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备课讲稿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姓氏的起源和流变,理解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探究姓氏背后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姓氏的起源:介绍姓氏的起源,如“姓”与“氏”的区别,以及古代的姓氏制度。
2. 常见姓氏的来源:分析一些常见姓氏的来源,如姬姓、姒姓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特点。
3. 姓氏与文化:探讨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姓氏与家族、宗族的关系,以及姓氏在婚姻、社交等方面的作用。
4. 姓氏背后的历史故事: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姓氏,讲解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如刘备、曹操等。
5. 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己家族的姓氏起源和历史,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姓氏的起源、流变和文化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姓氏的来源和历史故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姓氏相关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
2. 参考资料:关于姓氏的起源、流变和文化的相关书籍、文章。
3. 网络资源:关于姓氏的网站、视频等。
4.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纸张、笔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姓氏起源和历史故事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搜集、整理和分享家族姓氏起源和历史的质量。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进行小组内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课时1-2:介绍姓氏的起源和流变课时3-4:分析常见姓氏的来源和分布特点课时5-6:探讨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课时7-8:讲解姓氏背后的历史故事课时9-10:实践活动:搜集和分享家族姓氏起源和历史课时11-12:小组讨论:姓氏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课时13-14:总结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评价课时15:课后作业布置和答疑七、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中国姓氏分布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来源吗?”2. 讲解:使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姓氏的起源、流变和文化意义。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教案标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目标:1. 了解姓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探索姓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自己姓氏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3. 提高学生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整合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姓氏的定义和起源。
2. 了解姓氏的分类和演变。
3. 分析姓氏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姓氏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2. 掌握姓氏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姓氏起源和文化相关的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姓氏,并简要介绍自己姓氏的起源和含义。
2. 提问:你认为姓氏与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姓氏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姓氏的分类和演变。
2. 分析姓氏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如姓氏与地理环境、历史事件、职业等的关系。
3. 介绍姓氏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如姓氏学、族谱研究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姓氏案例,让学生分析其起源和文化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姓氏的变迁是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的姓氏起源和文化背景。
2.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10分钟)1. 总结姓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姓氏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研究姓氏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六、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姓氏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2. 邀请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报告,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姓氏的起源、发展和变迁,理解姓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姓氏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通过拓展活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姓氏研究,并培养信息查阅和整合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第一章:姓氏的起源与演变1.1 讲解姓氏的起源:以古代的姓氏制度为基础,介绍姓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1.2 分析姓氏的演变: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姓氏的变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关系。
1.3 举例说明:列举一些典型的姓氏起源和演变案例,如李、王、张等。
第二章:姓氏与文化2.1 讲解姓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如何体现民族的文化特征。
2.2 分析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地域的姓氏分布和文化特点,以及姓氏与地域文化的相互影响。
2.3 举例说明:以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姓氏为例,如客家人的姓氏、潮汕人的姓氏等。
第三章:姓氏与家族3.1 讲解家族制度与姓氏的关系:姓氏如何体现家族的传承和发展。
3.2 分析姓氏与家族文化的关系:姓氏如何影响家族的文化传承和家风建设。
3.3 举例说明:以一些著名的家族和他们的姓氏为例,如儒家代表人物的姓氏等。
第四章:姓氏与社会地位4.1 讲解姓氏与社会地位的关系:在封建社会,姓氏如何体现社会等级和地位。
4.2 分析姓氏与近现代社会地位的关系:姓氏在近现代社会是否还具有区分地位的功能。
4.3 举例说明:以一些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姓氏为例,如古代的皇族姓氏等。
