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下)
3张儿童票
1张成人票
一共42元
42-9×3 =15(元★★]
(1)张叔叔买汉堡包花了72元,他买了多少个汉堡包?
72÷9×2=16(个) 口答:他买了16个汉堡包。
某快餐店周末举办优惠活动。[★★★★]
(2)王叔叔买了5个冰淇淋,每个比原来便宜了多少钱?
才才: 成成:
42个 26个
(42-26)÷2=8(个)
口答:才才给成成8个饮料瓶,两人的饮料瓶就同样多。
5- 20÷5 =1(元) 口答:每个比原来便宜了1元。
某快餐店周末举办优惠活动。[★★★★]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买3个冰淇淋和1个汉堡包一共多少钱? 5×3+9 =24(元) 口答:买3个冰淇淋和1个汉堡包一共24元。
周末,才才和成成参加社区的“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才才 收集了42个饮料瓶,成成收集了26个饮料瓶。才才给成成多少 个饮料瓶,两人的饮料瓶就同样多?[★★★★★]
混合运算及解决问题(下)
R·二年级下册
成老师带元元、状状、才才去水上乐园游玩,他用微信一 共支付了42元。成人票多少钱一张?[★★★]
3张儿童票 1张成人票
一共42元
9×3 =27(元) 42- 27=15(元)
成老师带元元、状状、才才去水上乐园游玩,他用微信一
共支付了42元。成人票多少钱一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乘加、乘减应用题 (1)
《解决问题》乘加、乘减应用题第一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科书第8页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
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1.教学例3。
(1)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
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2)全班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不能)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在玩)怎样列式?[4X3=12(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2+7=19(人)]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X3+7=19]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列式:4X3=12(人) 或4X3+712+7=19(人) =12+7=19(人)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2020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
2020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1、有一袋糖,比30块多,比40块少。
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
有多少块糖?有多少个小朋友?2、一根丝带长20厘米,对折后在对折,然后沿折痕剪开,每段长多少厘米?3、小马虎做除法时,把除数6看成9了,结果商是2,正确的商是多少?4、小马虎做乘法是,把一个乘数6看成8了,结果积是48,正确的积是多少?5、明明和丽丽进行写字比赛,明明3分钟写了27个字,丽丽5分钟写了40个字,他们两个谁写得快?6、一根丝带长48厘米,连续对折三次后,然后沿折痕剪开,每段长多少厘米?7、梦幻乐园每张票12元,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有优惠,4张36元,六一儿童节这一天每张票多少钱?每张票比原来便宜多少钱?8、争星比赛,小丽得28颗星,小勇得16颗星。
小丽给小勇多少颗星后,他俩的颗数就一样多?9、面包店面包每个3元,现店庆搞优惠,购买3个以上,每个优惠1元。
妈妈本来准备买2个面包,你认为妈妈应该怎样买?10、快递员叔叔今天一共要送220件快递,上午送了120件,下午送了80件,还剩多少件没送?(用两种方法解答)11、阳光小学原来有45本儿童画报,又买来18本。
如果每班分9本,可以分给几个班?12、菊花每行摆7盆,摆了8行。
已经浇了27盆,还剩多少盆没浇?1 / 2第六单元1、一共有10个红枣粽子,22个豆沙粽子、10个八宝粽子,如果把3个红枣粽子、5个豆沙粽子、2个八宝粽子装成一个礼盒。
最多可以装成多少个这样的礼盒?2、小朋友们每6人一组围在一张桌子上做纸花,40人至少需要准备几张桌子?3、有26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最多可以装几台电扇?4、4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有几天?5、野营队有17人,如果每顶帐篷住3人,至少要几顶帐篷?6、舞台前的花真漂亮,从左往右的排列是红、黄、蓝,每3盆一组,第19盆是什么颜色?7、5个桃子重1千克,30个桃子大约重多少千克?8、二(2)班和二(3)班60名同学去划船。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2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拟大小时,假如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估量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总结2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挨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 ),6是(商 );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变式:被除数÷商=除数( 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重难点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4、1千克=1000克=1公斤。1kg=1000g.进率是1000.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
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如:54-8-22 = 54-(8+22)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重点辅导一、解决问题: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乘、加减混合、乘除混合)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算分布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第二个数,必须要加上小括号。
【应用小天地】:【类型一】“多多少”,“少多少”,求其中一个数的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重点辅导即“+”、“-”的问题1、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甲数+5=乙数20+5=252、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苹果-7=梨25-7=18(个)3、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
小青有多少张照片?4、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5、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6、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7、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8、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9.少年宫新购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重点辅导【类型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问题:可以连续减两个数,也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即:“--”“++”问题例题: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方法一:先算:王师傅一共卖出面包的数量列式:17+25=42(个)再算:还剩下面包的数量列式:80-42=38(个)综合算式为:80-(17+25)=38(个)方法二:先算:王师傅第一次卖出面包后剩下的数量列式:80-17=63(个)再算:王师傅第二次卖出面包后剩下的数量列式:63-25=38(个)11、图书馆有90本书。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解决问题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建议1、加减混合应用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
