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详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展表达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展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展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绘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同学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逐个生字进展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方:“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 zhòu ”,不能读“ jū ”或“ zòu ”。

3、解释重点词语,协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展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p 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老师指导同学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

蟋蟀的住宅教案(通用8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通用8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昆虫记》一书的第四章——蟋蟀的住宅。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特点以及蟋蟀的生活方式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及特点。

2. 了解蟋蟀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特点及蟋蟀的生活方式。

难点:理解蟋蟀住宅建筑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和蟋蟀生活习性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蟋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蟋蟀这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阅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和特点。

(2)教师讲解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适应性和生活习性的联系。

(3)小组讨论:蟋蟀住宅有哪些优点?3. 例题讲解:(1)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是怎样的?(2)蟋蟀住宅有哪些特点?(3)蟋蟀住宅与蟋蟀的生活习性有何联系?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蟋蟀住宅的示意图。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强调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特点及与生活习性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1. 蟋蟀的住宅2. 内容:(1)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2)蟋蟀住宅的特点(3)蟋蟀住宅与生活习性的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

(2)简述蟋蟀住宅的特点及其与生活习性的联系。

2. 答案:(1)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先挖掘一个圆形的洞穴,然后向外扩展成一条隧道。

(2)蟋蟀住宅的特点:①保温性好;②防水性好;③安静舒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昆虫的住宅特点。

(2)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掌握蟋蟀住宅的建筑过程及特点”。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4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4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4篇课文《蟋蟀的住宅》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一叁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

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隧道、隐藏、倾斜、平坦、扒土、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

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蟋蟀的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3、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住宅是什么意思。

4、学生汇报:学生甲:我家的房子。

学生乙:人居住的房屋。

5、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6、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7、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自由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投影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重点指导:读音归类:平舌音和翘舌音:翘舌音:宅、慎、址;平舌音:择、搜。

多音字:扒。

书写:蔽、搜、倾、抛。

3、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

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慎重:谨慎认真。

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细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有关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有关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有关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15篇)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一背景说明及设计意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第23课《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记:作者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学习该课,引导学生品味重点句,领略文章内涵是一个重点,其中“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 这句话,我在备课时设计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运用上下文互相比照的方法加深理解。

同时设计蟋蟀的住宅与我的住宅进行比较、讨论,最终体现出蟋蟀的建筑是伟大的工程。

最后,挖掘丰富的思想内涵,教育学生做一个勇于奋斗的人。

教学案例:师:我的住宅比蟋蟀的住宅好多了,为什么它的住宅非常有名呢?生:因为蟋蟀要选择向阳,住宅隐蔽而且只有9寸,干燥。

利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

生:教师要选择光线好,住在高层楼时能防止楼上漏水。

师:同学们为我想的非常周到,谢谢大家。

生:老师的住宅里有电话、电视、太阳能等等,而蟋蟀却没有。

师:所以说老师不服气,蟋蟀的住宅为什么那么出名呢?而我的住宅却无名呢?生:教师的房屋不是自己的建筑的,而是瓦工、木工、水暖工修筑好了,教师只等完工后,用钱来购买就可以了。

而蟋蟀是要自己修筑住宅。

师:老师特别佩服蟋蟀的不随遇而安的精神,为了自己能住上舒服合适的地方,自己亲自修建。

而老师也只能住上工人们修建后的房屋。

没有它那种自食其力的精神。

生:我觉得别的昆虫是喜欢随遇而安的。

从文中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别的昆虫大多数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的……”利用了对比说明方法。

生:我知道蟋蟀是不喜欢随遇而安的。

文中这样写道:“蟋蟀和它们不同,不喜欢随遇而安。

”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说明他对生活要求极高。

生:说明他对生活不是随随便便。

同时它在不断地长大时,也会不断地修建自己的住处。

而教师只在新房装修后,就不用再进行修理了。

生:也说明他是一个会享受生活的人。

师:“对生活要求高”好不好?我们怎样才能过上高要求的生活呢?生: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6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6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6篇《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

