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是指儿童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来创造、组织和表达新的理念、概念和观念的能力。

想象力是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学习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以下内容中,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在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象力的发展既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儿童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自由的想象和构思,儿童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形象和场景。

儿童在想象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想象和创造,儿童能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效果。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在早期,儿童开始通过模仿和观察来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他们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角色,比如扮演医生、老师等。

同时,他们会通过玩具和绘画进行想象和表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想象力逐渐发展为更复杂和抽象的形式。

他们开始使用符号和图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随着他们的生活经验的增加,他们开始在想象中创造出更丰富的角色和情节,如超级英雄、仙女等。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环境的刺激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关键。

家庭和学校的丰富的文化环境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音乐、剧场等,都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其次,游戏和玩具也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重要媒介。

例如,使用积木搭建城堡或玩具飞机可以帮助儿童创造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此外,社交互动也是促进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同伴一起玩耍和分享想法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有许多方法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

首先,提供丰富的刺激和材料。

例如,给儿童提供不同种类的图书、绘画工具、玩具等,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和创造。

其次,鼓励儿童参与戏剧、音乐和角色扮演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此外,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例如搭建积木城堡或玩具轨道,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契雅琴科) • 第1种水平,即最低水平。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
会利用原有的图形进行想象,他们只是幻想在图 形旁边另画一些无关的东西。 • 第2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画,但 画出的物体形象是粗线条的,只是轮廓没有细节 。(小班幼儿) • 第3种水平。能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 第4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的。(例冉冉搭城堡)
.
• 三、儿童想象的萌芽(重点) •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
迁移 • 儿童想象萌芽期的特点: •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复活 • 2.简单的相似联想 • 3.没有情节的组合
.
.
.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 想象在幼儿 生活中的重 要地位
二、 幼儿想象发 展的趋势
• 2.想象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想象内容涉及
面比以前宽广,常常涉及了上天入地的各种内容)
• 3.想象内容新颖程度增加(这个年龄的幼儿的想象仍
更多是以过去感知过得某个形象为原型,想象表象与记忆 表象距离不远)
• 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这个年龄的幼儿注意
到所创造的想象形象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
初期尤为突出
.
•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的原因 • 1.再造想象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它要求的独立
性和创造性较少。 • 2.幼儿期是大量吸收知识的时期,幼儿依靠再造想
象来理解间接知识。 • (三)幼儿再造想象的作用 • 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 再造想象的发展,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
123 4
2—3岁的想 象(想象发 展的最初阶 段)
3—4岁的 自由联想 性质的无 意想象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1. 无意想象为主导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 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 ,没有预定的目的, 比如看到天上的白云 ,可能会想象它是某 个动物或物体。这种 想象是无意识的、自 发的,也是学前儿童 想象的主要形式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2. 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 地、主动地进行想象,比如在游戏中能够按 照预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角色扮演和情节设 计。这种有意想象是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 个重要标志
2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 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 发展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包括 生理、心理、环 境和教育等方面
1. 生理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 与他们的生理发展密 切相关。随着脑部神 经系统的不断成熟, 儿童的想象能力也逐 渐提高。同时,身体 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儿 童的想象力发展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学前儿童想 象的发生发

XXXXXXXXX
-
1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2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3
总结与建议
1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 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的想象是一个由简单到 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
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想象的内容和形 式逐渐丰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4. 教育因素
教育对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起 着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各种刺激 和鼓励,教育者可以帮助儿童拓 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通过阅 读、绘画、音乐、游戏等活动, 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 想象。同时,教育者也要注意不 要过度限制儿童的想象力,让他 们有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知识链接
4.噩梦。在噩梦和游戏中都会恐惧,这是对没有意识到的不愉快 的回忆。在游戏中对这种回忆的多少能够自觉地控制,在梦中却不能 控制。
5.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这种梦,有时是听父母讲了可怕的故事 造成的,有时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一个孩子入睡前咬了自己的 手指甲,醒来后说小狗咬了自己的手指。
6.由身体受到刺激直接转化而来的直接象征。例如,尿湿了床, 梦见自己在水桶里。
知识链接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 ,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 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 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 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等 。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 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等。
一、想象的概述
(二)想象的功能 1. 想象的预见功能 2. 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 想象的替代功能 4. 想象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
二、想象的分类
(一)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只是在一定的刺 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创造新形象的想象。Fra bibliotek知识链接
想象的加工方式 1.黏合。它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 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 2.夸张。它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 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 的形象。 3.拟人化。它是指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 程。例如,“雷公”“电母”等许多形象便是拟人化的结果。 4.典型化。它是指依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是指他们能够自由地构思、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想象力也会得到发展和加强。

