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案

合集下载

中班防疫教案 健康-预防病毒4篇

中班防疫教案 健康-预防病毒4篇

中班防疫教案安康:预防病毒4篇篇一活动目的: 1. 知道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让假期时间延长,愿意交流对新冠病毒的认识。

2.能用较完好的句子讲述假期中印象深入的几件事,表达自己在假期中的收获。

3. 感受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话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1.对自己的身高、体重有理解。

2. 幼儿假期日志。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很快乐今天我们见面了。

这次的假期比以往的都要长,是为什么呢?2.交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问题: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得病的人会是什么病症?为什么那么可怕?我们是怎样防止自己生病的。

先两两交流、小组交流,再个别发言。

小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个传染病,得病的人会发烧、咳嗽、穿不上气、有时会拉肚子,严重的病人会失去生命。

最可怕的是它的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需要居家隔离。

保持卫生、注意消毒,经常通风就能预防自己生病。

3.交流:假期里最难忘的事情。

师:除了这次严重的疫情,我们小朋友在假期里有什么难忘的事情或者收获和进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如:拍球、跳绳、练惯用筷子吃饭、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等。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扬语言完好、明晰,用词丰富的小朋友。

4.展示3-4本日志,幼儿个别分享,再自由交流。

5.量一量身高、体重,感受假期前后的差异,体验成长的快乐。

请几位小朋友站到前面,大家看一看变化,说一说为什么?小结: 4 个月的假期,小朋友都有了很大变化,都长高了,吃胖了。

也学到了很多的本领。

疫情让我们明白了讲卫生、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营养平衡、良好作息,这样身体才能棒棒的,不怕坏病毒。

篇二教材分析^p :本次活动是在第一节活动《认识冠状病毒》的根底上理解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并在理解的根底上与所知的预防措施之间的关联,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

此次活动分为两方面,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掌握详细的预防方法,学习正确预防病毒的方法,并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进步幼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进步自我保护才能。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相关推荐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章病毒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

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总路: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教学过程说明:(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病毒》一章的内容。

本章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内容旨在是学生了解微生物世界、认识生命现象多样性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对病毒这一特殊的生命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病毒的结构、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传染病、免疫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说出病毒的种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认识病毒与宿主的关系以及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过程与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健康的态度。

3.增强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2.病毒与宿主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病毒的非细胞结构和寄生性。

2.掌握病毒生命周期的复杂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微生物的概念,对细菌、真菌等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病毒这一特殊微生物的了解可能较少,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传授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探究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病毒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3. 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病毒的繁殖过程。

【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病毒的微观结构和生命周期动画,增强直观性。

2. 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病毒引起的疾病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上册生物病毒教案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生物。

病毒教案6篇

病毒教案6篇

病毒教案6篇一份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只有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病毒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病毒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够归纳出病毒的五种特性和病毒的种类。

2.通过分析实例、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病毒带来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cih病毒爆发的案例,让学生观察案例中病毒的攻击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能够答出交通系统失灵、单位混乱、工厂停工。

教师进行解释说明:全世界至少有6#万台计算机同时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够破坏硬盘数据,引起系统崩溃。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病毒”一词,计算机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种含义呢?若不是,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完成后提问一名学生回答。

【不是同一种含义,生活中的病毒能够让人或者动物生病,计算机病毒则是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能够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并能够进行自我复制】教师表扬学生归纳能力强后总结:病毒是生物学领域的术语,因为计算机病毒与病理学上的病毒具有相类似的特性,因此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教师再次提问学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上,那么计算机病毒能够独立存在吗?【计算机病毒不能独立存在,也需要寄生,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程序】教师评价学生思维活跃并总结:计算机病毒不能以一个单独程序出现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依附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教师布置任务:计算机病毒还具有哪些特性?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单位,从网上查找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分析、讨论它们具有的特性。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教案:《病毒》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大班科学活动第二章《认识身体》第四节《病毒》2. 详细内容:介绍病毒的基本特征,如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病毒的结构和传播途径。

