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癌筛查现状

合集下载

胃癌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胃癌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腹腔灌 洗细胞 学检查
• 腹腔转移及复发是胃癌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原因就是 腹腔内存在游离癌细胞。
• 腹腔灌洗细胞学检查是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的“金标 准”,已成为预测“潜在性腹腔转移”的重要手段,不仅 有助于诊断病情和判断预后,还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胃癌的分期
• 胃癌的分期反映疾病的状态,与疾病的预后(结果)关系密切。根据 胃癌分期,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令患者最大获益。
– 根治性手术以治愈为目的; – 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胃癌微创手术是以尽可能小的创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打破了手术必须剖腹的传统外科观念,它以最小切口创伤 完成原需大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主要有内镜下治疗和腹腔镜手术,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胃癌患者。
– 胃的入口为贲门,上接食管,出口为幽门,下连 十二指肠;
– 胃壁有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 层。
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 膜上皮细胞,可发生在胃的各 个部位,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 和广度。
胃与胃癌
胃底部 胃体部
幽门管 幽门窦
幽门部
胃癌流行病学
发病率 死亡率
• 在中国,胃癌发病率高居各种恶 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仅次于肺 癌;死亡率位列第3位,仅次于肺 癌和肝癌1
胃癌流行病学
胃癌流行病学-2015年
13%
28%

33%


26%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癌构成
10.70 11.90 %
%
0.20%
Ⅰ Ⅱ Ⅲ Ⅳ
77.20
韩国胃癌构成比例 %
胃癌的临床表现
• 早期胃癌常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仅感到上腹饱胀、嗳气、

2024胃癌流行病学

2024胃癌流行病学
是否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以及患者对治疗的耐受 性也会影响预后。接受根治性手术、放化疗等规 范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未能接受有效治 疗或对治疗不耐受的患者则预后较差。
组织类型
不同组织类型的胃癌预后也有所差异。例如,腺 癌是胃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其预后相对较好;而 印戒细胞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则预后较差。
诊断流程
患者就诊后,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 的检查方法,如血清学检测、胃镜检 查等。发现可疑病灶后,取活检进行 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误诊与漏诊问题探讨
01
误诊原因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易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疾病混淆,导致误诊。
此外,部分医生经验不足或检查方法不当也可能导致误诊。
02 03
漏诊问题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因忽视症状或恐惧胃镜检查而 错过早期诊断时机。同时,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条件有限,也可能导 致漏诊现象的发生。
VS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胃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更加注重 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分析,以及队列研 究和临床试验等高质量证据的获取。同时 ,在新型筛查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方面 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新型筛查技术及应用前景
血清学筛查技术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辅助胃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这种技术具有操作 简便、无创等优点,但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提高早期筛查率和诊断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筛查能力
01
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培训,提高其胃癌筛查和诊
断水平。
推广新型筛查技术
02
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胃癌筛查技术,如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胃镜检查等。
建立完善的筛查体系
03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全文)目前,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已经在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我国数百家医疗机构应用数十万例次。

经过近几年我国专家的临床应用实践,已率先积累了经验和数据,为规范和普及磁控胶囊胃镜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应用,更新和补充相关应用共识,经过专家广泛讨论和多次修改后,特制定我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一、我国胃病流行病学和胃癌筛查现状我国是胃病大国,高发病种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其中消化性溃疡的人群患病率高达17.2%,远高于西方国家(4.1%)。

同时,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中国癌症数据分析显示,2015年新发胃癌67.9万例,死亡49.8万例,发病率为30/10万,已成为威胁国人生命的第2位癌症。

因此,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存在着明显差异,早期胃癌(Ⅰ期)可在内镜下达到根治,5年生存率超过90%,远高于进展期胃癌。

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最根本的方法。

因我国尚未大规模开展胃癌普查和筛查项目,主要依靠门诊有症状患者的机会性胃镜筛查,而大多数胃病患者缺乏或者无特异症状,因此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当前胃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血清学检测和电子胃镜。

