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样本

合集下载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指引一、目的1.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建立正常的排便模式。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1.排便情况(大便几天解一次,虽然我们不要求一天解一次,但不要超过3天)2.饭食情况。

(饮食结构是否合式,营养能否满足,每天的饮水量加输液量能否达到2000ml)3.排便习惯。

(一般早餐后最好原因是胃—结肠放射在早餐后最强,如因日常生活关系亦可安排在中餐晚餐后。

但必须固定。

选择、安排、固定一个30min的棑便时间段。

)(二)用物准备检查手套两双、石蜡油一小瓶。

(三)操作要点1腹式呼吸20次。

2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次。

3直腿抬高10-15次4桥式运动10-15次。

5脊柱提捏2次,骶尾部按摩。

6牵拉肛门括约肌10-15次。

7盆底肌力训练10-20次。

8模拟排便。

(四)指导要点1.进食高纤维、高容积、高营养的食物。

2.定时排便训练(最好是早餐后)。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功能训练。

三、注意事项1.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2.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

直肠功能熟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1.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2.避免便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二、工程规范要点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肛门直肠手术、肛裂、插管、溃疡、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等。

3.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和盆底肌训练。

4.脊柱、尾骶部、肛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操作,脊柱内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要轻柔。

5.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6.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7.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患者建立的排便习。

3.便秘改善。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膀胱功能训练操作指引一、目的1、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论文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论文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关键词】膀胱;直肠;功能;训练神经性疾病所致的膀胱和肠道功能失调,常成为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

排尿排便障碍不但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也会涉及家庭、护理人员及社会,耗费大量金钱、时间。

病人常与社会隔离,因大小便失禁不得不放弃就业机会,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时,也因大小便失禁而延缓康复进程。

近年来,随着对各类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功能失调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化,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种治疗方法的改进,康复中心和专业队伍的建立,使得合并症和死亡率大幅度减少。

1 膀胱功能训练首先应根据膀胱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对病人进行康复评估。

1.1 康复评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残余尿,膀胱镜检查,b超,x线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尿动力学检查。

1.2 康复目标①保持或改进上尿路情况。

②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

③膀胱在储尿期保持低压。

④适当的控尿能力。

⑤无导尿管或造瘘。

⑥能适应社会生活。

⑦能满足职业需要,但是并非以上所有目标均能达到。

1.3 训练方法1.3.1 前提条件①病人有这种要求。

②上肢肌力正常以便能自己动手。

③认知功能正常以便能遵守出入量时间表。

④病人应处于脊髓休克期以后,尿培养阴性。

⑤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炎、肾衰等并发症。

2 训练方法首先是建立排尿反射的训练,其次是排尿方法的训练,最后指导通过对水分的控制与排尿时间的配合来建立排尿的规律。

3 具体措施3.1 失禁型障碍该型用于无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中逼尿肌反射亢进,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肌失神经。

目的是通过减低膀胱的激惹性和增进盆底肌肉的张力,使病人获得低压性膀胱,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下,无尿失禁。

3.1.1 盆底肌肉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环),腿肌,臀肌及腹肌不收缩,每次收缩持续10秒,重复10次,每日3次。

在失禁前后练习,效果更好。

此方法可增加尿道助力,加强盆底肌肉的张力。

3.1.2 有规律的排尿刺激定时带病人去厕所,开始每1-2小时1次,以后逐渐增加到3-4小时,一到时间,立即让病人去厕所。

神经源直肠的护理训练技术PPT课件

神经源直肠的护理训练技术PPT课件

神经源性直肠概述
临床表现
腹胀、便秘及大便失禁等
导致患者饮食受限、户外活动受限 精神压力增加等
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
最影响自尊的康复问题之一
直肠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允许&注意力
脑干:开关和协调
T11-L1、2:交感神经纤维:贮便
S2-4:副交感神经纤维:排便 S2-4:阴部神经:控制外括约肌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活
动协调能力显著下降。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生理图示
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 大脑皮质
盆神经和腹下神经
神经冲动 直肠壁内的 感受器
便意和排便反射
盆神经 传出冲动 降结肠、乙状结肠 和直肠收缩,肛门 内括约肌扩张 阴部神经 冲动减少 肛门外括约肌 舒张
– 肛直肠角增大
– 外括约肌舒张和直肠收缩
IAS、EAS痉挛和肠道反射减弱都可导致便秘
直肠扩张刺激排便的临床价值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的神经控制