第五章:姓氏的研究与应用5.1 讲解姓氏研究的意义:姓氏研究对于了解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性。
5.2 分析姓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姓氏在寻根问祖、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
5.3 举例说明:以一些实际案例为例,如姓氏在遗传学、人口学等领域的应用。
第六章:姓氏的地理分布与族群迁徙6.1 讲解姓氏地理分布的特点:分析姓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规律,探讨其背后的历史原因。
6.2 分析族群迁徙与姓氏的关系:通过姓氏的变迁,追溯不同族群的迁徙路径和历史。
6.3 举例说明:以一些特定的族群和其姓氏分布为例,如福建客家人的姓氏分布等。
第七章:姓氏与婚配习俗7.1 讲解姓氏在婚配中的作用:姓氏如何影响古代的婚配制度和现代的婚姻选择。
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2、了解姓氏寻根现象三、教学难点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调查法、归纳法、探究法、点拨法五、课前准备1、将学生按朝鲜族、满族,班级四大姓、小姓和其他姓氏分成五个小组。
2、师生共同查找资料,填写下列表格。
姓氏源流调查表自己的姓氏姓氏的由来姓氏的郡望姓氏的历史名人3、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环节一、趣味导入伦敦奥运会期间有网友戏谑:中国奥运有三宝,跳水,体操,乒乓好;韩国奥运有三宝,射箭,姓朴,眼睛小;美国奥运有三宝,篮球,田径,家世好;非洲奥运有三宝,人黑,牙白,巨能跑。
的确韩国人姓朴的很多,姓金的也很多,像我们州市领导姓金的有,金振吉、金永默、金光镇、金寿浩。
延边是朝鲜族聚居区,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对方的姓氏判断他是朝鲜族。
可见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符号,不同姓氏表示不同的民族。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中国姓氏文化二、我来梳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熟知的《百家姓》是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这么多不同的姓是如何形成的?你的姓又有怎样的来历?下面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归纳代表姓氏的来源,并作出简要说明。
第一组:朝鲜族姓氏源流朝鲜族姓氏常见的有70 余个,其中使用的频率最高的有朴、金、李,其他还有申、太、昔、卢、千、文、承。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姓氏的起源和流变,理解姓氏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姓氏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家族历史,培养学生的家族荣誉感和归属感。
3. 通过姓氏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姓氏的起源、流变和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姓氏的起源和流变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与姓氏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分享自己家族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族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姓氏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姓氏的起源和流变,让学生了解姓氏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著名的姓氏,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自己的家族历史,并分享成果。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深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试着写一篇关于自己家族的故事。
2. 学生收集其他家族的故事,了解不同家族的文化特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评估他们对姓氏起源和流变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自己家族历史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家族历史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家族的故事和文化特色。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姓氏起源和流变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否解决了学生的难点。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了解自己在姓氏起源和文化寻根方面的进步。
2. 家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关注程度。
十、教学总结1.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回顾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第一章:姓氏的起源与发展1.1 教学目标:了解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掌握一些常见的姓氏及其来源。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姓氏的起源:介绍姓氏的起源,如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等。
姓氏的发展:讲解姓氏的发展过程,如封建社会的姓氏制度等。
常见姓氏举例:介绍一些常见的姓氏及其来源,如赵、钱、孙、李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举例法:通过介绍常见姓氏的来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姓氏起源和常见姓氏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进行姓氏调查,了解自己家族的姓氏来源。
第二章:姓氏的文化意义2.1 教学目标:了解姓氏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分析姓氏与家族、地域、历史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2 教学内容:姓氏与家族:介绍姓氏与家族的关系,如家族传承、家族荣誉等。
姓氏与地域:讲解姓氏与地域的关系,如地名的来源与姓氏的关联等。
姓氏与历史:分析姓氏与历史的联系,如历史人物的姓氏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姓氏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分析法:通过分析姓氏与家族、地域、历史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族的姓氏故事。
口头报告:邀请学生进行口头报告,展示对姓氏文化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中国的姓氏分布与特点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姓氏的分布特点。
掌握中国姓氏的地理分布规律。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国情认识。
3.2 教学内容:姓氏的地理分布:讲解中国姓氏的地理分布特点,如南方与北方的姓氏差异等。
姓氏的分布规律:分析中国姓氏的分布规律,如山脉、河流等对姓氏分布的影响。
中国的姓氏特点:介绍中国姓氏的一些特点,如多音字、复合姓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中国姓氏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
地图法:通过地图展示中国姓氏的地理分布情况。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中国姓氏分布和特点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语文教案:高一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学案.doc
