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第五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码: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72学时学分:4一、考试对象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美学等专业课的学生。

二、考试目的学生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旨在考核能的了解、理解、运用水平与能力,属水平测试。

三、考试的内容要求及分值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1)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理解社会信息的本质(3)掌握传播的定义、特点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2)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3)掌握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了解符号和象征符的区别与联系,意义的概念(2)理解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3)掌握象征性社会互动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了解传播的基本过程(2)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3)掌握几种主要的过程和系统模式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1)了解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概念、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2)理解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个人处理信息的基模理论(3)掌握作为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1)了解群体与组织)理解群体规范、集合行为2(.(3)掌握群体的功能、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第七章大众传播(1)了解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3)掌握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了解媒介组织的目标(2)理解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3)掌握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第九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1)了解传播制度(2)理解媒介控制(3)掌握关于传播制度的媒介规范理论第十章社会转型和受众变迁(1)了解大众社会理论(2)理解几种主要的受众观(3)掌握分众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1)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理解传播效果的领域与课题(3)掌握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1)了解宏观效果研究的成果(2)理解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3)掌握框架理论、知沟理论、第三人效果第十三章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1)了解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2)理解世界信息新秩序的争论(3)掌握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1)了解两个学派的研究成果(2)理解理论渊源、批判学派主要成绩(3)掌握两个学派的异同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1)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2)理解抽样调查法(3)掌握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四、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2.计分方式:采用百分制3.考试时间:考试课为120分钟。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05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05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表象是感觉和知觉信息在人头脑中的在现。我 们见过西瓜,吃过西瓜之后,在听到西瓜或想 起西瓜的时候,我们头脑中会复现出西瓜的形 状、颜色、味道。这就是表象。
(一)人内传播的结构要素
人内传播主要要素: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练习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 维活动。它是在驾驭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的基 础上产生的,意味着个人对思考的对象做出断 定或结论,这是人们决定态度和行为决策的基 础。
(一)人内传播的结构要素
人内传播主要要素:
感觉 知觉 表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信息的理解(通过语句解析 知识等来理解信息主旨)
信息主旨的创成
信息表现媒介
情境 ,空 图表的 语句的
间再认 再认
再认
物体的 图形的 单词的
再认
再认
再认
要素的 文字的 音节的
再认
再认
再认
音场的 再认
音源的 再认
因素的 再认
语言讯息 的生成
非语言讯 息的生成
单词的 生成
信息表现 单位生成
发语的 笔记,描绘 表情的 动作指令 动作 指令 动作指令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 第一节 人内传播 ? 第二节 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四、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 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经济背景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2.人类传播的形态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定性人文科学研究法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

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

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

实地调查法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③确定抽样方案④设计调查问卷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2)卢因:场论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民众——舆论领袖——媒体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研究过程(树木)与系统(森林) 研究过程(树木)与系统(森林)是从微观到宏 观的角度深入了解社会传播的原理和规律。 观的角度深入了解社会传播的原理和规律。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 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人内传播;2、人际传播;3、群体传播;4、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 交往活动的范畴; 2、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 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神生 产。精神生产隶属于上层建筑,它受经济规律制约的 同时,更受上层建筑制约。 3、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也必然会存在着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精神生产关系包括:精 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即所有制关系;人在精神生 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精神产品的分配及消费关系。 4、精神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 节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全过程。 ( 案例:飞机撒钱 伟人迎宾)
施拉姆的“最后 分钟 分钟”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 万年 1天=100万年;1小时 万年; 小时 小时=41666.67年;1秒钟 秒钟=11.57年 天 万年 年 秒钟 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 分 出现了原始语言( 万年前 万年前) 晚上 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 出现了正式语言( 万年前 万年前) 晚上 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 分 出现了文字( 年前) 晚上 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 秒 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 年 午夜前5秒 电视首次公开展出( 午夜前 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年 午夜前3秒 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 午夜前 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 1946、1947、1957年) 、 、 年 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 个小时,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 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 上几乎全部是空白, 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 分钟。 后7分钟。” 分钟

传播学概论简答题

传播学概论简答题

第一章——导论1.1动物之间有传播活动吗?这种传播活动和人类的传播活动有何区别?动物之间也有信息交流。

鸟鸣犬吠,群狼出没,蜜蜂、蚂蚁相呼自己的同伴共同劳作,都是借助信息的传播去维持生存和保护自己。

不过它们的信息传播都属于单纯的发射性的信息传递,而人类的传播是已经演进到更高阶段的有目的性的信息传递,也就更有研究的价值。

人类的传播具有社会性。

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运用描述或象征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各种符号来沟通彼此的思想,调节各自象征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的各种符号来沟通彼此的思想,调节各自的行为,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去从事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

1.2简述传播是信息共享的含义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是指人们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的认知的共同性。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传播表面看起来是共享一组信息符号,但事实上是共享了符号的意义。

同时,信息的共享和商品的交换有着本质不同,在商品交换中,当甲方把物品转移到乙方手中时,甲方便不再持有原有的物品。

但甲方和乙方共享信息时,甲方决不会由于传递信息而使自己失去信息,而且信息还可以辗转相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