2. 重点: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和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病毒模型、病毒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概念。

2. 知识讲解:利用PPT展示病毒的结构,讲解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病毒的传播途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4. 动手制作:让学生根据病毒的结构,用彩笔、剪刀和胶水制作病毒模型。

5. 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病毒模型,并介绍其结构、特点和预防方法。

6.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病毒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病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病毒结构图2. 病毒特点3. 病毒传播途径4. 预防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画出病毒的结构,并简要描述其特点和传播途径。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病毒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但在实践操作方面仍有待加强。

今后需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他疾病,如细菌、真菌等,提高防范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病毒的基本特征展开,包括病毒的结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等。

这些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图片、模型等教具和学具来进行辅助教学,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目标共有三条,分别是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特征,提高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探究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病毒》教案精选

《病毒》教案精选

《病毒》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病毒”,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分类与生命周期、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及其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提高对病毒感染防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与人类关系。

教学重点: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病毒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显微镜。

2. 学具:学习资料、显微镜、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流感病毒感染实例,引发学生对病毒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与功能。

a. 病毒的定义与特点。

b. 病毒的结构组成。

c. 病毒的功能与生命周期。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病毒模型,加深对病毒结构的认识。

4. 例题讲解:讲解病毒分类及各类病毒的生命周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病毒与人类关系:分析病毒对人类的影响,如疫苗研究、病毒感染防控等。

六、板书设计1. 病毒2. 内容:a. 病毒的定义与特点b. 病毒的结构与功能c. 病毒的分类与生命周期d. 病毒与人类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简述病毒的定义、结构与功能。

b. 列举三种病毒,并说明它们的生命周期。

c. 分析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谈谈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2. 答案:a. 略。

b. 略。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病毒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病毒生命周期的理解上仍有困难,需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a. 研究病毒疫苗的制备与应用。

b. 探讨病毒感染防控策略。

c. 了解病毒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病毒的生命周期及其分类。

2. 病毒与人类关系。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初中病毒教案设计

初中病毒教案设计

初中病毒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和传播方式。

2. 使学生掌握病毒的生活特点和对人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病毒的生活特点。

2. 病毒的预防措施。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病毒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病毒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基本概念和结构(10分钟)1. 讲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如定义、分类等。

2. 介绍病毒的结构,如外壳、遗传物质等。

三、传播方式和对人类影响(10分钟)1. 讲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 分析病毒对人类的影响,如感冒、艾滋病等。

四、生活特点(10分钟)1. 讲解病毒的生活特点,如寄生性、繁殖方式等。

2. 举例说明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预防措施(5分钟)1. 讲解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如保持卫生、接种疫苗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病毒感染。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提出拓展问题,如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等,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病毒的基本概念、结构和传播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病毒的相关知识。

在讲解病毒的生活特点时,引导学生思考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讨论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病毒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病毒 教案(精选2篇)

病毒 教案(精选2篇)

病毒教案(精选2篇)病毒教案篇1第一节病毒教学分析《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动物》之后支配的课程,目的是使同学形成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完整熟悉,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生物进化和生物技术的基础。

病毒是微生物中形态最微小、结构最简洁的一类生物。

本节课对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是探究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本节课在培育同学辩证分析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学对于病毒的熟悉是具有肯定的生活常识的,但是往往局限于其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给农业、养殖业所造成的危害方面,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熟悉。

由于病毒的形态非常微小,所以同学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缺乏了解,有肯定学习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充分利用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结合同学的生活常识来增加对病毒的感性熟悉,引导同学客观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病毒的生命活动和传播方式,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亲密关系的病毒。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殊是与人类的关系。

4、培育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科学观点。

5、通过了解病毒的发觉过程,认同科学的进展与技术的进步亲密相关。

教学重点:1、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

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预备: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性感冒、乙肝、天花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收集有关病毒发觉历史的资料。

