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电路响应和三要素法解读
零状态 全响应 三要素
RC零状态响应电路 uC (0+)= uC (0-)=0
RL零状态响应电路 iL(0+)= iL(0-)=0
=RC
t
uC U S (1 - e RC ) t 0
iC
US R
t
e RC
t0
t
uR USe RC
t0
= L/R
iL
US R
Rt
(1 - e L )
t0
2
iL
Req:
• i 2
2
iL
•
用快速公式
•
•
iC uC ( 0 ) uC ( 0 ) 2V
+
u- C
(2)求稳态值 uC ()
关键:画t=∞时的等效电路,电容
∞时的等效电路:
代之以开路
3
•
_
iC
uC( ) 2V
3V +
6
+
u- C
(3)求等效电阻Req
关键:Req为从电容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3
•
Req 3//6 2
i() 2A
2. i 2(1 e10t )A t 0
t
( f (t) f ()(1 e ))
i i i (4e10t 2) A t 0
uL
L di dt
24e V 10t
t0
§3-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t
t
1
6
Req ReqC 1s
• (4)求uC、ic 关键:快速公式
思考:ic的求法?
例3-5-2 t = 0 时由1合2,由三要素法求换路后的i、iL。
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和
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和一阶暂态电路是指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在初始状态下有一个初始电压或电流,当电路发生突变时,电压或电流会发生暂态响应。
为了研究电路的暂态响应,我们可以使用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
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是一种用于分析一阶暂态电路响应的方法,它通过确定电路的三个要素:时间常数、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来推导电路的暂态响应。
时间常数是一阶暂态电路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描述了电路响应的速度。
对于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一阶电路,时间常数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 = RC。
时间常数越小,电路的响应速度越快。
初始条件是指在初始状态下电路的电压或电流值。
在分析一阶暂态电路时,我们需要知道电路在初始时间点的电压或电流值,这些值可以通过测量或已知条件来确定。
输入信号是指施加在电路上的信号。
输入信号可以是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它会引起电路的响应。
在分析一阶暂态电路时,我们需要知道输入信号的形式和参数,例如输入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
通过确定时间常数、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我们可以使用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来推导电路的暂态响应。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常数来判断电路的响应速度。
如果时间常数很小,电路的响应会很快;如果时间常数很大,电路的响应会比较慢。
我们可以根据初始条件来确定电路的初始状态。
初始条件可以是电路的初始电压或电流值。
通过测量或已知条件,我们可以确定电路在初始时间点的初始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形式和参数来计算电路的暂态响应。
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在不同时间点的电压或电流值。
总结一下,一阶暂态电路三要素法是一种用于分析一阶暂态电路响应的方法。
通过确定时间常数、初始条件和输入信号,我们可以推导出电路的暂态响应。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一阶暂态电路的行为,对于工程实践中的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非常有用。
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及三要素法
1 2
高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未来可 以将研究扩展到高阶动态电路,探讨其全响应的 特点和求解方法。
复杂电路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
针对更复杂的电路系统,需要研究更为有效的分 析方法,以提高电路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3
非线性电路的动态响应研究
在实际应用中,非线性电路的动态响应也是一个 重要的问题,未来可以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
结果讨论
根据求解出的全响应表达式,分析电 路在不同时间点的响应情况,讨论电 路的工作特性。
误差来源
分析在求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 源,如元件参数的测量误差、计算误 差等。
误差影响
讨论误差对求解结果的影响程度,以 及如何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提高计算 精度等方式来减小误差。
实际应用中的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对电路响应的影响,如环境温度、电 磁干扰等。
05 实验验证与仿真模拟
实验方案设计
设计思路
基于一阶动态电路的基本原理,构建实验电路并确定测量参数。
电路搭建
选用合适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搭建一阶动态电路。
测量方法
采用示波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等参数。
03 三要素法原理及应用