本文将从幼儿期到学前阶段的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进行探讨。

幼儿期是儿童想象力的最初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通过触摸、感觉和探索来理解世界。

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并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例如,他们可能会扮演成为一名医生、警察或者消防员,这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还喜欢玩具,比如积木和模型,这些玩具可以帮助他们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和建造,进一步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发展。

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并逐渐接受正式教育,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多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儿童有机会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比如绘画、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儿童可以自由地画出他们的想法和想象,而不会受到现实限制。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他们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创造自己的作品,这也会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另外,故事和游戏也是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听故事和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儿童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境和角色,开拓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故事中,他们可以想象自己成为勇敢的王子公主,或是与动物和神奇的生物展开冒险。

这些想象活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情感和社会交往,培养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也逐渐得到发展和加强。

比如,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他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技巧和材料创造出复杂的作品。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他们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细致的情节和人物。

此外,学前儿童还可以开始进行抽象思维和符号理解的训练,比如通过故事创作和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总之,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是一个逐渐深化和扩展的过程。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他们可以不断地创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2 教学内容介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想象发展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相关理论和概念。

引入案例分析,让学员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2.1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2.2 教学内容讲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想象能力的差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想象发展特点。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不同年龄阶段想象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各种因素。

3.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影响。

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影响想象发展的因素。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探讨不同因素对想象发展的具体影响。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教育策略4.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在教育环境中创设有利于想象发展的条件。

介绍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讲述、绘画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教育策略和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教育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

讨论如何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5.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符合现实的 逻辑性。
第二讲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特点
• 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 从想象活动的目的性方面讲,幼儿的想象活动主
要属于无意想象。 • 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的过程
四、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创造性想象在此 时期已经开始发生。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1、带有无意的自由联想性质; 2、模仿中的小创造; 3、情节逐渐丰富,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二)最初想象的表现形式 动作和语言
(三)最初想象的特点
记忆表象在新
情景下的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 乎完全重复感知过的 情景,只不过是在新 的情景下又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2岁的 孩子看到大人给小娃 娃把尿,他也拿着自 己心爱的毛绒玩具小 熊,抓住它的两条腿 ,放在马桶的上面, 并发出嘘嘘的声音。
二、有意想象的萌芽、发展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 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这种表现是: 1、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 想象; 2、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3、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 难。
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需要成人采 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 的必要条件
以实际行动作为想象的条件,在幼儿初期尤为 突出。儿童在随意摆弄物体时,偶然地改变了物 体的状态,从而在头脑中激起了对事物新形象的 想象。如,某幼儿在摆弄衣架时,偶然间把衣架 放在了肩膀上,于是把自己想象成小鸟,衣架就 成了翅膀,并高兴地叫道:“妈妈,看,我可以 飞了。”

《学前心理学》(第八章)

《学前心理学》(第八章)

第八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和发展的趋势
1、想象是儿童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

2、儿童想象最初出现的年龄和表征的发生年龄相同:一岁半到两岁
3、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现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特征是象征性游戏。

而象征性游戏的心理成分首先是想象活动。

(2)游戏经常把实际生活变成想象活动
(3)幼儿听故事,想象随着故事的推进展开
(4)幼儿听音乐,也依靠积极的想象活动
(5)幼儿的绘画、搭积木、等也离不开想象
(6)想象的形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第二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1、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无意想象是一种自由联想,不需要努力,是学前儿童想象的典型方式。

2、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方式,不受意识支配,皮亚杰称为“无意识的象征”
3、幼儿期有意想象的萌芽
第三节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1、再造想象在学前期占据主要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内容的新颖性来区分的。

