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1. 引言1.1 费孝通及其著作简介费孝通,生于1910年,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民俗学家。
他曾在北平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
费孝通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乡土中国》,这部著作是对中国农村社会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乡村生活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了乡村社会固有的特点和规律。
他认为,乡村社会是一个由亲情、乡情和信仰构成的社会网络,这种传统的社会关系在中国农村中至今仍然保留着。
费孝通指出,要想有效地治理乡村社会,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城市社会的治理模式,而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乡村社会的特点,为乡村社会提供相应的治理机制和政策支持。
通过《乡土中国》,费孝通深刻揭示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我们理解和治理新时代乡村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乡土中国》的重要性费孝通的著作《乡土中国》是中国现代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乡村社会治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和规律,呈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社会生活现象。
《乡土中国》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乡村社会治理领域,《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我们揭示乡土社会的独特特点和内在机理。
通过对乡土社会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
《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在当前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新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乡土中国》中汲取智慧,探索符合实际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和路径。
《乡土中国》作为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品,在乡村社会治理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更在于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核心内容
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核心内容
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城乡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城乡关系的本质:费孝通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他强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认为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
2. 农村工业化:费孝通主张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村的发展。
他认为农村工业化可以为农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村工业化也可以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环境问题。
3. 小城镇发展:费孝通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理论,认为小城镇在城乡之间起到了连接和过渡的作用。
他主张通过发展小城镇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4. 文化自觉:费孝通强调文化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乡发展应该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5. 社区研究方法:费孝通注重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的方法。
他通过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经济状况,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总的来说,费孝通的城乡社会学研究强调城乡关系的整体性、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文化自觉和社区研究方法。
这些观点和理论对中国的城乡发展和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的民族理论
关 键词 : 费孝通; 民族理论; 形成轨迹 ; 贡献; 问题 分 类号 : 9 — 6 C 1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17 — 8821 )2 0 1 — 1 62 93 (000 — 00 1
费 孝通是 中国有代 表性 的社 会 学家 与人 类 学 家 , 把 自己 的一 生 都 贡献 给 了 中 国 的社 会 科 学 他 事 业 , 的诸 多 研 究 业绩 现 已成 为 中 国社 会 科 学 他
费 孝 通 先 生 的 民族 理 论
周
星
( 日本 爱 知 大 学 国际 交 流部 , 日本 爱 知 县 4 1 8 2 ) 4 — 52
摘 要 : 费孝通的民族研究经历, 始至终地贯穿着对少数民族社会与文化、 自 民族关系和中国式民族理论孜孜不
倦 的探索 。分析探讨其 “ 多元一体” 民族理论 , 的 包括其形 成轨迹 、 内容 要点 、 主要 贡献和依 然存在 的问题 , 有益 于今后
问题 的研究 , 于 他 自己 多年 在 少 的 问题等 。
次从 事 的 田野 调 查 便 选 择 了广 西 大 瑶 山地 区 的
从 18 至 20 99年 00年 , 笔者 曾在 费孝 通创 办 的
“ 种 民族 ” 瑶族 ) 特 ( 为研 究对 象 , 次 调查 虽 发 生 这
收 稿 日期 : 00 0 —1 21—5 0 作者简介 : 周 星(97 )男 , 15 一 , 陕西丹凤人 , 日本爱知大学 国际交流部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1 O
—
∞第第总四 t七二第期 o 卷期二) 年 )( ( 十
赢 瓣
露 翟 } 盆
9 8年 , 费孝 通 恢 复 学 术 活 学和 西南 联合 大 学 任 教 , 一 方 面继 续 从 事 自江 术研 究方 面 的工 作 。 17 他 村调 查 以来 的农 村 研 究 , 时也 对 边 疆 少 数 民族 动后 , 同 曾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 并立 即重 新投 入 已 中断多年 的 民族 调 查 和 民族 理 地 区的社 会文 化 有 了更 多 的 了解 。 13 9 9年 , 费孝
费孝通——社会影响与个人成就
社会认可
1.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对社会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费孝通的学术思想在中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他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理论,如“差序格局”、“文化自觉”等,这些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费孝通还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为中国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证研究材料。
2.费孝通在个人成就上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氛围费孝通的父母亲在当时都是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鼓励孩子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种家庭教育氛围为费孝通日后的学术成就和个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家庭环境对费孝通社会影响力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费孝通在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了许多社会现象,这些现象成为他日后研究的重要素材。他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在他的学术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他的家庭环境也培养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这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2.费孝通的个人品质对成就的影响费孝通以其坚定的信念、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而闻名。