三要素法基本概念
三要素法定义
一阶动态电路的全响应由初始值、 稳态值和时间常数三个要素决定,
通过求解这三个要素可快速得到 电路的全响应。
适用范围
适用于线性、时不变、一阶动态电 路的全响应分析。
优点
简化了电路分析过程,提高了求解 效率。
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求解方法
01
02
RC电路响应和三要素法
方程的通解: uCuC uC UAeRC
求特解 ---- u' C(方法二)
RC电路响应和三要素法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2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3.3 RC电路的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3.6 RL电路的响应
3.3 RC电路的响应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
稳态分量
uC
+U
电路达到 63.2%U
稳定状态 时的电压
o -36.8%U
uC
uC
uC t
仅存在 于暂态 过程中
-U
暂态分量
u C U (1 e R t ) C U (1 e t)(t 0 )
2. i电C流CiCddu的tC变化U R规e律t
3. u C 、 iC 变化曲线
t 0
iC
uCU(1eRt C )
入信号为零, 仅由电容元件的 + 初始储能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U -
2 t 0 R
1
S
+
iC
u
–
R
u
+ C–
c
实质:RC电路的放电过程
图示电路
uC(0)U
换t =路0时前开电关路S已 处1稳, 电态容uCC(经0电)阻UR 放电
1.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t 0)
(1) 列 KVL方程 uRuC 0 一阶线性常系数
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并了解电路的性能。
03 三要素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一阶动 态电路。
04 三要素法在一阶动态电路 中的应用
电容电压的计算
总结词
通过三要素法,可以计算出电容电压 的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
详细描述
在三要素法中,电容电压的初始值可 以通过初始条件计算得出,稳态值则 根据换路定律确定,而时间常数是电 路中电容器充放电的时间。
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三要素法在分析一阶动态电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于高阶动态电 路的分析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前对于三要素法的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需加强,特效率。
未来研究可以探索将三要素法与其他电路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拓展其应用范围和提高分析精度,同时也 可以研究如何将三要素法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等。
实例二:简单RL电路的响应分析
总结词
RL电路的响应分析
详细描述
RL电路由一个电阻R和一个电感L组成,其 响应也可以通过三要素法进行计算。根据三 要素法,RL电路的响应由初始值、时间常数
和稳态值三个要素决定。初始值是电感在 t=0时的电流或电压值,时间常数是RL的乘 积,稳态值是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的电流或
背景
在电子工程和电路分析领域,一阶动态电路是常见的基本电路之一。了解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特性对于电子设备 和系统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素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一阶动态电路的分析 和设计中。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一阶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旨在深入理解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特性,掌握三要 素法的应用技巧,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一阶RC电路的暂态过程 - 电子技术
一阶RC电路的暂态过程 - 电子技术分析一阶RC电路的暂态过程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经典法和三要素法,下面以图3-6所示的电路为例,对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介绍。
1、经典法图3-6所示电路,t=0时开关S闭合,电源对电容充电,从而产生过渡过程。
根据KVL,得回路电压方程为而:从而得微分方程:此微分方程的通解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特解,一个是齐次方程式的解,即:特解可以是满足方程式的任何一个解,假定换路后,t→时电路已达稳定,电容C的电压为稳态分量,那么它是满足方程式的一个解。
对于图3-6所示的RC串联电路:==US。
微分方程的齐次方程式为:令其通解为,代入齐次微分方程式可得特征方程式是:所以,特征方程式的根为:式中,其量纲为(秒),称为电路暂态过程的时间常数。
因此微分方程的通解=+积分常数A需用初始条件来确定。
在t=0时=+=+A由此可得:A=-因此+上述利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分析一阶RC电路的暂态过程的方法称为经典法,经典分析法步骤较多,为便于掌握,现归纳如下:(1)用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换路后电路的微分方程式。
(2)解微分方程。
解微分方程通常比较麻烦,对于一阶RC电路有一种更方便、更常用的分析方法——三要素法。
2、三要素法通过经典分析法我们得到图3-6所示电路暂态过程中电容电压为: +上述结果可归纳为一种简单的解题方法,称为“三要素法”,式中只要知道稳态值,初始值和时间常数,这“三要素”,则便被唯一确定。