高一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学案【教学目标】1、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角度,培养学生由关注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重点】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的形成方式。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
【教学难点】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设想】一、课前学习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二、课堂学习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本地的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各自姓氏的来源。
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步骤】一.分析姓氏源流1、新课导入: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可见秦涧泉对自己姓的尴尬。
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十三代传人。
从对比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可见,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让学生讲,老师尽量表扬)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
占华人人口10%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第一章:姓氏的起源与演变1.1 讲解姓氏的起源:以古代的部落、地域、祖先职业等为起源,介绍姓氏的由来。
1.2 分析姓氏的演变:从古代的姓氏制度到现代的姓氏用法,探讨姓氏的发展变化。
1.3 举例说明我国常见的姓氏:统计并分析我国常见的姓氏,讲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第二章:姓氏与文化传承2.1 讲解姓氏与家族文化:姓氏作为家族的标志,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2.2 分析姓氏与地域文化:不同地域的姓氏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的历史、风俗习惯等。
2.3 举例说明姓氏与名人文化: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及其姓氏,探讨姓氏与名人文化的关联。
第三章:姓氏分布与地域特色3.1 讲解姓氏的地理分布:分析我国姓氏的地理分布特点,探讨其背后的历史原因。
3.2 分析姓氏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地域的姓氏分布与当地的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3.3 举例说明姓氏的地域特色: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姓氏为例,讲解其背后的地域文化。
第四章:姓氏研究与姓氏书谱4.1 讲解姓氏研究的重要性:姓氏研究对于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人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2 分析姓氏书谱的起源与发展:姓氏书谱作为记录姓氏的工具,其起源与发展反映了我国姓氏文化的演变。
4.3 举例说明姓氏书谱的价值: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姓氏书谱,讲解其对于姓氏研究的作用。
第五章:姓氏活动与姓氏文化保护5.1 讲解姓氏活动的意义:姓氏活动对于传承姓氏文化、增进同姓人士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5.2 分析姓氏文化保护的现状与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姓氏文化保护面临着诸多问题。
5.3 举例说明姓氏文化保护的措施:介绍一些成功的姓氏文化保护案例,探讨其背后的经验与启示。
第六章:姓氏与家族谱系6.1 讲解家族谱系的构成:介绍家族谱系的概念及其在姓氏文化中的重要性。
6.2 分析家族谱系的作用:探讨家族谱系在维系家族关系、传承家族历史中的作用。
6.3 举例说明家族谱系的应用:介绍一些家族谱系的案例,讲解其对于家族成员的意义。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精品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教学设计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梳理探究”模块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姓氏源流,掌握姓氏的来源、发展脉络及相关知识。
2、通过探究姓氏背后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
教学重点:掌握姓氏文化的相关知识,了解自己姓氏的源流。
教学难点:通过寻根问祖,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你知道班上的同学有多少种姓氏吗?你知道中国有多少种姓氏吗?二、整体感知1、《百家姓》:北宋初期江浙地区的一个文人编写的。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北宋的国姓——“赵”放在了第一位,《百家姓》的姓氏并不是按姓氏人数多少来排列的。
2、《中国姓氏大辞典》:最新出版的2010年《中国姓氏大辞典》共收录23813个汉字姓氏,目前仍在使用的姓氏超过7000个。
“李”姓人口当时约有1亿左右,占全国总人口的7%,在新百家姓中排名第一。
三、姓氏的来源(一)现场查找你的姓氏来源查找资料,说说你的姓氏来源,资源推荐网站,方式:做好姓氏ppt 或摘抄笔记,我们一起来分享交流。
(二)中国9大姓氏来源1、以图腾定姓氏如:熊、虎,图腾记载先古人民的生活,这种文化通过姓氏文化得到一定的传承。
2、以神话传说为姓氏例如:传说神仙中有个青鸟公,后人便有人姓青鸟。
3、以国名封地为姓氏例如:造父,善御,被周武王封到赵城,他的后代便姓赵。
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舜帝的后裔妫(guī)满,封他为陈侯。
其子孙后来就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4、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氏例如:居住在西门附近的人,便以西门为姓。
5、以官职职业为姓氏例如:陶、屠都是以职业为姓。
6、以亲属排行为姓氏大家都知道“孟”在古代兄弟中排行第几?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
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
梳理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1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学情分析】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而普通中学学生的文化底蕴相对来说不够深厚,学生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有欠缺,老师应在课前悉心指导。
【教学目标】1、了解姓氏基本知识和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途径,使学生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查找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姓氏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
【教学难点】探究中国姓氏来源及其文化内涵。
【教学设想】1、将班级学生按姓氏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在名字之前都有一个姓,今天老师跟你说,你们都别姓自己的姓了,改姓别人的姓吧,你们同意吗?你们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同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姓氏不仅仅是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它还附着着文化内涵,它承载着我们祖先曾经的失败与成功,苦难与辉煌,屈辱与荣耀。