第四节学前各年龄段儿童想象的发展
1、3-6岁的幼儿阶段,其想象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性
2、夸张性的表现:夸大某部分或某种特征、混淆假想与真实
作业:观察*6岁儿童绘画作品,分析想象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七)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1、想象的发生及其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想象的发生(理解) 1.表象的出现2.具有加工能力概念:想象是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结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两个条件:①头脑中要有稳定的想象②要运用内部智力动作进行加工改造的能力大约1.5-2岁儿童出现想象萌芽,具备想象的基础,通过动作和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儿童想象的萌芽状态及其表现:①儿童最初的想象,基本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加工改造的成分极少②儿童想象的初期表现:相似联想,象征性游戏(2)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理解)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2.想象是理解的基础: 想象是学习学习新知识所必须的认识基础3.想象是儿童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为什么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早期的象征功能基本等同于早期的想象,象征功能的产生标志着儿童的认知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想象的主要表现:以无意性,再造性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刚开始发展,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现实混淆(1)儿童的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识记)含义: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出现事物形象的过程具体表现: 1.想象主题不稳定2.常常以想象过程为满足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有意想象:含义:是主动的,有目的想象,根据一定任务而进行的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 1.成人可以提出一些简单任务2.提供一些材料3.及时语言提醒4.按照主题讲故事和编故事结尾(2)幼儿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识记)再造想象含义: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对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具体表现:1.依赖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景而变化2.儿童想象具有很大的无意性,说明儿童以再造想象为主,缺乏独立性3.记忆表象的极简加工,缺乏新异性(简单的记忆迁移)含义: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去构造新形象表现:1.对形象进行新的组合加工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2.提出的一些不平常的问题上3.对过去经验中的各种事物加以改造,编成新的故事独立性:不是在外界指导下进行的不是模仿的特点且受暗示性少。

论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

论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

论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一、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 无意想象为主。

-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没有预定目的,在游戏中尤其明显。

例如,幼儿在玩积木时,可能一开始只是随意地摆弄积木,看到一块长积木就说这是“小火车”,看到圆形积木就说是“小饼干”,这种想象是在游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没有事先的计划。

- 他们的想象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如幼儿正在画一朵红色的花,旁边的小朋友说“蓝色的花也好看”,他可能就会把花的颜色改成蓝色,这表明其想象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2. 有意想象的发展。

- 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有意想象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

在幼儿园的绘画课上,教师要求幼儿画一幅“我的家”,大班的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对家的记忆和理解,有目的地构思画面,如画出房子、家人、家具等,这体现了他们有意想象的发展。

在游戏中,大班幼儿也能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想象性的角色扮演,如在“医院”游戏中,幼儿会根据自己对医生、病人角色的理解进行有目的的互动。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 再造想象为主。

- 学前儿童的想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或外界的事物。

例如,在听故事时,幼儿会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

如果故事中描述“小兔子住在一个漂亮的蘑菇房子里”,幼儿就会根据自己见过的蘑菇和房子的样子想象出这个蘑菇房子的模样。

- 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也能体现这一点。

当教师给幼儿展示一幅范画,画中有一个绿色的太阳,幼儿可能会模仿画出绿色的太阳,他们更多是根据已有的形象进行再造想象。

2. 创造想象的发展。

- 到学前晚期,儿童的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能会用积木搭建出一个独特的“城堡”,这个城堡有着奇特的形状和功能,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在绘画方面,一些幼儿会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外星人形象,有着独特的外貌特征,如三个眼睛、长长的触角等,这显示出他们创造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想象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为什么幼儿分不清知水平的限制:
A 幼儿思维概括性不强,在观察事物时很难全面,常常只 能感知到其中的某些突出点,而不是本质特点。
B
情绪对想像的影响
把喜欢的人画得大大的,不喜欢的画得小小的,而
且放在角落
他在撒谎吗
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
春季开学的第一天,老师让孩子们谈一谈 假期见闻,飞飞说妈妈带自己去美国的经历。 老师跟妈妈提起时,妈妈说没有去。老师大 感惊诧,难道飞飞在撒谎吗?如果你是他的 老师会怎么做呢?
问题:小米的表现体现了幼儿什么类型的想象?该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01 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0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03 想象内容零散
04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05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 响
幼儿的有意想象 的萌芽和发展
01 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 想象
02 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03 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
01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 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
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
02 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 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 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 03 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 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相似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1 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 2 自编新故事 3 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4 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例 ”……
听老师讲故事,随着老师生动地讲述,儿童头脑中 不由自主第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等。
【案例】
小米特别喜欢自己的洋娃娃,经常在家玩扮演妈妈的游戏,这天 她正在玩游戏,听到电视里播放“小白兔白又白”的歌曲,就把双手 放在头上当成兔子耳朵。看到书桌上的画笔就拿起画笔开始画画,画 了一样又画一样,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方法。

3. 学会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想象行为,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无意想象阶段(0-3岁):想象的无意性、具体性、夸张性、拟人性。

