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特征

合集下载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

早期胃癌大体分型的详细介绍早期胃癌的分型我们可以在很多网上资料和书籍上看到,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以及各个分型之间的关系。

(一)早期胃癌大体类型及其特征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以直径10一40cm最为多见(占60%以上),其大体类型有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三大类。

1隆起型(protruded,I型)肿瘤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胃黏膜(隆起高度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以上),常为有蒂或广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与黏膜下层。

此型最为少见,约占4%左右。

2表浅型(auperficial,Ⅱ型)肿瘤较平坦,无明显隆起或凹陷,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表浅隆起型(elevated,Ⅱa),此类肿瘤呈平盘状,稍高于周围正常黏膜,但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此型约占73%;表浅平坦型(flat,Ⅱb),无肉眼可见的隆起或凹陷,黏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此型约占105%;表浅凹陷型(depressed,Ⅱc),病灶呈浅表凹陷,但深度只限于黏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此型最为常见,占39.5%。

3凹陷型(excavated,m型)肿瘤所在部位明显下陷,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溃疡,此型仅次于Ⅱc型,约占23%。

以上三大类五种类型的复合型常见,如浅表凹陷型(Ⅱc)肿瘤中心形成溃疡(Ⅲ型),则定义为Ⅱc+m型,此种复合型较为常见,约占10%,而其他复合型只占6%。

WHO工作小组还将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分为小黏膜癌((4cm)和浅表性癌(>4cm)。

两者可完全位于黏膜内或局灶浸润黏膜下层。

当黏膜下层广泛浸润时,称为穿透变型(penetrating variant,Pen),包括Pen A和Pen B两个亚型。

Pen A 的边缘呈挤推式,Pen B则在多处穿透黏膜肌层。

Pen A癌比Pen B癌少见。

当肿瘤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生长方式时,称为混合性变型(mixed variant)。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黏 膜 或 黏 膜 下 层 , 论 有 无 淋 巴结 转 移 的 胃癌 。E C治 疗 效 果 良 无 G
胃癌演 变规律 为 : 正常 胃黏膜一浅表性 胃炎一萎缩性 胃炎一
肠 上 皮 化 生 一 异 型 增 生 一 胃癌 ( 型 ) , 以 对 癌 前 病 变 更 不 肠 j所 能忽视 , 对病 理诊 断 胃 中 、 度 不 典 型 增 生 及 肠 化 , 息 肉 , 重 胃 胃溃
smia isi mp o i al ee to i l le n i r vng e ry d tc in,e l r a me t r r a y te t n .
【 e od 】 Er s c acr C n a Pt l y K yw rs ay at ne; li l a o g lg r c i ic ; ho
早 期 胃癌 临 床 病 理 特 点 分 析
熊懿 杨 桂 芳
武汉大 学中南医院( 湖北 武 汉 4 0 7 ) 3 0 1
【 摘要 】 目的 探讨早期 胃癌 的临床 与病理特 点, 为及早诊 疗提 供依 据 。方 法 选择 6 0例早期 胃癌 患者, 进行统计 分析其 临床
与病 理 特 点 。结 果 发病 高峰 在 5 0~7 岁 , 性 多 见 。 大 部 分 有 胃痛 史 , 体 分 型 以 凹 陷 型 为 主 , 理 分 类 中 以 管 状 腺 癌 为 主 。 0 男 大 病
疡, 长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伴有淋 巴组织增生 等 , 尤应提 高警惕。 重视癌前状态 的观察 和随访 , 提高早 期 胃癌 的检 出率 。因此 , 诊
断 技 术 的发 展 , 内镜 可 检 出 较 小 或 微 小 早 期 胃癌 病 灶 , 内镜 治 疗
好, 但若存在淋 巴结转移 , 预后 会受 到影 响 。现将 笔者所 在 医院 的术后病理证实是 早期 胃癌 6 0例进行 总结 分析。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病例报告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病例报告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病例报告摘要早期胃癌是胃癌的初始阶段,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例报告通过对一名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早期胃癌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本文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并对早期胃癌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一、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1周”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呈持续性隐痛,进食后可缓解。

1周前症状加重,伴有反酸、嗳气。

患者否认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无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无手术、外伤史。

无药物过敏史。

家族中无胃癌病史。

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5/85mmHg。

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隐血、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胃窦部局部胃壁增厚,黏膜下可见小结节影,增强后轻度强化。

