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的阅读题及答案
宗璞《促织,促织!》的阅读题及答案促织,促织!宗璞①秋来了。
②不知不觉间,秋天全面地到来了。
④一个夏天由着知了聒噪,吵得人恨不得大喝一声别吵了!也只能想想而已,谁和知了一般见识?随着玉簪的色与香,夜间忽然有了清亮无比的鸣声,那是蟋蟀。
叫叫停停,显得夜愈发的静,又是一年一度虫鸣音乐会换演员的时候了。
知了的呐喊渐渐衰微,终于沉默,蟋蟀叫声愈来愈多,愈来愈亮。
清晨在松下小立,竹丛里地锦间都有不止一支小乐队,后来中午也能听到了。
最传神、最有秋之意韵的鸣声是在晚间,似比白天的鸣声更高了八度,很是饱满。
狄更斯在《炉边蟋蟀》这篇小说里形容蟋蟀的叫声像一颗颗星星在屋外的黑暗中闪烁。
歌声到最高昂时,音调里便会出现微弱的,难以描述的震颤。
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喜欢这小东西,说炉边能有一只蟋蟀,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
⑤我们的小歌者中最优秀的一位也是在厨房里。
它在门外,炉边,碗柜边,水池边转着圈鸣叫,像要叫醒黑沉沉的夜,叫得真欢!叫到最高昂处似乎星光也要颤一颤。
我们怕它饿了,撕几片白菜叶子扔在地上,它总是不屑一顾。
⑥养蟋蟀有许多讲究,可以写几本书。
我可无意此道。
几十年前亲戚送的古雅的蛐蛐罐,早不知到哪里去了。
我喜欢在自然环境中听蟋蟀的歌声,那是一种天籁,是秋的号角,充满了秋天收获的喜悦。
⑦家人闲话时,常常说到家中的两个小淘气包----两只猫;说到一只小壁虎,它每天黄昏爬上纱窗捉蚊子,恪尽职守;说到正在杂物棚里呼呼大睡的小刺猬,肚皮有节奏地一凸一凹,煞是好看。
也说到蟋蟀,这小家伙,为整个秋天振翅长鸣,不惜用尽丹田之气。
它的.歌声使人燥热的梦凉爽了,使人凄清的梦温暖了。
我们还讨论了它的各种名字:蟋蟀,俗名蛐蛐,一名蛩,一名促织。
⑧促织这两个字很美,据说是模仿虫鸣声,声音似不大像,却给人许多联想。
促织,可以想到催促纺织、催促劳动,提醒人一年过去了一大半,劳动成果已在手边,还得再接再厉。
⑩近来,我非常不合潮流地厌恶潇洒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已被用得极不潇洒了,几乎成了不负责任的代名词。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后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①岁,名作状,每年。
②笼,名作状,用笼子。
③力,名作状,用力。
④杖,名作动,用杖打。
⑤劣,形容词作意动,以……为低劣。
⑥倾,形容词作使动,使……用光。
⑦高,形容词用作动词,抬高。
⑧藁,名作状,用席子裹着。
故选A。
二、小阅读-课内2.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围绕“促织”展开,通过“征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写出人的命运,故事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B.小说描写一个少年看见成名的促织后“三笑”,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讥笑与他的“蟹壳青”最终战败形成反差。
C.小说虽凭空虚构,但读之令人唏嘘悲伤,儿子投井自尽,成名一夜未眠,不忧儿子的生死,焦虑的是促织的有无。
人不如虫的深刻思想充分凸显。
D.小说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所谓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也是对那个畸形社会的莫大讽刺。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凭空虚构”错误,文中所反映的并非是蒲松龄的面壁虚构,小说以“宜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为故事时代、事件背景,显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关照,是对历史某些类似事件进行艺术提炼和典型概括的结果:“不忧儿子的生死”错,由“心稍慰”“亦不敢复究儿”可见。
《促织》同步练习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颈,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
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抚军亦厚赉成。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出己虫,纳.比笼中纳:使进入B.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顷刻C.力叮不释.释:消失D.试与他虫斗,虫尽靡.靡:倒下2.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庞然.修伟项王默然.不应B.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大行不顾.细谨C.乃.赏成,献诸抚军良乃.入,具告沛公D.则应节而.舞项王按剑而.跽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村中好事少年找上门一再挑衅成名,强行要求斗蟋蟀,最终其貌不扬的小蟋蟀战胜了形体魁伟的“蟹壳青”。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题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 2.而.翁归()3.手裁.举,刚刚() 4.虫跃去尺有.咫()5.翼.日进宰() 6.牛羊蹄躈.各千计()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①古义:()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涕:①古义:()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②今义:与“来”相对。
5.民日贴.妇卖儿①古义:()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1.责(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2)每责一头()(3)以塞官责()(4)受扑责时()2.靡(1)靡计不施()(2)虫尽靡()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4.发(1)窃发盆()(2)探石发穴()(3)无毫发爽()5.售(1)久不售()(2)亦无售者()6.岁(1)岁征民间()(2)成有子九岁()(3)后岁余/不终岁()7.故(1)此物故非西产()(2)故天子一跬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2)急解令休止()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见虫伏壁上()(3)上于盆而养之()(4)以金笼进上()10.益(1)死何裨益()(2)成益愕/成益惊喜()11.掷(1)帘内掷一纸出()(2)虫跃掷径出()12.异(1)宰以卓异闻()(2)成述其异()13.过(1)折过墙隅()(2)裘马过世家()(3)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1)乃强起扶杖()(2)少年固强之()15.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2)中绘殿阁()16.然(1)成然之()(2)然睹促织()(3)俨然类画()(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17.逼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18.进①以一头进()②径进以啄()19.为①为人迂讷()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0.