3、收集有关病毒危害人类生活和有利于人类生活的资料。

4、制作病毒侵染细胞的多媒体动画及有关病毒形态和危害其他生物的图片。

5、同学按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每小组一名发言代表。

教学程序一、新课导入人类的很多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由同学发言,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与病毒有关的人类疾病名称,并大致说出与什么病毒有关(如传染性非典型型肺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中班防疫情教案《病毒来了我不怕》【5篇】

中班防疫情教案《病毒来了我不怕》【5篇】

中班防疫情教案《病毒来了我不怕》【5篇】中班防疫情教案《病毒来了我不怕》篇1 一、班会主题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二、班会背景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1、将自疫情爆发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老师以直播的方式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1)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20__—nCOV”,即20__新型冠状病毒。

(2)临床表现有哪些?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什么是焦虑?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为什么会产生焦虑?(2)怎样缓解焦虑情绪?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

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②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病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病毒》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病毒》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病毒是什么,会通过简单的形象化表达来描绘病毒;
2.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知道如何预防;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拓展观察力,锻炼思维逻辑。

二、教学准备
1.幼儿园教室;
2.《病毒》相关的图片、视频;
3.纸、笔、彩色笔和贴纸。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用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图片导入病毒知识的学习,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出病毒的相关话题。

2. 病毒的概念(10分钟)
学生通过图示、视频等形式认识病毒的基本概念并加以阐释,比如病毒的大小、形状、结构等等。

3. 病毒的分类(15分钟)
在讲解病毒的分类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病毒的种类,并在分类的过程中依据不同病毒的基本特性和形态特点介绍各类病毒。

4. 病毒的传播方式(15分钟)
在介绍病毒传播的同时,教师要重点向幼儿介绍常见的感染途径,比如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饮食、性接触等途径感染病毒。

5. 预防病毒传播(15分钟)
针对病毒传播的危害,教师要向幼儿介绍预防措施,包括个人的防护、自我卫生习惯等方面,告知幼儿不同病毒所引发的疾病,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 结束(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总结和下一步学习的计划安排,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

四、教学后记
通过本次兴趣科普知识的学习,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开启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强化了孩子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同时让幼儿养成了更好的自我卫生习惯。

此外,对于幼儿的思维逻辑、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七年级生物教案 病毒-------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 病毒-------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病毒-------9篇病毒------- 1第四节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重点难点: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结构。

课前准备学生:有关病毒及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举手,产生好奇心,集中精神思考,通过自己的体验自由发表看法。

能说出:预防“小儿麻痹”。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吃“糖丸”可预防“小儿麻痹”病。

疑问,关注本课内容,进入学习主题分组资料分析,讨论创设课堂气氛:小时候吃过“糖丸”的请举手。

提出疑问,了解学生认知:吃“糖丸”有什么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吃“糖丸”为预防疾病,为后面学习“糖丸”是“减毒病毒”作铺垫。

)设疑,引入新课:为什么“糖丸”能预防“小儿麻痹”?今天课上内容可以解答。

艾滋病:症状、特征、传染途径艾滋病的预防每组出代表,谈对病毒的认识,谈对艾滋病的认识。

听老师讲解,同时观察图片,对“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分析自己收集来的资料。

让每组出代表,班上交流谈对病毒的认识,并引导,从中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将学生疑问总结性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谈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由病毒引起,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提出疑问:艾滋病由什么引起的举手回答:“艾滋病”由病毒引起,感受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出示图片:“艾滋病”病人,“艾滋病”预防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具体数据。

(在让学生谈对病毒的认识过程中,不论涉及没涉及到“艾滋病”,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谈到这一话题,并通过提问、引导,使学生对“艾滋病”的一些知识及其带来的危害有一定认识。

)鼓励其他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同时大屏幕再次快速闪过图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给人类带来危害的具体数据。

病毒教案(精选10篇)

病毒教案(精选10篇)

病毒教案(精选10篇)病毒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3、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目标2、3教具准备:相关素材、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

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

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

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这种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

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常就把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和危害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现象列出来,供用户参考。

