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20例诊治体会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体会
5 李正 . 实用d  ̄ J L # b 科学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 0 1 :1 4 7
—
1 4 8.
6 毛建明 . 1 3 7 例d , J L 急性阑尾炎 患儿的临床 分析 [ J ] .求 医 问药 ,
2 0 1 2 ,1 0( 2) :9 7—9 8 .
其腹 部压痛 、肌 紧张情 况 ;( 2 ) 若 小 儿腹 痛 伴 有呕 吐 、腹泻 、
3 林文光 . 7 0 例小儿急性 阑尾炎临床分析 [ J ] .国际医药卫 生导报 ,
2 0 1 0,1 6( 6) :8 l 一8 2 .
4 崔宇 . 9 6 例d , J L 急性 阑尾 炎临床分析 [ J ] .中国实用医药 ,2 0 1 0 ,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4年 2月第 7卷 第 2期 下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R a t i o n  ̄D r u g U s e ,F e b u r a r y 2 0 1 4。V 0 1 . 7 N o . 2 C
・
8 7・
而腹肌强直 现象不明显。临 床相关 研究 显示 ,在 d , J L 急性 阑 尾炎 中 ,有约 2 0 %一 3 0 % 的d , J L 无腹 肌紧张 的体征 ; ( 6 )小 儿 阑尾炎 的右下腹体征 多不 明显 、且不 典 型 ,部 分d , J L 缺 乏 明显反跳 痛。小儿 阑尾炎 并发症 较多 ,穿孔率 较高 ;其 临床 症状可被肠炎 、痢疾等疾病所掩盖 。
Hale Waihona Puke 8 仵好 金 , 邢维 刚 . d , J L 阑尾炎 2 8 例误诊原 因分析 [ J ] .现代 医药
感染性心内膜炎在基层医院的诊治体会
[] 鲁 5
芬, 杨
炯 .无创呼 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并
呼吸衰竭 8 临床疗效 观察 [ ] 2例 J .吉林 医学 ,0 0 3 ( 1 : 2 1 ,1 2 )
吉林 医学 2 1 02年 5月 第 3 第 1 3卷 3期
・
28 01 ・
3 讨 论
量的大小。C P O D急性加重期合并 Ⅱ 型呼吸衰竭 患者使用 B— I
P P无创 呼吸机 , A 改善 了慢阻肺患者 的呼吸功能 , 减少呼吸 障 碍, 减轻 呼 吸肌 疲劳 , 较快 纠正低 氧血症 , 排出体 内多余的二 氧化碳 , 降低 了死亡率 。此类 呼吸机 体积小 , 重量轻 , 作简 操 单, 价格相对便宜 , 同步性能好 , 可避免有创 通气 的并发症 。 在临床应 用 中只要 注意避 免 昏迷 、 吐、 呕 气胸患 者使用 , 其他
病, 其发病诱 因、 病理生理改 变及 并发症都十分 清楚 。作 为基 层 医院的医务工作 者 , 现结合文献总结 20 0 8年 ~ 0 0年 间在 21 我 院住 院就诊 的感染性 心内膜炎患者 1 , 6例 就诊 断和治疗 方 面作一总结 , 现报告如下。
及转归 。结果 : 例患者漏诊而转上级医院后确诊为 I , 例因冠状 动脉栓塞 转上级 医院进一步治 疗。3 7 E1 例无 明显并发症康 复 出
院, 2例感染控制后转送上 级医院行手术治疗 , 先后送上级 医院进一步治疗 , 出院后 反复 出现发热 , 3例 病程迁延。其中 6例在抗 感染过程 中出现心力衰竭 , 例 出现冠状动脉栓塞 , 1 2例死于心力衷竭 。结 论 : 基层 医院 , 在 对于 发热 超过 2周 , 有胸闷表现 , 伴 听 诊时可闻及心脏杂音 , 血培养未见病原菌生长 时 , 应考虑 I 仍 E可能 , 并早期 、 足量 、 足疗程抗生索治疗 。对于有彩超提示 有赘生物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危重的心脏疾病,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也较为复杂和重要。
下面是本人在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中所体会到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1. 科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IE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其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需要科学合理。
首先,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及病原体的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抗生素选择。
其次,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的控制,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同时避免产生耐药性或药物过敏反应等不良事件。
2. 规范心电监测:IE患者多伴有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等心电异常,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24小时心电监测。
但由于患者的状态复杂和病情变化快,所以心电监测应规范、科学、持续,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电异常,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IE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感染控制,防止交叉感染和二次感染的发生,特别是在手术操作、导尿、静脉置管等操作时要严格实施无菌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
此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卫生健康素养,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4. 注重营养支持:IE患者治疗过程中常伴有消瘦、贫血和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
首先,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以保证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其次,在饮食制度的安排上,需要注重清淡、易消化、易吸收的原则,避免过饱或过饥等现象,保证营养的平衡和吸收。
5. 加强心理护理:IE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思想恐慌、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在护理中应加强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正确了解病情,打消恐惧和疑虑,促进心理健康和康复。
通过对28例IE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本人意识到,有效的护理应从多个方面加强,注重个体化、规范化和综合化,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一、早期发现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患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以及早期的抗感染治疗。
二、多学科合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这样一来,我们需要牵扯许多领域的人员,包括感染科医生、心血管内科医生、心脏外科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等。
三、控制感染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因此,我们需要控制感染源,防止细菌进一步扩散。
同时,我们需要保证患者的卫生和清洁,以避免床旁感染。
四、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患者的心脏和呼吸系统的监测。
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在严密监测的前提下,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五、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可以帮助患者控制感染,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六、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营养,包括高蛋白、高热量和维生素等营养素。
此外,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七、情绪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疾病期间,心理状态容易受到影响。
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情绪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关爱,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恢复的信心。
总之,合理的治疗方案、多学科的合作、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及情绪支持,可以帮助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并发多重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重,治疗过程繁杂。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紧张而错综复杂。
在我所工作的医院,我曾接触过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以下是我的临床护理体会。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中,最关键的是合理的药物管理。
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来清除感染,因此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等。
