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专题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学案

合集下载

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运动的描述学案

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1讲运动的描述[考试标准]a。

识记:指能再认或表达物理事实、物理量及单位;能用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表示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b。

理解:指能理解物理现象和过程,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识别概念和规律的外延,并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释有关现象.c。

简单应用:指能将物理事实、现象与概念、规律建立联系,认识规律适用的条件,并用以解决简单的问题.d.综合应用:指能选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相应的物理方法和思维策略,求解较复杂问题.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忽略时,就可以看做质点.2.参考系(1)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2)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3.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自测1在以下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答案C自测2如图1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答案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二、时间和位移1.时间与时刻(1)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2)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2.位移与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它是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2)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自测32016年杭州G20峰会于9月4-5日在杭州奥体博览城(如图2)召开,每天都有多个议程.从萧山国际机场到博览城打车约23.5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9月4-5日指时刻,23.5 km是指路程B.9月4-5日指时间,23.5 km是指路程C.9月4-5日指时间,23.5 km是位移大小D.9月4-5日指时刻,23。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教学案(含解析)

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教材知识梳理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________的点.质点是理想模型.二、参考系研究物体运动时,假定________、用作参考的物体.通常以________为参考系.三、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__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动能等状态量.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________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功等过程量.四、路程和位移1.路程指物体________的长度,它是标量.2.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________,它是矢量.五、速度1.定义:物体运动_______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v=________.2.方向:沿物体运动的方向,与________同向,是矢量.六、加速度1.定义:物体________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________.2.方向:与________一致,由F合的方向决定,而与v0、v的方向无关,是矢量.,答案:一、有质量二、不动地面三、1.点 2.线段四、1 运动轨迹 2.有向线段五、1.位移Δx Δt2.位移六、1.速度的变化量ΔvΔt2.Δv的方向[思维辨析](1)参考系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5)甲的加速度a甲=12 m/s2,乙的加速度a乙=-15 m/s2,a甲<a乙.( )(6)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 )答案:(1)(×)(2)(×)(3)(√)(4)(√)(5)(√)(6)(√)➢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一质点、参考系、位移1.(质点、参考系、位移)[2016·会昌中学模拟]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某某〞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某某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某某〞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此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 船舰航行轨迹的长度为4500海里,指的是路程,A、C错误;由于舰的大小对航行的位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B正确;因为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C错误;由于不知道航行的位移和时间,所以无法求出平均速度,D错误.2.(质点与参考系)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那便是金星.图1­1­1为2012年6月6日上演的“金星凌日〞过程,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图1­1­1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图中9:30:41为凌甚时间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答案:D[解析] 金星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才会看到金星没有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呈黑色,选项A错误;因为太阳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观测“金星凌日〞时不能将太阳看成质点,选项B 错误;9:30:41为凌甚时刻,选项C 错误;金星相对于太阳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是运动的,选项D 正确.3.(位移与路程)[2016·惠阳高三检测] 如图1­1­2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 的圆弧由A 到C ,那么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图1­1­2A.5π2R ,由A 指向C ;10R B.5π2R ,由A 指向C ;5π2R C.10R ,由A 指向C ;5π2RD.10R ,由C 指向A ;5π2R答案:C[解析] 从A 到C 的直线距离l =〔3R 〕2+R 2=10R ,所以位移为10R ,由A 指向C ;从A 到C 的路径长度为πR +34×2πR =52πR ,所以路程为52πR .■ 要点总结1.质点是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模型化处理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轻杆、轻绳、轻弹簧等;还有一些过程类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选用的参考系不同,其运动性质可能不同. 3.对位移和路程的辨析如下表比较项目 位移x路程l决定因素 由始、末位置决定由实际的运动轨迹决定运算规那么 矢量的三角形定那么或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代数运算大小关系x≤l(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小段位移的绝对值的和)考点二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定义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定义式v =xt(x 为位移)v =ΔxΔt(Δt 趋于零)矢量性矢量,平均速度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矢量,瞬时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沿其运动轨迹切线方向实际 应用物理实验中通过光电门测速,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1 如图1­1­3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ΔxΔt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图1­1­3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解析] 遮光条的宽度越窄,对应的平均速度越接近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应选项A 正确.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只是提高测量速度的精度,应选项B 错误.改变滑块的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只是改变测量速度的大小,应选项C 错误.改变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只是改变测量速度的大小,应选项D 错误.式题 [2016·西城质检] 用如图1­1­4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 ,那么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图1­1­4A .0.10 m/sB .100 m/sC .4.0 m/sD .0.40 m/s 答案:A[解析] 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 =d t =4.0×10-30.040m/s =0.10 m/s ,A 正确.■ 要点总结用极限法求瞬时速度应注意的问题(1)一般物体的运动,用极限法求出的瞬时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物体在这一极短位移内某一位置或这一极短时间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并不精确;Δt 越小,ΔxΔt越接近瞬时速度.(2)极限法只能用于在选定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考点三 加速度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定义v =Δx ΔtΔv =v -v 0 a =Δv Δt =v -v 0Δt2.两个公式的说明a =Δv Δ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决定式是a =Fm ,即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受到的合力F 和物体的质量m 共同决定,加速度的方向由合力的方向决定.考向一 加速度的理解1.(多项选择)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下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运动员以5 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那么在运动员展开伞后匀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 m/sB .