①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发现部分早期胃癌,日本开展较多,但因不能取活组织检查和存在辐射,目前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手段;②血清学筛查,主要包括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PGⅠ、PGⅠ/PGⅡ比值)、促胃液素-17和H. pylori抗体等检测,具有无创和简便易行的优点,但是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等问题;③胃镜和胃镜下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因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和设备,以及人群接受度较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人群大规模筛查中的应用。

我国的胃癌趋势分析报告

我国的胃癌趋势分析报告

我国的胃癌趋势分析报告根据最近的数据和研究,我国胃癌的趋势分析如下:1. 发病率:我国的胃癌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每年我国新诊断的胃癌患者超过100万例。

尽管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然对公众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2. 年龄分布:胃癌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

近年来,年轻人中患胃癌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这可能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3. 地域差异:我国各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而华北地区、江苏和上海等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这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关,例如东北地区的腌制食品和西南地区的辣椒等。

4. 性别差异:男性患胃癌的比例高于女性,大约有2倍左右的差距。

这可能与男性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有关,例如男性更倾向于吃刺激性食物和喝酒等。

5. 相关危险因素:饮食因素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盐饮食、腌制食品、不新鲜的食物和过热饮食等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另外,烟草使用、酒精摄入、慢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也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6.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病风险,我们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盐饮食和大量摄入腌制食品。

此外,戒烟戒酒、定期体检和幽门螺杆菌的及时治疗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7. 早期筛查:胃癌的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推行的早期胃癌筛查主要包括胃镜检查、胃隐血试验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等。

定期进行胃癌筛查,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可以发现早期胃癌病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总结起来,我国的胃癌趋势表明虽然近年来有所下降,但胃癌发病率仍然较高,并且存在地域和性别差异。

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筛查是预防和控制胃癌的关键措施。

加强公众健康宣传,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意识,也是减少该疾病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全文)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全文)

2000—2019年中国胃癌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全文)摘要目的分析2000—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

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收集2000—2019年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院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中中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年龄标化发病率、年龄标化死亡率。

观察指标:(1)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2)2019年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情况。

(3)2000—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率变化趋势。

(4)2000—2019年中国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计数资料以绝对数、百分率和比值表示。

以GBD估计的世界标准人口结构对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标化,采用Joinpoint软件构建对数线性模型进行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结果(1)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人数612 821例,粗发病率为43.1/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0.6/10万。

发病人群中男性451 332例,女性161 489例,粗发病率分别为62.3/10万和23.2/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分别为47.4/10万和15.8/10万。

2019年中国胃癌死亡人数421 539例,粗死亡率为29.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为21.7/10万。

死亡人群中男性298 514例,女性123 025例,粗死亡率分别为41.2/10万和17.6/10万,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1/10万和12.2/10万。

(2)2019年中国胃癌年龄标化发病和死亡情况: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人群中<40岁20 855例,其中男性14 005例,发病占比为3.1%(14 005/451 332),女性6 850例,发病占比为4.2%(6 850/161 489);40~49岁45 903例,其中男性34 659例,发病占比为7.7%(34 659/451 332),女性11 244例,发病占比为7.0%(11 244/161 489);50~59岁111 975例,其中男性87 156例,发病占比为19.3%(87 156/451 332),女性24 819例,发病占比为15.4%(24 819/161 489);60~69岁180 434例,其中男性137 939例,发病占比为30.6%(137 939/451 332),女性42 495例,发病占比为26.3%(42 495/161 489);70~79岁172 541例,其中男性126 345例,发病占比为28.0%(126 345/451 332),女性46 196例,发病占比为28.6%(46 196/161 489);>80岁81 113例,其中男性51 228例,发病占比为11.4%(51 228/451 332),女性29 885例,发病占比为18.5%(29 885/161 489)。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张思维;陈万青【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国人群肿瘤登记数据中胃癌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全国胃癌流行现状。

方法: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评估全国胃癌流行情况及胃癌长期变化趋势。

结果:2012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约42.4万例,死亡病例约29.8万例。

2000年至2012年我国城市地区男性与女性胃癌发病率、死亡率保持平稳,农村地区男性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女性变化不大,调整年龄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2003年至2005年胃癌5年相对生存率为27.4%(95%CI:26.7%~28.1%)。

