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铁路工程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

铁路工程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

铁路工程中心试验室管理办法审批:中心实验室管理方法目录一总那么 ........................................................................................................................... - 1 -二中心实验室组织机构 ................................................................................................... - 1 -2.1 概略 ........................................................................................................................... - 1 -2.2 业务培训方案 ........................................................................................................... - 2 -2.3项目实验室组织机构图 ............................................................................................ - 2 -2.4检测任务流程图 ........................................................................................................ - 3 -2.5 质量保证体系图 ....................................................................................................... - 4 -三、实验任务管理 ............................................................................................................... - 5 -3.1 工程实验采用规范: ................................................................................................. - 6 -3.2 实验记载和实验报告用表: ..................................................................................... - 6 -3.3 实验原始记载、报告的规范、整理及归档: ......................................................... - 6 -3.4 实验顺序: ................................................................................................................. - 6 -3.5 资料管理制度: ....................................................................................................... - 7 -四职责范围 ......................................................................................................................... - 8 -4.1 中心实验室的职能 ................................................................................................... - 8 -4.2 实验室主任职责 ....................................................................................................... - 9 -4.3 授权签字人岗位职责 ............................................................................................... - 9 -4.4 技术担任人职责 ..................................................................................................... - 10 -4.5 质量担任人职责 ..................................................................................................... - 11 -4.6 实验工程师岗位职责 ............................................................................................. - 11 -4.7 资料管理员职责 ..................................................................................................... - 12 -4.8 实验员职责 ............................................................................................................. - 12 -4.9 信息化管理员岗位职责 ......................................................................................... - 13 -4.10 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 ........................................................................................... - 14 -4.11 其他实验人员职责 ............................................................................................... - 14 -五实验人员任务纪律 ....................................................................................................... - 14 -六实验检测任务制度 ....................................................................................................... - 15 -6.1 样品的检验、复验制度: ..................................................................................... - 15 -6.2 原始数据记载 ......................................................................................................... - 16 -6.3 实验数字修约规则 ................................................................................................. - 16 -6.4 实验检测任务质量保证制度 ................................................................................. - 16 -6.5 测试数据校验制度与校验方法 ............................................................................. - 16 -6.6 检验报告的填报、审批及发放制度 ..................................................................... - 17 -6.7 原始记载、检测报告的保密制度 ......................................................................... - 18 -6.8 检测结果异议处置制度 ......................................................................................... - 19 -6.9 报表制度 ................................................................................................................. - 19 -七仪器设备管理 ............................................................................................................... - 19 -7.1 仪器设备置办验收制度 ......................................................................................... - 20 -7.2 计量仪器设备周期检定管理制度 ......................................................................... - 20 -7.3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制度 ......................................................................................... - 20 -7.4 仪器设备的运用维修管理制度 ............................................................................. - 21 -7.5 仪器设备的标志管理方法 ..................................................................................... - 22 -八实验室管理 ................................................................................................................... - 23 -8.1 实验室管理制度 ..................................................................................................... - 23 -8.2 环境卫生制度 ......................................................................................................... - 24 -8.3 测试中缀处置方法 ................................................................................................. - 25 -8.4 化学试剂及低质易耗品管理制度 ......................................................................... - 25 -8.5 保密制度 ................................................................................................................. - 26 -九不合格品管理措施 ....................................................................................................... - 26 -十施工现场原资料及质量控制措施 ............................................................................... - 27 -10.1 胶凝资料 ............................................................................................................... - 27 -10.2 细集料 ................................................................................................................... - 28 -10.3 粗集料 ................................................................................................................... - 29 -10.4 水 ........................................................................................................................... - 30 -10.5 外加剂 ................................................................................................................... - 30 -10.6 钢筋 ....................................................................................................................... - 31 -十一拌合站管理措施 ....................................................................................................... - 33 -11.1 拌合站质量管理措施 ........................................................................................... - 33 -11.2 拌合站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 - 33 -11.3 搅拌进程质量控制 ............................................................................................... - 34 -11.4 浇筑进程质量控制 ............................................................................................... - 35 -十二配合比审核、发放管理措施 ................................................................................... - 36 -十三中心实验室考核方法 ............................................................................................... - 36 -十四关于本管理方法的说明 ........................................................................................... - 38 -中心实验室管理方法一总那么1.1 为增强项目工地实验室管理任务,不时提高项目工地实验室管理水平,有效指点施工消费活动,确保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

