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合集下载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

媒体报道中的身份成见——李普曼《公众舆论》读后感翻开最近的报纸杂志, 不难发现新闻的主角总是所谓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之类带有明显身份标签的人物。

谈到“富二代”, 人们总是想到飙车、炫富、纨绔子弟;谈到农民工, 大家的印象是文化素质低等;谈到“90后”, 无外乎非主流、个性张扬等。

这就是他们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已经形成固定思维, 很难改变。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刻板成见(stereotype) 。

所谓“刻板成见”就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 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新闻报道中的“富二代”、“农民工”、“90后”就是公众对这几类群体的刻板成见。

身份成见的产生李普曼认为, 真实环境太大太复杂, 而个人自身能力有限, 我们凭借自身经验无法完全了解外部环境。

在现代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地球的一隅, 对庞杂的外部环境无法亲身经历, 只能通过媒介的报道去感受。

真实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 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选择加工的过程。

媒体展示给受众的, 并不是真实环境, 而是一个建立在真实环境基础上的拟态环境。

1. 媒体的成见媒介在报道中如此强调公众身份,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读者。

成见便意味着新闻有看点, 有看点则可以吸引受众。

从“70码”到“我爸是李刚”到“激情杀人”, “富二代”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名词。

有关“富二代”的报道, 总是摆脱不了飙车、炫富、飞扬跋扈的负面消息, 所以在公众舆论中, 这一阶层的形象或多或少被扭曲了。

而“农民工”是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的叠加, 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 成为构建农民工想象的媒介。

(1) 而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总是掺杂负面消极的态度。

媒体对“富二代”、“农民工”等特殊人群进行的报道, 经常有大肆渲染进行“妖魔化”的现象。

首先, 对所谓“富二代”、“农民工”等特殊人群, 报道的数量多、篇幅大。

《公众舆论》——5分钟总结一本书

《公众舆论》——5分钟总结一本书

《公众舆论》关于作者沃尔特·李普曼,著名政论家、专栏作家,同时也是20世纪美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记者。

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风云,两度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

不仅如此,沃尔特·李普曼一生还出版了超过30本作品,可谓著作等身,其中以《公众舆论》《幻影公众》等最为知名。

关于本书本书出版于1922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

在这场战争中,沃尔特·李普曼见证了充满谎言与欺骗的宣传,对舆论的理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本书便是他对公众舆论独辟蹊径的解剖。

虽然沃尔特·李普曼本人并未经受过任何学术训练,他的著作也都是思想随笔,但本书却被奉为20世纪美国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美国所有高校传播学专业的必读书。

核心内容在公共事务的决策中,舆论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一方面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依靠大众媒体描绘的“拟态环境”来观察社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们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往往并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刻板印象”的结果。

因此,民主社会的良性运转就不能依靠舆论,而要依靠社会精英。

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并不能直接观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而是要依靠大众媒体为他们描绘一个模拟环境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绝大部分信息需求都可以通过人际交流来满足,即使没有大众媒体,也可以活得很好。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信息需求已经截然不同了。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困境便是,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了解自己居住的社区发生了什么事情;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时间、能力面面俱到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最新新闻。

这时候,就需要依靠大众媒体为我们描绘一个模拟环境。

我们在思考外部世界时,在头脑中会形成怎样一种景象,也要依靠大众媒体描绘的这个模拟环境,沃尔特·李普曼称之为“拟态环境”。

他还认为,拟态环境的存在是造成非理性舆论的第一个罪魁祸首。

之所以成为罪魁祸首,是因为大众媒体选择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往往并不是那么客观中立的事情。

由《公众舆论》谈微时代的“意见领袖”

由《公众舆论》谈微时代的“意见领袖”

“ 意见领袖”这一概念最早是 由拉扎
罗 中扎下根来 呢? 它是由我们公认 的权威 人 斯 菲尔德 和贝雷 尔森 等人 在 1 9 4 8年完成 可能 由多级 中介环节组成信息 传播链 。 意见领袖 ” 形成环境 的《 人 民的选择 》 一书 中提 出的 , 这一理 杰斯 的研究还原 了 “ 论是来 源于 1 9 4 0年他们对美 国总统大选