有意想象阶段(3-6岁):想象的有意性、创造性、逻辑性、现实性。

2. 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发展的方法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书籍等。

开展各种想象活动:如角色扮演、讲故事、绘画等。

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及促进想象力发展的方法。

难点:如何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的想象行为,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关于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图片、案例等。

2. 教学道具:玩具、书籍等。

3. 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学前儿童的想象行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引起学生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及促进想象力发展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学前儿童的想象行为,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发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想象行为的重要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想象游戏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方法:让学生观察儿童在进行想象游戏时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想象游戏,如“模仿动物”、“角色扮演”等。

过程: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2. 活动二:创意绘画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创作。

准备:准备画纸、颜料等绘画材料。

过程: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意绘画,结束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有意想象
① 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想象。 ② 想象的主题逐渐发展。 ③ 为了实现主题,克服一定的困难。
➢ 创造想象
① 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称为 表露式创造。
②既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的模仿。 ③情节逐渐丰来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
数量逐渐增加,能够从不同在找出 非常规性的相似。
六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八、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 首先,要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 其次,要发展孩子的语言,并用语言指导孩子的想
象。 ➢ 再次,要逐步提高要求,促进孩子积极想象。 ➢ 最后,要珍惜孩子的奇思妙想,启发、鼓励孩子大
胆想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儿中班(4~5岁):
① 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② 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③ 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④ 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
零碎。
幼儿小班(3~4岁):
① 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 贯的主题。
② 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 容贫乏,数少而单调。
幼儿大班(5~6岁):
① 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② 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③ 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④ 想象形象力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 无意想象
① 想象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 接引起。
②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③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④ 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⑤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再造想象
①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与成人的 语言的描述。
②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的情 景的变化而变化。
③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
必要条件。
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① 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 特征。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和培养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和培养