3.社会认知对费孝通个人成就的影响费孝通的成功也受到社会认知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
1.中国社会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乡土中国》一书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进行了深入剖析,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此外,他的其他作品如《江村经济》等也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作品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社会大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合作关系
费孝通
学术贡献
社区参与模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摘要】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提出了“中国式经济”概念,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
他还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费孝通的学术影响和贡献在中国经济学界有着深远影响。
他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费孝通的学术贡献对于当代中国经济仍具有重要价值,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费孝通、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学术贡献、中国式经济、传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路径、农村经济、学术影响、理论探讨、重要意义、深远影响。
1. 引言1.1 费孝通的生平简介费孝通(1910-2005),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社会科学的泰斗。
费孝通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留学美国,并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费孝通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费孝通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开拓者之一,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经济史、传统经济结构、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
他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式经济”这一独特概念,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产生了深远影响。
费孝通一生致力于跨学科研究,从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他的学术成果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费孝通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学风严谨的态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者。
1.2 费孝通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意义费孝通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费孝通致力于探讨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路径,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中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式经济”这一概念,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乡土中国”及其终结_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
“乡土中国”及其终结_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乡村社会的特点:稳定;自给自足;等级制度和互助关系等。
他认为这种社会结构能够维持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乡村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许多传统的特点已经消失。
新农村的崛起、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不仅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结构,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正在被打破,城市在农村的边缘区域涌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农民的职业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一新农村背景下,人们对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理论提出了新的质疑。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使农村地区接受了更多的城市元素,包括城市的建筑、文化和价值观念等。
另一方面,新农村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在被瓦解的同时,也给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在乡村社会的变迁中,不仅需要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关注新农村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理论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社会确实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需要在整体社会形态的视野下进行再认识。
在整体社会形态的视野下,我们需要认识到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城市与农村的区隔正在逐渐消失,城市中的风气和观念逐渐渗透到农村地区,农村地区也在不断融入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而应该把它们看作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乡村社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乡土文化,也需要借鉴现代城市化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下,农村地区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况
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况作者:张琳袁丽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3期摘要:1988年8月,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发表了题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论述,这一理论成果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学术界影响甚远。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成果颇多,研究角度也呈现多元化特点。
文章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学术界近三十年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力求探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更大空间。
关键词: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综述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3-0025-051988年8月,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1997年在《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1]一文中,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系统阐释。
近三十年来,各界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讨,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笔者围绕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不同学科研究的各自特点,以期达到促进和推动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的目的。