《 公 众 舆 论 》中 的 “ 意见 领 袖 ” 理
最 后 ,李普曼还 指出 : “ 我们赖 以接 触外部世 界 的那 些人都 是一些 管理这 个 世界的人 , 也许他们 管理 的只是世 界的一 小部分 。 ” ③ 笔者认 为作 者这里提 出的 “ 管 理这个世界 的人” 并不 是特指政治 家或 是官员 , 不一定 必须是 自己所从事领域的 专家 , 但是 他们 在某 一个 问题上会有很多 话可说 。 李普 曼对 于 “ 意见领 袖 ” 这一 理 论 的论述非常简短 , 虽然他没有直接的提
选择相信这些 “ 权威人 士”以及哪些人会 节 。 接着再 由意见领袖将其所见所 闻传递
在传播 学 中就被称 为 “ 意见领袖 ”, 他们 是大众 传播效 果形成 过程 的中介或过 滤 的环节 。 现实生活中 , 这样的 “ 领袖”可谓
无处不在 , 一 群 小伙 伴 中 的 “ 孩 子 王 ”, 一
来, 否则 就不 过是 一阵风 而 已。 ”① 但是 ,
在现 实生活 中 , “ 象 征 的供 应非 常丰 富 , 可 以加诸其上的意义又非常灵活 , 那么一 种特定 的象征 如何让 能在特定 的人们 心 士播种在我们心 中的。如果它种得很深 , 以后我 们就会 把对着 我们挥 动该象征 的
消息和影响并不是直接 “ 流” 向一般受 众 ,而是首 先抵达 意见领袖 这个 中间环 给 同事或接受其影 响的追 随者 , 而且意见 领袖所 进行 的人际传 播 比直 接 的大众传 播更具说服力。 1 9 5 5年 ,拉扎斯菲 尔德又对 这一问 题做 了更深入 的研究 ,他 和卡 茨从 购物 、 时尚 、 公 共事务 、 电影等领域 对意 见领袖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

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

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2.1 李普曼的舆论观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

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

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

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

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

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

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1参阅冯希莹<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李普曼 与《公众舆论》

李普曼 与《公众舆论》
见被新事实修正,从而改变原 有的认识态度和观点。
没有规则,人们会浪费 更多的精力;抛弃一切 成见,可能会导致人类 生活索然无味。
3极端情况下的部分文人,发出
颠倒伦理标准的热情,重新塑 造成见的标准。
结论

由于主观因素(刻板成见)及客观因素(拟态环境) 的存在,本书得出的结论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实 践形成理性的舆论并驾驭世界几乎是无望的。 此书,可体现他的精英主义民主论以及对民众理性 能力的怀疑。

李普曼关于拟态环境观点总结:
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 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 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在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 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 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 应。“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 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 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 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 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板印象)
类似于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人们对事物的初次接触印象 即第一印象的形成,占对事物的70%以上的评价和看法。
成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根植在我们思想与感情中的观念。 一个人看见乡村美好的日落,“然后两天之后,在他试图 回味日前所见时,能够回想起来的大概只是某件会客厅里 的某幅风景画。 (因为在这个人看到乡间的美好日落之前,客厅风景画里的风景已经在他的
李普曼 与《公众舆论》
关键词一 虚拟环境(拟态环境)

“对于所有这些事例,我们尤其应当注意一个共同 的因素,那就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

第一讲 李普曼《公众舆论》0909

第一讲 李普曼《公众舆论》0909
❖ 七、第十九页,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列举的各种现象的各种现象 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 八、第二十页,“图像集”指的是什么?与之前的哪部分内容有相 关性?
❖ 九、在阅读完第一章后,尝试为“舆论”下定义。
六、课堂讨论重点
第七部分 报纸
❖ 一、公众对报纸存在哪些成见? ❖ 二、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报纸的经营模式是什么?(即保证报
★1922年出版的著作《公众舆论》提出了后来被称为

“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他描绘议程设置是一个
过程,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使得公
众和政治精英给予优先关注。此书自问世以来,在
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
着这个领域中的经典权威地位。
一、李普曼生平
★李普曼是德国犹太人的第二代后裔,
❖ 第七部分《报纸》全四章内容 ▪ 一、报纸的运营模式 ▪ 二、报刊的性质 ▪ 三、报纸的目标读者 ▪ 四、读者如何评价一张报纸 ▪ 五、报道采访的地位问题 ▪ 六、新闻的性质 ▪ 七、编辑选择的依据 ▪ 八、新闻和真实是两回事
六、课堂讨论重点
第一部分《导论》第一章《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
❖ 一、为每一小节(从第一到第七小节)归纳核心含义(论述的核心 是什么),可以从原文中找一句话,也可以自己总结。