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15C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 m/s 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 m/s 答案:CD[解析] 这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的时间间隔为2 s ,所以Δv =10 m/s ,选项A 错误,选项D 正确;这一秒末与前一秒末的时间间隔为1 s ,所以Δv 1=5 m/s ,选项C 正确,选项B 错误.考向二 加速度的计算2.[2016·江门模拟] 如图1­1­5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墙壁,经Δ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图1­1­5 A.100 m/s2,方向向右B.100 m/s2,方向向左C.500 m/s2,方向向左D.500 m/s2,方向向右答案:C[解析] 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那么v1=-3 m/s,v2=2 m/s,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a=v2-v1Δt=2 m/s-〔-3 m/s〕0.01 s=500 m/s2,方向水平向左,故C正确.考向三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3.(多项选择)[2016·某某质检] 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飞机刚好起飞,那么此过程中飞机的( ) A.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B.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C.速度增加越来越快,位移增加越来越慢D.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答案:BD[解析] 根据题意,飞机的速度与加速度同向,飞机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增大,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于加速度减小,所以速度增加越来越慢,而速度增大会使位移变化越来越快,选项C错误,选项D 正确.■ 要点总结(1)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合力决定.(2)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减小)的快慢.考点四 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应用广泛.例如:声、光的传播都可以看成匀速直线运动,下面是涉及匀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应用实例.实例计算声音传播时间计算子弹速度或曝光时间 雷达测速由曝光位移求高度 图示说明声波通过云层反射,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子弹穿过苹果照片中,子弹模糊部分的长度即曝光时间内子弹的位移通过发射两次(并接收两次)超声波脉冲测定汽车的速度 曝光时间内下落石子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2 [2016·某某卷] 如图1­1­6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M 0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0,输出电压为U 0,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 ,输出电压为U ,那么该同学的身高和质量分别为( )图1­1­6A .v(t 0-t),M 0U 0UB.12v(t 0-t),M 0U 0U C .v(t 0-t),M 0U 0(U -U 0)D.12v(t 0-t),M 0U 0(U -U 0) 答案:D[解析] 当没有站人时,测量仪的空间高度为h 0=vt 02,U 0=kM 0,站人时,测量仪中可传播超声波的有效空间高度h =vt 2,U =kM ,故人的高度为H =h 0-h =v 〔t 0-t 〕2,人的质量为m =M -M 0=M 0U 0(U -U 0),选项D 正确.式题1 如图1­1­7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 m/s ,那么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图1­1­7A .10-3s B .10-6s C .10-9s D .10-12s答案:B[解析]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 =vt 可得,曝光时间(数量级)等于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模型建立的关键点)除以子弹速度,所以,必须知道子弹影像前后错开距离和子弹速度的数量级.根据题意,子弹长度一般不超过10 cm ,所以弹头长度的数量级为10-2m ;根据“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可得,“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的数量级应该是10-4m ,而弹头速度500 m/s 的数量级为102m/s ,所以曝光时间最接近的数量级为10-6s.式题2 [2016·某某四校摸底]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 s 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 s 司机第二次鸣笛,3 s 后听到回声.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 km/h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答案:客车未超速[解析] 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距悬崖距离为L,那么2L-v1t1=v2t1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设客车距悬崖距离为L′,那么2L′-v1t3=v2t3又知L′=L-v1(t1+t2)将t1=5 s、t2=10 s、t3=3 s代入以上各式,联立解得v1=87.43 km/h<120 km/h故客车未超速.■ 建模点拨在涉及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中,无论是求解距离、时间、速度,其核心方程只有一个:x=vt,知道该方程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第三个量.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空间物理图景的建立;其二,匀速直线运动模型的建立.[教师备用习题]1.(多项选择)[2016·某某模拟]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B.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始终在直升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 AC 由于惯性,物体在释放后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水平方向上和直升机不发生相对运动,而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故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从直升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应选项A正确,B错误;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应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如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求出P点的瞬时速度.下面四个选项中最接近P点瞬时速度的是( )word11 /11 A .2 m/s B .2.2 m/s C .2.21 m/s D .无法判断[解析] C 根据公式v =Δx Δt,时间Δt 取得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A 项的时间段是1 s ,B 项的时间段是0.1 s ,C 项的时间段是0.01 s ,因此选项C 正确.3.用同一X 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 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下图,那么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 .0.25 m/sB .0.2 m/sC .0.17 m/sD .无法确定[解析] C 图示过程中,x =6 cm -1 cm =5 cm =0.05 m ,t =3×110 s ,故v =x t=0.17 m/s ,选项C 正确.4.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 m ,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v =6t 2 m/s ,该质点在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t =2 s 到t =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2 m/s 、39 m/sB .8 m/s 、38 m/sC .12 m/s 、19.5 m/sD .8 m/s 、13 m/s[解析] B t =0时,x 0=5 m ;t =2 s 时,x 2=21 m ;t =3 s 时,x 3=59 m .平均速度v =Δx Δt ,故v 1=x 2-x 02 s=8 m/s ,v 2=x 3-x 21 s =38 m/s.。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粤教版):第1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粤教版):第1章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
2 2
图象法进行求解,你能试一下吗?
题型一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应用
【例4】有一气球以5m/s的速度由地面向上匀速直升, 经30s后从气球上落下一重物.求: (1)此物体要经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 (2)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g=10m/s2)
【 解 法1】 把 物 体 的 运 动 分 为 两 个 阶 段 : 从 出 发 点 上 升 到 最 高 点 A, 为 竖 直 上 抛 运 动 阶 段 ; 自 最 高 点 A 下 落 到 地 面 B为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阶 段 . 根 据 竖 直 上 抛 运 动 规律,在第一阶段中,上抛的时间为: t1 v 0 / g 0 .5 s 而上升的高度为 h1 O A v0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有上升和下落两个阶段的运动, 具有对称的特点,在空中同一位置的速率都是v,根 据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知A物体 下落与B物体的运动是一样的,所以A、C正确;A物 体运动时间是B物体运动时间的两倍,所以B错;设 相遇时间为t,A物体上升的位移相当于B物体再下落t 时间的位移,应有3比1的关系,所以D错误.
3.巧选参考系法: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一定的参 考系而言的,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常以地面为参考 系,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也可以选用其他物体做 参考系,甚至在分析某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时为了求解 简洁,还需灵活地转换参考系. 4.在解决运动学相关问题时要注意做到:一是 弄清题意,建立物体运动的图象,为了直观形象,应 尽可能地画出草图,并在图上标明一些位置和物理量; 二是弄清研究对象,明确哪些量已知,哪些量未知, 确定运动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使解题步骤简 便.