局部环路
– 内在神经元感受胃肠道内化学、机械和温度的刺激
– 运动神经元支配腺体分泌、血管和肌肉收缩 – 中间神经元处理信息,相互联系

中枢环路
– 交感神经系统 兴奋后,引起胃肠道运动减弱,排便抑制 – 副交感神经系统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兴奋后引起肠 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 皮层中枢对肛提肌的控制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七)
盆底肌训练 – 先检查肛门括约肌情况 – 嘱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 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每次持续5 秒,每日练习4-6次。
– 也可在排尿的前中后进行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指引一、目的1.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建立正常的排便模式。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1.排便情况(大便几天解一次,虽然我们不要求一天解一次,但不要超过 3 天)2.饭食情况。

(饮食结构是否合式,营养能否满足,每天的饮水量加输液量能否达到2000ml)3.排便习惯。

(一般早餐后最好原因是胃—结肠放射在早餐后最强,如因日常生活关系亦可安排在中餐晚餐后。

但必须固定。

选择、安排、固定一个30min 的棑便时间段。

)(二)用物准备检查手套两双、石蜡油一小瓶。

(三)操作要点1 腹式呼吸20 次。

2 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 次。

3 直腿抬高10-15 次4 桥式运动10-15 次。

5 脊柱提捏2 次,骶尾部按摩。

6 牵拉肛门括约肌10-15 次。

7 盆底肌力训练10-20 次。

8 模拟排便。

(四)指导要点1. 进食高纤维、高容积、高营养的食物。

2. 定时排便训练(最好是早餐后)。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功能训练。

三、注意事项1. 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2. 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直肠功能熟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1. 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2. 避免便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二、工程规范要点1. 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 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肛门直肠手术、肛裂、插管、溃疡、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等。

3. 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和盆底肌训练。

4. 脊柱、尾骶部、肛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操作,脊柱内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要轻柔。

5. 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6. 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7. 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三、结果标准1.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 患者建立的排便习。

3. 便秘改善。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膀胱功能训练操作指引、目的1、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肠道护理

肠道护理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流程一、用物准备:洗手液、口罩、治疗巾或尿垫、便盆、pvc 手套、石蜡油、纸巾、垃圾桶、(肠道评估表、笔、手表、血压计、指脉氧。

)该括号里的用物内容待定二、个人准备:修剪指甲。

三、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5 岁,大专学历,诊断为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病程 3 周,现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肌力 5 级,4-5 天排泄大便一次,时间不固定,大便性状呈板栗状,排便时需要使用开塞露纳肛。

四、操作前:1.自我介绍:报告老师,我叫xxx,我进行的操作是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指甲已修剪,着装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操作开始。

2.双人核对医嘱。

(1 床,王静,住院号700300,医嘱:肠道康复护理训练,2 次/日)。

3.携带治疗卡、肠道评估表进行评估。

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头卡,核对病人:1 床阿姨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x,我要评估你的肠道情况,先要核对你的个人信息,请告诉我你的名字?(病人)我叫王静。

王阿姨,我还需要看看你的腕部识别带,(口述:1 床, 王静,住院号700300)查对无误。

王阿姨,因为你一直排便不畅,所以现在要评估你的肠道情况,希望能配合,(病人:我尽量配合)。

使用肠道评估表进行逐项评估。

(口述)通过评估了解到,患者神志清楚,对治疗配合,患病后主食及蔬菜的进食量均较患病前有减少;水果的进食量同患病前无改变,每日只吃 1 个水果;每天饮水量约500ml, 几乎不做主动运动。

免疫力正常,无显著出血倾向,无心肌梗死及动脉瘤病史,无严重的感染及损伤,近期无痔疮发作,3 天内未行腹部及肛门手术,肛周皮肤完好。

适合行肠道康复训练。

(与患者交流评估结果)王阿姨,通过评估分析,你存在便秘的问题,这与你所患疾病有关,因为脊髓损伤导致你的排便中枢神经受到损害,所以,出现了便秘,医学上称这种症状为神经源性大肠,现在根据医嘱,我要为你做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主要目的是降低你便秘的发生率,降低你对通便药物的依赖性,帮助你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训练,建排便反射,最终希望你能在坐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同时,在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内能够控制排便,希望你能配合。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 (2)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 (2)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1、 向病人解释便秘和尿潴留的危害以及膀胱直肠功能训练的重要性2、 配合饮水计划(每小时80-100ML)3、 此操作应在排空小便后进行。