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
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李普曼特别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 “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 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二、主要观点
★所谓“拟态环境” (pseudo-
environment)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
二、主要观点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读后感李普曼(1889- 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这个名字对于我们学传媒的学生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他对新闻界的贡献实在是太重要了,以至于其后很多的学者所提出的理论无不渗透着他的观念。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这部著作诞生于1922年,虽时隔近一个世纪,但不论什么时候重读,依然为之震撼、为之动容,深感启迪。

他用多年从事新闻评论的敏锐的政治触觉,用从事作家的对文字的灵动驾驭,以及对新闻事件的烂熟于心和历史把握,成就了这部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主要分为八个部分,二十八个章节,从各个方面分析了有关公众舆论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作者以众多实例展示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巨大差别,将外部的世界、媒体营造的虚假的世界和人们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做了区分。

我们对于现实认识越来越间接,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并非真实反映,而我们自身的诸多限制条件决定了我们很难直接地接触外部世界,加之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成见,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把握。

这些内容,即是作者在接下来重点分析的问题—到底是那些因素导致了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困难。

纵观本书内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莫过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质疑,认为“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李普曼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1. 客观障碍即外部因素对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影响。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李普曼是一位致力于为美国民主社会“立心”的思想家或“公共哲学 家”,他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教导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而 急速变动的世界上如何进行理性的、有效的思考,如何建立对公共生 活的良好判断力。他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意领袖”。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
《Public Opinion》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 舆论的主体———公众 • 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所谓“有理性的个人”、
能明辨是非的公众,就是可以被证伪的存在。 • 李普曼认为,“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
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 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 定义后理解”
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 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 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 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一、拟态环境
• 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他的观 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 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公众舆论》解读
walter lippman
出生于美国的德裔犹太人,毕业于哈 佛大学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世界最有名 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 获得1958年度普利策新闻奖 撰有《政治导向》《放任与驾驭》 《舆论学》《良好的社会》等30种著作 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被公认为
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大家说法
“他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行了 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总统自由勋章)
自一战前的老罗斯福时代,一直到冷战时期的尼克松时代,他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内公共政策(社会地位)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摘要:李普曼在其奠基之作《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与大众传播学相关的几个关键概念,阐发了当时语境下的舆论观,这对后世大众传播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并奠定了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公众舆论》关键概念舆论观传播学贡献李普曼于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是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考察国内政治形势和新闻业概况而写的,甫一出版,即深受美国新闻传播界和政治界的重视。

全书的8个部分虽然是围绕报纸来展开的,但其论述的中心却不是报纸,而是舆论。

在探讨舆论的过程中,李普曼把舆论的形成和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舆论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与大众传播的联系。

本文试通过《公众舆论》,来解读李普曼提出的与传播学有关的几个概念、其在美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舆论观及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公共舆论》中的几个概念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1、“脑海图景”催生了“议程设置”研究李普曼认为,外部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人们无法认清,报刊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

这样,“人们不是根据客观现实来采取行动,而是根据…他们脑海中的图景?来采取行动。

”〔1〕(p.23)所谓“脑海图景”是人们在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基础上,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选择和加工而形成的主观现实。

如果说媒介在再现客观现实中所建构的是媒介现实的话,那么脑海图景所反映的则是主观现实。

由上述可以看出,李普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的“脑海图景”,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这就是“议程设置”思想的最初萌芽构想。

在些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进一步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

50年代和60年代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这一观点,例如B.C.科恩在考察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的。