② ③
H h
联 立 ① ② ③ 解 得 H 125m

201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30 v0t- gt2 2.位移公式:h= □ 2 .
(1)当 h>0 时, 表示物体在抛出点的上方, 此时 t 有两解: 小的解表示上抛物体第一次到达这一高度所用的时间;大的 解表示上抛物体回落至此高度时所用的时间.
19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2)当 h=0 时,表示物体刚抛出或抛出后落回原处.此 处 t 有两解:一解为零,表示刚要上抛这一时刻;另一解为 正数,表示上抛后又落回抛出处所用时间. (3)当 h<0 时,表示物体抛出后落回抛出点后继续下落 到抛出点下方的某一位置.此时 t 有两解:一解为正值,表 示物体落到抛出点下方某处时所用时间;另一解为负值,应 舍去.
12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3)第一个 Ts 内、 第二个 Ts 内、 第三个 Ts 内„的位移之 比: xⅠ:xⅡ:xⅢ:„:xN=1:3:5:„: (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t1:t2:t3:„:tn=1: ( 2-1) : ( 3- 2):„: ( n- n-1).
30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解析 第一、二阶段结束时飞机运动速度分别为 v1=a1t1 v0=v1+a2t2 运动距离分别为 1 2 s1= a1t1 2 1 2 s2=v1t2+ a2t2 2 总距离为 s=s1+s2 ⑤
31
① ②
③ ④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8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1 2 1 2 9 □x=2at . x=v0t+ at ,若 v0=0,则 2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集合6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集合6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集合6篇)匀变速直线运动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先是通过一个例题的求解,利用公式x=v0t+at2和v=v0+at推导出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v02=2ax,到本节为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位移—速度关系就都学习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并画出运动示意图,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并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解答后注意解题规律,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意选取的题目应由浅入深,不宜太急,对于涉及几段直线运动的问题,比较复杂,引导学生把复杂问题变成两段简单问题来解。

二、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会用公式解决匀变直线运动的实际问题。

(3)提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能力,着重物理情景的过程,从而得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

(5)培养学生将已学过的数学规律运用到物理当中,将公式、图象及物理意义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与课堂学生动手实验相互结合,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的方法和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具体到实际问题当中对物理意义、情景的分析。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A、B、C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均有差距。

