘防治指南(2020版)解读精选全文

PART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处理
哮喘急性发作高危患者危险因素
目前未使用吸入激素 对哮喘治疗依从性差 有心理疾病或社会心理问题,包括使用镇静剂 曾经有过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濒于致死性哮喘的病史 过分依赖SABA,特别是每月使用沙丁胺醇(或等效药物)超过1支 在过去1年中因为哮喘发作而住院或急诊 正在使用或最近刚刚停用OCS 有食物过敏史
的哮喘,或伴急性发作
• 采用高剂量ICS(证据等级A)或中剂量ICS+LABA(证据等级D)
初始控制药物治疗前
若可能,记录哮喘诊断证据 记录患者症状控制水平和风险因
素,包括肺功能 考虑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
初始控制 药物治疗前后
初始控制药物治疗后
在2~3月后或更早,评估患者治 疗反应
维持良好控制≥3个月,可考虑 降级治疗
诊断和评估
• 症状控制和风险因素(包括肺功能) • 吸入技术和依从性 • 合并症 • 治疗目标
治疗和调整
• 哮喘治疗药物 • 非药物管理策略 • 处理可控风险因素和合并症 • 吸入技术的培训
监测
• 症状、急性发作、副作用 • 肺功能、气道炎症水平 • 患者满意度
哮喘患者长期(阶梯式)治疗方案
药物
分级
≥80%
60%~79% <60%
PEF
≥个人最佳值
≥80%个人最佳值 60%~79%个人最佳
值 <60%个人最佳值
PEF变异率 <20%
20%~30% >30% >30%
临床特点 气短 体位
讲话方式 精神状态
出汗 呼吸频率 辅助呼吸肌 活动及三凹征
哮鸣音 脉率(次/min)
奇脉
最初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后PEF占预计值或个人

儿童支气管哮喘指南 2020

儿童支气管哮喘指南 2020

儿童支气管哮喘指南 2020英文回答:Childhood asthma is a common respiratory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ion and narrowing of the airways, leading to symptoms such as coughing, wheezing,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chest tightness. It is a chronic condition that affects millions of children worldwide and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daily lives.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managing childhood asthma is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zing triggers. Triggers arefactors that can worsen asthma symptoms or cause an asthma attack. Common triggers include allergens such as dust mites, pollen, pet dander, and mold, as well as irritants like tobacco smoke, air pollution, and strong odors. By identifying and avoiding these triggers, 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and severity of asthma symptoms.In addition to trigger avoidance, medication plays acrucial role in controlling childhood asthma. There are two main types of asthma medications: quick-relief medications and long-term control medications. Quick-relief medications, such as short-acting beta-agonists, provide immediaterelief during an asthma attack. On the other hand, long-term control medications, such as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are taken regularly to reduce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prevent asthma symptoms from occurring.It is important for parents and caregivers to work closely with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develop an individualized asthma action plan for their child. Thisplan outlines the steps to be taken in case of an asthma attack, including the use of medications and when to seek emergency medical care. By following the asthma action plan, parents can effectively manage their child's asthma and minimize the impact on their daily activities.In addition to trigger avoidance and medication, there are other strategies that can help manage childhood asthma.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such as swimming or biking, can improve lung function and overall fitness. However, it is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child's asthma is well controlled before engag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Proper nutrition is also important, as a healthy diet can support respiratory health and immune function.It is worth noting that childhood asthma is a dynamic condition, and the management approach may need to be adjusted over time. Regular follow-up with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s essential to monitor the child's asthma control and make any necessary changes to the treatment plan.中文回答: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的炎症和狭窄,导致咳嗽、喘息、气短和胸闷等症状。

儿童支气管哮喘36例临床诊治疗效观测

儿童支气管哮喘36例临床诊治疗效观测

儿童支气管哮喘36例临床诊治疗效观测摘要] 儿童支气管哮喘,为儿童期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属于气道慢性炎症,长期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增高。

哮喘的病因较复杂,与儿童遗传背景、神经内分泌激素等方面有关,遗传倾向较明显。

临床上以抑制呼吸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为重点,作为防治哮喘的新要领有报道支气管壁上的炎症病变,导致机体和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气道敏感性增高,从而使支气管壁痉挛加重。