弥漫在孤独中的理性——从《公众舆论》中的“成见”谈起

弥漫在孤独中的理性——从《公众舆论》中的“成见”谈起
如果说李普曼所认为的悲观态度会
. 让A我ll们失R去ig希h望t,s那R么e在s成er见v中e生d.活着
的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事物?找寻着我 们的存在感?正如李普曼说的“成见不仅 仅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节约时间并能 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而且当我们想要 冷静全面地观察世界的时候,能使我们 摆脱一切令人困扰的干扰。”⑦
三、成见之于民主社会
“如果我们深思熟虑地把偏见搁置 一旁,我们就不会在研究一个人的时候 把他往坏里想。”⑥放眼世界,似乎每个人 或者事物上都有着标签,上面写着正负 极。然后不可避免的,我们对人对事都加 之以自己的想象,在人际或者大众传播 中加以演绎,最终使事件都失去了本真 的味道。我们接触成见化的媒体,带着成 见去看待成见化的新闻,然后带有创造 性的理解事态。
面对这样的成见社会,民主是否还 有可能?技术的变革能否推动交流的更 加畅通,自由的平台上我们能否实现杜 威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 希腊时代的广场式民主?李普曼的观点 则与杜威不同,他认为民主社会是建立 在理性公众的基础上的。然而,理性公众 是否可能?
注意力被设置,想象力又被建构,我 们 盲 目 地 坚 持 自 己 的 成 见 且 不 自 知 ,在 多 数 人 的 附 和 中 渐 行 渐 远 。“ 三 人 成 虎”,人们在集体中往往陷入无意识状 态,在乌有之乡中默默成为乌合之众的 一员。情绪在互动的争论中急剧升温,最 后演变成为一场闹剧。历史长河中太多 的悲剧都是由被利用的个人成见的酝 酿,形成的群体性力量,其摧毁力是强大
一、成见之于公共舆论
“真实感觉和先入之见会同时进入 意识。两者交融一起,更像我们透过蓝色 玻璃看红色,看到的却是绿色。”②我们在 成见的预设之下寻找对自己的观点有利 的印证,于是我们选择性地接受信息,并 维护着自我以及群体的成见。天涯上或者 贴吧上有很多的心有戚戚焉的共鸣者,甚 至成为了一种畸形的“身份认同”。屏蔽 其他意见的成见系统,很容易影响一个人 或者一群人的观念。然而,群体的特征是 冲动、多变、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 夸张且单纯,偏执、专横、保守,群体时不 时树立起道德行为的典范,受到无意识因 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③成见的聚拢, 加上群体中的集体无意识,容易形成成见 的固化和加深。现在群体性的成见多发生 于网络等新媒体之上,常常立于道德的制 高点,来判断一则新闻或者事件,舆论中

李普曼《公众舆论》

李普曼《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 出现过两个源头:
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
公媒介的主线
“正像亚里士多德必须坚持奴隶生来就是奴隶, 那样,民主主义者也必须坚持自由人生来就 是立法者和行政官员。”
民主哲学的前提:“统治是一种天性”,因 而可以由自我中心的舆论驾驭。
媒介主线——拟态环境
李普曼: “舆论如果是健全的,就必须组织起来
为报刊所用,不是像今天这样的情况,由报 刊来组织。”
议程设置的三个层面:
在认知层面,公众因为媒介的报道而意识到议题的 存在;
在次序层面,媒介所安排的议题顺序一般会影响公 众考虑这个问题的顺序;
在显著性层面,媒介赋予议题的意义(包括给予的 版面位置或节目中的时间先后)一般会影响公众对 这个议题重要性的认识。
二者碰撞:逃避与求助
历史上,最早将“公众”与“意见”两个词汇联系 起来的是卢梭。在他1792 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 中,他将它们连接起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 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坚信舆论具 有比法律更强大的力量,并尝试将其分为公意和众 意——众意是个别利益的加和,不具有政治实践意 义;公意则是指人们最初自由结为共同体时的协议、 约定、公共意愿,它是“普遍的意志”和“有机结 合的意志”,是永远公正的。“他(卢梭)的出发 点是尊重公众的意见,同时又想克服舆论中某些代 表私利的成分……一旦贯彻他的理论,则可能导致 以‘公意’的名义对舆论的钳制。
一、李普曼《公众舆论》的逻辑线索
逻辑起点:外部世界与头脑中的景象
我们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 人们信赖自己头脑中的那幅景象 仆人眼中无英雄:两个自我 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

—由两个重要概念评析《公众舆论》

—由两个重要概念评析《公众舆论》
(一)
‘公众舆论》是开创传播学研究
《公众舆论》开篇以“一战”中太平洋一个岛 屿上发生的故事切入,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
理——“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
时是多么地迂回曲折,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 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 境本身”(P4)。事实上,这是一个由日常生活中的 “常识”追问出来的问题,我们都曾感知过,但又有 几个人能继续追问下去呢?循着这个思路,李普曼又 通过对~个老生常谈的谚语“仆人眼中无英雄”的解
34

