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徒手膀胱直肠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患者恢复的护理观察

徒手膀胱直肠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患者恢复的护理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方法
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时,进行每 日两次训练。每日晨 8 时、12 时导尿后两 小时即每日 10 时和 14 时对患者进行膀胱 直肠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 30 分钟。因此 时患者已进食后两小时不会对胃肠道引起 刺激,膀胱处于半充盈状态,不会损伤膀 胱又能起到诱导作用。具体方法为:
注:效果评价 训练 1 个月后进行评,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能自行排尿为显效,导尿次数减少 2 次或 2 次以上为有效,其余为无效。大便能控制其不干燥为显效,大便不干燥为有效, 其余为无效。
(1)腹式呼吸 20 次:腹式呼吸能促 进胃肠道的蠕动,利用消化,锻炼腹肌。
(2)膀胱区叩击:叩击耻骨上区,叩 击时轻而快,频率 50-100 次每分,叩击次 数 200-300 次,刺激膀胱反射。
(3)环形顺时针按摩腹部:站与患者 右侧,绕脐周做环形按摩,力量以患者耐 受为度,按摩时间为 5-7 分钟。
(4)牵拉阴毛 10-20 次, (5)挤捏阴蒂或阴茎头 20-30 次,捏 掐腹股沟次,刺激会阴部。 (6)直腿抬高 15-20 次(双下肢瘫痪 者护士帮助),锻炼股四头肌。 (7)桥式运动 15-20 次,锻炼腰背肌。 (8)脊柱提捏 2 次:患者俯卧,用双 手提捏脊柱两侧肌肉,以患者耐受力为限。 (9)牵拉肛门括约肌 15-20 次:术者 右手食指润滑,伸进肛门 3-4cm,顺时针 做肛门 4 点牵拉,即(3.6.9.12 点)。 (10)盆底肌力训练 20 次:嘱患者用 力收缩盆底肌肉,夹紧肛门 10s 后放松, 如此反复。肛门感觉障碍者,术者用右手 拳头挤压肛门,促进收缩。 (11)模拟排尿排便。此方法每日两次, 不能在患者过饱过饥,膀胱高度充盈的情 况下进行。
1.2 研究方法

康复科护理_常规

康复科护理_常规

康复护理常规【概述】康复护理就是护理学得一部分,就是针对损伤、慢性病与残疾得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她们得需求,提供有效得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得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得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1、评估患者得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与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得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得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得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1、根据康复治疗与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得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得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得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就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得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与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得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得程度与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得部位与性质。

【一般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与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肠道功能训练

肠道功能训练

肠道护理技术
❖ 指力刺激 ❖ 手指挖便 ❖ 腹部按摩 ❖ 肠道功能训练 ❖ 药物使用指导 ❖ 饮食指导
根据神经源性大 肠的类型选择适 当的肠道护理技

神经源性大肠点击的输入分标题型信息
反射性大肠
弛缓性大肠
因结肠反射缺乏, 肠蠕动减慢,导致 排便困难。主要表 现为便秘,护理目 标是养成规律的排 便习惯,减少由便 秘导致的并发症, 如肛裂,痔疮等。
排便中枢反射被破坏, 因此病人无法依靠肠蠕 动实现主动排便。通常 表现为大便失禁。护理 目标是保持成形大便, 减少大便失禁次数,养 成规律排便的习惯。
肠道护理的方法
反射性大肠
指力刺激 腹部按摩 肠道功能训练 药物,饮食及运动
弛缓性大肠
手指协助排便 肠道功能训练 皮肤,饮食护理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强腹肌和盆底肌的训练。
弛缓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Ø 手指协助排便: 在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后,可进行手指协
助排便。护士的食指或中指带指套,涂润滑 油,缓慢插入肛门,由外向内挖出粪团,将 直肠内的粪便挖清。
弛缓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Ø 肠道功能训练: • 盆底肌功能训练 • 腹肌训练 • 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Ø 药物使用: • 药物可使用通便剂,如开塞露,甘油等,软
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而促进排便。 • 在通便药效不佳时,可用小量不保留灌肠促
进排便。
反射性大肠肠道护理的方法
Ø 饮食与运动: • 多进食水果,蔬菜及粗粮等高纤维素,富含
营养的食物,多饮水。 • 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增强身体耐力,进行增
❖ 神经源性直肠(Neurogenic rectum)是控制 直肠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 害,而引起的直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便 秘,大便失禁少见。

