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筛查——筛查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促胃液素-17 上消化道钡餐 内镜筛查:金标准
筛查——内镜检查
检查前准备——胃内粘液/气泡的去除
减少病变遗漏 使染色获得良好效果
祛粘膜剂 祛泡剂 使用时间 体位 链酶蛋白酶 西甲硅油 检查前10分钟 坐位-卧位
筛查——内镜检查
检查过程
应用旋转镜身、屈曲镜端及倒转镜身等方法, 观察全部上消化道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 术(STER)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 术(STER)
STER对固有肌层来源的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进行切 除,既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又可以保持消化道粘膜的 完整性,避免了术后发生消化道瘘及胸腹腔的继发感 染,与手术效果相似,且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医疗费用低,充分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越性。 需纳入更多病例及加强随访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内镜是早期诊断的核心
筛查——筛查对象
目前尚无简便、有效的方法进行人群普查
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H.pylori感染者 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 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 重度饮酒等)Βιβλιοθήκη 早期胃癌内镜精查及随访流程
早期胃癌临床处理方式
早期胃癌内镜治疗适应证
绝对适应证:
病灶最大径≤2 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胃黏膜HGIN
相对适应证:
病灶最大径>2cm,无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病灶最大径≤3 cm,有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病灶最大径≤2 cm,无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 病灶最大径≤3 cm,无溃疡的分化型浅层黏膜下癌; 除以上条件外的早期胃癌,伴有一般情况差、外科手 术禁忌证或拒绝外科手术者可视为ESD的相对适应证
粘膜光泽 光滑度 粘液 蠕动 内脏的形状
胃体小弯和后壁与镜轴呈切线状易遗漏病变, 应尽量在低位反转时观察清楚
筛查——内镜检查
保证内镜留图数量和质量
强调系统化、规范化摄片 摄片时保持视野清楚,呈 现病变定位标志,染色前 后、放大前后、治疗前后 对比,每张照片中的有效 信息应不少于总面积的 1/2-2/3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 共识意见
我国胃癌诊治现状
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国家,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40万例, 死亡约35万例,新发和死亡均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 %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 受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 30%;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 5年生存率超过90%,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 (70%)和韩国(50%)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分型
0-I型与0-Ⅱa型的界限为隆起高度达到2.5mm(活检钳闭合厚度)
0-Ⅲ型与0-Ⅱc型的界限为凹陷深度达到1.2mm(活检钳张开单个钳厚度)
活组织病例检查
如发现可疑病灶,应取活组织检查,取活组织 块数视病灶大小而定。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病变最大径>1 cm,取标本数≥2块; >2 cm,取标本数≥3块; >3 cm,取标本数≥4块。 标本应足够大,深度应达黏膜肌层,必要时可 在第一次取材部位继续深挖活检 重视第1块标本取材部位选择
早期胃癌内镜治疗禁忌证
明确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
癌症侵犯固有肌层
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胃肠道间质瘤(GIST)
所有的消化道间质瘤均有潜在恶性,虽然手术是原发 可切除GIST的首选治疗,但患者在病灶完整切除后的 5年生存率仅为50%作用,不完全切除的5年生存率 <10%
仅2/3GIST能够完全切除 大多数GIST会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2年,仅10%的 患者在5年随访中没有复发 应完整切除病变,加强术后随访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 术(STER)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通过在病变部 位的口侧端3-5 cm处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建 立黏膜下隧道,并逐步剥离达到肿瘤部位,充分暴露肿瘤 后,直视下将肿瘤完整切除,然后经由隧道取出肿瘤,最 后关闭隧道入口黏膜。 步骤:建立隧道开口 建立隧道 暴露瘤体 分离瘤体 关闭隧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