考虑胃癌可能。

内镜检查:胃镜示胃窦部见一大小约1.0cm×1.5cm溃疡,边缘不规则,底部覆污秽苔,活检质脆。

超声内镜示胃壁局部增厚,层次不清,黏膜下可见低回声结节。

病理检查: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腺癌。

免疫组化:HER2(),MLH1(),MSH2(),MSH6(),PMS2()。

诊断:早期胃癌。

治疗: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无淋巴结转移。

术后予以化疗,随访1年,患者无复发及转移。

二、讨论1. 早期胃癌的病因:胃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

常见内镜图象-胃癌

常见内镜图象-胃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Ⅱ型)
• 胃窦小弯、 后壁、大 弯见巨大 溃疡,四 周环堤呈 结节状隆 起。胃镜 活检为低 分化腺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Ⅲ型)
• 胃底贲门 区,见不 规则型溃 疡向四周 浸润,与 正常组织 分界不清。 胃镜活检 为低分化 腺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Ⅲ型)
常见内镜图象
胃癌
早期胃癌分型示意图
• Ⅰ型:隆起型(息肉型)。病变向胃腔内突出,呈息肉状。Ⅱ型:平坦型。 病变隆起及凹陷均欠显著。此型又可分为以下三个亚型:Ⅱa型:表浅隆 起型,病灶轻度隆起。Ⅱb型:表浅平坦型,病灶凹陷和隆起均不显著。Ⅱc 型:浅凹陷较显著。Ⅲ型:深凹陷型。病灶凹陷较显著。混合型:常见的 有Ⅱa+Ⅱc;Ⅲ+Ⅱc;Ⅱc+Ⅲ等。小胃癌与微小胃癌:根据日本1979年第 17届内镜秋季年会制小胃癌癌灶6-10mm,微小胃癌〈5mm。内镜活检确 诊胃癌而手术标本未发现癌者,为超微小胃癌(一点癌)。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Ⅳ型)
• 幽门前区及幽门 粘膜浸润增厚, 局部蠕动消失。 胃镜难以通过幽 门。胃镜活检为 慢性萎缩型胃炎, 中度肠化。钡餐 透视诊断为皮革 胃。手术证实, 大体标本病理为 胃粘液细胞癌, 侵及全层。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Ⅳ型)
• 全胃粘膜皱襞因癌 浸润而形成恶性巨 大皱襞,皱襞间可 见溃疡形成,因肿 瘤主要在胃壁夹层 浸润,有时单凭胃 镜活检难以证实诊 断,本例胃镜活检 为胃溃疡并见少许 异形细胞。手术证 实为皮革胃。皮附 近脏器广泛粘连, 不能切除,关腹。
• 胃窦前壁见 不规则溃疡, 底苔多数有 出血,溃疡 向四周浸润, 无突然高起 的陡峭环堤, 与周围正常 组织无明确 界限。胃镜 活检为低分 化腺癌。

胃癌的早晚期症状

胃癌的早晚期症状

胃癌的早晚期症状发表时间:2019-09-10T11:05:18.89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7期作者:何永[导读] 胃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的一种癌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表明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肿瘤医院 621600)胃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说的一种癌症,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也表明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他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于第五位,因胃癌导致死亡的概率达到了第三位,第一和第二分别是肺癌和肝癌。

但是尽管如此,人们对胃癌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基本知识以及胃癌在早晚期表现出的不同症状。

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提高人们对胃癌的了解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众辨别、预防及早治疗胃癌。

一、究竟什么是胃癌?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根源是胃粘膜的上皮出现肿瘤。

胃癌可能发生于胃部各处,超过一半的胃癌发生于胃窦部,还有部分发病与胃大弯和胃小弯的前后壁。

绝大部分胃癌是腺癌的一种。

调查显示,胃癌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分布均有较明显的差异。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在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的通常比南方城市高;50岁以上的年龄群体发病率更高,但是近年来胃癌患者的群体有年轻化的趋势。

二、不同时期胃癌的症状表现(一)早期症状。

胃癌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特定的临床表现,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诊断的胃癌患者大多是胃癌晚期的原因之一。

虽然没有普遍地特征表现,但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间断性疼痛、恶心、呕吐或者头晕的情况。

这一类症状在常见胃病和消化不良等中也常出现,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从而错过检查治疗的最佳时期。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常出现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据统计大约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患胃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也有人进食稍多便会引起腹胀和腹部疼痛。

所以,突然发生的厌食和体重骤减也可能是胃癌初期的表现,应当予以重视。

(二)中期胃癌的症状病变通常循序渐进,胃癌的也不例外,其范围从小到大,程度从浅到深,有些时候随着病变恶性肿瘤会发生转移。

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及临床特征

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及临床特征

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及临床特征【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早期胃癌的镜下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结果癌变部位以贲门及胃体部多见,病理胃镜下分类以浅表凹陷型和浅表溃疡型多见。

