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第八章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第八章 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第八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学习目标

1.熟悉有关合拍的音乐材料,并做到合拍;

2.熟悉有关二拍、三拍身体摇摆的音乐材料,并能够自如地摇摆

3.熟悉有关弱起拍的音乐材料,并做到合弱拍

4.理解语言与节奏的关系,理解节奏与节拍的区别

5.熟悉有关休止符的音乐材料,并用制作方式对休止符做出反应

6.熟悉有关节奏型的音乐材料,并理解这些节奏型在表现音乐情感时的特点

节奏经验年龄目标

第一节稳定的节拍

幼儿学习稳定的节拍的最好方法是由一个充满拍感的榜样,所以教师对什么是拍感的理解并在举手投足中充满拍感是幼儿具有稳定拍感的前提。可以这样说,在小班阶段教师教幼儿歌唱、教幼儿合拍的过程,不是幼儿歌唱、幼儿合拍做动作的过程,而是教师不停地在幼儿面前示范歌唱、示范做动作的过程。

本节音乐经验获得的机制: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用同样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的理解;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的理解。

一、用不移动与移动的动作合拍

音乐材料类型一:1常规游戏,如“请你照我这样做”;2 童谣,如“小手小手拍拍”。

音乐材料类型二:动作模仿歌曲,如“我能照你做”。

音乐材料类型三:不移动的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如“部位歌”。

音乐材料类型四:移动的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如“小小熊”。

音乐材料类型五:移动的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游戏,如“十个小矮人”。音乐游戏规则一般就是要求合拍地进行游戏,音乐游戏与其他类型游戏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二、按照二拍韵律进行身体摇摆

音乐材料类型一:轻快的2/4拍地身体摇摆,如“火车开来了”这类歌曲。它们最大的特点在于歌词表达了一种可以用简单重复的动作来表达的情境。通过一个简单的代表一种运动情形的动作来再现生活中的运动情境是小班、中班幼儿很愿意玩的游戏,更重要的是用动作再现运动情境需要身体的摇摆频率,而这种摇摆频率与我们需要幼儿体验的拍子感觉吻合。

三、按照三拍韵律进行身体摇摆

音乐材料类型一:用脚步与身体的摇摆表达三拍的乐曲

音乐材料类型二:用手臂动作表达三拍的乐曲

四、用不移动与移动的动作合弱起拍

对中国孩子来说,对弱起歌曲进行动作合拍与歌唱合拍都会感到困难,而合拍地歌唱弱起歌曲又以能够对弱起歌曲进行身体动作合拍为基础。拍感的形成与发展是以身体动作的合拍与嗓音歌唱的合拍双重标准来衡量的。

音乐材料类型一:用不移动的动作合弱起拍地歌曲

音乐材料类型二:用移动的动作合弱起拍的歌曲

音乐材料类型三:用指挥式的动作合弱起拍的歌曲

第二节节奏型

本节音乐经验的获得机制: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节奏型;用同样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节奏的理解;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节奏的理解。

一、语言节奏的朗诵

语言节奏的朗诵既是拍感培养的入门材料,也是理解音乐中的节奏组成成分的入门材料,同时它陪伴幼儿节奏感发展的所有阶段。

音乐材料类型一:童谣游戏

音乐材料类型二:童谣配乐

二、节奏与节拍的分离

音乐材料类型一:童谣与常规游戏

音乐材料类型二:一子字一音并具活风格的歌曲

三、休止符

音乐材料类型一:适用感知休止符的歌曲

音乐材料类型二:运动与休止交替的乐曲(探究休止符的规律;探究休止之处;探究休止的段落)

音乐材料类型三:休止符很有表现力的乐曲

四、节奏的身体打击乐

五、与拍子重音重叠的节奏型

音乐材料类型一:一字一音的歌曲

音乐材料类型二:适合提炼节奏型的器乐曲

六、与拍子重音交叉的节奏型

音乐材料类型一:适合提炼弱起拍节奏型的歌曲

音乐材料类型二:适合配后半拍伴奏的乐曲

七、先密后疏的节奏型

音乐材料类型一:幼儿歌曲

音乐材料类型二:成人歌曲

八、紧凑与舒展的节奏型

音乐材料类型:紧凑节奏型的音乐片段或舒展节奏型的音乐片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试题(2009起)