自①自昏达曙()②不如自行搜觅()③自与汝复算耳()21.尚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虫宛然尚在()22.复①成反复自念()②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成子精神复旧()23.举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②意似良()③惴惴恐不当意()④岂意其至此哉?()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促织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促织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解释加点字词:1、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2、此物故非西产本来.3、久不售考取...4、居为奇货储存.5、会征促织恰逢.6、冀有万一之得希望.7、靡计不施,没有.8、迄无济最终.9、不中于款,款式规格.10、宰严限追比县令.11、旬余十天.12、成妻具资诣问准备.13、唇吻翕辟合.14、无毫发爽差错...15、食顷吃一顿饭工夫..16、青麻头伏焉于之,在那儿.......17、展玩不可晓明白...18、隐中胸怀合乎.19、隐中胸怀暗中.20、而心、目、耳力俱穷用尽...21、成益愕更加.22、遽扑之急忙,赶快.23、审视仔细.24、窃发盆偷偷地.25、窃发盆打开.26、举家庆贺全家.27、斯须就毙一会儿..28、夫妻向隅墙角...29、抢呼欲绝碰撞.30、闻妻言如被冰雪覆盖.31、既而,得其尸于井不久..32、不复聊赖生活寄托与生趣.........33、成顾蟋蟀笼虚回头看.34、宰见其小县令.35、思试之斗以觇之偷看.36、俄见小虫跃起一会儿.37、虫跃去尺有咫八寸...38、未几成入不久..39、旋见鸡伸颈摆扑一会儿.40、直龁敌领咬.41、直龁敌领脖子...42、虫尽靡败退...43、献诸抚军之于.44、抚军亦厚赉成赏赐.45、巨身修尾长.46、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使.47、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48、径造庐访成到.49、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50、虫翘然矜鸣夸耀.51、无何,宰悦,免成役不久..52、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拿.53、民日贴妇卖儿抵押.54、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半步一步..55、独成氏子以蠹贫唯独.56、独成氏子以蠹贫蛀虫,比喻侵耗财物的胥吏.57、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成仙,名作动.58、信夫真实.二、下列几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59.A岁征民间B力叮不释C取儿藁葬60.A成然之 B成以其小,劣之C益奇之61.A而高其直B昂其直C辄倾数家之产 D细疏其能62.A早出暮归 C得佳者笼养之 D民日贴妇卖儿63A掩口胡卢而笑 B儿涕而出C喜而收之B徘徊四顾C惟彷徨瞻顾D成顾蟋蟀笼虚65、A掭以尖草B以促织富D宰以卓异闻三、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66、A试使斗而才 B归以示成C喜置榻上67、A覆之以掌 B问者爇香于鼎C掭以尖草68、A村中少年好事者B楼阁万椽D田百顷四、写出下列通假字:69、翼日进宰70、手裁举7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72、两股间脓血流离表示短暂时间的词:本文8个:斯须,少间,俄,旋,未几,无何,食顷,既而已而,已《促织》练习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促织练习题答案
三十二促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
解析:A、B、D项中加点词"岁"、"笼"、"稾"的词性都是名词,但其后带了动词,故作为状语使用;而C项中的"杖"原意也是名词,但后面用了补语,因此作动词用。
2. D。
解析:A项中的"直"通"值","翼"通"翌";B项中"有"通"又";C项中"裁"通"才";D项中没有通假字。
3. C。
解析:例句中的"顾"是副词,但是、只是的意思,与C项中的"顾"意思相同;其余三项中的"顾"是"回头看"(如A项)或"看"(如B、D项)的意思,均为动词。
4. D。
解析:A项中的"售"分别是"考取"和"买"的意思。
B项中的"发"分别是"发掘"和"打开"的意思。
C项中的"俨然"分别是"很像"和"整齐的样子"的意思。
D 项中的"顾"都是"看"的意思。
5. A。
解析:A项中的"靡"都是"没有"的意思。
B项中的"靡"分别是"失败"和"倒退"之意。
C项中的"靡"分别是"没有"和"倒下"之意。
D项中的"靡"分别是"浪费"和"萎靡不振"的意思。
《促织》精品习题及答案【普高部编版必修下册】
《促织》精品练习题及答案【最新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异”意为_。
二)文言现象积累:1、通假字:①昂其直.:②手裁.举:③翼.日进宰:④而.翁归:⑤虫跃去尺有.咫:2、词类活用:①岁.征民间:②笼.养之:③昂.其直:④辄倾.数家之产:⑤杖.至百:⑥笼.归:⑦取儿藁.葬:⑧劣.之:⑨高.其值:⑩细疏.其能:⑪益奇.之:⑫裘马..扬扬:⑬力.叮不释:⑭成述其异.:⑮日.与子弟角:⑯民日.贴妇卖儿:⑰⑱试使斗而才⑲⑳儿涕.而去:㉑自名㉒故天子一跬㉓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㉔㉕㉖不如拼㉗成然㉘薄产累尽.:㉙㉚有华阴令欲媚㉛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异义:①游侠儿...:②③久不售.:④无出右⑤4、一词多义进①以一头进:②径进以啄:逼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故①此物故非西产:②故天子一跬步:然①然睹促织:②俨然类画:③成然之:笼①得佳者笼养之:②笼归:责①因责常供:②令责之里正:③每责一头:④以塞官责:⑤受扑责时:靡①靡计不施:②虫尽靡:顾①成顾蟋蟀笼:②徘徊四顾: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发①窃发盆:②探石发穴:③无毫发爽:售①久不售:②亦无售者:岁①岁征民间:②成有子九岁:③不终岁:令①令以责之里正:②急解令休止:上①有华阴令欲媚上官:②上于盆而养之:益①死何裨益:②成益愕:掷①帘内掷一纸出:②虫跃掷径出:异①宰以卓异闻:②成述其异:过①裘马过世家:②未必不过此已忘:强①乃强起扶杖:②少年固强之:中①又劣弱不中于款:②中绘殿阁:信①宰不信:②信夫:尚①宫中尚促织:②虫宛然尚在:(三)特殊句式: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③此物故非西产:④非字而画:⑤杖至百:⑥问者爇香于鼎:⑦既而得其尸于井: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促织》同步练习题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类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成以.其小,劣之以.金笼进上B.昂其直,居为.奇货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C.儿涕而.去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D.成述其.异,宰不信无出其.右者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归以示成A.试使斗而才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此物故非西产D.旬余,杖至百二、非选择类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各属哪类活用。
