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

合集下载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同志理论家
• 巴特勒─企图开放出生理性别、社 会性别、性别认同、性认同、性对 象、性实践各种面相的交杂互动。
歌曲分享
• • • • 伤心酒店 苦海女神龙 抚摸 彩虹梦
伤心酒店
一杯搁再来 你若有了解 甭问阮对叨位来 不愿讲出来 郁卒放心内 感情失落的无奈 苦苦在等待 还是等无爱 虚情的对待 多情的世界 找无真情爱 引阮心悲哀 有爱也罢 无爱嘛快活 今夜伴阮是孤单
苦海女神龙
讨厌交男子 欢迎女朋友 讨厌文雅幼秀欢喜学风流 没人像我这款 心头乱乱想 饮凶酒 为何饮凶酒 越饮越忧愁 为谁人酒醉 为谁人迷茫 沦落在异乡的苦海女神龙 .................................
抚摸
无边的夜是铅 黑沉沉如你的眼 猫儿 踟蹰在床间 踏着我心田 无秧的田是旷野 渴望 温柔的挖掘 且停下你脚步 在我怀安歇 吻我 吻我 用你的唇 抚摸 抚摸 如铅 的你 喃喃诉说 吻你 吻你 用尽深情 抚平旷野的心
●彩虹城市
同志大游行
以彩虹作为「同志」的意象,始自美国旧金山一九七八年同志大游行 旗帜的设计人吉尔伯特?贝克(Gilbert Baker)所设计的八色彩虹旗: 粉红、红、澄、黄、绿、祖母绿、锭、紫,八色;八色分别象征性、 生命、愈疗、太阳、自然、艺术、和谐与灵魂。自此,视觉的缤纷与 意义的多元,便是象征同志的彩虹代称。 始自二零零零年的首届同玩节举办起,在我们每日生活的城市街头便 开始绽放彩虹色泽,到了二零零三年亮丽的台北都会更有了娉婷妖娆、 各色队伍骄傲现身的同志大游行,却紧接着在今年的此时,我们听见 了「一种」都市保守的声音告诉我们:多元是错的。──娉婷台北城, 不接纳多色公民的缤纷异彩。 然而作为都市异公民,我们仍将用自己的双脚走进城市的亮处,且张 扬旗帜──用我们的颜色对我们的城市说话。 我们以彩绘的身体热闹上路,城市的彩虹属于我们,而彩虹落处所迸 放的花火,则将无私地献给这座城市。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简介