会用加法、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确定单位名称。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2、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会用一定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通过对比两种列式形式,进一步理解分步和综合列式的内在联系。
4、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2、连减应用题(两种方法解决)1、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
会用连减的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2、了解小括号的作用正确应用小括号。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确定单位名称。
3、乘加、乘减应用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正确确定算法。
会用乘加、乘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信息中数量关系的把握。
确定单位名称。
二、表内除法(一)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建议1、除法的初步认识。
(1)平均分(2)除法1、掌握平均分的方法,知道什么时候用除法计算。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创设情境或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2、用2--6口诀求商1、理解求商思路,掌握求商方法。
2、正确、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掌握求商方法,正确熟练的用口诀求商。
加强用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为了使学生用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应在练习中适当增加形式多样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常考解决问题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常考解决问题总结(79题)1、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3个27元。
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元?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2、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每次能烤9个。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3、我们第一组买了9个面包。
每个面包3元。
我们第二组买了6个。
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4、儿童票:每张5元。
成人票:每张8元。
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用20元钱买票够吗?5、小明买了4套明信片,每套8张。
小明:我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多少张?6、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领了80棵树苗。
一年级种了25棵,二年级钟了37棵。
剩下多少棵没钟?7、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
一共有8个笼子。
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8、要挖总长60米的水沟。
已经挖好了15米。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9、康乃馨:3元/只。
百合:5元/只。
(1)小明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需要多少钱?(2)我带了10元钱,两种花各买1枝,还剩多少钱?10、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
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11、我一共进了80本《十万个为什么》,上周卖了25本,这周卖了38本。
还剩多少本?12、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12、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13、要做50个灯笼。
王叔叔:我每天最多可做8个。
至少需要多少天才能做完?14、玫瑰花:22枝。
百合花:16枝。
郁金香:10枝。
请用7枝玫瑰花,3枝百合花,2枝郁金香扎成一束。
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这样的花束?15、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
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参加活动,能坐下吗?16、有500厘米长的彩带,要包装3盒礼物。
已经用掉了300厘米。
还需要240厘米做蝴蝶结。
剩下的彩带够吗?17、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常考解决问题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常考解决问题总结(79题)1、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3个27元。
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元?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2、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每次能烤9个。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3、我们第一组买了9个面包。
每个面包3元。
我们第二组买了6个。
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花多少钱?4、儿童票:每张5元。
成人票:每张8元。
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
用20元钱买票够吗?5、小明买了4套明信片,每套8张。
小明:我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多少张?6、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领了80棵树苗。
一年级种了25棵,二年级钟了37棵。
剩下多少棵没钟?7、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
一共有8个笼子。
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8、要挖总长60米的水沟。
已经挖好了15米。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9、康乃馨:3元/只。
百合:5元/只。
(1)小明想买4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一共需要多少钱?(2)我带了10元钱,两种花各买1枝,还剩多少钱?10、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
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11、我一共进了80本《十万个为什么》,上周卖了25本,这周卖了38本。
还剩多少本?12、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12、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13、要做50个灯笼。
王叔叔:我每天最多可做8个。
至少需要多少天才能做完?14、玫瑰花:22枝。
百合花:16枝。
郁金香:10枝。
请用7枝玫瑰花,3枝百合花,2枝郁金香扎成一束。
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这样的花束?15、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
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参加活动,能坐下吗?16、有500厘米长的彩带,要包装3盒礼物。