可见,姓氏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那姓氏是怎样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好,让我们把思绪带入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一起来了解让国人骄傲的姓氏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使学生认识到姓氏传承着文化,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
)二、梳理知识(一)姓的原始含义及作用1、这就是课前老师给大家看了上古八大姓中的几个,(姬、姒、姜、赢、姚、妘、妫、姞)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都有一个“女”字旁2、为什么会是这样?请同学结合这一现象和你查到的资料,谈谈你对姓的原始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都有一个女字旁。
这与远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有关:这一时期,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再加上当时人类对于自身生理现象还没有足够的了解,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人们用姓来区分不同的部族,避免同姓通婚。
明确:(1)、姓的原始含义是指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姓氏的起源和流变,理解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探究自己姓氏的源流,培养学生的家族观念和文化认同感。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姓氏的起源和发展2. 姓氏的文化意义3. 主要姓氏的源流4. 姓氏与家族、家族观念5. 姓氏研究与文化寻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姓氏的文化意义、主要姓氏的源流。
2. 教学难点: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姓氏的文化意义、姓氏研究与文化寻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姓氏的起源、发展和文化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主要姓氏的源流。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姓氏与家族、家族观念的关系。
4. 研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姓氏研究与文化寻根。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姓氏起源、发展、文化意义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3. 调查问卷:用于学生调查自己姓氏的源流。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姓氏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好奇心。
2. 第一课时:讲解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分析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3. 第二课时:探讨姓氏的文化意义,解释姓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 第三课时:分析主要姓氏的源流,介绍一些常见姓氏的起源和演变。
5. 第四课时:讨论姓氏与家族、家族观念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家族对个人身份的影响。
6. 第五课时:开展姓氏研究与文化寻根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自己姓氏的源流。
七、作业与评价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来评估学生对姓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姓氏文化展览或相关博物馆,加深对姓氏文化的了解。
2. 邀请家族历史研究者或姓氏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更深入的姓氏文化知识。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一:《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教学目标】1、文化角度,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2、能力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角度,培养学生由关注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4. 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重点】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命脉,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2、了解姓氏来源的几种常见的形成方式。
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
【教学难点】通过对个体姓氏的了解、年节风俗的形式和民族的源流,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设想】一、课前学习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利用家庭藏书和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二、课堂学习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本地的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各自姓氏的来源。
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步骤】一.分析姓氏源流1、新课导入: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泉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地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可见秦涧泉对自己姓的尴尬。
而著名的孔庆东教授每每出来讲学,总是很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十三代传人。
从对比中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可见,姓氏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多少种姓?(让学生讲,老师尽量表扬)汉族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
占华人人口10%。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教案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教案第一章:姓氏的起源与发展1.1 讲解姓氏的起源:通过讲解中国古代的姓氏制度,让学生了解姓氏的来源和发展。
1.2 分析姓氏的演变:介绍姓氏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包括姓名的构成、命名习惯等。
1.3 实例分析:以一些常见的姓氏为例,讲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第二章:中国姓氏的分布与特点2.1 讲解中国姓氏的分布:通过地图和数据,展示中国姓氏的分布特点,让学生了解各地姓氏的差异。
2.2 分析中国姓氏的特点:介绍中国姓氏的命名规律、传承方式等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独特性。
2.3 实例分析:以一些特色姓氏为例,讲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故事。
第三章:常见姓氏的文化内涵3.1 讲解常见姓氏的文化内涵:分析一些常见姓氏的文化内涵,包括其历史背景、家族传统等。