六、文化女权主义
• 文化女权主义以激进女权主义为基础,要求把女性从“男 权价值”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并根据“女性价值”创造一 种替代“男性价值”的文化。 • 第一,强调性暴力是男权文化的本质和目的,关注和抨击 大众传媒和色情作品中的性暴力。第二,强调两性差异, 女性有许多特殊和优秀的品质,而男性特质则是攻击和情 绪表达上的困境。强调发展女性特质,进行社会结构的重 组。这一理论强调女性气质对男性气质的替代也就是替代 了性别平等,这一点遭到了质疑。
二、有偿家务劳动论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完全是私有 制,而是由于有薪水的劳动与无报酬的家务劳动的分离;他们 强调要使妇女摆脱压迫,必须打破公共劳动与家务劳动的界线。 在有关家务劳动是否有偿的方面,有两种不同观点。 美国女权主义者认为,有偿家务劳动会使妇女与世隔绝;使夫 妻关系、母子关系商品化;使劳动力的性别分工固定化。 英国等欧洲国家认为,政府为主妇付费的要求,有助于提高主 妇对于家务劳动的重视,通过家务创造劳动力价值。 三、妇女解放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 该理论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首先必须消灭剥削阶级的统治, 人类的平等包括男女平等才会成为可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所 争取的平等主要使权利和地位的平等,即男女在政治上、经济 上、文化教育上、社会上和家庭中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力,这 种平等带有资产阶级法权特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男女 平等才会真正实现。
(二)父权制压迫理论 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而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建立在男权文化的基础上的, 主要支柱是“性政治” (三)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高度重视存在于个人领域的性别压迫 (四)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 提出建立一个双性一体(androgoynous)的平等社会, 试图消除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以此来消除性别歧 视。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都把妇女视为 “文明 的敌人”,认为妇女在本质上是与自然 界相 联的,代表自然界中的一切非理性的、 原 始的、反社会的因素。奠定了西方男主 女 次、男尊女卑的二元论思想,女人处于 被 动无权状态。
习俗:日本 韩国把丈夫看作君 主 非洲:割礼 阿拉伯国家:妇女蒙面纱 印度:沙帝 中国:裹小脚
三、女权运动的第三浪潮(后现代女性主义流派)
法国朱丽娅 克里斯特瓦《妇女的时间〉〉,把时间 分为线性时间和循环时间。 欧洲女权主义三个阶段的特征: 第一阶段:要求在父权制社会中获得同男人平等的权 利。 第二阶段:差异派女性主义,强调性别的差异和女性 的独特性,颂扬女性 本质,并以差异为名否认男性秩 序。 第三阶段:拒绝形而上学的男女二分法,提倡三个阶 段的女性主义方法相互融合或共存于同一历史时间之 内。注意女权、女性、女人的统一。
一、基督教文明中的妇女观 在基督教<<圣经>>创世纪故事中, 上帝用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造了夏娃这个女 人,从此规定了女人依附男人的从属地位。 妇女被看成是生儿育女的工具,是诱惑 者。法国文学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特瓦在 <<中国妇女>>:女人只不过是功能性的, 从属于男性的客体,她只拥有躯体、性,生 殖的物质特性。
《列子.天瑞》: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 贵。” 《礼记 内则十二》:“男子居外,女子居内, 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 司马光《训子孙文》“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 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汉代班昭《女诫》: 一诫: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 谓卑弱下人也。 二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三诫: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敬顺之道,妇人之大 礼也。 四诫: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 谓妇德。 五诫: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违也。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 2. 海蒂.哈特曼《资本主义、男权制和性别
分工 》 3. 艾里斯.扬《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结合 》
对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评价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 ,它综合扬弃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 权主义的观点,不但批评了经济一元论的片面 性,而且提出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资本主 义和父权制,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主要原因 更加明朗。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把分析问题 局限在阶级方面相比,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已经 开始思考女性在种族、阶级、族裔、年龄、性 倾向、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相同与差 异,以及这些对女性受压迫的影响。
法和阶级斗争
代表人物
1. 西蒙.波伏娃 《第二性 》 2. G.卢宾 《走向妇女人类学 》 3. 本斯通和莫顿 《妇女解放的
政治经济学》
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评价
• 过多强调阶级利益,忽略同一阶级中的 性别关系
• 错误地把女性位置仅仅固定在私人领域 之中
• 以西方女权主义为中心,忽略不同国家 、种族妇女的差异
2. 对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 关系采取折中态度
3. 以男性规范为标准的价值取向 4. 强调女性主观因素 5. 忽略种族差异
二、激进主义女权主义流派
20世纪60年代后期,各种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 和行为崭露头角,由于“新左派”中的成员不满 “新左派”社会主义者和民权团体对她们的态度, 发起成立了强烈认同当代女性运动的一个派别。她 们并无统一的目标和理论体系,也无稳定的组织机 构,但通览她们的著作可以看出,尽管其解释各异, 但她们相一致的观点是:妇女受压迫是最基本的压 迫。
非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把女性的解放置于社会发展 的主流层面,其目标直接指向妇女解放,而且把马克思主 义的关于经济决定论、异化理论、两种再生产理论运用于 家务劳动和劳动市场中,从而建构了关于家务劳动的价值 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工体系理论,代表人物本斯通。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理性与平等的追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时间上是所有女性主义的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

其批判对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所以批判力非常有限,改革诉求也显得过于温和。

十八世纪欧洲女性者因为新资产阶级男人反抗君权的启发而开始质疑男权的神圣性。

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故应平等对待。

而且强调人性不分性别,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辩能力,男女不平等是习俗以及两性差别教育造成的,为了消弭人为不平等,应给予女性同质的教育;同时由于在兴趣、才能方面个人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女性应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作选择,以便人尽其才,为社会提供更充沛的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此外,法律应不分性别,男女一视同仁。

台湾的妇女运动在七0和八0年代深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如「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人尽其才」,及反对妇女保障名额、修改法律中的性别歧视等主张都十族展现追求平等的精神。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公领域范围,增强国家保护弱势个人(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公权力;并且有鉴于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深受经济力影响,而愈益注意经济分配的公平性,主张应由政府积极介入以减轻市场经济祸害;在法律方面则由消极的反对性别歧视的立法,进而积极以立法消除歧视或矫正已有的不平等。