一、关于“中华民族”概念问题的探讨针对“中华民族”概念问题的探讨,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意识的民族实体,同时也是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的民族复合体。
但他并未解释清楚民族实体和民族复合体之间的矛盾性,由此引发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新一轮争论与探讨。
众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是各个民族的总称。
谷苞先生早在《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2]一文中指出,组成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称谓,但这些民族又同时拥有“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性称谓。
费孝通班中等名次
费孝通班中等名次标题:费孝通班中等名次费孝通(1910年-1997年)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文化学者,被誉为“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和“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奠基人”。
费孝通班,以他的名字命名,是中国大学中的一种特殊的评级方式,用以评价学生在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表现。
在费孝通班中取得中等名次,意味着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反映了对费孝通思想的理解与应用。
本文将从费孝通的学术贡献、费孝通班的背景及特点以及中等名次的含义等方面展开详细的阐述,以全面呈现费孝通班中等名次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费孝通的学术贡献费孝通是20世纪中国社会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和贡献。
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他对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变迁的机制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费孝通的学术思想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费孝通班的背景及特点费孝通班是以费孝通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的评级方式,主要用于对学生在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表现进行评价。
这一评级方式的设立旨在弘扬费孝通的学术精神,鼓励学生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费孝通班中,学生将接触到费孝通的学术著作,学习他的理论体系,同时也要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费孝通的思想进行分析和解决。
费孝通班的特点在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不仅仅是被要求理解费孝通的学术观点,更需要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理论,提出独立见解。
此外,费孝通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三部分:中等名次的含义在费孝通班中取得中等名次,代表着学生在相关学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种评价并非简单的分数排名,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
中等名次的学生通常在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水平,对费孝通的学术思想有较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费孝通的理论成果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
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
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
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
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
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一)家庭与人际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
费孝通老师的《生育制度》
费孝通老师的《生育制度》
费孝通老师的《生育制度》是一本探讨中国生育政策和家庭制度的著作。
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生育政策和家庭制度的根本问题在于将个人的生育自由和国家的利益相对立,导致了社会矛盾和家庭冲突的增加。
费孝通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生育制度理论,即将生育权交还给个人,让个人自由决定生育与否,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来调节生育行为,保障孩子的权益和家庭的稳定。
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生育政策应该从计划生育转向鼓励生育,通过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机制来调节生育行为。
此外,他还分析了中国家庭制度的演变和变革,提出了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应该是协调共生的,而非对立的。
费孝通的《生育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生育政策和家庭制度的视角,对于解决当前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 1 -。
费孝通乡村经济的读书笔记
费孝通乡村经济的读书笔记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提出的“农村工业化”理论对于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1. 农村工业化:费孝通提出了“农村工业化”的理论,即在农村地区发展工业化经济,以改变传统农村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现代化。
他认为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2. 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费孝通强调乡村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他认为,乡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只有乡村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支撑起城市经济的发展。
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 农村改革路径:费孝通提出了一系列农村改革的路径。
首先是土地制度改革,他主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是农业产业化,他提倡将农村的生产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推动农村的现代农业发展。
此外,他还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措施。
4. 农村社会发展的问题:费孝通指出,农村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人才流失问题,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都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
其次是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较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存在不足的问题。
5. 政府的作用:费孝通认为,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乡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乡村经济的规划和管理,推动乡村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以上是我的读书笔记,费孝通的乡村经济理论对于指导中国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6年第07期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吴江费孝通,三国时蜀国忠臣费祎之后。
江夏费祎被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称为“贞良死节之臣”。