(1)以促织富,裘马..扬扬(2)成述其异.,宰不信(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4)成然.之4.1.(1)《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字,别号,清代杰出的小说家。
“聊斋”是指,“志”即,“异”是。
(2)《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由刘义庆《》志人志怪小说开创的笔记小说的高峰,成名后出现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纪昀的《》和袁枚的《》最出名。
(3)作者在文中把失虫和失子安排在一起,这是一种手法,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
(4)课文中有两个幻想的情节,即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
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
《促织》练习(答案)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一)通假字: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二)词类活用: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三)特殊句式: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习题训练含答案《促织二首》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促织①二首(宋)洪咨夔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②未了纬车③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注释】①促织:蟋蟀的别名,其声如急织。
②缲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③纬车:纺车。
12.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1分)A.两首诗内容相关,完整统一。
B.两首诗体裁相同,属于古体。
C.“一点光分草际萤”句,侧面衬托促织鸣声之晚。
D.“水碧衫裙透骨鲜”句,直接刻画促织形象之美。
13.以下评价适用两首诗歌的一项是( C )。
(2分)A.雄浑豪放B.幽冷峭拔C.蕴藉有致D.华美绚丽14.两首诗歌借“促织”之题发挥,言在此而意在彼,独具匠心,请加以赏析。
(5分)两首诗歌采用拟人化手法写蟋蟀(1点),第一首写蟋蟀仿佛知道要提前准备租税,于是在织机旁,忍冻挨饥地催促纺织到天明(1点),明写蟋蟀,暗喻织妇,表现其劳作之苦,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怜悯之情(1点);第二首刻画促织形象以及在织机旁鸣叫促织,并以夸张笔法刻画促织担心因鸣声似织机而被人报道官府来勒索租税的心理(1点),实则暗喻织妇不堪重赋之忧心忡忡(1点)。
两首诗整体上表现作者对官府盘剥制度辛辣的嘲讽与批判,揭露深刻又曲折委婉(1点)。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予求守江阴未得酬昌叔忆阴见及之作①(北宋)王安石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间鱼蟹不论钱。
高亭笑语如昨日,末路尘沙②非少年。
强乞一官终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怜。
【注释】①本诗写于王安石出使辽国前。
昌叔,即朱明之,仁宗天圣年间曾任江阴知军,是王安石好友。
②末路尘沙:王安石曾以判官(相当于郎官)担任国使出任辽国。
12. 某同学想收录此作,可以编录此作的一书是(B)。
(1分)A.《介甫古体诗》B.《半山格律诗选》C.《临川长短句》D.《王荆公辞赋选》13.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高中语文必修下 6141 《促织》同步练习(解析版)
《促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从事……) 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 细疏.其能(梳理)B.久不售.(卖) 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要求)C.蹑迹披.求(拨开) 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 直龁.敌领(咬)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 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 径造.庐访成(建造)【答案】C【解析】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
B.售:考取的意思。
集:止的意思。
D.造:到)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3.与“会征促织”的“会”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会.不相从许B.渠会.永无缘C.会.长老,问民之所疾苦D.会.其怒,不敢献【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碰上、恰逢。
A.能。
B.相会。
C.会见)4.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令以.责之里正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③各各竦立以.听④欲居之以.为利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折藏之,归以.示成⑦掭以.尖草,不出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⑨复之以.掌,虚若无物A.①③⑤⑦B.①④⑥⑧C.②⑥⑦⑨D.②⑤⑥⑧【答案】C【解析】②⑥⑦⑨都是“拿、用”,①把,③表修饰,④⑤表目的,⑧表顺承)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的最后两段,完成后面的题。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中的“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无何,宰以“卓异”闻.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C.博闻.强志D.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均为听说。
《促织》习题及答案
《促织》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资料:【原文】【翻译】【主题思想】【习题】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城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乙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节选自蒲松龄《促织》)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国之安者”的“安”是安定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不相同。
B.“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有“掌握”之义,与《六国论》“当与秦相较”的“当”相同。
C.跬步,古时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在本文中用来引申为一举一动。