如公设托儿所、受害妇女庇护所、加强就业训练都是近年来自由女性主义强调的重点。

八0年代以后的自由派女性主义者,终于体认到做一个齐家治国的女超人并不容易,故提出家务分工、弹性工时及减轻男性养家重担等概念。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英国的玛莉‧乌丝东奎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最有名的著作发表于1972年的《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她将生理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家庭角色的不同看作 是超越种族和阶级的社会存在。
她还认为“性别就是阶级”。(女性的殖民化,即 普遍屈从于男权制的压迫,是超越阶级、种族和文 化的。在所有已知社会中,性别都是以权力为基础 的,因而是一种政治关系)。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20世纪70年代,将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从归结为女 性的生理特征,转变为谴责男性的生理状态,从而走 向另一极端。攻击异性恋。“所有的已婚女性都是妓 女”。主张消除家庭,抛弃为母之道,不与男性性交。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弗里丹Betty Frieden: 1963 《女性的奥秘》
对家庭主妇的形象说’不’!她号召女性冲出家 庭这个”舒适的集中营”,到社会上去接受高等 教育,从事高层次职业,实现自由价值。
多年之后,《非常女人》:在事业和婚姻上二者 可以得兼。第二阶段:在男女真正平等的基础上 重塑我们的制度,以使我们能够生活在对生活和 爱的新的肯定之中,能够选择要孩子。
要哺育男人,要照顾男人,要安慰、劝慰男人,并要使男人的生活甜 蜜且愉悦。 叔本华:女人是第二性。 尼采: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在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时使用的 是”ALL MEN” 。
第一节:西方女性主义的产生
2、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英文中用Man作为笼统的人的专有名词 比如: Men可以替代People, 而Women却不能替代
《复制娇妻》: 揭露男权社 会真相
《末路狂花》: 突围-叛逆 男权
《女魔头》:杀 死男权
摧毁男性对女性的统
治机制,代之以赋权
机制(systems of
empowerment) 关注:1 男性针对女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

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但是经过女性主义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要点,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不再认为家庭成员的利益总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独立的经济贡献,女性在全球经济中作为非正式劳动力、家庭工人、食品生产者的角色。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和概括。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内容包括:(1)妇女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2)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压迫是阶级压迫的特殊形式,妇女解放必须伴随全体被压迫阶级的解放而实现。

(3)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4)妇女解放长期的历史过程,不仅受生产关系制约,也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不仅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也受精神文明程度的影响。

(5)妇女在推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有伟大作用;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妇女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因此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主要有: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如文化、资源方面、经济体制等)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传递、巩固。

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

社会性别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传入中国。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二)
激进女权主义的视角是新颖的,尤其是关于 性别差异和父权制理论对于传统的男性中心 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激进性 表现在:主张革命而非改良去争取妇女的解 放;强调男女对立和决裂,将矛头指向男性。 不过该理论缺陷在于对女性的特别强调忽视 了男女的同一性,很容易走入“生理决定 论”,而且对妇女本身的强调,忽视了妇女 受压迫的社会、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

女权主义思潮的主要流派
1.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2.激进主义的女权主义 3.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 4.后现代女权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一)
代表作:玛丽· 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权辩护》 传统认为女人智力低下,因而没能力从事政治社会事务。而女 权主义认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权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其理 论根源于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 特点:依据人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推崇自由主义思 想原则,主张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其平等指的是机会平等。 多数强调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在法律上保障妇女的权益。 观点: ①争取法律改革,排除原有对妇女的歧视;②确保妇女的社会 平等权利,排除妇女生育带来的障碍,争取妇女参与行政和决 策;③争取平等的机会,着重于妇女的就业培训和再培训的机 会。