截瘫病人的膀胱、直肠功能训练

截瘫病人的膀胱、直肠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的训练1.膀胱功能训练的重要性(1)截瘫后排尿功能障碍,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2)排尿功能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造成截瘫人士思想负担。

2.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1)持续引流:外伤性截瘫人士在急性期一周以内排尿障碍的处③,M持续引流为z,在无菌消毒下插导尿管,把导尿管留置后,任其开放,让尿自然流出,其目的使膀既保持空虚状态,避免膀胱肌肉在无张力状态下过于牵拉和疲劳。

(2)间歇引流:适用于伤后一周。

为了使膀胱保持一定容量、防止膀脱挛缩,用夹子把导管夹住,每3-4小时开放一次,排出尿液,一定要把膀胱排空,避免过多尿液其目的是:使膀图6持续引流.: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让尿自然流出。

胱养成节律性充盈和排空的习惯,促使膀胱反射性收缩.让膀胱功能早日恢复。

(3)手法排尿:为了避免反覆插导尿管,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把导尿管拔除,让截瘫人士自行排尿,若有部分患者仍不能自行排尿,可用手法排尿。

用手按摩下腹部,力量由轻而重。

使尿液排图7间歇引流。

防止膀脱挛缩,用夹子把管夹住,每4小时开放一次(4)反射性排尿训练: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训练、大部分截瘫人士能自行排尿,但它不受大脑控制,因此,必须将排尿训练成一个条件反射,在每次排尿时应进行排尿意识训练,作正常排尿动作,如抓大腿内侧或下腹部,每当排尿时就刺激大腿内侧。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即膀胱既充盈时。

刺激大腿内侧就能排出尿来。

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膀胱无盈的先兆,如出汗、心跳加快等,每当先兆出现时,即可刺激大腿内侧或下腹部,引起排尿。

直肠功能的训练脊髓损伤后肠麻痹、引起排便困难即便秘,影响截瘫人士日常生活.及腹部不适。

采用以下几种办法解决:...1.截瘫者每天定时排便;最好在早晨,如排不出,可戴手套按摩肛门及直肠。

帮助大便排出。

...2.饮食注意搭配:多吃些带纤维素类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3.适当地服用缓泻药,增加肠蠕动,使大便容易排出,如果导、石腊油等。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论文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论文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关键词】膀胱;直肠;功能;训练神经性疾病所致的膀胱和肠道功能失调,常成为威胁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

排尿排便障碍不但影响个人生活,同时也会涉及家庭、护理人员及社会,耗费大量金钱、时间。

病人常与社会隔离,因大小便失禁不得不放弃就业机会,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时,也因大小便失禁而延缓康复进程。

近年来,随着对各类神经源性膀胱和肠道功能失调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化,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各种治疗方法的改进,康复中心和专业队伍的建立,使得合并症和死亡率大幅度减少。

1 膀胱功能训练首先应根据膀胱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对病人进行康复评估。

1.1 康复评估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残余尿,膀胱镜检查,b超,x线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尿动力学检查。

