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华民族理论

合集下载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作者: 李俊余;刘会柏;姚孟春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33
出版物刊名: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页码: 88-9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评述
摘要: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深刻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梳理新时代以来关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文献资料,对于我们把握问题实质、厘清思想认识、找准努力方向,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分必要、重要和紧要.文献回顾的统计分析、进展成就的概括总结,特别是对于现有研究不足、匮乏或缺憾之评述,既使我们看到问题研究的缘起和清晰发展脉络,也使我们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问题本质、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努力的正确方向.。

民族团结进步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综述:民族团结进步是指各民族之间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这种进步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上,更体现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情感交融上。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实践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相互了解和尊重的程度不断加深。

同时,各民族在共同发展中也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同时,还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国民族团
结进步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总之,民族团结进步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于“中国梦”本质内涵的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梦”本质内涵的研究综述

“中国梦”科学内涵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习主席从科学内涵、实现路径、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梦”。

对此,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质说”“本质说”是在“中国梦”众多观点中最为重要的,即中国梦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与欧洲梦、美国梦有着本质差异,不在于追求个人的财富最大化,也不是强调个人奋斗与成功;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全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幸福,具体表现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石,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

2“人民说”“中国梦”的主体是人,“人民说”也是众多学者赞同的一大主流观点。

中国梦不是虚拟的国家的梦,而是要反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中;是13亿普通老百姓同享民族复兴红利的人生之梦;是让人民大众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就业机会和职业规划,能够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民之梦。

赵启山认为,中国梦是由全体民众的梦构成的,倘若脱离多数人的人生之梦,中国梦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法实现。

叶小文指出,民众的“个人梦”是包含在“中国梦”之中的。

“中国梦”的实现势必为“个人梦”提供良好的机遇与条件。

胡鞍钢指出,“个人梦”、“国家梦”和“民族梦”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家梦”和“民族梦”是“个人梦”的基础,没有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就不会有个人幸福的实现。

另一方面,“个人梦”则是“国家梦”和“民族梦”的最终目标。

张颐武进一步解释了“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即我们的“个人梦”是整个“中国梦”实现的真切展开的一个个小的缩影,而“中国梦”又是我们实现人民大众“个人梦”的基石。

通过人民大众对梦想不断追求与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才可能实现;离开了国家的富强与发展,人民大众“个人梦”实现的机会就会更小。

新世纪以来民族融合理论文

新世纪以来民族融合理论文

新世纪以来关于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综述摘要:新世纪以来,在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在民族理论、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经常性地使用民族融合这一学术术语,然而在不同学科,民族融合这一术语又有着不同的意义。

本文阐述的民族融合,涉及到历史教科书、历史研究、文化、文学及民族学、民族理论等,从综合性角度对这些成果进行综述性质研究。

关键词:民族融合民族理论综述1847年恩格斯在回答“民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还将继续存在吗”的提问时讲到:“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失。

”①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时,民族融合是存在的。

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②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民族融合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历史上发生的民族融合;一种是将来(共产主义)的民族融合。

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大量的论著问世,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更多。

但是从综合性角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论文不多。

本文拟从这一思路入手,对新世纪以来现有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研究谈到历史上民族融合,大家并不陌生,从中小学的教材,还是历史著作中,都有大量的表示,并且对于这个观点,历史学界的立场基本是一致的。

赵郁臻在《民族融合及其内容的教学实践邹议——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中心》③一文中提到,中国自古以来是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民族矛盾与民族分裂甚至民族间的战争,但是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仍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认为通过中小学课本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更容易推广,提出把与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有关的历史内容在初中历史教课书中凸显出来,如何把利用专题讲解等形式,把分散在教科书不同章节有关民族融合的内容联系一起,展现出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

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概述

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概述

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综述周雨第一部分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定义1.泰勒(1871):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帕克和伯吉斯(1921):一个群体的文化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

3.威斯勒(1929):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

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

4.斯莫尔(1905):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

“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5.威利(1929):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

6.亨廷顿(1945):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7.《词海》:“文化”一词有三种含义:一、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其二,范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

其三,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实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8.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

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9.张岱年、方克立: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产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资料来源:郭莲:《国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理论参考》,2003年第3期,第41页。

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综述

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综述

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的综述1. 背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以中华民族为核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

在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中,培养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阶段是进行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2. 活动目标(1)增强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2)强化小学生对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认识。

(3)提高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民族精神。

(4)培养小学生具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活动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3.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组织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让小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2 民族团结教育举办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制作手抄报、举行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小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强化他们之间的团结意识。

3.3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组织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学习民间艺术等形式,让小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传承民族精神的意识。

3.4 社会实践组织小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环保行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4. 活动形式(1)课堂教学:将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然地接受相关教育。

(2)主题班会: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他们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3)实践活动: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4)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民族风情展示、民族歌曲演唱、民族舞蹈表演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综述
张天浩
【期刊名称】《西藏研究》
【年(卷),期】2022()3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关系着各民族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学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实践路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方面展开讨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做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未来,学界应当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视野;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问题意识,显现研究内容的多维与综合,推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10页(P38-47)
【作者】张天浩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6
【相关文献】
1.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综述
2.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推动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创新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综述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分会场综述4.主持人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摘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

鉴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此重要,围绕此中心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因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展开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今天我就来做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综述。

先介绍什么是个人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地、自由地和和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具体来讲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智力和体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生命体存在和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低级形式还是高级形式的活动都是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三、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必然要求社会关系高度丰富和发展。

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物质前提。

二是自由时间的增加。

马克思用大量论述表明,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与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增加自由时间,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是社会关系的丰富,这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况