1.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和传递信息。

2、大众传播锁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4、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6、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既包括传播机构对特定受众的选择,也包括受众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时间的选择。

1.4简述自我传播的特点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传递。

它集中反映了人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

自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合为一体的,而且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复习重点完整版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复习重点完整版

考点:第一、二章:1、传播学科起源2、黄色新闻3、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及代表思想(施拉姆)4、传播学的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等第三章:传播载体的发展顺序(口语、文字、印刷……)、广播的优劣点、报刊与印刷革命、科技进步与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媒体进步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报纸的大众化浪潮(特点、大众孕育的历史条件、报刊的大众化结果);电视的特点、优势、劣势;新媒体的兴起是否意味着旧媒体的死亡。

第四章:信息、符号、讯息名词解释与区分,符号——跨文化传播的关系、能指和所指、象征符的特点(简答)、符号的特性、从符号的角度分析问题第五章:6段区隔理论、线性模式的特点、5W模式、控制论、系统论(简单描述+缺陷)、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第六章:把关人(角色弱化、可行性降低)(职业把关人,隐形把关人)、新闻流动模式、选择性把关模式、双重选择模式、影响把关的因素,媒介专业主义(名词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把关人(1234)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内容与社会功能(大题),如何理解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第八章:新老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如何适应、(微信微博的特点、走势、趋向)传播媒体的演进规律(科技决定论?辨析)第九章:受众的终结,对不对?、受众的特点、选择信息的过程,获然率、传播权、知晓权、媒体接近权、主要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理论(大题),什么是媒介接近权、船体媒体与新媒体的异同(隐匿性思考)为什么微信这两年在中国发展超常速第十章:传播效果。

魔弹论(图)、强化效果论、有限效果、适度效果、宣传的七个方法、一面说和两面说、休眠效应、防疫论第十一章:两级传播(的修正)、伊里调查、人际传播的动力、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的种类适度效果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教养理论、知识沟)第三者效果、强大效果论、沉默的螺旋传播类型: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是多媒体传播(辨析)第一章、第二章第二、二章:1、传播学科起源2、黄色新闻3、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及代表思想(施拉姆)4、传播学的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等一、何谓传播学:交叉与综合的学科、与时代相生相伴的学科、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定义:传播学就是研究传播的学问,传播:特指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动物学上的信息流通二、传播学的学科起源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传播学对经济、政治、社会、学术的影响:(一)政治:1、美国的政治生活:美国总统与大众传播托马斯·杰斐逊:利用图书、报刊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广播,炉边谈话约翰·肯尼迪:电视总统第一人巴拉克·奥巴马:互联网总统2、两次世界大战:招兵海报(二)经济:广告业、大众传播业(三)社会: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传播学概论自己总结

传播学概论自己总结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社会互动理论创始人库利1909年《社会组织》开创社会学的传统皮尔士1911 《思想的法则》开创符号或语义学的传统二传播与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2345 p4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系统)p7 大众传播的特点p7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的环境适应过程需要五要素p8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p8 1234双重偶然性德国鲁曼p8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传播隔阂p9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和行为主义传播学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则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和传播关系。

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精神交往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离开了精神生产,也就谈不上精神交往。

精神生产既然属于一种生产,必然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因此,人们精神交往关系也是与一定阶段上的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的。

美国的行为主义传播学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重大问题,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的本质。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件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件
先生对B先生讲话 5.B先生受到刺激产生了神经搏动 6.神经搏动到达B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并作出反

7.这个反应又刺激了A先生或其他人——这样,传播过程 就按照这样的环节继续进行下去……
人内传播: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肌体反应
人体有:
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Ⅰ题目1,5,9,13,17,21,25小计: Ⅱ题目2,6,10,14,18,22,26小计: Ⅲ题目3,7,11,15,19,23,27小计: Ⅳ题目4,8,12,16,20,24,28小计: 打“√”的给1分,打“×”的给0分,总分:
布鲁默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 与他人间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 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不 过,这种反映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 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
3、内省式思考
●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也是人内传 播的一种重要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 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 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 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 系。”
——威尔伯·施拉姆
人类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 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一、人内传播
(一)定义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其一,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 是完善个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 贯性;
其二,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 题为目的,称为 “内省式思考”。这里探讨的 主要是后者。
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 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 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发 生。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无法以过去的习 惯做法立即作出反应,因而内省式思考就 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决策。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传播学概论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三)学习传播学,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经济背景1。

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3。

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2。

人类传播的形态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3。

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人文科学研究法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