学前儿童想象力 的培养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一)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前 儿童的感性经验。
想象的形成以大量 丰富的表象作为前提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开展一系列文学艺术活动,都有助于学前 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2.美术活动更为学前儿童的想象插上理想的翅膀。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Fra bibliotek)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 学前儿童大胆想象。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培养
课程导入 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有哪些特点? 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呢?
问题导入
幼儿园的午点是香蕉,拿到香蕉后,明明马上双手握住香 蕉,眯着眼,“啪”地向李老师开了一“枪”,小朋友们都笑 了起来。李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问小朋友们:“明明觉得他的 香蕉像一把手枪,你们手里的香蕉像什么呢?”小朋友们纷纷 说:“像小船”“像月亮”……吃完香蕉,李老师又问:“大家说 说看,香蕉皮像什么呢?”小朋友高兴地说:“像降落伞”“像 一朵花” ……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五)学前儿童想象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经得到 ➢把希望发生的事当成是已经发生的事来描述 ➢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
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感反应。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帮助学前儿童分清假想与现实, 促进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角色游戏
造型游戏
学前儿童的想象异常活跃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四)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 提高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培养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培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案例1】在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去的小鸡,产生了 这样的想象:鸡妈妈最后又把小鸡救回来 了。
▪ 【案例2】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 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 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 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 说:“它跑到树林里去了。”
(二)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 幼儿心理活动过程速度较慢,这一特点在 想象多动中有所反应。
▪ 例如:上例中的女孩在插出了一个形体之后, 成人问:“这像什么?”,她看看手里的那 个形体,再看看主试,反复数次,还是说不 出来,显出很无奈。突然说“床”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 幼儿阶段,想象和记忆非常接近 ▪ 在新的形象中“认出”已经熟悉的物体,
▪ 游戏活动中,没有玩具很难展开想象。
(六)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 没有成人的提示可能不产生任何想象过程。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 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
如幼儿在画汽车时,加上翅膀和眼睛嘴巴, 让汽车能飞起来。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的发展
▪ 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 一、幼儿的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
▪ 因为这个年龄期的孩子还无暇顾及,相对 地,他可能更对头脑里呈现出生动的想象 感到满足。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 ▪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 ▪ 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
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
▪ 在游戏中常沉迷于想象,这也是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之一
案例
▪ 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了医院,幼儿很想 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 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
▪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幼儿混淆想象 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 谎。
▪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 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 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 似。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契雅琴科的实验
▪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有六种水平
▪ 1.最低水平。儿童不能接受任务 ▪ 2.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 3.已有细节 ▪ 4.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如女孩在做操 ▪ 5.画出几个物体,并有情节联系。如,一个女孩带着小
一、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 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它几乎贯穿于幼儿的 各种活动中。
▪ 幼儿游戏、听故事、听音乐、绘画、搭积 木、各种造型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 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
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二、幼儿的梦
▪ (一)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表现
▪ 梦完全不受意识支配,皮亚杰称之为“无 意识的象征”。
(二)梦的生理基础
▪ 睡眠分快速动眼时相和非快速动眼时相, 二者交替出现。
▪ 梦出现在快速动眼阶段,表现为眼球快速 转动,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 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有意想象水平较高,在 严肃的实验中,想象的有意性水平下降。
纳塔杰 定势想象实验
▪ 实验的4个方案 ▪ 想象两手里分别一个大球一个小球 ▪ 想象一手是重锤一手是轻锤 ▪ 两手放相同的球,想象一大一小 ▪ 两手提相同的锤,想象一轻一重
表8-1 各年龄幼儿中不能形成定势的人数
年龄 4 5 6
▪ 进入学龄期以后,想象逐渐深入现实,想 象与思维融合。
(四)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 想象总要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 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的限制。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 特点
一、2—3岁的想象
▪ (一)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 例如:一个两岁九个月的女孩,在开始插塑片时, 成人连续问:“你想插什么?”她都不回答
级的想象。
▪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幼儿的无意想象的特点
▪ (一)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
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 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幼儿想象进行过程往往受外界事物的直接 影响。
▪ 想象表象与知觉形象的区别在于有重新的加工改造 ▪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有更多从新的角度进行的联
系或联想。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 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 严格说来还不是创造。
▪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 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 一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 完全的模仿。
如从自己插出的积塑形体中认出“床”。
(四)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 2-3岁儿童想象内容不是很丰富。
▪ 例如一个两岁三个月的小男孩,在用积塑片插 出一个方形的东西后,说是小盒子,在小盒子 上插一个塑片说是小壶。
▪ 在整个插积塑的过程中,他所有想象的只有小 盒子和小壶。
(五)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 2-3岁的想象依赖于感知的形象,特别是 视觉形象。
▪ 由于情绪的作用,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游戏中的想象更多的表现了幼儿的情绪和 愿望。(以假当真)
(三)幼儿想象在认知中地位
▪ 认知过程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 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在记忆的基础上
进行 了加工改造。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 质。 ▪ 幼儿的想象只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 记忆——幼儿的想象——思维。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想象力 比知识 更重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
▪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 幼儿观察事物常 常只感知到某种 突出得点,这些
特点往往是非本 质的。
▪ 对事物特征掌握 不全。
▪ 思维概括性不足, 往往走极端。
(二)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 幼儿常混淆现实与想象 ▪ 但并不是完全分不清想象与真实的区别
▪ 例如:当幼儿迷恋于游戏角色中时,大人问: “小妹妹真的生病了吗?”,“假装的”
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例如:喜欢玩木棍,玩泥巴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 主要地位
▪ 李山川的研究
▪ 1.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 水平的想象。
▪ 2. 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李山川:幼儿想象的类型
▪ 经验性想象 ▪ 情境性想象 ▪ 愿望性想象 ▪ 拟人化想象。 ▪ 第一种经验性想象,其创造性水平较低,
快速眼动睡眠对年幼儿童的作用
▪ 年幼儿童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较多,这期间 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活跃。
▪ 这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快速动眼睡眠阶 段,神经系统迅速生长,和它相伴随的脑 血液流动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非 常重要
(三)梦最早发生的年龄
▪ 梦最早出现在哪个年龄阶段? ▪ 很难确定 ▪ 皮亚杰观察到的最早的梦:一岁九个月至
▪ 例如: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 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
▪ 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 吗?” 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三)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 例如: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再 画“海军”,然后又画一把“牙刷”,
▪ 无系统,零散
(四)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 【案例】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 咋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 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 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 讲故事的孩子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 津津有味。
▪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再造形象: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 成新形象的过程。
▪ 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 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再造想象
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 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在整个幼儿阶段始终占优势。
(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 的发展奠定基础
▪ 再造想象,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 为创造形象奠定基础。
▪ 例如:看图讲述中加入一些图画上没有的情 节。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 ▪ 1.独立性
▪ 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
▪ 2.新颖性
▪ 记忆表象与知觉原型基本相同
▪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
性。
想象的分类
▪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形象。
▪ 有意想象:按一定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例如 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
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 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 1.5—2岁,儿童基本具 备了想象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