(病人自解小便或先行清洁导尿)4、 腹式呼吸:15-20次5、 扪腹部,检查有无大便潴留。

6、 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15-20次7、 轻叩膀胱区:15-20次8、 按摩刺激双大腿根部肌肉:15-20次9、 桥式运动:15-20次10、从下往上脊柱提捏2次,骶部按摩3-5次11、三个方向牵拉肛门括约肌各15-20次12、盆底肌训练:15-20次。

(收紧臀部5秒钟后放松)13、指导定时排便和诱导排便,指导进食、通便饮食。

14、指导并协助患者寻找大小便扳机点(膀胱底部、大腿内侧根部、会阴部) 1、出院后继续治疗。

2、门诊随访。

附:饮水计划“饮水计划”是病人进行间断式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损害其功能。

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1650毫升,已达到每日最少饮水量8杯。

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的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份量,以保持饮水份量为每日1500毫升。

晚上六点以后尽量不要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

不要饮利尿饮品,如茶、气水、含酒精饮品、糖水、玉米水、西瓜等。

时间 饮水量 每隔4至6小时放小便上午6时正 200ml 放小便上午8时正 300ml上午10时正 200ml 放小便上午11时正 200ml下午1时正 200ml下午3时正 200ml 放小便下午6时正 100ml下午8时正 100ml 放小便凌晨12时正 放小便共:1500ml=8杯。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遗传因素。

手术方式为直肠癌根治术,即直肠癌切除术。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人工肛门手术或肠造口术,以便排泄粪便。

三、护理过程: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身体状况、药物过敏等方面。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如手术后需要进行人工肛门手术或肠造口术,以及手术后需要注意的饮食和活动等。

2.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人工肛门手术或肠造口术,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进行相关的护理,如更换人工肛门袋、定期清洗等。

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营养,避免便秘和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护理效果评估: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排便情况、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管理。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主要与物质和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通常包括排便异常、粪便反常和梗阻症状等。

根据癌肿的分型,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

诊断方法包括直肠指检、肠镜和大便隐血试验等。

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患者身体状况。

辅助检查包括直肠镜、病理检查、B超和腹部增强CT等。

治疗方案一般是直肠癌根治术,但在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肠壁全层及骶前筋膜时,需要实施姑息性结肠造瘘术。

护理诊断方面,需要关注患者的焦虑和疼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解释疼痛原因、协助患者半卧位休息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的排尿问题,留置尿管期间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以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

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潜在并发症,如切口感染。

护理目标是确保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症状。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8
10.食指停留肛门内,嘱病人收缩肛门,感受其肛门的收缩力度;在模拟排便动作,感受肛门排便力度。
4
11.协助患者试行排便,协助患者穿好裤子,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5
12.观察大便的性质、软硬度及量
3
13.做饮水、饮食指导
3
14.规范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5




与患者有效沟通,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
5
7.桥式运动下做缩肛训练:吸气-缩肛-屏气5秒钟后放松,做10-15个循环
8
8.协助侧卧位,双腿屈曲,戴手套(左手1个,右手5个),灌肠,帮助排出大便,每排出部分大便后用纸巾包裹,并取下一个右手的手套顺势包住后扔于黄色垃圾袋内(两次后),大便排尽后再用纸巾清洁肛周皮肤
8
9.润滑剂润滑右手食指,以右手食指按摩肛门,再把手指伸入肛门内2-3cm处作环形按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大便则先抠出),以3、6、9、12点作四点式牵拉2次
5
手法到位,力度适中
5
操作有序,动作熟练、轻稳
5




10
总 分
100




考核时间: 考核人: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姓名




操作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
用物:方盘1个、弯盘1个、治疗巾1张、手套6双、纸巾5张、开塞露20ml、20ml空针一具、连接管1根、润滑剂
4
患者:评估患者排便情况、排便时间、饮水饮食情况,脊柱、骶尾部、肛周皮肤情况
5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

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1.严重损伤或感染。

2.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评估→解释→环境准备→合理饮食→确定训练方法操作要点→实施训练→观察记录1.合理安排饮食(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

