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亚地区大型与超大型金属矿床
中亚“金腰带”:卡特巴阿苏金矿
![中亚“金腰带”:卡特巴阿苏金矿](https://img.taocdn.com/s3/m/27f9a02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2.png)
ights Reserved.ights Reserved.2013年5月,新疆地质工作者经过10年的艰辛努力,在伊犁新源县发现评价了一处特大型金矿———卡特巴阿苏金矿,可提交金资源量53吨,远景金资源量有望上百吨,潜在经济价值近200亿元。
这是自1988年新疆地矿局第一区调大队在伊犁地区发现阿希特大型金矿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国人为之鼓舞。
卡特巴阿苏金矿是天山山脉“中亚金腰带”的一部分。
“中亚金腰带”是一条世界级成矿带,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几个国家在这条成矿带发现了众多大型、超大型金矿。
此前,中国在这条成矿带尚未发现大型金矿。
卡特巴阿苏金矿的发现,意味着这条“中亚金腰带”向中国境内延续。
据新疆地矿局总工程师董连慧介绍,卡特巴阿苏金矿作为中天山地区唯一的特大型金矿,与中亚国家众多大型、超大型金矿同处一个成矿区域,成矿条件优越,找矿前景乐观。
同时,与斑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找矿开辟了西天山那拉提一带的找矿新方向。
卡特巴阿苏金矿矿区位于新疆西天山西段,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
唤起沉睡千年的“金凤凰”卡特巴阿苏工区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植被覆盖厚,可以想象,发现一条不足一米宽的褐铁矿化花岗岩,是一件发生概率极小的事情。
但任何线索都躲不过项目负责杨维忠的眼睛,在路边休息时杨维忠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小小金矿化带露头,这引起了他的重视。
在他的招呼下,大家卸去身上的负重凑到一起观察,初步判定是黄钾铁钒化。
尽管身体疲乏,大伙还是在这里又取了两个8公斤的化学样品,4人把背包里的重量匀了匀,带着美好的憧憬返回了营地。
很快化验结果出来了,样品品位7.2克吨(即每吨可提炼出7.2克黄金,这个比例在矿业品位中是很高的,预示着这将是一个富矿),整个分队沸腾了。
在七分队的地质草图上,卡特巴阿苏从发72 ights Reserved.现蚀变,到变成金光闪耀的矿石,让参与施工的人们信心十足。
下一步摆在大家面前一个棘手问题,之前的研究发现卡特巴阿苏处在有利成矿部位,找矿前景可观,随着普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和钻探验证工作的进行,就要修工区的路,少说前期也得投资1000多万元,这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一道大槛。
中亚地区各国矿产资源现状
![中亚地区各国矿产资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bf2a97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8.png)
中亚各国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均为各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占外贸出口份额很大,深受中亚地区各国政府重视。
中亚地区各国的资源现状是:1.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石油、天然气、铀、钨、铜、铁、锰、铝、铬、金、铅、锌、钼和磷最有优势,还有钒钛、锡、稀有和稀土金属。
境内共发现各种金属矿床1300多个,矿点4200个。
商业矿床1063个,其中已开采285个,后备75个,具有可靠储量的有218个,其它204个。
已探明矿产90多种,钨储量居世界第1位,铬和磷矿石储量居世界第2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居亚洲第1位。
探明铜矿储量居世界第5位(铜4263.36×104t,约占世界储量的6%),居亚洲首位。
金矿的潜在资源量位居世界第4位;探明资源量居世界第8位,居中亚各国第2位,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年产黄金近10t,居世界第9位,居中亚各国第3位,次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黄金储量来源于199个金矿床,其中大部分为伴生金矿床,伴生金储量占哈萨克斯坦黄金总储量的68%;只有一半金矿床具有开采价值。
探明黄金储量主要集中在瓦西里科夫(360t)、巴克尔奇克(277t)、阿克巴凯(180t)、苏兹达尔和米吉克金矿床中。
哈萨克斯坦有专一和非专一黄金生产企业30多家,约1/3的黄金产量来源于专一黄金生产企业,约2/3黄金的产量来源于铜、铅锌冶炼公司。
哈萨克斯坦黄金产量呈现下降趋势,每年以9%的速度下降,至2003年黄金产量为9.939t。
石油可采储量2 ,025,772×106t,其中的60%与里海水域有关。
天然气——1,209,544×108m3,凝析油——31,162 .4×106t。
专家估计,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蕴藏量为230×108t,其中130×108t集中在里海,油气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3位。
煤炭储量为1 400×108t。
矿产资源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乌兹别克斯坦篇
![矿产资源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乌兹别克斯坦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e8523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4.png)
矿产资源丨中亚五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乌兹别克斯坦篇乌兹别克斯坦地质图(地测部刘亚辉)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以下称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亚洲中部偏西,东临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北部、西部同哈萨克斯坦毗邻,南部与土库曼斯坦、阿富汗接壤。
乌兹别克斯坦夹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河流域之间,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和低地位于西北部景色单一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南部位于天山山脉和吉萨尔—阿赖山脉的西缘,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就位于此。
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为44.89万km²,人口2800万(截止到2010年1月1日),首都为塔什干市。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在中亚地区比较发达,其综合国力居中亚地区第2位,在中亚五国中经济最为平稳。
一、矿产资源概况乌兹别克斯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乌拉尔-蒙古巨型构造带中,主体属南天山晚海西褶皱系。
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发现118种矿产,其中已开采利用的有60余种。
全国有1800多个矿床和近1000个远景矿点,现已探明1500多个矿床,其中油气田188个,煤矿3个,贵金属矿床48个,有色、稀有和放射性金属矿床43个,黑色金属矿床5个,非金属矿床37个,矿山化工原料矿床22个,宝玉石矿床30个,各类建筑材料矿床525个,淡水和矿化地下水源地357个。
其中40%以上的探明矿床已投入开采。
其中对于乌兹别克斯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是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矿物废料以及地下水。
乌兹别克斯坦的金、铀、铜、岩盐与钾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金储量名列世界前五名,产量居世界前十位,铀的储量和产量均已跻身世界十强之列。
在中亚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储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储量少于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居第三位。
二、主要金属矿产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金属矿产中,资源最丰富的当属金和铜,分别有世界级的大型矿床穆龙套金矿和阿尔玛雷克斑岩铜矿。
1、金在已证实的储量中,乌兹别克斯坦金的储量居世界第4位,而产量居世界第8位,每年生产黄金80多t。
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浅析
![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6cb779ed630b1c59eeb5d9.png)
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浅析叶斯波拉提·浩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博故图金矿是近年来新疆西天山地区发现的一重要的金矿床,位于新疆特克斯县城北东部依什基里克成矿带东段。
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的NW 或EW 向断裂构造破碎带是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产出特点呈透镜状和脉状。
由金矿体到两侧火山岩地层围岩,基本对称依次出现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等热液蚀变。
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银金矿、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玉髓、方解石、绢云母等是其主要的矿石矿物组成。
该矿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
下文针对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博故图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5-0067-2收稿日期:2019-05作者简介:叶斯波拉提·浩兰,生于1987年,哈萨克族,新疆阿勒泰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西天山成矿带是中亚天山向我国境内的东延部分,有“亚洲金腰带”之称,特别是众多大型超大型金、铜矿床在临近中亚天山地区陆续被发现,显示该区巨大的找矿潜力,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地质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针对该去开展过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发现了一大批铜、金矿床(点)。
而博古图金矿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该矿金资源储量巨大,具有非常优越的找矿前景。
文中主要对博故图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展开分析探讨,希望能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区域地质特征博故图金矿位于哈萨克斯坦~什基里克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呈EW 向狭长带状分布,是在元古宙变质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石炭二叠纪火山~沉积盆地,以产金、铜、铅锌矿为主,是西天山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
矿带呈近EW 向带状展布。
博故图金矿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地层中,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主要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
中国16个重要成矿带简介(2)
![中国16个重要成矿带简介(2)](https://img.taocdn.com/s3/m/3fa98f76b307e87101f696be.png)
立志当早,存高远中国16 个重要成矿带简介(2)3.天山成矿带工作区位于新疆中部,西起中国新疆西部国界,东至新疆甘肃省界;北起准噶尔盆地南缘,南止塔里木盆地北缘。
总面积约55 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较方便。
天山成矿带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亚洲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横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两个重要的成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天山地区已发现各类矿产136 种。
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镍、金等。
天山地区共划分出18 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东天山5 处,西天山10 处,西南天山3 处。
主攻铜、铅、锌、镍、金、铁等矿产。
以东天山哈尔里克铜镍金成矿带、觉罗塔格金铜铁成矿带和西天山博罗霍洛山铜金成矿带和那拉提铜镍金成矿带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加强与中亚地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的对比研究,新发现一批具有大中型资源远景的矿产地,形成一批铜多金属后备勘查基地。
重点加强卡拉塔格铜金矿、北达巴特铜多金属矿、莱历斯高尔铜钼矿、玉希莫洛盖铜矿、双龙铜矿、土墩铜镍矿、乌拉根铅锌矿等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的勘查工作。
预期新增储量铜500 万吨、铅锌300 万吨、镍30 万吨、金50 吨;新发现矿产地50~60 处;提供普查详查基地10~20 处。
4.南岭成矿带南岭成矿带跨越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省(区),面积约16 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发达,钨、锡、铋、铅锌、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
南岭地区横跨扬子、华夏两个板块,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
中亚地区南天山大型金矿带的地质特征_成矿模型和勘查准则_毛景文
![中亚地区南天山大型金矿带的地质特征_成矿模型和勘查准则_毛景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679fc13186bceb19e8bbbc.png)
大石英脉组成大多数矿体的中轴,周围有大量 石英细网脉, 伴随有强烈的黑云母 A 长石 A 石英蚀变 岩。穆龙套的主成矿元素为L(、 N/和L;、 #), L0次之。
图!