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给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并及时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调整。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常常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
同时进行监测,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疾病的进展往往导致患者体力活动能力下降,护士应该帮助患者建立适合的运动康复计划。
康复计划可以包括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步行、太极拳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体机能,并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
护士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心理支持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士需要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信心。
护士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困惑和痛苦,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教育也是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疾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和治疗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重要性。
护士还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传授疾病的自我管理知识,如如何规范服药、观察疾病的进展等,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感染性心内膜炎28例临床诊治分析
例 ; 龄 1 8 (7 1 4 3 ) 。 均 为 亚急 性 I 者 。 年 8— 2 4 .2±1 .5 岁 E患
培养 , 入院后 如 出现寒 战 , 体温 >3 . 或 8 0℃ , 次抽 取 血培 再 养 。常规经胸壁超声心动 图检查 , 住院期 间出现杂音变 化 , 复 查经胸壁超声心动 图。经胸壁超声心动 图及 多次血培 养检查
参 考 文献 :
P C 升高使脑血管过度扩 张 , 管的调节 功能降低 , aO 血 血管 内
淤血 , 流 减慢 , 缺 血 加重 , 组 织 水肿 , 致肺 脑 发 生。 血 脑 脑 导
[ ] 萨藤 三, 1 卢正伟. 慢性肺 源性心 脏病 [ . 海: 海科 M] 上 上
学技 术 出版 社 ,06: 7— 5 . 20 5 4 55
效和剂量 已足。③疗程要够 。一般需 4~ 6周 , 对抗 生素敏感
性差的细菌或有并发症的顽 固病例可延 长至 8周。④ 尽早治
疗 。在连续 血培 养 4— 6次后 即开 始试验治疗 , 根据 临床特点 及可能的感染途 径 , 病菌 可选 用 2种 不 同抗 菌谱 的抗生 素 致 联合应用。 142 药物选择 .. ①致 病菌不 明确 者 B一内酰胺环 类抗 生
( 85 % ) 好 转 出 院回 当地 继 续 治 疗 1 2.7 ; 6例 ( 7 1 % ) 自动 出 院 2例 ( . 4 ) 因脑 出血 、 重 心 衰及 肾 衰 , 救 无效 5 .4 ; 7 1% ; 严 抢
2例 ( .4 ) 自动 出院及 死 亡 时 间 1 6 。认 为 本 病 预 后 与 治 疗 的 早 晚 、 生 素 对 病 原 茵 的控 制 能 力 、 脏 瓣 膜 的 71% 。 ~6d 抗 心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体会(附14例报告)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体会(附14例报告)
王恩玉;王念祖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4(023)001
【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体会(附14例报告)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王恩玉,王念祖,郑晓红,韩锐霖,高奇英,李毅力1988年3月至1992年12月,我们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IE)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栓塞、顽固感染的患者14例,经应用...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王恩玉;王念祖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4.2
【相关文献】
1.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J], 林清文;曹嘉湘;郭琳锐;张冬成;俞晓立
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附25例报告) [J], 刘广文;陈红卫;潘延鹏
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附50例报告) [J], 张憬;秦建伟;邵永丰;梁永年
4.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J], 陈伟民;黄达德;徐子迅
5.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J], 陈伟民; 黄达德; 徐子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病情复杂多变,患者痛苦,治疗难度大,且伴有许多并发症,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我在28例IE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所体会到的心得体会。
一、对于患者的态度和心理支持医疗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理解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关心他们的治疗进程和日常生活,积极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IE治疗过程中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这时护理的特别重要,要及时观察,及时处理,做好病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同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对医生提供帮助,协助医生抢救危重病人,使其病情尽早得到缓解。
IE患者需保证足够的营养来源,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医疗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编制合理的膳食计划,并在饮食中加强营养丰富的饮食,合理搭配药物,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和消化道功能的维护,减少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并发症和病情加重的风险。
三、对于患者的肌肉康复IE患者常伴有体力下降和运动能力受限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该制定合理的肌肉康复计划,帮助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减轻患者肌肉康复困难,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功能。
四、对于患者家属的护理IE患者的家属也需要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
家属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和照顾是恢复健康的重要补充。
我们需要和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需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护理工作是患者得以安全、迅速恢复的关键要素。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针对患者的特殊需求细致入微地掌握每一个环节,全身心地投入,秉持“关注、照顾、支持”的核心理念,忠实履行对患者的职业责任,全力维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临床护理是重
要的治疗环节。
在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体会。
在患者的主动收治阶段,及时、准确地获取患者的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了解病情发展和治疗经历,可以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
护理方案。
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的体温、皮肤、口腔、心电图等各项观察要做到细致入微。
发
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及
时处理。
定期观察患者皮肤和口腔粘膜的情况,防止伤口感染或萎缩性口炎的发生。
心电
图的监测是及时了解患者心脏情况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和解读知
识。
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较长时间的治
疗过程,患者往往需要面对疾病的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护理人员应倾听患者的痛
苦和愿望,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并面对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离不开合理的用药和协同治疗。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其他护理