结论: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严重,农村地区尤为明显,是国家癌症防治的重点。

%Objective: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ation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stomach cancer epidemiology in China. Meth-ods:Stomach cancer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 Database, and incident and death cases were esti-mated. The trend of stomach cancer was analyzed. Results:Approximately 424,000 new cancer cases and 298,000 cancer deaths oc-curred in China in 2012.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stomach cancer in urban males and females remained stable in 2000-2012, whereas the rates in rural males increased and less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rural females. After age standardization, bot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five-year age-standardized relative survival rate was 27.4% (95%CI: 26.7%-18.1%) in 2003-2005. Conclusion:Stomach cancer is a common cancer, which has heavy burden in China, particularly in ruralareas. Ef-forts should be exert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7(044)001【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趋势;中国【作者】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张思维;陈万青【作者单位】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市10002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市10002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市10002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市10002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北京市100021【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一、本文概述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胃癌流行病学现状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死亡率、流行趋势、地域分布、影响因素等,以期为胃癌的防控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中国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胃癌的流行趋势,包括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之间的差异。

文章还将关注胃癌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在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将重点讨论胃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保护因素则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素的均衡摄入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可以为胃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将对未来胃癌流行病学研究的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推动中国胃癌防控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全面了解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的本质,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中国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流行病学挑战。

近年来,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统计,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饮食习惯不良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更是高居不下。

与此同时,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这无疑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率。

在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中国胃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鲜、腌制食品等饮食习惯的影响,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胃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早期胃癌的筛查现状及诊断进展

早期胃癌的筛查现状及诊断进展
© 2009 重庆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19
早期胃癌筛查途径:高危人群筛查
存在的问题:
在日本和韩国,有相当数量无症状自愿者参与 胃癌的筛查。而我国普通人群缺乏胃癌特别是 早期胃癌的相关知识,因此依从性较差。
策略:
加强抗癌防癌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使一些亚健 康人群自愿参与胃癌的筛查。 在高危人群中采用适宜的筛查建议和方法。 进一步研究建立有效的癌症筛查方案和筛查档 案。
© 2009 重庆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6
早期胃癌内镜下分型
Ⅰ型(息肉样型):癌块突出约5mm以上 者。 Ⅱ型(浅表型):癌块隆起或凹陷均在 5mm以内者。
Ⅱa型(浅表隆起型) Ⅱb型(浅表平坦型) Ⅱc型(浅表凹陷型)
息肉样型 浅表型 溃疡型
Ⅲ型(溃疡型):癌块凹陷深度超过5mm 以上者,但不超过黏膜下层
© 2009 重庆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25
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评价
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对胃癌的诊断意义 尚无定论 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检测困难、程序繁琐、耗时、需要昂贵的 设备
寻找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检测简单、 快速的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早期 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9
© 2009 重庆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放射学检查
多层螺旋CT(MSCT)检查
对于胃癌的定位、范围的确定、浸润深度、周围 器官的侵犯、淋巴结的转移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在肿瘤的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亦有一定意义。 在术前帮助判断肿瘤能否切除有肯定价值。 MSCT对EGC和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8.1 %和100% CT模拟胃镜诊断EGC的阳性符合率达到70%以 上,甚至可显示直径仅为1cm的病灶。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中国癌症防治研究现状
在癌症防治研究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加大了对癌症防治的投 入,加强了癌症防治专业机构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癌症防治体系。同时, 我国在癌症防治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对一些常见癌症的筛查和早期诊 断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型抗癌药物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等。
然而,我国癌症防治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缺乏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在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另一方面,癌症防 治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足,制约了癌症防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国际经验与启示
世界各国在癌症防治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启示。美国在预防医学体系 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通过实施戒烟、健康饮食、加强锻炼等健康 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欧洲通过加强癌症筛查、提高公 众的健康意识等
措施提高了癌症防治效果。此外,全球防治癌症的倡议也在积极推进中,为 各国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目前,儿童哮喘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和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方面,长期吸入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基础。此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等 也可用于治疗哮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普及对控制哮喘有重 要作用。
健康教育包括教导儿童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器、合理使用药物、掌握哮喘急 性发作的急救方法等。
2、病因与病理生理
在中国,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此 外,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炎等炎症性疾病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 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
3、地域与种族差异
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族之间存在差异。在中国,东 部地区的患病率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此外,心力衰 竭在汉族、藏族等不同种族之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关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生和发展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所以胃癌的预后较差。