费孝通幼年时,常见到家中的灯笼上写有“江夏费”这三个字,将悠久的历史打通,成为费孝通童年的文化记忆。
几千年光阴流转,费氏的后代四处生根。
吴江是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之地。
吴江“东城费氏”的第一代祖为南宋费士寅,曾官拜副相。
1910年,费孝通出生于吴江县城(今吴江市松陵镇),他是费璞安和杨纫兰的第五个孩子。
费家祖居同里镇。
这个著名的江南水乡和文化古镇,“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稻花香中,书声琅琅。
费孝通谈到自己的家庭时说:“我的老家吴江县同里镇,历史上是一个地主和退休官僚——也就是这些绅士居住的好地方。
”费孝通的祖父和外祖父杨敦颐都是同里镇上有名望的读书人。
东城费氏到了费孝通的祖父,家道中落,但望族遗风仍存。
费孝通的祖父很聪明,喜欢研究算学,并不热衷功名。
外祖父杨敦颐在科举中取得进士,被朝廷派到江苏当学政。
后弃官,办实业。
客居上海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是《辞源》的编撰者之一。
费孝通的祖父去世时把儿子费璞安托付给杨敦颐。
费璞安22岁时,杨敦颐把大女儿杨纫兰嫁给费璞安。
费璞安曾经考中清王朝最后一届秀才,科举制废止后,吴江县把他们一批人送到日本留学。
1904年,费璞安入东京宏文学院师范科,学期一年六个月,学的是教育学。
回国后,他先后在山东青州蚕桑学堂、通崇海公中、苏州省立二中等校任教。
1909年1月,费璞安应好友张謇的邀请,在张謇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师范学堂——通州民立师范任教。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探讨了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深入研究和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剖析,接着分析了他对乡村经济模式的认识和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启示。
费孝通的理论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借鉴,对未来乡村建设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当代实际,需要不断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完善,以实现乡村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深远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乡土中国, 费孝通, 乡村社会治理, 乡村经济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 思想启示, 新时代, 乡村建设, 创新, 实际结合1. 引言1.1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著作通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乡村社会的独特特点和内在结构。
费孝通通过对乡土中国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当前乡村社会面临的问题。
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深入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费孝通对乡村社会结构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把握乡村社会变迁规律的重要线索,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费孝通的研究也对乡村经济模式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启示,为我们探索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提供了参考。
费孝通的思想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符合乡村实际的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我们结合当代实际,不断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完善,以实现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2. 正文2.1 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的深入探讨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乡土中国的独特魅力和内在规律。
费孝通研究中华民族的方法
费孝通研究中华民族的方法
费孝通先生是一位闻名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他的学术生涯中对中华民族的研究是他工作的重要部分。
他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追踪研究和类型比较方法。
费孝通强调实地调查的重要性,他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让我们直接接触到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其生活和文化,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此外,他还倡导追踪研究,即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连续的研究,以便了解其变化和发展。
类型比较方法则是通过比较不同对象的特点和差异,以发现其共性和特性。
在他的经典之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理论,认为中华民族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的民族关系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的价值。
费孝通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注重从实际出发,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以求得真实、准确的研究结果。
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提供
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
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是指: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费孝通先生解剖中国传统社会,使用的是社会结构分析方法,这是社会学通用的方法。
在费先生之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
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
关于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区别,他打了个比方,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特点】自我主义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公私群己的相对性在这种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内看可以说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说是私,是己。
两者无清楚的界限。
特殊主义伦理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
人治社会所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长老统治这是一种包含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民主的同意权力及教化权力等复杂内容的权力结构。
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民俗学家,他的著作《乡土中国》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这本书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乡土中国》是一部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社会的巨著,费孝通以丰富的材料和深入中西文化的见识,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构成、特点和演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在这部著作中,费孝通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种种特点与规律,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乡村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途径。
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种种特点,包括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亲属关系、村民自治和乡土宗族等等。
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乡村社会的发展轨迹、研究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乡村社会的特点和动态变化。