有些学生仅仅对公式的表面理解会做套公式的题,对物理公式的内涵理解不是很透彻,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已学过的两个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与时间公式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答案】
8
第一章 第1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题后反思 (1)本题给出多个速度数值,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概念区分不清的同学,会出现计算错误,解题中要牢记 Δx 求平均速度只能由 v = 计算,然后寻找位移 Δx、对应 Δt 的时间 Δt.
第一章
第1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本题给出的干扰因素很多,如:给出初速、末速 v0+v 诱导使用 v = 计算出错;给出“位移中点”或“时 2 间中点”的瞬时速度诱使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而 出现错误;给出多个速度值误认为某一速度即为全程平 均速度值等等.可见,牢牢掌握好概念的定义以及公式 的适用条件是避免出现错误唯一良方.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1.直线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是本章的重点,匀变 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及 v-t 图像是本章的难点. 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 例的分析、物理情境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 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章
第1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 体的⑧______和⑨______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重点提示】 首先要弄清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再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产生的影 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章
第1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起点冲出,到 50 m 处的速度是 8.2 m/s,在他跑完全程中 间时刻 t1=6.25 s 时速度为 8.3 m/s,最后以 8.4 m/s 的速 度冲过终点,他的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 m/s.

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5篇

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5篇

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5篇高三物理教案运动的描述(篇1)一、指导思想本届学生自进入高中学习以来,使用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教材。

该大纲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也是高三教学中应该全面贯彻的教学思想。

高中的前两年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高三年级将进入全面的总复习阶段,为了配合学生的复习,我们定了《三维设计》一书,作为本学年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学期拟完成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的教学任务。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这届高三学生的特殊性,首先这届学生是高中扩招后的学生,因此从全县学生的整体来看,这届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学校或同一教学班,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会比以往高三学习的差异大一些。

另外,本届高三学生在高一学年第二学期受省示范验收的影响,这必将使得他们进入高三时的学科能力基础和学习状态较以往高三学生要差一些。

基于以上的客观原因,本届高三的物理复习工作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面向全体,分类指导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基本点出发,根据各班学生具体情况,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三阶段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应尽的职责,是基本的师德要求,也是搞好高三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2、抓好三基,培养能力高三年级物理属理工科选修课,同时本届学生要参加3+X模式的高考,物理属于综合理科考试中的重要部分。

我一定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与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物理部分的试题难度和特点,使高三的复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在整个高三阶段,对所有学生都应强调理解、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是能力要求的基本体现。

有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高三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能力培养的主要方面,因此对于课堂例题与学生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多、求全、求难。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全套教案完整版
四、课堂管理方面
1.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2.是否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教学评价方面
1.作业布置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反馈意见是否及时收集,用于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2.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设定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方面
1.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解清晰。
2.教学内容是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方面
1.是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是否注重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3.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4.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难度相近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6.答疑解惑:针对学生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7.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结构。
2.电磁学:重点关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章节的核心概念和定律。
3.热力学:关注分子动理论、固体、液体和气体、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学案05194147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微知识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v =v 0+at 。

(2)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ax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1)平均速度:v =v 0+v2=v t 2即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或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_2。

(3)位移中点速度:v x 2=v 20+v 2t2某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位移初、末速度的平方和的一半的算术平方根。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22∶32∶…∶n 2。

③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3∶…∶x n =1∶3∶5∶…∶(2n -1)。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 1∶t 2∶t 3∶…∶t n =1∶(2-1)∶(3-2)∶…∶(n -n -1)。

微知识2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v =gt 。

(2)位移公式:h =12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2gh 。

2.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速度公式:v =v 0-gt 。

(2)位移公式:h =v 0t -12gt 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2-v 20=-2gh 。

(4)上升的最大高度H =v 202g。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导与练 第一章 第2课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导与练 第一章 第2课时