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剖面( 据 #$%&%’()*+ 等, ,--- )
./01 ! #234/*5 *6 4$2 7(8*504%( 0*89 92:*;/4, <=)2’/;4%5
变泥岩( 矿上岩层) ; 变泥岩( 含矿岩层) ; , —古生代变砂岩、 ! —古生代变粉砂岩、 > —古生代变砂岩; ? —古生代变粉砂岩、 变泥质岩; @ —前寒武系—下寒武统片岩 A碳酸盐岩; B —前寒武系—下寒武统结晶片岩; C —矿体; D —断层; - —钻孔
第 !" 卷 第 "! 期
E] 代花岗片麻岩 [ 。 里菲—文德( 海相变 - @B3.BF3 )$)
南侧一组相互平行的断裂的控制。它们主要包括剪 切带赋存的造山型金矿, 但是也与夕卡岩金多金属 矿、 金(银(贱金属和金砷锑汞矿床有关
[ -./]
。
前苏联解体后, 地质资料解密, 令西方矿业和 地质科学界最为关注的是南天山大型金矿带, 其中 拥有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 和吉尔吉 )"#"%0$") 斯斯坦东部的库姆特尔( 世界级矿床, 前者 1"20*#)
!@] 究[ , 矿柱受陡倾构造控制, 为一个淋滤主带, 总体
在金矿床内, 金主要出现于受同构造韧脆性剪切带 控制的石英脉中。这些韧脆性剪切带往往是区域大 断裂的分支构造。与中国造山型金矿雷同, 成矿流
,B, !"H!>] 体以低盐度、 富 EF!、 含EG?为特征 [ 。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5c9cc6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a.png)
中亚五国优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中亚成矿单元划分中亚地区大型超大型铀及煤矿床分布及重要矿集区中亚地区油气田及重要含油气盆地编者按:中亚五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石油、煤炭、铁、锰、铬、铜、钼、金、锑、锌、铝土等矿种的储量和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资源潜力巨大。
加强与中亚五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对缓解我国资源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企业到中亚开展矿业投资,应综合考虑目标国的矿业环境,充分了解中亚五国的矿业领域发展现状。
五国成矿域中亚五国是指位于亚洲腹地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经过近十年艰难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如今那里的社会秩序已基本稳定,经济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矿业的发展在其中起到了支柱性作用。
中亚五国主体上属古亚洲洋构造域,南部边缘属特提斯构造域。
该区域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地质演化,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储量以及资源潜力毫不逊色于环太平洋和特提斯两个巨型成矿域。
根据成守德(2O1O)对中亚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将该地区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东欧板块、塔里木——卡拉库姆和青藏——中伊朗5个成矿域。
五国优势矿产能源矿产——中亚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铀资源,尤其是铀和天然气的储量在世界上占相当高的比例。
区域能源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石油储量为42.8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1%;天然气储量为11.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6.2%。
重要的油气盆地包括滨里海盆地、滨咸海盆地和锡尔河盆地等7个油气盆地,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铀矿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可靠铀资源量为41.2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1.7%。
重要铀矿区包括北哈萨克、伊犁、锡尔河、楚——伊犁、滨里海、中克孜勒库姆等6个矿集区。
其中锡尔河矿集区分布有伊尔科尔和南哈拉桑等十余处大型以上铀矿,北哈萨克矿集区也分布有谢米兹拜和格拉切夫等8处大型以上铀矿。
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特大型金矿床
![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特大型金矿床](https://img.taocdn.com/s3/m/d92f397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e.png)
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特大型金矿床巾亚信囊,j,资料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特大型金矿床刘春涌译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已探明黄金远景资源量5O00t,是目前世界储量和产量最大的金矿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金矿床.它以规模特别巨大而闻名世界,在地理上位于南天山西段努拉套山北侧,行政区划属乌兹别克斯坦中部纳沃伊州,地理坐标为北纬41.15,东经64.14.交通方便,已有公路和铁路直达矿山.1.矿床发现简史19世纪末,俄罗斯科学院在中亚开展了区域地质普查工作,调查发现萨马尔西部岩石显示弱含金性,部分石英脉样品中含自然金.1928年舍尔巴科夫指出了沙漠西南部(即现在穆龙套金矿田所在位置)的含金价值.据此,1931-1932年,俄罗斯科学院组建克孜勒库姆勘探队在该区开展了大范围的金矿地质调查工作,查明了克孜勒库姆一带石英脉中含金.稍后,1934-1939年,勘探队在别萨巴附近发现新的金矿点和其它矿种的矿点.在此基础上,于1940年编制出第一份中亚金矿地质分布图并对中亚金矿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告划分出乌拉尔一南天山巨大的黄金成矿带,指明了克孜勒库姆的金矿成矿远景.二战期问,金矿调查工作曾一度停止.20世纪50年代初,乌兹别克斯坦地质部门组织领导了在乌境内广泛开展金矿综合地质普查和研究的工作.随后的工作证实了中克孜勒库姆山脉和努拉套山脉的黄金成矿远景.1956~1957年,广泛运用地质一地球物理一地球化学方法,发现了一系列目高含金矿点和金一砷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根据高含金矿点和金一砷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决定在穆龙套一带开展金矿详查.1958年在穆龙套矿床范围内的探槽中发现了第一条具工业价值的石英脉.详查发现,不仅石英脉中含黄金矿化,而且在围岩中也含有黄金矿化.随后很陕开展了钻探验证,1960-1965 年,钻探证实穆龙套矿床为一延深巨大的柱状矿楼,矿柱向东北缓倾伏.在首轮勘探中全部采用传统方法确定大石英脉型工业矿体,具工业矿体的大石英脉大多分布在矿区的西部.在矿化岩石中最具工业价值的是交代次生石英岩化岩石.1965年工作人员提交了勘探储量报告并获得批准,主管部门当即决定建没矿山.1965-1969年,以补充勘探和矿床储量总量计算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进行了开采前的矿山基础设施建设.1969年开始露天开采穆龙套矿床,并于当年冶炼出首块金锭.在穆龙套金矿床勘探取得的巨大成果推动下,在努拉套和克孜勒库姆地区加强了金矿地质普查和专题科研工作,填制了中大比例尺的一系列基础地质图和成矿预测图, 开展了构造一建造,地层古生物,岩相古地理,成矿作用,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成矿预测,成矿模式等一系列专题研究,进而扩大了穆龙套矿田和克孜勒库姆地区的找矿前景.40多年普查找矿和科研工作,在穆龙套矿田发现了塔姆德布拉克,巴尔潘套,阿里斯坦套,皮斯塔利,特米尔卡布克等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床,在克孜勒库姆地区发现了扎尔米坦,科奇布拉克,达吉兹套,阿曼泰套等一系列特大型,超大型,大型金矿床.这些重大发现不仅决定//,资料了金矿开采业在乌兹别克斯坦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而且也奠定了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世界产金大国的地位.由亚詹囊2.矿床地质特征穆龙套金矿床在大地构造上处于乌拉尔一南天山巨大古生代构造带中部低山丘陵地带,乌拉尔南北向构造带转向南天山近东西向构造带的转弯部位.构造带内地幔增生柱发育,地壳厚度43kin.构造带北侧具有地槽性质,南侧具冒地槽性质;区域构造发育,出现了大量逆冲断层和推覆体.乌拉尔一南天山为世界重要的金,汞,锑,铜,钨,锡,萤石成矿带,带内以盛产黄金的南天山最为着名,被世界地矿界誉为"亚洲金腰带",穆龙套金矿床就位于其中.该矿田恰处于南北向基朱万一穆龙套隐伏基底断裂和近东西向穆龙套一纳仑基底断裂的交汇处,矿区里菲系硅质岩,白云岩零星分布,寒武系仅见下寒武统碳质硅质岩建造,奥陶一志留系以细碎屑沉积岩为主,含碳质较高,其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黑云母一绿泥石亚相,泥盆石炭纪碳酸盐岩一细碎屑岩建造不整合其上.矿区侵入岩不发育,仅在其周围见有少量石炭二叠纪花岗侵入岩和超镁铁侵入岩碎块.矿田本身为奥陶系构成的背斜构造,穆龙套等主要矿床分布在该背斜的东倾伏端.含矿岩系为奥陶一泥盆系别萨潘组滨海一浅海相细碎屑岩建造形成的一套浅变质岩系.别萨潘组可分3层:下部灰色层为矿下层,主要由片岩,变砂岩和变质粉砂岩组成,厚度大于1O00m,不利于成矿;中部杂色层为含矿层,主要为细碎屑岩建造,岩性主要为黑色碳质绢云母片岩,碳质绿泥石绢云母片岩,岩石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电气石化强烈,形成厚大的次生蚀变带,伴有硫化物和白钨矿形成,厚度1O00m;上部杂色一绿色层为矿上带,主要为中粒复矿砂岩夹细砾岩薄层及透镜体,变质程度较低,为绿帘石一白云母一绿泥石亚相,蚀变较弱, 总厚900m.金的成矿热液和变质富集只在别萨潘组杂色层内形成工业矿体.金矿具有成层发育的特点,多赋存韵律构造层上部含碳质碎屑岩层中,容矿岩系内剥离断裂,张断裂和剪断裂发育.