小儿哮喘与感染、过敏有关,发作时气管处于痉挛状态,其疗原则为抗炎、抗过敏、抗痉挛。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儿童;丹参注射液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异性的一种异质类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其发生与遗传有关,但主要与受到外界的环境刺激有关[1]。

儿童哮喘治疗及时,虽不能完全根治,但可达到临床缓解,患儿可像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学习、工作。

近年来对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有新的进展,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炎症,基于以上认识,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12月间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整理 2016年7月-2018年12月间我院住院部收治的3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7周岁。

体征:典型症状就是咳嗽,胸闷,喘息以及呼吸困难,反复的发作,一般在夜间或者是清晨加重;发病时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孩子往往不能平卧,在坐位的时候端坐呼吸,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可以发现惶恐不安。

同时选择临床收治的同等病例数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发病时限长短以及哮喘的严重程度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在抗炎、解痉平喘、抗感染及补液等综合治疗,儿童哮喘常用药物原则上可分为控制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两大类。

哮喘控制药物是长期而每日使用的药物,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包括有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及色甘酸钠等;缓解药物快速起效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发作时按需使用,常用的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及抗胆碱能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基层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策略(完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只要把握好急慢分治和转诊指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是哮喘防治的最佳平台。

本建议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研究数据及管理指南,就儿童哮喘临床诊治策略发表更加具体的认识和解读,并对临床实践提出更具操作性的要求和方案。

儿童哮喘的早期筛查1.儿童哮喘的诊断(1)目前诊断哮喘的主要线索是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其中又以反复多次的喘息作为疾病的主要特征,并不是完全依靠肺功能检查和过敏原检查;(2)哮喘诊断的关键线索是喘息发作的频次和严重程度,以及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或口服)或抗哮喘药物的治疗有效性;(3)过去1年中喘息≥3次,或在过去的2~3年中平均每年喘息≥2次,其中至少有1次因为喘息发作需要急诊/吸氧/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住院,可作为哮喘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4)哮喘急性发作时应有典型的哮鸣音体征,由不同医院、不同医师记录到相同的体征时价值最大;(5)超过4周以上的持续性咳嗽,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虽不伴有喘息,也需要考虑为哮喘症状之一;(6)患儿存在特应性皮炎和/或过敏性鼻炎,以及一级亲属存在过敏性疾病,这些哮喘的高危因素有助于疾病的诊断;(7)由于哮喘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需要与其他喘息性疾病相鉴别,尤其对于1岁之内的婴儿诊断哮喘时,需要十分慎重;(8)当通过现有的信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时,需通过试验性治疗2~3个月,根据治疗后以及停药后反应,进行整体评价;如果“治疗有效,停药复发”,也支持哮喘的诊断。

2.关于哮喘的早期诊断策略(1)6岁及以上儿童哮喘诊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诊断哮喘的首要线索,症状包括暴露于各种刺激所诱发的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或胸闷,刺激包括呼吸道感染、刺激物(寒冷、烟草烟雾)、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皮毛)、运动,尤其在夜间或凌晨出现症状,同时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2)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反复咳喘可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表现,也可由反复呼吸道病毒感染或气道发育异常所引起,通常该年龄段儿童难以配合肺功能检查来获取“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诊断依据。

临床上主要依据喘息症状、发作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哮喘发生的高危因素,来评估患儿是否需要启动长期的抗哮喘药物规范治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1. C-ACT适用于5~11岁哮喘患儿(原适用年龄为4~11岁,鉴于4~5岁儿童认识能力水平,建议调整到5~11岁哮喘患儿)。

2. TRACK TRACK 是一项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的哮喘控制水平的量化评估工具,改良中文版TRACK问卷是对国际版TRACK进行译制改良而来,更适于中国5岁以下儿童应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哮喘治疗策略1.儿童哮喘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的快速缓解治疗和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的长期控制治疗。

(1)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哮喘治疗,ICS是哮喘治疗的基石,所有的优选方案应以ICS为基础。