1.2 康复目标①保持或改进上尿路情况。

②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

③膀胱在储尿期保持低压。

④适当的控尿能力。

⑤无导尿管或造瘘。

⑥能适应社会生活。

⑦能满足职业需要,但是并非以上所有目标均能达到。

1.3 训练方法1.3.1 前提条件①病人有这种要求。

②上肢肌力正常以便能自己动手。

③认知功能正常以便能遵守出入量时间表。

④病人应处于脊髓休克期以后,尿培养阴性。

⑤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肾炎、肾衰等并发症。

2 训练方法首先是建立排尿反射的训练,其次是排尿方法的训练,最后指导通过对水分的控制与排尿时间的配合来建立排尿的规律。

3 具体措施3.1 失禁型障碍该型用于无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中逼尿肌反射亢进,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无反射,外括约肌失神经。

目的是通过减低膀胱的激惹性和增进盆底肌肉的张力,使病人获得低压性膀胱,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下,无尿失禁。

3.1.1 盆底肌肉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肛门括约肌环),腿肌,臀肌及腹肌不收缩,每次收缩持续10秒,重复10次,每日3次。

在失禁前后练习,效果更好。

此方法可增加尿道助力,加强盆底肌肉的张力。

3.1.2 有规律的排尿刺激定时带病人去厕所,开始每1-2小时1次,以后逐渐增加到3-4小时,一到时间,立即让病人去厕所。

神经源直肠的护理训练技术PPT课件

神经源直肠的护理训练技术PPT课件

神经源性直肠概述
临床表现
腹胀、便秘及大便失禁等
导致患者饮食受限、户外活动受限 精神压力增加等
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
最影响自尊的康复问题之一
直肠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允许&注意力
脑干:开关和协调
T11-L1、2:交感神经纤维:贮便
S2-4:副交感神经纤维:排便 S2-4:阴部神经:控制外括约肌


大脑皮层的作用有限,但存在。
失中枢神经控制时,肠道功能仍然保留,但活
动协调能力显著下降。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生理图示
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 大脑皮质
盆神经和腹下神经
神经冲动 直肠壁内的 感受器
便意和排便反射
盆神经 传出冲动 降结肠、乙状结肠 和直肠收缩,肛门 内括约肌扩张 阴部神经 冲动减少 肛门外括约肌 舒张
– 肛直肠角增大
– 外括约肌舒张和直肠收缩
IAS、EAS痉挛和肠道反射减弱都可导致便秘
直肠扩张刺激排便的临床价值
神经源直肠解剖病理生理
排便的神经控制

局部环路
– 内在神经元感受胃肠道内化学、机械和温度的刺激
– 运动神经元支配腺体分泌、血管和肌肉收缩 – 中间神经元处理信息,相互联系

中枢环路
– 交感神经系统 兴奋后,引起胃肠道运动减弱,排便抑制 – 副交感神经系统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兴奋后引起肠 道蠕动增强,排便促进。 – 皮层中枢对肛提肌的控制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七)
盆底肌训练 – 先检查肛门括约肌情况 – 嘱患者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 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每次持续5 秒,每日练习4-6次。
– 也可在排尿的前中后进行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指引一、目的1.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建立正常的排便模式。

二、实施要点(一)评估1.排便情况(大便几天解一次,虽然我们不要求一天解一次,但不要超过 3 天)2.饭食情况。

(饮食结构是否合式,营养能否满足,每天的饮水量加输液量能否达到2000ml)3.排便习惯。

(一般早餐后最好原因是胃—结肠放射在早餐后最强,如因日常生活关系亦可安排在中餐晚餐后。

但必须固定。

选择、安排、固定一个30min 的棑便时间段。

)(二)用物准备检查手套两双、石蜡油一小瓶。

(三)操作要点1 腹式呼吸20 次。

2 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 次。

3 直腿抬高10-15 次4 桥式运动10-15 次。

5 脊柱提捏2 次,骶尾部按摩。

6 牵拉肛门括约肌10-15 次。

7 盆底肌力训练10-20 次。

8 模拟排便。

(四)指导要点1. 进食高纤维、高容积、高营养的食物。

2. 定时排便训练(最好是早餐后)。

3.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功能训练。

三、注意事项1. 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2. 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直肠功能熟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1. 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2. 避免便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二、工程规范要点1. 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 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肛门直肠手术、肛裂、插管、溃疡、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等。