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

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改建工程MPZQJL-2标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北京瑞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监理项目部安质部二〇一四年五月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扩能改建工程MPZQJL-2标试验室、拌合站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编制:审核:批准:北京瑞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成昆铁路米易至攀枝花段监理项目部安质部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拌和站及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铁路工地拌和站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3号)、《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拌和站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工管办函〔2013〕300 号)、《铁路工程拌和站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以及成昆铁路公司成都市域铁路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成昆安质函【2014】7号)等文件精神,执行信息化管理有关规定,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监控、推进监理项目部试验室及管段内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工作,并结合本监理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试验结果自动计算及判定,重要试验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具有提醒、分析、统计和监控等功能,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试验过程规范、结果能够追溯。

第三条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采集生产过程数据,运用传输、存储、统计、分析等手段,达到混凝土生产过程监控及质量追溯的目的,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四条拌和站、试验室信息化分为管理平台和采集操作平台。

第五条拌和站、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建设要求第六条设备及设施要求:1.混凝土生产系统必须采用工控电脑,最低配置CPU性能不低于英特尔奔腾四处理器,主频不低于2.4G,内存容量不低于1G,硬盘容量不低于80G,操作系统所在分区剩余空间容量不低于2G,操作系统不低于Windows XP 版本。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DOC 87页)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DOC 87页)

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DOC 87页)1.0.1 为满足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要求,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工作。

1.0.3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根据项目规模、特点与工程内容设置,做到配置合理、管理有序,满足工程质量操纵要求,符合标准化管理要求。

1.0.4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准确。

1.0.5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管理除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2.0.1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工作应在建设单位统一组织下实施。

2.0.2 建设单位可不设试验室。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根据项目规模分别建立试验室。

设计单位必要时进行独立的试验检测工作。

2.0.3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派出机构,其试验检测工作应在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范围内。

2.0.4 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不得相互共用同一试验室。

2.0.5 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活动相习惯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紧人员应稳固。

试验人员不得在不一致建设项目或者同一建设项目的不一致试验室兼职。

2.0.6 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2.0.7 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与各项管理制度。

2.0.8试验室应严格按现行标准或者设计规定的项目与频次进行试验检测,把好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与实体质量的试验检测关。

2.0.9 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0.10试验室工作条件确认的程序、申报格式、项目应分别符合附录A、附录B、附录C的要求。

3 建设单位试验管理3.0.1 建设单位应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按下列要求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工作进行全面管理:1 负责制定建设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管理与检查等制度。

2 检查施工与监理单位试验室工作。

3 负责对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监理单位试验室工作条件的确认,并应在收到书面申请10个工作日内完成。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铁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建设者必须对工程试验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就是用来规范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的一套标准。

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管理体制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应该遵循专业、集中的管理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首先,必须设立试验室的管理机构,对试验室的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其次,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试验室的主要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经验和管理能力。

此外,还应结合试验室的具体情况,确立管理机构的职责和职能,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实现科学管理。

二、质量体系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要求试验室应该建立并实施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应根据试验室的具体需求制定,并应包括质量手册、操作规程、工作程序、各类记录以及内部质量审查等内容。

试验室应该对测试设备进行标定和校准,并确保试验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三、设备设施保障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要求试验室需要配备齐全、性能可靠的实验设备。

试验设备的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试验室应该具备先进的通风、消毒、垃圾处理等设施,以保障试验室内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四、人员培训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要求试验室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

试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受过相关的培训,掌握试验室操作方法、工作程序以及各类实验操作技能。

此外,试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五、数据管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要求试验室需要建立完整的数据管理体系。

试验室应该对实验数据进行安全保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记录系统,以便进行数据的追踪和查询,并且需要保存实验数据的原始记录和计算方案的备份,以备后续需要。

六、安全管理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要求试验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

铁路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铁路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铁路工地试验室管理办法试验室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部门,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试验检测工作,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结合XX工地试验室管段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试验检测的任务和目的:1、试验检测、鉴定各项工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

2、检测工程结构和构件的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3、通过工地检测及施工控制、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

