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鲁教版各单元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复习鲁教版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复习主题是“海水中的化学”,主要涉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如氯、钠、镁、钾、硫等。
了解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对于我们掌握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点回顾1、海水组成及特点海水主要由水分子、溶解物质和悬浮颗粒组成。
海水的特点包括高盐度、高氯含量以及温度、盐度、pH值等方面的变化。
2、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
此外,海水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溴、碘、铀等。
3、海水淡化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工艺过程。
主要方法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4、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中的化学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如制盐、制碱、制溴等。
三、知识点提升1、海洋化学资源开发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海水淡化技术不断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在逐步实现,如利用海藻制备生物燃料和化工原料等。
2、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污染源控制、实施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四、知识点应用1、计算海水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2、比较不同海域海水的盐度、温度和pH值差异。
3、分析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设计一种从海水中提取某一种化学资源的实验方案。
五、单元总结本单元复习了海水中的化学知识点,包括海水的组成及特点、海水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等。
通过回顾和提升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海洋化学资源,为未来的海洋开发与保护做出贡献。
我们需要注意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学习化学,其实很简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供参考)
初三化学考点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1、化学的概念2、化学研究的范畴3、化学的作用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5、分离物质的仪器6、其他仪器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6、仪器的洗涤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水资源的现状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过滤见一单元考点)3、自来水生产过程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1-12分)考点一原子的构成(高频)1、原子的结构:(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2)原子结构2、原子质量的计算:概念、公式、单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2)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的化学性质的关系考点二构成物质的微粒(高频)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2、离子(1)概念(2)分类(3)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定义、本质区别、相同点、联系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考点三元素与元素周期表(高频)1、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的概念(2)元素的含量:在地球、海洋、人体等(3)元素的分类(4)元素符号的书写(5)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2、元素周期表简介(1)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理解考点四单质与化合物课时2 物质组成的表示(2-11分)考点一化学式及意义(高频)1、化学式的概念2、化学式的意义3、化学式的书写(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稀有气体、金属和固态非金属、非稀有气体。
初三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竹子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化肥、农药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一)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1、点燃镁条(1)现象: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的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点燃(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Mg O2MgO2、氢氧化钠溶液与无色酚酞试液的作用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红色)。
3、锌与稀盐酸反应(1)现象:产生气泡(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2 H2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 + 硫酸钠CuSO4 NaOH Cu(OH)2↓ Na2SO4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语言中,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它不同于实验结论。
如:实验现象是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结论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能量的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能量的储存:光合作用(三)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也可能发光、发热等。
(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在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分子构成的物质: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等。
描述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而不能说: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原子构成的物质:铜是由铜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复习资料
九年级鲁教版化学复习资料九年级鲁教版化学复习资料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酸碱中和反应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
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
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如氧气、金属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能量的转化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如燃烧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如溶解反应。
三、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之一。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并进行酸碱滴定等实验。
四、常见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化学理论,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常见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滴定实验、气体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等。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五、化学与生活化学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
化学在食品加工、医药制造、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品加工中的调味品、防腐剂等都是化学物质。
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2)火焰: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二查:①检查灯芯顶端是否平整或烧焦
②检查灯座内酒精量不超过灯座容积的2/3
(4)二禁:①禁止酒精灯对点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5)二要用:①点燃时,要用火柴
②熄灭时,不可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
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
(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
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7、绿色化学:课本P7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玻璃棒、
(1)、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引流
(3)、蒸发: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特征:
(1)原子的体积、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6、物质、分子、原子间的关系
物质
成构
构成
分子构成原子