学习本组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一之一佚名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蟋蟀。

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蟋蟀的住宅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

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

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

好不好?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

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

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9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9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9篇】人教第九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篇一云南曲靖一小吴克伟师:同学们请听放蟋蟀叫声师:知道这是什么的叫声?生:蟋蟀的叫声。

师:对吗?生:对。

板书:蟋蟀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蟋蟀。

生:蟋蟀又叫蛐蛐……出示:蟋蟀图师:你这些资料是从哪来的。

生:查来的。

师:书籍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蟋蟀……师:网络是学习的好地方,但上网不适当也会影响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23课——板书课题。

范写宅。

生:蟋蟀的住宅。

师:课文主要写什么?生:我猜这篇课文主要写蟋蟀的住宅。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写的主要内容是否和你们猜想得一样。

生:是。

师:通过读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来验证文章的题目是否合适。

同学们想不想深入地了解文章,请同学们看看预习提示,看看他要求我们做什么?生读预习提示:师:你掉了两个字,老师请你充满自信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谁来告诉老师预习要求我们做什么?生:读读课文,想想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找出描写……师:你能不能说一说有几个要求?生:一共有三个要求。

师;说,哪三个。

生: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二,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

三,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课后讨论。

师:同学们再读课文把哪些地方描写修建住宅的,哪些地方描写住宅样子地方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遇到不懂的也做上记号。

生自读课文。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蟋蟀修建住宅的样子。

生:七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吗?生:我认为六自然段也是。

师:还有补充吗?生:我认为是五六七自然段。

师:其他同学比较一下,�生:第三个。

师:五六七对吧。

生:对。

师: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生:主要讲了住宅的样子和怎么修建的。

师:请同学们小组学习,用自己的话或者朗读课文,或者画示意图的方式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生小组学习。

小组汇报师:你们是用什么方式学习的。

生:我们是用自己的话。

师:老师从你的汇报中得到蟋蟀住宅有多大?生:九寸。

师:九寸是多少?生:29。

《蟋蟀的住宅》教案【10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10篇】

《蟋蟀的住宅》教案【10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本文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蟋蟀的住宅》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蟋蟀的住宅》优秀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读文回顾1、谈话引入在上一环节的学习中,我们认真品读了课文的7-9自然段,找出了蟋蟀盖房子的时间、过程。

结合上节课了解到的住宅的特点,我们不得不感叹: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2、分组朗读7-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观察时的样子,体会的心情。

3、交流自己的读后收获。

活动2【讲授】二、比较发现,领悟写法1、出示句子,读一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蟋蟀前足后足的来回走一走,就很平坦了。

这就是蟋蟀巢穴前的一片空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空地上摩擦双翅,发出一阵阵响声。

2、引导说说发现,探究拟人的修辞手法起到的作用。

3、默读全文,边读边找,用心体会。

【学生一方面对课文自读自悟,自主学习领悟写法,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对蟋蟀产生认同,体会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捕捉到了的喜爱之情,这样就既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一体这一设计理念。

】活动3【活动】三、形成能力,仿写仿说1、教师下水引路,降低心理难度,水到渠成。

【中午的阳光正好,卧室一下子就暖洋洋的。

窗户的玻璃上又来了那一群不速之客。

我叫不上它们的名字,只知道是一种小甲虫。

橘黄发亮的圆壳上均匀地布满了小黑点。

我伸过一根手指,让其中最调皮的一只爬上来,它马上敏捷地感受到环境有变化。

于是小甲虫不乐意了,它毫不客气地在我的指缝里留下一滴针尖大小的黄色液体以示不满,然后扔下我,头也不回地忙着去追赶小伙伴去了。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5篇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从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处与低处的关键所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忙到我们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共享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5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实在事物的写作方法。

