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五章

合集下载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传播学概论1、传播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

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

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3)评价: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它代表的是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从传播者和受传者两者出发,凸显了信息反馈和传播互动等特征。

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只是把传播过程当成一个封闭的内部过程来考察,而忽略了传播过程之外的许多因素。

《传播学》第五章

《传播学》第五章

第二节 传播媒以从相应的物质手段、信息复制和扩散的能 力、单向性等多个方面去分类。有报纸、广播、电视、 杂志、电影、书籍。有大众传媒、群体传媒、人际传 媒。有石质的、木质的、泥质的。有人体及其各部分, 有各种物体等。中国的有碑刻、亭台、剧场 、照壁、 祠堂、对联等。在中国,当前特别应关注对群体传媒 的研究。尤其是对初级群体的传播媒介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媒介理论评析
不足:“首先,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量的信息是直接从传播媒介流 向媒介使用者而无需通过中间人的。”“其次,认为社会是区分为领导者和追 随者,或者说主动的和被动的参加者这样两个部分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特罗 尔达尔在底特律市发现,曾经在选举过程中向别人,不论是向‘舆论领袖’还 是向其他什么人请教过的人,为数是比较少的。„„没有十分令人信服的材料 能够证明,‘舆论领袖’在进行社会说服教育中是特别活跃的力量。”“第三, 农村社会学家已经表明,有可能采取一项新的想法或一种革新项目的人,更可 能在这个过程的很早的阶段„„先寻求或接受大众媒介传来的信息,然后,在 他们感兴趣而且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特别是别人使用的经验的时候,才在 采用过程的较晚的阶段去向懂行而且受到尊重的人请教。另外,在他们打定主 意以后,他们还可能再从传播媒介寻求支持以克服不情愿的心理。” “最后, 关于意见领袖的观点本身也已证明是过于简单了。认为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叫做 舆论领袖的单一的角色的设想,是无法令人满意地找到了解实际情况的办法 的。” (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131-135页)。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类型分析
三、主要传媒分析 邵培仁教授在其《传播学》一书中把媒介的类型分为:书写 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互动媒介,并分析了其 各自的特点。 (一)书写媒介(如泥板、石头、树皮、甲骨、简、帛、纸、笔、 墨、砚、刀等)的特点(邵培仁著:《传播学》第153页)。 (二)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的特点(邵培仁著:《传 播学》第154页)。 (三)广播媒介的特点(邵培仁著:《传播学》第155页)。 (四)影视媒介(电影、电视)的特点(邵培仁著:《传播学》 第156页)。 (五)互动媒介的特点:“电脑作为互动媒体,一问世即备受青 睐。”它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点(邵培仁著:《传播学》第 156-157页)。

胡正荣老师传播笔记

胡正荣老师传播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论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1、为什么要考察传播学产生前的传播活动我们考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2、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

最早的传播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的《论语》等,其中不乏精辞的论断。

3、早期研究的不足第四节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1、拉斯韦尔拉斯韦尔(1902-1977),美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提出“5W”模式:谁在传播控制分析传播什么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传播媒介分析向谁传播对象分析传播效果如何效果分析2、卢因库尔特·卢因(1890-1949),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场论”、群体动力论“的开创者。

第二章传播论第一节传播一、传播的含义1、传播的文字起源距今1400年前,《北史·突厥传》中“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英语中“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语,原义为“分享”、“共有”。

“传播”的基本内涵是信息的流动。

2、传播学者对传播的定义徐耀魁:“传播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

”张国良:“传播,即: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西方学者对“传播”的定义众说纷纭,他们从共享、互动关系、符号以及目的、影响、反应等诸多方面对传播下了定义。

本书作者认为:传播。

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第三章传播材料论第一节信息一、信息及其实质1、几种对信息的界定(1)信息是人们对事物了解的不确定性的量度,因此,将信息看作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

(3)信息作为事物的联系、变化、差异的表现。

(4)信息表现了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5)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