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上学期末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变黑;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3、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液体体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固体质量--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公式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公式提纲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讲课视频播放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索等二、观察化学变化1、镁条燃烧(1)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点燃(2)结论:镁+氧气氧化镁MgO2MgO2、锌与稀盐酸反应(1)现象:产生气泡(2)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HClZnCl2H2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NaOHCuSO4Cu(OH)2↓Na2SO44、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1)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7、绿色化学:课本P7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第1页共60页第二节化学之旅一、从问题开始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一、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二、实验基本操作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第2页共60页(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用量:(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随意丢弃(3)不要拿出实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6、一定量药品的取用:(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一至三单元复习重难点
第一单元复习重难点和考点
一、复习重点
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2、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3、实验基本操作
二、中考考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
2、药品取用、物质加热基本操作。
3、托盘天平的使用,量筒量取液体基本操作。
4、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5、
第二单元复习重难点及考点
一、复习重点
1、水分子的运动,水的分解与合成,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2、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3、元素,物质的分类
二、难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2、分子、原子的区别,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结构示意图。
3、物质分类
三、中考考点
1、分子的性质(选择题)
2、水的人工净化,过滤,硬水、软水的区别相结合。
(填空题)
3、化学变化的实质与反应类型相结合。
(选择题)
4、物质的分类与化学式书写结合(填空题)
5、离子结构示意图(选择题)
6、元素、物质类别等基本概念原理(选择题)
第三单元溶液部分复习重点、难点及考点
一、复习重点
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溶液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及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其溶液
的配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
3、溶解度:⑴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其影响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温度。
⑵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二、难点: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析出晶体的情况、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中考考点。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鲁教版各单元复习提纲
中考九年级化学鲁教版各单元复习提纲提纲1:第1、2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水和溶液知识点总结: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气体生成,沉淀生成等),如木炭变成灰,葡萄酿成酒,金属生锈,食物变馊等。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两个现象:(1)产生新物质,(2)伴随能量(热能、电能、光能的放出或吸收)的变化。
2、镁条燃烧现象:镁条逐渐减少,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氧化镁粉末。
3、鉴别碱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现象:酚酞滴入NaOH溶液中变红4、CuSO4与 NaOH 混合现象:产生蓝色絮状Cu(OH)2沉淀5、烫伤:立即用水清洗烫伤部位,并涂上烫伤膏;6、酸、碱烧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灼伤处,若溅入眼部,千万不要揉眼睛,应用大量水冲洗,带上防护眼镜7、实验台起火如何处理:移开可燃物,用湿纱布或沙子覆盖,或是用灭火器8、量筒俯视或仰视读数有何变化:会画图解释9、分子特征: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运动10、知道植物对水有净化作用11、过滤操作3点要求: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贴紧,不留气泡;②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③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2、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干冰);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空气、钢、溶液)13、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常用过滤(不溶性杂质)、蒸发、蒸馏方法分离混合物14、水直流电解:正极:O2;负极:H2;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为什么?)2H2O = 2H2↑ + O2↑通电证明氧气: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氢气:能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放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
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
2H2 + O2 = 2H2O氢气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雾生成,手触烧杯发热通过两个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1)电解水(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15、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特征: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分子:由原子构成,如H20,H2,O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完整版)鲁教版五四制初三化学知识点提纲
初三化学考点第一单元步入化学的殿堂(1-10分)考点一化学学科认识1、化学的概念2、化学研究的范畴3、化学的作用考点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高频)类型:概念、伴随现象、微观变化、关键词(形态变化、物态变化、实验操作现象、工业生产类)考点三体验化学探究1、科学探究基本环节2、常用的科学方法:观察、猜想等考点四常见仪器的识别、用途及注意事项(高频)1、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仪器、间接加热仪器。
2、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
3、计量仪器4、固定和支持的仪器5、分离物质的仪器6、其他仪器考点五基本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药品存放、化学药品的使用原则、固体药品的取用(高频)、液体药品的取用。
2、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6年11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6年4考)、加热注意事项。
3、过滤:原理、作用、所需玻璃仪器、装置及操作要点。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法、注水法。
5、仪器的连接6、仪器的洗涤考点六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方法考点七常见化学品标识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1-8分)考点一分子及分子运动(高频)1、分子:定义、分子的性质、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2、水的三态变化:本质、微观解释。
3、水的天然循环考点二天然水的人工净化1、水资源的现状2、净化天然水(高频):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过滤见一单元考点)3、自来水生产过程4、简易净化器:对填充物的作用认识。
5、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方法、硬水的软化考点三水分子的变化1、水的分解:实验观察:实验装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气体的检验以及产物的判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推广(0.25-3分)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检查装置考点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高频)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内容、用途、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考点五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宏观区别、微观区别、判断方法、联系。