《乡土中国》还通过对乡村社会现状的深入观察和详细描述,揭示了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比如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封建思想、宗法制度、重男轻女等问题,以及农村社会的小生产经济、乡村人口迁移、土地承包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而且,《乡土中国》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对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性的思考和建议。
比如费孝通在书中提出了“乡土社会的解体”这一概念,他认为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的部分传统乡土组织和制度已经出现了解体和瓦解的趋势,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发展之路。
费孝通还针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包括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社会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自治、推动新农村建设等等,这些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对于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费孝通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中的重要学术贡献。
通过对费孝通的学术观点、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理论影响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揭示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费孝通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持和理论指导,影响深远。
文章旨在强调费孝通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通过对费孝通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的深入探讨,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费孝通,学术贡献,理论探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理论影响,理论实践,启示,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将围绕着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展开,通过对费孝通的学术贡献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费孝通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对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贡献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费孝通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化学家,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费孝通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剖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探讨其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深化对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应用,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费孝通的学术贡献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学术贡献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探讨中具有重要意义。
费孝通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理论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试论费孝通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和理论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
在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时刻,我们深感其影响之深远,同时也对未 来充满信心。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致力于中国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为 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今年是费孝通、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 怀两位先生的卓越贡献和影响。
为主题,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点。首先,费孝通先 生认为中国的农村是一个以家族为单位的小型社区,其中存在着各种亲缘、地 缘等关系。其次,他认为中国的农民具有勤劳、坚韧、团结等特点,他们通过 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此外,他还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特点和演变过程,强调了文化传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费孝通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影响了几代学者,也为中国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宝贵 的学术资源。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将继续照亮我们在家庭社会 学领域的探索之路。正如他所说:“一个学者要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要把学 术研究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起来。”
今天,我们缅怀费孝通先生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将他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应用 于当前的家庭社会学研究。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拓 展费孝通家庭社会学思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谢谢观看
试论费孝通的家庭社会学思想 和理论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 和理论——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
费孝通,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以其卓越的家庭社会学 思想和理论贡献而享誉全球。在费孝通诞辰100周年的时刻,我们回顾他的家 庭社会学思想,不仅是对他本人学术成就的崇敬,更是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缅 怀。
二、整理研究思路
本次演示将按照以下思路展开:首先,介绍费孝通家庭社会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和理论基础;其次,从家庭制度、婚姻和性别角色三个方面,分析费孝通对传 统家庭制度的批判和改造;最后,探讨费孝通家庭社会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和启示。
费孝通区域发展研究
费孝通区域发展研究
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区域发展研究专家,他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费孝通区域发展研究主要关注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
费孝通对中国区域发展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经济”理论。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一方面,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具有良好的交通、通讯和供给链等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劳动力流动,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实力。
内陆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