本文将从胃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方面进行阐述,以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胃癌的发展现状:1. 发病率和死亡率: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高发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被诊断为胃癌,其中超过700,000人死于该病。

在中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约为40万,死亡病例约为30万。

2. 年龄分布:胃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原本认为胃癌多数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但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胃癌患者,其中包括20岁以下的青少年。

3. 高危人群:一些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更高,如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健康(高盐、高脂肪)、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此外,感染幽门螺杆菌、某些癌基因突变、胃息肉等也是胃癌高危因素。

4. 发展阶段:胃癌的发展一般经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内瘤变和癌前病变等阶段。

早期胃癌通常无明显症状,难以察觉,多数在晚期被发现。

胃癌的发展趋势:1. 预防和早期诊断:由于晚期胃癌的预后较差,预防和早期诊断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重要策略。

目前,细胞学、组织学、基因检测等都可以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

此外,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减少饮食中的烟熏、腌制食品等致癌物以及主动接种幽门螺杆菌疫苗等也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措施。

2. 多学科治疗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在胃癌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此模式涵盖了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以提高胃癌治疗的效果。

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目前胃癌治疗的前沿技术之一。

该技术基于对癌细胞内特定分子的识别和干预,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实现对癌细胞的精确治疗。

例如,HER2阳性胃癌可以采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Trastuzumab靶向治疗。

肿瘤标志物PG指标解读

肿瘤标志物PG指标解读

一、胃癌现状及相关检测指标在我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在日本,由于使用X射线钡餐造影进行大规模的早期筛查,使得胃癌死亡率逐年下降。

然而钡餐检查存在着精确度不够高、花费高以及可能会引入过量的X线辐照等缺点。

胃镜被公认为是胃癌确诊的“金标准”,但其目前不适合对亚临床症状患者进行普查。

因而近年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被广泛应用起来。

胃蛋白酶原(PG)是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前体,分为PG I和PG II两个亚型,是由胃黏膜主细胞及粘液颈细胞合成分泌,此外PG II还源于幽门腺和十二指肠腺。

萎缩性胃炎是从慢性胃炎向胃癌转变的重要的癌前病变过程随着胃癌的发展,轻微的炎症会导致血清中PG I和PG II含量的升高。

随着萎缩性胃炎的进展,主细胞被幽门腺替代,PG I保持高水平,而PG I水平显著下降,因而PG I/ PG II的比值大大下降,由于超过80%的胃癌都伴随有萎缩性胃炎,且胃几乎是PG的唯一来源,因而血清PG水平能反应胃黏膜的形态及功能状态。

二、PG与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PG指标参考范围为:PG I<70 ng/ml,PG I/PG II<3。

Kitahara等比较了以PG I<70 ng/ml,PG I/PG II<4;PG I<30 ng/ml,PG I/PG II<3;以及PG I<70 ng/ml,PG I/PG II<3,证实后者为cutoff值的指标性能最佳,其灵敏度为84.6%,特异性达73.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1%和99.9%,与Miki等人的结论一致。

在此cutoff值下,13例胃镜确诊的胃癌患者有11例被检出PG阳性。

章武战等应用化学发光法对188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血清PG值进行测定,并于非萎缩性胃炎组进行比较,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的PG I、PG I/PG II显著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这与李红涛等及李志等的结论一致。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胃癌也是一种高发的疾病,其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与世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以期提高人们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具有以下特征: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差异: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地区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关。

而农村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农村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有关。

2、年龄段的差异: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年龄段差异。

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尤其是50-60岁的人群,这与该年龄段的人群暴露于各种致癌因素的时间较长有关。

