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想象力 比知识 更重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
▪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
一、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 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它几乎贯穿于幼儿的 各种活动中。
▪ 幼儿游戏、听故事、听音乐、绘画、搭积 木、各种造型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 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 例如: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 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
▪ 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 吗?” 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三)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 例如: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再 画“海军”,然后又画一把“牙刷”,
▪ 无系统,零散
(四)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 【案例】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 咋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 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 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 讲故事的孩子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 津津有味。
狗散步 ▪ 6.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不再把原来的图形
作为图画的主要部分,例如三角形不作为屋顶,二是画 画用的铅笔。
▪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典型特点)
▪ 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 (一)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 例如:我家种的瓜有房子那么大。
▪ (二)混淆假想与真实 ▪ 幼儿混淆想象与现实的表现,常被误认为“说谎”
在整个幼儿阶段始终占优势。
(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 的发展奠定基础
▪ 再造想象,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 为创造形象奠定基础。
▪ 例如:看图讲述中加入一些图画上没有的情 节。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 ▪ 1.独立性
▪ 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
▪ 2.新颖性
▪ 记忆表象与知觉原型基本相同
▪ 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有意想象水平较高,在 严肃的实验中,想象的有意性水平下降。
纳塔杰 定势想象实验
▪ 实验的4个方案 ▪ 想象两手里分别一个大球一个小球 ▪ 想象一手是重锤一手是轻锤 ▪ 两手放相同的球,想象一大一小 ▪ 两手提相同的锤,想象一轻一重
表8-1 各年龄幼儿中不能形成定势的人数
年龄 4 5 6
(二)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 幼儿心理活动过程速度较慢,这一特点在 想象多动中有所反应。
▪ 例如:上例中的女孩在插出了一个形体之后, 成人问:“这像什么?”,她看看手里的那 个形体,再看看主试,反复数次,还是说不 出来,显出很无奈。突然说“床”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 幼儿阶段,想象和记忆非常接近 ▪ 在新的形象中“认出”已经熟悉的物体,
▪ 因为这个年龄期的孩子还无暇顾及,相对 地,他可能更对头脑里呈现出生动的想象 感到满足。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 ▪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 ▪ 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
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
▪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
性。
想象的分类
▪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形象。
▪ 有意想象:按一定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例如 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
两岁之间,儿童开始说梦话,睡醒后会说 梦。
▪ 例如:一个两岁两个月的孩子醒来就喊: “小狗来了!”在此前一天,一个女孩把它 的玩具小狗抢走了。
(四)梦与游戏
▪ 梦和游戏有相似之处,都是想象性地运用 象征的活动。
▪ 梦是无意识的象征活动 ▪ 游戏的象征既是有意识的,又是无意识的。
▪ 例如:幼儿意识到用贝壳当猫,拿着贝壳沿 箱子走,但是,为什么用贝壳当猫而不用别 的东西?幼儿从来也不去想这个问题。
▪ 进入学龄期以后,想象逐渐深入现实,想 象与思维融合。
(四)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 想象总要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 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的限制。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 特点
一、2—3岁的想象
▪ (一)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 例如:一个两岁九个月的女孩,在开始插塑片时, 成人连续问:“你想插什么?”她都不回答
▪ 游戏活动中,没有玩具很难展开想象。
(六)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 没有成人的提示可能不产生任何想象过程。
▪ 由于情绪的作用,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游戏中的想象更多的表现了幼儿的情绪和 愿望。(以假当真)
(三)幼儿想象在认知中地位
▪ 认知过程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 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在记忆的基础上
进行 了加工改造。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 质。 ▪ 幼儿的想象只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 记忆——幼儿的想象——思维。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 幼儿观察事物常 常只感知到某种 突出得点,这些
特点往往是非本 质的。
▪ 对事物特征掌握 不全。
▪ 思维概括性不足, 往往走极端。
(二)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 幼儿常混淆现实与想象 ▪ 但并不是完全分不清想象与真实的区别
▪ 例如:当幼儿迷恋于游戏角色中时,大人问: “小妹妹真的生病了吗?”,“假装的”
▪ 想象表象与知觉形象的区别在于有重新的加工改造 ▪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有更多从新的角度进行的联
系或联想。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 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 严格说来还不是创造。
▪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 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 一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 完全的模仿。