试卷代号:25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 2. 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 3. 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 4. 柯达伊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是、、。 5. 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 6. 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7.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知觉系统 2. 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3. 创编歌词活动 4. 双圈舞 5. 音乐即兴 三、简答(每小题7分,共3 5分) 1. 简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2.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 3. 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 4. 简述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 5. 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2. 阐述动作意象的原则。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 0分) 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试卷代号:25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2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 对形式性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 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4. 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 5. 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 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7. 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2. 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3. 创编歌词活动: 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噪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 双圈舞: 是全体围成二个圈,以双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 5. 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学前教育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特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与实践特性,理解音乐经验的类型、学前儿童获得音乐经验的机制、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编制原理,从而掌握引导学前儿童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音乐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操作一件乐器、学习一定的发声技能、鉴赏一定量的音乐作品与开设《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音乐方面的要求;《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教育学方面的前置课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思考如何将以上各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化与行动化的问题。 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案例分析与现场教育见习与实践等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理论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教育实践问题以案例分析的为主,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以教育见习和实习为主。 5.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要求按“识记、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规定。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1.学时分配 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为72学时。根据电视大学的学习特点,建议安排20学时的讲授,20学时的网络课程、音像教材自学或集中辅导学习,其余学时多数为到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的时间。具体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可由辅导老师针对学习者个人情况分别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来作出规定。 2.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合一型的文字教材总篇幅在35万字以内。与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的录像教材10学时,主要满足对于课程重点内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结合教育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配备了网络课程,其主要内容为课程学习重点的系统辅导和专业知识领域的适度拓展。此处,配备网络教学资料包括:IP课件10学时、文本辅导材料及案例资料若干。所有媒体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要以方便学习者学习使用为原则,突出发掘其现时实用价值方面的指导作用。 3.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利用中央电大教学力量和学习资源,严格认真组织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可采用面授辅导、网络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和个别咨询辅导等方式保证平时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提倡联系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学习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完成以作业与评价手册等形式所确定的平时作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严格的形成性考核。 第三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2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教儿童歌唱时,坚持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能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_________和曲调两个方面。 3.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陈述_________行为。 4.在音乐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促进幼儿_________的健康。 5.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对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映。 6.韵律动作可分为三类: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_________。 7.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_________;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8.在常规的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同音色组的乐器在空间安排上应该_________。 9.音乐的起源是一个多元的,不断分化和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10.音乐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既有限定又有弹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活动中要更多注意的,不应是钟表所显示的实际时间,而应是幼儿行为所显示的_________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 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2.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3.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5.在韵律活动中使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道具新颖有趣,使用技巧复杂亦无关紧要 B.增强儿童的美感,引发想象、联想 C.尽量为儿童提供现成的道具 D.教师应花较多精力设计道具 6.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夫 7.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自然掌握,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主要是由于( ) A.教师和同伴的正确榜样 B.通过语言交流找准了发声位置 C.通过视觉、触摸觉交流了解了发声方法 D.发声练习 8.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9.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最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 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 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 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 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 辨别、确认。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 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 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 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 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 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四、论述题 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答: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 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为结合区里的“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活动,上周五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中许多老师都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后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许卓娅老师的着作。书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际操作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拜读许老师的这本着作,对于许老师在打击乐方面的阐述使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小段,关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书中阐述的孩子演奏乐器能力的发展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正象许老师所说,对于一些用软绳穿起来的碰铃孩子们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主要靠小肌肉来演奏的乐器,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那在孩子的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不能很好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的顶端,而总是用手捏住碰铃的根部,造成碰铃悦耳动听的音色出不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除了一遍遍的示范,还可以让幼儿倾听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错误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的教育和练习,孩子们肯定能够逐步学会用小肌肉来演奏乐器,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自然会熟悉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也了解了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才能使自己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好听。 还有对孩子们在演奏打击乐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的阐述。许老师说,随着儿童对音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日益扩大,感知能力逐步增强,理解体验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表现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丰富,与运用这些要素来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热情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这一点,我是深有认同。以前在班里刚开始开展打击乐的演奏活动时,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强,对演奏过程中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把握总是让人非常失望。稍微慢点的乐曲,他们就会抢拍,快点的乐曲速度也总是更不上。 更别提对音乐中力度和音色的把握。演奏出来的作品既机械又枯燥,充其量只能是说给乐曲打拍子。正象许老师说的,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经验太少,理解体验的能力才会上不去。为此,大家可以利用时间,开设音乐欣赏活动,注意调动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比如听到欢快的乐曲,可以引导他们去尽情的用身体用乐器去体验音乐的欢乐。听到悲伤的乐曲,让他们静静体会,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用打击乐演奏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多倾听自己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并集体讨论那一种方法演奏出来的音色最好听,最符合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认知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相应的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把握,也会有很大进步,对音乐演奏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 感谢您的阅读!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