费孝通提出了不同地区发展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不同。
他认为沿海地区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制度,企业和个人能够自由选择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
而内陆地区由于制度体制的限制,企业发展受到种种制约,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基于对区域发展差异的分析,费孝通提出了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的建议。
应该加强对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其发展水平。
应该改革内陆地区的经济体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企业成本,吸引外商投资。
还应该加大对内陆地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提高其创新能力。
费孝通的区域发展研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他的研究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费孝通有关社区空间的理论
费孝通有关社区空间的理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这不仅是每个人面临的人生选择,也是中国城市化道路一直面临的分歧。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2011年末首次超过50%,2019年末突破60%,而1978年尚不足20%。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40多年间,推进城镇化的具体路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心又有明显不同——发展“小城镇”,控制“大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中国要走小城镇模式,要“及早研究小城镇社区的空间布局”,“农民安心在小城镇生活,才是小城镇发展的出路”。
费老率先提出的“苏南模式”,讲的就是乡镇企业的传奇。
1998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小城镇、大战略”问题。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1980年10月,原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
1984年1月,国务院发布《城市规划条例》,第一次以法规形式确认了这一方针。
2012年,时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曾公开表示,“千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不能再发展了,对于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城市,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地铁,交通是一场灾难。
”在他看来,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方向。
做强“核心城市”,培育都市圈: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大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规模效应、集聚创新的追求成为主流。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通过发挥核心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带动力,提升城市群竞争力。
地方层面,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忙着“强省会”,“千万人口城市”接连扩容,郑州“请叫我特大城市”的喜悦溢于言表,区域中心城市纷纷组局畅想“都市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看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实际上一直存在严重的分歧,“过去特别强调小城镇,现在又特别强调大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费孝通费老先生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其学术研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
然其研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在费先生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管是和先生一起随行调查还是品读先生的论文和著作,费老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
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类学,对于人类学者而言,能自如地把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得以本土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费老先生很早由派克的城市社会学方法启蒙,后来师从于马林诺斯基,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费老先生非常出色地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特色。
他对于本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直成为非西方学者研究本土社会的典。
费先生对于文化传统和社会结合的研究,是其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中心环节,它强调一种时空的结构。
而对于社会人类学而言,在研究一个社区文化结构时,一直强调高层文化的规性向基层区域文化的多样性的结构转化历程及具体的表现方式。
也就是非常重视基层社会的结构特色,进一步说明小传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结合的纽带、方式及其功能。
费孝通人类学的田野作业一生有三次:第一次是在广西金秀瑶山,第二次是在江村,第三次是在禄村,这也可以说是费孝通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三部曲,由此形成三部著作:《花瑶蓝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禄村农田》。
正因为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有如此深邃的研究,使得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把握,能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人类学思想。
费孝通先生从横的方面来谈社会结合的实态,又从纵的方面来分析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特别是与现代化的关系。
一、研究的容:(一)家庭与人际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每个成员的性质和作用也是不同的,个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费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个体是社会关系中类别的基础。
费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对于血缘结合的基础———家族的研究,一直是他研究的重要基础。
费先生最早的论文是与婚姻和家庭问题有关的。
费孝通后来不管从事文献研究,还是变为重视实地调查,都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至为重要的基本单位———家庭及社会结构变化同家庭结构变化的关系(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 -04:52~53)。
费先生把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称作“小家族”。
在中国社会,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多层性。
探索家的多层性结构集中体现在阶序关系和差序格局中。
所谓阶序关系是强调家的纵式结构,围绕着同一父系血缘集团部的结构特征予以展开,而差序格局则强调家的横式结构,侧重于家的网络关系。
按照家的上与下存在着的结构特征把家族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礼教的家、2.由家扩大成为宗族、3.家的基层———家庭4.跨越血缘的家──户费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来确定疏与近。
他通过对中国基层社会的细致观察,指出了人际关系中存在的差序格局。
他说,差序格局就如同将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后所形成的圆心扩散圈。
离中心越远,圈就变的越薄。
同理,在中国传统农村里,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圈心,以差序方式来建构同其他人的关系(费孝通,1985 -06:21~28)。