已经用掉了300厘米。
还需要240厘米做蝴蝶结。
剩下的彩带够吗?17、广场举办消夏音乐会,需要租1500把椅子。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会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会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从简单的计算到复杂的应用,都需要数学的求解方法。
数学不仅是科学的基础,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习二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更要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是学会解决问题的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几何、数学计算和简单的应用问题三个方面。
其中,数学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符号和方法;几何是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常用量的形状和性质的学科,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个部分;应用问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生要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不只是单纯的学习数学知识,更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要学会如何询问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检查答案等步骤。
在做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学生应该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巩固,定期复习,做到“及时复习、随时巩固”,避免急躁、冲动和心浮气躁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
同时,平时要经常做足量的练习,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注重个人实践个人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学习之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行设置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二年级下册的数学,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更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及练习题(*)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3、54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中的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学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材用烤面包的情境提供了现实素材。
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结合已知条件分析问题,为列式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解决问题4》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 解答吗?
例:用18元可以买几顶帽子?
18÷6=3(顶)
答:用18元可以买3顶帽子。
2.
【选自教材P43 练习九 第6题】
(1)18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18÷2=9(辆) 答:要坐9辆碰碰车。
2.
(2)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 问题并解答吗?
要想正确的解决生活 中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认为 最重要的是什么?
用除法计算
45÷5=9(元)
9×5=45,计算正确。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如果45元买了5辆玩具小汽车, 一辆玩具小汽车多少钱?
比较这两道题, 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总结
已知要花的总钱数和一件物品的 价格,求能买多少件物品,我们可以 用除法计算;已知要花的总钱数和要 买的物品件数,求一件物品的价格, 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选自教材P42 练习九 第4题】
1.
(1)买6块毛巾,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可以买几个茶杯?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
答吗?
(1)买6块毛巾,一共需要多少钱? 求6个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5×6=30(元) 答:一共需要30元。
(2)用36元可以买几个茶杯? 求36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 36÷9=4(个) 答:用题
1. 口算大比拼。
24÷8= 3 63÷7=9 56÷8= 7 28÷4=7 49÷7= 7 32÷8=4
18÷3= 6 81÷9= 9 40÷5= 8 45÷9= 5 54÷6= 9 21÷3= 7
2.分一分,算一算。 (1)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数一数, 每份有多少根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以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些知识点:
1. 加法和减法:继续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2. 乘法:学习乘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练习乘法表。
3. 除法: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
4. 数字的认识:学习数字的读写、比较大小,认识整数的概念。
5. 小数和分数:学习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初步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
6. 长度和面积:学习长度和面积的概念,测量简单图形的长度和面积。
7. 时钟和时间:学习读写时间,了解钟表的指针和刻度。
8. 金钱和找零:学习认识各种面额的纸币和硬币,练习用最少的钱币找零。
9. 数据和图表: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表示,学习读懂简单的图表。
10. 问题解决: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只是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教材内容还需要以教材为准,并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第一单元复习
54+37= 91(页) ( 9× 6 +37=91(页) × ( 这本书一共有91 91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91页。
3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 个玩具,已做 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9个玩具 已做21 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 个玩具, 还要做多少个? 个,还要做多少个? 第一步要算: 第一步要算:
34-14=20( 34-14=20(个)
四、检验
系。我们要学会把应用题中 再算:还回之后有几个 列式计算有两种, 列式计算有两种,一种是列 再算:还回之后有几个? 的数学语言, 的数学语言,转化成自己的 出分步算式, 出分步算式,一种是列出综 语言, 语言,分析出应用题中数量 20+8=28(个) ( 合算式 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与 问题之间的关系。 问题之间的关系。 34-14+8=28(个) ( 数字抄写对吗?列式对吗? 数字抄写对吗?列式对吗? 34+8-14=28(个) ( 计算对吗?单位对吗? 计算对吗?单位对吗?做答 答:现在有排球28个。 现在有排球 个 时是否漏字? 时是否漏字?