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况

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况作者:张琳袁丽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3期摘要:1988年8月,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发表了题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论述,这一理论成果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学术界影响甚远。

近三十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成果颇多,研究角度也呈现多元化特点。

文章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学术界近三十年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力求探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的更大空间。

关键词: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综述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3-0025-051988年8月,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1997年在《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1]一文中,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行了系统阐释。

近三十年来,各界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讨,推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笔者围绕近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不同学科研究的各自特点,以期达到促进和推动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的目的。

一、关于“中华民族”概念问题的探讨针对“中华民族”概念问题的探讨,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意识的民族实体,同时也是不同层次的对立统一的民族复合体。

但他并未解释清楚民族实体和民族复合体之间的矛盾性,由此引发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新一轮争论与探讨。

众多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是各个民族的总称。

谷苞先生早在《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2]一文中指出,组成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称谓,但这些民族又同时拥有“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性称谓。

民族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民族理论发展史——读金炳镐著《中国民族理论百年发展(1900-1999)》

民族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民族理论发展史——读金炳镐著《中国民族理论百年发展(1900-1999)》

作者简介 : 赵健君( 93 , 裕 固族) 甘肃酒泉人 , 16 ) 男( , 教授 , 主要从事 民族理论 与民族政策研究。

18・ 8
络 , 后 以近 现代 中 国历 史 发展 的重 要 时 段 为 分 然
关 系 体系 被卷 人世 界 民族 关 系格 局 之 后 , 国当 中
期 , 四编十四章 , 5 万字的巨大篇幅 , 分 用 6 详细系
年》 系统梳理 了 2 世纪 引导 中国各 民族 改变其 0 历 史命运 、 改造 中 国 民族 关 系 结构 的重 要 民族 思
想 的变迁 过 程 。《 民族 理论 百 年 》 首先 在 绪 论 部
月 出版《 中国民族理论 研究二 十年 》 20 ,0 7年 8月
出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理论研究》 上、 (
展史》 到 20 年出版《 , 08 中国民族理论百年发展 : 10- 19 } 以下简称 《 90 99 ( 民族理论百年》 , ) 他带 领团队, 通过不断 的拓展 , 民族理论百年》 在《 中
收 稿 日期 :0 0— 3—2 21 0 2
国主流民族思想在 中国百年传播发展史 的主脉

世 纪大幕拉 开 , 台上呈 现 的便 是 一 幅全球 化 殖 舞 民争夺 浪潮 , 随后便上演 了以大 民族 为根基 、 国 强
争霸为主角 , 目惊心的两次世界大战; 触 以殖民地 民族解放 运动 , 白热化军 备竞赛 的冷战达 到高潮 ;
以苏联 解体 、 战结 束 , 国强权 干 预全 球秩 序 、 冷 大
下 )20 ,07年 l 出版 《 2月 马克 思 主 义 民族 理 论 发
分 , 马克 思列 宁主义 民族 理论 在 中国 的发 以“ 展 ” “O世纪 前半 期 中 国 民族 理论 的发展 ” “ 、2 、 新

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上)

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上)