(1)机器不能正常启动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

有时会突然出现黑屏现象。

(2)运行速度降低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磁盘空间迅速变小由于病毒程序要进驻内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内存空间变小甚至变为“0”,用户的什么信息也进不去。

(4)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

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5)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死机现象的,即使是初学者,命令输入不对也不会死机。

如果机器经常死机,那可能是由于系统被病毒感染了。

(6)外部设备工作异常因为外部设备受系统的控制,如果机器中有病毒,外部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出现一些用理论或经验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册,第十二章“奇妙的微生物世界”中的第三节“病毒”。

详细内容包括: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习性、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知道病毒的结构特点,理解病毒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提高幼儿预防病毒感染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的生活习性。

重点:病毒的概念、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病毒模型、图片、PPT、实验器材。

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盒、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病毒的概念与结构(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病毒的图片,讲解病毒的概念、结构特点,引导幼儿观察病毒的结构,加深理解。

3. 病毒的生活习性(10分钟)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解病毒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病毒是如何生存和繁殖的。

4.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明白病毒既有害处,也有益处,关键在于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实验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病毒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何预防感冒病毒?”引导幼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讨论,并给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病毒》2. 内容: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的生活习性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向家人介绍一种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并将过程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洗手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我教给爸爸妈妈正确的洗手方法,他们都很高兴学会了这个技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病毒的相关知识。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教案)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教案)病毒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个词,它既神秘又可怕。

那么,什么是病毒呢?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病毒的相关知识,本文将以小学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病毒》为基础,设计了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认识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 培养学生具备自我保护、预防病毒感染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1. 知道病毒的定义及特点;2. 理解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病毒的复制过程;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教学准备】1. 幻灯片;2. 视频资料;3. 实验设备:显微镜;4. 课堂讲义和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幻灯片展示一张包含各种微生物图片的PPT,引起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

通过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微生物都有哪些种类?它们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的方式讲解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病毒是生物还是物质?病毒有没有细胞?2. 通过案例和实例,讲解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比如讲解感冒、流感等常见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提醒学生要注意避免接触病毒。

三、实验观察(15分钟)1. 准备一些常见的病毒细胞标本,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状和结构。

2.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病毒标本进行观察,并填写实验观察记录表。

引导学生观察病毒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病毒特征,并回答以下问题:1. 病毒有细胞吗?2. 病毒细胞是如何复制的?3. 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哪些?五、视频观看(15分钟)播放与病毒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视频并记录重要信息。

视频内容可以涉及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如艾滋病、SARS等。

六、知识巩固与拓展(20分钟)1. 分发课堂讲义和活动手册,让学生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练习和思考。

2. 设计一个小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下问题:a) 什么是病毒?病毒有什么特点?b) 病毒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影响?如何预防病毒感染?七、小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所学到的关于病毒的知识。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病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命的奥秘》第三节《病毒》。

内容主要包括: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特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病毒的概念,了解病毒的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病毒的结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病毒的概念、特点以及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病毒模型、图片、PPT、实物(如感冒病毒药物)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病毒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病毒的结构,讲解病毒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教师举例说明病毒感染的症状,如感冒、流感等,引导幼儿了解病毒的危害。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感冒病毒药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种药物是用来治疗什么疾病的?它为什么能治疗这种疾病?”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泥,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心目中的病毒,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病毒的概念、结构、特点。

2.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 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病毒,并注明它的特点。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答案:如感冒病毒使人感冒,疫苗预防病毒感染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对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实践应用,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

同时,可拓展延伸相关内容,如病毒的传播途径、病毒疫苗等,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新知识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创造性;6. 作业设计的启发性与实际应用;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病毒的教案

病毒的教案

微生物中病毒教学目标:1. 理解病毒的形态和种类,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

2. 了解病毒的致病性和对病毒的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病毒的结构特点和致病性。