▪ 睡眠的两种功能:
▪ 一是休息, ▪ 二是处理已有信息,梦是属于头脑中已有信
息的加工活动。
(二)梦的生理基础
▪ 新生儿,甚至胎儿后期已经有快速眼动睡 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睡眠时相。
▪ 成人周期为90分钟,新生儿则为50分钟。 ▪ 学前儿童的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
而减少。
▪ 早产二:75% ▪ 新生儿:50-60% ▪ 2岁:30-40% ▪ 5-6岁与成人相同,20-25%
(五)梦的种类
▪ 1.反映愿望的 ▪ 2.以一物代替他物 ▪ 3.回忆痛苦的事情 ▪ 4.恶梦 ▪ 5.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 ▪ 6.由身体受到刺激直接转化而来的直接象
征。
三、有意想象的荫芽
▪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 比较明显的表现。
▪ 总的来说,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 低。
快速眼动睡眠对年幼儿童的作用
▪ 年幼儿童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较多,这期间 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活跃。
▪ 这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快速动眼睡眠阶 段,神经系统迅速生长,和它相伴随的脑 血液流动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非 常重要
(三)梦最早发生的年龄
▪ 梦最早出现在哪个年龄阶段? ▪ 很难确定 ▪ 皮亚杰观察到的最早的梦:一岁九个月至
▪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再造形象: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 成新形象的过程。
▪ 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 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再造想象
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 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如从自己插出的积塑形体中认出“床”。
(四)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 2-3岁儿童想象内容不是很丰富。
▪ 例如一个两岁三个月的小男孩,在用积塑片插 出一个方形的东西后,说是小盒子,在小盒子 上插一个塑片说是小壶。
▪ 在整个插积塑的过程中,他所有想象的只有小 盒子和小壶。
(五)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 2-3岁的想象依赖于感知的形象,特别是 视觉形象。
(五)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案例1】在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去的小鸡,产生了 这样的想象:鸡妈妈最后又把小鸡救回来 了。
▪ 【案例2】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 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 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 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 说:“它跑到树林里去了。”
▪ 在游戏中常沉迷于想象,这也是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之一
案例
▪ 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了医院,幼儿很想 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 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
▪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幼儿混淆想象 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 谎。
▪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 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
如幼儿在画汽车时,加上翅膀和眼睛嘴巴, 让汽车能飞起来。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的发展
▪ 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 一、幼儿的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
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例如:喜欢玩木棍,玩泥巴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 主要地位
▪ 李山川的研究
▪ 1.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 水平的想象。
▪ 2. 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李山川:幼儿想象的类型
▪ 经验性想象 ▪ 情境性想象 ▪ 愿望性想象 ▪ 拟人化想象。 ▪ 第一种经验性想象,其创造性水平较低,
被试人数 12 10 11
未形成定势的人数 6 2 1
百分比 50 20
9
表8-2 各年龄幼儿形成定势的实验人数
年龄
实验总数
出现定势的实验次数
百分比
4
37
5
30
6
43
8
21.6
14
40.7
24wenku.baidu.com
56.0
思考:为什么孩子对一个故事百听不厌
▪ 孩子在听故事时,只注重故事的过程,满 足于想象的过程,而对故事的结果并不在 意。
▪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
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二、幼儿的梦
▪ (一)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表现
▪ 梦完全不受意识支配,皮亚杰称之为“无 意识的象征”。
(二)梦的生理基础
▪ 睡眠分快速动眼时相和非快速动眼时相, 二者交替出现。
▪ 梦出现在快速动眼阶段,表现为眼球快速 转动,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儿童最初的想象的特点:
▪ (一)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 例如:皮亚杰的典型案例:我就是那只死鸭子
▪ (二)简单的相似联想
▪ 例如,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然, 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残缺的饼干看了片刻, 高兴地喊着:妈妈,看,月亮月亮。
▪ (三)没有情节的组合
▪ 例如:把凳子当马骑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 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 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 似。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契雅琴科的实验
▪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有六种水平
▪ 1.最低水平。儿童不能接受任务 ▪ 2.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 3.已有细节 ▪ 4.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如女孩在做操 ▪ 5.画出几个物体,并有情节联系。如,一个女孩带着小
级的想象。
▪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幼儿的无意想象的特点
▪ (一)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
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 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幼儿想象进行过程往往受外界事物的直接 影响。