3、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发病率较高,可能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而西部地区发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西部地区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有关。

胃癌的致病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结构、吸烟和饮酒等。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大约有60%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此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吸烟和饮酒等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针对胃癌的筛查和诊断,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内镜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影像检查等。

其中,内镜检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之一,可以发现早期胃癌并进行组织活检。

生化指标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等生化指标来辅助诊断胃癌。

影像检查如钡餐造影、CT等也可以帮助诊断胃癌。

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胃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

化疗和放疗则主要用于辅助手术治疗,帮助控制肿瘤的扩散和缓解症状。

要降低胃癌的发病率,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优化饮食结构,减少高盐、熏制、油炸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2024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完整版)

2024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完整版)

2024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完整版)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针对胃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胃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为进一步规范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胃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35.87万例,死亡26.04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43%和10.11%。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41/10万和18.44/10万。

胃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胃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

保护因素包括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

二、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一)居住于胃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20/10万)。

(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

(三)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血清Hp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任一阳性。

(四)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五)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三、筛查(一)筛查对象胃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

(二)筛查方法胃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首选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灶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色素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

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也可考虑使用磁控胶囊胃镜。

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胃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诊疗指南)。

胃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现状概要

胃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现状概要

在我国,相对身体其他系统而言,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排在第一位。

其中最高的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

全球每年胃癌发病人数约为87万,我国就有30多万,超过1/3 。

1 胃癌的早期诊断的评价 1.1 人群筛查可提高5年生存率有研究证实序贯筛查方法对上万名35~70岁人群实行筛查,发现筛查组5年和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筛查组,筛查组胃癌死亡率明显降低。

1.2 胃镜检查是人群筛查的最终确诊方法新的胃镜设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安全性均很好,胃粘膜显像清晰、图像真实、色泽自然,肉眼可发现直径小至0.5cm的病灶,直视下活检作出诊断。

系统程序筛查的最后精查方法均以胃镜结合活检病理诊断为根据,是人群筛查最终确诊方法。

2 胃癌早期诊断的方案建议从以下几种方案选择或组合,最后用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

2.1 超微量胃液系列检查法采用无创胃液采集器,采用2~5ml空腹胃液,一次成功率为98%。

测定隐血、pH值、游离酸、总酸及亚硝酸盐等5项指标,用分层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判定对象患胃癌的危险状态,胃癌综合正判率为87%,与直接胃镜检查法对比,漏诊率为13% 。

2.2 胃液内源性荧光光谱检查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

有研究显示,在200mm紫外光激发下有4个发射带,对其波峰进行综合判别,胃癌阳性率为88%,早期胃癌发现率为78%,进展期胃癌发现率为90% 。

2.3 新鲜胃粘膜细胞检查法采用磁定位新鲜胃粘膜细胞采集装置定位采集胃窦、胃体、贲门及食管粘膜新鲜完整细胞,该法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79%,正确指数为85% 。

2.4 抗胃癌单克隆抗体 AH 5 检查及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硫黏蛋白相关黏蛋白是胃癌及癌前胃粘膜分泌的一种特异蛋白,可作为癌变信号。

AH 5 在正常胃粘膜中无表达,在管状腺癌、粘液腺癌中高表达。

AH 5 在癌前病变时随病变加重而增高,可作为胃癌免疫组化诊断试剂。

我国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外交部向世界推荐这款明星产品!

我国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外交部向世界推荐这款明星产品!

我国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外交部向世界推荐这款明星产品!现实背景:我国每年1.2亿人需要做胃镜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是胃部疾病的高发地区,胃癌发病率更是位居全球首位,每年新发胃癌68万例,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中国的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多达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死亡率高达80%。

而早期检查确诊及治疗的患者,治愈率可达90%,治疗效果较理想。

为何会这样,早期胃癌症状和胃炎基本相似,所以检查对于早发现、早治疗、及提高胃癌治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定期胃镜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

据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1.2亿高危人群需要做胃镜,然而传统插管胃镜的痛苦、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及中国医师资源的巨大缺口,使得上亿急需做胃癌筛查的患者放弃了传统胃镜的健康筛查。