女权主义福利观 (一)
共同点:都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地位的主要原 因: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背景下,妇 女仅限于私人领域是妇女地位低下的表现;性别分 工是帮助男性实现控制女性,实现霸权地位的工具。 ①反对性别歧视和性别贬抑,批判男女权力分配不 均以及女性沦为附庸的不公正境遇;②解构现行的 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父权制历史文化传统; ③纠正单一的以男性视角去书写历史、构建文化的 偏差,建立女性视角的话语知识。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眼于男女社会权利的平等。 ❖ 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女性主义”代替女权主
义,含有侧重争取男女之间文化与精神平等的意 思。
导论
❖ 女性主义批评首先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 评。其次,批评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其 一:具有纯粹的文本批评意义,即通过对具 体的文本的研究,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性别歧 视和女性意识的内容;其二:具有社会批评 的意义,即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研究,批评不 平等的社会现实。
经济制度。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是建立在男 权文化的基础上的,主要支柱是“性政治” (三)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高度重视存在于个人领域的性别压迫 (四)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
提出建立一个双性一体(androgoynous)的 平等社会,试图消除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
以此来消除性别歧视。
评价
❖ 激进的女权主义以一种新的社会视角来解释 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理论, 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它是女权主义流派中唯 一一个将矛头指向男性的理论。但由于过于 关注女人本身,忽略了对妇女受压迫的社会、 历史、经济层面的分析批判,强调男女对立 的一面,没看到男女的同一性。
❖ 第一阶段:要求在父权制社会中获得同男人 平等的权利。
❖ 第二阶段:差异派女性主义,强调性别的差 异和女性的独特性,颂扬女性本质,并以差 异为名否认男性秩序。
❖ 第三阶段:拒绝形而上学的男女二分法,提 倡三个阶段的女性主义方法相互融合或同存 于同一个历史时间之内。注意女权、女性、 女人的统一。
女性主义派别
(3)从追求同样的平等向从差异性中追求平等转变。
评价
优点:促进妇女的觉醒,推动妇女的发展,激励广 大妇女为获得男女平等的权利而斗争,为之后的 女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简介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 的角度探求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第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男性既成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 女性的拥有者,这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第二,一夫一妻制:历史上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使女子处于 从属地位。恩格斯指出历史上由对偶婚过渡而来的个体婚 制即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女性而不是对男子而言。“现代的 个体家庭建立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女性的家庭奴隶制之上”。 第三,女性体力弱小也是其受压迫的根源之一。随着私有 制的出现,女性被排除于社会生产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 庭的私人劳动。此时女性的家务劳作失去了往日公共的性 质,成为家庭的奴仆。
当代西方思潮

女 性 主 义简介
一、概况(地位、宗旨、背景、历程、主张、 流派、成就) 二、当下语境中关涉女性主义的两点思考
(一)地位
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人有了自 己的理论
(二)宗旨
男女平等
(三)背景:

实践: 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女性处于从
属地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妇女所受的 压迫和歧视是女性主义思潮产生的直接现 实基础。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29日发表的报告,2005年, 美国有28.7%的单身母亲、约4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女囚犯比例不断上升。 美国妇女受性侵犯的比例居高不下。
2009年美国人权纪录显示:

美国妇女不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参政权利。
美国女性人口占全美总人口的51%,但在第110届美国国会中,女 议员有88名,其中参议院16名,占16%;众议员72名,占16.6%。


“如果说女人是世俗的、平庸的、基 本上是功利主义的,那是因为她被迫把自 己的生存奉献给做饭和洗尿布——她无法 取得一种崇高感!” “她的双翼已被剪掉,人们却在叹息 她不会飞翔。”

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

女性主义与精神分析
了 这个词汇。 两次妇女解放运动: ①第一次:19世纪末,争取政治权利;


②第二次:20世纪60、70年代,消除男女差别。
二、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理性、自由、平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权利与财富、阶级剥削、人性)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基进女性主义(压迫源于父权制度)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女同志理论 后殖民女性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
2、父权制使“他者”得以确立;
3、神话——父权制下“此者”的辩护; 4、当代女性——社会造就的“女性气质”的“他者”;
5、走向自由解放。
五、女性主义批评

研究内容:妇女形象(2+3类)、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 提倡以对于文艺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 的再认识; 美国派与英国派: ①美国女性主义学者更倾向于在人文学科而非社会科学的领域从事研 究,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男性所统治; ②英国女性主义者更关注改变电视体制,其学术地位不及美国女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
3、欲求 象征界 语言

“主体意识”
“象征秩序”
“石祖”与“话语权” 女性是不存在
四、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一)定义 (二)哲学基础——萨特与存在主义哲学; 1、产生背景; 2、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3、存在先与本质;
4、人是绝对自由的存在。

(三)波伏娃与《第二性》 1、命运——生理特点使“他者”成为可能;



“身体写作”与《简·爱》:人的价值=尊严+爱。
2015
关于女性主义
目录大纲
一、女性主义与女权运动; 二、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理性与平等的追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时间上是所有女性主义的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

其批判对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所以批判力非常有限,改革诉求也显得过于温和。

十八世纪欧洲女性者因为新资产阶级男人反抗君权的启发而开始质疑男权的神圣性。

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故应平等对待。

而且强调人性不分性别,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辩能力,男女不平等是习俗以及两性差别教育造成的,为了消弭人为不平等,应给予女性同质的教育;同时由于在兴趣、才能方面个人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女性应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作选择,以便人尽其才,为社会提供更充沛的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此外,法律应不分性别,男女一视同仁。