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 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 1.5—2岁,儿童基本具 备了想象的基础。
▪ 记忆和想象都是运用表 象的过程。
▪ 想象的发展和大脑皮质 的成熟有关。
▪ 1岁半—2岁儿童出现的想象的萌芽,主要 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 例如:喂娃娃饼干 ▪ 例如:皮亚杰的经典案例
二、儿童想象的萌芽
想象力 比知识 更重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
▪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
一、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2岁以后儿童的想象迅速发展。幼儿期是想 象最为活跃的时期,它几乎贯穿于幼儿的 各种活动中。
▪ 幼儿游戏、听故事、听音乐、绘画、搭积 木、各种造型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的形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
▪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 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 例如: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 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
▪ 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 吗?” 他立刻说:这是大炮。
(三)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 例如: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再 画“海军”,然后又画一把“牙刷”,
▪ 无系统,零散
(四)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 【案例】一个幼儿常常给小朋友讲故事, 咋看起来有声有色,既有动作,又有表情, 但细听起来却发现毫无中心,没有说出任 何一件事情的情节及其来龙去脉。可是, 讲故事的孩子津津乐道,听故事的孩子也 津津有味。
狗散步 ▪ 6.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不再把原来的图形
作为图画的主要部分,例如三角形不作为屋顶,二是画 画用的铅笔。
▪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典型特点)
▪ 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 (一)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 例如:我家种的瓜有房子那么大。
▪ (二)混淆假想与真实 ▪ 幼儿混淆想象与现实的表现,常被误认为“说谎”
在整个幼儿阶段始终占优势。
(三)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 的发展奠定基础
▪ 再造想象,使幼儿积累了大量的想象形象, 为创造形象奠定基础。
▪ 例如:看图讲述中加入一些图画上没有的情 节。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 ▪ 1.独立性
▪ 不是模仿、受暗示性少
▪ 2.新颖性
▪ 记忆表象与知觉原型基本相同
▪ 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有意想象水平较高,在 严肃的实验中,想象的有意性水平下降。
纳塔杰 定势想象实验
▪ 实验的4个方案 ▪ 想象两手里分别一个大球一个小球 ▪ 想象一手是重锤一手是轻锤 ▪ 两手放相同的球,想象一大一小 ▪ 两手提相同的锤,想象一轻一重
表8-1 各年龄幼儿中不能形成定势的人数
年龄 4 5 6
(二)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 幼儿心理活动过程速度较慢,这一特点在 想象多动中有所反应。
▪ 例如:上例中的女孩在插出了一个形体之后, 成人问:“这像什么?”,她看看手里的那 个形体,再看看主试,反复数次,还是说不 出来,显出很无奈。突然说“床”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 幼儿阶段,想象和记忆非常接近 ▪ 在新的形象中“认出”已经熟悉的物体,
▪ 因为这个年龄期的孩子还无暇顾及,相对 地,他可能更对头脑里呈现出生动的想象 感到满足。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 ▪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 ▪ 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
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
▪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
性。
想象的分类
▪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形象。
▪ 有意想象:按一定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例如 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
两岁之间,儿童开始说梦话,睡醒后会说 梦。
▪ 例如:一个两岁两个月的孩子醒来就喊: “小狗来了!”在此前一天,一个女孩把它 的玩具小狗抢走了。
(四)梦与游戏
▪ 梦和游戏有相似之处,都是想象性地运用 象征的活动。
▪ 梦是无意识的象征活动 ▪ 游戏的象征既是有意识的,又是无意识的。
▪ 例如:幼儿意识到用贝壳当猫,拿着贝壳沿 箱子走,但是,为什么用贝壳当猫而不用别 的东西?幼儿从来也不去想这个问题。
▪ 进入学龄期以后,想象逐渐深入现实,想 象与思维融合。
(四)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 想象总要通过一定手段来表现,幼儿想象 夸张与事实不符往往受表现能力的限制。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 特点
一、2—3岁的想象
▪ (一)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 例如:一个两岁九个月的女孩,在开始插塑片时, 成人连续问:“你想插什么?”她都不回答
▪ 游戏活动中,没有玩具很难展开想象。
(六)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 没有成人的提示可能不产生任何想象过程。
▪ 由于情绪的作用,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 游戏中的想象更多的表现了幼儿的情绪和 愿望。(以假当真)
(三)幼儿想象在认知中地位
▪ 认知过程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 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在记忆的基础上
进行 了加工改造。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 质。 ▪ 幼儿的想象只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 记忆——幼儿的想象——思维。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 幼儿观察事物常 常只感知到某种 突出得点,这些
特点往往是非本 质的。
▪ 对事物特征掌握 不全。
▪ 思维概括性不足, 往往走极端。
(二)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 幼儿常混淆现实与想象 ▪ 但并不是完全分不清想象与真实的区别
▪ 例如:当幼儿迷恋于游戏角色中时,大人问: “小妹妹真的生病了吗?”,“假装的”
▪ 想象表象与知觉形象的区别在于有重新的加工改造 ▪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有更多从新的角度进行的联
系或联想。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 以称为表露式创造。这种最初级的创造, 严格说来还不是创造。
▪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 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 一点改造。可以说,既是模仿,但又不是 完全的模仿。
▪ 睡眠的两种功能:
▪ 一是休息, ▪ 二是处理已有信息,梦是属于头脑中已有信
息的加工活动。
(二)梦的生理基础
▪ 新生儿,甚至胎儿后期已经有快速眼动睡 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睡眠时相。