活动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钢琴和弦乐器不同音色的效果,想象音乐描绘的 动物形象及音乐带来的意境。 2、分段欣赏,理解和分析音乐所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并通过肢体 动作、表情、嗓音等来表现音乐形象。 3、在师生共同创编、表演过程中,体验合作交流、表演的乐 趣。 活动准备】 狮王进行曲》音频、狮王的头饰及披风、创编的狮王故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的节奏,不同音色所表达的不同效果,根据音乐 理解狮王主题。 难点:根据音乐,用生动的表情、肢体语言演绎整个故事。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欣赏《狮王进行曲》。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一首非常生动的曲子,大家 闭上眼睛,静静地用小耳朵听听这段音乐讲述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二、再次欣赏音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乐曲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狮王进行

的理解。

在一个广阔的大森林里,居住着狮王和许多小动物。这天风吹树摇,远处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探路的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随后,只见狮王的跟班得意洋洋走来。乐队吹起了号角,狮王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得意地大声吼叫,扑向小动物们,恐吓小动物们。小动物们为了讨好狮王,为狮王跳舞。狮王高兴的大声吼叫,欣赏着小动物们的表演。 师:小朋友们,听过音乐和故事后,你们说说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 幼: 师:你们知道故事中的这些小动物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 幼: 三、分段欣赏,了解故事情节发展,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表 1、播放第一段包括即猴子从树上滑下来的部分) 师:小朋友们,听完第一段,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最后的下滑音让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段下滑音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吗? 幼: 师:这一段音乐描绘的是狮王来临前,动物们在森林里的场景,那你们有想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迎接狮王的? 2、播放第二段(中低音部分) 师:狮王来了,想象一下狮王是怎样神气地走路的?大家站起来学学狮王神气走路的姿势。 师:大家想想狮王为了展示它的威风,想了什么办法?其他小动物又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幼: 师:你们说狮王在吼叫,你们是怎样听出来的?(钢琴的低音表现狮王吼叫)