剥离断裂主要发育在碎屑岩和片岩岩段,其中发育大量石英脉,张断裂发育在矿田中部,呈雁行状排列,其内有石英或石英一电气石角砾充填,剪断裂有近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在南北向断裂中往往有黄铁矿一毒砂细脉一网脉充填.穆龙套矿床在平面上呈现一巨大的网脉体矿图1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特大型金矿床地质横剖面示意图柱,面积达4km.在网脉体内,矿化极不均匀,品位变化大,矿体形态极度复杂.一般在陡倾斜的矿带以及陡倾斜与缓倾斜交汇部位含金最富.矿脉带由一系列石英脉,石英一硫化物细脉,石英一电气石细脉和碳酸盐脉组成.大的矿脉厚达1f)~20m,长度达数百米.一般顺层的脉带含金较贫.矿床矿化厚度达数百米,矿体厚度达lO-30m,最厚可达47m.在两组断裂交汇处可形成含矿岩管,向下延伸已达1O00m以上(见图1).矿床矿石类型主要有金一石英脉型,金一石英一硫化物型,金一硫化物型3种类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自然金和显微金,偶见白钨矿及微量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是钾长圄,nn{o埘■■■_巾亚信囊小资挚石,黑云母,方解石,电气石,钠长石自然金赋存在中粗粒石英颗粒间和硫化物细脉中,微细显微金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矿石结构呈多种类型,而矿石构造主要是微细脉状和浸染状.矿石金品位最高达80xlfi,一般为1.5×103×10~,伴生有银,铜,锌,铀,钍等有益元素,可综合利用.穆龙套金矿床属黑色岩系型金矿成因类型,其成矿与含碳质碎屑岩具有密切成生关系.矿床蚀变类型为硅化,次生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钾化,钠化及黄铁矿化.成矿时代为泥盆纪.成矿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成矿机制是由于地壳深部成矿热液附加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最后在石英脉和含碳质细屑碎岩吸附成矿(见图2),即属增生地幔柱成矿,这就是穆龙套矿床含矿岩石之所以呈现柱状的原因.口1团23口4团5囡6圈7图2穆龙套金矿床成矿热液地球化学对流综合成矿模式但对矿床成因的研究和争论至今仍在进行着,有人坚持同生一后生说,有人坚持热液学,也有人坚持韧性剪切带成矿的观点.但无论怎么i兑,金矿床与碳质细碎屑岩具成生关系,这一点大家都不否认.3.穆龙套矿床的资源现状穆龙套金矿床从1969年开采以来到今天已经有34年了,现在大约每年开采40t左右的黄金.据冒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地质委员会1997年的资料,其储量,预测资源量和开采量的关系如图3所示.1967~4号露天开采场的储量(65fhn水平面以上)I453%4寸露天开采场的储量(575m水平面以上)2054%图3穆龙套矿床储量,预测资源量和开采量的关系(u/n) (据鸟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地质委员会资料)1997年已开采的储量达24.08%,最大的4号露天采矿场650m水平面以上储量占35.07%,英国HTMK矿业公司占有3.37%的贫矿石储量,美国纽茂特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尚公司合作成立的泽拉夫尚一纽茂特公司占有贫矿石储量的4.51%,而预测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32.98%.说明该矿山还有很大的开采价值,但开采成本,开采深度在增大,而开采品位在降低.对于露天开采场剥离出来的贫矿石,外国公司均用堆浸法回收其中的黄金.苏联解体后,穆龙套金矿床的找矿和研究工作始终没有间断.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地探单位和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矿床新地段实现了金矿资源量的增长.在新世纪初,共和国的地探单位和生产企业进一步收集,整理和总结已有的大量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资料的再开发,从中总结成矿规律,圈定新的金矿目标体和远景区,并对圈定的新的金矿目标体和远景区加强外野基础地质工作,以实现地质找矿的再突破.I本文主要内容译自乌兹别克斯坦TⅢIllaa~y6oB院士1998撰写并出版的"MYPYHTAY" 一书1。
中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介绍
![中国的十六个成矿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07be51f453610661ed9f48e.png)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亚铁矿石资源分布与经济利益
![中亚铁矿石资源分布与经济利益](https://img.taocdn.com/s3/m/3072a5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1.png)
中亚铁矿石资源分布与经济利益中亚地区以其丰富的铁矿石资源闻名于世,对于当地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析中亚地区铁矿石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国家通过开采和出口铁矿石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一、中亚地区铁矿石资源分布情况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产地之一。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
1.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之一,其境内分布着丰富的铁矿石矿床,特别是位于卡拉干达州的巴尔托和克拉吉诺夫斯克矿区,储量巨大,是哈萨克斯坦铁矿石产业的重要支柱。
2. 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特别是位于塔什干州和班贾尔州的铁矿石矿床,储量可观。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矿石开发与出口对该国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3. 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拥有多个铁矿石矿床,其中以巴尔坎甘矿床最为著名。
这些矿床的开发与出口对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地区被认为是该国最富有铁矿石资源的地方,柯博田和莫斯科温矿床是该国重要的铁矿石矿床之一。
塔吉克斯坦通过开采和出口这些矿床中的铁矿石,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
5.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山区地形造就了该国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塔拉斯矿床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铁矿石矿床,该国依托这一矿床的开采和出口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二、铁矿石资源的开采与经济利益中亚地区国家通过开采和出口铁矿石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这些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铁矿石产业,并与外国企业展开合作,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紧密对接。
1. 经济增长:铁矿石的开采和出口对中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国家通过铁矿石的出口获得了大量的外汇收入,有效促进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铁矿石的开采和加工也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和增加了税收收入。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
![常见矿床类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86c97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c.png)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达华州卡林地区而得名。
典型矿例:美国:Carlin,Getchell,Gold Quarry等;中国:东北寨、桥桥上、马脑壳、阳山、板其、牙他等.(小区域中的大资源)矿床特征:21。
陆缘地壳减薄拉张区.2。
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大的矿集区。
3.含矿主岩为各种不纯的(泥质、粉砂质、炭质)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钙质、炭质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
4.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高角度正断层与有利岩性层位交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5.常发育不同的围岩蚀变,蚀变带较宽,但蚀变较弱,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6。
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形态产状受高角度断层及其旁侧褶皱构造控制。
7。
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次为辉锑矿、雄黄、雌黄、辰砂、白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方解石、铁白云石、绢云母、重晶石、钠长石。
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
金以次显微-超显微形式出现(含砷硫化物中—不可见次显微金,中晚期硫化物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显微金和明金)。
8。
矿石中金品位一般低而分散,矿石储量一般在100万—1亿吨,品位1—15g/t.金储量一般为几吨至几十吨,个别达100t以上。
9.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含较高的CO2和一定量的H2S。