万方数据
新闻知识(2009.08)
・探索与争鸣・
山寨文化的传播、建构与发展
赵璞
“山寨”一词最早应追溯到深圳的I T行业 中,其利用有限的技术条件和规模模仿出品牌手机样 式,生产出质量不错且又价格低廉的新颖手机,很快 赢取消费者青睐。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推广, “山寨”这个词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大众广泛 应用。在当下,山寨文化已经成为了带有草根、民间 的文化符号,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 令人惊诧不已的是,山寨的流行和它的适用范畴 大大超出了原有的范同,甚至连业已存在的事物,出 于各种目的,而选择把自己和山寨挂上钩。于是各种 打着“山寨”大旗的“新事物”经过回炉,摇身一变 拥有了新的身份。在网络时代,作为一种流行语,山 寨的传播,被接受,进而被使用为一种符号,甚至被 一些商家作为“借壳上市”,而成为获取利润的新途 径。山寨是一种怎样的文化符号?它背后又暗含着怎 样的社会心理?在山寨的传播中,媒介尤其是网络和 电视等媒介又充当着怎样的角色?我试图在本文中对 此做一解析。 一、山寨时代的草根狂欢 从原初商业意义上的“山寨手机”、“山寨数码 产品”演化到文化意义上的“山寨明星”、“山寨春 晚”、。山寨百家讲坛”,从网络的流行词汇到最终 登堂入室,想到的以及没想到的。是乡土创意还是拙 劣抄袭,在这个可以被冠以“山寨年”的2008,山寨 的发展几乎覆盖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之前许多网络流行语不同,“山寨”的迅猛发 展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在接连几天被《新闻30分》 等报道后,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上了<新 评论员和报告人。”(P25)需要注意的是,。利用 新闻界加以组织”和“由新闻界加以组织”内含的是 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蕴,前者强调舆论的主体是“公 众”,而后者实质提出了对传媒“议程设置”权利的 质疑。然而,遗憾的是,这似乎仍是当今新闻界的一 个普遍现象,那么,今天的我们当如何面对这个老生 常谈的问题呢?值得思考l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

细读经典——《公众舆论》第一、七、八部分读书报告沃尔特·李普曼的著作《公共舆论》被誉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是进入这一门学科学习绕不开的必读书目。

想要真正把握前辈学者的理论和思想,仅仅靠教科书上的转述和评价是不够的,需要打开原典,看学术大家是如果自己展开论说的。

本文通过对《公众舆论》一书的第一、七、八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加深对于经典的把握。

本书作者以自身深刻的体会与感悟打破了我们一般关于世界的认识论,分辨了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之间的区别。

作者看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偏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识真相;而统治者可以操纵、控制和利用舆论;报纸为代表的媒体受到自身的局限,没办法掌握整个社会的真相,成为了引导舆论的工具。

在最后的第八部分作者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法。

本书的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可以说是本书的重点。

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体察出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之间的区别,普通人往往不假思索的将二者等同。

首先,作者选用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进行例证,在通讯已经相对发达的1914年,生活在孤立海岛上的人们,在面对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改变世界的事件时,由于相比于大陆上的人,他们的信息滞后,没有能够及时据此改变自身的行为,当开战的消息终于传到之后,此前战争中的外部世界相比于和平的脑中影像以及据此做出的友好行为显得有些荒诞,这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外部真实世界和脑中影像的差距,而我们的行为和情感都是接受我们脑中影像的指引。

信息迟滞引发的外部世界与脑中影像的差距十分常见,但往往由于时差在一般人们的认知范围内,而不像例子中那么反差强烈,让人们感受清晰。

但受到前述案例的启发后,我们有了清晰的感受。

作者接着用这一差距对历史上我们看来迷信而荒唐的示例进行解释,这些在我们看来迷行而荒唐的行为是由于他们脑中的影像和外部世界的差距导致的:他们按照与外部世界大有偏差的信念行动,作用于真实的外部世界。

同时,经由这些示例,作者也证明了“我们很难对加诸自己头脑并影响自己行为的那些信念进行反思”[1],我们虽然总是事后诸葛亮般地嘲笑女巫审判和基督教对世界地理的想象,但几乎不会对自己脑中的关于世界的影像进行质疑。

对李普曼《公众舆论》的新思考

对李普曼《公众舆论》的新思考

对李普曼《公众舆论》的新思考【摘要】著名传播学者李普曼在近一个世纪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舆论悬在虚空的社会图景,其深具洞察力的见解和前瞻性的思考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在21世纪的今天,重读经典,从社会和传播环境、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对比分析,我们有幸发现悬在虚空的舆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正在一步步走向可能。

[关键词]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传播环境沃尔特·李普曼( 1889-1974)。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

仞年的卓越新闻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李普曼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

1982年传播学鼻祖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公众舆论》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之作。

此书自问世以来,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影响力经久不衰,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首次提出了“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的概念,对舆论、宣传和议程设置等方面的传播研究都产生了影响。

纵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们仍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继续李普曼之舆论观的审视和思考,以期发现公众舆论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情况,使我们对这一伟大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一、李普曼的舆论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肯定舆论强大力量的同时,认为公众可以自发地形成正确的观念,相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的独特思考可看做是对卢梭的批判和反驳,在他看来,当下的公众并不可能自发地产生正确的公意。