(6)信息是由物力载体与语义构成的统一体。

2、传播学所指的信息是精神产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稳定性的任何事物。

[高等教育]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复习资料 精心整理

[高等教育]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复习资料 精心整理

传播学课程安排1、传播,传播学2、信息、符号与讯息3、传播类型4、传播模式5、传播者6、传播内容7、传播媒介8、受众9、传播效果10、传播研究方法11、传播学批判学派参考书目1、《传播学引论·修订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丰富翔实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成熟完备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经典教材7、《传播学史》,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学科历史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I、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就是关于传播的学问。

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的产生与发展传播思想、传播实践、传播技术的发展2、人类传播的形态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基本类型、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微观层面:传播内部过程、传播产业、传媒机构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基本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受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影响,社会科学多为定量研究,人文科学多为定性。

(一)定量研究方法(又叫实证研究法,量化研究法):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理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

定量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2、内容分析法3、实验法(4、个案研究法)(二)定性研究方法(思辨研究法、质化研究法):就是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解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

三、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最新《传播学原理》第五章资料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传播学原理》第五章资料教学讲义PPT课件

1987年
“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是我国电视发展史上第一次全 国范围的城乡观众调查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媒介受众调查受到更高重视。1991年中央台创建了

“全国电视观众调查网”
1995年
“央视调查咨询中心”作为独立法人正式宣告成立,迈出 市场化的第一步
把受众置于社会环境、社会网络中,研究更加 整体化和具体化,受众调查更准确及时
二、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1.个人差异论(个人身处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不同,造成差异) 2.社会分类论(具有共同特征的社会群体持相似社会观、价
值观和见解)
3.社会关系论(对媒介信息的接受受其社会关系的影响)
4.文化规范论(媒介通过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期塑
第二节 受众的类型和特征
一、受众的类型:
“广”:对一切媒介及信息都有兴趣接触和使用,但没有明确 的接受方向和固定的接受重点
“窄”:对信息的兴趣、需求方面显示出某种共同的接受倾向 注意:两者间并非泾渭分明和绝对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相互渗透,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决定受众社会特征的主要因素:
1.文化特征(最突出的是民族特征) 2.社会环境(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受众的 社会角色和不同特征) 3.群体影响(信息与群体的关系、受者与群体的关系、 群体的亲和度、群体的约束力等对个体产生影响)
(1)众多(2)分散 (3)匿名 (4)流动 (5)异质
二、 受众观的历史变迁
变迁时间
变迁原因
主要观点
20世纪20、 新兴传播工具在社会生活
30年代
中崭露头脚,带来变化
20世纪中 媒介公司化、集团化经营 期以后 成为主流,跨行业媒介垄 断集团出现
20世纪40 年代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播,其主体是人或组织,客体是信息。属于组织传播。) (8)报纸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其
主体是人,客体是信息。属于大众传播。)
第三章 传播材料论 一、填空 1.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 _______ ,也 不是 _______ 。”它们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种基本要素。 2.“三论”指的是: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 。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2.符号 3.讯息 三、简答 1.信息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2.符号有哪些特性?举例说明。 3.信息、符号、讯息三者的关系如何? 四、练习 1.思考一下,这个客观世界当中,哪些东西是物质的,哪些是能 量的,又有哪些是信息的呢?属于信息范畴的东西能否单独存在? 2.例: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各自拥有几 个苹果?甲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乙有一个单位的信息,两个人交换,各 自拥有几个单位的信息?上述例子,说明信息的交换,与物质、能量的 交换有什么根本不同? 3.看到红色 ■■■■,你会联想到什么?列举十个你联想到的事 物、意义、观念等。据此,以红色作为符号的一个例子,思考符号的定 义、特性。 4.你和朋友的一次面对面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次电话 交谈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场古代战争中,信息的传播会使用哪些 符号?在一份报纸的版面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期广播节目中,使 用了哪些符号?在一期电视节目中,使用了哪些符号?在一个网站的网 页中,使用了哪些符号?
习题答案 一、填空 1.“传播”的英文是: communicate(动词) communication(名词) 。 2.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 自我传播 、 人际传播 、 组织传播 和 大众传播 。 3.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 符号与信号 时代、 说 话和语言 时代、 文字 时代、 印刷 时代、 大众传播 时代和 网络传播 时代。 二、名词解释 传播:信息的流动过程。 三、论述 简述人类传播历史演进的过程,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答:(1)人类传播的演进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①符号和信号时代 ②说话和语言时代 ③文字时代