3.2 实例分析:以一些知名人物为例,讲解其姓氏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影响。
3.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或他人的姓氏,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四章:姓氏与家族文化4.1 讲解家族文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分析姓氏与家族文化的关系:讲解姓氏如何体现家族文化,包括家族的历史、传统、家风等。
4.3 实例分析:以一些著名的家族为例,讲解其姓氏如何体现家族文化。
第五章:姓氏寻根与家族传承5.1 讲解姓氏寻根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姓氏寻根对于个人和家族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文化传承的价值。
5.2 分析姓氏寻根的方法:介绍一些寻根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查阅家谱、寻访家族故地等。
5.3 实例分析:以一些成功寻根的案例为例,讲解其对于家族传承和文化保护的意义。
第六章:家谱与姓氏传承6.1 讲解家谱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了解家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其对于姓氏传承的重要性。
6.2 分析家谱的结构与内容:介绍家谱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世系、辈分、人物传记等,并解释其对于姓氏传承的作用。
6.3 实例分析:以一份具体的家谱为例,解读家谱中的姓氏传承信息,让学生了解家族历史的沿革。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掌握姓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
(重点)2、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敢于怀疑,敢于探索,富有创新精神。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清乾隆有个侍读学士叫秦涧泉与人游到岳飞墓以后写下了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2、北大教授:孔庆东向别人介绍自己时是这么说的:大家好,我是孔庆东,我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子孙。
秦涧泉为什么羞愧?孔庆东为什么自豪?那秦涧泉为什么不改成孔姓氏?明确: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板书课题)(一)学习目标:掌握姓氏源流、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知识。
(二)自学指导:1、默读课本上的“姓氏源流”部分,了解中国姓氏的发展。
2、默读课本上的“年节风俗”部分,思考:(1)中国节日的来源是什么?(2)是什么导致在特定的节令要欢庆,继而形成节日的风俗呢?3、默读课本上的“民族探源”部分,思考:(1)今天中国人共同的祖先是谁?(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4、姓和氏的区别是什么?5、共计8分钟。
三、尝试自学,独立思考。
(一)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开始自学。
(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四、反馈质疑,精讲点拨。
答案点拨:1、在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后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姓和氏成了一回事,一般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有的干脆连正式名都没有。
2、(1)来源于时令。
(2)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民众心理上的因素。
节日不仅仅是为了一种单纯的纪念活动,还是民众长时间劳作中的休憩,是暂时放松自己的手段,是人类为自己寻找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慰籍。
3、(1)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精选5篇)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姓氏教学目标1、梳理梳理姓氏分途时各自的特点。
2、梳理现在的姓氏产生的途径。
3、通过资料的梳理,探究姓氏合一时间以及原因。
4、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5、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1、梳理姓与氏源起特点及作用。
2、梳理探究姓氏合一时间以及原因。
教学难点:1、同姓为什么不可以通婚。
2、通过探讨炎黄子孙,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学方法以问题引领教学;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创设情景,以解决环环相扣的问题作为课堂进行的主要方式。
教学中学生结合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自主展示为主,最后教师进行梳理,提升课堂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百家姓图腾》的视频一段意境深远的古典乐曲,一个个优美而神秘的图腾文字,相信已经将我们的思绪带入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回顾几个历史典故。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回答:(1)、下列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是谁?(2)、他们姓什么?2、老师在百度中曾经搜到过这样一些内容,是关于他们的姓氏的(出示课件)3、请同学们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古代“姓氏”在使用时的特点。
学生说,教师板书(副板书:姓氏分途一人一姓多氏男称姓女称氏姓氏合一)二、新课(一)梳理姓氏分途时各自的特点1、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你得知了关于“姓”的哪些相关知识。
教师总结:(1)姓的产生(2)姓的作用2、请同学们分小组整理自己搜集的关于“氏”的内容,请组长代表发言,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一组)氏是如何产生的?(二组)氏在社会存在中表现为哪些特点?(三组)氏的作用是社么?教师总结: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加深对“氏”的理解3、请同学们概括姓、氏有哪些区别?(二)探究姓氏合一1、请同学们阅读一段材料,根据材料结合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探究问题:(1)姓氏合一与什么时期?(2)姓氏合一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展示2、请同学们练习生活实际,谈一谈“姓氏合一”的后世影响。
最新整理《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汇编
最新整理《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汇编《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及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重点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2.了解姓氏的几种常见的来源;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4.了解民族及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通过对姓氏、年节风俗和民族的源流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利用家庭藏书和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建议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百家姓、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各自姓氏的来源。