磁控胶囊胃镜是什么?近日,磁控胶囊胃镜作为我国自主创新技术走进著名的外交部蓝色大厅,成为外交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球推介会上的“中国名片”,这一高科技自主研发的明星产品,引发了多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500强企业嘉宾以及中外媒体记者的关注。

推介会上,加蓬共和国《团结报》图片部主任让·布莱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安翰磁控胶囊胃镜高度认可。

胶囊机器人技术突破了国内外的被动式胶囊内镜只能随消化道的蠕动而运动、无法定位其在消化道内的准确位置、也不能被医生主动控制的技术局限,在独创的磁场精确控制技术的控制下,使被动式胶囊内镜变为'有眼有脚'的胶囊机器人。

胶囊内镜的概念:'胶囊内镜'全称为'遥控胶囊内镜系统',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胶囊机器人另一个名字为磁控胶囊内镜。

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

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

胃癌流行病学趋势

胃癌流行病学趋势

早期诊断技术及应用前景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基因测序、基因突变检测等 技术,发现与胃癌发生发展相关 的基因变异,为早期诊断提供依
据。
影像学检查
采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手段,对胃癌病灶进行定位和分期 ,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内镜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共聚 焦激光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使 得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
推广内镜检查
鼓励有症状或高危人群接受内镜 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
胃癌。
提高诊疗水平
加强医生对胃癌诊疗技术的培训 和学习,提高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
三级预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规范化治疗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02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
地域分布特点
01
地域性差别
胃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某些地区或国家的发 病率较高,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低。
03
02
高发地区
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比南方地 区明显为高。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可能与 胃癌的高发有关。
低发地区
相对而言,南方地区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 较低。这可能与这些地区的饮食结构、卫生条件以及医 疗水平有关。
保护因素
一些因素可能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如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保护因素 有助于维持胃黏膜的健康状态,减少胃癌的发生。
03 胃癌发病趋势分析
发病率变化趋势
01
02
03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筛查胃癌的临床现状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筛查胃癌的临床现状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筛查胃癌的临床现状摘要】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由于缺少有效的筛查方法,其早期诊断率低而死亡率较高。

近几十年,联合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逐渐被应用于临床。

相较于X线和胃镜检查,该方法具有非侵入性、价格低廉、简便易行和重复性好等优势。

能在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之前更全面、早期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

普遍被人群和学者接受,适合高危人群筛查和大规模普查。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32-03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据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我国以胃腺癌为主,新发病例数占全球的48.6%,死亡病例数占全球的47.8%。

胃癌的预后和确诊时进展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胃癌检出率越高,其病死率会越低。

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中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不足30%。

目前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低于10%,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第3位。

因此,寻求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筛查萎缩性胃炎等胃癌高危人群,并继以动态随访或胃镜精查,以期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是胃癌防控的重要策略。

[1-2]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与胃癌关系密切,被WHO列为人类胃癌的肯定致癌源。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大约75%的胃癌发生归因于HP感染。

Formen等[3]发现胃癌患者组血清中抗HP-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滴度分别90ng/ml和3.6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抗HP-IgG滴度与胃癌发生之间存在量效关系。

一项纳入762例非贲门部胃癌的前瞻性研究发现[4],相对于HP阴性人群,HP阳性人群的非贲门部癌的发生率提高到2.97倍(95%CI 2.34-3.77),HP阳性人群10年后非贲门部癌的发生率是HP阴性人群的5.93倍(95%CI 3.41-10.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胃癌筛查现状
目录
一 胃癌简述
三 筛查方法
五 全文总结
二 筛查人群
四 筛查流程

胃癌简述
一、胃癌简述
年龄
多发于50岁以上。
胃癌
性别
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
地域
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2:1。
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 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94.0%
MG7抗原作为单一生物标志 物在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 性均较高,需要进一步开展临 床研究,评价其在早期胃癌筛 查中的价值。
三、筛查方法
电子胃镜
胃癌诊断金标准
磁控胶囊胃镜
磁控胶囊胃镜(MCE) 全程无痛苦、便捷、诊断准确度高。
高清内镜
可观察整个胃黏膜, 熟悉早期胃癌的黏膜特征, 发现局部黏膜颜色、表面结 构改变等可疑病灶。
呢?
筛查人群
5.其他胃癌风险因素
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 度饮酒等。
4.有严重胃病史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 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
等胃的癌前疾病。