严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1)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2
告知:告知患者直肠功能训练技术的目的和方法,训练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核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3
评估、解释
3
拉上床间隔帘或屏风遮挡
3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3
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
4
腹部按摩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桥式运动
4
盆底肌训练
5
协助翻身,脊柱提捏
4
洗手,戴手套
牵拉肛门外括约肌10-20次
5
更换手套(戴3-5层手套),食指和中指涂润滑剂后缓慢插入直肠,顺时针刺激肠壁30s至60s,分别于12点钟、3点钟、6点钟、9点钟方向做牵伸。有大便排出时用手套包裹弃于垃圾袋内。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技术
目的:指导患者正确的进行直肠功能训练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姓名
准备
用物:1、便器2、一次性手套3-5双3、润滑剂4、小剂量灌肠用物5、一次性护理垫
2
环境准备: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时间
2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评估:评估患者的直肠功能障碍类型,排便情况、排便习惯、饮食、活动情况,药物使用情况,脊柱、骶尾部及肛周皮肤情况,有无肛裂、痔疮等
6
脱手套、洗手
2
指导患者模拟排便,必要时协助掏出大便
4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再次核对
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4
质量评定
医患沟通有效,患者安全
4
操作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4
关爱患者,保护病人隐私

常用老年护理直肠给药护理技术

常用老年护理直肠给药护理技术

常用老年护理直肠给药护理技术
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由于自理能力缺陷及各种疾病的并发症,所需护理技术也复杂多样。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需具备为老年患者提供基本生活照护的技能,并掌握护理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处理突发病情变化的急救技能。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及合作程度。

2.评估意识状态、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

3.观察肛周情况。

4.评估环境温度及隐蔽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协助取左侧卧位,膝部弯曲,暴露肛门。

2.戴上指套或手套,将栓剂沿直肠壁向脐部方向送入6~7cm。

(三)指导要点。

1.告知居家老年患者用药后至少侧卧15min。

2.指导老年患者在给药时放松,深呼吸。

3.指导居家老年患者及照护者正确使用栓剂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直肠活动性出血或腹泻者,不宜直肠给药。

2.确保药物放置在肛门括约肌以上。

灌肠通便护理操作流程

灌肠通便护理操作流程

灌肠通便护理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administering an enema for bowel movement is a common nursing procedure. It involves introducing a solution into the rectum to stimulate bowel activity and promote defecation. Here is a step-by-step guide on how to perform an enema:1. Gather the necessary supplies: You will need an enema bag or container, a lubricant, a towel or disposable pad, and gloves.2. Prepare the solution: Mix the desired amount of warm water with a pre-packaged enema solution or a mild soap solution. Ensure that the solution is at a comfort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patient.3. 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Communicate with the patient about the purpose of the enema and providethem with privacy to maintain their dignity.4. Assist the patient into a suitable position: The patient can either lie on their left side with their knees bent or assume a knee-chest position. Place a towel or disposable pad under the patient to protect the bedding.5. Put on gloves and lubricate the tip of the enema tube: Apply a water-based lubricant to the tip of the enema tube to ease insertion.6. Insert the enema tube: Gently insert the enema tube into the rectum, ensuring that it is inserted about 3-4 inches for adults. Be cautious not to cause any discomfort or injury to the patient.7. Administer the solution: Raise the enema bag or container to allow the solution to flow into the rectum. Maintain a slow and steady flow to prevent discomfort or pressure buildup.8. Observe the patient: Stay with the patientthroughout the procedure to monitor their comfort and response. If the patient experiences pain or discomfort, slow down or temporarily stop the flow.9. Encourage the patient to retain the solution: Advise the patient to hold the solution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to allow it to stimulate bowel movement effectively. Offer reassurance and support during this time.10. Assist the patient to the toilet: Once the patient indicates the need to defecate, help them to the toilet or provide a bedpan if necessary. Offer assistance as needed.11. Provide post-procedure care: After the enema, clean and dry the patient's perineal area. Dispose of any used supplies appropriately and document the procedure in the patient's medical record.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enema procedure should only be performed by train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who understand the indications, contraindications, andpotent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it.中文回答:灌肠通便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

直肠癌患者地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地护理个案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引言: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长约1.5米,由结肠和直肠组成。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

人工肛门手术或肠造口术是指因治疗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先做一个开口,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外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用于排泄粪便,粪便可收集于贴于开口处的特制塑料袋内,因此,人工肛门是重新构建的一个排出粪便的人为肠道开口。