4、负责各种配合比的合理选择及管理、审核,选定路基填料及砂、石料产地。

5、监督主要工程材料的合理使用及正确保管等。

积极协助物资部门做好重要工程用料的验收、保管.6、试验研究新材料、新品种和地方材料的使用。

7、为施工提供可靠、真实、准确的试验资料和技术数据,参与工程变更、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试验室的组成:1、为了确保施工检测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完成各施工所需各项检测工作,XX工地试验室,检测人员7人。

2、试验室行政上受项目总工师领导,业务上受公司质量检测中心和XX铁路中心试验室监督指导。

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室日常工作,即组织试验检测工作;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上报。

三、第三工地试验室检测管理办法:1、工地试验取样方法:工地试验取样要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否则试验室将不予受理。

(1)水泥:对同一水泥厂,同期、同品种、同标号、同一出厂编号,袋装每200t,散装每500t为一检测批次(袋装不足200t按一检测批次,随机从不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合拌匀后,取12kg 作为检测试样。

)(2)细骨料(砂);每组试样代表400m3或600t相同产地、同一规格的砂,在上、中、下部位,按四分法取样。

(3)粗骨料(碎石、道碴):每组试样代表400m3或600t相同产地、同一规格。

(4)钢筋每60t为一检测批次(不足60t按一检测批次),取抗拉2 根,长度10d±200mm,冷弯2 根,长度5d±150mm.钢筋焊接以200 个焊接接头作为一检测批次(不足200个视为同一检测批次),3根抗拉、3根抗弯试验,钢饺线每30t为一检测批次(不足30t按一检测批次).(5)土的取样与检测:取土场原地面0。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工管办函【2013】284号 (1)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工管办函【2013】284号 (1)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工管办函【2013】284号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关于印发《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为实现工地试验室制度建设、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试验过程管理等全面标准化,建立工地试验室和人员信用考核机制,确保试验工作质量符合标准,工管中心组织编写了《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贯彻执行本实施意见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及时反馈有关意见及建议,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2013年8月16日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1 总则1.1 为落实《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和《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 10442-2009)的相关要求,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进一步提高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2 本意见所指铁路工地试验室(以下简称工地试验室)是指承担铁路工程建设项目试验检测任务的现场机构,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独立试验检测机构在现场设立的试验室。

2 基本规定2.1 工地试验室是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承担授权范围内的试验检测业务,同时作为参建单位的独立职能部门履行规定的管理职责。

母体试验室应具备本项目所需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

2.2 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试验室的技术标准、管理规定及本意见要求,制定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办法或细则并组织实施。

2.3 监理单位应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建设单位的有关要求,独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经建设单位批准,监理单位可委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本项目铁路工程试验检测能力且通过省级及以上资质认定的试验检测机构组建工地试验室,建设单位应对其母体试验室考察确认。

铁路试验室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

铁路试验室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

铁路试验室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摘要:随着我国铁路事业不断发展,铁路混凝土结构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

混凝土是施工中最重要的合成材料,生产管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的顺利完工。

铁路工程混凝土拌和站随着大型数据技术的发展,试图利用大型数据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提高混凝土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采用信息化技术,在铁路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组织施工全部过程,并且将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避免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对施工现场的信息进行准确的采集管理,以此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准确的研究和分析,让施工管理的交互性和便捷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因此,本文对铁路实验室和搅拌站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可以给铁路工程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拌和站;信息化研究引文:信息技术应用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出现的新趋势,信息化管理在混凝土拌和站生产、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是铁路行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铁路作为国家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严格。

大数据信息在混凝土拌和站建设管理中应用,可以使拌和站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善铁路建设施工管理水平。

一、铁路试验室和拌和站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的重要性分析首先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进行混凝土拌和要注意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拌和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对每个环节都给予足够的重视。

进行拌和建设的时候,也要对混凝土质量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来进行确定,提高相关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保证混凝土符合国家标准是必须要做到的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本身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对于混凝土的成本也要严格的控制,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可以提升拌和站竞争力,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质量是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质量。

现在,混凝土拌和站也要根据相关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管理来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质量,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问题。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1. 试验室的基本要求1.1 环境条件不能马虎试验室的环境,就像我们家的厨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

铁路建设项目的试验室也是一样,环境条件要把控得当。

首先,试验室里得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就像冬天穿羽绒服,夏天开空调一样,得让实验员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工作。