这种利用“三要素”来实现电路暂态分析的方法,称“三要素法”。
虽然上述式子由图3-6所示的电路提出,但它适合于任何含一个储能元件的一阶电路在阶跃(或直流)信号激励下的过程分析。
而经典法则适用于任何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在“三要素”中,特别要注意时间常数,前面已定义,一阶RC电路仅有一个电容元件,C即为电容器的电容量,而R为换路后的电路中除去电容后所得无源二端口网络等值电阻。
下面以直流(激励源为常数)一阶电路为例应用“三要素法”分析电路的响应。
RC电路的响应
3.3 RC电路的响应经典法分析电路的暂态过程,就是根据激励通过求解电路的微分方程以得出电路的响应。
激励和响应都是时间的函数所以这种分析又叫时域分析。
3.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输入响应------无电源激励,输入信号为零。
在此条件下,由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u C(0+)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
分析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实际上就是分析它的放电过程。
如图 3.3.1(RC串联电路,电源电压U0)。
换路前,开关S合在位置2上,电源对电容充电。
t=0时将开关从位置2合到位置1,使电路脱离电源,输入信号为零。
此时,电容已储有能量,其上电压的初始值u C(0+)=U0;于是电容经过电阻R开始放电。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t≥0时的电路微分方程RCdu C/dt+u C=0 3.3.1式中 i=Cdu C/dt令式 3.3.1的通解为 u C=Ae pt代入3.3.1并消去公因子Ae pt得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 RCp+1=0 其根为p=-1/RC于是式3.3.1的通解为 u C=Ae-1t/RC定积分常数A。
根据换路定则,在t=0+时,u C(0+)=U0,则A=U0。
所以 u C= U0e-1t/RC= U0 e-1/τ ------ 3.3.3 C图3.3.1RC放电电路-+-U+u C-t=0+u CSiR其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3.2所示。
它的初始值为U 0,按指数规律衰减而趋于零。
式3.3.3中,τ=RC 它具有时间的量纲,所以称电路时间常数。
决定u C 衰减的快慢。
当t=τ时, u C = U 0e -1=U 0/2.718=36.8%U 0 可见τ等于电压u C 衰减到初始值U 0的36.8%所需的时间。
可以用数学证明,指数曲线上任意点的次切距的长度都等于τ。
以初始点为例〖图3.3.2(a )〗du C /dt=-U 0/τ 即过初始点的切线与横轴相交于τ。
从理论上讲,电路只有经过t=∞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
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三要素法
+
24V –
S(t=0)
4 iL 0.6H
解 (1)第一种方法 iL (0 ) iL (0- ) 24 / 4 6A L R 0.6 12 1 20s
零输入响应: iL (t) 6e-20tA
第8 页
8
+
24V –
S(t=0)
4 iL 0.6H
iL() 24 / 4+8 2A
全解为: uC(t) = uC' + uC"
特解 uC' = US t -
通解 uC Ae
由初始值定A uC (0-)=U0
uC (0+)=A+US=U0 A=U0 - US
-t
t
-
uC US Ae US (U0 - US)e t 0
= RC
第2 页
(3)全响应的两种分解方式
uC 2
0.667 0
t
第 16 页
例题 t=0时 ,开关闭合,求t >0后的iL 、 i1 、 i2
i1 +
10V –
5
5
iL
0.5H
i2 +
20V
–
解 iL 0 iL 0- 10 / 5 2A
iL 10 / 5 20 / 5 6A
L R 0.5 5 / /5 0.2s
i() 10 / 2 5A
u =0
i t 5 - 3.74e-2t-0.2 A
S1(t=0) 2 i u
+ 10V
-
3
S2(t=0.2s)
1
u
t
0
7.48
-
0
-
e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 了解RC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 研究如何使用三要素法对RC电路进行分析
- 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记录
实验材料:
- 电源(直流电源或函数信号发生器)
- 电阻(R)
- 电容(C)
- 测量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实验步骤:
1. 搭建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连接起来。
2. 连接电源,并调节合适的电压或频率。
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记录数据。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值。
5.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RC电路的响应和特性。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RC电路的响应曲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具体结果如下:
- 电压随时间指数衰减,呈指数函数的形式。
- 在RC电路中,电容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常数与电阻和电容的
数值相关。
- 当电阻或电容的数值增加时,充电/放电时间常数增加,电路
响应的时间变慢。
结论:
通过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我们了解了RC电路的基本特性
和响应规律。
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对电路的响应时间有直接影响,加
深了对RC电路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注意事项:
-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路搭建的正确性和安全操作。