台湾的妇女运动在七0和八0年代深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如「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人尽其才」,及反对妇女保障名额、修改法律中的性别歧视等主张都十族展现追求平等的精神。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公领域范围,增强国家保护弱势个人(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公权力;并且有鉴于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深受经济力影响,而愈益注意经济分配的公平性,主张应由政府积极介入以减轻市场经济祸害;在法律方面则由消极的反对性别歧视的立法,进而积极以立法消除歧视或矫正已有的不平等。

如公设托儿所、受害妇女庇护所、加强就业训练都是近年来自由女性主义强调的重点。

八0年代以后的自由派女性主义者,终于体认到做一个齐家治国的女超人并不容易,故提出家务分工、弹性工时及减轻男性养家重担等概念。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十八世纪英国的玛莉‧乌丝东奎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最有名的著作发表于1972年的《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女性主义1

女性主义1

• 从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整整十多年间,美国影坛兴起一股女性主义电 影风,许多优秀的女演员也在这一女性主义 • 段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如凡妮莎以及珍芳达合演的《茱莉亚》(描写反纳粹女杰 的生平故事)、莎莉菲尔德的《心田深处》(描写坚强的 农村妇女的故事)、杰西卡兰芝的《弗朗西斯》(描写性 格女星对抗好莱坞的悲剧故事)等‘
辅助女性摆脱蒙昧和压制,走向等位同格。
理论
• 1.宏观理论
• 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 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 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 2.微观理论
• 交换理论:女性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性 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 • 网络理论: •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男女两性由于从儿时起结 识的人就不同,后来的关系网络也不同,因此造成了两性发展机会的 巨大差异 • · 地位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的目标动力 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
• 各种形式的女性主义
• 其中一个流派是激进女性主 义(radical feminism), 认为父权是造成社会最严重 问题的根本原因。
• 激进女性主义者提倡分离 主义
• 也就是将社会与文化中的男性 与女性完全隔离开来,但也有 些人质疑的不只是男女之间的 关系,更质疑“男人”与“女 人”的意义(请见酷儿理论)。
发展背景
•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 • 19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 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 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 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反对一妻多夫、一 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女性主义 •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 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格运动”。

女性主义的四副面孔

女性主义的四副面孔
① 尽管 ” 这样的生活替代了更有意义的目标。 子, 弗里丹对这种传统的生活图景不满, 但她也并没
有要求女性为了事业牺牲婚姻和母亲身份, 她认 “ 为 女性 奥 秘 的 错 误 不 在 于 看 重 婚 姻 和 母 亲 身 份, 而是过分重视这两种实践方式, 把这看做是妇 ② 。 与早期的自 女全部人性需求和欲望的答案 ” 由主义女性主义者一样, 弗里丹呼吁女性进入公 共生活领域, 却没有召唤男人进入私人家务领域 。 《女性的奥秘 》 如果说 对“主妇综合症 ” 进行 了剖析, 那么弗 里 丹 的 另 一 著 作《第 二 阶 段 》 对 “女强人综合症 ” 进行了反思。 她在尊重女性生 命经验和价值感觉的基础上, 看到了因传统的女 — —女性试图成为全职事业型妇女与 性主义之名— 全职贤妻良母背后的筋疲力尽。她反问包括自己 女性是否能够和是否应该完 在内的女性主义者, 成不止一个、 而是两个完美标准。 在这一问题上 她远比前辈泰勒的闪烁其词来得坚定, 在反思中 “ ” , 重估了 女性气质 的价值 主张女性融入公共世 界与男性融入私人世界的同步过程, 这既是对女 中, 性的解放也是对男性的解放。 在《第二阶段 》 弗里丹使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产生了非常大的变 即从最初的建议女性和男人一样才能平等 , 转 化, 向主张只有社会像重视“男性气质 ” 一样重视“女 , 性气质” 女性才能和男性平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作为“最古典 ” 的女性主 义流派, 它有力地推动了女性在教育、 政治、 经济 上的平等权利的获得, 这一工作仍然在继续, 但将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仅仅理解为强调男女的同一性 来实现男女平权的思想与实践, 又显然忽视了这 一流派的新发展,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自身也在 反思, 也开始重视性别差异, 也在强调诸如基于特 定社会性别的法律比起一般中立的法律更能保障 两性平等之类的话题。但如何有区别地同时又是 平等地对待女性和男性, 仍然是一个危险而纠结 的问题。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综述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综述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综述摘要:女性主义是一股影响力相当大的思潮,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逐渐的关注西方的女性主义问题,并发表了许多的文章对这些不同的流派进行介绍。