第课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特例【测控导航】1.(2011年重庆卷)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B )A.10 mB.20 mC.30 mD.40 m解析:石头下落看做自由落体,则h=gt2=20 m.2.(2013济南外国语学校期中)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BC )A. B. C. D.解析:滑块末速度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下,即v=或v=,所以运动时间可能是t==或t==,故选项B、C正确.3.(2011年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A. B.C. D.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设v 1=,v2=,由加速度定义式a=得a==,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4.(2012安徽淮南二中月考)在水平面上有相距20 cm的A、B两点,一质点以恒定的加速度从A向B做直线运动,经0.2 s的时间先后通过A、B两点,则该质点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A.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大于1 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小于1 m/sB.若加速度方向由A向B,则小于1 m/s;若加速度方向由B向A,则大于1 m/sC.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大于1 m/sD.无论加速度的方向如何,均小于1 m/s解析:通过A、B两点的平均速度为===1 m/s,通过AB中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可证明v=>=1 m/s,选项C正确. 5.(2012西安质检)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如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AC )A.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B.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 sC.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 sD.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解析: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1== m/s2=3.0 m/s2,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t 1== s=4.0 s,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s2=6.0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t2== s=2.0 s,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6.(2012北京朝阳区一模)科技馆里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暗处,顶部有一个不断均匀向下喷射水滴的装置,在频闪光源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水滴好像静止在空中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所示.某同学为计算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空中几滴水间的距离,由此可计算出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g取10 m/s2)( C )A.0.01 sB.0.02 sC.0.1 sD.0.2 s解析:第1滴水滴与第2滴水滴的间距为h1=10.0 cm-1.0 cm=9.0 cm,第2滴与第3滴的间距为h2=29.0 cm-10.0 cm=19.0 cm,所以相邻水滴间距之差为Δh=h2-h1=19.0 cm-9.0 cm=10.0 cm=0.1 m,根据公式Δh=gT2可知,该装置喷射水滴的时间间隔为T==s=0.1 s.答案为C.7.(2012云南联考)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末与5 s末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C )A.5∶4B.4∶5C.3∶4D.4∶3解析: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t0=v0/a=4 s汽车停止运动,所以2 s末汽车的位移为x1=v0t-at2=30 m,5 s末汽车的位移为x 2=a=×5×42 m=40 m,所以x1∶x2=3∶4.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C )A.20 mB.24 mC.25 mD.75 m解析:由Δx=aT2得a=2 m/s2,由x1=v0T-aT2得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 m==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25 m,选项C正确.9.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都为d,选项B对;由Δx=aT2=d可知选项C对;位置“3”是小球从位置“2”到位置“4”的中间时刻,据推论有v3==,选项D对;位置“1”到位置“2”的距离与位置“2”到位置“3”的距离之比为2∶3,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选A.10.(2013重庆市一中摸底)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列车,临时需要在某中途车站停车,因此以大小为0.4 m/s2的加速度减速进站,停车2 min,然后以0.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最后恢复原运行速度.试计算该列车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多长时间.解析:根据题意,列车匀减速运动阶段,v0=72 km/h=20 m/s,a1=-0.4 m/s2,v t=0,由v t=v0+a1t1解得列车匀减速运动时间t1=50 s.匀减速运动位移s 1=v0t1+a1=500 m.停车时间t2=2 min=120 s.匀加速运动阶段,v0'=0,a2=0.5 m/s2,v t'=20 m/s.由v t'=v0'+a2t3解得列车匀加速运动时间t3=40 s.匀加速运动位移s2=a2=400 m.因临时停车行驶总位移s=s1+s2=900 m,时间t=t1+t2+t3=210 s,若不停车,列车匀速运动需要时间t'=s/v0=45 s.此次因临时停车共耽误时间Δt=t-t'=210 s-45 s=165 s.答案:165 s11.(2012德州模拟)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块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 s内物块的位移是4 m,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1)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解析:(1)设被人接住前1 s时刻物块的速度为v,则h'=vt'-gt'2故v== m/s=9 m/s则物块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用总时间为t=+t'= s+1 s=1.2 s.(2)竖直井的深度为h=v0t-gt2=11×1.2 m-×10×1.22 m=6 m. 答案:(1)1.2 s (2)6 m。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4节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4节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4节
实验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利用 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方法.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一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第一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c.测量 1、2、3„„6 计数点到 0 计数点的距离,分 别记作:x1、x2、x3„„x6. d.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 x1 e.分别计算出 x1、x2、x3„x6 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 t1 x2 x3 x6 、 „„ . t2 t3 t6
第一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五、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
第一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1.由实验数据得出 v-t 图像. (1)根据表格中的 v、t 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仔 细描点,做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 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 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 v-t 图像,它是一条倾 斜的直线.
第一章
第4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5.要区分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 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 T =0.02×5 s=0.1 s.

高三物理一轮 第一章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 第一章 第二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
这几个推论光靠死记是不行的,要能够从基 本公式推导出来,否则,就不能灵活地加以 应用.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物体只在_重__力__作用下,从_静__止__ 开始下落. (2)特点:初速度v0=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 度g的_匀__变__速__直__线___运动.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解析: (1)设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初速度为 v0.由于质点停止运动前的最后 1 s 内位移为 2 m,则 x2=12at22,所以 a=2tx222=2×12 2 m/s2=4 m/s2. 质点在第 1 s 内位移为 6 m,x1=v0t1-12at21, 所以 v0=2x12+t1at21=2×62+×41×12 m/s=8 m/s.
(3)基本规律:速度公式 v=__g_t_. 位移公式 h=___12_g_t_2 _. 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1)特点:加速度为 g,上升阶段做匀__减__速__直__线__运 动,下降阶段做_自__由__落__体___运动. (2)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__v__0-__g_t___.
位移公式:h=__v_0_t-__12_g_t_2 _. v20
(2)双向可逆类的运动 例如:一个小球沿光滑斜面以一定初速度 v0 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就会以原加速度匀加 速下滑,整个过程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 所以该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求解时 可对全过程列方程,但必须注意在不同阶段 v、 x、a 等矢量的正负号.
二、对推论 Δx=aT2 的拓展 1.公式的适用条件 (1)匀变速直线运动. (2)Δx 为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 差. 2.进一步的推论:xm-xn=(m-n)aT2 要注意此式的适用条件及 m、n、T 的含义.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课件