-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并详细,以便后续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验证。
- 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 xxx
[2] xxx。
rc电路的三要素法
rc电路的三要素法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电路。
在RC电路中,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受到电阻的影响。
为了分析RC电路的特性和行为,我们可以借助三要素法。
三要素法是一种用于分析电路的方法,它将电路分解为三个要素:电源、电容和电阻。
通过研究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RC电路的行为。
我们来看电源。
电源是RC电路中的能量来源,它提供电流。
在RC 电路中,电源的电压可以是直流或交流。
直流电压是恒定的,而交流电压则是周期性变化的。
电源的电压决定了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速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电容。
电容是RC电路中的一个关键元件,它可以存储电荷并产生电场。
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当电源施加电压时,电荷会在导体板之间积累。
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它存储和释放电荷的能力就越强。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取决于电源的电压和电阻。
我们来看电阻。
电阻是RC电路中的另一个关键元件,它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速度。
当电容器充电时,电阻限制了电流的流动,使得电荷积累在电容器上。
当电容器放电时,电阻同样限制了电流的流动,使得电荷从电容器中释放出来。
通过三要素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RC电路的行为。
当电源施加电压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电源电压。
充电的速度取决于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大小。
一旦电容器充满电荷,电容器将无法再吸收更多的电荷。
当电源停止施加电压时,电容器开始放电。
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逐渐下降,直到与电源电压相等。
放电的速度同样取决于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大小。
一旦电容器释放完所有电荷,电容器将不再具有电压。
通过三要素法,我们可以分析RC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通过调整电源的电压、电容器的容量和电阻的大小,我们可以控制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速度。
这对于设计和优化RC电路非常重要。
总结一下,RC电路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
通过三要素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RC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rc电路的全响应
rc电路的全响应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一种电路,其全响应是指电路中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总和。
全响应的求解对于理解RC电路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电子工程学和通信工程学中。
当一个RC电路被连接到一个电源上时,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理解RC电路的响应方式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设计与操控该电路,也可以了解其如何与其他元件相互作用。
一个RC电路的全响应由两个部分组成:自由响应和强制响应。
自由响应是当电路断开电源时电容器内储存电荷以及在电容器与电阻中储存的能量导致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强制响应是由于输入的电磁场而引起的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在一个RC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速度取决于电容的大小以及电阻的阻值。
当电容越大时,电路的响应速度就越慢,因为电流在电容器中充电和放电所需要的时间更长。
相反,当电阻的阻值越大时,电路的响应速度就越快,因为电容器在电阻中放电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此外,对于一个RC电路来说,其全响应将受到外部信号的影响。
这些外部信号可以是干扰,也可以是电源信号。
因此,RC电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电容和电阻值来实现不同的响应速度,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或电流来控制其响应。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个RC电路的全响应也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这对于电子工程师和通信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数学模型,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电路的响应,并对其进行优化和设计。
总之,RC电路的全响应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利用该电路。
因此,对于任何对电子工程或通信工程感兴趣的人来说,了解RC电路的全响应是非常重要的。