温度湿度一不小心出问题,试验数据就可能像炒菜时加盐加多了一样,味道全然不对。

试验室里的设备也是如此,要定期清洁和校准,确保它们“吃饭”时不打瞌睡。

只有这样,咱们的试验结果才能靠谱,工程才能万无一失。

1.2 设备管理要细致入微设备管理,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要把每一台设备当做自己的宝贝来照顾。

想象一下,你买了个心仪的电子产品,不是天天擦拭,就是小心翼翼地放在防尘罩里。

铁路试验室的设备也要这么对待。

定期检查、保养,千万别让它们“生病”。

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书,按图索骥,认真操作。

设备出问题时,别像拖延症患者一样拖拖拉拉,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管理这事儿,真的是不容马虎。

2. 试验管理的要点2.1 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方案,就像盖房子之前的蓝图,得把一切都考虑周到。

制定试验方案的时候,得先了解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然后,再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步骤。

记住,可别随便找个方法就上,这样可能导致试验结果就像马虎的厨师做的菜,味道总差点儿。

制定方案时,可以请教专家,借鉴别人的经验,确保方案科学合理。

测试前的一番准备,决定了最终结果的“味道”,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2.2 数据记录与分析数据记录,就像是在记日记,得详细又准确。

试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组数据都要仔细记录。

这样,即使试验结果有点儿不如意,也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分析数据时,要有耐心,就像解谜游戏一样,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的真相。

切忌一见结果就慌,得冷静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

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试验的可信度和工程的质量。

铁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

铁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管理
预防措施
试验室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或避免 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风险。
03
试验室的设备管理
设备的购置与验收
设备购置
根据试验室业务需求,采购合适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满足试 验要求。
设备验收
收到设备后,进行开箱检查,确保设备外观完好、配件齐全 ,并核对设备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
提供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检验记录和报告;
试验室作用:铁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是铁路工程建设质量 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包括 检测施工过程和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为竣工验收提供相关资料和依据。
试验室的分类和特点
试验室分类
根据承担的试验检测任务和规模,铁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可分为中心试验室和现场试验室。
校准证明
对于需要校准的设备,需 提供合格的校准证明,以 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误差分析
对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发现 的误差进行分析,找出原 因并进行调整,确保设备 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04
试验室的人员管理
人员的招聘与培训
招聘
根据试验室的需求,从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的人员中进行招聘,确保人员的素 质和能力符合要求。
环保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
试验室应制定环保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责任人,确保 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定期演练
试验室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环保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
事故处理
当发生环保事故时,试验室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事态扩大,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处 理。
环保设施的建设与运行
环保设施的配备
试验室应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如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等 ,确保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的通知

— 1 —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的通知海洋、宁安、宁杭、沪杭客专、金山、金丽温公司,各工程指挥部、筹备组:为进一步规范我局建设项目工程试验管理,规范原材料的检测和使用,确保原材料质量,加强材料的见证、取样、试验工作,不断提高我局建设项目试验室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现制定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办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加强原材料准入检测,严格试验过程控制,突出试验过程中的盲样抽检、交叉互检制度,确保质量控制数据科学、准确、真实、可靠、合法,以标准、规范的试验室管理,实现建设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目标。

二、主要内容1.各级试验室应按照铁道部和路局有关试验室管理的规定,上铁建函〔2011〕1296号上海铁路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2.试验室所有上岗试验人员必须持有施工单位集团公司上岗证(包括项目试验室主任证、试验干部证、试验员证)和铁路试验人员上岗证,并定期组织培训,加强业务学习。

3.试验仪器仪表应依据环境的有关规定进行放置,应按照规定定期校验,精度符合试验标准要求,使用前应经调试检验。

4.试验室检验测试材料样品必须按规定取样,需要保存的材料要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保存,避免因样品存放不当造成结果误差。

5.加强原材料准入管理,进场前,要检查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的资质;进场时,要检查原材料的出厂证明文件,并对原材料各项指标进行抽样检测,对产品性能进行验证。

6.严格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抽测检查。

由项目管理机构、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按照按规定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抽测、检测,对特殊结构工程可委托高校或具有试验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控。

7.试验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和其它各种记录,原始记录应完整无缺,不得涂改(包括数据、图表、照片、现象说明等),并对试验检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作好详细记录。