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 实地调查法步骤①提出研究假设、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③确定抽样方案④设计调查问卷3。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四传播学与奠基人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2)卢因:场论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民众——舆论领袖—-媒体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五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五章
②内动性,自我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
③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从甲流到乙,并从乙流动到甲,而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主我和客我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传播过程。
自我传播的形式: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
——梅尔文·德福勒
人类登陆月球
1969年,全世界7亿多观众同时收看了美国通过电视对全球直播的阿波罗11号登月实况,当月球的电视图像穿越了种族和国界,第一次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再没有人能够否认电视直播那无可比拟的巨大震撼力。
太空行走时间2小时31分钟,树起了旗帜、安放了仪器,在登陆处树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人类首次月球登陆处,1969年7月。我们是为了全人类带着和平之意而来。”
阿姆斯特朗:“这一步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是一大步。”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的职业化组织化
2、媒介的机械化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时间:1969年7月16日—24日
乘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乐德林
1969年7月20日。飞行时间为8天3小时,首次载人月球登陆行动,首次在月球行走。“体斯顿,宁静基地报告,鹰已降落。”
降落地点:静海。月球表面行走时间21.6小时,绕月球轨道飞行30次。登月舱的上升阶段舱留在了月球轨道,共采集了20公斤的物质。
1,感觉和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想象
5,情绪和感情
感觉:包括“五觉”,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这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传播学笔记整理

传播学笔记整理

电视传播概论与传播学笔记整理李宇清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

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共有现象一、动物传播1.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气味(昆虫、草食和肉食动物)、发光(如:萤火虫)、超声波(如:蝙蝠)、动作(如:灰雁、蜜蜂)、声音(鸟叫)等;★每种动物、动物中的每个群体和个体都有独自的信息传递、接收和反馈系统。

传播学概论 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 习题答案

传播学概论习题答案第一章人类传播概述1. 谈一谈你对传播的理解。

传播是指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流动的过程,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行为和活动。

这道题的视野比较开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观察及生活经历来谈,不止局限于书本中阐述的定义。

2.选取一件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全球互联网的正式开通等),评价它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说明媒介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这道题出题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传播的历史,从传播的历史品格中理解传播。

以下只是一个答题角度。

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正值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科学文教和宗教的发展,对读物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在短时间内,古登堡的印刷术由美因茨扩散到了德国其他的城市,接着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宗教和文化的重要传播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科学文教的繁荣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发展进程,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活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3.请用传播的思想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人际现象。

以促销活动为例,试分析:商家所传播的信息是什么?他们的意图是什么?商家最终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为什么?以下只是一个答题角度。

在促销活动中,商家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和产品的各种信息,吸引或说服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量的目的。

促销实质上是一种沟通活动,当商家传递的信息成功说服消费者,影响了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并扩大了销量,促销就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章传播学的诞生1. 谈一谈几位传播学奠基人的学术成就(1)哈罗德·拉斯韦尔:著名的政治学者,创建了政治心理学领域,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入美国社会科学,并发展了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工具——内容分析,用它来研究自己生活的时代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宣传问题。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有理论上的建树,如在他的传播线性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对传播学划分了五大研究领域,还有对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论述等。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各种传播现象和传播实践。

二、课程目标1、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传播过程的不同阶段。

2、熟悉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作方式,理解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

3、掌握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和最新成果,理解传播策略的影响力。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传播素养。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传播学概论1.1 传播的定义和类型 1.2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学科特点 1.3 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章: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1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2.2 传播模式的概念与类型 2.3 经典传播模式理论第三章:传播媒介3.1 媒介的类型与特点 3.2 印刷媒介的发展与影响 3.3 电子媒介的发展与影响第四章:传播内容4.1 传播内容的定义与特点 4.2 传播内容的生产与流通 4.3 传播内容的接受与效果第五章:传播效果5.1 传播效果的定义与类型 5.2 传统传播效果理论 5.3 现代传播效果理论第六章:传播与社会6.1 传播与社会系统的关系 6.2 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3 传播政策与法规四、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传播现象和传播实践。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传播媒介的特点和运作方式。

4、通过课堂作业、小组报告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出勤率2、课堂参与度3、小组讨论表现4、课堂作业完成情况5、期末考试成绩六、教学资源1、教师队伍:拥有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

2、教学资料:课程教材、参考书籍、学术论文、案例库等。

3、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最新整理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docx

最新整理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docx

最新整理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类传播的过程:线性 5W缺点:无反馈数学(提出噪音概念)控制论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论)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德弗勒的互动模式社会系统赖利夫妇马莱兹克.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传者效果这个模式还是不完全的,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信源发射器渠道接收器信宿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噪音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信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该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传播过程特点:动态性;序列行;结构性;(双向性).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馈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反馈。

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一节 人类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施拉姆
信源 讯息 信宿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者 受传者 讯息 媒介 反馈
二、人类传播的过程模式
什么是模式?
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 水果糖是糖。 所以,水果糖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 石头不是糖。 所以,石头不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糖都是可以吃的。 烤鸭不是糖。 所以,烤鸭不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M都是P。 S是M。 所以,S是P。
所有的M都是P。 S不是M。 所以,S不是P。
逻辑为真 逻辑为假
模式: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 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模式常常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
构造功能Biblioteka 解释功能启发功能预测功能
传播模式,即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传播 活动的理论表述方式
四、各种传播学说和传播模式
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2.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3. 奥斯古德的学说 4. 施拉姆的模式 5. 德弗勒的模式 6.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7.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8.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9. 日本的大众传播模式 10. 麦奎尔的“媒介联络图” 11. 媒介变革中的传播模式
结束
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 实质上是传播双方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
用与反作用 2. 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各环节和要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流向依次执
行功能,体现为一环扣一环 3. 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特点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