2018年9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2018第35卷第5期Ludong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5ꎬNo.5㊀㊀收稿日期:2018-06-12㊀㊀基金项目:齐鲁文化英才2018年资助课题 中华民族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㊀㊀作者简介:赵慧峰(1963 )ꎬ女ꎬ山东临沂人ꎬ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ꎮ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上)赵㊀慧㊀峰(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ꎬ山东烟台264039)㊀㊀摘㊀要: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备受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ꎬ已积累了大量的成果ꎬ并在有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ꎮ对已有成果的回顾㊁梳理ꎬ对前期研究内容的提炼㊁总结ꎬ对相关观点的检视㊁叙说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ꎮ这一方面是对既有成果的反思ꎬ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思考新的突破ꎮ㊀㊀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ꎻ中华民族凝聚力ꎻ综述㊀㊀中图分类号:D6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3-8039(2018)05-0022-11㊀㊀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备受学术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ꎬ20多年来ꎬ已积累了大量的成果ꎬ并在有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ꎮ目前ꎬ有关该问题的论著共有10多部ꎬ分别为:卢勋㊁杨保隆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ꎬ2000年)ꎻ马戎㊁周星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ꎬ1999年)ꎻ林卓才㊁林佐良主编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汉荣书局ꎬ1992年)ꎻ林卓才㊁王卫国等主编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ꎬ1994年)ꎻ王克千㊁吴宗英的«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上海人民出版社ꎬ2001年)ꎻ萧君和«华魂论»之一的«中华民族凝聚力»(黑龙江教育出版社ꎬ1993年)ꎻ孔庆榕㊁李权时的«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广东人民出版社ꎬ1995年)ꎻ张丰清㊁周苏玉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湖北人民出版社ꎬ2007年)ꎻ陈剑安的«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东人民出版社ꎬ1997年)ꎻ陈育宁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 民族史学理论问题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ꎬ1994年)ꎻ«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广东人民出版社ꎬ1994年)ꎻ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集体编写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ꎻ陈耀武的«先进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军事科学出版社ꎬ2004年)ꎻ彭年的«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ꎬ1999年)ꎻ任涛的«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ꎬ2000年)ꎻ阮纪正的«弱势群体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散论»(华文出版社ꎬ2004)ꎻ张磊㊁孔庆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ꎬ1999年)ꎮ港台地区是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研究热情不减的地区ꎬ他们对该问题持续关注ꎮ«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首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汉荣书局ꎬ1991年)的出版ꎬ汇集了当代关于中华民族精神问题研究的第一批成果ꎮ另有一些论著虽并不是直接研究该问题的专著ꎬ但在某些章节里也曾涉及到有关民族凝聚力的问题ꎬ如李宗桂主编的«中华民族精神概论»ꎬ书中第5章的标题就是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ꎮ将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一起探讨的论著并不鲜见ꎬ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集体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ꎬ从其章节结构来看ꎬ也是这样的模式ꎮ全书共分7章:第一章 绪论 ꎻ第二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及源流 ꎻ第三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ꎻ第四章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 ꎻ第五章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 ꎻ第六章 改革开放中的广东人精神 ꎻ第七章 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测评指标体系及其相关的实证研究 ꎮ的22确ꎬ民族凝聚力问题是在对民族精神问题的探讨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化的问题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ꎮ㊀㊀从相关著作的名称可以看出ꎬ探讨文化㊁党派㊁人物ꎬ包括某一个历史时期与民族凝聚力关系的成果占了很大的成分ꎬ而纯粹研究民族凝聚力的论著并不多ꎬ只有马戎㊁周星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㊁肖君和的«中华民族凝聚力»㊁孔庆榕㊁李权时的«中华民族凝聚力论纲»㊁卢勋㊁杨保隆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和张磊㊁孔庆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几部著作ꎮ马戎㊁周星主编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与卢勋㊁杨保隆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是运用费孝通先生的 多元一体 理论ꎬ对中华民族由多元到一体的过程及其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㊁深入的梳理与探讨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全书共分8章:中华各族的居住环境与多源多流㊁各民族的经济交流ꎬ相互促进ꎬ彼此依存㊁各民族文化上的相互交融㊁各民族迁徙杂居ꎬ相互融合㊁历代民族政策日臻完善㊁主体民族的历史作用㊁大一统思想和中华整体观念的形成㊁各族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形成血肉相连的关系ꎮ可见作者是以华夏境内的民族存在与发展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ꎬ强调中华各民族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长期交流与交融形成了具有内在联合的共同体ꎬ在这个过程中内聚起一种强大而坚韧的凝聚力ꎬ并视这种凝聚力是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力量ꎮ㊀㊀张磊㊁孔庆榕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是仅见的对涉及民族凝聚力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的论著ꎬ全书共分12章ꎬ第一章 绪论 ꎻ第二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ꎻ第三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与功能 ꎻ第四章 物质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ꎻ第五章 制度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ꎻ第六章 精神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ꎻ第七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ꎻ第八章 中华民族内部的协调与整合 ꎻ第九章 对外关系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ꎻ第十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 ꎻ第十一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民族离散力 ꎻ第十二章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运动规律与未来走向 ꎮ内容包括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基本范畴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成㊁特质㊁结构㊁功能㊁发展条件㊁制约因素㊁运动规律和增强途径等等ꎬ对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学理性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ꎮ.