▪ 成人周期为90分钟,新生儿则为50分钟。 ▪ 学前儿童的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
而减少。
▪ 早产二:75% ▪ 新生儿:50-60% ▪ 2岁:30-40% ▪ 5-6岁与成人相同,20-25%
(五)梦的种类
▪ 1.反映愿望的 ▪ 2.以一物代替他物 ▪ 3.回忆痛苦的事情 ▪ 4.恶梦 ▪ 5.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 ▪ 6.由身体受到刺激直接转化而来的直接象
征。
三、有意想象的荫芽
▪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 比较明显的表现。
▪ 总的来说,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 低。
快速眼动睡眠对年幼儿童的作用
▪ 年幼儿童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较多,这期间 神经系统生理活动活跃。
▪ 这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在快速动眼睡眠阶 段,神经系统迅速生长,和它相伴随的脑 血液流动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非 常重要
(三)梦最早发生的年龄
▪ 梦最早出现在哪个年龄阶段? ▪ 很难确定 ▪ 皮亚杰观察到的最早的梦:一岁九个月至
▪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 再造形象: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 成新形象的过程。
▪ 创造想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 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再造想象
幼儿在听老师讲《小红帽》的故事时,头脑 中会浮现出小红帽和大灰狼的生动形象。
如从自己插出的积塑形体中认出“床”。
(四)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 2-3岁儿童想象内容不是很丰富。
▪ 例如一个两岁三个月的小男孩,在用积塑片插 出一个方形的东西后,说是小盒子,在小盒子 上插一个塑片说是小壶。
▪ 在整个插积塑的过程中,他所有想象的只有小 盒子和小壶。
(五)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 2-3岁的想象依赖于感知的形象,特别是 视觉形象。
(五)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案例1】在一次“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中,幼儿由于同情被捉去的小鸡,产生了 这样的想象:鸡妈妈最后又把小鸡救回来 了。
▪ 【案例2】一个幼儿画了一只小兔子,要 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幼儿不 高兴的说:“那小兔子会跑掉的。”等到 老师走过来时,小兔子果真不见了。幼儿 说:“它跑到树林里去了。”
▪ 在游戏中常沉迷于想象,这也是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之一
案例
▪ 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了医院,幼儿很想 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 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
▪ 实际上并没有这么一回事。幼儿混淆想象 与真实的表现,常常被成人误认为他在说 谎。
▪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预定目的和任务, 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 过程。
如幼儿在画汽车时,加上翅膀和眼睛嘴巴, 让汽车能飞起来。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的发展
▪ 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有意想象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
▪ 一、幼儿的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
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在幼儿初期尤为突出。
例如:喜欢玩木棍,玩泥巴
(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 主要地位
▪ 李山川的研究
▪ 1.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 水平的想象。
▪ 2. 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李山川:幼儿想象的类型
▪ 经验性想象 ▪ 情境性想象 ▪ 愿望性想象 ▪ 拟人化想象。 ▪ 第一种经验性想象,其创造性水平较低,
被试人数 12 10 11
未形成定势的人数 6 2 1
百分比 50 20
9
表8-2 各年龄幼儿形成定势的实验人数
年龄
实验总数
出现定势的实验次数
百分比
4
37
5
30
6
43
8
21.6
14
40.7
24wenku.baidu.com
56.0
思考:为什么孩子对一个故事百听不厌
▪ 孩子在听故事时,只注重故事的过程,满 足于想象的过程,而对故事的结果并不在 意。
▪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
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
二、幼儿的梦
▪ (一)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表现
▪ 梦完全不受意识支配,皮亚杰称之为“无 意识的象征”。
(二)梦的生理基础
▪ 睡眠分快速动眼时相和非快速动眼时相, 二者交替出现。
▪ 梦出现在快速动眼阶段,表现为眼球快速 转动,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
儿童最初的想象的特点:
▪ (一)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 例如:皮亚杰的典型案例:我就是那只死鸭子
▪ (二)简单的相似联想
▪ 例如,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吃饼干,忽然, 他停止咀嚼,对着手中残缺的饼干看了片刻, 高兴地喊着:妈妈,看,月亮月亮。
▪ (三)没有情节的组合
▪ 例如:把凳子当马骑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 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 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 似。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契雅琴科的实验
▪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有六种水平
▪ 1.最低水平。儿童不能接受任务 ▪ 2.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 3.已有细节 ▪ 4.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如女孩在做操 ▪ 5.画出几个物体,并有情节联系。如,一个女孩带着小
级的想象。
▪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幼儿的无意想象的特点
▪ (一)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案例】一幼儿抱着娃娃的时候,看到小碗小
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 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象去当小学生。
(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幼儿想象进行过程往往受外界事物的直接 影响。
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 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 1.5—2岁,儿童基本具 备了想象的基础。
▪ 记忆和想象都是运用表 象的过程。
▪ 想象的发展和大脑皮质 的成熟有关。
▪ 1岁半—2岁儿童出现的想象的萌芽,主要 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的。
▪ 例如:喂娃娃饼干 ▪ 例如:皮亚杰的经典案例
二、儿童想象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