《传播学概论》课堂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堂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堂笔记传播学概论其他笔记考试的题型:1、名词解释(4-5个,30分)2、简答题(3x10)3、问答题(2x20)最后两个问题要联系理论和实践例如效果理论:议题设置理论、Xxx理论……结合实际符号的概念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信息大众传播的4种功能李普曼的两个环境理论第6章媒介与社会按照经典的范式,传者把一定的信息传给了受者第一节媒介的自由与责任【应然的问题和是然是对立的】科学和时政的研究多为是然的问题带有价值判断的哲学问题,应然的问题·你认为媒介对政治的影响?八十年代初为什么媒体很活跃?——新闻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但是89带来了xxx 前苏联的解体也是媒介的影响媒介和政治之间最核心的东西反映在舆论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合法性的问题中国的转型,权力的变化·媒介和经济之间有什么关联性呢?经济的信息在媒介上的传播有可能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保定的房价一下翻了好几倍。

·媒介和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规范性义务的来源·规范理论:·权力和责任·人们对媒介为个人和社会创造利益的期待需不需要对媒介进行规范?规范是一定要的,只是程度的问题。

·社会政治理论:任何一个政党在社会当中都需要合法性。

十七大重要的贡献就在于修改了党章。

直接重要的影响·新闻专业理论和实践·作为公民的大众(舆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媒介是构建公共领域的重要机构·作为受众的大众·媒介市场·国家及其机构·社会中的利益团体二、媒介与公共利益关于公共利益的主要标准和要求:·出版自由·媒介所有权的多元化·信息、观点和文化的多样化·对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的支持·广泛的(近乎普遍的)覆盖范围·公众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和文化·对民主政治体系(公共空间)的充分支持·对个人和普遍人权的尊重·避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伤害和侵犯【自贸区的管理是按照负面清单管理的】【中宣部52个不准】三、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议题·媒介规范理论,媒介结构、行为准则或表现的角度·媒介系统如何构建以及运行:·媒介自由·所有权多元化·信息、观点和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大家只关注内容对于消息来源无所谓服务于公共利益:对维持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的支持对民主进程的支持提供高质量的文化内容履行国际义务禁令性:媒介避免可能造成的各种伤害:尊重个人权利对社会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四、媒介的四种规范理论·规范性媒介理论:四种模式·自由-多元市场模式·社会责任或公共利益模式·专业主义模式·其他媒介模式《媒介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自由主义媒介理论几个基本的原则:1、独立性原则独立于政党2、市场化原则3、法制化原则结合实际的社会标准自我的修正洛克:君权民授论权力有代理的机制社会责任论:·媒介要承担社会责任公共信托形式广播的出现发生世界大战当权者-媒介-受众政府要管媒体如果这个媒介实在是有问题的话政府要管受众要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公共服务广播的主要目标第六章媒介与社会我们怎么看待技术技术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性?做这一次pre希望大家对技术有了解“脸萌”开放-互联(web1.0和web2.0之间的区别)从互联的角度我们要去考虑它形成了什么样的网络——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一级传播-两级传播-多级传播数据分析发现,基本上是两级传播,而不是爆发式的多级传播第二节媒介的内容生产技术是在和社会的互动当中形成的综合影响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媒介的自由和责任问题第三节把关人理论中国的特殊性政策性报道——计划生育——的分析一、把关概念的提出卢因1947 “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决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
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
二战:
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
卡尔·霍夫兰
研究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参战士气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活动与实践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形成。
和平时期:政治选举
广告、公关、新闻、演讲
利用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政治主张,争取选票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1940年,
美国总统选举伊里调查
(1901-1976)
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
应用社会学领域影响深远
1925年(24岁)获得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
美国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什瓦大学获得人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
1935年赴美,普林斯顿大学广播研究中心
1940年,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中心
开展关于失业、大众传播、竞选与政治活动、教育与心理、社会研究方法与程序、市场研究等的应用研究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宪章第1条,在国际范围内首次使用“大众传播”概念;
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出版了《宣传·传播·舆论》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性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垄断:生产活动与范围延伸
跨国企业:对信息需要增加
大众报业、电影、广播、电视: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
两次科技革命——两次思想革命:人类认识能力大幅度提高
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尤其战争时期
一战: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协约国联合宣传委员会——宣传战争的广告、新闻电影等
1982年,施拉姆访华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二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二章