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
由姓氏探源来宣扬前辈的优良品质并使之发扬光大。
教学课时这种探究型的课很难通过一节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具体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阶段。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明白文中所讲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然后选择自己的课题。
2.准备阶段。
主要是准备论文的写作。
要查找有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
3.交流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可以分组交流。
教学步骤(以下用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提起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
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
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小学语文《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了解姓氏寻根现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调查为前提,以探究学习为原则,以点拨为主线,形成浓郁的合作学习氛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语文探究学习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追宗溯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梳理中国姓氏来源的常见形式,2、了解姓氏寻根现象三、教学难点探究中国姓氏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调查法、归纳法、探究法、点拨法五、课前准备1、将学生按朝鲜族、满族,班级四大姓、小姓和其他姓氏分成五个小组。
2、师生共同查找资料,填写下列表格。
姓氏源流调查表自己的姓氏姓氏的由来姓氏的郡望姓氏的历史名人3、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环节一、趣味导入伦敦奥运会期间有网友戏谑:中国奥运有三宝,跳水,体操,乒乓好;韩国奥运有三宝,射箭,姓朴,眼睛小;美国奥运有三宝,篮球,田径,家世好;非洲奥运有三宝,人黑,牙白,巨能跑。
的确韩国人姓朴的很多,姓金的也很多,像我们州市领导姓金的有,金振吉、金永默、金光镇、金寿浩。
延边是朝鲜族聚居区,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对方的姓氏判断他是朝鲜族。
可见姓氏是不同血缘集团的符号,不同姓氏表示不同的民族。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下中国姓氏文化二、我来梳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我们熟知的《百家姓》是北宋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总数据说有已达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这么多不同的姓是如何形成的?你的姓又有怎样的来历?下面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本组归纳代表姓氏的来源,并作出简要说明。
第一组:朝鲜族姓氏源流朝鲜族姓氏常见的有70 余个,其中使用的频率最高的有朴、金、李,其他还有申、太、昔、卢、千、文、承。
〖2021年整理〗《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优秀教案2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百度搜索,自行搜集查阅古代姓和氏的不同特点。
2)、利用百度搜索,查出自己姓氏的集自己姓氏的历史文化名人。
二、教学课题本课旨在通过姓氏的对古代姓氏文化的探究,寻根问祖,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1、梳理梳理姓氏分途时各自的特点。
2、梳理现在的姓氏产生的途径。
3、通过资料的梳理,探究姓氏合一时间以及原因。
4、培养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5、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课从姓氏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对姓氏文化与寻根问祖现象进行思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要想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文化背景;要想研究一个民族,也必须研究这个民族的文化。
本课从姓氏入手,引导学生寻根问祖,热爱祖国的文化。
本课属于梳理探究性学习课型。
教师在本课中只是引导,不必给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答案”。
学生自己梳理知识,探究内涵。
教学重点:1、梳理姓与氏源起特点及作用。
2、梳理探究姓氏合一时间以及原因。
教学难点:1、同姓为什么不可以通婚。
2、通过探讨炎黄子孙,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百家姓图腾”的相关影像和“黄帝炎帝的祭祀大典”的影像。
在百度中搜索《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其实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因为我们真的都是炎黄的后裔,我们有着同样的民族,共同的文化,更是血脉相连,同根同源。
所以我们以氏炎黄子孙而自豪,所以我们因是炎黄子孙而具有共同的目标——将我们的民族发扬光大。
5、播放视频《黄帝祭祀大典》6、同学们如何看待这种祭祀祖先的现象?不是祈福祖先,而是感恩,感谢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不是炫耀业绩,而是传承,传承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只有一个民族所有的人有了认同感和自豪感,才会团结一心,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及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4.指导学生正确选题,搜集、分析、整合资料和写作论文。
【教学重点】1.了解姓氏发展、年节风俗、民族探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对文化寻根产生兴趣;2.了解姓氏的几种常见的来源;3.了解各种年节风俗的来源;4.了解民族及民族文化。
【教学难点】通过对姓氏、年节风俗和民族的源流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形式】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1.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
2.小组间进行比较,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
3.让学生从语文课本中找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然后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利用家庭藏书和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建议】1.由教师介绍一些关于百家姓、年节风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各自姓氏的来源。
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
由姓氏探源来宣扬前辈的优良品质并使之发扬光大。
【教学课时】这种探究型的课很难通过一节两节课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具体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接触阶段。
这个阶段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即《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明白文中所讲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然后选择自己的课题。