结论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21-01胃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占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病死率的第二位[1]。

早期胃癌指胃癌仅侵及粘膜、粘膜下层而未侵及固有层[2]。

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现将我院确诊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胃镜下特点及临床特征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胃癌患者318例,其中确诊为早期胃癌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40岁-73岁,平均(57.3±8.4)岁。

1.2 临床特点 45例(75%)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表现消化不良、胃纳差的患者有12例(20%),表现消瘦无力的患者有7例(11.7%),上腹部存在轻压痛者35例(58.3%)。

所有病例均未触及腹部包块。

2 结果2.1 胃镜下特点及分型 60例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贲门部33例(55.0%),胃体部15例(25.0%),胃窦部7例(11.7%),胃角5例(8.3%)。

所有癌灶都属单发,地图样糜烂灶20例,粘膜色泽发红,触之易出血;浅凹陷与浅溃疡者23例,凹陷中央为不规则的颗粒状;结节样隆起病变17例,边缘粘膜隆起,欠清,形态极不规则,质硬。

2.2 术后病理分型根据日本内镜学会关于早期胃癌分类标准,ⅰ型12例(20.0%),ⅱa型5例(8.3%),ⅱb型15例(25.0%),ⅱc型7例(11.7%),ⅱa﹢b型3例(5.0%),ⅰ+ⅱc型18例(30.0%)。

NBI-ME诊断早期胃癌技巧

NBI-ME诊断早期胃癌技巧

萎缩性胃炎和正常胃黏膜NBI区别
正常胃黏膜:微血管排列规 则,胃小凹为规则圆形,黏 膜下集合小静脉排列规则
萎缩性胃炎:胃小凹排列紊乱, 微血管排列形态多变,黏膜下 集合小静脉减少或消失,有时 可见肠化的特征:亮蓝冠 (LBC)
典型IIc早期胃癌:边界清楚,正常MV消失, 出现异常MV(IMVP)
局灶性胃炎
胃内多发黏膜凹陷充血,放大观察可见正常MV,腺管开口 排列规则,病理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NBI辅助进展期胃癌的活检
2次活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再次NBI下靶向活检:腺癌
NBI指导下的诊断性ESD
2次活检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半年病变未消失, NBI下可见异常微血管影,考虑黏膜内癌可能
白色不透明物质(WOS)是否规则 无血管区域是否存在
我科关于EGC描述模板
有无HP感染:胃角RAC(+),条形红斑,胃底腺息肉及 出血 有无萎缩: 红白相间,粗糙不平,结节样增生 病变位置 巴黎分型及大小 VS分型是否达到,NBI-ME下具体描述(MS 3项,MV 6项) 分化程度的依据:白光所见、微血管FNP、CSP、 ILL1、ILL2 肠化是否存在:LBC 是否有树枝样外观
多形性:FMS出现多种形态,如叶片状、山脊状等
微血管结构:
扩张:
与周边比较,2倍以上
管径突然改变: 区域内比较,粗者为细者2倍以上
不均匀/多形性: 区域内比较,形态多变
扭曲:
区域内与周边比较
密集:
血管密度为周边2倍以上
区域性:
病变区域与周边微血管存在明显边界
进一步的描述
进一步确定FNP、CSP、ILL1、ILL2分型 分化型主要为FNP和ILL1, 未分化型主要为CSP 和ILL2

胃癌分型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

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

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

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

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

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

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

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

(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

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

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

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

A、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

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

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

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

表面无隆起或凹陷。

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158例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分析

158例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分析

s
p e c im e n s o f
m
s to m a c
w
c a n c e r
b t a in
d thro

gh
ra
d ic
l g
r,
tre
c o
y Am

o n n
g th o s e
h i s t o l o g ic
th e re
a
w e re n u m
158 be
s a m r o o re
s e
t r ic c a n c e r a n d t h e
re
la t e d
c
li n i c h
a
l
s
ig
n
if c i
o
a n c e e
M
e
th
u
o
ds
F ro
m a
J
a n u a ry a s
1 9 7 2 to D e
to
m
c e m
2003 2 792



例 ( 7 5 9 % ) 其 中粘 膜 内 癌 5 例 ( 3 16 % ) 粘 膜 下 癌 7 例 ( 4 4 3 % ) ;肿 瘤 位 于 粘 膜 内 组 平 均 淋 巴 结 1 2 -3 7 个 肿 瘤 位 于 粘





膜 下 组 平 均 淋 巴 结 17 _3 1 个 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0 5 )