答案:(1)8 s (2)大小为10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任意相邻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
即x2-x1=x3-x2=…=xn-xn-1=at2.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
速度,

.
3和.一某半段的位平移方中根点,的即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v0和末速度vt平方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1)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x1∶x2∶x3…= 12∶22∶32 … . (2)1 T末、2T末、3T末……速度之比v1∶v2∶v3…= 1∶2∶3 … .
(3) 第 一 个 T 内 、 第 二 个 T 内 、 第 三 个 T 内 …… 的 位 移 之 比 为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 法.一般用于末态已知的情况
应用v t图象,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变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 解决
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 应优先考虑用Δx=at2求解
1-1 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4 s内经过的位 移为24 m,在第二个4 s内经过的位移是60 m.求这个物 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
(1)对称性
如图1-2-2,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
图1-2-2
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①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C所用时间tAC和下降过程中 从C→A所用时间t 相等,同理t =t .
②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点
分别为AB=2.40 cm,BC=7.30 cm,CD=12.20 cm,DE=17.10 cm.由此可知,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第一章
第2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解析】
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逆过程是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 2 (1)设加速度的大小为 a,则 x2= at2 , 2 将 x2=4.5 m、t2=3 s 代入,得 a=1 m/s2.
第一章
第2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x1 (2)最初 3 s 物体的平均速度 v= =5.5 m/s, t1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t1 v 所以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时间 t 总= +a=7 s, 2 1 2 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路程 x 总= at总 =24.5 m. 2
(1)对称性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如上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 v0 竖直上抛,A、B 为途 中的任意两点,C 为最高点,则 ①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 A→C 所用时间 tAC 与下降过程从 C→A 所用时间 tCA 相等,同理 tAB=tBA. ②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 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 A 点 的速度大小相等.
⑰2gh
⑱匀减速直线 v2 0 23 ○2g
⑲匀加速直线 v0 24 ○g
25 ○v2
21 ⑳匀变速直线 ○v0-gt
1 22 v0t- gt2 ○ 2
-v2 0
第一章
第2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一、合理地选用规律解题 规律方法 1 2 1.基本公式法:是指由 v=v0+at、x=v0t+ at 或 2 v2-v2=2ax 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在不涉及时间 0 的问题中,多选用 v2-v2=2ax 来解答. 0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二、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及竖直上抛运动 规律方法 1.运动特征 (1)以一定的初速度先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沿 原来直线反向匀加速运动. (2)加速度恒定,整个往返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知识详解+典例+课后习题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5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知识详解+典例+课后习题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5节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关键语句课前识记: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直线运动,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两种情况。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为vt=v0+at。

3.在v -t图像中,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在v -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

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速度公式:v t=v0+at。

(2)对公式的解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v t,就等于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v0再加上在整个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a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公式v t=v0+at表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v t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对应的v -t图像是一条斜线,其斜率ΔvΔt表示了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匀加速直线运动:Δv>0,a=ΔvΔt>0,a与v0同向,如图1-5-1所示。

(2)匀减速直线运动:Δv<0,a=ΔvΔt<0,a与v0反向,如图1-5-2所示。

图1-5-1图1-5-2基础小题1.自主思考——判一判(1)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公式v t=v0+at得,经过相同时间t,v0越大,则v越大。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由公式v t=v0+at可知,初速度相同,加速度a越大,则v越大。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6)v-t图像的斜率为负值时,物体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高三物理《匀变速运动》教案设计

高三物理《匀变速运动》教案设计

高三物理《匀变速运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相关问题的求解;3.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的推导;3.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准确运用公式求解问题;2.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际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运动学公式;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和运动学公式的适用性;3.讨论法:通过讨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实验、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概念,让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讲授环节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参照教材,简要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并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的推导–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导出速度、位移、时间、加速度等运动学公式;–通过演示、问题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运动学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应用技巧。

3. 实践环节1.实验–设计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巩固和加深对运动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问题解决–设计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

