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梁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梁祝》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摘要
梁祝传说从地方的民间传说升华至表象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忽视来自于学术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让我们在对待梁祝传说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形成了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梁祝传说的反封建主题,似乎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就像依附于传说本身;二是二十世纪以来就以梁祝传说的爱情悲剧作为反封建婚姻的宣传,似乎从粱祝研究开始之际,就具有这种明确的目的;三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存在着一个“经典”的“梁祝传说”,似乎据此可以追溯过去评价现在。如果厘清梁祝传说从地方文化到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建构过程,可以理解这几个梁祝研究的误区何以成其为误区,可以认识梁祝传说何以成其为现在的粱祝文化。
关键词:梁祝,爱情,影响
粱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粱祝”之恋,与崔张爱情、宝黛爱情一样,以男女主人公的姓名冠之,成为了人们的爱情偶像。一般把它在“四大传说故事”⋯⋯⋯,(1p169)也有把它看作“流传最远”的三大爱情故事之一。(2p485)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足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虽然“梁祝”传说人们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儿。全国究竟有多少种“梁祝”版本。据中国民俗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全国人约有10多个地方自称“梁祝”故里,在联合申报“世遗”的几处,关于“梁祝”,也是各说各的故事。目前有关梁祝的主要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有关梁祝的古迹,目前已发现17处包括读书处6个,坟墓10处,庙1座。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网上资料)。神话传说是经过人们的幻想运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本身,千百年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神话传说的本来形态已不复存在,它们只在各民族各部落里口耳相传,具有浓郁的演绎性。
那么,梁祝传说它的价值究竟在何方?千百年来它究竟靠何魅力,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竞相传诵?笔者以为,中国广大民众家喻户晓的梁祝传说,“和而不同”,诸说有异,故不能循用作家文艺批评的一般方式,以“异”——就单一作品作判断。而应是“不同而和”,从各种传说文本的共同点出发,寻求其内在的价值和魅力。顺其历代多种传说文脉的总体走向,笔者感到,化装游学、同窗情生、合冢化蝶“生死恋”三部曲,是梁祝传说故事情节的核心,也是引历代村姑野夫、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奥秘所在。由此切入解析,我们似乎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人文信息和价值指向。这些,对我们今天似乎也还颇有教益和启迪。
从故事内容来看,梁祝故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是爱情作品。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梁祝故事,是唐代张读在《宣室志》中记述的一段文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求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
而祝氏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闻知有山伯墓,祝号登恸,地忽自裂陷。祝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从张读记述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梁祝二人在读书期间,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子,互相之间未发生恋情。两年以后,梁山伯去祝家拜访,方知祝英台是位女子,要求父母求聘,祝英台已被许配给马家之子。梁山伯也就再未去追求祝英台,而是当官去了,后来病死。祝英台在嫁往马家的路上,忽遇风浪阻船,得知梁山伯墓在此,前去祭奠,墓地突然裂陷,英台被葬于梁山伯坟墓中。这段文字中寻觅不到祝英台愿意嫁给梁山伯的描述,她的祭奠梁山伯和死于梁山伯墓中,属于被动和偶然。显然,这只是一个被涂抹上了传奇色彩的坟墓吞没活人的故事,哪里是什么爱情故事!
1906年浙江嵊县“小哥班”已将《十八相送》、《楼台会》搬上舞台。扮演梁山伯的越剧著名演员范瑞娟在回忆解放前《梁祝哀史》所塑造的梁祝人物性格时,认为祝英台时而躲躲闪闪、时而轻浮浅薄、时而薄情寡义,而梁山伯时而刁钻浮滑、时而呆头呆脑、时而翻脸无情。当然这是以解放以后的评判标准而发的认识,如去掉其中的褒贬之意还原事实的描写,两人的性格可能比较符合上述钱南扬所推想的情节。1926年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拍摄了无声电影《梁祝痛史》,后来人的评论(1934.年)也只是非常保守地指出:“真正能代表平民说话,能呐喊出平民心底里的血与泪的,唯一只有这些生长在民间流传在民间的通俗故事”。用同样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话来说,“那时候打本子,思想意识是不太讲究的,可也提倡反映生活”,而今天(1960年的谈话)的上演剧目都是有政治意义的。在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人对于《梁祝》的热爱很是痴迷,1959年5月27日,《梁祝》首次公演。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以梁祝为主题的节目,也引起了人们对梁祝的热爱。
宁波有句谚语:“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梁山伯庙去烧香,拜拜多情祝九娘。少年夫妻双许愿,不为蝴蝶即鸳鸯。”因此,年轻夫妻必到梁山伯庙祭拜,已成宁波地区人们的普遍行为。这种俗信不知影响了多少代宁波人,其价值怎么表述都不会过分,是无法估量的。这种习俗还延伸到了其他地区,如在浙江杭州民间也流传着一句意思相同的俗语:“若要
夫妻同到老,双照井中照一照。”双照井是位于杭州草桥门外海潮寺内的一口古井,民间传说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时,祝英台曾用脚一蹬,使枯井冒出清水,并用“古井喜逢春,兄弟双照影。一男并一女,和合天配成”启发梁山伯,但梁山伯没有领悟。因为梁山伯和祝英台双双在此照过身影,所以清清的井水中,常常会隐现出一对青年男女的身影。海潮寺因为有了双照井,香火更旺。每年正月初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到海潮寺烧香,都要到双照井来照一照。人们说,老年夫妻照一照,会越活越年轻;青年男女照一照,会夫妻和睦,白头到老。
在梁祝化蝶情节出现前,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和化蝶的艺术样式在我们民间早已有了它们的原型。“合冢化蝶”情节的意义,就在于表现了恒古以来我们民间存在的一种坚持不懈的韧劲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观。虽然梁祝在生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理想的民间婚约模式和婚姻理想,但是实现这种理想的精神未死。“英台乃造梁墓前,失声恸哭,地忽开裂,坠人茔中。绣裙绮襦,化蝶飞去。”合冢与化蝶,表面上看是民间“情感动天”、灵魂不死观念的反映,其实质表现的是精神生命对理想境界的继续追求。
他们的爱情说不定可以获得成功,即是失败了,他们也将以壮烈的行动而成为反封建的英雄。遗憾的是,他们都很懦弱无能,只知道以泪洗面,而不敢采取任何积极地行动,他们是在消极悲观中彻底葬送了自己。这样的作品,是不能被看作为青年人对美丽爱情追求的作品,而应被看作是受封建教育严重毒害,当爱神降临到他们的身上时还要恪守封建礼教,不敢越雷池半步,最终自我毁灭的悲剧作品。既然梁祝故事从唐代的记载到当今的戏曲,都没有怎样去积极地展现梁祝两人的爱情,又怎么能说它是“堪称‘中国第一爱情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