筛查方法
三、筛查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胃泌素-17(G-17)检测 HP感染检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内镜检查
三、筛查方法
一、胃癌简述
临床表现
早期
01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
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进展期
02
表现为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上腹不适、进食后
饱胀,上腹疼痛加剧,食欲下降、乏力。
晚期
03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
恶病质等表现。
二、胃癌简述
诊治现状
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 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 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 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 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 到治愈效果。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中日韩三国早期胃癌诊治率
中国
日本
韩国

筛查人群
THANKS
内镜检查

筛查流程
四、风险评价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变量
年龄
性别 HP 感染
分类
40-49 50-59 60-69 >69
男 女 阳性 阴性
分值
0 5 6 10 4 0 1 0
变量
PGR G-17
总分
分类
≥3.89 <3.89 <1.50
1.505.70
>5.70
分值
0 3 0
3 5
0-23
Ⅰ级. 17~23 分 胃癌高风险人群 Ⅱ级. 12~16分 胃癌中风险人群 Ⅲ级. 0~11 分 胃癌低风险人群
四、筛查流程
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癌 高 危 人 群
感 染 检 测
瘤 标 志 物 检


常规胃镜/ 磁控胶囊镜
/ ESD
++
HP
0~11 分 胃癌低风险人群
定期随访/ 每3年胃镜检查



癌 筛 查
12~16分 胃癌中风险人群
每2年 胃镜检查

染 色
电 子
放胃
大镜
评 分 系 统
17~23 分
3年 2年
D + 每年 高
三、筛查方法
癌胚抗(CEA)、 CA19-9、CA72-4、 CA125、CA242等
进展期胃癌阳性率 20%~30% 早期胃癌阳性率 低于10%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胃癌相关抗原(MG7-Ag)
我国自主发现
胃癌前疾病阳性率 40.5%
胃癌前病变阳性率 61.0%
胃癌阳性率
反映了一段时间内的HP感 染情况,HP抗体阳性提示 现有HP感染或既往感染。
尿素呼气试验 (UBT)
对于部分Hp抗体阳性者 又不能确定是否有Hp现 症感染时,UBT是有效的 补充检测方法。
三、筛查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A
PG
-
HP
-
内镜 无需
胃癌风险 低
PGI PGII PGR
B
C
-
+
+
+
胃泌素-17(G-17)检测
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部 G细胞数量。G-17 下降提示胃窦部黏 膜萎缩;G-17水平升高,提示存在胃癌 发生风险。 建议联合检测血清G-17、PGI、PGI/PGII比 值及HP,以增加评估胃黏膜萎缩范围及程 度的准确性。
三、筛查方法 HP感染检测
血清HP抗体检测
二、筛查人群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 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 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
殖,导致畸变致癌。
3.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 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
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

哪些人群需要 进行胃癌筛查
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PGI PGII PGR
PGI浓度和PGI/PGII比值下降对于萎缩 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通常使用PGI浓 度≤70ug/L且PGI/PGII≤3.0作为诊断萎 缩性胃炎的临界值,国内高发区胃癌筛 查采用PGI浓度 ≤ 70 ug/L 且 PCI/PGII ≤ 7.0。
三、筛查方法
强烈建议
病 理
精 查

胃癌高风险人群
每年胃镜检查
(+)
早 期
外 科

切手

除术

+外


放科


化手


疗术
访









(-)

全文总结
五、全文总结
我国胃癌的发病 率和致死率均不 容乐观。
早期胃癌的有很高的五年生 率,但由于缺乏重视,导 致我国早期胃癌诊治率仍低 于其他国家。
由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 志物对早期胃癌的筛查作用有 限,内镜检查依然是早期胃癌 早筛的黄金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