4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 A. 实践性 B. 音乐性 C. 游戏性 D. 娱乐性 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 个作品的程序为() A. 层层深入的程序 B. 层层累加的程序 C. 一一匹配的程序 D. 一一对应的程序 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 A. 概念性语言 B. 比喻性语言 C. 抽象性语言 D. 逻辑性语言 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 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A. 实践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和谐原则 D. 低耗高效原则 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A. “一杆子”式 B. 三段式 C. 常规式 D. 系列化式 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 A. 活动目的 B. 音乐实践类型 C. 活动内容 D. 音乐表现方式 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 A. 刘诗昆 B. 圣桑 C. 聂耳 D. 刘铁山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D. 全面和谐的发展 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 方法,教师应该() 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 1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音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间接的艺术。 2、世界流行的儿童音乐教育流派主要有奥尔夫体系、达尔克罗兹体系、柯达伊体系、铃木体系、综合音乐感体系。 3、歌唱活动中培养创造性的创编活动形式主要有创编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歌唱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歌曲、歌唱形式、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三部分。 5、韵律活动教学中一般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提问、退出、反馈。 6、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实践的基本内容分为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以教育为本位_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和以_音乐为本位__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两种。 8、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基本类型包括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听辨反应游戏。 9、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试法、综合等级评定法。 10、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和__渗透的音乐教育活动音乐作品_ 两种形式。 11、从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方面。 1、关于音乐起源的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 3、音乐欣赏活动的材料是指音乐作品和辅助材料。 4、“多通道参与”主要有视觉辅助材料参与、动作辅助材料的参与、言语辅助材料参与三种参与形式。 5、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基本类型包括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听辨反应游戏。 10、音乐才能主要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1、音乐是社会审美生活的。 2、幼儿音乐教育具有;、的特点。 3、80年代至今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体现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和特点。 5、歌唱教育活动中节奏感培养的具体方法有、、、 和。 7、音乐能力主要是指、、、和。 1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发展性原则强调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幼儿的,从而促进其发展。 2、音乐具有四个基本特征:首先,音乐是,同时,音乐也是,其次还是和。 4、是培养旋律感和内部听觉表象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6、系列层次活动是以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的。它主要是针对而提出的,而预知学习的理论主要是针对提出的。二者紧密相联系:需要在科学的系列层次活动设计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也需要在科学的系列层次活动的实施中才能达到。 7、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中,最先发展的是。 8、韵律动作包括基本动作、和三种。 1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计划性原则是指评价应。 二、概念题:(每题4分,共16分) 1、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 3、系列层次活动----以一个音乐活动材料(可以是一首歌曲或乐曲、一种节奏、一种舞步、一个音乐游戏或一种音乐知识技能等)为基础而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卷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2.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3.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 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5.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6.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8.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9.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10.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二、概念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2、创编歌词活动: 3、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配器”主要是: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音乐欣赏是欣赏者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如运动觉、视觉、语言知觉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启示或寄托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则是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进而对音乐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活动。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一阐述强调了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性。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时,对于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无序 因为教学难度、教师自身素养、幼儿表达表现、课程呈现结果等因素,幼儿园音乐欣赏教育还未系统纳入、融合到音乐课程中,相关课程安排缺乏整体性、连续性的思考与计划,对积累形成的教育方法、经验也未作深入、系统的整理与总结。音乐教育中幼儿歌唱教学和律动舞蹈教学比较注重,音乐欣赏的活动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例很小。同时,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2、活动目标偏离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目标是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陶冶情操,获得审美情趣。然而,目前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往往忽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忽略对孩子音乐

欣赏能力的培养,音乐教育目标的确定过于偏重技能的获得,只注重表现、创作,轻视感受、欣赏,偏重单一的模仿;忽视了音乐欣赏活动本身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使得音乐教育课程产生了结构上的缺陷。 3、教学策略缺乏 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指导策略缺乏,或为指导过多的“全面引领型”,教师采用的基本是填鸭式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过程中所有的一切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手中。幼儿则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行动,基本没有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或为缺乏目的的“放任自流型”,与“全面引领型”相反,教师走的是另外一个极端,所有的一切都听凭幼儿自由发挥,教师没有必要的梳理、提升。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的指导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避免教师过多的主导和限制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应避免幼儿被动地模仿教师进行学习的现象,要注重挖掘音乐欣赏活动的核心教育价值。通过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引导幼儿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体验审美愉悦,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在促进幼儿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发展的同时,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1、选材——音乐欣赏的基石 好的选材是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基石,能带给幼儿不同的情感共鸣。我们在选择内容时,应考虑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和可接纳性。如: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为音乐擅长于抒发情感和引发情感,所以又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 ) A.声音艺术 B.情感艺术 C.听觉艺术 D.时间艺术 2.不但在理论上主张要把艺术教育当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武器,而且身体力行地深入民间采集山歌、小调,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歌曲如《锄头舞歌》的中国教育家是( ) A.康有为 B.蔡元培 C.陶行知 D.陈鹤琴 3.柯达依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 A.歌唱教学 B.节奏教学 C.即兴表演 D.动作造型 4.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是( ) A.自发的音乐活动 B.专门性的音乐活动 C.渗透性的音乐活动 D.隐性的音乐活动 5.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的和谐 B.内容的和谐 C.过程的和谐 D.方法的和谐