12
月福 建 医

科 大 学附 属协 和 医 院 检 查 2

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现代实用医学2012年12月第24卷第12期・1353・作者单位:315040宁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通信作者:李波,Email :libo19810427@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李波,黄志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154例EGC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采用Cox 回归方法研究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

结果病灶浸润至黏膜下层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23.5%)高于黏膜层组(8.1%),=0.000。

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及出现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及出现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预后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2.12.017【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2)12-1353-02中国每年约有22.7万人死于胃癌,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1]。

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不到1/10,早期胃癌(EGC )手术率低于5%~10%[2],EGC 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40%[3]。

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其疗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拟分析ECG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EGC 患者154例。

男113例,女41例,年龄32~81岁,平均(59.4±10.12)岁。

主要症状及体征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食欲下降、消瘦、上消化道出血、呕吐、腹部压痛及贫血等。

其中148例患者行胃次全切除加引流淋巴结清扫术,6例患者行胃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

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层 和 组 织 分化差是 影 响早期 胃癌 生存 的 关键 因素 。
【 关键 词 】早 期 胃癌 ;病 理特 征 ;组 织学 类型 ;相 关 因素 中 图分类 号 :R 3 . 7 5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14 (0 1 4 00 — 2 6 1 8 9 2 1)2 — 26 0
【bt c bet eT e i us n ay ie t c nepto g a c rt d h r li c r rv eh s rh o ahcne A s at jc v h s si r m o h acr a l y hr t sc n e ora o f t , oi e aif etm c cr r 】0 i d c o e lt s ma c h o c a e ia t c e tn a o p d t b so t s i a
i hg , o n e p ec s f l e s r m ep too y miu elo e emai a t e r ei hg , h u de h n et eso c a c r d rtn ig s ih y u gp o l a eo l s fo t a lg n t o k dt l n g e s ih s o l n a c t ma h c e es dn in h h h n g d oh t n n u a
癌 8 例 ,分析 其 临床 病理特 征 及相 关 因素 。结果 胃癌 患者 男女 之 比 为 2 :l 6 ,女性 高发年龄 4~ 5岁 ,较 男性提 前 1 05 0岁,发 病部 位 以 胃
窦部 最 多 见 ,老年早 期 胃癌 多无 症状 ,类型 以 I I C居 多,组 织 学类 型老 年 以 中高 分化 腺癌 为主 ,青年 人 以低 分化 腺癌 最 多 。结 论 中老年 胃癌 发病 率 高 ,青年人 病 例从 病理 分型 看 恶性程 度 高 ,应提 高对 胃癌 的认识 ,尽 可 能做 到早 诊断 、早 治疗 。淋 巴结 转移 、肿 瘤侵 及黏 膜 下

胃癌各阶段都是什么症状

胃癌各阶段都是什么症状

胃癌各阶段都是什么症状我国是世界上癌症的高发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胃癌患者的数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健康不够重视。

遇到食欲不振、胃部疼痛等症状不能及时引起注意,及早就医,从而让疾病不断地积累和发展。

胃癌发展的初级阶段:所谓的初级阶段,就是胃癌早期。

这个时期通常没有特别的症状表现,胃部本体的功能正在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

偶尔会伴有胃痛、胃酸、胃胀、不爱吃饭、打嗝等一些轻微的症状。

经过药物治疗或者饮食调理后,即可得到缓解和恢复。

一部分早期胃癌患者,也可能有大便发黑的表现,也有一些患者可能仅仅有腹部压痛的轻微感觉,甚至于无任何表现。

其实,这种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最可怕,往往延误了胃癌的治疗时机,对患者健康产生巨大的潜在威胁。

胃癌发展的中级阶段:胃癌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初期的癌肿不明显,到逐渐发展、变大。

这个阶段的症状也开始逐渐表现得明显起来。

比如食欲不振,看着每天的饭食却什么都不想吃,或者吃很少饭就有饱涨感。

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时有时无,通常具有规律性,在吃饭之后症状就可以减轻一些。

因为癌细胞的消耗能量,机体受损,患者到中期之后通常会表现得异常消瘦,可以伴随着恶心呕吐、大便发黑或者吞咽食物困难等症状。

胃癌发展的终极阶段:胃癌发展的终极阶段,也就是到了胃癌晚期。

这个阶段的胃癌患者,癌肿已经完全扩散。

按压腹部,常常可以感觉到坚硬的肿块存在。

伴有胃部剧烈的疼痛感。

胃癌晚期常常会牵连到患者的食道,造成进食困难,基本上就是茶饭不思,滴水不进。

对中老年患者来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以上就是对胃癌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症状分析。