考点六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反应类型的概念、表达式、举例、特征。
初三上册鲁教版化学提纲
初三上册鲁教版化学提纲对于许多人来说初中化学学习起来是特别困难的,会导致学习特别的吃力,那么你知道化学提纲怎么写吗?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鲁教版化学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欢送阅读!初三上册鲁教版化学提纲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响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缘由:(1)工业“三废”随意排放,(2)生活污水随意排放(3)农药化肥随意施放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变更: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削减溶剂,变更温度(提升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响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12、三大化学肥料:N、P、K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复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志向),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复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自然气。
(全为混合物)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化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有很多同学觉得化学科目学习起来比拟吃力,你的复习提纲写好了吗?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送阅读!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二、药品的取用(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留意哪些问题?(3)量筒应当怎样正确读数?假如接受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精确量取必需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依次运用?假如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运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三、物质的加热(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局部温度?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留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分?(3)给药品加热时,发觉试管炸裂,可能缘由有哪些?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记是什么?如何放置?(2)试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其次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二、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试验,又如何改良试验?(3)产生什么试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试验原理是什么?(4)假设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缘由?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缘由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分?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五、化学变更的根本特征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有什么区分?如何判定“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更?六、化合反响氧化物什么叫化合反响?化合反响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响?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八、分解反响什么叫分解反响?分解反响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响?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假如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响的催化剂,须要做哪些试验?九、探究氧气的试验室制法(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响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须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起先收集?为什么?完毕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提纲
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提纲学校化学学问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内容比较繁杂。
所以下课花时间对一些公式和符号进行记忆是必不行少的。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欢迎阅读!鲁教版初三化学上学期提纲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分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打算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打算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自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挨次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确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确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初三下学期如何快速提高化学成果1.初三化学要怎么学要好好讨论课本和做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九年级化学鲁教版各单元复习提纲提纲1:第1、2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水和溶液知识点总结: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气体生成,沉淀生成等),如木炭变成灰,葡萄酿成酒,金属生锈,食物变馊等。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两个现象:(1)产生新物质,(2)伴随能量(热能、电能、光能的放出或吸收)的变化。
2、镁条燃烧现象:镁条逐渐减少,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氧化镁粉末。
3、鉴别碱的指示剂是无色酚酞,现象:酚酞滴入NaOH溶液中变红4、CuSO4与 NaOH 混合现象:产生蓝色絮状Cu(OH)2沉淀5、烫伤:立即用水清洗烫伤部位,并涂上烫伤膏;6、酸、碱烧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灼伤处,若溅入眼部,千万不要揉眼睛,应用大量水冲洗,带上防护眼镜7、实验台起火如何处理:移开可燃物,用湿纱布或沙子覆盖,或是用灭火器8、量筒俯视或仰视读数有何变化:会画图解释9、分子特征:分子很小,相互间存在间隔,总在不停运动10、知道植物对水有净化作用11、过滤操作3点要求: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内壁要贴紧,不留气泡;②漏斗末端紧贴烧杯内壁;③液体应沿玻璃棒注入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12、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干冰);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空气、钢、溶液)13、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常用过滤(不溶性杂质)、蒸发、蒸馏方法分离混合物14、水直流电解:正极:O2;负极:H2;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为什么?)2H2O = 2H2↑ + O2↑通电证明氧气:带火星木条复燃;证明氢气:能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放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雾。
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
2H2 + O2 = 2H2O氢气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有水雾生成,手触烧杯发热通过两个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1)电解水(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15、原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特征: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分子:由原子构成,如H20,H2,O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6、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有带正电的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所以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整个原子不带电荷,所以: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17、原子结构示意图(教材45页)18、电子对原子的性质有很大影响:(1)电子决定原子的体积(2)电子决定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即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19、1-20号元素顺序及符号(必背)20、金属元素原子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较稳定。