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患者按时、准确地使用药物,以及落实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控制感染源、改善营养等。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心脏病,病情发展迅速,治疗过程繁琐复杂,对临床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笔者通过对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了在IE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护理技巧,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重视早期发现和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易被忽略或误诊。
护理人员在接诊IE患者时要格外重视病史询问和症状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查措施。
对于有发热、贫血、心率快慢不等的患者,应该高度怀疑是否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以便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合理指导患者药物治疗IE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对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耐心细致的宣教,帮助患者正确服药,合理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严格控制传染源,预防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这类患者时,要严格控制传染源,做好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工作,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意识,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四、关注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多为患者提供关心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碍,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家属的关怀和支持患者的家属在治疗过程中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护理人员要适时关心和慰问家属,向他们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程,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加强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共同度过难关。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技能,多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的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
感染性心内膜炎21例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2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
方法回顾本院1996~2007年确诊的21例IE的临床资料。
结果①3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18例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15例NVE病人存在各种基础心脏病,其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6例最常见,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4例。
②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贫血(12例,57.1%)和栓塞(7例,33.3%)。
③8例病例细菌培养阳性,5例致病菌为链球菌。
④10例47.6%经单纯抗感染痊愈,2例经抗感染联合外科手术痊愈,死亡例,6例自动退院。
结论IE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和风湿性心脏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和并贫血、栓塞的患者应想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IE诊断。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的形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开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IE的临床特点有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21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996年1月~2007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IE住院患者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16~75(40.1±16.5)岁。
本组病例均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Duke诊断标准[1]。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及电话随访的方式研究IE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心脏基础病、临床表现、致病菌、治疗及其转归等。
2 结果2.1 心脏基础病变21例IE中3例(14.3)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18例(85.7)为自然瓣膜心内膜炎(NVE)。
18例NVE中,3例(16.7%)发生于正常心脏,15例(83.3%)患有各种心脏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6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特发性二尖瓣脱垂2例、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2例、三尖瓣脱垂1例。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为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我在工作中遇到了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并积累了一些临床护理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严密观察患者状况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不具特异性,常常被忽视或误诊。
因此,在护理中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状况,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如皮肤红肿、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二、保持舒适的体位患者需要保持尽量平躺的体位,以减少心脏负荷。
如果患者的体位改变频繁,可能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引起低血压、心律不齐等症状。
三、维持患者体液平衡心内膜炎通常会导致组织水肿和肝肾功能损害,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患者体液平衡。
严密监测体液输入和输出,避免水和电解质的失衡。
四、控制感染和输液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要接受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输液,但这些治疗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状况和输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治疗的负担。
五、预防并发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容易出现很多并发症,如肺炎、血栓形成和脑血管意外等。
在护理中,需要通过预防并发症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开展床位旋转和被动活动等措施,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六、营养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卧床时间长,需要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维持体液平衡,防止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
七、心理护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可能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况。
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给予支持和安慰。
总之,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要想有效地护理好患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生命和身心健康。
只有综合做好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在为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提供护理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往往伴有发热、心悸、乏力等症状,因此需要经常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并定期进行血压测量。