6.“初步学习找空地方做动作,做鸟飞的动作时尽量不让别人碰到自己,自己也不碰到别人”,这段目标的陈述体现了( ) A.知识技能目标 B.学习能力目标 C.音乐感发展目标 D.社会性发展目标 7.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的第一关键的技能训练是( ) A.提出和撰写教育活动目标 B.确定教育内容 C.选择教育方法 D.制订教育活动评价方案 8.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是直接描述动作过程的或是比较富于动作性的歌曲,适宜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 A.歌词创编导入 B.故事讲述导入 C.动作导入 D.游戏导入 9.在音量、音色、音高和速度上与集体相一致并能够与集体同时开始和结束,不使自己的歌声突出出来。基本上可以做到上面所述的儿童的年龄是( ) A.2岁末 B.3岁末 C.4岁末 D.5岁末 10.韵律活动中,儿童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是( ) A.基本动作 B.模仿动作 C.节奏动作 D.舞蹈动作 11.“小熊饿了慢慢走,小熊吃蜜蜂,吃饱了高兴地跳舞”的舞蹈动作组织形式是( )

[北京师范大学]18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离线作业

离线作业试卷 一、单选 1.不属于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是: 分值:7 A.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B.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 C.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 D. 铃木音乐教育体系 2.下列不属于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分值:7 A. 首调唱名法 B. 柯尔文手势 C. 体态律动 D. 固定音名唱法 3.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应该遵循的过程为:分值:7 A. 听-感受(情感体验)-动作-感觉-分析-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 B. 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感觉-分析-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 C. 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感觉-即兴创造-分析-读谱-写谱-表演 D. 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分析-感觉-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 4.幼儿音乐目标的制定,首先是把( )作为依据的。分值:7 A. 幼儿音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B. 幼儿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特性 C. 社会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 D. 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 5.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为: 分值:7 A.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B. 传授或教化的关系

C. 互动、对话的伙伴 D. 单纯教育的实施者与接受者 6.进行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不恰当的是:分值:7 A. 注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 B. 按照主题、课程形式、大纲所要求的能力发展等某个维度来编排课程 C. 注意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与幼儿音乐能力训练的结合 D. 注意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7.教师想要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或某一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可以采用( )方法。分值:7 A. 谈话法 B. 测验法 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法 8.培养区别声音的能力(听辩能力)的最佳时段是在( ) 分值:7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9.对幼儿来说最好的音源是分值:7 A. 录音机或CD等音像设备 B. 教师或家长的哼唱 C. 同龄人的哼唱 D. 哥哥姐姐的演唱 10.当教师想要反思自己音乐教育活动组织与引导,同时又想得到旁观者的反馈时,适宜采用( )评价方法。分值:7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历经园本课程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和以前相比,在活动设计、活动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等特征。然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音乐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 1.幼儿聆听音乐留于形式。Flash的制作和音乐相匹配的动画软件的运用,活动中幼儿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音乐倒成了一个背景,大有喧宾夺主之感。使幼儿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不是来自于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习惯的培养。 2.弱化审美体验。音乐欣赏中教师十分关注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几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都少不了有“这段音乐是抒情还是欢快”?“表述的是小猫还是大灰狼?”等等模式化的问题。弱化了幼儿对音乐本身应该产生的审美体验,忽略了幼儿对音乐的融入、迷恋和感动,而这些是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实际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多少音乐感受;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音乐。这里更强调幼儿自身的参与和感受,并使他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而培养音乐能力重要的是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幼儿聆听音乐。 一、幼儿音乐能力 音的高低、音色、长短和强弱是构成幼儿音乐能力的基础。幼儿园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音乐的四个性质和特点。 (一)小班 一般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他们常用的创造性表现手段往往就是身体动作,即尽量用自己想出来的、与他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到小班末期,能学会借助于想象、联想来理解性质鲜明的音乐情绪,产生一定的共鸣;但对于乐曲基本表现手段的感受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音色、节奏、旋律的的差别常常不能很好区别。 (二)中班 一般能欣赏内容较为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ABA),能基本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借助于歌词及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没有标题的纯器乐曲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基本上能用较自由、多样的手段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在表现过程中努力追求表现的独特性、创造性。 (三)大班 能从对音乐的粗略区别进入比较细致的区分,而且能感受、辨别较为复杂的器乐曲的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同时,他们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和归类,并且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也增强了。另外,能清楚辨别、理解音乐作品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表现手段变化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创造性表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身体动作、嗓音动作、语言表达等。 二、引导幼儿乐于聆听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音乐聆听习惯的培养,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生活中美妙的声