3. 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和盆底肌训练。

4. 脊柱、尾骶部、肛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操作,脊柱内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要轻柔。

5. 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6. 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7. 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三、结果标准1. 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 患者建立的排便习。

3. 便秘改善。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膀胱功能训练操作指引、目的1、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肠道护理

肠道护理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流程一、用物准备:洗手液、口罩、治疗巾或尿垫、便盆、pvc 手套、石蜡油、纸巾、垃圾桶、(肠道评估表、笔、手表、血压计、指脉氧。

)该括号里的用物内容待定二、个人准备:修剪指甲。

三、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5 岁,大专学历,诊断为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病程 3 周,现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肌力 5 级,4-5 天排泄大便一次,时间不固定,大便性状呈板栗状,排便时需要使用开塞露纳肛。

四、操作前:1.自我介绍:报告老师,我叫xxx,我进行的操作是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指甲已修剪,着装符合规范要求,可以操作开始。

2.双人核对医嘱。

(1 床,王静,住院号700300,医嘱:肠道康复护理训练,2 次/日)。

3.携带治疗卡、肠道评估表进行评估。

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头卡,核对病人:1 床阿姨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小x,我要评估你的肠道情况,先要核对你的个人信息,请告诉我你的名字?(病人)我叫王静。

王阿姨,我还需要看看你的腕部识别带,(口述:1 床, 王静,住院号700300)查对无误。

王阿姨,因为你一直排便不畅,所以现在要评估你的肠道情况,希望能配合,(病人:我尽量配合)。

使用肠道评估表进行逐项评估。

(口述)通过评估了解到,患者神志清楚,对治疗配合,患病后主食及蔬菜的进食量均较患病前有减少;水果的进食量同患病前无改变,每日只吃 1 个水果;每天饮水量约500ml, 几乎不做主动运动。

免疫力正常,无显著出血倾向,无心肌梗死及动脉瘤病史,无严重的感染及损伤,近期无痔疮发作,3 天内未行腹部及肛门手术,肛周皮肤完好。

适合行肠道康复训练。

(与患者交流评估结果)王阿姨,通过评估分析,你存在便秘的问题,这与你所患疾病有关,因为脊髓损伤导致你的排便中枢神经受到损害,所以,出现了便秘,医学上称这种症状为神经源性大肠,现在根据医嘱,我要为你做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主要目的是降低你便秘的发生率,降低你对通便药物的依赖性,帮助你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训练,建排便反射,最终希望你能在坐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同时,在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内能够控制排便,希望你能配合。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 (2)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 (2)

膀胱直肠功能训练1、 向病人解释便秘和尿潴留的危害以及膀胱直肠功能训练的重要性2、 配合饮水计划(每小时80-100ML)3、 此操作应在排空小便后进行。

(病人自解小便或先行清洁导尿)4、 腹式呼吸:15-20次5、 扪腹部,检查有无大便潴留。

6、 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15-20次7、 轻叩膀胱区:15-20次8、 按摩刺激双大腿根部肌肉:15-20次9、 桥式运动:15-20次10、从下往上脊柱提捏2次,骶部按摩3-5次11、三个方向牵拉肛门括约肌各15-20次12、盆底肌训练:15-20次。