本文选取了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力较大的几个理论流派,并概述了一些学者对这些流派的评价与看法。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差异;不平等引言在人类的历史上,不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中国社会,女性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之下。

在父权体制长期的宰制之下,女性一直被男性视为私有财产,且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

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才智出众的女子会被冠以女巫的标志,而中国自古便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和三从四德等伦理。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当中,女性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她们依附于男性而存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女性对于权利、平等和自由的要求和呼声也越来越高。

最终,女性意识的觉醒逐渐触发了女性主义的浪潮。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爆发于18世纪下半叶至1925年,运动的目标在于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包括话语权、教育权、就业权和反对一夫多妻制等。

一般来说,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产生于二战后的60-70年代,其基调是要强调两性间分工的自然性并消除男女等工不同酬。

要求忽略把两性的差别看成是在两性社会关系中,女性附属于男性的基础的观点。

要求分领域对相应适可公众开放,等等。

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产生于世纪之交,具有地方性、人身性、差异性的特点。

这次浪潮把注意力放到主体性和活生生的身份认同上,号召在各个相异的人群之间要有真诚的倾听和交流,而并不是把自己的解释图示强加给别人。

这次运动中还使女性主义者认识到,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不仅需要世界范围内广大女性的支持,还必须争取作为人类另一半的男性的支持与配合。

前后的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中不断的产生了纷繁复杂、观点各异的女性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不仅直接的推动了女性主义的浪潮,同时也带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一、女性主义概念界定女性主义的英文是Feminism,是源自于法国的Feminisme。

(完整word)女性主义理论

(完整word)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一词起源于 19 世纪的法国.虽然自古以来女性已处于边缘地位,但随着三次女权运动浪潮的催生,大众才逐步意识到性别区隔的矛盾与不公义.西蒙娜·德·波伏娃(2004)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表明了性别是后天制约的,而不是天生自然而成的,女性被视为“他者”,其地位是因男性主体的关系来定位的。

“被动"、“依赖”,甚至“臣服"被塑造成女性的“应然”特质,造成了女性在历史上的边缘地位。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将女性反抗的声音第一次全面地正式地引入到政治生活中,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被唤醒的女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争取政治权利、教育权利、工作权利到批判及反抗父权制意识形态压迫,对以性别压迫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抗.第一波运动中出现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非常重视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其基本立场可以被表述为一种社会正义的立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获得平等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男女两性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其主要目标就是为女性争取到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即在现有社会结构之内为女性争取男性所享有的公民权利。

之后的激进女性主义开始用父权制来描述男性对女性的系统压迫,通过这套话语体系,女性被被严格限定在家庭中的妻子、母亲的角色。

激进女性主义革命性地提出了一个口号“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经历的困扰和痛苦不只是个人生活的苦难,更是性别关系的权力压迫下的结果.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还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者认为,女性问题在工人运动、社会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女性解放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入社会主义劳动市场.对女性参与有薪工作的提倡首先建基于对家庭神圣性的破除,这让女性从从属地位走出来,并显示出了家务劳动对于家庭利益的价值。

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出现则对之前的女性主义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冲击.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第一章绪论在人类的历史上,不分地区、种族与阶级,女性都是一种附属的地位。

自从十五世纪开始,西方开始有了专门论及妇女的权利与价值的文章。

但真正开始具有社会运动的雏形,却是迟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革命女志士古杰所发表的「妇女权力宣言」,妇女运动到此才有明确的抗争对象与目的。

所以,虽然妇女运动到今日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可是他带给世人的启发与迷惑却是最具震撼性的。

第一节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父权体制长期的宰制之下,一直将女性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不能展现其之聪明才智,在中古欧洲,比较聪明的女性可能会被冠上女巫的标志,在古代的中国,也一直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有所谓的三从四德,女性一直不备当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只是一个附著在男性身上的菟丝花,就连大文豪卢梭也是如此的认为。

沃尔斯考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在1792年发表了「女权的辩护」一文中,对卢梭有诸多的批评,卢梭认为,一个女子永远也不能自认自己可以独立,他应当被恐惧、害怕、胆小所控制,表现出可爱乖巧的一面,无论何时男子想要轻松休闲的时刻,他要风情万种地做出卖弄的姿态,成为富於诱惑力的尤物,才是男子的良伴。