当然,这些症状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有些症状可能表现得没有阶段性特征。

了解胃癌的一些相关症状,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一旦发生某些迹象,应该立刻采取措施,及时就医检查。

原文链接:/wa/2014/0321/157508.html。

8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85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例。
1 . 研 究 方 法 2
记 录肿瘤大小 、 巴结转移状况 。将 肉眼所见病灶及旁开病 淋
灶至少 3m边缘部分按每 05r 依次取材 ,顺 序编号 ,定 向包 e .e a
埋 。所 有 组织 均经 1 %福 尔 马林 溶 液 固定 , 规 石 蜡 包 埋 、 片 、 0 常 切
苏木精 一 伊红 ( E) H 染色。 日本 胃癌研究会制定 的早期 胃癌诊断
标 准 :凡 癌组 织 的浸 润 深 度 仅 限 于 黏 膜 层 或 黏 膜 下 层 为 早 期 胃
癌, 而不论病变范围大小和有无 淋巴结转移 。采用 日本 内镜学会
提 出 的早 期 胃癌 肉 眼分 型 方 案 , 型 ( 起 型 )肿 瘤 明 显高 出周 I 隆 :
中, 肉眼分型 为 Ic 2例 , I型 Ⅲ型 3例 ; 黏膜 内癌 1 , 例 黏膜下 癌
分 化腺 癌 、 液腺 癌 、 黏 印戒 细胞 癌 等 。
3 讨 论
目前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 次于肺癌 ,早 期 胃癌的预后 良好 ,其在 日本的检 出率高达 5 %以上 ,而在我 国仅 为 1%~ 0 0 1%, 5 一方 面是 由于 早期 胃癌缺乏特 异的临床症状 和体 征 , 围 我 常规 内镜检查率较低 ,另一方面与 内镜 医师 的操作和病灶 识别
早 期 胃癌 的 5年 生 存 率 >9 %l 因此 , 胃癌 的 早 期 发 现 、 期 O l i , 对 早
表 1 早期 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诊 断和早期 治疗是提 高胃癌术后生存 率 、降低死 亡率 的关键口 。
本研究观察 了 8 5例早期 胃癌的临床病 理特征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1 一 般 资料 . 1

120例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特点

120例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特点

120例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特点目的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下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方法选择该院开展胃镜检查以来,10年间胃镜发现经外科手术切除或内镜下微创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20例,将其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

结果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率的 3.17%,内镜下切除的早期胃癌占胃癌的 1.65%。

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1.6%,部分以胃窦居多占48.6%。

I型、II型、III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4.2%、56.1%及19.8%。

结论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的观察,识别早期癌的形态改变,提高对早癌的认识。

标签:早期胃癌;内镜诊断特点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

如对早期胃癌进行根治术,术后5年生存率达90%~95%。

而中晚期胃癌則预后不良。

故采用有效的筛查方法使胃癌患者得以被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深度,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和黏膜下层,不管淋巴结是否有转移[1]。

现就我院从1990年至今的120例内镜下诊断的早期胃癌患者的基本情况,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从1990年开展胃镜检查以来,截止2013年底,胃镜检查工发现胃癌3680例。

其中经外科术后及内镜下微创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胃癌的共120例。

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例。

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8岁。

其中40~50岁21例。

51~60岁42例。

61~70岁47例。

70岁以上10例。

1.2 主要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隐痛21例,占17%。

消瘦、乏力35例,占29%。

黑便36例,占30%。

不规则呕吐17例,占14%。

有胃癌家族史29 例,占24%。

病程1个月~3年,平均14个月,病程较长者时有反复发作史。

1.3内镜表现与特点根据内镜学会标准进行分型,I型(隆起型)21例,占17%。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探讨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探讨

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探讨【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来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

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之间接诊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内镜下的检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与分析。

结果:通过统计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早期胃癌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8例,男性患者占比60%,女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占比40%,年龄55岁以上的占比58.75%,55岁以下的占比41.25%,同时我们也看出,患者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和患者体内的淋巴转移情况有着一定的关系,而且与浸润的深度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年龄与性别则与胃癌的转移没有必然的联系(P<0.05)。

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中,男性患者居多,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大,此外,早期胃癌的癌症类型以II型为主,淋巴转移的概率较大,在临床治疗中需尤其关注。

【关键词】:内镜;表现;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胃癌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中难以攻克的医学难题之一,通过对胃癌的临床治疗资料研究可以看出,胃癌的质量整体效果比较差。