费孝通先生60多年来在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始终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正如后来主持授予费孝通教授以“马林诺斯基奖”的美国应用人类学会会长辛格尔顿在仪式上所言(辛格尔顿,1984),把马林诺斯基奖授予费先生,是因为他通过应用人类学和应用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就是如何把社区中的经济关系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研究,这种研究模式对美洲、拉美国家和中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费孝通先生在“晋商的理财文化”一文中又进一步强调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特定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有它天地人的具体条件,都有它的组织结构和理论思想。
具体条件成熟时经济发展出一定的制度,也必然会从它所在文化里产生它相配合的伦理思想来作为支柱”(费孝通,1995-05)。
对传统的关注,是费先生社会人类学思想的重要基础。
他认为,“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的秩序依靠传统来维系。
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费孝通,1985 -06:53)他的研究不断地在认识传统的基础上,而得以发展、升华的。
在1991年秋天费先生去武陵山区做调查。
在火车上费先生对他的学生说,我一辈子在写两篇文章,一是农民,一是少数民族。
关于农民的文章从村庄到城镇、区域最后到全国,提出了一些发展模式;另一篇文章,扩展到边区的发展。
在这一整体思想中,费先生的研究驰骋东南西北,纵贯上下五千年。
(二)文化传统与城乡发展模式费先生关于中国城乡发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之前。
从《江村经济》到《三村》都贯穿着他对于农村社会发展的思路。
特别是已注意到乡村工业和城乡关系的重要性。
他在江村调查时虽已明白这个情况,并已看到城乡联系的重要性”(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 -04:1)。
进入80年代后,在对城乡发展的研究中,他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社会固有的文化传统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体现。
正如他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从乡土社会发展到工业化后的现代社会,这条道路上传统文化会起什么作用,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平心静气地加一分析和评估”(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04:8)。
立足于文化传统的模式论:在费先生提出的诸多模式中,往往是从地区经济和传统中寻求特点,在此基础上来研究其动态的特征。
1983年底,费孝通教授领导的小城镇调查组,到考察。
他的《小城镇再探索》一文是这次考察的总结。
在文章中费先生第一次提出了“模式”一词和“南地区模式”(南模式)这一发展模式。
他认为“在南地区,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和农副业这三种不同层次生产力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系统。
所谓区域经济系统,是指一种在特定的地域围才具有意义的经济模式。
”费先生一直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路子背后的地区特色和地区传统,即文化特色。
依此费先生对“南模式”“模式”“珠江模式”等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这些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一种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一个地区文化中的文化特质按一定的部关系构成的协调一致的体系。
费先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从文化模式的视角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扩大了文化模式的理论畴。
(三)边区开发与文化传统费孝通先生的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少数民族的研究。
在边区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强调因地制宜,注意民族特点。
从1984年开始,费先生的研究工作重点从沿海转到边区又到地,从东南移到西北,从农村小城镇转到民族地区。
他始终强调“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包含着民族的差距。
西部的发展战略要考虑民族因素”(费孝通语)。
中国社会的民族特征,从历史上开始就在不同民族的交错地带,建立经济和文化的联系。
久而久之,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区域。
人们在这个区域中,你来我往,互惠互利,形成一多元文化共生的格局。
因此费先生提出了依托于历史文化区域推进经济协作的发展思路。
如费先生提出的“黄河上游多民族开发区”、“两南兴藏”、“开发大西南”的设想就是基于地区文化传统而提出的。
费先生通过对回族的考察提出“发挥回族人善于经商的优势,搞活区域经济。
费先生在这里进一步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发展主要靠善于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在条件,提高自身的社会生产力和发挥自己的精神文化”(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 -04:33)。
80年代中期,费先生对的甘南和肃南进行了考察,提出发展“两南”,将“两南”看作是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各民族联系的两架桥梁,把现代化科技知识送入藏族地区。
三、理论与态度:人类学的精神源于人类学的传统。
按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本着实事的态度,深入实地做研究的客观精神,以及学问为民、志在富民的人文精神。
费先生在调查中能身体力行的深入地去进行跨越东西南北的社会调查,使得其思想的火花不时地增添新的容。
费先生的“三态”论就是对中国社会洞察的一个重要贡献。
费先生在不同的场合,分别提到人文生态、自然生态、心态的问题。
(一)失衡的生态实现持续和平等的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而生态问题是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他在早期的研究中已经注意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已得到同样的观念,他在书中叙述了人们怎样在农业社会里把人同土地结合在一起,生于斯,死与斯。
费先生在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1984年后,其研究重点转到边区民族地区,挑选作为开发问题的入门口。
在这里他注意到农牧矛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费孝通认识到“边区开发必须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道路”。
在对的考察中,费先生清楚地认识到该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此外对西部甘南等地研究,费先生也注意到农牧结合的生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自然生态的平衡问题只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费孝通,1987 -03:81)。
这一系统的另一部分则可称为“人文生态”的平衡问题。
(二)人文生态中的文化传统费孝通认为“人文生态是指一个社区的人口和社会生产结构各因素间存在着适当的配合以达到不断再生产的体系。
人文生态失调是指这种配合体系中出了问题,劳动生产率日益下降,以至原有生产结构不能维持人口的正常生活和繁殖。
在整个西北边区,人文生态失调和自然生态失调同样值得注意”(费孝通,鹤见和子,1991-04:22)。
对于包钢这一大型企业的研究就是这样,他首先注意到的是职工上下左右之间的亲属和伪亲属关系。
费先生在对包钢人文生态的分析,其概念是利用差序格局。
事实上,差序格局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特质与社会结合的概念,它揭示了人类组织的一个重要原理。
这一概念包括亲属和非亲属关系。
在包钢部职工之间的亲属称谓主要也是一种伪亲属关系。
以此文化传统的资源,用来扩大和加强与亲友之间的亲密联系。
这种伪亲属关系的建立虽然有助于加强彼此间道德与情感联系,同时对个人而言也有一定的功利性质。
但是这种关系扩展到像包钢这样的国营大型企业,无疑影响企业的良性运行和活力。
费先生认为作为人文生态的第二个恶性循环表现在地区之间。
由于东西差距的拉大,引起了边区的智力外流,如水土流失那样出现了人才流失的问题。
由于企业办社会,使其在扩散功能上也出现了人文生态的失衡。
因其扩散是一种近亲繁殖的企业扩散的方式。
费先生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形象地从中国家的性质和结构特点来分析企业部的结构。
在对包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费先生如何用文化传统的特质分析人文生态失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