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所做的比喻那般,囚在山洞中的人们始终把在墙壁上火把的反光中看到的东西当做世界的本来面目,直到终于有一天有一个人挣脱了束缚走出山洞才看到了外面的真实世界。

而当这个人回去告诉其他人的时候,仍然囚在山洞中的其他人却坚持认为他们在墙壁上看到的才是现实。

极有寓意的故事映射到现实,就如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主体:公众的规定性
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
那么公众舆论的客体、主体和存在形式又是什么呢?
从舆论的定义看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的客体 ?“外部世界”“公共事务”“拟态环境” ?李普曼:“舆论面对的是一些迂回曲折、看不见摸不着而又 令人困惑的事实,而且根本不可能一目了然” ?人的认识与真相之间的距离永远存在 ?公众舆论的主体 ?“非理性的个人”组成的群体 ?李普曼:“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数事物进行想象” ?人们不可能用一种未受成见污染的眼光打量世界,所以,不存 在“有理性的个人” ?公众舆论的存在形式 ?意见 ?群体的意见是可以由少数所谓领袖通过象征煽动起来的 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范式”性质的重要术语 拟态环境

他认为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我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李普曼其人 W?李普曼(1889--1974年),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大学期间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1911年大学毕业 后从事新闻事业,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1958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他的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新闻学及 外交等多个领域,如《自由与新闻》《公众舆论》等 大家说法 ?“他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 行了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总统自由勋章) ?自一战前的老罗斯福时代,一直到冷战时期的尼克松时代,他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内公共政策(社会地位) ?如果说有谁能体现“媒体是第四权力”的说法,头一号便当推李 普曼(《李普曼与美国总统们》) ?李普曼是一位致力于为美国民主社会“立心”的思想家或“公共 哲学家”,他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教导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而急速变动的世界上如何进行理性的、有效的思考,如 何建立对公共生活的良好判断力。他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意领袖”。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 《Public Opinion》

李普曼《公众舆论》

李普曼《公众舆论》
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 间的三角关系。
第一步:人们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时会受到主观 客观的重重障碍。
第二步:民主政治要得以实现,障碍也是很多
民众未必能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兴趣”,也容易 受到各种象征和情感的支配。
通常认为民主要得以实现,主要是要保证权力的来 源,这是不对的。保证了来源,你仍然不能保证其 流向。另一种观点是,只有纯粹地方自治的民主才 是真正的民主,不过这个观点实现起来也难免会产 生种种以邻为壑的现象。
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通过舆论。舆论可 以保证权力的流向得以控制,而且只要自治体间能 够有充分的信息流动,就可以产生一种联邦的形式 在自治和统一间取得平衡。
第三步:现有的舆论形式,现在的报纸和媒体显然是 不够尽善尽美的
第四步:舆论是困难的,也是必须的,而且绝不能以 盈利为目的。
二、舆论与民主
第二,在统治者与公众之间,插入少数受过科学 训练的“专业精英”和“特殊阶级”。这一特殊阶 级的使命即是弥补公众、民主和媒体的局限,利用 宣传和劝服的技能,实现社会认同。
在克里尔委员会中,还有一位和李普曼一样 聪明的年轻人——伯内斯。两位年轻的同事 至少在思想层面是“亲密战友”,只是李普 曼更多地使用“宣传”一词,而伯内斯则以 一贯的进攻个性,视之为一门新学问,即公 共关系。在他看来,“说服性的宣传是公共 关系最重要的工作。”他以和李普曼相同的 口吻说:公众当然是重要的,没有他们,任 何社会组织都无以维系,自然也不会有历史; 然而公众又总是茫然无措的,越是在历史的 关键时刻越是糟糕得一蹋胡涂。因此,社会 中应当有一些人担负起“舆论工程师”的角 色,使组织与公众彼此做出适宜的调整。
媒介主线——拟态环境
李普曼: “舆论如果是健全的,就必须组织起来