一、病史介绍: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

现病史:患者,刘桂英,女,78岁,于2014年10月4日08:15入院,入院时测T:36.5℃,P:72次/分,Bp:115/65mmHg,体重:43kg。

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10~30ml,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腹胀,便血间歇性发作,无呕血黑便。

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直肠占位”收治入院。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肠镜示:直肠占位。

病理示:直肠腺癌。

肝胆胰脾B超示:胆囊结石。

腹部增强CT示:肝脏未见明显转移性病灶,直肠占位。

血常规、凝血四项、大生化、肺功能测定、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患者于9年前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

二、病理生理及手术方式:直肠癌发病原因通常有三个方面:直肠慢性炎症;饮食与致癌物质;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常会出现:1、排便异常,即直肠刺激症状;2、粪便反常,如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粪形变细等;3、梗阻症状,为直肠被癌肿梗阻,有排便困难,伴有腹胀腹痛等。

大体分型可分为:肿块型,也称菜花型,向肠腔内生长,预后相对较好。

溃疡型,多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易发生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

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周围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

检查及诊断的方法有:1、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直接和主要的方法;2、肠镜,是诊断肠癌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可直接取组织做病检;3、大便隐血试验是高危人群的初筛方法及普查手段。

肛门直肠指检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肛门直肠指检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未来展望
随着人们对肛门、直肠疾病的认 知不断提高,肛门直肠指检的应
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未来,肛门直肠指检可能会成为 常规体检项目之一,有助于早期 发现病变,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肛门直 肠指检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 献。
禁忌症与注意事 项
禁忌症
注意事 项
肛门直肠指检操作流程
准备物品
01
无菌手套
02
润滑剂
03
卫生纸
04
消毒液
患者准 备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和过程
在开始检查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 的目的和过程,以减轻其紧张和焦虑 情绪。
患者体位
暴露肛门
确保患者的肛门区域充分暴露,以便 医生进行操作。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如侧卧位 或膝胸位,以便于医生进行操作。
肛门直肠指检还可以用于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肛 门直肠指检的方法和技巧也在 不断改进和完善。
目前,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已 经应用于肛门直肠指检中,如 超声、MRI等,提高了诊断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 习技术的发展,肛门直肠指检 可能会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肛门直肠指检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目录
• 肛门直肠指检概述 • 肛门直肠指检操作流程 • 肛门直肠指检护理配合 • 肛门直肠指检健康教育 • 肛门直肠指检临床意义与展望
肛门直肠指检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目的
适用人群与指征
适用人群
适用指征
当患者出现肛门或直肠不适症状,如 疼痛、出血、排便困难等,或者有家 族病史、长期便秘、便血等症状时, 需要进行肛门直肠指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
操作流程
1
2020年4月19日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2 2020年4月19日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指引
一、目的
1.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建立正常的排便模式。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1.排便情况(大便几天解一次,虽然我们不要求一天解一次,但不要超过3天)
2.饭食情况。

(饮食结构是否合式,营养能否满足,每天的饮水量加输液量能否达到 ml)
3.排便习惯。

(一般早餐后最好原因是胃—结肠放射在早餐后最强,如因日常生活关系亦可安排在中餐晚餐后。

但必须固定。

选择、安排、固定一个30min的棑便时间段。

)
(二)用物准备
检查手套两双、石蜡油一小瓶。

(三)操作要点
1腹式呼吸20次。

2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次。

3直腿抬高10-15次
4桥式运动10-15次。

5脊柱提捏2次,骶尾部按摩。

6牵拉肛门括约肌10-15次。

3
2020年4月19日
7盆底肌力训练10-20次。

8模拟排便。

(四)指导要点
1.进食高纤维、高容积、高营养的食物。

2.定时排便训练(最好是早餐后)。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功能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2.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

直肠功能熟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2020年4月19日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范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2.避免便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二、工程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肛门直肠手术、肛裂、插管、溃疡、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等。

3.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和盆底肌训练。

4.脊柱、尾骶部、肛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操作,脊柱内固定患者相应
5
2020年4月19日
6
区域的操作要轻柔。

5.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6.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7.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患者建立的排便习。

3.便秘改进。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膀胱功能训练操作指引
一、目的
1、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1、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

2、患者的排尿方式。

3、患者的饮水情况
4、患者脊柱、骶尾部、肛周皮肤情况。

(二)用物准备:
检查手套一双。

7
2020年4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