4. 总结环节通过总结讲授、实验和问题解决等环节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和应用价值,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知识架构和掌握程度。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3节 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2013届高考一轮物理复习课件(人教版):第一章第3节 运动图像、追及和相遇问题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小明同学的求解过程如下: (1)因为 v 甲>v 乙,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甲、乙两车距离 越来越大,当 v 甲=v 乙时,两车相距最远,对甲车有:v 乙 =v 甲-at. 解得 t=5 s. 1 两车距离最大 Δx=x 甲-x 乙=v 甲 t- at2-v 乙 t=2.5 m. 2
第一章
第3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2)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越大的加速度也越 大,CE 段加速度最大,B 错误. (3)由图像可知,质点在 OD 段一直沿正方向运动, 而 DE 段做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D 点所表示的 状态离出发点最远,C 错误.
【答案】 D
第一章
第3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二、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 规律方法 1.对追及过程的分析 首先要弄清追者和被追者的运动情况,如二者各做 什么性质的运动,二者的速度如何变化的,二者之间的 距离如何变化等.设追者速度 v1、位移 x1,被追者速度 v2、位移 x2.
第一章
第3节
高考调研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1)若 v1<v2 不可能追上,二者间距离越来越大. (2)若 v1>v2,二者间距离越来越小,可能追上. 2.相遇(或追上)的条件 (1)位移关系:x1=x2 或 x1=x0+x2,相对于某参考点 有相同的位移. (2)速度关系:v1≥v2.第一章ຫໍສະໝຸດ 第3节高考调研【解析】
高三物理(新课标版)
第(1)问小明同学的解法是正确的,第(2)
问小明的解法是不全面的.因为乙车追上甲车有两种可 能:一是甲车先减速到零停止,乙车与已静止的甲车相 遇. 二是甲车还没停下来,乙车就追上甲车. 甲车减速到零需要时间 t1, v甲 t1= a =25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案1 运动的描述一、概念规律题组1.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所研究的物体看成质点(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答案AC解析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它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一种理想化模型,A、C情景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因而可看成质点;B、D情景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涉及物体的不同部分,此时的物体就不能再看成质点,否则问题将无法研究.2.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答案 D3.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C.25 m、-25 m D.65 m、-25 m答案 D解析注意位移正、负号的意义:正号时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负号时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4.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AC解析由于各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即物体静止,因此平均速度也一定等于零,故A正确;物体从某点沿一曲线运动又回到原出发点,则平均速度为零,但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包括大小、方向),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故C正确;由于运动情况不确定,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二、思想方法题组5.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答案 C解析 因为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即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一正一负,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反,两者只有一个是做加速运动,所以A 错;加速度的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取的正方向相反,比较加速度的大小时,应比较加速度的绝对值.乙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大,所以它的速度变化快,B 、D 错;所以本题应选C.二、思想方法题组6.如图1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AB 段表示静止B .BC 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 段发生的位移C .CD 段运动方向和BC 段运动方向相反D .CD 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 段运动速度大小答案 ACD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B 段表示汽车静止;BC 段表示汽车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8 m ,v BC =Δx 1Δt 1=12-43-1m/s =4 m/s ;CD 段表示汽车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12 m ,v CD =Δx 2Δt 2=0-125-3m/s =-6 m/s ,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 -t 图象如图2所示,试根据v -t 图象判断:图2(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2)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答案 (1)4 m/s 2 (2)加速度相同 (3)物体做沿负方向的加速度为负且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解析 (1)物体在第1秒内,速度从0增加到4 m/s ,故加速度大小a 1=Δv /Δt =4-01m/s 2=4 m/s 2.(2)第2秒和第3秒内的加速度相同,该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a 2=a 3=Δv Δt =0-43-1m/s 2=-2 m/s 2.在第4秒内,物体的速度从0至-2 m/s ,故该过程中加速度a 4=Δv Δt =-2-04-3m/s 2=-2 m/s 2.可见,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做沿负方向的加速度为负且不变的加速直线运动.思维提升1.能否把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程度决定的.一般来说,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因素时,物体就可看做质点.2.(1)描述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参考系,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参考系一旦确定,对物体运动描述也唯一确定.(2)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为参考系.3.位移是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的长度,是标量,位移的方向常常用正、负号表示.4.(1)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称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称为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对应;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对应.5.在x-t图象中,图线反映了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t轴下方位移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斜率表示速度,斜率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6.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表示成物理图象,将物理量之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象直观、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一、质点的概念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问题中能看做质点,而在另一些问题中又不能看做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做质点,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做质点.3.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是:(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如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的运动.(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例1】(2009·广东理科基础·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答案 D解析A、B、C选项中对所研究的问题,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一样,且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有影响,所以不能看做质点,D可以.[规范思维] 判断物体是否可看做质点应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题目中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二、位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位移是矢量,其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其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2.