RC电路分析
9 RC 一阶电路(动态特性 频率响应)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串联起来的RC 电路看起来是很简单的电路。
实际上其中的现象已经相当复杂,这些现象涉及到的概念和分析方法,是电子电路中随处要用到的,务必仔细领悟。
9.1 零输入响应1.电容上电压的过渡过程先从数学上最简单的情形来看RC 电路的特性。
在图9.1 中,描述了问题的物理模型。
假定RC 电路接在一个电压值为V 的直流电源上很长的时间了,电容上的电压已与电源相等(关于充电的过程在后面讲解),在某时刻t 0突然将电阻左端S 接地,此后电容上的电压会怎么变化呢?应该是进入了图中表示的放电状态。
理论分析时,将时刻t 0取作时间的零点。
数学上要解一个满足初值条件的微分方程。
看放电的电路图,设电容上的电压为v C ,则电路中电流dt dv C i C =, 依据KVL 定律,建立电路方程:0=+dt dv RCv C C初值条件是 ()V v C =0 像上面电路方程这样右边等于零的微分方程称为齐次方程。
设其解是一个指数函数: ()t C e t v S K =K 和S 是待定常数。
代入齐次方程得 0=KS +K S S t t eRC e约去相同部分得 0=S +1RC 于是 RC 1-=S齐次方程通解 ()RC tC e t v -K =还有一个待定常数K 要由初值条件来定: ()V K Ke v C ===00最后得到: ()τt RCt C Ve Vet v --== 在上式中,引入记号RC =τ,这是一个由电路元件参数决定的参数,称为时间常数。
它有什么物理意义呢?在时间t = τ 处, ()V V Ve v 0.368=e ==-1-C τττ 时间常数 τ是电容上电压下降到初始值的1/e =36.8% 经历的时间。
当t = 4 τ 时,()V v 0183.0=4C τ,已经很小,一般认为电路进入稳态。
数学上描述上述物理过程可用分段描述的方式,如图9.1 中表示的由V 到0的“阶跃波”的输入信号,取开始突变的时间作为时间的0点,可以描述为:()()0=S ≤t V t v 对 ;()()00=S ≥t t v 对。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三RC电路三要素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RC电路三要素法的基本原理;2.学习使用瞬态响应测量电路的方法;3.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和测量设备1.函数信号发生器2.直流电源3.示波器4.万用表5.电阻(10kΩ)6.电容(1μF)7.电感(可选)三、实验原理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
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可以把RC电路分为充电、放电、稳态三个阶段。
1.充电阶段:当RC电路接通电源时,电容开始充电,电流逐渐变小。
2.放电阶段:当电压达到峰值后,电容开始放电,电流逐渐变大。
3.稳态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路达到稳态,电容的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
通过测量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可以了解RC电路的特性。
四、实验内容1.搭建RC电路:按照实验方案搭建RC电路。
2.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幅值,使电压波形适合测量。
3.设置示波器:将示波器接入电路,调节示波器参数,观察电压和电流波形。
4.测量曲线:分别测量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并记录数据。
5.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值。
五、实验步骤1.搭建RC电路:将电阻和电容按照实验方案连接起来。
2.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幅值,并输入到电路中。
3.设置示波器:将示波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示波器参数,使得波形清晰可见。
4.测量曲线:观察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并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和电流数据。
5.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值。
六、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绘制RC电路的充电曲线和放电曲线。
根据曲线拟合的结果,计算出RC电路的电阻和电容值。
七、实验讨论2.如何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精度?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RC电路三要素法的基本原理,学会了使用瞬态响应测量电路的方法,掌握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对RC电路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提高了实验技能。
5-4、5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三要素法1(new)(乙)
−
t
τ
u
C (0 )=U0
uC (= t ) U S + Ae
τ
τ =RC
− t
由起始值定A
uC (0+)=A+US=U0
uC = U S + (U 0 − U S )e
∴ A=U0 - US
t≥0
τ
(1). 全响应 = 强制分量(特解、稳态解)+自由分量(齐次解、暂态解)
uC (t ) =U S + (U 0 − U S )e
(0 < t ≤ 0.2)
i (A) 5 2 0.2 1.26 t(s)
i (t )= 5 − 3.74e −2(t −0.2) A ( t ≥ 0.2)
)A 例:某一阶电路在阶跃函数US 1(t) 激励下响应 i (t ) = (4 − 3 e 若将其初始状态量增加为二倍,此响应变为? 若将激励增加为三倍,此响应变为? 若将其初始状态量增加为二倍,同时将激励增加为三倍, 此响应变为? i (t ) = 2 × i (t ) + i (t )
零状态响应
−
τ
(t ≥ 0)
零输入响应
uC
US U0 0
全响应
零状态响应
t
零输入响应
二.