(收紧臀部5秒钟后放松)13、指导定时排便和诱导排便,指导进食、通便饮食。

14、指导并协助患者寻找大小便扳机点(膀胱底部、大腿内侧根部、会阴部) 1、出院后继续治疗。

2、门诊随访。

附:饮水计划“饮水计划”是病人进行间断式导尿法前的准备工作及当实行间断式导尿期间要遵从的,以避免膀胱因不能排尿而过度膨胀,损害其功能。

饮水计划中每日饮水量约1500-1650毫升,已达到每日最少饮水量8杯。

饮水包括所有流质,如粥、汤、果汁等,如饮了以上的流质,要减去饮开水的份量,以保持饮水份量为每日1500毫升。

晚上六点以后尽量不要饮水,避免膀胱夜间过度膨胀。

不要饮利尿饮品,如茶、气水、含酒精饮品、糖水、玉米水、西瓜等。

时间 饮水量 每隔4至6小时放小便上午6时正 200ml 放小便上午8时正 300ml上午10时正 200ml 放小便上午11时正 200ml下午1时正 200ml下午3时正 200ml 放小便下午6时正 100ml下午8时正 100ml 放小便凌晨12时正 放小便共:1500ml=8杯。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

肠道康复护理训练一、肠道康复护理训练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肠道康复训练是针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直肠排便机制发生障碍的恢复性康复治疗措施。

通过训练指导患者选择适合自身排便的时间、体位和方式,各种康复训练和不随意使用缓泻药及灌肠等方法,形成规律的大便习惯。

2.目的目标是降低患者便秘或大便失禁的发生率,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帮助患者建立胃结肠反射、直结肠反射、直肠肛门反射,使大部分患者在如厕时及便器上利用重力和自然排便机制独立完成排便,在社会活动时间内能控制排便。

应用范围神经源性直肠所致的大便失禁及便秘,神志清楚并能够主动配合康复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1. 严重损伤或感染。

2. 神志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3. 伴有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者。

4. 有显著出血倾向的患者。

操作准备1.评估有无影响排便的因素,如患者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日常活动情况、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因素等。

2.评估患者是否适宜进行肠道康复训练,腹部、肛门部手术后3d内以及极度虚弱患者避免进行排便功能训练。

心肌梗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肠道康复训练时禁止用力排便。

3.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期间。

4.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向其解释肠道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及过程。

5.准备物品:根据训练计划准备用物。

操作流程评估→解释→环境准备→合理饮食→确定训练方法操作要点→实施训练→观察记录1.合理安排饮食(1)便秘患者:增加水分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量多餐;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大量摄入。

严重便秘必要时给以胃肠减压、肛门排气,静脉补充营养。

(2)失禁患者①严重腹泻:渐进式饮食治疗:禁食-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②轻症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低渣饮食;③限制性食物:油腻、油炸、产气食物,刺激饮料、调味品等;④避免过冷、过热食物。

2.便秘患者康复护理训练(1)定时排便:根据患者既往的习惯安排排便时间,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也可每日早餐后30min内进行排便活动。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8
10.食指停留肛门内,嘱病人收缩肛门,感受其肛门的收缩力度;在模拟排便动作,感受肛门排便力度。
4
11.协助患者试行排便,协助患者穿好裤子,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
5
12.观察大便的性质、软硬度及量
3
13.做饮水、饮食指导
3
14.规范处置用物,洗手,记录
5




与患者有效沟通,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
5
7.桥式运动下做缩肛训练:吸气-缩肛-屏气5秒钟后放松,做10-15个循环
8
8.协助侧卧位,双腿屈曲,戴手套(左手1个,右手5个),灌肠,帮助排出大便,每排出部分大便后用纸巾包裹,并取下一个右手的手套顺势包住后扔于黄色垃圾袋内(两次后),大便排尽后再用纸巾清洁肛周皮肤
8
9.润滑剂润滑右手食指,以右手食指按摩肛门,再把手指伸入肛门内2-3cm处作环形按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大便则先抠出),以3、6、9、12点作四点式牵拉2次
5
手法到位,力度适中
5
操作有序,动作熟练、轻稳
5




10
总 分
100




考核时间: 考核人: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姓名




操作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
用物:方盘1个、弯盘1个、治疗巾1张、手套6双、纸巾5张、开塞露20ml、20ml空针一具、连接管1根、润滑剂
4
患者:评估患者排便情况、排便时间、饮水饮食情况,脊柱、骶尾部、肛周皮肤情况
5