8.试验人员应采用误差分析知识正确处理检测数据,不得擅自取舍数据,并按有关公式推算结果,由复核人复核。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铁路建设项目可不单单是一个大工程,还得搭配上个“精致的小管家”——试验室。

说到试验室,可能大家脑袋里立刻浮现出一堆仪器、设备,还有那种严肃的科学家模样。

其实,试验室不仅仅是测量数据的地方,它还像个小小的控制中心,掌握着整个项目的“健康状况”。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怎么把这个小管家管理得妥妥当当,让铁路工程顺顺利利地往前推进。

1. 管理规程:得有规矩1.1 试验室的“家规”试验室的管理规程,就像家里的规矩一样重要。

这些规矩有点类似于家里的“家规”,有了这些规矩,整个试验室才能井然有序。

首先,咱得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规范。

这些规范就像是玩游戏的规则,大家都得按照规矩来。

比如说,实验之前一定要做个详细的计划,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记录每一项数据。

这就像做菜一样,得按方子来,不然出来的菜肴可能就不那么好吃了。

1.2 人员管理:谁负责啥在试验室里,每个人都得知道自己干啥,谁负责啥。

这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得有前锋、有中场、有后卫。

前锋负责进攻,中场负责组织,后卫负责防守。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就能把整个试验室的工作做好。

试验员得熟悉设备,能熟练操作;技术人员得确保设备的维护保养到位;管理员则得保证试验室的环境整洁有序。

大家各司其职,整个团队就能高效运转。

2. 设备管理:确保正常运转2.1 设备保养:定期检查试验室里的设备就像是家里的电器,得定期检查保养。

设备如果出故障,就像家里的冰箱坏了,生活立马变得麻烦。

所以,咱得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它们都能正常运转。

检查的时候,得注意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比如说仪器的接口、操作按钮,这些小细节都不能忽视。

如果设备出现了问题,得及时维修,就像家里的小电器坏了,赶紧找人修理一样,拖得越久问题可能越严重。

2.2 校准:数据要准确设备的校准就像给汽车做保养,保证它的性能正常。

试验室的数据必须精准,不能出一点差错。

这就像考试一样,每一道题都得认真作答,不然结果就会不准确。

试验室信息化作业指导书

试验室信息化作业指导书

信息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2022 年11 月20 日一、编制目的为了明确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承担的任务及操作程序,规范信息化操作流程特制订信息化作业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1、《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CR9204-2022);2、《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 (工管办涵(2022) 284 号) ;3.号)三、合用范围本办法合用于标所属工程施工期内的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四、人员配置1、检测人员①中心试验室配备试验检测人员8人以上(不含辅助人员),其中: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②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③试验室负责人应由母体试验室正式聘任的合同制员工担任,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④应设专人负责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 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熟练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技能。

⑤试验检测人员应持铁路试验检测资格证书,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试验检测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⑥在公司管内项目任职的试验室人员实行建设项目登记管理,不得在其它单位或者项目上兼职。

2、信息员试验室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管理员,具体负责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3 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

试验室负责人以及信息管理员更换时应报经公司安质部批准,其余人员更换时应报经指挥部批准。

3、持证上岗试验检测人员应持铁路试验检测资格证书,在资格证书有效期内,试验检测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

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应接受软件应用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软件厂商颁发合格证书。

五、信息化设置1.中心试验室和分部(分站)试验室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关于印发监理部《铁路工程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监理部《铁路工程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XXXXXX项目监理部铁路工程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中国铁路总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参照XXXX公司《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管理办法》文件的要求,结合XXXX高铁项目监理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项目监理部各部室及监理组网络建设、信息设备调配及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明确了监理部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分工、职责和流程。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四条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业主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相关要求,配备相应的软件及终端硬件设备,纳入业主统一接口,并接受业主的统一管理,设置专人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监理部对各施工单位的信息系统负责协调管理。

信息化建设包含但不限于作业人员安全监控、隧道围岩变形量测、沉降变形观测,拌和站、试验室数据实时传输、电子工程日志等监控、隐蔽工程视频数据采集、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监理部成立以总监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各模块的应用管理工作,其主要成员:组长:XXXXX副组长:XX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XXX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理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负责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XXXXX铁路广西公司的有关要求,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和监督,指导各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负责对施工单位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的考核。

第六条监理部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为综合部,负责牵头处理信息化管理日常工作,并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管理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一)制定监理部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管理考核办法。