而且从临床的实践情况来看,胃癌在临床治疗中是缺乏特异性的,患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并不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情况来看,消化内镜检查早期胃癌有着不错的效果,其灵敏度也相对较高,该方法也得到了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认可,本文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来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的表现,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地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之间接诊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内镜下的检查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与分析。

所有样本中都得到了临床上的内镜检查,并且确诊为早期胃癌患者。

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

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

癌仍 是 世界 范 围 内 高居 第 二 位 的 癌症 死亡 原 因 , 现 和 发
诊 断早 期 胃癌是 胃镜 检查 的 主要 目的。早 期 胃癌是 指 不 论
病 灶 大 小 , 管 有 无 淋 巴 结 转 移 , 癌 灶 局 限 于 黏 膜 及 黏1 O月第 3 8卷第 1 9期
C ie eJ u n l f r c c l dcn c. 0 1 V 13 N . 9 h n s o r a a t a oP i Me i eO t2 1 , o. 8, o 1 i

15 ・ 2

早 期 胃 癌 的 胃镜 诊 断 及 临 床 特 征 分 析
者 的相 关 临床 特 征 。 结果 3 1例 患者 中 , 中 3 其 0例 术 前 胃镜 及 病 理 诊 断为 早 期 胃癌 , 1例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为早 期 胃癌 。 胃镜 下 分 类 浅表 凹 陷 型发 病 率 最 高 1 2例 ; 内分布 以 胃窦 最 多 1 胃 9例 。结 论 规 范化 对 胃 癌 可疑 人 群进 行 胃镜 筛查 , 胃镜 加 多点黏 膜 活 检 是基 层 消化 内科 医师 提 高早期 胃癌诊 断水 平 的 关键 。
查 主 要 针 对 有 症 状 的 人 群 开 展 , 可 能 将 一 部 分 无 症 状 患 者 很
1 3 癌灶大小 与分布 : 灶位 于幽 门前 区 1 , . 癌 例 胃窦 大弯 1 O 例, 小弯 4例 , 前壁 2例 , 壁 3例 ; 后 胃体 大弯 2例 , 弯 3例 , 小 前壁 1 , 壁 1例 ; 角 部 3例 , 例 后 胃 胃底 小 弯 1例。本 组 癌 灶 <0 5c ,. 0 9 c 4例 , . . m 5例 0 6~ . m 1 1 0~1 5 c 0例 , . m 1 >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胃癌早期诊断病理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XXX
性别:男
年龄:60岁
住院号:XXXXXX
临床信息:
患者主诉腹痛、消瘦1个月。

饮食及排便情况正常。

病理标本:
胃黏膜活检标本。

组织取材部位:胃小弯侧。

镜下观察:组织呈水肿、炎症,黏膜表面有浅表充血。

病理诊断:
胃黏膜轻度炎症(慢性炎症巨细胞化)
胃腺性不典型增生
胃上皮内非典型增生
(符合胃早癌)
病理报告:
镜下观察显示,胃黏膜组织呈水肿、炎症,黏膜表面有浅表充血。

光镜下可见一些小淋巴细胞浸润,并呈散在分布。

局部形
成固有层组织的炎症巨细胞,并有胃腺上皮轻度增生。

胃黏膜表面上皮非正常变厚,某些区域上皮增生明显,萎缩不明显,但对比于正常胃黏膜上皮,上皮非典型改变轻度增多。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观察,可见胃黏膜呈轻度炎症,炎症巨细胞化,胃腺性不典型增生以及上皮内非典型增生,符合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

综上所述,根据胃黏膜活检标本的病理观察,诊断患者为胃早癌。

建议进一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内镜超声以及病理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深度。

(以上为虚拟信息,仅供参考)。

早期胃癌30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早期胃癌30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低 分 化 腺 癌、中 分 化 管 状 腺 癌 、高 分 化 管 状 腺 癌、黏 液 腺 癌、
淋巴结转移