舆论如何是可能的 读李普曼《公众舆论》笔记

舆论如何是可能的  读李普曼《公众舆论》笔记

总之,舆论作为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它的产生是复杂多样的。然而,通 过深入思考李普曼关于舆论可能性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讨舆论产生 的社会过程。在面对舆论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供真实可靠的信 息,并鼓励多元化的声音和观点,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内容二
在传播学的海洋中,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 著作。这部于1922年的作品,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其对公众舆论 的深入剖析和独特见解,依然对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给我们提供了理解公众舆论的重要视角, 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对媒体作用的深入理解。他提醒我们,不要被媒体塑造的 “拟态环境”所束缚,而要努力去寻找和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形成真正公正、客观的公众舆论。
参考内容三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由海量信息构建 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与拟态环境的关系愈发密切。本次演示将以李普曼的《公众 舆论》为蓝本,对拟态环境与公众舆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当我们谈到舆论时,我们指的是公众对于某个事件、话题或政策的看法和意 见。舆论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左右着社会的发展方向。那么,舆论究 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它又是如何影响社会的呢?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 需要对舆论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
舆论作为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舆论是多元化的, 不同的群体和个人对于同一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其次,舆论具有动 态性,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最后,舆论具有互动性, 人们在交流和讨论中会对彼此的观点产生影响和改变。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李普曼详 细剖析了公众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他指出,随着大众传媒的快 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媒体来获取信息和形成观点。然而,由于媒体对真实世 界的简化、扭曲或误导,我们往往无法接触到事物的真相。因此,我们需要对拟 态环境与公众舆论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李普曼对“舆论”形成源头的重新解读构成了其公众舆论思想的基础。

卢梭认为虽然“公众意见”是公众讨论的结果,但“意见”形成的源头却在于人类的头脑及其理性。

对此,李普曼指出“舆论”存在的外在条件是社会的真实环境,之所以产生“舆论”是因为人们对真实环境抱有想象,并有所反应。

他认为,“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

”③如果将“意见”和“公众意见”看作两个独立的步骤,那么卢梭眼中的“意见”是相对静态的,是人根据自身的理想产生的,而在李普曼建构的公众舆论思想中,“舆论”的形成源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及互动。

正是由于李普曼对“舆论”形成源头的探讨,人们才开始思考“公众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并重新审视影响“舆论”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李普曼指出,公众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理性的意见,这构成了其公众舆论思想的关键。

在李普曼看来,人只有在了解了所生活的世界后,才能形成“意见”,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公众几乎不可能形成卢梭眼中的理性意见。

其中,客观因素包括: 现有的审查与保密制度使公众与事件之间存在屏障; 公众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特别是政治事件的时间相对匮乏; 受报道条件的限制,报道内容不得不被压缩成简短的消息,因而可能造成对事件的歪曲报道或公众对事件的误解等。

这些因素导致人们获得的外界信息残缺不全,并影响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

同时,公众在主观上具有“刻板印象( s t er e o t y pe )”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构成了公众认识世界的主观障碍。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持有固定的、简单的印象,并融入了相应的感情色彩,倾向于按照习惯理解新鲜事件。