最新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加登纳认为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 2.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织体、----- 、力度、-------- 3.要求幼儿关注的节奏型包括----------、---------、-------- 和---------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涉及的曲式有--------、------- 。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 、---------、打击乐器音乐技能、 6.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有-------、一---- 以及---------- 7.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有两种目的,第一,----------,第二,----------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音乐作品的形式性2.故事性歌曲 3.音乐即兴4.制作系统5.技能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 2.歌词创编活动可能存在的两种偏差是什么?3.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是什么? 4.用身体动作与嗓音表达轻重的区别是什么?5.速度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体态律动学的二个主要内容是什么? 2.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举例说明。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 分析“哑剧”的曲式结构与动作说明。 试卷代号:250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2011年1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O-l岁)前符号阶段 (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2.音色曲式结构速度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先密后疏的节奏型紧凑与舒展的节奏型休止符4.三段式回旋式 5.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打击乐和舞蹈中的多层次音层厚与薄得比较多声部歌唱7.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答:指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2.答:指那些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3.答: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4.答: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指向目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5.答:指做身体动作、咽喉肌肉控制、打击乐器的肌肉动作等的能力,它们本身与音乐可以毫无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答:(1)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2)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3)早期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答:(1)使音乐活动变成语言活动;(2)在新学歌曲活动中就进入歌词创编。 3.答:(1)形式规限标准;(2)意象思维标准;(3)以身体动作呈现方式为主,以其它呈现方式为辅标准。

全国2005年04月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 A. 实践性 B. 音乐性 C. 游戏性 D. 娱乐性 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 A. 层层深入的程序 B. 层层累加的程序 C. 一一匹配的程序 D. 一一对应的程序 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 A. 概念性语言 B. 比喻性语言 C. 抽象性语言 D. 逻辑性语言 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A. 实践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和谐原则 D. 低耗高效原则 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A. “一杆子”式 B. 三段式 C. 常规式 D. 系列化式 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 A. 活动目的 B. 音乐实践类型 C. 活动内容 D. 音乐表现方式 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 A. 刘诗昆 B. 圣桑 C. 聂耳 D. 刘铁山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D. 全面和谐的发展 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 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是() A. “弹”出去的 B. “推”出去的 C. “打”出去的 D. “爆发”出去的 11. 下列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

中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图谱,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形象和内容。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中各个角色形象,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3: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完整音乐一段,分开三段音乐2: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是从森林里传出来的,认真听,听完后告诉我,音乐里都有什么声音?可能会有谁? 二、完整欣赏,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 1: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这段音乐不仅能用故事来讲,老师还把它编成了图谱,但是刚才进来的时候我不小心把他们的顺序给弄乱了,小朋友能帮我一起把顺序整理好吗? 下面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看图谱,听一听,看一看,图谱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孩子们,这段音乐听起来是轻很温柔的,还是很有力量很雄壮的?这种听起来很有力量的音乐我们叫他“进行曲”,那么你觉得这段音乐是关于谁的进行曲呢? 三、听音乐,表现乐曲的内容和形象。 1、分乐句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 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听着有力量的《狮王进行曲》,一起参加小动物们的狂欢节呢?但是我们可不能让狮子大王小看了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我们先来排练一下怎么样? 2、欣赏全曲,完整表演。 排练完成了,我们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 活动延伸:根据乐曲内容,想想“狮子王和小动物”的游戏可以怎么玩。