df (t ) + bf (t ) = u (t ) 一阶电路的数学模型是一阶微分方程:a dt
其解答一般形式为: 令 t = 0+
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
= f (t )
f (0+ = )
f P (t ) + A e
t ≥ t1
§5-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和三要素法
三要素法
3.4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只含有一个储能元件或可等效为一个储能元件的线性电路,不论是简单的或复杂的,它的微分方程都是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这种电路称为一阶线性电路。
上述的RC 电路是一阶线性电路,电路的响应是由稳态分量(包括零值)和暂态分量两部分相加而得,如写成一般式子,则为f (t )= f ′(t )+ f ″(t )= f (∞)+A e -t/τ式中 f (t )是电流或电压,f (∞)是稳态分量,A e -t/τ是暂态分量。
若初始值为 f (0+), 则得 A=f (0+)-f (∞) 于是f (t )= f (∞)+[f (0+)-f (∞)]e -t/τ 这就是分析一阶线性电路的暂态过程中任意变量的一般公式[式(3.3.11)中变量是u C ]。
只要求得f (0+)、f (∞)和τ这三个 “要素”,就能直接写出电路的响应。
至于电路响应的变化曲线,如图3.4.1所示,都是按指数规律变化的(增长或衰减)。
下面举例说明三要素法的应用。
例3.4.1应用三要素法求例3.3.3中的u C 。
例3.4.2求图3.4.2(a )所示电路在t ≥0时的u 0和u C 。
设u C (0-)=0。
例3.4.3在图3.4.3中,U=20v ,C=4uF, R=50k Ω。
在t=0时闭合S 1,在f(∞)f(∞)图3.4.1f(t)的变化曲线(c)f(∞)=0τOOt(c)f(∞)≠0t τ(b )f(0+)≠0(a )f(0+)=0f(0+)f(∞)f(0+)f(t )f(t )τOOtf(0+)τt f(t )f(t )t=0.1s时闭合S2,求闭合后的电压u R。
设u C(0-)=0。
例3.4.4在图3.4.4(a)的电容分压电路中,设u C1(0-)= u C2(0-)=0,试求t≥0时的u C1或u C2。
RC电路的全响应
RC电路的全响应
RC电路同时具有初始储能和电源激励条件下的响应称作电路全响应。
计算电路全响应与计算零状态响应一样,都可通过求解电路的微分方程得出,也可以用“三要素法”进行分析,不同的只是电路有初始储能。
用“三要素法”通常更加方便,下面的例子用“三要素法”进行分析。
例1电路如图3-13所示,
时已处于稳态。
时开关闭合,试求电容元件两端
电压(t)和电流。
解:时已处于稳态,
即电容的初始电压为换路前电容的开路电压
uC(0-)=
根据换路定律,电容电压的初始值uC(0+)=uC(0-)=6V
t=时,稳态值为换路后电容的开路电压,因此
时间常数,其中R为换路后的电路从电容端看无源二端网络的等值电阻。
+
=
uC及iC的波形图如图3-14所示。
例2电路如图3-15所示,
换路前已处于稳态,时开关闭合,试求换路后()的。
解:换路前()时
换路后
达稳定时
时间常数
于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为什么在 t = 0时 电流最大?