(2)年龄决定了儿童哮喘的吸入治疗方式和药物选择,可以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和配合程度,选择不同剂型的吸入药物,包括雾化吸入混悬液、吸入用气雾剂和干粉剂。

(3)目前普遍采取“降阶梯”治疗模式,对于绝大部分的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启动治疗时,采取第3级治疗方案〔≥6岁儿童,低剂量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低剂量ICS+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6岁儿童,中剂量ICS或低剂量ICS+LTRA〕,然后根据控制情况,逐渐降级,直至停药。

(7)启动哮喘控制治疗后,每3个月作为1个哮喘控制治疗的评估周期,全面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哮喘控制情况做出维持、升级或降级的治疗计划。

(8)对于控制不佳的哮喘患儿,在升级治疗之前首先要检查患儿吸药方法、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等情况。

(9)关注儿童哮喘共存疾病的治疗,尤其控制不佳的哮喘患儿更强调鼻窦炎、变应性鼻炎、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胃食管反流和肥胖等共存疾病的治疗。

(10)儿童哮喘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治疗,根据标准(下述)可停药。

(11)对于达到停药标准的哮喘患儿,并不代表以后哮喘不再复发,仍需要进行定期随访,根据后续变化做出适当调整。

2. 急性发作治疗策略(1)初始治疗,出现缺氧表现时,及时吸氧或以氧气作为驱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多次雾化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联合高剂量ICS,第1小时可每20min吸入1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根据病情每1~4h重复吸入治疗,高剂量ICS总疗程至少7~10d。

(2)症状无缓解或重度以上发作,联合吸入抗胆碱能药物(SAMA)和尽早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若疗效仍不佳,加用静脉硫酸镁或茶碱类药物。

(3)治疗1h后评估,症状缓解、血氧饱和度>94%者可回家处理,改善不明显者收住入院,进行性加重者转至上级医院。

(4)轻中度哮喘发作患儿可以在家自我处理,根据病情轻重联合使用SABA和ICS,临床缓解期应适当增加ICS剂量,直到症状缓解,若治疗效果不佳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5)急性发作大多由病毒感染诱发,只有当明确细菌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方可使用抗生素。

3. 长期治疗策略长期治疗策略根据年龄分为≥6岁的5级治疗方案,和<6岁的4级治疗方案。

每1~3个月审核调整。

(1)初始治疗①对于诊断明确的患儿,未经正规治疗,若症状不频繁或不严重,从第2级开始治疗;多数时间有症状(相当于部分控制者),建议从第3级开始治疗;症状严重(相当于未控制者)或急性发作后转入长期治疗,建议从第4级开始治疗。

②对于高度怀疑哮喘者,需予以试验性治疗,参照长期治疗方案。

③任何控制级别均可以在原有方案上按需使用SABA(如咳嗽喘息出现时),但应密切关注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

④初始治疗的优选方案均为ICS,无法或不愿使用ICS或伴变应性鼻炎的患儿可选用LTRA,轻度持续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可单独使用LTRA,疗程至少6~8周。

(2)升级治疗升级治疗前要明确哮喘诊断,需排除合并症和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

①持久升级:当前治疗级别仅达到部分控制者升一级,未控制者升两级;升级后4~6周再次评估、调整直至哮喘控制。

②短程加强:此方案针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咳嗽明显时作为预先干预,即采用MIST研究中布地奈德1mg/次,2次/d,连用7d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哮喘急性发作。

(3)降级治疗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可降级治疗,治疗剂量减少25%~50%。

①单用中高剂量ICS者,尝试在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3个月后剂量减少25%~50%。

②单用低剂量ICS能达到控制时,可改为1次/d给药。

③联合使用ICS和LABA者,先减少ICS约50%,直至达到低剂量ICS 再考虑停用LABA。

但目前临床应用的多为ICS和LABA复合制剂,在ICS减量的同时,LABA也相应减少。

④降级治疗初期,患儿出现轻度喘息发作,应当返回降级治疗前的方案。

⑤降级治疗也不一定拘泥于完全控制3个月后才能降级,当治疗级别较高时(4级或5级),症状控制后可以在短期内降级到较低级别,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⑥当患儿存在气流受限、有急性发作的风险,如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花粉及柳絮飞扬季节、雾霾季节,不宜降级治疗。