教学难点:病毒的分类和致病机制的探究。

教学准备:显微镜、病毒样本、PPT 课件、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态和特点。

2. 提出问题:微生物中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微生物?它们的特点和结构是怎样的?引出本堂课的主题——病毒。

二、讲授新课1. 病毒的形态和种类:通过PPT 课件展示病毒的形态和种类,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基本形态和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病毒与细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的区别。

2. 病毒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展示病毒的结构,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毒的基本组成。

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结构特点与其生存和繁殖方式的关系。

3. 病毒的致病性:介绍病毒的致病机制,包括病毒感染人体后如何引起疾病,以及病毒如何进行复制和传播。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病毒感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 对病毒的预防措施:介绍常见的病毒感染及其预防方法,如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三、探究活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病毒样本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病毒的形态特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强调病毒的结构特点、致病性和预防措施。

2. 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病毒的资料,了解目前病毒感染的流行趋势和防治方法,撰写一篇短文介绍病毒的相关知识。

初中生物病毒的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的教案

初中生物病毒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 掌握病毒的分类。

3. 理解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 病毒的分类。

教学难点:1. 病毒的生命活动。

2.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 病毒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新冠病毒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分享对病毒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病毒的相关特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2. 学生结合教材图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并总结不同类型的病毒。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如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等。

2. 教师讲解病毒的生活特点,如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无法独立生活等。

3. 教师讲解病毒的分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等。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有关病毒的最新研究动态,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新冠病毒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图片,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详细讲解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病毒。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关注病毒的最新研究动态。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可以增加一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实际案例,更加生动地阐述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此外,课后作业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病毒。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八年级生物上册病毒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节病毒
一、教材分析:
病毒作为结构最简单的生物,背放在介绍生物分类的最伊始。

一方面使学生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将病毒最为一类特殊的生物列出,使学生间接地意识到生物学是在不断发展中的。

二、设计思想: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病毒对于学生来讲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

他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看到。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看到它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因此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故事帮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及其种类等
(2)让学生认识病毒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2.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对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之间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发那杆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病毒会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待他人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态度。

(2)通过对病毒危害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与防病毒性疾病的良好卫生习惯,并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通过病毒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害的认识,以及对其合理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的特点及其种类等
解决方法:利用图片、结核病度的功能向学生介绍,帮助其记忆理解
五、教学媒体:
1.病毒图片
2.病毒繁殖的flash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病毒
一、病毒的基本特征
1.结构特点
组成:蛋白质外壳核酸(DNA或RND)
形态:多样
2.基本特征:非常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二、与人类关系
七、教学过程
附录1:病毒的发现
1892年,俄国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间接的证明了病毒的存在。

烟草有一种病毒,称为烟草斑纹病。

病叶颜色不均匀,成斑纹状,叶面多皱。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如果将病叶捣碎,将叶汁涂到健康叶上,健康叶很快也要发生斑纹病。

但如果将病叶汁加热,再擦到叶上,叶不发病。

伊凡诺夫斯基认为,并叶汁中必然会有导致发病的“细菌”。

于是他用细菌陶土过滤器将病叶汁过滤来获得无菌的叶汁。

将过滤得来的无菌叶汁擦到健康叶上。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滤过得病叶汁也能引起斑纹病。

他认为有两种可能:1。

这种细菌太小,能通过陶土滤器;2。

细菌虽被阻,细菌分泌的毒素存在于滤液中,可以致病。

他后来的实验证明,滤过叶汁中的致病因素在感染到新叶中后,由繁殖
增生的能力。

因此他确认,这个致病因素是个很小的、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显微镜下看不到的“细菌”。

从此后人们便称这种病原为“滤过性病毒”,简称为“病毒”。

1935年,烟草花叶病毒被分离出来了,并被纯化为结晶。

如果把结晶的病毒再注入烟草中,病毒就恢复活性,繁殖增生,而使烟叶患病。

从此人们才完全肯定,病毒和细菌是截然不同的。

病毒能成为结晶,说明病毒不是细胞,而是比细胞小得多、不具备细胞形态的颗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