成矿深度一般在1—3Km。
成因:1。
含矿流体的来源:水主要来自下渗的大气降水,部分来自沉积物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生水;金属组分和硫主要来自沉积地层。
2。
含矿流体的迁移:含矿热液主要在重力(密度差)和构造应力等驱动下发生对流循环,并沿高角度断层向上运移,到达浅部后沿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的有利岩性层位渗透交代-充填成矿;金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3。
矿质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成分改变以及与近地表含氧酸性溶液的混合而使金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石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石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92d9a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1.png)
7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石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李锴强(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属于特大型金铜矿床。
由于近些年才新开发出来,因此关于其矿床矿石特征与矿床成因的系统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故其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位于我国新疆西天山那拉提结构带的北缘,受地层变化、地质结构以及岩浆热液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矿床中的矿物质来自地层,含矿热液运移通道及容矿具体空间则来自地质结构。
矿床形成的热动力来自岩浆热液。
本文将围绕“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石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这一话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新疆;卡特巴阿苏金铜矿床矿石;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1-0070-3Or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Kasba'asu gold copper deposit in XinjiangLI Kai-qiang(The First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of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Urumqi 830000,China)Abstract: The Katabela-Arsuk gold-copper deposit in Xinjiang, China is a giant gold-copper deposit. Due to its recent development, there is relatively littl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deposit's ore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making further study significant. The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arat-Tuokesu structural belt,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The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 wa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stratigraphic changes,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magmatic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The deposit's mineral elements originate from the strata, with channels for ore-bearing hydrothermal fluids and specific ore-hosting spaces provided by geological structures. The thermal dynamics that drove the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 are from magmatic hydrothermal activities.Keywords: Xinjiang; Katabasu gold copper deposit ore; features; Genesis of ore deposit收稿日期:2023-09作者简介:李锴强,男,生于1991年,汉族,新疆阿勒泰市,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类。
铜矿资源的成矿规模与成矿模式
![铜矿资源的成矿规模与成矿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cb37df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7.png)
铜矿资源的成矿模式:包括岩浆型、热液型、沉积型等 成矿模式的应用:根据成矿模式进行找矿勘查,提高找矿成功率 找矿勘查方法: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找矿勘查实例:介绍一些成功的找矿勘查案例,如江西德兴铜矿、云南东川铜矿等
铜矿资源的成矿 规模与成矿模式 是资源开发的重 要依据
成矿模式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铜矿 资源的分布和储 量
,
汇报人:
主要铜矿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中亚带、非洲带、南美带
主要铜矿国家:智利、秘鲁、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 亚
铜矿类型:斑岩型、铜镍硫化物型、黄铁矿型、砂岩型、火山岩型
铜矿储量:智利、秘鲁、中国、澳大利亚、刚果(金)、赞比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俄罗斯、 加拿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优 势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在铜矿资源成矿 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
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遥感技术在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遥感技术在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地质学方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添加 标题
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铜矿的形成和分布,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 标题
铜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 标题
铜矿资源成矿模式的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模拟铜矿的形成过程,预测铜矿资 源的分布和储量,从而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成矿模式可以指 导我们进行铜矿 资源的勘探和开 采
成矿模式可以预 测铜矿资源的未 来发展趋势和变 化规律
中国主要的16个成矿带
![中国主要的16个成矿带](https://img.taocdn.com/s3/m/e9b4e17301f69e31433294b0.png)
中国的十六个主要成矿区带1. 西南三江成矿带西南三江南段:本区东接滇西地区,北至藏滇,川滇省界,西,南分别与本区主攻铜,铅锌,兼顾银,金等大型矿床的综合评价,以斑岩(玢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热液(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为主攻矿床类型.滇西北地区,重点加强普朗斑岩铜矿及其外围,德钦羊拉铜矿外围,红山—雪鸡坪地区外围的铜多金属矿勘查,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率先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铜业基地.目前滇西北地区已控制铜资源量500万吨,远景有望突破1000万吨.澜沧江南段地区,重点加强腾冲—梁河地区铜多金属矿,大平掌外围以及大红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核桃坪铅锌矿等勘查.西南三江中段:工作区包括川西和藏东两部分,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水利,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一大批银,铅,锌,铜,锡,金,汞,钨等矿产地.本区位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向南转折的板块结合碰撞造山带东侧.主攻铜,铅锌,银,以斑岩型,海底喷流型以及热液型为主攻矿床类型.加强川西地区义敦岛弧带斑岩铜矿和海底喷流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优先加强新发现的竹鸡顶铜矿的勘查,带动区域斑岩铜矿勘查.加快推进对玉龙铜矿带已有的和新发现的矿产地勘查,争取找矿突破.西南三江北段:位于青海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本区工作程度较低.发现各类矿产地或矿(化)点百余处,涉及矿种有金,汞,铁,铜,铅,锌,锑等.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青藏北特提斯华力西—印支造山系,主体为唐古拉陆块.