D.恩荫,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在文中指抚臣等人沾光受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以“固本浚源”为喻引出话题,生动形象地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4课促织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昂其直,居为奇货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③翼日进宰④靡计不施,迄无济⑤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⑥虫跃去尺有咫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将下列句中加点词按词类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岁征民间②旬余,杖至百③成然之④得佳者笼养之⑤早出暮归⑥试使斗而才⑦成以其小,劣之⑧辄倾数家之产⑨而高其直A.①②⑨/③⑧/④⑥/⑤⑦B.①③④/②⑥/⑤⑨/⑦⑧C.①④⑤/②⑥/③⑦/⑧/⑨D.①④⑤/②⑦⑨/③⑥/⑧4.下列加点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成不敢敛户口B.少年大骇,解令休止C.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D.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6.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物故非西产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④掭以尖草⑤问者爇香于鼎⑥既得其尸于井⑦令以责之里正⑧折藏之,归以示成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⑥/④⑦/⑤⑧D.①④/②⑤/③⑧/⑥⑦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即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B.丁口,即人口。
明清时期年满十八周岁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八岁男子称口。
C.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D.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
“巡抚”这一官职,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青州居民范小山,贩笔为业,行贾未归。
四月间,妻贺氏独居,夜为盗所杀。
是夜微雨,泥中遗诗扇一柄,乃王晟之赠吴蜚卿者。
吴,益都之素封①,与范同里,平日颇有佻达之行,故里党共信之。
促织参考答案
《促织》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
B.售:考取的意思。
集:止的意思。
D.造:到)2.【答案】A(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3.【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碰上、恰逢。
A.能。
B.相会。
C.会见)4.【答案】C(②⑥⑦⑨都是“拿、用”,①把,③表修饰,④⑤表目的,⑧表顺承)5.【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听说。
A.动词,闻名、著称。
B.使动用法,使……听到。
C.名词,见闻、知识)6.【答案】C(作者写这段文字正是通过喜剧性的结局来反讽社会的黑暗、科举的弊端,而不是真正表达一种喜悦之情。
故③④说法有误)7.【答案】C(“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错,这正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8.【答案】(1)(促织)每次听到音乐响起,就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
更加让人感到惊奇。
(2)只有成名这个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
《促织》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
B.售:考取的意思。
集:止的意思。
D.造:到)2.【答案】A(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3.【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碰上、恰逢。
A.能。
B.相会。
C.会见)4.【答案】C(②⑥⑦⑨都是“拿、用”,①把,③表修饰,④⑤表目的,⑧表顺承)5.【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听说。
A.动词,闻名、著称。
B.使动用法,使……听到。
C.名词,见闻、知识)6.【答案】C(作者写这段文字正是通过喜剧性的结局来反讽社会的黑暗、科举的弊端,而不是真正表达一种喜悦之情。
故③④说法有误)7.【答案】C(“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错,这正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促织》练习(含答案)
《促织》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节选自《谏逐客书》)乙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节选自《促织》)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者不却众庶却:拒绝 B.借寇兵而赍盗粮赍:送给C.薄产累尽累:祸害 D.探石发穴发:开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A.木直中绳,以为轮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以其无礼于晋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B.黔首:平民、老百姓。
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名“黔首”。
“庶民”“黎民”“白身”等在古代也指百姓。
C.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D.里正:里长,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
文中“宰严限追比”中的“宰”即指里宰、里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却宾客以业诸侯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泣孤舟之嫠妇 D.既东封郑5.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江河湖海不挑选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一、通假字11.掷《促织》练习题1.昂其直./而高其直.()3.手裁举,刚刚().5.翼日进宰().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
2.而翁归().4.虫跃去尺有咫().6.牛羊蹄跋各千计().①古义:(4.儿涕.而去)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涕:①古义:(去:①古义:(5.民日贴妇卖儿.①古义:()三、一词多义)②今义:鼻涕。
)②今义:与“来”相对。