沃尔斯考夫特认为这种说法实在荒谬之至,一个伟大的人物,竟会在此种主题上,充满男性自大与肉欲的思想。

他认为女人应该被视为具有理性动物的行为能力,不应将他们视为依赖他人而存在的畜类,教养他们应该涵养他们的心智,给予崇高的原则与训练,使其经由自觉而依赖人性本身的尊严,教育他们如同男子一般,接受挑战而非满足需要,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一性。

米尔(John S. Mill,1806-1873)与他的妻子泰勒(Harriet Taylor)在1861年共同完成了「论妇女的附属地位」。

文中提到,婚姻使女人成为合法的奴隶;在吴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莎士比亚的妹妹」一文中,莎士比亚的妹妹茱底丝,她和莎士比亚一样是非常聪明、一样富有才华。

茱底丝不想嫁给父亲安排的对象,於是逃婚到了伦敦,但她的遭遇和一样到了伦敦的莎士比亚有著天壤之别,没有人相信他的才华,而最後自杀了。

虽然这并不是真实的故事,但却让我们感到在莎士比亚那种瞧不起女性的时代,只要你是女性,纵然你有在多的才华,也不可能会有机会发挥。

第二节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的英文字feminism,是源自於法国的feminisme。

根据柯德教授的研究,1880年代创立第一个妇女参政权会社的法国女子奥克雷最先提出了这一个词汇。

但在1890年代,法国妇女团体或妇女刊物虽然时常引用它,但是温和派的妇女平权倡导者往往要与他保持距离,自称她们的组织是「女性的」而非「女性主义的」。

直到二十世纪初年「女性主义」才被法国各派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者所接受。

西蒙.波娃认为女性主义是指独立於阶级斗争之外,专门位女性问题而奋斗的主义。

她认为女性主义者是在结合阶级斗争,但独立於阶级斗争之外,力求改变妇女处境的女性----甚至男性。

吉尔曼(Charlotte P. Gilman)在「妇女与经济学:男女经济关系为社会进化的一要素之研究」中提到,女性主义为全世界妇女的社会觉醒。

凯特(Carrie C. Catt)对女性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反抗举世用法律或习俗强行阻扰妇女享有自由的一切人为障碍。

她并说:像启蒙思潮与民主政体一般,女性主义是一种进化,没有领袖,也无须组织,而且因各个地区的特殊需要与特定的宗旨而有不同的含意。

第二章女性主义理论的九大流派不同时代、地域、文化情境下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受到主流思潮的影响,而衍生出各种的流派,各流派之间有其推演发展的历史脉络,特别是早期的女性主义,脉络十分清晰。

各流派女性主义在历史渊源、分析方法和主张上固然有基本的差异,但其目的都在批判、改造父权文化,所以差异之外也多有重叠、神似之处,所以乃根据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特质划分为九大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女同志理论、後殖民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

第一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壹、历史背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乃指由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兴起於十九世纪的西欧,以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层面上,自由主义挑战当时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指出政府的统治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在经济层面上,随著资本主义市场的勃兴,旧有的封建制度对旅行、金融、贸易交易的种种限制也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挑战,以自由之名,争取更多的经贸机会与累积个人财富的机会。

十七、十八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与主张加以延伸,扩张到妇女身上以及私领域的性别关系。

她们认为,如果政治领域里的君权神授是不可以忍受的,那么为什么家庭里,仍保留著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呢?贰、基本理念一、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的共同本质是理性,这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之处,主张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样,是人性(human)与理性(rational),而非生殖性(sexual)。

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人存在世界上的目的与意义,必须由个人决定,而非依赖他人的权威与意见,自主(autonomy)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就是自由主义所崇奉的原则,也就是不受别人干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存目标。

三、平等「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去从事她所喜欢的事,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同样地,她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去干涉他人的事。

所以个人必须去遵守法律与平等的原则。

平等有二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接受束缚的平等,也就是说大家要接受相同的法律限制;第二个面向是机会的平等,每个人均有均等的机会追求自我发展并发挥自我的潜能。

参、自由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影响女性主义沿袭自由主义的理念,将之推广到女性身上。

首先,妇女是人具有理性。

理性是妇女以及所有人类的共通本质,而妇女的性别是次要的。

根据自由、自主与自我的决定原则,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生存的目的必须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

