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课程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花鸟画欣赏

一、基本定义:

中国花鸟画,指用中国的笔墨和宣纸等传统工具,以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按传统的分法,可以分成为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是画家借以抒发自己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精神。中国花鸟画有悠久的历史,在唐代花鸟画已经相当成熟,经五代直至宋元,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中国花鸟画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绘画技法和多种绘画风格。概括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根据绘画手法和绘画色彩可以分为水墨花鸟画、工笔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和没骨花鸟画等诸多种类。

二、发展历史:

据史书记载,到六朝时期,已出现不少独立形态的花鸟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凫雀图》、史道硕的《鹅图》、顾景秀的《蜂雀图》、萧绎的《鹿图》等,虽然现在已看不到这些原作,但著录资料已表明当时花鸟画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到了唐代,花鸟画业已独立成科,著录中计有花鸟画家八十多人。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韦偃画牛,李泓画虎,卢弁画猫,张旻画鸡,齐旻画犬,李逖画昆虫,张立画竹等等,已能注意到动物的体态结构,形式技法上也比较完善。

五代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徐熙、黄筌为代表的两大流派,确立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两种不同风格类型,“黄筌富贵,徐熙野逸”,黄筌的富贵不仅表现对象的珍奇,在画法上工细,设色浓丽,显出富贵之气,徐熙则开创“没骨”画法,落墨为格,杂彩敷之,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黄筌之子黄居寀、居宝,徐熙之孙徐崇嗣、崇矩都是当时花鸟画的重要画家。

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三十位花鸟画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二万余种。北宋的花鸟主要还是承接五代的传统,早期以黄筌之风格为主导,基本上用的是“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以文同、苏轼为代表的这一派,已有别于流行时尚的清新风格,获取朝野称赏,并加速了他们的画风成为新的时尚。

元代花鸟画受宋代文同、苏轼的影响,出现了一批专门画水墨梅竹的画家,他们以柯九思、仉瓒、吴镇、王冕为代表,表现了文人的“士气”。

明四家除了山水外,亦擅长花鸟并卓有成就。而徐渭的淋漓畅快、陈道复的隽雅洒脱,代表了文人画的两种风格。

清代石涛、恽寿平、朱耷(八大山人)和扬州八怪等都在花鸟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八大山人以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忧伤与家国之痛,其笔墨与造型均独树一帜。而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则在黄徐体异中得以综合与发展,为花鸟画新辟蹊径。此后,“四

任”尤其是任颐,又加以弘扬发展,使得花鸟画在清末出现了一次小的高潮。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已不太引人注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子、苍蝇等等,其造诣令后人却步。而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的鹰,李可染的牛,陈之佛的工笔重彩花卉,均已造型与笔墨的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三、代表作家:

花鸟画历代花鸟画家辈出,如唐代薛稷的鹤、边鸾的孔雀、刁光胤的花竹;五代郭乾晖的鹰,黄筌、徐熙的花鸟;北宋赵昌的花、崔白的雀、吴元瑜的花鸟;南宋吴炳的折枝、林椿的花果、李迪的禽;元代李衎的竹、张守中的鸳鸯、王冕的梅;明代林良的禽,陈淳、徐渭的墨花;清代朱耷的鱼,恽寿平的荷,华喦的鸟;近代吴昌硕的花卉等,皆一代名手,绵延不绝。

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设色又可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四、作品欣赏:

寒雀图》宋崔白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字子西,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安徽濠梁,宫廷画家,活跃于熙宁、元丰时期,颇得皇帝优待,气质更接近不受拘束的文人。《寒雀图》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环境的描写被完全省略了,只剩下一株枝干虬劲的老树。作者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左侧三雀,已经憩息安眠,处于

静态;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

作为本幅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

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

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维妙维肖。树干在形骨轻

秀的鸟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澹,苍寒野逸。图

树干的用笔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浑然不

分,造型纯以墨法,笔踪难寻。虽施于画上的赭石都

已褪落,但丝毫未损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于绢

素之外,有师法徐熙的用笔特点。用皴擦勾勒的古树

的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鸟雀衬托下,显得格外浑穆恬

淡,苍寒野逸。此画用色其淡若无,用笔灵活松动,

运墨干湿浓淡相参,单纯中蕴涵变化,真可谓“体制

清淡,作用疏通”。

《双喜图》宋崔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初宫廷花鸟画以黄筌工致富丽的花鸟体制为标准,崔白进入画院后却以生动自然的花鸟画,打破了皇家画派对宫廷花鸟画的垄断局面,使画风发生明显变化。崔白画花鸟画,善于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自然环境中花鸟情态的细致刻画,取得真实生动的效果。此图又名《禽兔图》。绘秋风肃杀、枯木槎桠。两只寒鹊(实为绶带鸟)飞临,其中一只刚停于树干之上,立足未定,翘尾展翅。树下一兔,正引首回顾,垂耳张鼻,曲尽其妙。秋兔双禽,高下对峙,互为呼应,浑然一体。画中以半工半写之法,绘枯木、衰草和山坡,兔禽则用笔工细,刻画写实。色彩清淡,体现了前人所说的“体制清淡,作用疏通”的艺术特色。整幅画面诗意之浓郁,有声有色,真堪称一幅“西风颂”了。而体物之精,笔势欲动,诚如黄庭坚称崔白之画为“盗造物机”,大得自然野趣,偶然着笔,巧夺天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