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 [5]。④分化程度分为未分

17(56.7) 11(36.7) 4(13.3) 26(86.7)
化型与分化型。⑤浸润程度分为黏膜下癌、黏膜内癌。
2 结果
分化程度
未分化型 分化型
17(56.7) 13(43.3)
观察所有患者病理资料分析可得,早期胃癌多发生于 55 岁及以上患者,男性占比稍高,肿瘤直径多在 2cm 以下,在临
浸润深度
黏膜下癌 黏膜内癌
14(46.7) 16(53.3)
投稿邮箱:sjzxyx88@
8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9
研究观察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所有患者病理资料分析可得,早期胃癌多发生于 55 岁
及以上患者,男性占比稍高,肿瘤直径在 2cm 以下为 53.3%,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症状,分别占比 36.7%、
26.7%;组织学分型中低分化腺癌占比 40.0%,经肉眼分型Ⅱ型比例达 56.7%,86.7% 患者淋巴结未转移;而分化程度与浸润深度占比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收治的 30 例早
男 女 <2cm
19(63.3) 11(36.7) 16(53.3)
期胃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男性 19 例、女性 11 例, 年龄 35~71 岁,平均(53.0±18.0)岁,其中上消化道出血 9 例、 上腹痛 13 例、呕吐恶心 5 例、其他 3 例;排除合并其他肿瘤者、 伴随心脏病者、合并肺炎者、其他部位转移胃癌者。本次研究

四个胃癌年轻化特征

四个胃癌年轻化特征

详述四个胃癌年轻化特征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恶性肿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

肉眼或胃镜观察胃癌有多种形态,如表浅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溃疡癌(为慢性胃溃疡癌变)。

显微镜放大观察癌细胞有多种类型(组织学分类),如腺癌(占约90%,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类癌。

更细微的癌细胞内部的分子结构也有很多差异,因此,虽都称为胃癌,即使肉眼和显微镜下所见类型是相同的,但个性仍有很大差异,目前并不知晓究竟有多少个性独特的胃癌。

你了解胃癌年轻化的特点吗?1.女性多中老年胃癌男女性别之比为3∶2,而青年人胃癌则为1∶1,甚至女多于男。

有些女性患者是在查出卵巢癌症后,“顺藤摸瓜”查到胃癌的。

此现象可能与这一年龄段女性的内分泌活动有关。

2.症状不典型的多如果说中老年人胃癌的症状不典型的话,像上腹胀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可见于多种胃肠疾病和全身疾病,那么年轻人的症状就更不典型,这一现象可能与年轻人的体质与耐受性强有关。

3.漏诊、误诊多漏诊、误诊率高达27%,也就是说每4个人中就有1个漏诊、误诊。

年轻人的胃癌常被戴上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的帽子,而且一戴再戴,一错再错,有时虽作了胃镜或钡餐透视,也未必能发现胃癌的蛛丝马迹。

4.恶性程度高的多这里是针对肿瘤病理特性而言。

在年轻人中,恶性程度较高的黏液腺癌、低分化腺癌等所占的比例较中老年人多。

自恃年轻,麻痹大意,不及时去检查是病人方面的原因;先入为主,细致不够,则是医务人员方面漏诊、误诊的原因。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探讨