100 - 38-35=27(元) -
100-( -(38+35)=27(元) -( ) ( 38元 38元
35元 35元
答:应找回27元。 应找回 元
开放训练
爸爸、妈妈、和小兰去看电影, 爸爸、妈妈、和小兰去看电影,爸爸 付给20元 买三张票够不够? 付给 元,买三张票够不够?
成人票: 成人票:8元/张 儿童票: 儿童票:4元/张
小双有一只盒子,里面有 颗扣子 颗扣子。 小双有一只盒子,里面有12颗扣子。 她用掉了5颗 又买来了6颗 她用掉了 颗,又买来了 颗。现在还 有几颗? 有几颗?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算术口算和列竖式计算十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数量的认知:通过观察和数量的比较,理解数的相等、大小和顺序。
3. 数量的运算:进行简单的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
4. 数的认识:从0-100内进行数的认识和编号。
5. 表达数的大小: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6. 数的组成:将数拆分为十位和个位,并理解每位数的含义。
7. 数的顺序:理解顺序数,例如1-20间的顺序。
8. 数的读法:学习正确读写并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9. 长度、质量、时间和容量的认识:通过比较和实际操作,了解长度、质量、时间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10. 三角形和四边形: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和性质。
11. 图形和图形组成的认识:通过观察和操作图形进行图形的认识和分析。
12. 数轴和数的位置:通过数轴的表示和使用,了解数的位置和相对关系。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教材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查看教材或与老师确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解决问题
知识点解决问题
1、要注重数学概念的引入、形成与巩固
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①引入概念,使学生感知概念,形成表象;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③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应用概念。
概念的引入有四种: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以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入新概念;、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从概念的发生过程引入新概念。
比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中是这样引入入概念的,《认识整万数》是这样引入入概念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解决问题:概念的形成有三种:对比与类比;恰当运用反例;合理运用变式。
比如今天的课中概念的巩固有三种:及时复习;重视应用;注重辨析。
如
2、要把握好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概念本身有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概念的确定性。
由于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作为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在小学阶段的概念教学,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
如对数这个概念来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开始只是认识1、2、3、,以后逐渐
认识了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又引进了分数(小数),以后又逐渐引进正、负数,有理数和无理数,把数扩充到实数、复数的范围等。
又如,对0的认识,开始时只知道它表示没有,然后知道又可以表示该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还知道0可以表示界限等。
数学概念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与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成了教学
中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
如《认识整万数》
因此,教学概念,既要重视概念的阶段性,又要注意到概念发展的连续性,不要在一个知识段中把概念讲死,以免影响概念的发展和提高,也不要把后面的要求提到前面,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又要注意教学的连续性,教前面的概念要留有余地,为后继教学打下埋伏。
从而处理好掌握概念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3、加强直观教学,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矛盾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以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1)通过演示、操作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运用直观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
因此概念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对所观察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认识产生飞跃,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参与形成概念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而且对形成的概念记忆深刻,理解透彻。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5、建立概念系统。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把有关的概念沟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使其系统化,如《认识整万数》以后的几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