②今义:粘贴、贴补。
(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3)以塞官责()2.靡(1)靡计不施()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4.发(1)窃发盆()(3)无毫发爽()5.售(1)久不售()6.岁(1)岁征民间()(3)后岁余/不终岁()7.故)(2)每责一头()(4)受扑责时()(2)虫尽靡())(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2)探石发穴()(2)亦无售者()(2)成有子九岁()(2)故天子一跬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2)急解令休止()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3)上于盆而养之(10.益(1)死何裨益())(2)见虫伏壁上()(4)以金笼进上((2)成益愕/成益惊喜((1)帘内掷一纸出()(2)虫跃掷径出()12.异(1)宰以卓异闻(13.过(1)折过墙隅((3)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1)乃强起扶杖(15.中(()))))(2)成述其异()(2)裘马过世家((2)少年固强之((2)中绘殿阁()))16.然(1)成然之()(3)俨然类画()17.逼①鸡健进,逐逼之(18.进①以一头进()19.为①为人迂讷()20.自①自昏达曙()③自与汝复算耳()21.尚①宫中尚促织之戏(22.复①成反复自念()③成子精神复旧()23.举))螳螂(2)然睹促织()(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②径进以啄()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②不如自行搜觅()②虫宛然尚在()②亦不复以儿为念(……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③惴惴恐不当意(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26.即)))②意似良()④岂意其至此哉?()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聊斋志异·促织》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聊斋志异·促织》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资诣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
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
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儿惧,啼告母。
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促织考试题及答案
促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促织是一种昆虫,其学名是什么?A. 蟋蟀B. 蝗虫C. 蚱蜢D. 蝉答案:A2. 促织的成虫期一般持续多久?A. 1-2周B. 2-3个月C. 3-4个月D. 4-5个月答案:B3. 促织的鸣叫声有什么特点?A. 响亮且持续B. 低沉且断续C. 尖锐且高亢D. 柔和且悠长答案:A4. 促织的繁殖季节通常在什么时候?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5. 促织的主要食物是什么?A. 植物B. 昆虫C. 土壤D. 水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促织的成虫体长约为______厘米,体色通常为______。
答案:1-2;褐色或黑色2. 促织的卵通常产在______中,以保护卵免受______的侵害。
答案:土壤;天敌3. 促织的鸣叫主要是为了______,同时也是______的一种方式。
答案:吸引雌性;领域宣示4. 促织的前肢特别发达,用于______和______。
答案:挖掘;战斗5. 促织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______和成虫四个阶段。
答案: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促织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答案:促织通常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如草地、灌木丛和农田。
它们白天隐藏在土壤中,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
促织是夜行性昆虫,以植物和小型昆虫为食,具有领地性,雄性通过鸣叫吸引雌性进行交配。
2. 促织在农业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促织在农业中主要扮演害虫天敌的角色,它们捕食多种农业害虫,如蚜虫、小菜蛾等,有助于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损害,是自然控制害虫数量的重要生物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练习(答案)
班级姓名
一、文学常识:
《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
(一)通假字:
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
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
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二)词类活用:
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
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
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
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
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
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
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
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
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
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
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
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
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
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
(三)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
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
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成名)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6、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当他担任里正,受到杖责的时候,难道会想到今天能有这个结果吗?