李普曼将这种现象归纳为“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④。

因此公众可能未经思考,就已经对事件定了性。

这与卢梭在“论社会状态”时所提出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卢梭看来,社会人“在听从自己的欲望之前,先要请教自己的理性”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新闻思想
• 新闻, 本来就是层层选择的结果。 • 所以李普曼坚定地认为, 把新闻机构当成一个直接
民主的机构, 设想成一个“舆论的法庭”或机器, 并非切实可行。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谢观看
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 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 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 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一、拟态环境
• 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他的观 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 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 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 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 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 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 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 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议程设置过程描绘 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
李普曼是一位致力于为美国民主社会“立心”的思想家或“公共哲学 家”,他不仅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教导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而 急速变动的世界上如何进行理性的、有效的思考,如何建立对公共生 活的良好判断力。他是完全意义上的“民意领袖”。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
《Public Opinion》
闻也不是社会状况的一面镜子, 而是对已经显露头 角的那方面的报告”。
四、新闻思想
• 他以种子为例: “新闻不可能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土 壤中生长, 但可以向你报告第一棵秧苗的破土而出, 甚至告诉你某人对种子在地下的情况都说了些什 么。它还可能告诉你新芽并不是在预期的时间冒 出地面”。
• 所以,新闻只能是事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或到达某一 阶段的状况。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 舆论的客体———事实、事件或公共事务 • “舆论面对的是一些迂回曲折、看不见摸不着而
又令人困惑的事实,而且根本不可能一目了然”。 • 由于拟态环境的产生,,一方面,人对事实的接
近是无限的;另一方面,人的认识与事实真相之 间的距离也是永远存在的。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一、拟态环境
偶然的事实 创造性的想象 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
人为的审查制度 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
虚假的现实的产生
虚假环境的产生
原因
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 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
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 杂世界面临的困难
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 事务的时间比较贫乏
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 活方式的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外部的限制
想象
偏见
成见 内部因素
一、拟态环境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 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 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拟态坏境 制约 人的认知 和行为
影响 客观的现实 环境
一、拟态环境
• 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的源头之一 •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
第一部分 导论
• 全书主旨
所谓的“公众舆论”,只是一些依靠虚拟环境做出来 的反应,并不可靠。
第二部分 对外部世界的研究
• 为什么我们不能接近真实世界?
❖ 把关人的存在
❖ 社交圈子的分隔 ❖ 注意力的稀疏 ❖ 图像的编码与词语的解码
第三部分 成见
• 一种先入为主根植在我们的思想与情感中的观念。 • 一种屏蔽,遮蔽事实。 • 成见与事实之间,存在一个盲点。 • 任何规则体系实际上都是成见的体系。
二、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又称“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 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 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 感情。
• 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 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 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 员广泛接受的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 起着社会的控制作用。
全第 传 景一 播 式次 学 描对 领 叙公 域
众的 舆奠 论基 做之 了作
写作背景
• 《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作者年仅33 岁,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政府为了战争胜利,在国内国际大造舆论 --媒介和当局巧妙遮蔽虚假的、偏见的战争报道 --普通公众认识真相的无力 --精英阶层对于整个局势的控制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 舆论的主体———公众 • 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所谓“有理性的个人”、
能明辨是非的公众,就是可以被证伪的存在。 • 李普曼认为,“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
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 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 定义后理解”
• 舆论的本体———意见 • 李普曼指出,“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
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 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 • 人带着“刻板成见”对“拟态环境”进行评价, 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 由此看来,舆论要成为可能,首先必须有一群能 真正剔除成见的理性的公众存在,其次这些理性 公众能完全了解世界的真相、事实的真相,然后 他们依据理性和真相公正地表达意见。
• 但是,上述假设在李普曼那里都被否定。所以, 舆论是不可能的,尤其在现代社会。
四、新闻思想
• 人们一般都承认, 新闻报道是接触看不见的环境的 主要手段,新闻报道应当每两三天就为我们描绘一 幅我们所感兴趣的整个外部世界的真实画面
• 其实不然...... • 李普曼认为,“报纸并不想照看全体人类”, “新
第四部分 兴趣
• 由于兴趣、自我利益等因素的不同,公众作出的 判断往往是主观的、非理性的。
第五部分 公意的形成 第六部分 民主的形象
• 公众舆论是如何被左右的?
民意不可捉摸
权威人士 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 虚假民主
第七部分 报纸
• 新闻只能是事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或到达某一阶段 的状况
《公众舆论》解读
walter lippman
出生于美国的德裔犹太人,毕业于哈 佛大学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世界最有名 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 获得1958年度普利策新闻奖 撰有《政治导向》《放任与驾驭》 《舆论学》《良好的社会》等30种著作 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被公认为
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一.拟态环境 二.刻板印象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四.新闻思想
一、拟态环境
• 作者认为:人并非直接生活在现实环境之中,而 是生活在媒体与个人的主观共同构建的虚拟环境 之中,而人基于虚拟环境作出的行动却直接作用 于现实环境。
•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 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 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 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 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 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 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 正如李普曼在《公众舆论》第一部分结尾处强调 的那样,“报纸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反映着—— 因此也或多或少地调节着——舆论的强度及其不 健全的组织。我的结论是,如果舆论想要发出声 音,那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像今 天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我们的注意力就会 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对于和它相抵 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
大家说法
“他以精辟的见解和独特的洞察力,对这个国家和世界的事务进行了 深刻的分析,从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境界”(总统自由勋章)
自一战前的老罗斯福时代,一直到冷战时期的尼克松时代,他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国内公共政策(社会地位)
如果说有谁能体现“媒体是第四权力”的说法,头一号便当推李普曼 (《李普曼与美国总统们》)
二、刻板印象
• 李普曼认为舆论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从而肯定 了有一种类似铅版浇铸的“固定的成见”在形成 舆论的过程起着决定的作用。
• 他尤其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 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 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 影响力。
二、刻板印象
• “刻板成见”既有来自个人的,也有出自社会群 体的,而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和 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因而它也具有控制和约束 作用。这其实是说,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同时, 新闻传媒能够发挥作用,也应该发挥作用。
普利策新闻奖
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 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设立,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 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
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 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 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 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 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 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 名会员评定,当年4月中的一天公布 结果,并于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正式颁发。 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 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 报)中发表的。
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 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 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 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 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 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 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 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以“种子”为例——“新闻不会告诉你种子如何在土壤里生长,但可 以向你报告第一棵秧苗的破土而出······”
• 民意上、舆论上的东西无法确切计算和记录 • 新闻广告人,只对雇主负责
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