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护理技术

肠道护理技术肠道护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大肠。

目的:帮助患者建立排便规律,消除和减少由于失禁造成的难堪,预防因便秘、腹泻与大便失禁导致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包括:指力刺激、手指挖便、腹部按摩、肠道功能训练、药物使用指导、饮食指导等。

一、反射性大肠的护理主要表现为便秘,护理目标是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减少由于便秘导致的并发症,如肛裂、痔疮等。

护理技术包括指力刺激、腹部按摩、肠道功能训练。

1、指力刺激可协助患者左侧卧位,护士的示指或中指带指套,涂润滑油,缓缓插入肛门,用指腹一侧沿着直肠壁顺时针转动。

2、腹部按摩让病人屈膝,放松腹部,护士用手掌自右向左沿着病人结肠解剖位置方向,即自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做顺时针环状按摩。

3、肠道功能训练包括盆底肌训练、腹肌训练、模拟排便训练(1)盆底肌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肛提肛,维持10秒,连续10次,每天练习3次。

(2)腹肌训练仰卧位直腿抬高训练、仰卧起做等。

(3)模拟排便训练选择适当的排便环境,根据病人以往的排便习惯安排排便时间,指导病人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

4、药物使用5、饮食与运动二、弛缓性大肠的护理弛缓性大肠与反射性大肠的不同,病人的排便中枢被破坏,因此病人无法依靠肠蠕动实现主动排便。

通常表现为大便失禁。

康复护理的目标:保持形成大便、减少大便失禁的次数,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1、手指协助排便2、肠道功能训练3、皮肤护理4、饮食指导三、注意事项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神经源性大肠病变,在进行规律的肠道护理之前,应先将肠道中积存的粪便排清。

训练的时间要符合病人的生活规律,并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评价。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心理疏导、尊重病人人格,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减轻病人由于排便障碍带来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

直肠训练

直肠训练

脊髓损伤后直肠功能的康复训练脊椎受伤过后,大脑与直肠之间的联系被打断,气体与粪便通过肠道这一过程也随即受到影响。

您的大便会失禁。

直肠和结肠里的大便阻碍气体的通行,继而使得胃部膨胀,同时肠道毒素也会吸收,随之您的食欲也将受到影响。

因此,护士会为您指导如何通便,然后您或您的家人要掌握这一方法。

1、请您每一天通一次便,通便的过程适合在早晨或晚上完成。

首先,您应该喝下一杯温水,然后坐在便盆或坐式马桶上,戴一只手套,然后将手指深入肛门,轻轻地转动来刺激排便。

2、不要让大便在肠道内逗留三天以上。

如果您无法用手通便,还可以应用一种可以用辅助排大便的药物,比如:开塞露,但是请不要频繁使用此药物。

3、为了使大便变得柔软,我们建议您经常运动,不能活动者,可站立训练,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此外,每天至少喝2升水。

4、必要时服用缓泻药,刺激肛门以及灌肠等促使排便。

必要时每日瞬时针按摩腹部,增加腹压,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5、在您通便时一定记住要注意力集中,要有意念。

6、如果您在三天之内无法通便,并且伴随着胃部膨胀,请及时与医生联系。

7、直肠训练的具体方法是,请您平卧,双下肢并拢,双膝屈曲稍分开,轻抬臀部,缩肛、提肛10~20次,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

每天练习4~6次。

8、若患者每天遗便多次,排便后即选用强生牌卫生棉条(大号),去塑料保护层,外涂石蜡油润滑,从肛门塞入直肠,塞进2/3时左右转动棉条数次后全部塞入,留尾巴棉绳于肛门外,用胶布固定棉绳于臀部,排便前取出。