2.准备阶段。
主要是准备论文的写作。
要查找有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
3.交流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可以分组交流。
【教学步骤】(以下用幻灯片展示)一、导入提起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
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
下面是按人口比例统计得出的我国新的“百家姓”顺序,看看你的姓排在哪?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庞樊兰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伍韦申尤毕聂丛焦向柳邢路岳齐沿梅莫庄辛管祝左涂谷祁时舒耿牟卜路詹关苗凌费纪靳盛童欧甄项曲成游阳裴席卫查屈鲍位覃霍翁隋植甘景薄单包司柏宁柯阮桂闵欧阳解强柴华车冉房边辜吉饶刁瞿戚丘古米池滕晋苑邬臧畅宫来谬苟全褚廉简娄盖符奚木穆党燕郎邸冀谈姬屠连郜晏栾郁商蒙计喻揭窦迟宇敖糜鄢冷卓花仇艾蓝都巩稽井练仲乐虞卞封竺冼原官衣楚佟栗匡宗应台巫鞠僧桑荆谌银扬明沙薄伏岑习胥保和蔺二、姓氏的源流1.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如:姬、姜等。
2.以分封的土地为姓氏。
如:周阳、虞、安陵等。
3.以国名为姓氏。
如:齐、鲁、晋、宋、秦、楚、卫、韩、赵、魏、陈、蔡等。
4.以官职为姓氏。
如:司马、司空、司徒等。
5.以居住地为姓氏。
如:东郭、南宫、西门等。
6.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
如:陶、匠、巫、卜等。
7.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如:上古时,黄帝曾以“常先”为相,常先的后人以其字“常”为姓氏;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之后以其中的字“牛”为姓氏。
8.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氏。
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9.以亲属的排行为姓氏。
如:伯、仲、叔、季等。
10.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而改姓氏。
如:汉代炅横有四个儿子,家中有难,四子逃避,其中一子避居到幽州,改姓为桂;庆姓因避讳刘庆(汉安帝的父亲)而改为贺姓等。
既然有这么多姓氏来源,那么你知道自己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吗?历史上又有哪些与你同姓的名人?当今社会流行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二、文化寻根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三、文化的分类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与广义“文化”相对的,是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四、文化的特点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人能超越文化而存在。
文化就是创造,每一种文化都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创造的历史,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文化的生命。
文化既有开放性,也有封闭性。
各种文化之间,既可以融合,也会发生冲突。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改造了人类。
文化具有稳定性,又能够与时俱进。
五、文化源流例谈1.节日文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你知道这几首诗描述的是什么节日吗?(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回答)节日是怎么产生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1)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
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
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
(2)历法的出现。
战国时,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
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
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活动。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点拨、总结)2.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龙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
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在民间,龙以各种方式出现。
中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以龙为主题的传说和故事,人们以赛龙舟、舞龙灯来欢庆节日,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
你知道哪些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风俗?(让学生讨论并回答)3.茶文化(播放视频,幻灯片展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
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荼(茶的古字)就是茶。
有的学者把茶文化划分为萌芽期(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个时期。
到了唐代,茶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我国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
中国传统茶文化还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等。
文化具有地区性,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让学生调查,搜集资料)文化不仅具有地域性,还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特点。
下面我们一同走近民族文化。
六、民族探源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
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
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
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
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七、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我国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例如: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的民族,它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
有燃灯节、驱鬼节、春播节、雪顿节、藏历年等。
你是哪个民族?你的民族有什么独具特色的文化?(让学生讨论、回答)八、讨论(让学生思考,整理相关资料,写一篇小论文)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过春节等传统节日没有意思。
你是怎样度过这些节日的?你认为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怎样才能过好这些传统节日?2.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你是怎么看的?九、结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无论什么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并且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