附故事: 早晨,森林里特别安静,小动物们有的刚刚起床,有的在草地上安静地玩耍,这时候,机灵的小猴子从树上滑下来,边滑边喊——狮子大王驾到!话刚说完,小猴子吹起了喇叭,小动物们也赶紧站好两队,迎接狮王的到来。 奥!狮王真的来了!远远望去,只见他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向这边一步一步走了过来。来到了小动物们中间,狮王看到大家列队欢迎它,高兴的大声吼叫,乐队吹号角为它伴奏。吼完了,狮王说:“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原来,狮王是来参加动物狂欢节的。狮王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玩的特别开心!他们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太阳下山。玩累了,狮王非常高兴的大吼一声!(傲~~~~~)把小动物都给吓跑了。森林里又安静了下来!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幼儿年龄小,知识面窄、理解能力较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常常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笔者利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形象的方法,可 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活动的乐趣。 一、故事法 由于幼儿自身对音乐了解的局限性,因此在欣赏活动中,不能很好的体现内心的感受, 无法正确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在教幼儿欣赏作品之前,我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按欣 赏的不同要求,将音乐作品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如《狮王进行曲》,在欣赏前,先通过 故事讲述,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狮王威风凌凌的形象,接着再分析每段乐句的不同音色, 如密集而低沉的钢琴音色由低向高上行,使人联想到狮王怒吼的样子;匀速跳跃的中音告 诉幼儿狮王正踏着从容的步伐走过来的形象,然后将每个乐句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音乐形象。幼儿不但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二、图表法 在欣赏歌曲活动中,通常都是教师先让幼儿听歌曲,再提问歌词内容,这种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为教而教,反复多次很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图表法是将歌词用图画或特殊 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的同时,将表示歌词的图画逐句出示,幼儿从 视觉到听觉有了一个全方位的感受,对词曲的记忆加深,学习过程中能保持注意力,积极 动脑。如《小鸟》是一首曲调优美,积极向上的幼儿歌曲,歌词每小节三个字,旋律呈阶 梯状上行,在欣赏之前,我先把歌词内容画在卡片上,按小节排列,通过谈话让幼儿猜图 片的内容,引起兴趣后再范唱,边唱边打开卡片,幼儿在听的过程对照卡片很快的就记住 了歌词。 三、舞蹈法 音乐与舞蹈是紧密相连的,利用舞蹈特长,将音乐的不同层次用舞蹈语汇加以形象表现,帮助幼儿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动作,让他们在模仿和表演当中领悟音乐带来的 乐趣。如音乐欣赏《四小天鹅》是一个ABCABD的结构,我先将A段设计成天鹅跳,欢 快的8分音符好像天鹅蹦跳时活泼可爱的样子;B段设计成天鹅左右看的动作,4分音符表现出天鹅优雅、稳健的样子;C段反复两次,音乐由低到高有一个渐强的趋势,我用鸟飞 的动作来表现天鹅在空中的感觉,第一次轻轻的飞,第二次动作稍大一些,逐渐飞高飞远......D段音乐渐弱、有延长的感觉,我用踮起脚尖轻轻走来表现,要求幼儿走时要轻轻的,慢慢的两拍走一次,最后一小节集体拍手结束。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在反复表演中 逐渐使动作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能初步理解不同动作代表的音乐形象,在接下来的活动延 伸中,我鼓励幼儿自编动作与音乐相配合,幼儿都能够融入到优美的音乐之中,活动收到 了很好的效果。 四、绘画法 有时候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对播放的音乐大胆想象,用画笔来表 现音乐的色彩和内在的情绪。如“你听到的这段音乐是什么颜色的?”“欢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