四、字词练习
1、为下面加粗的词注音、释义,然后组成新词或成语:
①虫翘然矜鸣:音_____义_骄傲__组词_自矜_ _ _
②不如自行搜觅:音_____义_寻找__ __组词寻觅__ ___
③遽扑之:音_____义马上__组词_急遽_ ___
④方首,长胫:音_____义小腿__成语不胫而走_ ___
⑤独是成氏子以蠹贫:音_____义蛀虫_成语户枢不蠹_
2、.写出与句中加粗部分意思相同的成语:
(1)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毫发不爽
(2)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奇货可居
(3)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辗转反侧
(4)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影精疲力竭
(5)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价值连城
(6)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呼天抢地
(7)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气息奄奄
(8)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鸡犬升天
3、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D.
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
C.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日将暮,取儿藁葬两股间脓血流离
4、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C.
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5、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B
A.辄倾数家之产一鸣辄跃去
B.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C.近抚之,气息惙然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一癞头蟆猝然跃去儿渺然不知所往
D.夫妻向隅,茅舍无烟折过墙隅,迷其所在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负隅顽抗
6、下列句中的“为”字词特殊的一句是D.
A.亦不复以儿为念
B.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C.欲居之以为利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7、下列句中“即”字词性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
①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②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③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8、下列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①令以责之里正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③各各竦立以听④欲居之以为利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折藏之,归以示成⑦掭以尖草,不出
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⑨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A.①③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⑥⑦⑨
D.②⑤⑥⑧
9、与“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的“信”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B
A.成述其异,宰不信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C. 余固笑而不信也
10、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D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②审视,巨身修尾(仔细)③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估计,揣测)④有古陵蔚起(草木茂盛,引申为高大)⑤冥搜未已(深,此指用尽心思)⑥审谛之,短小,黑赤色(观察,看)⑦径造庐访成(到,动词)⑧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连,介词)⑨相对默然,不复聊赖(依靠、寄托)⑩近抚之,气息惙然(抽噎)⑾东曦既驾(日光)
⑿展玩不可晓(玩味,揣摩)
A.①④⑤⑧⑩(12)
B.①③⑤⑦⑨(11)
C.②④⑥⑦⑨(12)
D.②④⑤⑧⑨(12)
11、指出每组中加粗的词用法特殊的一项:
(1) A.岁征民间 B.民日贴妇卖儿
C.此物故非西产
D.时村中来一驼背巫C.
(2) A.日将暮,取儿藁葬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D.旬余,杖至百D
1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B
①惊起觇视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
⑤儿惧,啼告母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直⑧益奇之
⑨昂其直,居为奇货
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
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
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
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
13、补足下列句中的主语
(1)(成名)遽扑之,(虫)入石穴中。
(成名)掭以尖草,(虫)不出;(成名)以筒水灌之,(虫)始出,(虫)状极俊健。
(2)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上官)试使斗而才。
(3)(成名)审谛之,(虫)短小,(虫)黑赤色,(虫)顿非前物。
(4)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5)(异史氏)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
14、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D)
A.表现了作者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性。
B.“求神问卜”是无望中寻求生路。
“魂化促织”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说明通过艺术虚构,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C.“魂化促织”使故事结局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削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
D.“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15、选出对“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翻译正确的一项(D)
A.抚军不忘自己,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B.抚军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成名又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C.巡抚忘乎所以,不久成名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D.巡抚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