[ 上接 4 4页 ] 目前 , 多 管 发 酵 法 和 滤 膜 法 是 生 活 饮 用 水 微 生 物 检 验 的 两 种 方法 , 两 种 检 验 方 法 各 自存 在 优 、 缺 点 。对 于 多 管 发 酵 法 , 适 用 于 不 同 类 型 的样 品 , 例如 , 底泥 等 , 但其操作 步骤繁 杂 , 检 测 时 间长 。对 于 滤 膜 法 , 适 用 于杂质 含量较 少 的水样 , 操 作简 单 , 但 其 检验准确率低[ 3 ] 。多 管 发 酵 法 , 用 MP N 表示 检验结果 , 换 言 之, 此检验方法对饮用 水的卫生质量和大肠 杆菌密度 的评估 , 与 统 计 学 理论 相 符 合 , 检 验结果准确率更高 , 在 生 活 饮 用 水 微 生 物 检 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4 1 。 综 上所述 , 生 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 中, 多 管 发 酵 法 与 滤 膜 法 均属 于有效的检验方法 , 相 比较 而 言 , 多 管发 酵法检 验更 准确 ,
吕胜 涛 ( 山 东省 海 阳市 第三 人 民 医院 2 6 5 1 0 0 )
【 摘要】 目的 : 分 析 早 期 胃癌 的 临床 病 理 特 点 , 为早期诊 断、 早 期 治 疗 发 现 有 益 和 提 供 可 靠 的 依 据 。方 法 : 本组 对 1 0 5例 早 期 胃癌 患者 , 综 合 分析 其 临 床 与 病 理 特 点 。结 果 : 男 性 明 显 多 于女 性 。 大部 数 患 者 有 上 腹 部 不 适 、 胃痛 史 , 大体 分 型 以 Ⅱ 型 ( 表 浅型 ) 占大 多 数, 病 理 分 类 中以 管 状腺 癌 为 主 。结 论 : 早 期 胃癌 好 发 于 中老 年 人 , 恶性程度低 , 临床 表 现 与 一般 胃病 无特 殊 区别 , 需要 病 理 来提 高 早 期诊 断率 , 病 理 为 早 期 治 疗 提 供 可 靠 的依 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好,胃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上腹部不适及饱胀。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为明显,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日益加重。
2. 食欲减退,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的表现为食欲不振,和厌油腻。
3 恶心、嗳气、反酸及呕吐。
4 上腹部隐痛。早期胃癌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且治疗无效。
另外,几种特殊大体类型的早期胃癌在临床上也应该引起重视。微小胃癌、小胃癌和“一点癌”:微小胃癌指癌灶直径小于5mm的早期胃癌,小胃癌指直径在6~10mm的早期胃癌,两者分别约占全部早期胃癌的12%和15%。IIa、IIb型在微小胃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在小胃癌及一般型早期胃癌中所占比例,而IIc型在小胃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在微小胃癌和一般型早期胃癌中所占比例。“一点癌”指胃黏膜活检为癌,但在手术切除标本上虽经系列(或全部)取材也找不到癌组织的早期胃癌,虽然从定义上来看也属于微小胃癌,但特指比微小胃癌更小的癌灶,它只占微小胃癌的7%左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表广泛型早期胃癌:约占早期胃癌的5.5%,特指癌灶直径>40mm的早期胃癌,可累及胃的上、中、下三区,多为Ⅱc型。
多发性早期胃癌:约占早期胃癌的5.3%~13.3%,大部分为两个癌灶(超过65%),但最多时可发现12个癌灶。以胃窦小弯最为多见(45.5%),其次为胃体小弯(14.1%),大体形态以Ⅰ、Ⅱa、Ⅱb等平坦或隆起型多见,这与单发癌有所不同。
以上三大类五种类型的复合型常见,如浅表凹陷型(Ⅱc)肿瘤中心形成溃疡(Ⅲ型),则定义为Ⅱc +Ⅲ型,此种复合型较为常见,约占10%,而其它复合型只占6%。
WHO工作小组还将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分为小黏膜癌(<4cm)和浅表性癌(>4cm)。两者可完全位于黏膜内或局灶浸润黏膜下层。当黏膜下层广泛浸润时,称为穿透变型(Pen),包括Pen A和Pen B两个亚型。Pen A的边缘呈挤推式,Pen B则在多处穿透黏膜肌层。Pen A癌比Pen B癌少见。当肿瘤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生长方式时,称为混合性变型。
5 呕血及黑便。即大便外观虽正常,但化验可发现其中有血细胞。
6 急剧消瘦及严重贫血。。
胃癌早期五大典型症状 据个人知道了解的:
1:进食后胃不舒服,特别会胃胀气加轻度胃痛,随着肿瘤的侵犯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2:胃痛与左腹部心窝处疼痛,早期为隐痛
3:突然性消瘦,一个月内突然瘦去10-20斤甚至更多
4:纳差,食欲明显下降,特别是爱食肉类者对平时喜爱吃的肉类出现厌恶甚至恶心呕吐感
5:黑便,由于肿瘤侵犯胃膜出血引起的所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黑便症状,这种黑便外观基本为柏油样发亮色状黑便
胃炎样胃癌:自Oguro Y等1984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近年来文献报道逐渐增多,其诊断标准是既无黏膜肉眼可见的溃疡、白苔与皱襞集中,也无黏膜的隆起型病变,仅表现为黏膜表面的充血水肿、糜烂或略粗糙不平。文献报道其约占早期胃癌的23.4%,以Ⅱ型最为常见。研究者认为此型早期胃癌是比一般早期胃癌更为早期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即为进展期胃癌,活检对提高其检出率有重要价值。残胃早期癌:残胃早期癌的发生率极低(<0.05%),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早期胃癌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以直径1.0~4.0 cm最为多见(占60%以上),其大体类型有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三大类。
隆起型(Ⅰ型):肿瘤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胃黏膜(隆起高度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以上),常为有蒂或广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与黏膜下层。此型最为少见,约占4%左右。
表浅型(Ⅱ型):肿瘤较平坦,无明显隆起或凹陷,可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表浅隆起型(Ⅱa),此类肿瘤呈平盘状,稍高于周围正常黏膜,但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黏膜厚度的2倍,此型约占7.3%;表浅平坦型(Ⅱb),无肉眼可见的隆起或凹陷,黏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此型约占10.5%;表浅凹陷型(Ⅱc),病灶呈浅表凹陷,但深度只限于黏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此型最为常见,占39.5%。凹陷型(Ⅲ型):肿瘤所在部位明显下陷,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溃疡,此型仅次于Ⅱc型,约占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