女性的自我就是存在的目的,而非为了做妻子与母亲才存在,就好像男性是为了父亲与丈夫的角色而存在。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概念上强调个人主义以及自我优先,同时在经验层次上又肯定家庭对女性的重要,这是其务实特性以及理念本身的内在局限。

肆、代表人物一、玛丽.沃尔斯考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沃尔斯考夫特认为女人和男人一样具有理性。

其主张女性要发展理性,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同时她不特别支持女性参与公共领域的生活,她认为只有少数特别优秀的女性才会从事政治,大多数的女性是在家庭领域里去追求理性与独立。

要达成理性与独立,首先,女性要有一技之长,能取得经济独立;其次,法律必须承认男女平等,女性也拥有财产权,而非附属於丈夫。

二、玛格丽特.芙乐(Margaret Fuller,1810-1850)芙乐主张女性在法律地位和世俗生活里的权利,并更进一步从存在哲学的观点,强调女性有追求内在自由的权利。

所谓的内在自由,包括心灵的充实、智识的成长、理性与创造力的激发。

芙乐认为母职是女性生活的部分而非全部,女性必须超越特定的家庭关系去追求自我成长。

她特别指出女性自我成长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妻子与母亲,而是为了自身的丰富与充实。

三、约翰.史都特.米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米尔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中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

米尔将政治哲学里的公共领域的契约概念扩充到婚姻的关系,认为婚姻关系必须经由当事人同意,在平等条约下订定共同的生活方式。

契约的精神就是自主与自我决定,契约婚姻使女性不会在违反自身自由意志的情况下结婚。

米尔主张女性应该有一技之长与经济独立能力,这样才不会为了长期饭票而无奈的走进婚姻中。

此外,应该解除就业市场对女性的各项限制,由能力来决定,使社会运作更有效率。

米尔与沃尔斯考夫特及芙乐一样,认为一般女性婚後应该以家庭为主,不需要外出工作。

但是那些特别优秀的特殊女性,应该不受任何阻碍,发挥她的才能,甚至和男性一较长短。

四、贝蒂.傅瑞丹(Betty Friedan,1921-)傅瑞丹继承了十八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而同时又更加强调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参与。

傅瑞丹指出父权社会的文化机制竭尽所能地塑造一个快乐、满足的、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使得女性自幼就向往这个形象,并把自己的一生寄托於家庭与婚姻的关系。

然而,这个理想的形象,只是个迷思。

傅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的认同,不过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而是在家庭与事业间取得平衡。

傅瑞丹认为女性可以同时兼顾家庭与事业,而以事业为主。

第二节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壹、乌托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兴起的社会脉络在1830年代「社会主义」的含意为:「一种创新的社会制度,重视社会性、合作、友善,反对自私、竞争、个人自利自足;社会严格控制财富累积与私人财产;经济平等或至少社会认定的才德(merits)或分配报酬」。

这股欲打破资本主义经济,寻求社会新秩序的思潮诞生於十九世纪前叶,欧洲正从农业转型到工业资本社会,政治制度处於极度骚动时期,思想上则是受到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社会弥漫著一股相信理性,注重实验,强调人性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乐观主义。

社会主义即抱著这种信念,相信人类的理智可以设计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并且即刻付诸实行。

直接促成社会主义诞生的第一个历史事件是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人类迈进机器操作的时代;鼓励社会主义思想萌发的第二个历史事件是法国大革命,发生於1789年欧洲从此脱离封建的就时代。

在法国大革命之後,1796年原始社会主义者巴博(G. Babeuf)提出了废除私有财产方能建立政治与经济平等的论述。

十九世纪前半叶,主要的社会主义者在英国有欧文,在法国有圣西门及傅立业。

欧文认为竞争是罪恶之根。

其主张消弭阶级以重组工业社会成为共享财产,自治合作的社区。

傅立业倡导土地与财产用有,兴建以农业为主的小型结社。

圣西门绘制了一个由菁英治理的工业社会,没有私有财产,社会地位不以财富而定,阶级对立消失,人人皆有平等受教的机会以成为管理阶层菁英。

社会主义思想从1830到1848年逐渐从玄谈转变为政治运动。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谴责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哲学为藉口,漠视劳工阶级的生活惨况,并且合理化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道德性,制造一种社会平等的假象。

他们称呼他们的立论为「乌托邦社会主义」。

乌托邦的社会主义坚持唯有两性在知性、权利与财富上皆达平等,社会主义追求的人性全面改造的目标方能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