试分析得失电子及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2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22、(举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碳、硫、由离子构成的物质:23、NaCl是由构成的,为什么显电中性?24、分析分子、原子、离子的异同,既相互关系?25、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26、相对原子质量:以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
计算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一”,符号为“1”25、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NaCl溶液);像这种其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多为水),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NaCl)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举例:溶质可以是两种以上,举例:糖盐水,空气溶解在水中,天然水溶剂大多为水,也可以是其他液体,如:酒精(碘酒)、汽油26、电离:许多物质想氯化钠一样溶于水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成称为电离电离的条件:(1)溶解在水中(即在水分子作用下)(2)受热融化电离是物理变化。
27、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NaOH、NH4NO3、NaCl溶解在水中温度的变化,会描述。
28、乳化作用:洗洁灵、洗衣粉等等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植物油以细小的油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29、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定义公式:公式变形: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稀释问题:溶液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什么?即: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稀溶液混合问题: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0、溶液的配制,要点(1)步骤:(2)操作:提纲3:——第3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空气成分:1、空气的组成:最多N2体积分数78%;其次O2体积分数21%,其余气体:稀有气体、CO2、水真气和杂质2、测定空气中O2方法:在加热条件下,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Cu + O2 = 2CuO (空气中有体积分数21%即1/5体积的氧气被消耗)加热现象:(1)红色的铜变成黑色的氧化铜(2)密闭系统中的气体大约减少了1/5体积实验结果较大的原因:实验结果较小的原因:工业制氧(分离空气)的原理: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沸点小的先分离出来。
(物理变化)3、氧气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用途:医疗上供给呼吸重要物质,工业上钢铁冶炼、金属焊接4、氮气性质:生产化肥;食品包装冲入氮气防腐;液态氮可用于制冷5、稀有气体:几乎不予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可填充在灯泡内6、空气质量:级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例如:III级空气质量要比II级空气质量差第二节:物质组成12物3、地壳含量最多元素:O,其次:Si Al Fe Ca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5、常见元素化化合价:一价氢氯钾钠银(氯是-1,其余的是+1);二价氧钙钡镁锌(氧是-2);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2)四六硫最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元素为0价.(必背)7、元素符号的意义:(1(2)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5O表示:7Al表示:8、化学式的意义:(1)一种物质(2)这种物质的组成元素(3)构成这种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一个分子SO2的四个意义:(1)(2)(3)(4)NaCl的三个意义:(1)(2)(3)C的5个意义:(1)(2)(3)(4)(5)5CO28C9Au12He9、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式书写:金左非右(NaCl)氧在右(H2O)化学式读法:某化某几氧化几某高价化,低价亚举例:COCO2SO2P2O5Fe3O4FeO氧化亚铁FeCl2氯化亚铁Al2O3氧化铝(三氧化二铝)Fe2O3氧化铁(三氧化二铁)FeCl3氯化铁AlCl3氯化铝如何由化合价书写化学式(1)书P73(2)“十”字交叉法注意;右下角的数字一般要求约至最简比。
7、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例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 + 16=18三种形式的计算题:(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H2O中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之比:(1×2):(1×16)=1:8(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 + 16)≈11%第三节氧气的性质1、催化剂: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对催化剂的认识:(1)催化剂是反应条件,一般写在化学方程式等号的上方(2)不同化学反应中,催化剂有的加快反应速率,有的减缓反应速率(3)同一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可以改变2、氧气实验室制法:向上排气法和排水法2H2O2 = 2H2O + O2↑MnO2发生装置的知识:(1)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发生装置(固液混合常温型固体加热型)(2)如何组装发生装置(3)如何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收集装置的知识:(1)生成气体的性质(密度和溶解性)决定收集装置密度大于空气用密度小于空气用极易溶、易溶、能溶的气体不可以用不易溶、难溶的气体可以用(2)如何给集气瓶装满水?(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什么时候收集?(4)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收集满?(5)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如何将集气瓶取出?(6)收集气体后集气瓶如何放置?(谁决定)(7)哪种方法收集气体较纯净?(8)排空气法收集O2如何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到O2集气瓶口,木条复燃3、双氧水制氧气的优点:简便易行,经济无污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打磨至光亮(2)做成螺旋状(3)铁丝顶端必须系一支火柴,待火柴烧至大部分时再伸入集气瓶中(4)集气瓶底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试分析以上四点:5、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元素为氧,这样化合物为氧化物,如H2O,CO2等。
再写出5个化学式:6、氧化反应:许多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的相同:都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都放热。
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的不同:现象不同,剧烈氧化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
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的联系:缓慢氧化如果积聚热量,温度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发生燃烧,即转化为剧烈氧化。
讲义4:——第4单元:燃烧与燃料1、燃烧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灭火原理:用水灭火(降低温度);沙子灭火(隔绝氧气);森林着火时消防员制造隔离带(移走可燃物)3、促进燃烧方法: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C + O 2(充足) = CO 25、2C + O 2(不充足) = 2CO6、乙炔的燃烧乙炔的充分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乙炔的不充分燃烧:现象7、CO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供O 2不足,所以使人引起CO 中毒在高温下,炽热的碳可使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8、氢气的燃烧和爆炸;P88探究实验9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试,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有限空间里的气体的体积急剧增大,从而引起爆炸。
1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保持不变。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化学式前的数字叫化学计量数也叫系数(2) 系数为1时,不写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3)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11、人们把石油成为“工业的血液”1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方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13、CaCO 3 + 2HCl = CaCl 2 + CO 2↑ + H 2OCO 2性质:无色无味,不能助燃,密度比空气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能溶于水,产生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百事、可口可乐)CO 2 + H 2O = H 2CO 3 CO 2通入石灰水,反应方程式: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验证CO 2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