每天取出排便1~2次。

总之,直肠功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只要大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按照如上方法坚持练习,我们相信您一定能早日康复,我们愿意为您的康复努力服务。

神经康复科。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2
告知:告知患者直肠功能训练技术的目的和方法,训练过程中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2




核对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3
评估、解释
3
拉上床间隔帘或屏风遮挡
3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3
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
4
腹部按摩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桥式运动
4
盆底肌训练
5
协助翻身,脊柱提捏
4
洗手,戴手套
牵拉肛门外括约肌10-20次
5
更换手套(戴3-5层手套),食指和中指涂润滑剂后缓慢插入直肠,顺时针刺激肠壁30s至60s,分别于12点钟、3点钟、6点钟、9点钟方向做牵伸。有大便排出时用手套包裹弃于垃圾袋内。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技术
目的:指导患者正确的进行直肠功能训练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姓名
准备
用物:1、便器2、一次性手套3-5双3、润滑剂4、小剂量灌肠用物5、一次性护理垫
2
环境准备: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私密,避开进餐时间、查房、以及接受治疗护理时间
2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评估:评估患者的直肠功能障碍类型,排便情况、排便习惯、饮食、活动情况,药物使用情况,脊柱、骶尾部及肛周皮肤情况,有无肛裂、痔疮等
6
脱手套、洗手
2
指导患者模拟排便,必要时协助掏出大便
4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再次核对
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4
质量评定
医患沟通有效,患者安全
4
操作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4
关爱患者,保护病人隐私

老年康复护理-肠道功能训练

老年康复护理-肠道功能训练

老年康复护理肠道功能训练(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了解患病情况及合作程度。

2.评估年龄、饮食习惯、个人习惯、活动情况、用药及心理因素。

3.评估腹部、管路情况、伤口、肛门及肛周皮肤情况。

(二)康复护理要点。

1.增强腹肌运动。

(1)协助取平卧位,深吸气,下腹部用力做排便动作。

(2)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自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进行环形腹部按摩。

(3)5~10min/次,2次/d。

2.提肛运动。

(1)夹腿提肛。

1)协助取平卧位,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

2)嘱其肛门逐渐用力上提,持续5s左右,还原。

可逐渐延长提肛时间。

3)10~20个/次,2~3次/d。

(2)仰卧屈腿挺身。

1)协助取仰卧屈膝位,两足跟尽量靠近臀部。

2)嘱其两臂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抬起臀部,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s左右,还原。

3)5~10个/次,2~3次/d。

3.骨盆底肌群训练(见第5章十三骨盆底肌群训练)。

4.手指直肠刺激。

(1)协助取侧卧位,暴露肛门,垫护理垫。

(2)戴双层手套,手指涂润滑油。

(3)将食指或中指缓慢插入肛门,用指腹沿直肠壁顺时针转动。

(4)每次指力刺激时间15~20s,直到感觉肠壁放松、排气。

间隔2min后可再次进行。

5.肛门牵张技术。

(1)将食指或中指缓慢插入直肠2~3cm,在不损伤直肠黏膜的前提下,把直肠壁向肛门分别在3点、6点、9点、12点处缓慢持续牵拉。

(2)10~15个/次,2次/d。

6.操作后及时给予便盆,抬高床头。

7.指导其使用加强腹肌运动的方法来排便。

8.排便结束后,撤出便盆,清洁肛门。

(三)指导要点。

1.告知肠道功能训练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指导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病情许可时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d。

3.指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排便反射。

4.教会老年患者及照护者增强腹肌运动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保持合适室温,注意遮挡,保护隐私。

2.操作应轻柔,避免损害肛门及直肠粘膜。

康复科护理_常规

康复科护理_常规

康复护理常规【概述】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部分,是针对损伤、慢性病和残疾的患者在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家庭与社会生活、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发生功能障碍或改变时,能够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专业知识服务,积极预防并发症,恢复自我照顾能力,并能维持其理想的健康状态。