⑦降级治疗后患儿有呼吸道感染时可以短期升级治疗7~10d。

(4)停药①儿童哮喘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治疗,同时满足以下3项标准可以考虑停药:➤至少1年未有哮喘发作,药物减量也持续稳定;➤连续肺功能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5岁以上儿童激发试验阴性。

②对于5岁以下哮喘患儿无法进行肺功能检查,更强调临床症状的持续稳定,当降级至第2级治疗方案,维持6个月~1年内无症状反复,可予以停药。

③降级维持或停药期间,喘息复发,若偶尔发作则对症处理后继续停药,非频发者恢复至停药前方案,频发或严重发作则在前方案上升级或越级治疗。

如学龄期控制良好的轻度持续哮喘患儿每年发作1~2次,建议发作时短期使用ICS,疗效与长期治疗相当。

儿童哮喘维持期治疗推荐方案儿童哮喘维持期治疗推荐方案的关键点:(1)儿童哮喘维持期治疗是控制哮喘最主要的阶段,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疗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2)根据药物的可及性和年龄特点,推荐以下治疗方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适用于所有年龄患儿,更适合3岁以下的婴幼儿;氟替卡松定量气雾剂适合于2~4岁儿童,需要储雾罐辅助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适合于4岁以上儿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适合于6岁以上儿童。

(3)由于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不确定性,在启动初始治疗时,需要同时备用哮喘的急救药物SABA,包括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或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等。

(4)哮喘控制治疗时间通常为1~2年,有效治疗的第1年最为关键,建议采取降级治疗模式。

(5)降级治疗模式中,根据哮喘控制情况,可采取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的方案,联合使用ICS+LTRA时,先停LTRA;联合使用ICS+LABA 时,由于是复合制剂,可以同步减少ICS+LABA剂量;单用中高剂量ICS者,尝试在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3个月后剂量减少25%~50%;单用低剂量ICS能达到控制时,可改用1次/d给药,推荐每晚1次。

(6)降级治疗模式中,在含有ICS的治疗方案中,可采取每3个月减25%的ICS剂量或每6个月减50%的ICS剂量2种方案。

(7)在启动初始治疗时,可以进行过敏原、维生素D检查和肺功能检查,以后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8)在准备停药前,对于5岁以上哮喘患儿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进行激发试验测定。

根据上述原则,对于绝大部分的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启动治疗时,推荐第3级治疗方案,本课题组制定了儿童哮喘维持期初始治疗方案(见表1)和儿童哮喘维持期降级治疗方案(下述),其中降级治疗方案又分为2种不同减量模式,区别点在于每6个月降级(Ⅰ)和每3个月降级(Ⅱ)1次,各有优劣。

每6个月降级(Ⅰ)1次,每次药物减量50%,降级方案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但总ICS剂量增加;每3个月降级(Ⅱ)1次,每次药物减量25%,降级方案相对复杂、不宜掌握,容易出现混淆,但吸入总ICS 剂量减少,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兼顾家长心理需求进行选择。

必须强调的是,如果治疗期间病情不稳定或肺功能检查始终无法达到或接近正常,延迟药物降级(减量)治疗时间;部分哮喘患儿初始治疗或降级治疗过程中,病情控制不佳或出现反弹,还需要药物升级,一定是根据实际控制情况进行调整,并非只是单一机械式的降级治疗。

表1 儿童哮喘维持期初始治疗方案(3级方案)儿童哮喘维持期降级治疗方案(3级方案)如下:1.初始治疗(治疗时长0月)治疗方案(Ⅰ):(1)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支)0.5mg/次,2次/d,雾化;(2)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50μg/揿)2揿/次,2次/d吸入+孟鲁司特1次/晚,4mg/次口服;(3)沙美特罗替卡松(每吸50μg/100μg)1吸/次,2次/d;(4)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每吸80μg/4.5μg)1吸/次,2次/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