本区主攻铜,铅锌多金属矿,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目标,加快推进区域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重点对然者涌,东莫扎抓,众根涌,宗陇巴,赵卡龙等一批具有较大找矿远景的矿产地择优勘查.西南三江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1000万吨,银5000吨,铅锌1000万吨,富锰矿石10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30~40处;可提供详查的大,中型矿产基地15处.2. 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工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的"一江两河"及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西起昂仁县,东至工布江达县,北达青海省的雁石坪,南至康马—措美—隆子一线,是西藏自治区重点经济开发区.本区铜金矿,富银铅锌矿,铬铁矿,锑矿,富铁矿等具有突出的优势.总体而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仍较低.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上分属3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间被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分隔,由南向北分别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拉萨地块,羌塘地块,各个地块具有不同的构造—地层—岩浆—成矿系统.工作区共划分IV级成矿带6个,自南而北分别为: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铬铜金铂钯成矿带,冈底斯火山一岩浆岩弧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班公湖—怒江铜铬铂钯成矿带,唐古拉富铁锑多金属成矿带.主攻铜,铅锌,富铁矿,铬铁矿.重点加强冈底斯岩浆弧带,班公湖—怒江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念青唐古拉火山岛链以及重点铁矿富集区等远景区矿产勘查工作.冈底斯岩浆岩带与班公湖—怒江带,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以及热液型铜矿.加强区域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一批矿产地.加快驱龙,厅宫,朱诺,多不杂等大型铜矿勘查,提交一批新的铜矿接替基地.念青唐古拉火山岛链主攻铅锌银矿,重点选择拉屋—同德地区及蒙亚阿—金达地区,开展区域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矿产地.择优对尤卡郎,蒙亚阿等铅锌银矿进行勘查,尽快形成大型铅锌后备基地.铁矿富集区包括青藏铁路沿线藏北铁矿区,措勤—昂仁地区,西部日土地区.择优选择航磁异常进行地面磁法测量并查证,发现新的矿床,强化对碾廷—当曲,尼雄,日土等铁矿的勘查,构筑西部新的铁矿基地.同时,开展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主要超基性岩体铬铁矿的含矿性调查评价,开展西藏盐湖资源调查评价.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1000万吨,铅锌500万吨,富铁矿2亿吨,铬50万吨,金150吨;新发现矿产地50处;提交具有大中型远景的普查和详查基地15处.3. 天山成矿带工作区位于新疆中部,西起中国新疆西部国界,东至新疆—甘肃省界;北起准噶尔盆地南缘,南止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区内交通较方便.天山成矿带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亚洲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横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两个重要的成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天山地区已发现各类矿产136种.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镍,金等.天山地区共划分出18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东天山5处,西天山10处,西南天山3处.主攻铜,铅,锌,镍,金,铁等矿产.以东天山哈尔里克铜镍金成矿带,觉罗塔格金铜铁成矿带和西天山博罗霍洛山铜金成矿带和那拉提铜镍金成矿带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加强与中亚地区重要成矿区(带)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的对比研究,新发现一批具有大中型资源远景的矿产地,形成一批铜多金属后备勘查基地.重点加强卡拉塔格铜金矿,北达巴特铜多金属矿,莱历斯高尔铜钼矿,玉希莫洛盖铜矿,双龙铜矿,土墩铜镍矿,乌拉根铅锌矿等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矿产地的勘查工作.预期新增储量铜500万吨,铅锌300万吨,镍30万吨,金50吨;新发现矿产地50~60处;提供普查—详查基地10~20处.4. 南岭成矿带南岭成矿带跨越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省(区),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区内交通发达,钨,锡,铋,铅锌,稀土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南岭地区横跨扬子,华夏两个板块,位于中生代欧亚大陆板块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华南陆块中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中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带.已探明大中矿床260余处,其中大型锡矿床12处,大型铅锌矿床8处,特别是柿竹园,凡口等特大型矿床享誉海内外.据粗略统计,到2000年止,南岭地区主要矿种锡,铅,锌,银占全国保有储量比例分别为63%,30%,22%,24%.本区主攻锡,钨,铅锌.重点部署在花山—姑婆山,万洋山—诸广山,九峰—崇余犹,九嶷山—铜山岭,都庞岭,司前—三南,赣县—于都等重要远景区.择优开展王仙岭钨锡多金属矿,五里山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姑婆山钨锡多金属矿,锡田锡多金属矿,水口—沙田钨锡多金属矿,仙鹅塘—牛角窝钨矿,九嶷山钨锡矿,羊角塘铅锌多金属矿,福田—连麦铅锌锡多金属矿等矿产普查工作.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锡200万吨,钨150万吨,铅锌500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5处.5. 大兴安岭成矿带工作区范围即大兴安岭地区,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共发现矿床(点)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10余处,中型矿床20余处,小型矿床50余处.近年来又发现和评价了拜仁达坝,花敖包特,黄花沟银铅锌矿等一批具一定找矿前景的矿产地.本区横跨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和南部的华北板块,经历了太古宙—中(新)生代漫长的演化历史,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根据大地构造背景和已知矿床(点)的分布及其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3个Ⅲ级成矿带:东乌旗—梨子山—鄂伦春铜,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乌兰浩特—巴林右旗银,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多伦—赤峰铅锌,铀钼,金铜多金属成矿带.本区主攻铜,铅锌,金,银等.主攻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铜多金属矿,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重点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包括呼伦湖以西—山登脑,鄂伦春,乌奴尔—阿尔山,扎赉特旗—阿荣旗,奥尤特—朝不楞,巴音宝力格—沙不楞山等.工作部署重视航空物探,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的应用,加强区域化探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以及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特别是中蒙边境铜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提高整体地质矿产工作程度.发现并查明一批大型—特大型矿床,为把大兴安岭建成我国新的有色金属基地提供资源保障.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200万吨,铅锌500万吨,银1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20处;提交大型后备资源基地5处.6. 阿尔泰成矿带本区包括阿尔泰山区和准噶尔北缘及西北缘一带,行政区划属新疆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管辖.区内交通比较方便.本区属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Ⅰ1)和哈萨克斯坦板块准噶尔微板块(Ⅱ1).已发现矿种84种,探明有资源量的矿种49种.其中,位居国内前10位的有白云母,铍,长石,镍等12种.已发现矿床200余个,其中大—中型矿床近100个.本区划分了8个重点开展工作的成矿远景区:哈腊苏铜,金,铁成矿远景区,达拉布特铜,金,铬(锡)成矿远景区,库卫铜,镍(钨)成矿远景区,可可塔勒铅,锌,铁,金成矿远景区,禾木金,铜成矿远景区,巴尔鲁克铜,铁成矿远景区,诺尔特金,铅,锌成矿远景区,科克森套铜,镍,金成矿远景区.主攻铜,铁,镍,兼顾铅锌,金.加强北部中高山区,深化南部山前地带,开拓西准噶尔区域矿产远景调查,重点加强哈腊苏斑岩铜矿,包古图斑岩铜矿,库卫铜镍矿,蒙库—阿巴宫铁矿,石屋斑岩铜矿,麦兹铅锌矿等勘查,力争成为我国重要的铜镍铅锌有色金属和黄金基地.