(二)负责铁路工程管理平台的日常维护,确保平台正常运行。

(三)按照XXXXXXX公司信息化工作总体方案,推进落实监理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四)负责信息化工作日常管理,包括开展培训、定期检查各参建单位信息化工作的落实情况,组织考核等。

(五)收集各部门、各施工单位的应用需求和优化建议,并及时向业主相关部门反馈,积极组织软件升级等工作。

精选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

精选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

“为什么设立工地试验室” “铁路工地试验室”:是指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能力要满足铁路规范、标准的需要。 “授权范围”:指工地试验室要经过母体试验室的授权,在授权试验检测范围内开展工作。 “试验室五个特性”:独立性、专业性、科学性、权威性、客观性。Y P1
一、铁路工地试验室设置
2.试验室作用: 2.1保证原材料质量。★ 2.2保证施工过程质量。
一、铁路工地试验室设置
4 试验室有关要求: 4.1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4.2 制定质量管理手册。 4.3 试验室外部环境要求。 4.4 试验室区域环境要求。★
试验室一般有工作区、生活区、办公区,相互独立。 操作间(功能室)主要有力学室、土工室、集料室、水泥室(胶材室)、混凝土室、耐久室、化学分析室、标准养护室、样品室、留样室等,操作间的大小与室内温、湿度都要满足要求。 办公区域和操作间应有必要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 【区域环境要求还有很多,比如道路、标示标牌、绿化等。】
一、铁路工地试验室设置
5 试验室设立: 5.1 施工单位试验室设立注意事项。 5.2 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设立。 5.3 施工单位试验分室设立。 5.4 监理单位试验室设立注意事项。 5.5 监理单位试验室设立。 5.6 试验室信息化。
5.2.1 设施环境条件。(5条) 1.试验室区域内交通道路均应硬化,水电满足使用要求。 2.操作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温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新标准附录H给出了集料室、水泥室、混凝土室的温湿度标准。 3.每个操作间的面积不宜小于12m2,标准养护室不宜小于30 m2(见范例2)。混凝土室、胶凝材料室、化学分析室、力学室(见范例1)等应配备空调,标养室应配备自动养护系统。
一、铁路工地试验室设置
一、铁路工地试验室设置

铁路工程:铁路工程项目现场试验管理方法及要求

铁路工程:铁路工程项目现场试验管理方法及要求

铁路工程:铁路工程项目现场试验管理方法一、建立工地试验室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类别和实际情况,建立工地试验室。

工地试验室应按规定取得技术监督部门的相应资质。

二、明确工地试验室的主要试验项目试验管理首先要明确试验室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

1.铁路工程常用材料的检测和试验:如水泥、钢材、混凝土粗骨料、细骨料等十八大类。

2.试配、提供混凝土、砂浆理论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制作混凝土检查试件,测定力学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应同科研单位共同研究试验提出,并通过评审。

4.路基填土压实度检测。

5.施工用水及环境水取样送检。

三、试验管理标准与制度主要包括:1.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2.施工过程中的检测、试验制度。

3.竣工验收中的检验、试验制度。

铁路工程:铁路工程项目现场试验管理要求1.各施工单位必须按要求配足人员和必要的设备,认真做好工程试验工作。

2.试验机构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的认证,取得合法资格后,方可参与项目的检验工作。

现场试验室建成后,必须经监理机构验收合格,项目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3.工程试验必须遵照有关标准规范、规则进行,试验数据和结论要公正、准确,施工单位和试验机构不得弄虚作假。

4.工程试验和检验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由安全质量部负责,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设立中心试验室或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试验。

5.部分试验要求(1)对工程材料必须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金属、水泥、道砟、红砖和防水材料等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经试验确认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2)当地材料(砂、石料及路基用填料等)应先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施工中主要做好混凝土试件、砂浆试件、钢筋焊接、路基填土含水量、密实度试验工作,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4)桥梁钻孔桩均应进行无损检测;(5)试验原始资料和试验报告是分析工程质量的技术依据,是工程竣工文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信息化管理办法

信息化管理办法

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基本规定1三、人员配置2四、设备配置2五、组织机构2六、职责3七、信息化管理制度及办法4八、信息管理工作流程5九、系统基本要求61、设备及设施要求61.2终端设备要求61.3网络要求72、数据要求72.1数据传输72.2数据接口7十、试验室信息系统实施要求7十一、考核与奖罚7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目的: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监控原材料进场检测和混凝土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可控、检测结果可以追溯。