uC U
t ( 1 e RC
iC uC
U R
U
uC
)
4. 充电时间常数 的物理意义 当t=时
iC
t
uC ( ) U (1 e 1 ) 63.2 %U
表示电容电压 uC 从初始值上升到 稳态值的 63.2% 时所需的时间。
3 .3 .3 RC电路的全响应
t ( t ) U e RC
uC Ue
1
36.8
0 0
U
时间常数 等于电压 uC衰减到初始值U0 的 36.8 0 0
所需的时间。
时间常数
uC Ue RC Ue
U
的物理意义 t
t
τ RC
uc
0.368U 0
1 2 3
时间越长。
越大,曲线变化越慢,u 达到稳态所需要的
当 t =5 时,过渡过程基本结束,uC达到稳态值。
3.3.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s
i R
零状态响应: 储能元件的初 + t 0 + 始能量为零, 仅由电源激励 U C _ uC _ 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 uC (0 -) = 0 实质:RC电路的充电过程 分析:在t = 0时,合上开关s, 此时, 电路实为输入一 u 个阶跃电压u,如图。 U 与恒定电压不同,其
uR uC U
U _
uC U Ae 方程的通解: uC uC
C
RC
求特解 ---- u'C(方法二)
u'C ( t ) uC () U
duC RC uC 0 的解 通解即: t dt pt 其解:uC Ae Ae RC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C
1 2 3
t
(3) 暂态时间 理论上认为 t
、uC 0电路达稳态 工程上认为 t ( 3 ~ 5) 、 uC 0电容放电基本结束。
t e 随时间而衰减
t
uC
e
t
1 e
2
3
4
5
6
e
2
e
3
e
4
e
5
e
6
0.368U 0.135U 0.050U 0.018U 0.007U 0.002U
求对应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uC
uC U Ae uC uC
确定积分常数A
t
(令 RC)
根据换路定则在 t=0+时, uC (0 ) 0
则A U
(3)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
uC
稳态分量
+U 电路达到 63.2%U 稳定状态 o 时的电压 -36.8%U
3 .3 .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 t 0
S
R
c
dt
duC pt (2) 解方程: RC uC 0 通解 : uC A e dt 1 特征方程 RCP 1 0 P
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由初始值确定积分常数 A
uC A e RC
RC t
根据换路定则 ,t (0 )时,uC (0 ) U , 可得
AU (3)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
t RC
t0 电容电压 uC 从初始值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减的快慢由RC 决定。
uC U e
uC (0 ) e
t
2. 电流及电阻电压的变化规律 电容电压
t U e RC
uC
放电电流
uC
O
t duC U RC iC C e
U
Ue
t RC
uC
uC
uC
t uC
仅存在 于暂态 过程中
-U
uC U
t ( 1 e RC
暂态分量
) U ( 1 e ) (t 0)
t
2. 电流 iC 的变化规律
duC U iC C e t0 dt R 3. uC 、 iC 变化曲线
0 t0 电压u表达式 u U t 0
O 阶跃电压
t
3.3.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 uC的变化规律 (1) 列 KVL方程 +
t 0
s
i R C
+ _ uc
duC RC uC U uC (0 -) = 0 dt 方程的通解 =方程的特解 + 对应齐次方程的通解 uC 即 uC ( t ) uC 一阶线性常系数 (2) 解方程 duC RC uC U 非齐次微分方程 求特解 u'C : dt dK 设:u'C K 代入方程, U RC K dt 解得:K U 即:u' U t
电阻电压:
dt
R
u R iC
t R U e RC
iC
uR
t
3、uC、iC、u R变化曲线
4. 放电时间常数 令:
(1) 量纲
RC
单位: S
q It s V
时间常数 决定电路暂态过程变化的快慢
(2) 物理意义
当t
时
uC
求 稳态值 (三要素) 时间常数
零输入响应: 无电源激励, 输 + u– R 入信号为零, 仅由电容元件的 + 1 + uC U 初始储能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 iC – 实质:RC电路的放电过程 图示电路 uC (0 ) U 换路前电路已处稳态 uC (0 ) U t =0时开关 S 1 , 电容C 经电阻R 放电 1. 电容电压 uC 的变化规律(t 0) (1) 列 KVL方程 uR uC 0 一阶线性常系数 duC 齐次微分方程 C C uR R dt d u 代入上式得 RC C uC 0
3.6 RL电路的响应
3.3 RC电路的响应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求解方法 一阶电路 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可等效为一个储能元件的线 性电路, 且由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称为一阶线性电 路。 求解方法 1. 经典法: 根据激励(电源电压或电流),通过求解 电路的微分方程得出电路的响应(电压和电流)。 2. 三要素法 初始值
课前提问:
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 则i(0)为( )。
(a)0A
(b)0.6A
(c)0.3A
答:(a)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
3.2 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
3.3 RC电路的响应
3.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3.5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