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200万吨,镍20万吨,铁矿2亿吨(其中富铁矿1亿吨),铅锌1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20处;提供大—中型详查基地10处,形成2~3个大型—特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7. 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本区位于新疆南部山区,东,南与甘肃,青海,西藏接壤,西,西南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控克什米尔,印控克什米尔接壤.面积38万平方公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本区位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重叠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截至2004年,本区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铅,锌,金等近50种.其中,具有较大的找矿和资源开发潜力的矿产主要为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锡,镍,锑,汞等),贵金属(金,银,铂,钯),铁,稀有金属(锂,铍,铌,钽),玉石,石棉,石膏等.近年来,喀腊大湾铜多金属矿,维宝铅锌矿,白干湖钨锡矿和黄羊岭锑矿等一系列找矿发现已展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本区初步划分为11个Ⅲ级成矿远景区(带),主要为:铁克里克铅锌,铜,铁(金刚石)成矿远景区,北昆仑铜镍金成矿远景区,阿尔金北缘金,铜,铅锌,铁成矿远景区,阿尔金南缘铜,镍,金,钨,锡成矿远景区,祁曼塔格钨锡,铅锌,铁,金铜成矿远景区,大红柳滩—木孜塔格汞锑,铅锌,铜,金,稀有金属矿成矿远景区,木吉-阿克赛钦铁,铅锌,铜金,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目前以阿尔金北缘和祁曼塔格两个成矿远景区成矿条件最好.主攻铜,铅锌,铁,钨,锡,锑.加强区域矿产远景调查,了解区域矿产资源潜力,新发现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重点加强矿化相对集中的白干湖钨锡矿,库斯拉甫铅锌矿,喀腊大湾铜多金属矿,维宝铅锌矿和黄羊岭锑矿等勘查.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200万吨,铅锌300万吨,钨(WO3)50万吨,铁矿4亿吨,锡25万吨,镍10万吨,锑3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20~30处;提交大型普查—详查基地5~8处.8. 北山成矿带北山地区位于新疆东部,甘肃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区内交通比较方便.工作区自然地理属高原低山丘陵区和戈壁荒漠区.本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华北三大板块的对接带,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成矿带.几十年来,本区发现和评价了一系列金,铜,铅—锌—银,铁,钼,钨,铜—镍和其他金属矿床(点)以及一大批物化探异常.除个别铜(镍),铁,煤矿床外,矿产勘查总体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大.区内可划分5个Ⅲ级成矿带7个成矿远景区,包括:四顶黑山—黑鹰山铜,镍,金成矿远景区,雅干—朱斯楞铜,镍,金,银成矿远景区,破城山—马鬃山铜,镍,金,银成矿远景区,中坡山—古堡泉铜,镍,金成矿远景区,华窑山—白山堂铜,金,钨成矿远景区,乌力吉—巴彦毛道铜,金成矿远景区,大青山—卡休他他—珠拉杂嘎铁金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本区主攻铜(镍),兼顾金,钨,锡.以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岩浆硫化物型铜镍矿为主攻矿床类型.利用地物化综合方法,重点对星星峡—公婆泉,柳园—双鹰山和白山堂等远景区开展铜(金)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工作,选择1。
新疆东天山寻找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找矿靶区研究
![新疆东天山寻找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找矿靶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e1e0c90c22590102029dee.png)
是天山成矿带是否存在大 型一超大型矿床?许多专家 学者都认 为新疆 有 较大 的找 矿 潜 力 , 理 论 上 、 略 上 从 战 作了许多论述。但是 , 可能出现的大型一超大型金属矿 床究 竟赋存 在 哪里 ? 如何 尽 快 发 现 ?有 关 报 导 可谓 寥 若晨星 。
1 恰特卡尔塔格一镜儿泉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中 的找矿 靶区
维普资讯
20 08年第 5 期
4k 。 0 m
西部探 矿 工程
8 1
③沿靶 区北 侧 中 一晚 石 炭 世 以 富碱 性 为 主 的 花 岗
沿这 条 区域 布格 重 力 异 常 梯级 带上 同 时 出现 航 空 磁力 异常梯 级带 , 两者 分 布基本 一致 。航 磁 异常 梯级 带 北部 为正磁 力异 常 , 部 为 负 磁 力 异 常 , 力 异 常 梯 级 南 磁 带梯度 每千 米 2  ̄3n 0 0 T。 在 这条 区域 布格 重力 梯 级 带 与 航 空 磁 力 异 常 梯级 带中, 出现 多处大 小不 等 的局 部剩余 布格 重力 异 常 和局 部航空 磁力 异常 , 的异常 经过 地面 检查 和钻 探验 证 已 有
9 。0~9 。0 、 纬 4 。0" 4 。0。 03 53 北 21 -24 -
其 基本 特点 :
() 1广泛 发育 石炭 系 汇聚 型弧 沟带 中基 性 一酸性火 山岩建 造 、 屑岩 建造 、 碎 细碧 含铁 硅质 岩建 造 ;
() 2 在汇聚机制下中 一晚石炭世钙碱性花岗岩类 、 基性 一超基性岩类侵入活动较为强烈。前者广 布于南
哈萨克斯坦尼古拉耶夫超大型火山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
![哈萨克斯坦尼古拉耶夫超大型火山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https://img.taocdn.com/s3/m/29743c0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7.png)
哈萨克斯坦尼古拉耶夫超大型火山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小资料巾亚信■哈萨克斯坦尼古拉耶夫超大型文/刘春涌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是中亚地区最主要的成矿类型,产于华力西构造带的见于南天山西部南,北两侧的边缘优地槽带内,与志留系细碧岩一辉绿岩建造有关,均为含铜黄铁矿床.最重要矿床见于矿区阿尔泰构造一建造成矿带,矿床主要形成于早泥盆世一早石炭世的地槽早期阶段,而最重要的成矿期是中泥盆世的艾维尔期.矿区阿尔泰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也是世界最着名的铜多金属成矿区,在啥萨克斯坦铜多金属矿业中占居十分重要的位置,其铜,铅,锌年产量分别占哈萨克斯坦全国总产量的28%,62%和72%.成矿区以产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铁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床着称.按主要有用组分分类,这些矿床可进一步分为含铜一多金属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型铜矿,黄铁矿型铜锌矿,黄铁矿型多金属矿等.区内大多数此类矿床与古生代不同时期形成的海相火山岩建造有关.早期与早中寒武世角斑岩一安山岩建造,细碧岩一辉绿岩建造有关;晚期与玄武岩一安山岩建造有关.其中滨伊尔德什,列宁诺戈尔斯克,济良诺夫矿田均属着名特大型铜多金属矿田,均产出有大型规模以上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床,铁矿床和稀有金属矿床(图1).据2002年东哈萨克斯坦矿业技术学院A.A.Ma/IblI'HH和且.B.THTOB预测,矿区阿尔图1哈萨克斯坦矿区阿尔泰主要矿床分布圈20066一年第期_巾亚售■小资料泰铜+铅+锌总储量评价为3000×10t,其中列宁诺戈尔斯克矿田为1060×10t(铜190×10t,铅150×104t,锌720×104t),滨伊尔德什矿田1130×10.t(铜280×10t,铅150×10t,锌700×10t),济良诺夫矿田810×104t(铜135×104t,铅125×104t,锌550×10t),足见其规模和潜力巨大.本文首先介绍尼古拉耶夫铜多金属矿床.尼古拉耶夫(I"IHKonaeBCKOe,Nikoraevskaya) 矿床是一特大型以铜,锌为主的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位于东哈萨克斯坦州舍莫纳伊哈市南12km.矿床在1749年的沙皇时代被发现,断断续续开采了200多年,至今仍为东啥萨克斯坦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矿山.矿床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50o12,东经81o58.尼古拉耶夫矿床位于矿区阿尔泰构造一成矿带西南缘紧靠额尔齐斯挤压带,属尼古拉耶夫一鲁利啥矿田..矿田处于阿列依复背斜西南翼次一级苏加托夫一维谢洛夫复向斜中.矿床所在地段为一向南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最大的构造是卡里耶尔和多林两个北东走向的逆掩一平移断层.它们将岩层切割成3段,彼此在平面上相对位移1600m.位于两条断裂的中间岩块,有着极为复杂的构造,包含了尼古拉耶夫矿床的大部分矿石..矿田内广泛发育忘留一早泥盆世的变质片岩,其上为中上泥盆统火山一沉积岩所覆盖,再向上为下中石炭统含煤岩层不整合超覆.矿床范围内最老地层是中上泥盆统格里霍夫组喷发沉积岩层.它们为灰色和暗灰色条带状粉砂岩和细碧岩以及粉砂岩,砂岩,灰岩和酸性凝灰岩,火出熔岩互层,向上为上泥盆统下部尼古拉耶夫组.尼古拉耶夫组下部为粗碎屑酸性凝灰岩,上部为硅质粉砂岩,钙质泥岩,泥板岩,砂岩沉凝灰岩等.这些岩层被帕米亚特尼克次火山流纹斑岩所切穿.斯涅基列夫组整一合于尼古拉耶夫组之上,主要为流纹岩及火山碎屑岩,上部被基性凝灰岩和喷发岩所替代.尼古拉耶夫矿床的容矿围岩为斯涅基列夫组流纹岩及其火山碎屑岩.最上部为皮赫托夫组,岩性以安山岩和英安岩为主.矿区地层呈北西走向,向南西倾斜.