【一般护理】1、入院宣教。

2、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3、按医嘱分级护理。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

5、生活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

6、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8、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

【专科护理】1、评估患者的残疾状况(智力、心理、运动、脏器功能等)和ADL(日常生活能力),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加强主动训练。

3、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故。

4、加强二便护理。

5、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的协调工作。

【健康指导】1、根据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计划。

2、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3、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

4、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及功能训练的方法,指导家属督促患者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概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X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一般护理】1、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脊柱平直位。

2、根据Braden评分和跌倒评分结果,床旁悬挂预防压疮及跌倒警示牌。

3、为脊髓损伤患者翻身时,应在固定好颈、胸、腰、双下肢情况下进行同步协调翻身。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保持床单元整洁,预防压疮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直肠功能训练操作指引
一、目的
1.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建立正常的排便模式。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1.排便情况(大便几天解一次,虽然我们不要求一天解一次,但不要超过3天)
2.饭食情况。

(饮食结构是否合式,营养能否满足,每天的饮水量加输液量能否达到2000ml)3.排便习惯。

(一般早餐后最好原因是胃—结肠放射在早餐后最强,如因日常生活关系亦可安排在中餐晚餐后。

但必须固定。

选择、安排、固定一个30min的棑便时间段。

)
(二)用物准备
检查手套两双、石蜡油一小瓶。

(三)操作要点
1腹式呼吸20次。

2腹部顺时针按摩10-15次。

3直腿抬高10-15次
4桥式运动10-15次。

5脊柱提捏2次,骶尾部按摩。

6牵拉肛门括约肌10-15次。

7盆底肌力训练10-20次。

8模拟排便。

(四)指导要点
1.进食高纤维、高容积、高营养的食物。

2.定时排便训练(最好是早餐后)。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功能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度适中。

2.关爱患者,注意隐私保护。

直肠功能熟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直肠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范
一、工作目标
1.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2.避免便秘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二、工程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包括有无肛门直肠手术、肛裂、插管、溃疡、感染、下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等。

3.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和盆底肌训练。

4.脊柱、尾骶部、肛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操作,脊柱内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要轻柔。

5.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6.操作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7.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患者建立的排便习。

3.便秘改善。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流程
膀胱功能训练操作指引
一、目的
1、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实施要点
(一)评估
1、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

2、患者的排尿方式。

3、患者的饮水情况
4、患者脊柱、骶尾部、肛周皮肤情况。

(二)用物准备:
检查手套一双。

(三)操作要点:
1、有尿意嘱患者屏气用力排尿5—10次,无尿意者耻骨上膀胱区轻叩15—30次。

2、指导收缩、放松会阴部股肉10—20次。

3、盆底股训练10—20次
4、桥式运动10-20次。

5、对患者的排尿扳机点进行不同方法的刺激。

6、模拟排便。

7、观察尿液的性质,测量残余尿量并记录。

(四)指导要点:
1、按计划饮水。

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并坚持训练。

三、注意事项:
1.手法到位,动作规范,力底适中。

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操作服务规范
一、工作目标
1、维持正常的肾脏功能。

2、预防泌尿系感染。

3、避免尿失禁和尿潴留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标准预防、安全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患者及环境准备。

3、评估患者病情及皮肤
4、指导患者正确深呼吸及盆底肌训练。

5、协助患者舒适体位,注意保护隐私。

6、协助患者寻找排尿扳机点,进排尿功能恢复。

7、脊柱、尾骶部、肛周按摩时,局部皮肤不完整者勿进行此项操作,脊柱内固定患者相应区域的操作宜轻柔,膀胱过度充盈时亦不能进行操作,需先排空膀胱。

8、操作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力度,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主动配合,对服务满意。

2、患者能严格执行饮水计划。

3、无泌尿系统感染和皮肤完整性受损情况发生。

膀胱功能训练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