㊀㊀除了上述著作ꎬ专门研究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文章也有100余篇ꎬ内容涉及民族凝聚力的概念㊁内涵㊁特点㊁功用㊁形成原因㊁发展规律和趋势㊁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途径与方法ꎬ以及人物㊁政策与民族凝聚力㊁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凝聚力表现等诸多问题ꎮ现将有关问题分述如下ꎮ㊀㊀一、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概念表述㊀㊀概念㊁定义是一切言说的基础ꎬ学者们对此多有心得ꎬ或说 民族是民族凝聚力的载体ꎬ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的纽带㊁支柱 ꎬ 民族凝聚力蕴藏于民族生命之中ꎬ构成民族生命力的主要部分 [1]ꎻ或谓: 民族凝聚力包括民族整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相互间的亲和力 [2]ꎮ张磊㊁孔庆榕的说法是: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种观念的形态ꎬ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ꎮ从本质上说ꎬ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把中华全体成员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并确保中华民族凝生存㊁发展的内在力量ꎬ [3]ꎮ无论具体表述如何ꎬ都可以看出ꎬ 民族凝聚力 这个概念中纠缠着 民族 民族成员 和 民族整体 的关系ꎬ是 民族 这一主体以 凝聚力 为对象性客体的一对建构ꎬ人们无论从哪个角度和学科对此进行解读ꎬ 民族 都是理解 民族凝聚力 不可逾越的关键性术语ꎮ李宗桂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定义是: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ꎬ把全民族成员凝聚成整体的力量ꎮ 并特别强调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现象ꎬ是民族传统和优秀文化的积淀ꎮ 民族凝聚力就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政治㊁经济环境影响下ꎬ逐渐形成了特定思想文化内涵㊁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4]181ꎮ刘慧玲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 既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的聚合力ꎬ也不是民族诸要素的简单叠加 ꎬ而是 在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 [5]ꎮ或说: 民族凝聚力ꎬ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秩序㊁思维方式㊁价值观念㊁人生理想㊁精神风貌等方面特定的聚合和稳定的精神力量ꎬ是该民族的思想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ꎮ [6]㊀㊀这里ꎬ学者们是将 民族 单纯认同为文化的共同体ꎬ将民族凝聚力等同于文化传统的精神整合力来理解的ꎮ这样的思路被有些学者认为起码32有两点不妥ꎬ其一ꎬ对民族的理解过于宽泛ꎬ仅将其视为一个无定形的自然态体ꎬ而实际民族作为一个社会机体ꎬ还有她的组织态势ꎬ因此ꎬ 民族凝聚力决不只是一种文化力量ꎮ更重要的ꎬ它是一种社会结构力量或功能 ꎻ其二ꎬ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看ꎬ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长期稳定不变ꎬ但相应的社会机体却往往变动频繁ꎮ可见ꎮ 并不存在什么超越时空与特定现实社会的抽象的民族凝聚力ꎮ民族文化传统可以长期保持稳定ꎬ它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ꎬ正象它有助于民族社会体的形成与巩固一样ꎮ但它不等于民族凝聚力ꎬ也不是它唯一的源泉ꎮ [2]白景坤虽然也认为 民族凝聚力是指由民族精神所决定的作用于民族共同体身上并形成各种内聚力的合力 ꎬ但却同时指出ꎬ 理解这一概念ꎬ必须了解民族的形成和民族精神ꎮ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ꎬ一是自然因素ꎬ而是社会因素ꎮ [7]其在承认血缘㊁亲缘和地缘因素是民族形成的基本前提的同时ꎬ也特别指明了经济因素㊁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保证民族生存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ꎮ㊀㊀沿着这样的思路ꎬ学者们开始对民族凝聚力中的 民族 概念先作了具体化的限定ꎬ认为这个民族指的是 具有共同社会特征的民族成员 ꎬ这种共同社会特征 包括共同的语言㊁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等等 ꎬ并强调ꎬ 在这些因素之中ꎬ物质的因素(共同的经济生活ꎬ共同地域)无疑是重要的 ꎮ而民族凝聚力就是这样的 民族成员为了该民族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内聚力 ꎮ他们虽不否认 精神因素对民族凝聚力所产生的影响 ꎬ并承认这种影响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运行机制 ꎬ同时却更强调构成民族凝聚力的要素 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有机结合 ꎬ强调要 从各民族成员的物质利益入手ꎬ 增进民族之间的凝聚 [8]ꎮ周大鸣有同样的看法ꎬ认为民族凝聚力包括(1)个人对共同的规范和价值准则的信奉ꎻ(2)从共同利益中产生的相互依存性ꎻ(3)个人与群体的认同感[9]ꎮ郑群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三层次说:(1)中华民族对其成员的吸引力ꎻ(2)成员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ꎻ(3)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亲和力ꎬ[2]也将民族与成员并举ꎬ为民族的理解提供了更大的空间ꎮ既然对民族的概念理解成为定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键ꎬ有人继续对民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挖掘ꎬ得出了 民族事实上乃是构成民族的全体成员以特定的㊁历史形成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人际㊁群际关系系统ꎬ包括经济关系㊁政治关系㊁日常生活关系与文化关系等四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的结论ꎮ并且认为ꎬ 所谓民族凝聚力ꎬ就是构成民族的全体成员以特定的㊁历史形成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人际㊁群际关系系统的综合结构功能ꎮ [2]㊀㊀概念问题是研究民族凝聚力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ꎬ也是使该课题在学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重要理论问题ꎮ可惜现有的成果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并不多ꎬ也不够深入ꎮ这一方面说明了问题本身的复杂ꎬ同时也显示出虽然民族凝聚力问题被关注的时间不算短暂ꎬ似乎也是成果斐然ꎬ但实际上许多问题都没有谈透ꎬ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拓展ꎮ㊀㊀二、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㊀㊀学者们普遍认为 民族凝聚力 是一个内涵广泛㊁有相当深度的概念ꎬ不能作狭隘的理解ꎬ而广义理解的结论则莫衷一是ꎮ有人认为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成员自觉成为民族成员的心理力量或因素ꎬ它表现为个体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㊁归属㊁尊严㊁奉献心理 ꎬ属于一种精神力量ꎬ并特别强调ꎬ要 把民族凝聚力本身和凝聚力产生㊁增强所依赖的条件㊁因素区分开来ꎮ [10]或认为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合力ꎬ包括了民族整体(通过执政党㊁中央政府等民族领导核心)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㊁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和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ꎮ民族凝聚力是这三种力的有机统一ꎬ其中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处于主导地位ꎬ它经常制约和影响着民族向心力和民族亲和力的状况ꎮ [11]李宗桂也把民族凝聚力视为 观念文化形态的范畴ꎬ 认为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中ꎬ中华民族能够以一种坚韧持久的力量凝聚民族成员ꎬ必然有其一以贯之的精神文化内涵ꎬ主要体现在民族成员的情感归属㊁文化认同㊁价值信奉㊁理想追求四个方面 [4]182ꎮ与之相对立的看法则认为ꎬ 民族凝聚力有物质凝聚力与精神凝聚力之分 ꎬ 增强民族凝聚力ꎬ必先增强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10]ꎮ更有人提出 民族凝聚力既不能单纯归结为物质范畴ꎬ也不能单纯归结为精神范畴ꎬ它应该是物质凝聚力和精神凝聚力两者的辩证统一ꎮ [12]㊀㊀理解的不同ꎬ带来的是关于内涵表述上的差异ꎬ或言:民族凝聚力的内涵即 维系中华民族生42存和发展的性格和品质 [13]ꎬ如王家荣㊁葛维晨所说ꎬ 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ꎬ笔者以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理想和信念ꎮ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ꎮ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ꎮ民族团结力和抗争力ꎮ [14]或虽承认 民族凝聚力外在地表现为民族成员共同一致的合作行为ꎬ这种合作行为的实现要求民族成员必须在目标㊁利益和关系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和整合性 ꎬ但同时却又强调ꎬ民族成员之间 这种合作力的背后是行为主体共同的思想意识ꎮ因为目标的确立㊁利益的调整和关系的处理都是与民族成员头脑中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ꎮ 所以ꎬ重申 民族的聚合主要靠共同体中人们思想㊁心理上的认同ꎬ也就是说ꎬ靠的是一种文化认同ꎮ [13]显然ꎬ这样的表述还是立足于将民族凝聚力只作文化与精神层面的理解ꎮ李宗桂将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涵概括为对故土亲缘的情感归属㊁对道德至上的文化认同㊁对群体本位的价值信奉㊁对和合统一的理想追求等四方面ꎬ与上述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ꎮ并且ꎬ李宗桂还特别说明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ꎬ但如上述这样 从文化传统㊁民族精神的角度来把握ꎬ更容易认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质ꎮ [4]192或谓: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是 民族的文化精神作用于民族本身的一种功能或特性ꎮ在内容上ꎬ体现为构成民族文化共识而促使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吸引㊁团结和统一的作用 [12]ꎮ也有人将民族凝聚力的内涵表述为 民族生存㊁发展的内在力量ꎬ是涵盖较广的合力 [12]ꎮ或谓 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涵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精神的理想追求㊁历久弥坚的大一统观念㊁兼容并包的宽广胸怀㊁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㊁爱国主义的赤诚情怀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ꎮ它是人民团结㊁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ꎮ [6]虞和平认为ꎬ 一般说来ꎬ构成民族凝聚力的因素有三个层次ꎮ一是自然的本原因素层次ꎬ如血统关系ꎬ情感关系ꎬ在特定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宗亲归属因素ꎬ等等ꎮ二是人为的文化因素层次ꎬ如风俗习惯㊁价值观㊁伦理观㊁宗教信仰ꎬ等等ꎮ三是人为的经济物质因素层次ꎬ如民族统一市场ꎬ跨地区的经济团体等 ꎮ并认为ꎬ在这三个因素中ꎬ自然的本原因素是永恒存在的ꎬ虽然在不同的时期ꎬ表现形式不一定完全一致ꎬ但属于较少变化的部分ꎻ人为的文化因素属于某一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积累起来的文化认同因素ꎬ有一定的传统性ꎬ但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时会发生变化ꎬ从而不再是纯粹的本民族自生的传统文化ꎻ比较而言ꎬ经济物质因素的变化更大ꎬ其中虽也有传统的成分ꎬ但会随着经济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㊁变化ꎮ象上面所提到的民族统一市场ꎬ跨地区的经济团体等ꎬ更是随着经济现代化而出现的[15]ꎮ这样的看法超越了民族凝聚力问题中ꎬ 民族 作为主体的自觉ꎬ将民族在客观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㊁经济㊁文化等有利于民族内聚与统一的一切要素(既包括精神的ꎬ也包括物质的)都概括了进来ꎬ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内涵更为宽泛的理解ꎮ㊀㊀在同样的思路导向下ꎬ有人继续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进行开放式的解读ꎬ甚至提出要将其视为 是一个系统结构 [16]ꎮ张磊㊁孔庆榕也说ꎬ 应当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认识为一个凝聚力系统ꎬ 这个系统包括 系统的要素(部分)㊁系统的结构㊁系统运动的环境和条件 [17]ꎬ持有这种观点的还有张国仪ꎬ其同样认为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其它事物一样ꎬ也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ꎮ [18]㊀㊀至于对这个系统的进一步解释ꎬ张磊㊁孔庆榕谓:是由 三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种合力ꎬ即:民族整体对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ꎬ各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3]ꎮ周绍斌也对这个系统的内在结构作了三个方面的划分: 其最基本的层面是民族心理ꎬ主要指一个民族特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㊁民族习俗ꎬ它是由特定的地缘关系㊁血缘关系和民族的共同经历等因素作用的结果ꎮ第二个层面是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ꎮ民族自我意识对维护民族利益有着重要意义ꎬ而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民族思维方式ꎬ决定着民族聚合的特点和形式ꎮ民族凝聚力最深入的层次是民族精神ꎬ它是指各民族历史地形成的ꎬ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奉行的思想㊁观点和原则ꎬ主要包括价值取向㊁理想人格和道德规范ꎮ [13]㊀㊀虽然系统论的提法在构成上放大了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ꎬ但对这个系统的具体解释还不够明确和统一ꎬ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ꎮ㊀㊀三、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㊀㊀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核心问题ꎬ是引导中华民族增强全民族凝力的关键ꎮ上述对中华民族凝聚52力的理解是宽泛的ꎬ但 宽泛 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ꎬ其在丰富了这一命题的内涵的同时ꎬ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凸显这一命题核心的问题ꎮ有人提出中华民族传统凝聚力的核心精神主要有两大基本要素ꎬ即 天下大一统 思想和爱国主义ꎮ [19]还有人更突出地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ꎮ如姜樾就认为ꎬ对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问题ꎬ其他提法虽能发挥某个方面的影响力ꎬ同时却又都会产生若干不设防的局限ꎬ 唯有 爱我中华ꎬ统一中国 ꎬ 爱我中华ꎬ振兴民族 ꎬ才能动以全体族群之心ꎬ激发全体族群之情ꎬ实现预期的目标 ꎮ故认为: 爱我中华 是现时代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最恰当㊁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意识ꎮ [1]㊀㊀项福库㊁何丽指出ꎬ 对当代中华民族凝力之核心问题ꎬ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和研究ꎮ从历史上看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ꎬ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核心所在ꎬ已毋庸置疑ꎮ然而ꎬ当代中华民族之主体部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陆ꎬ社会主义已引导大陆人民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路程ꎬ况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ꎬ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华民族ꎬ已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实的真理ꎮ因而ꎬ探究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核心问题ꎬ还应从 当代 这一现实角度出发ꎬ放在 社会主义 这一鲜明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ꎮ [20]㊀㊀核心的就是关键的ꎬ思路上需要由发散到聚焦ꎬ结论上是集多元到重点ꎬ怎么把握和理解ꎬ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每个研究者的个人理解ꎬ肯定是复杂的ꎬ但再复杂ꎬ也必须清晰㊁明确起来ꎬ因为此是理解中华民族凝聚力绕不开的关键ꎮ㊀㊀四、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点㊀㊀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特点的分析有诸多层面ꎬ或总结了一般民族凝聚力的共同特点ꎬ如姜樾所谓的ꎬ 民族凝聚力不会是天生的自然形成ꎬ亦不会随意志而被执拗㊁被抑制ꎬ人们只能发现它㊁认识它㊁不能改变它㊁创造它ꎮ民族凝聚力不能超越民族所生存的社会㊁政治环境ꎬ但它始终是代表民族的正面的㊁调动民族积极奋进因素的力量ꎮ任何时代的民族凝聚力都是建筑在增强当时民族的统一㊁强固㊁繁荣的基础之上的ꎮ [1]王家荣㊁葛维晨也认为ꎬ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蕴含在民族内部的深层次的凝结力量和聚合力量ꎬ它具有稳定性㊁时代性的特点ꎮ [14]㊀㊀或概括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般特点ꎬ除总结为特别稳定㊁特别牢固ꎬ特别持久ꎬ内向性与和平性ꎬ整体性和综合性ꎬ系统性和动态性ꎬ坚韧性和连续性等外ꎬ并具体表述为: 一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特定的环境中ꎬ由先进的经济㊁政治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ꎻ二㊁中华民族凝聚力总是以进步力量为核心ꎬ以民族利益和民族大义为根本动力ꎬ而形成㊁发展和巩固起来的ꎻ三㊁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与外敌抗争ꎬ并克服内部离散力过程中保持和发挥其威力的 [21]ꎮ㊀㊀王继宣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整体特点概括为 整体性ꎻ爱国㊁爱乡的亲情感ꎻ民族利益认同感ꎻ开放性与包容性ꎻ强韧性 ꎬ并对其进行了古代型㊁近代型和现代型的区分ꎬ然后对每一类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ꎮ他认为ꎬ古代型中华民族凝聚力体现出更多的 混沌的整体型ꎻ政治伦理性ꎻ封闭性㊁保守性与开放性㊁包容性并存和以阶级利益对抗为基础的对抗性 的特点ꎮ而 近代类型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突出特点是它的过渡性㊁中介性和高度的政治性㊁革命性ꎮ 至于现代型的民族凝聚力ꎬ则 是以现代类型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应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大生产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关系为基础ꎬ以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共产党领导为支柱ꎬ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开放㊁开明㊁开拓和竞争向上的心态ꎬ从而产生出一种维系现代社会㊁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㊁具有崭新特点的内聚力㊁向心力㊁亲和力㊁吸引力 ꎮ其基本特点是: 第一ꎬ高度的系统整体性ꎮ第二ꎬ民族性与自主性ꎮ第三ꎬ完全的开放性与进取性ꎮ第四ꎬ利益分化㊁竞争基础上的利益共同性与联动性ꎮ [22]㊀㊀同样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特点进行言说的还有章权才ꎬ谓ꎬ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端期ꎮ这个时期ꎬ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如下几方面的显著特征:(一)崇奉炎黄ꎮ(二)重视血缘ꎮ(三)向往礼义ꎮ(四)讴歌群体ꎮ(五)追求统一ꎮ [23]㊀㊀庞卓恒则注意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某些消极性ꎬ指出ꎬ 这种凝聚力原来是在以小生产为基础的群体协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土壤上发育成长起来的ꎬ形成这种凝聚力的精神要素往往带着小生产的㊁甚至封建性的烙印ꎮ [24]62。