矿区广泛发育酸性和中性次火山岩及岩脉,次火山呈岩枝,岩床,岩墙,岩盘状,产于断裂中或者充填于层间剥离空隙中,帕尔亚特尼克斑岩体,季纳米特斑岩体和扎帕德斑岩体,为流纹岩系列的次火山岩侵入体.辉绿岩墙,花岗斑岩和花岗岩脉是最年轻的岩浆岩.帕米亚特尼克流纹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从其岩相分布,特别充着火成角砾岩的岩颈相,可以判断出火山口圈2尼古拉耶夫矿床综合中段平面圈,(据x.A.别斯帕耶夫等,1994)1.格里霍夫组沉积岩;2.生物化石灰岩;3.基性熔岩;4.尼古拉耶夫组酸性凝灰岩;5.沉积岩;6.斯涅基列夫组流纹质熔岩和角砾熔岩;7.皮赫托夫组基性熔岩; .8.次火山岩;9.火山颈岩;10.喷出岩;11.辉绿岩; 12.季纳特斑岩;13.酸性岩脉;14.铁帽;15.地质界线和岩相界线;16.角砾岩化和糜棱岩化带;17.断层:18.矿体小资料巾亚信■的位置.矿化直接产于帕米亚特尼克火山机构中(图2).矿区被近南北向断裂分割成一系列大的断块,起了重要的导矿作用.断块内部,更低级断裂起控矿与容矿作用.矿床赋存地段为中上泥盆统,厚达25OOm,覆于奥陶系基底之上.最主要的两条近南北向断裂,把矿床切割成3个断块,大部分矿体则位于中间的断块内.尼古拉耶夫矿床主要矿体为隐伏矿体.隐伏矿体主要分布于地下深处150~200m.在侵蚀断面上只出露一些不大的矿体.主矿层被卡里耶尔断裂切割成中央矿层和西矿层.在两大矿层外围,还有一系列规模不大的零散分布的透镜矿体.在垂深90m以下,中央矿群与西矿群连成一体,呈半环状向下围绕着帕米亚特尼克次火山流纹斑岩体分布.该斑岩体侵入于格里霍夫组和尼古拉耶夫组地层,又被斯涅基列夫组火山碎屑岩层所覆盖.矿层顶板为流纹质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夹沉凝灰岩薄层,底板为流纹斑岩,而基底整合产出粉砂岩,流纹岩,流纹质角砾熔岩,流纹质沉凝灰岩和凝灰岩夹层,在急剧变薄的矿层和小透镜体的翼部见有黄铁矿铜锌矿石的韵律层.中央矿层为主矿体,包含矿床90%以上的金属储量.中央矿层在平面上呈马蹄形透镜体镶嵌在帕米亚特尼克斑岩体边缘.在垂直剖面上,矿层向南陡倾,倾角为5O.~6O.,随着深度的增加,矿层逐渐变缓并尖灭(图3).矿体最大长度达400m以上,最大厚度达80m.矿层底板界面不平整,主要取决于流纹斑岩体的界面.矿层由膨胀狭缩的钟状构成.矿体主要为致密块状矿石,下部逐渐过渡到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矿化.矿体分枝向深部或两侧被无工业意义的硫铁矿化和细脉浸染状矿化所替代.在矿层中尚残留许多未被交代或交代不囹1园2圆3圆4囱5囚6图7园8囚9_10_I1_12_13l14一l5I16_17_18团19园20团21图3尼古拉耶夫矿床ll勘探线剖面图1.尼古拉耶夫组酸性凝灰岩;2.粉砂岩;3.斯涅基列夫流纹质熔岩角砾熔岩;4.皮赫托夫组基性熔岩;5.沉积岩;6.粗碎屑角砾岩;7.块状角砾岩;8.各种岩脉;9.铁帽;10.细脉浸染状表外矿石:11.细脉浸染状表内矿石;12.铜黄铁矿矿石; 13.锌铜矿石;14.铜锌矿石;15.过渡矿石;16.胶状锌矿石;17.矿化体;18.混合矿石:19.断裂;20.推测地质界线;21.地质界线彻底的中细粒角砾状流纹岩.近矿围岩蚀变主要见于矿层的下盘,为绢云母化.中央矿层横断面明显出现有矿物分带.西矿层分布于帕米亚特斑岩体西南,沿一正断层分布.主要由偏胶质矿石的透镜状矿体组成.透镜体充填于向斜层状的复杂构造中,它们存在有以独特的层状构造矿石为特征,也就是硫化金属矿层与硅质一泥质粉砂岩互层,呈现了矿质与沉积物一起沉积的特点(图4).尼古拉耶夫矿床矿石与矿区阿尔泰其它主要矿床比较,其主要特点是矿石中黄铁矿含量特别高,且偏胶质矿石分布广泛.根据硫化物结晶程度可以分出3个矿石层:下部结晶矿石层,中部过渡矿石层,上部偏胶质矿石层.结合物质组分可分为:①晶质硫铁矿矿石;②晶质铜黄铁矿矿20066一年第期一田亚信■小资料2722.2,●●●●●●●■●●1园l囵2图3曰?圈5四6圈7囱8量量9石;③晶质黄铁矿铜一锌矿石;④偏胶质黄铁矿铜一锌矿石;⑤偏胶质黄铁矿一锌矿石;⑥黄铁矿一多金属矿石.结晶矿石具中细粒晶质结构,偏胶质矿石广泛发育特征的胶状结构,亦具肾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放射状结构,环带结构等.其结构特点是各种细小的硫化物紧密聚集.这些硫化物主要由少见的白铁矿,纤锌矿,胶黄铁矿及细粒的黄铁矿组成.过渡性矿石分布于结晶矿石与偏胶质矿石之间,通常具有几米厚的"角砾矿石"带,角砾成分大部分是粒状结构黄铁矿,黄铜矿,而胶状物是闪锌矿,纤锌矿,白铁矿,黄铜矿及其它矿物(表1).矿床中分布最广的是硫铁矿矿石,铜矿石,铜锌矿石,致密块状多金属硫化物矿石.矿床中硫铁矿矿石,铜锌矿石,多金属矿石的数量比为1:84:15.铜一锌矿石中Cu:zn::Pb约为10:10:1,在多金属矿石中为1:2.3:0.5.矿石在中央矿层的横断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上而下为:粒状的细脉一浸染状裹1尼古拉耶夫矿床矿石类型特征硫铁矿石结晶的致密状硫铁矿石和铜黄铁矿矿石结晶的铜锌矿石偏胶质状铜锌矿石偏胶质状锌矿石和多金属矿石.矿化强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弱.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平均含量为:黄铁矿50.8%,闪锌矿11.5%,黄铜矿8.3%,方铅矿0.8%,黝铜矿0.1%.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重晶石及碳酸盐类;主要伴生矿物有自然金,自然银,车轮矿,脆硫碲铅■矿,辉银矿,硫镉矿,毒砂等.尼古拉耶夫矿床主要有用元素是Cu(平均品位为1.5%),zn,:Pb;其次有Au,Ag,s,Cd.具有工业意义的伴生元素还有Tl,G.a,In,Ge,se,Te,有害元素为As,sb.不同矿石类型的化学成分不同.结晶矿石中富集Cu,s,伴生元素以se,Te,As,Bi,Co为主;偏胶质矿石富集zIn_,Pb,Ba,伴生元素有Cd,小资料巾亚信■表2尼古拉耶夫矿床不同类型矿石化学成分表(%) Ga,Ge,In,Tl,sb,Au,Ag等(表2)o●在成矿过程中可划分为硫铁矿,铜矿,锌矿(或多金属矿)3个主要成矿阶段.在晚期阶段,矿物组合的顺序沉积伴随大量铁和铜的再沉积.矿石构造,最常见的有继承,破碎,交代,胶状,细脉状构造等.矿床地质特征表明,尼古拉耶夫矿床与我国阿舍勒铜锌多金属矿床矿化类型和成矿元素种类类似,与晚泥盆世早期流纹质火山一次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是在火山气液脉冲式喷涌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一个超大型铜锌多金属矿床.其成因应属于晚古生代火山热液喷流交代型铜锌多金属矿床.尼古拉耶夫矿床已经开采了200余年,其堆积的巨量尾矿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元素,可进行综合利用在矿区阿尔泰开采的列宁诺戈尔斯克,济良耶夫,马列耶夫,季申等诸多有色金属矿山均堆积有巨量尾矿石,这些尾矿石中均含有大量未回收彻底的有益元素,如果我国某些矿山企业有成熟分选和提取工艺技术,可前往考察与洽谈,以便从这些巨量的尾矿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0066一年第期一。
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重视环形遥感影像
![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重视环形遥感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3dd0812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5.png)
中亚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重视环形遥感影像余学中;薛春纪;丛丽娟;徐胜利;张玄杰;贾志业【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6(23)2【摘要】中亚区域多戈壁或浅覆盖,为遥感地质找矿提供了更多机会;中亚成矿域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金铜铁多金属矿床,它们的遥感地质特征受人关注.本研究采用美国陆地卫星7号ETM+数据对乌兹别克斯坦Muruntau巨型金矿床、哈萨克斯坦Kounrad和Aktogai超大型铜矿床、蒙古国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中国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大型铁矿床等中亚代表性金属矿床进行了遥感地质分析,表明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矿、造山型金矿和火山岩型铁矿均与直径几km至几十km 的环形遥感影像关系密切,矿床往往产在环形遥感影像边部.新疆西天山赛里木湖东南部库松木切克发现清晰的环形遥感影像,面积约2.9×2.3 km2,"十字形"地质剖面实测证实它是构造-岩浆热穹隆的表现:穹隆核部是蓟县系白云岩和大理岩,翼部为泥盆系复成分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核部与翼部之间多发育外倾正断层,沿断层硅化和黄铁矿化显著.库松木切克发现的环形遥感影像与航磁异常和Co-Ni-W-Mo-Cu-Zn-Pb-Sb-Ag地球化学综合异常相重合,可能是斑岩-夕卡岩型,或卡林/类卡林型,或MVT等铜、金、铁、铅锌大型矿床找矿重要靶区.我国新疆北部相关大型矿床找矿中值得高度重视环形遥感影像的示矿作用.【总页数】13页(P238-250)【作者】余学中;薛春纪;丛丽娟;徐胜利;张玄杰;贾志业【作者单位】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昌吉831100;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7【相关文献】1.大型-超大型矿床找矿新认知 [J], 裴荣富;梅燕雄;瞿泓滢;王浩琳2.滇东南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J], 杨瀚海;杨勤生3.关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找矿和评价问题 [J], 沈永和4.超大型矿床研究中某些问题的讨论及找矿 [J], 何知礼;谢玉玲5.内蒙古地矿局地质找矿再传捷报全年初步探明超大型矿床2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5处 [J], 王亚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亚地区大型与超大型金属矿床中亚是世界重要的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地,以铁、锰、钒、钛、铬、铜、锌、铅、钨、锡、铝、锂、汞、锑、镍等黑色和有色金属矿种为主。
笔者2003年参加了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现状对比研究》子题《中亚地区矿产资源现状对比研究》,基本上摸清了亚洲地区大型以上金属矿床的基本情况。
矿床规模按我国工业标准划分,大于大型矿床储量5倍者为超大型,大于10倍者为特大型。