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表现,以及心电图、心音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和活动。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但过度卧床也会增加静脉栓塞的风险。
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的肢体运动,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也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道清洁,经常翻身,防止发生压疮。
合理安排饮食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对肝脏和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要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发生药物性肝肾损害。
还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摄入,根据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和病情变化,合理选择饮食,保证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同时避免肠道感染。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经历了长时间的医院治疗和恢复过程,心理压力较大。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并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也可以利用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加强心理护理。
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1. 引言1.1 背景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心内膜的炎症和损伤。
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病率在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和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本文将通过对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在护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点,旨在为未来的护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意见。
通过了解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护理干预策略、护理效果评价以及遇到的挑战与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工作,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1. 年龄分布广泛:这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从20多岁到80多岁不等,呈现出年龄分布广泛的特点。
2. 多为男性患者:在这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据了绝大多数,仅有少数女性患者。
这表明男性更容易患上感染性心内膜炎。
3. 主要症状为发热和心悸: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和心悸,部分患者还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些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重要意义。
4. 各种病原体感染:这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多样化,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这提示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5. 心脏听诊异常:部分患者在心脏听诊时出现各种异常,如心脏杂音、心音增强等。
这些异常表现对于及时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重要价值。
6. 合并其他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在发展过程中合并其他系统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需要在护理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2 护理干预策略护理干预策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帮助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干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抗感染治疗: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关键,需要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剂量。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系统感染病,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
本文通过对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临床表现特点、护理干预措施、合理用药、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病情得以逆转。
合理用药和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发症预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综合评价临床护理效果良好,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我们建议加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护理、护理干预、合理用药、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临床护理效果评价、进一步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心脏疾病,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该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及护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开展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旨在通过对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护理干预措施、合理用药、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经验。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疗效的影响,为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特点、护理干预措施、合理用药、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护理方案,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体会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2-08-01T10:18:08.1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齐晓宇[导读] 血培养 75%~85%患者血培养阳性,阳性血培养是诊断本病的最直接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
齐晓宇(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心内科 163001)【中图分类号】R5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5-0245-01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1 辅助检查1.1 血培养 75%~85%患者血培养阳性,阳性血培养是诊断本病的最直接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
急性患者宜在应用抗生素前1~2h内抽取2~3个血标本,亚急性者在应用抗生素前24h采集3~4个血标本。
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有药瘾者,应加做真菌培养。
如血培养阴性患者,更应加强对真菌的培养。
观察时间至少2周,当培养结果阴性时应保持到3周,确诊必须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
动脉血培养阳性率并不高于静脉血。
罕见情况下,血培养阴性患者,骨髓培养可阳性。
阳性者应作各种抗生素单独或联合的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
1.2 心电图检查一般无特异性。
在并发栓塞性心肌梗死、心包炎时可显示特征性改变,在伴有室间隔脓肿或瓣环脓肿时可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或室性期前收缩。
1.3 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探测到赘生物所在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对血培养阴性的检查很有诊断价值。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显著地优于经胸壁检查,检出率达90%,能检出直径在1~1.5mm的赘生物。