3、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愿随遇而安的特点。

激起察看自然界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住宅的特点。

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愿随遇而安的特点。

三、老师准备(包含媒体):准备教学挂图,让同学读懂课文。

四、同学准备:做好预习: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碰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二)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现本身的作品并捉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本身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法引导: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三)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愿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本身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愿随遇而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蟋蟀的住宅》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等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通过重点词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正确读写生字词;了解蟋蟀住宅选址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师:同学们,我们来玩个说动物,学叫声的游戏好吗?我来说,你们学。

小狗怎么叫?小猫、鸭子、布谷鸟。

同学们,听,这是谁的叫声?(播放音频)
师:是蟋蟀在唱歌呢。

课前布置大家去收集资料,你知道蟋蟀喜欢干什么?这个小家伙不仅是歌唱家,还是出色的建筑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7 蟋蟀的住宅)一起读
课题!(齐读)
师:蟋蟀这两个字观察有什么特点?形声字。

师:什么是住宅?指名说。

师:一般来说,人住的房子我们才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一般叫巢、穴、窝,那为什么题目要叫“蟋蟀的住宅”而不叫“蟋蟀的窝”呢?
师:对,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蟋蟀还是讨厌蟋蟀?喜欢蟋蟀。

师:那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从课文中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蟋蟀的住宅在哪儿?蟋蟀是怎么建造住宅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都很会提问,看来你们都很想了解蟋蟀的住宅,我们先把书翻到第7课,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生齐读)师:它的住宅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想知道吗?下面就请你
请同桌互相学习,请看互学要求:1、相互拼读生字,纠正错误读音。

2、给生字宝宝组词。

3、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4、你知道哪些字的意思?
(三)检查生字词
1、指同桌拼读,一人读一个。

2、全班齐读。

3、提醒易错的读音:宅、慎、择、搜、穴,再次读。

4、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5、你知道哪些字的意思?
6、开火车读词语,强调多音字扒,反义词。

7、强调蔽、搜的写法。

8、课文围绕蟋蟀的什么来写的?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完成填空。

2、小组学习。

3、小组交流。

板书:特点:选址、外部、内部、修建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哪些自然段讲蟋蟀如何选址的?哪些自然段讲住宅的外部特点?内部特点?哪些自然段讲蟋蟀如何修建住宅的?请你找出相应的段落做好批注。

(一)讲解选址方面的特点
1)把蟋蟀与别的昆虫作对比
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肯随遇而安呢?PPT出示。

师:别的昆虫是怎样随遇而安的?你们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用笔圈一圈。

板书:临时、不费功夫、毫不可惜。

师: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它们就满足了,弃去也毫不可惜,这就是随遇而安。

谁能把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读出来?(指两位同学读)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可是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生接:随遇而安)(板书:不肯随遇而安)联系上下文,你能猜一猜随遇而安的意思吗?(生答)再看看词语手册上是怎么解释的?(生读)
师:随就是顺从,遇就是遭遇,安就是满足。

意思就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再读第二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预设: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从大厅直到卧室。

(ppt出示)师:“慎重”是什么意思?
预设:谨慎认真。

师:蟋蟀是谨慎地、认真地选择住址,而不像别的昆虫一样随随便便,而且,一定要?(生接: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生接: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把这几个词语圈出来,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们感受到蟋蟀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预设:慎重、认真、不随遇而安、踏实、吃苦耐劳、有耐心、努力、勤劳……
师:老师还觉得蟋蟀很聪明,你们觉得它聪明在哪里?
预设:它选择的住址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师:是呀,它选择的住址不仅排水优良,还有温和的阳光,知道给自己挑个好地方,而且房子也是自己亲手打造的,跟别的昆虫比起
来,就感觉它跟咱们人一样,挺有头脑的是不是?谁能读一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只做事慎重、勤劳、聪明的小蟋蟀。

(指名读)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齐读)
师:正因为如此,小蟋蟀才会有属于它自己的住宅。

我们再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蟋蟀的与众不同。

(齐读整段)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选址方面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住宅外部、内部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7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特点建造:选址:别的昆虫:临时不费工夫
蟋蟀:
外:不肯随遇而安内:
扒bā:~开、~皮pá:~窃、~手蔽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