资料主要来源于戴自希等(2001)、李天德等(1998)的著作以及其它最新的国内外文献:现将这些资料介绍如下,以供有关部门利用和参考。
这不仅有助于我国新疆地质矿产工作者在新疆进行同矿同类型同矿带的找矿工作,而且有利于我国与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有关的企业到中亚各国去找矿或者开矿及进口金属矿产原料。
一.大型及超大型金属矿床亚洲中部是世界主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其黄金储量(7800t)约占世界总储量(48O00t)的16%,其资源量主要集中在乌兹别克斯坦(6200t)、哈萨克斯坦(3800t)、吉尔吉斯斯坦(850t)和塔吉克斯坦(250t)这4国。
中亚地区和蒙古产出的32个大型、超大型、特大型金矿床的特征、规模见表1。
依据中亚各国和蒙古大型以上金矿床的分布,结合新疆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地质背景,笔者认为新疆金矿普查找矿的主攻类型应是黑色页岩型、韧剪(或构造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主攻地区应是南天山、中天山、北天山、北准噶尔及中昆仑成矿带,其中以南天山、中天山和北天山最为重要;主攻地层和岩石时代为晚古生代。
加强新疆与周边各国和各省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新疆寻找金矿工作的突破。
表1 亚洲和蒙古的大型和超大型金矿床一览表1、哈萨克斯坦瓦西里科夫(382吨,3.1-3.2g/t)、斯特普纳克(1200吨)和别斯图贝(115吨)石英脉型,产于北哈晚古生代4、哈萨克斯坦巴克尔奇克(1200吨,10克/吨)黑色页岩型,产于斋桑晚古生代5、哈萨克斯坦阿尔哈雷(72吨,5-20克/吨)陆相火山型,产于巴尔喀什晚古生代6、哈萨克斯坦阿克巴凯(700吨,6-19克/吨)陆相火山型,产于楚伊犁晚古生代7、哈萨克斯坦查尔库拉(100吨,12-15克/吨)黑色页岩型,产于中天山晚元古代8、吉尔吉斯坦塔尔迪布拉克(60吨,7-8克/吨)、安达什(27吨,1.9克/吨)斑岩型,产于晚古生代中天山10、吉尔吉斯坦杰鲁伊(70吨,6克/吨)热液型,产于中天山古生代11、吉尔吉斯坦科马托尔(20吨,10克/吨)蚀变岩型,产于中天山晚古生代12、吉尔吉斯坦伊什坦贝尔格(35吨,6.5克/吨)和萨瓦亚尔顿(40吨,6.1-8.7克/吨)黑色页岩型,产天晚古生代中天山和南天山14、吉尔吉斯坦马克马尔(50吨,1.7-11克/吨)矽卡岩型,产于晚古生代中天山15、吉尔吉斯坦库木托尔(545吨,4.49克/吨)黑色页岩型,产于南天山晚元古代16、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5000吨,3.5-11克/吨)、巴尔潘套(70吨,大于1克/吨)、塔姆德布拉克(55吨)、阿里斯坦套(36吨,0.5克/吨)、道吉兹套(540吨,2-5克/吨)、扎尔米坦(250吨,10克/吨)和阿曼泰套(180吨,4.7克/吨)黑色页岩型,产于南天山晚古生代23、乌兹别克斯坦科奇布拉克(160吨,10-12克/吨)陆相火山型,产于南天山晚古生代24、塔吉克斯坦吉拉乌(105吨,1.06克/吨)、塔罗尔(86吨,5.4克/吨)、乔尔德(30吨,4.4克/吨)、奥斯托努亚(28吨,3.7克/吨)和维克尼库马格(65吨,5.16克/吨),热液-矽卡岩型,产于南天山晚古生代29、塔吉克斯坦达瓦兹(25吨)砂金,产于新生代兴都库什30、蒙古扎马尔(20吨,15克/吨)和博鲁奥(30吨,4.5克/吨)石英脉型,产于北蒙古古生代32、欧玉陶勒盖(328吨,0.8克/吨)斑岩型,产于蒙古戈壁晚古生代二、亚洲中部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亚洲中部是世界主要铜资源产地之一,其总储量(4200万t)约占世界总储量(34000万t)的12%,其储量和资源量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1 400万t)、乌兹别克斯坦(800万t)、印度(580万t)、阿富汗(580万t)、蒙古(382万t)和巴基斯坦(1 38万t)6个国家。
中亚地区和蒙古产出的30个大型、超大型、特大型铜矿床的特征、规模见表2。
依据中亚各国和我国西部铜矿的分布,认为新疆金矿普查找矿的主攻类型应是斑岩型、火山沉积岩型、火山沉积变质型(层控型)、铜镍硫化物型及矽卡岩型;主攻地区应是准噶尔、西天山、东天山、北山和昆仑成矿带;主攻时代为晚古生代。
加强对新疆周边国家和省区铜矿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新疆铜矿找矿工作。
表2 亚洲地区和蒙古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一览表1、俄罗斯兹麦伊诺戈尔大型多金属矿,时代为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型、产于矿区阿尔泰2、哈萨克斯坦的大型别列佐夫(2.1%)、孜良耶夫(1.14%)、马列耶夫(2.59%)、尼古拉耶夫(102万吨、1.5%)、别洛乌索夫(1.47%)、超大型列宁诺戈尔斯克(0.5%)多金属矿产于矿区阿尔泰,火山沉积型,时代为晚古生代。
9、哈萨克斯坦博谢库里超大型斑岩钼矿(216万吨,0.8%)产于北哈,晚古生代10、哈萨克斯坦科斯穆龙大型热液型银矿(65万吨,3.37%)产于田吉兹,晚古生代11、哈萨克斯坦特大型孔拉德(800万吨0.8%)和阿克拖盖(600万吨,0.39%)与大型科克赛(165万吨,0.52%)钼银金矿产于巴尔喀什,晚古生代14、哈萨克斯坦萨亚克大型矽卡岩型铁金矿(0.65%)产于巴尔喀什,晚古生代15、哈萨克斯坦博尔雷大型斑岩-矽卡岩铁金钼矿(0.34%)产于北哈,晚古生代16、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特大型沉积变质型多金属矿(805万吨,1.62%)产于杰兹卡兹甘,晚古生代17、乌兹别克斯坦卡尔马克尔特大型(1100万吨,0.43%)、达利涅耶超大型(321万吨,0.59%)斑岩多金属矿和大型萨雷切库(0.35%)和库扎塔斑岩(91万吨,0.7%)斑岩钼矿多金属矿产于中天山晚古生代21、吉尔吉斯坦大型塔尔迪布拉克(75万吨,0.25%)斑岩型金矿、奥克托科依(50万吨,0.6%)斑岩型多金属矿和库鲁铁克列克(110万吨,0.59%)矽卡岩型铁金矿产于晚古生代北天山24、阿富汗艾纳克特大型(大于500万吨,2.5%)沉积变质型多金属矿,产于喀布尔晚元古代25、巴基斯坦萨因达克大型斑岩多金属矿(138万吨,0.39%),产于俾路支中新生代26、印度克特里大型热液铜矿(93万吨,1%),产于元古代北印地盾27、印度达里巴拉杰拉大型沉积变质多金属矿(50万吨,1.2%)产于北印地盾元古代28、印度马兰杰坎德大型斑岩多金属矿(80万吨,1.31%)产于北印地盾元古代29、蒙古超大型额尔登特斑岩钼金银矿(255万吨,0.85%)产于北蒙古晚古生代30、蒙古超大型察干苏尔加斑岩钼金银矿(0.3-1.5%)、欧玉陶勒盖(225万吨,0.48%)大型产于南蒙古晚古生代三.中亚地区和蒙古大型及超大型黑色和其它有色金属矿床通过笔者不完全统计,共收集到中亚地区各国和蒙古53个大型、超大型、特大型黑色和有色金属矿床的资料(见表3)。
根据中亚地区各国这些大型、超大型、特大型矿床的分布和特征,并结合新疆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笔者认为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找铜一铅一锌、铁、锂矿产有利,在西天山找黑色岩系型铅一锌矿床有利,在西南天山找伟品岩型和热液型汞、锡、锑矿床有利,在准噶尔一北天山寻找斑岩型铜一钼、铜一金矿床和岩浆型铜一镍矿床有利。
表3 中亚地区和蒙古大型及超大型黑色和有色金属矿床1 岩浆型大型钒钛磁铁矿有俄罗斯的哈尔诺夫矿床,时代为志留纪,产于山区阿尔泰。
2 哈萨克斯坦的别洛列茨克、因斯克、霍尔宗、卡尔古塔、马尔卡科尔5个大型铁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型,时代为中泥盆纪,产于山区阿尔泰。
7、哈萨克斯坦的索科洛夫-萨拜、里萨科夫、卡查、肯秋别4个大型铁矿床,为层控型,时代为古生代,产于山区阿尔泰,肯秋别产于杰兹卡兹甘。
11、哈萨克斯坦的阿萨塔斯特大型、卡尔萨克派超大型铁矿为火山沉积变质型,时代为元古代,产于乌卢套13、哈萨克斯坦的阿克库都克大型铁矿为类矽卡岩型,时代为元古代,产于楚-伊犁14、哈萨克斯坦的茹安托别和杰米尔大型铁矿为沉积变质型,时代为元古代,产于楚-伊犁16、哈萨克斯坦的伊利苏大型铁矿为矽卡岩型,时代为晚古生代,产于中天山17、哈萨克斯坦的乌什卡特大型铁锰铅矿为海相沉积型,时代为晚泥盆,产于乌斯品18、哈萨克斯坦的托依马斯绍克大型铁锰矿为海相火山沉积型,时代早古生代,产于乌斯品19、哈萨克斯坦的卡拉扎尔大型铁锰矿为层控型,时代古生代,产于杰兹卡兹甘20、哈萨克斯坦的肯皮尔赛特大型铬矿为岩浆型,时代古生代,产于南乌拉尔21、哈萨克斯坦的提姆莱大型钛矿为岩浆型,时代早古生代,产于楚伊犁22、哈萨克斯坦的超大型尼古拉耶夫、特大型列宁诺戈尔斯克和大型孜良诺夫、别洛乌索夫、别列佐夫、尼斯塔、马列耶夫、杰克马利铅锌铜矿为火山沉积型,时代中泥盆,产于矿区阿尔泰30、哈萨克斯坦的大型奥尔洛夫、阿尔杰米耶夫和超大型额尔齐斯与季申斯克锌铜矿为火山沉积型,时代中泥盆,产于矿区阿尔泰34、哈萨克斯坦的大型里德杰尔-索科利、格列霍夫铅锌矿为火山沉积型,时代中泥盆,产于矿区阿尔泰36、哈萨克斯坦的大型杰克利和乌谢克铅锌矿为黑色岩系型,时代元古代,产于北天山38、哈萨克斯坦的大型米尔加里姆赛铅锌矿为层控型,时代晚石生代,产于卡拉套39、哈萨克斯坦的大型阿奇赛大型铅锌矿为层控型型,时代石炭纪,产于卡拉套40、哈萨克斯坦的超大型扎伊列姆铅锌矿为层控型,时代晚古生代,产于杰兹卡兹甘41、哈萨克斯坦的大型上托博尔铝矿为喀斯特型,时代中泥盆,产于土尔盖42、哈萨克斯坦的大型南马格苏特镍铜矿为岩浆型,时代晚古生代,产于萨吾尔43、哈萨克斯坦的特大型杰姆特铁矿为沉积变质型,时代中泥盆,产于南天山44、吉尔吉斯坦的特大型巴拉奇契坎钒钛磁铁矿为岩浆型,时代中泥盆,产于中天山45、吉尔吉斯坦的大型特鲁多奥依锡钨矿和乌奇科什康锡矿为岩浆热液型,时代元古代,产于南天山47、吉尔吉斯坦的大型特鲁多奥依锡钨矿和乌奇科什康锡矿为岩浆热液型,时代元古代,产于南天山49、吉尔吉斯坦的特大型琼科伊汞矿为热液型,时代石炭二叠纪,产于南天山50、吉尔吉斯坦的特大型海达尔坎汞锑矿为热液型,时代石炭纪,产于南天山51、阿富汗哈吉加克大型铁矿为沉积变质型,时代元古代,产于西巴达赫尚52、巴基斯坦大型锂矿为伟晶岩型,时代为三叠纪,产于努斯坦科钠尔。
金-汞矿床:矿床类型、分布规律和成因模式波利申科、纳乌莫夫、巴甫洛娃、弗拉多泽尼卞善涛、蒋琪译云南地质2006 25(1),2006:45-52(一)、概况金-汞型矿床是颇有远景的新类型矿床, 已被成功开发的矿床有: 内华达的卡林、Cortz、Bell; 加利福尼亚的Knoxwile、New—Idria; 加拿大的Hemlo; 中国的桐柏山、Lianchecum、紫木凼; Macedonia的Alsar; 伊朗的Zarshuran; 乌拉尔的Vorontsovske; 雅库特的Kuchus、Galkhaya、Svetloe; 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Tas Yuryakh; 中亚的Konchoch、Djalama; 阿尔泰的Murzinskoe;东Transbaikalia的Soloneshnoye、Nerchinskoye; 蒙古的Vnegen—Del; 哈萨克斯坦的Semeitaus等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