一、编制依据为推进XXXX铁路建设工程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根据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公司有关文件,制定本办法。

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除应执行本《办法》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基本规定1、监理项目部根据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铁路工程拌和站及试验室数据接口暂行规定》(工管办函[2013]381号文)要求的统一接口自行建立,并安装经建设单位组织审查评定的应用软件,接入管理平台。

2、监理项目部建立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将试验室信息化纳入统一管理体系。

3、试验室应编制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明确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职责,及时准确做好数据录入、分析和管理工作的准备。

4、监理项目部应配备试验室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5、信息化应作为试验室验收的主要项目,信息化未实施或实施不符合要求不得通过验收。

验收工作执行公司《试验室与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管理办法》。

三、人员配置监理项目部应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具体负责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更换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

四、设备配置配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压力试验机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局有限责任公司
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
二〇一四年二月
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要求,《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实施意见》。

为了稳步推进工地试验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全面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水平,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切实发挥试验检测数据在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价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结合管段内工程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贵铁路(贵阳段)CGZQSG-15标所属工程施工期内的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须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的接入、数据传输接口技术标准。

配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压力试验机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相关要求。

第四条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监控原材料进场检测和混凝土生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检测结果可以追溯。

第五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数据应确保真实反映现场施工质量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

第六条中心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重点:严格控制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可靠、检测过程规范可控。

第七条成立信息化实施小组:试验室信息化管理以中心试验室主任XXX为组长,各分室试验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试验室信息化实施专项小组,全面负责建立和实施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八条人员配置:中心试验室配备经培训合格的专职信息化管理员1名,具体
信息化管理工作。

试验室信息管理员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并应熟悉计算机应用及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更换时应经建设单位同意。

第二章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第九条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制度
9.1 为推进铁路系统试验检测管理水平,更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工作使用软件管理,选用的软件应与信息化管理相匹配。

9.2 选用的试验管理软件应具有安全性,并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

9.3 试验管理软件使用前要组织人员培训,使用过程中不定期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

9.4 试验管理软件使用过程中,软件开发单位要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服务。

9.5 利用管理软件及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通过授权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试验数据,全面掌握施工质量动态。

9.6 利用管理软件严格控制随意更改试验检测数据的现象,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第十条岗位职责
10.1 中心试验室信息员职责
10.1.1信息员负责中心试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10.1.2及时上传试验检测数据及报表,监控检测频次。

10.1.3对人员、设备及检测项目进行动态统计上传。

10.1.4查询检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0.1.5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维护。

第十一条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录入的数据主要包括:试验室基本情况(人员设备、环境设施、检测能力)、
样品及试验检测任务登记、试验检测数据及报告(不合格品管理及质量问题分析、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情况、其他工作数据)。

第十二条试验室系统基本要求
12.1 设备及设施要求
12.1.1 实时采集数据的试验设备要求
压力试验机和万能材料试验机须支持串口通讯协议,提供数据传输格式,建议
采用微机伺服控制系统。

12.1.2 终端设备要求
CPU:主频2.0 GHz及以上;内存:2G及以上;硬盘:空闲空间10G及以上;支持WindowsXP操作系统及以上。

12.1.3 网络要求
中心试验室应具备带宽独享2M及以上网络。

12.2 数据要求
12.2.1 数据传输
12.2.2 数据接口
1.信息化管理系统须符合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接入、数据传输接口技术标准及相关要求。

2.信息技术中心统一发布试验室编码、试验类别编码和试验报告编码等关键数据编码规则。

3.自动采集的试验检测数据通过终端接口实时传输,试验报告按规定要求传输至建设单位工地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4.数据接口应满足数据传输中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相关要求,采用接口认证机制等技术加以保障。

第十三条试验室信息系统实施要求
13.1 试验室在启用前布置好操作软件并接入建设单位试验室管理平台软件。

13.2 选用满足本意见相关要求并经建设单位组织评审通过的信息化管理操作软件。

第十四条考核与奖罚
14.1 中心试验室信息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检查范围,每月检查2次。

14.2 中心试验室制定相应的信息化考核制度,对相关信息化管理人员和行为进行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