平均速度公式v=ΔxΔt中的“Δx”是指物体的位移,而不是路程;v=v0+v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求v时一定要注意Δx与Δt的对应关系;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与那一时刻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例2】(2010·江苏启东中学期末)如图3所示,博尔特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两倍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D.2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答案 C解析由于200 m决赛的跑道有弯曲部分,100 m决赛的跑道是直道,所以200 m决赛的位移不是100 m决赛的两倍,A错误;由v=ΔxΔt可知,100 m决赛的平均速度v=1009.69m/s≈10.32 m/s,200 m决赛的位移不是200 m,故平均速度v≠20019.30m/s≈10.36 m/s,故C正确,B错误;因运动员的跑动过程不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故200 m决赛的最大速度不等于2×10.32 m/s=20.64 m/s,故D错误.[规范思维] 平均速度v=位移ΔxΔt,而不是路程Δt;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小于路程.[针对训练] (2010·天星原创题)“水立方”的泳池长50 m,在100米蝶泳比赛中,测得菲尔普斯在10 s末的速度为1.8 m/s、50 m时的速度为2.2 m/s、经过50.58 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2.4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98 m/s B.2.4 m/s C.2.2 m/s D.0 m/s答案 D解析平均速度是表示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中要注意泳道长50米,运动员在100米蝶泳比赛中要游一个来回,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0.三、对加速度的理解和计算1.加速度a=Δv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而非决定式,即加速度与Δv和Δt无关,与速度v也无关.v很大,a可能很小甚至为0;a很大,v可能很大,可能很小,也可能为0(某瞬时).2.物体是否做加速运动,决定于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关系.(1)当a与v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若a增大,表明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若a减小,表明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仍然增大).(2)当a与v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若a增大,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若a减小,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3.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和物体的质量m,a的方向由合外力F的方向决定.【例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停止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BCD解析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同向时,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只是速度增加得慢了,A项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有可能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v>0,然后做匀速运动;有可能加速度减到零后,速度恰好减到零;也有可能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没有减为零,物体将反向做加速运动,所以B、C、D项均正确.[规范思维] 要明确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条件: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做加速运动,反向做减速运动.速度增大还是减小与a大小怎样变化无关.【例4】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一次事故中撞向停在路上的大货车上,设大货车没有被撞动,汽车与大货车的碰撞时间为2.0×10-3 s,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若汽车内装有安全气囊,缓冲时间为1×10-2 s,汽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答案(1)有生命危险(2)无生命危险解析选汽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1)汽车的加速度:a=0-v0t=-202.0×10-3m/s2=-104 m/s2因加速度大小为104 m/s2>500g,所以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在装有气囊的情况下汽车的加速度a′=0-v0t′=-201×10-2m/s2=-2 000 m/s2因加速度大小为2 000 m/s2<500g所以驾驶员无生命危险[规范思维] 求解加速度时要注意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的方向,若选定正方向,则可用正负号表示它们的方向.【基础演练】1.(2010·杭州月考)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答案 D2.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答案 C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答案 B4.2010年1月1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江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图4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在这一瞬间关于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 .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 .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 .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答案 A解析 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A 正确,B 、D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 错误.5.如图5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5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 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图5A .11 m/s 2B .5.0 m/s 2C .1.4 m/s 2D .0.6 m/s 2答案 C解析 题图甲所示为汽车的初速度,示数约为20 km/h≈5.6 m/s,题图乙所示为汽车的末速度,约为60 km/h≈16.7 m/s,则加速度a =16.7-5.68m/s 2=1.4 m/s 2,故C 选项正确.6.(2011·巩义五中高三期中)如图6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C .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 .若火炬手选择其他线路到达相同地点,则两次的路程和位移一定相同答案 BC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走过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能够忽略其大小,可以看做质点.若选择不同路线,路程一般是不同的,但位移相同.综上,选项B、C正确.7.在《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设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港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问题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答案BCD【能力提升】8.在排球比赛中,扣球手抓住一次机会找了一个“探头球”,已知来球速度为10 m/s,球被击回时速度大小为20 m/s,击球时间为0.05 s,假设速度方向均为水平方向.求:击球过程中排球的加速度.答案600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v0=10 m/s,v=-20 m/s所以a=v-v0t=-20-100.05m/s2=-600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600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9.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7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试估算:图7(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0.067 m/s2(2)0.6 m解析(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LΔt1=0.030.30m/s=0.10 m/s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LΔt2=0.030.10m/s=0.30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v2-v1Δt≈0.067 m/s2.(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v1+v22Δt=0.6 m.10.(2010·盐城调研)2008年9月南京军区某部进行了一次海上军事演习,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0=2 km时,以60 m/s的速度发射一枚鱼雷,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爆炸的火光,同时发现敌舰仍在继续逃跑,于是马上发出了第二次攻击的命令,第二枚鱼雷以同样速度发射后,又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求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后,敌舰逃跑的速度v1、v2分别为多大?答案20 m/s 10 m/s解析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前,敌舰逃跑的速度为v1,当鱼雷快艇与敌舰相距L0=2 km 时,发射第一枚鱼雷,经过t1=50 s击中敌舰,则有(v-v1)t1=L0,即:(60-v1)×50=2 000解得v1=20 m/s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与敌舰的距离为L0-(30-v1)t1=1 500 m,马上发射第二枚鱼雷,被第一枚鱼雷击中后敌舰的速度为v2,经t2=30 s,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则有(v-v2)t2=1 500即:(60-v2)×30=1 500解得v2=10 m/s.易错点评1.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计算时应紧扣定义,不可取几段的平均值.2.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计算它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时,要注意其方向,不可直接相减.若题目中没有明确其方向,要注意多解问题.3.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没有必然联系,它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即速度的变化率.4.对于光电门的原理,应知道是用极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