1.4 放射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仅对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梗死的诊断有帮助,发现人工瓣膜有异常摇动或移位时,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性心内膜炎2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以期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例患者中,血培养阳性率为60.0%,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者占85.0%。
14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
结论基础心脏病史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病因,医疗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概率;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率;采用抗生素或者尽早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标签:感染性心内膜;血培养;赘生物;临床分析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迁徙至心脏瓣膜和心内膜、大血管内膜,以及由于赘生物脱落从而引发远处栓塞感染转移和脓毒血症的一类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1]。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根据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存在心内异物,可分为以下四类: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器械相关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于心脏有损伤的患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手术是较常见的两个病因。
近年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如胃肠镜的应用、导管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概率。
静脉药物滥用(尤其是药瘾者)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平均每年为2%~5%[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男女比例约为2.3∶1。
年龄6~71岁,平均39.5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9例(45.0%),先天性心脏病3例(15.0%),瓣膜置换术后1例(5.0%),冠心病3例(15.0%),二尖瓣脱垂2例(10.0%),无器质性心脏病2例(10.0%),所有病例均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中发热者17例,其中不规则发热9例,持续高热5例,间歇性发热2例,弛张热1例;心脏杂音变化12例,脾肿大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动脉栓塞3例(其中脑栓塞2例,四肢动脉栓塞1例),肝肿大15例,肺部病变4例,皮肤黏膜出血点2例。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其中阳性12例,包括草绿色链球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酵母样菌、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并链球菌各
1例。
白细胞增加9例,血细胞沉降率加快者6例,蛋白尿7例。
1.4 超声心动图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17例发现心瓣膜或流出道赘生物。
赘生物发生部位:二尖瓣6例,主动脉瓣4例,人工瓣膜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均受累2例,室间隔和三尖瓣各1例。
1.5 治疗方法
20例患者中13例采用以青霉素为基础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有3例采用青霉素单药治疗,4例采用头孢类或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在4周以上(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及使用时间因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而定,一般需要维持的抗生素血清浓度在杀菌水平的1∶8倍以上,同时治疗周期通常为4~6周),患者中有3例进行了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治疗。
2结果
20例患者中,14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1例未愈,患者中有2例死亡(心力衰竭、脑栓塞各1例)。
3 讨论
3.1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趋于不典型,血培养的阳性率较低(这可能是与标本采集不规范、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发生变异、检查前使用过抗生素等因素有关),给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确诊和早期治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血培养和心脏超声心动图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判断[3]。
3.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变迁
本组患者血培养阳性率为60.0%,在分析结果中发现最主要的致病菌为草绿色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
从前国内外普遍认同草绿色链球菌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虽然草绿色链球菌的致病比例较从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最主要、毒性最强的致病菌,另外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也成为重要的致病菌[4]。
在临床用药时,充分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变迁,能够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而且也可为等到药敏结果之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提供依据,给患者提供尽早和合适的治疗。
3.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3.3.1 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确诊,需要尽早地利用杀菌能力强的
抗生素控制病原体微生物的生长,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为:(1)尽早使用能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抗生素,而不是抑菌抗生素;(2)使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以静脉使用为主,如有需要,可联合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抗生素;(3)抗生素的使用要足量,因为只有抗生素血清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才能有效穿透渗入赘生物内杀灭致病菌;(4)抗生素的使用疗程要足够长,通常为4~6周,如6周后血培养仍呈阳性,可适当延长;(5)最好选择能长时间应用而不良反应较小的抗生素,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避免二重感染;(6)应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生素,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前,可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宜的抗生素[5]。
3.3.2 外科手术治疗早期且恰当的外科手术治疗也是治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手段,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手术适应证为:心力衰竭、感染无法控制以及预防栓塞。
外科手术中要密切检查受累瓣膜、原有心脏畸形,彻底清除赘生物及病变瓣膜组织,并送细菌培养。
[参考文献]
[1]何东权,张尔永,肖锡俊,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变迁[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9(9):647-649.
[2]高英姿.基层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26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5,32(3):28-29.
[3]张灼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6,12(1):51-52.
[4]谢伟,盂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变迁[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6):928-929.
[5]王丽丽,衣为民,阙绪光,等.感染性心内膜炎255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3):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