《2024年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述论》范文

《2024年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述论》范文

《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述论》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共同体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等元素形成的特殊共同体。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内涵与价值,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实践。

二、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特征或目标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体。

它不仅包括地域、文化、语言等共同特征,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

共同体的形成有助于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相互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为成员提供归属感、安全感与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进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以中华民族为主要成员,以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等为纽带形成的特殊共同体。

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学者们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了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

同时,研究还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同的历史渊源,即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二是共同的价值观,即中华民族成员共享一套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三是共同的命运,即中华民族成员在面对国内外挑战时需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表现为多元一体,即在保持各民族特色的同时,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五、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实践在现代社会,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实践。

一方面,政府通过推动区域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

另一方面,企业、社会组织等也积极参与到共同体的建设中来,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还为解决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统一提供了重要思路与方法。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指南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指南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指南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指导思想 (4)1.3 基本目标 (5)二、理论基础与战略指导 (5)2.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7)2.2 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 (8)2.3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布局 (10)三、核心要义与深刻内涵 (11)3.1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2)3.2 全面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3)3.3 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长期和谐稳定 (14)3.4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6)四、重点任务与实践路径 (17)4.1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保障 (18)4.2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9)4.3 增进各民族的共同性基础 (20)4.4 尊重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1)五、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23)5.1 强化政治责任与担当 (24)5.2 加强工作协调与监督 (25)5.3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 (27)5.4 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28)六、结语 (30)6.1 认识重大意义,深化全新理解 (30)6.2 强化行动自觉,不断开拓创新 (31)6.3 凝聚磅礴力量,共同开创未来 (33)一、内容综述本行动指南旨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思想认识、制度保障、共同发展、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提出具体可行的行动路径。

指南强调:要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四化认同,积极构建携手共兴、互利共赢的民族共同体关系。

思想政治层面:加强民族精神认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营造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

制度保障层面:完善民族关系法规体系,健全民族文化权益保护机制,确保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发展进程。

共同发展层面:推进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平衡协调,消除发展差距,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

文化传承层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共同构建多元包容、和谐共生的文化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民族概念的研究综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学术界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进入 素,风俗习惯的共同性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就许多经济、文化较 了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主要注重对斯大林民 为落后,处于农业文明社会的民族来说,把风俗习惯列为一个构成 族定义的重新考察,又重新回到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 要素 ,作为一个共同特征就显得十 分必要了。 18 年王鹏林在 《 97 关于斯大林的 “ 少数民族”概念》一文中认 原著的学习中,并结合实际有所创新和发展。 这一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在 11 93年提出的民族定义比 为,斯大林著名的民族概念在相当程度上是着眼于能否实行区域自 较完整科学,并且具有普遍意义。有学者指出,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治来提出的。斯大林的 “ 少数民族”概念在涵义和所指上同我国的 指的是 “ 现代民族 ,但也可以引申为对 “ 民族 这一共同体一般性 少数民族概念有原则的区别。根据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来划分,即 的科学概括,可以适用于其它阶段的民族。也有学者指出,斯大林 除汉族以外的所有民族均为少数民族。他还提出,我们经常使用的 的民族定义并不完善, 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 特别是对民族特性 “ “ 民族” 少数民族 主体民族 和 “ ,“ ,“ 中华民族 等概念术语的 民族 一词。意思 的变动性和民族意识的稳定作用,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因此应对 所指及其相互关系都是比较明确的。尽管都有 “
142006年卢义发表民族概念的理论探讨一文他指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坚持从文化层面来看待民族的发展变化心态就会平和自如中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亚文化群体而不是独立的政治势力因而在共同的政治活动中应该淡化民族身份但在文化活动中则应该给民族以显著位置这就是民族问题文化的原则也只有这样才符合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要求

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监督情况报告纪检组的综述

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监督情况报告纪检组的综述

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监督情况报告纪检组的综述综述: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监督情况报告纪检组的综述1. 简介目前,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

为了确保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和落实,各级纪检组在监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综述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监督情况报告纪检组的相关内容。

2. 报告的背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旨在加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

为了监督这一任务的履行情况,纪检组成立了专门的报告纪检组,对相关单位和领导进行监督和督促。

3. 报告纪检组的职责报告纪检组负责监督和检查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组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

他们通过收集各级单位的工作报告、考核评价和调研报告等信息,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数据和情况,形成监督报告,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参考。

4. 监督内容及效果报告纪检组主要监督和评估各级单位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方面的工作。

他们关注的重点包括: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民族团结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等。

通过监督和督促,加强了各级单位对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果。

5. 问题和挑战在监督工作中,报告纪检组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监督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信息不全面、虚假等情况,需要加强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监督可能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不满和抵触心理,需要谨慎处理。

如何提高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6. 报告纪检组的建议报告纪检组在监督工作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提高宣传和教育工作的水平,加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和权力。

加强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7. 结论报告纪检组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监督和检查工作,促进了相关单位和领导履行责任,推动了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用中华民族精神筑起新的长城”学术研讨会综述

“用中华民族精神筑起新的长城”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赵亚静
作者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 哲学动态
页码: 107-108页
主题词: 中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综述;长城;北京大学;哲学创新;邓小平理论;哲学系
摘要:2008年6月12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会议室召开了由北京大学哲学系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中心共同举办的“用中华民族精神筑起新的长城”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主持,来自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重大突破——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重大突破——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重大突破——学习《中华民族共
同体概论》
张梧;顾超一
【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3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叙述中华民族史,既摒弃了传统王朝断代史的局限性,又超越了各族族别史的片面性,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叙事的重大突破,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的全新范式。

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叙述中华民族史,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优势,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破解了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张梧;顾超一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1
【相关文献】
1.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建设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前沿会议综述
2.中华民族是具有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人们共同体——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
3.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
4.一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论基础
的金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叙事特色5.中华民族共同体“聚—融—生”历程的生动画卷--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理论摘要:关于中华民族“一个”与“多元一体”的研究可以追述到19世纪出至今,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由顾颉刚发表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后引发的大讨论,而是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后引起的新一轮大讨论,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时期学者对中华民族问题的研究进行研究述评。

关键词:中华民族一个多元一体面对全球化的潮流,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认识和解读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结构论的同时,我们需要看看这个问题的源头。

一、抗日战争时期关于中华民族从“一个”到“多元一体”“中华民族”一词产生于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

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很快改变了以前的排满做法,倡言满汉一家,五族共和。

“中华民族”这一名词在当时学者的文章、政治家的演讲乃至政府的文告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其含义也不断充实,由原来主要指汉族,扩展为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

这一变化,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明显。

(一)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及其争论1938年12月,顾颉刚在昆明创办《益世报·边疆周刊》,目的是引起学者对边疆问题的重视,促进边疆人民和内地同胞的合作,以共同抵御野心国家的侵略。

不久,他在《益世报·每周评论》发表《“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指出:“中国的历代政府从不曾规定某一部分地方叫做‘本部’,在四十年前我们自己的地理书里更不曾见过这个‘本部’的称谓。

”“这个名词就是从日本的地理教科书里抄来的”,日人伪造、曲解历史来作窃取我国领土的凭证,因此必须废弃之。

傅斯年在看到顾颉刚的文章后,给顾颉刚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信念,也是事实。

”顾颉刚“读到这位老友恳切的来信,顿然起了极大的共鸣和同情”,于是撰写了《中华民族是一个》。

文章开首即云:“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之内我们绝不该再析出什么民族———从今以后大家应当留神使用这‘民族’二字。

”接着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第一,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

到秦始皇统一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就生根发芽了;第二,中华民族既不组织在血缘上,也不建立在同文化上。

现有的汉人的文化是和非汉人共同使用的,不能称为汉人的文化,而只能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第三,“汉人”二字说不通。

因为汉人在血缘上既非同源,文化也不是一元。

中国人只是在一个政府之下共同生活的人,在中华民族之外决不该再有别的称谓;第四:斥责五大民族(即汉、满、蒙、回、藏)之说,认为“五大民族”之说是中国人自己作茧自缚,成为帝国主义假借“民族自觉”分化中国的口实;第五:当务之急就是使“种族的界限一代比一代的淡下去而民族的意识一代比一代高起来”,“团结国内各种各族,使他们贯彻‘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意识,实为建国的先决条件”。

顾氏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张维华、白寿彝是顾颉刚的学生,他们都同意顾颉刚的观点。

张维华认为坚强的民族意识对反抗外来侵略压迫很重要,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亟待发挥。

白寿彝对顾颉刚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表示敬佩,主张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思想贯穿到历史研究和历史编纂中,“中国史学家的责任,应该是以‘中华民族是一个’为我们的新的本国史底一个重要观点,应该是从真的史料上写成部伟大的书来证实这个观念。

马毅在《坚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信念》一文中认为,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糅和抟聚,合一炉而冶之以成的一大民族。

但苗族人鲁格夫尔不赞同苗汉同源论,说:“据我观察所得,今日要团结苗夷共赴国难,并不需学究们来大唱同源论,我们不必忌讳,苗夷历史虽无专书记载,但苗夷自己决不承认是与汉族同源的。

同源不同源,苗夷族不管,只希望政府当局能给以实际的平等权利”。

鲁格尔夫显然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有所保留,但他对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人是坚决支持的。

费孝通的来信对“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出了质疑。

费氏认为,不能把国家与文化、语言、体质团体划等号,即国家和民族不是一回事,不必否认中国境内有不同的文化、语言、体质的团体(即不同民族的存在)。

谋求政治的统一,不一定要消除“各种种族”(即费氏所谓的民族)以及各经济集团间的界限,而是在于消除因这些界限所引起的政治上的不平等。

针对费孝通的质疑,顾颉刚发表了两篇《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他认为在中国境内没有能够称为“民族”的独立民族,如果有,则只有一个包含所有中国人的“中华民族”。

(二)“中华民族是一个”问题的复杂性一是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二是这个问题与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抗战的时局联系紧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展开充分的学术探讨、学术争论;三、当时的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国内民族问题的观点上有严重的分歧,欲超然党派而从事纯学术的研究也是很困难的。

费孝通此后却没有再写论辩文章,他说:“后来我明白了顾先生是急于爱国热情,针对当时日帝国主义在东北成立‘满洲国’,又在内蒙古煽动分裂,所以义愤填膺,极力反对利用‘民族’来分裂我国的侵略行为。

他的政治立场我是完全拥护的。

虽则我还是不同意他承认满、蒙民族是作茧自缚或是授人以柄,成了引起帝国主义分裂我国的原因。

而且认为只要不承认有这些‘民族’就可以不致引狼入室。

借口不是原因,卸下把柄不会使人不能动刀。

但是这种牵涉到政治的辩论对当时的形势并不有利,所以我没有再写文章辩论下去。

”直至1988年秋,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二、从1988年至2008年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探讨1990年5月,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牵头,以费先生的这篇论文为中心议题,召开了民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人类学、社会学在中国”的专题学术讲座和第四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

1996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举办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研讨会。

进入21世纪后,学术界对于“中华民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从更广的范围里进行了新的探讨,其标志是:“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架构’研讨会”。

学者们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一理论“是在确认各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判断,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其贡献在于“提出并通过论证而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件有力的认识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成功地总结了中华民族结构中‘一’与‘多’的关系”,并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来分析、研究和阐述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联系和文化影响。

(一)、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一体”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这两种说法,引发了关于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一体”的讨论。

第一种:认为“中华民族”属于政治范畴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中国各民族组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不可分割性,用来指中国各民族,与中国56个民族作为民族实体是不同的,因此,“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民族实体。

第二种:认为“中华民族”既属于政治范畴,也属于民族学范畴,,“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同样称谓“民族”是不矛盾的,因此,“中华民族”也可以是一个民族实体。

宋蜀华说:“费老的研究不仅创造性地引出了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崭新理论,而且是一项极重大的发现,是认识中华民族整体结构的一把钥匙。

第三种:认为“中华民族”概念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周建新认为:广义“中华民族”的内涵较为宽泛和抽象,其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一定强求严谨;而狭义“中华民族”的内涵就务必要严谨准确。

周建新认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是在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历史事件中孕育而生的,而对外国际关系是促成中华民族内部大认同的最根本的外部因素。

这种首先表现在政治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整体意识认同,随后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扩散,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族人民在政治上的认同不断得到巩固,经济、文化上的认同进一步扩大深入,‘中华民族’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中华民族整体概念和意识的形成,并不意味着民族实体已经真正形成。

”(二)、如何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多元”与“一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多元”是个性,“一体”是共性。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大陆上各民族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

1997年,费孝通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一是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第二是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汉族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第三是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三、结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学术界的探讨、实践,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研究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促进了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建构,使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学术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也扩大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史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促进了社会学科的发展。

对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的研究都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必须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学者,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顾颉刚.“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N].昆明:益世报,1939-01-01.[2]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N].昆明:益世报,1939-02-13.[3] 张维华.读了顾颉刚先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之后[N].昆明:益世报,1939-02-27.[4] 马毅.坚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信念[N].昆明:益世报,1939-05-07[5]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十三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6]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7] 宋蜀华:《认识中华民族构成的一把钥匙》,《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