第二章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概念、范畴、方法等于其他学科大量重叠——至今无自身核心理论框架施拉姆: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及其在此关系之上共享信息的活动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梅尔文·德弗勒:1,社会如何影响大众媒介?什么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导致大众媒介以目前的形式运作?2,大众传播如何发生?在原理上还是细节上不同于人际关系?3,接触大众传播的好处?如何在心理、社会、文化上影响人们?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具体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传播史;2,人类传播形态——人类传播活动的不同类型;3,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传播活动的本体运动规律人类传播过程的研究:1)宏观层面:研究传播活动过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系统的互动关系;2)微观层面:细分传播活动过程——拉斯维尔5W5W公式的缺陷:A,未考虑社会制度对媒介的影响;B,忽略传播动机(受众心理动机、社会文化动机)——WHY;C,未包含反馈,单向而非双向。

第二节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方法论基础的多元化;方法的综合性。

定性与定量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概念体系与量化事实体系一、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定性研究(质化研究)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据此解释或结构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

1,人文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传播:意义的社会生产——内容内容:特定主体性与美学的表现,特定语境的再现讯息、传播者、再现的社会结构话语、主体性、语境大众传播即是社会现象,又是话语现象语言话语分析2,社会科学的定性研究方法: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方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的过程。

意义的理解过程参与观察法、符号互动论、民族志学方法、小组座谈法、投影技法民族志(ethnography )方法:描述一个种族或一个团体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并解析其与文化中的人、事、时、地、物各因素之交互影响过程。

传播学概论 详细笔记 胡正荣 2017版

传播学概论  详细笔记  胡正荣 2017版

传播学概论详细笔记主编胡正荣副主编周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一版第一章传播学史第一节传播学的诞生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使得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背景:(一)政治背景①战争时期,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②和平时期:政治选举,利用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政治主张,争取选票(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1940年)(二)经济背景: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产品增多,营销行为增加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激烈(三)社会背景: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四)学科背景:①学科基础: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的发展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国外传播学研究三阶段:(一)早期: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枪弹论”;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有限效果论”(二)中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各方面;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派别。

(三)当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并峙。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强化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传播学论第一章传播学论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_______ 和_______ 。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_______ 、心理学家_______ 、社会学家_______ 和心理学家_______ 。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_______ 。

二、名词解释1.两级传播论2.施拉姆三、简答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的美国兴起?2.试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3.简述传播学五位早期学者的主要贡献。

四、论述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所认识的传播学研究对象。

五、练习翻阅重要的新闻传播学刊物,如《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了解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方法,及热点问题。

习题答案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二、名词解释1.两级传播论答: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

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2.施拉姆答: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美国传播学者,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并力图使之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编纂的第一本权威性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类型【圣才出品】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传播类型【圣才出品】

第五章传播类型一、概念题1.集合行为[华南理工2013研]答: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该行为发生的基本条件包括:①结构性压力;②触发性事件;③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包括两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2.群体规范[华中农大2010研]答:群体规范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指每个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

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

群体规范在不同的群体中产生的作用不同,利用正式群体中的压力与非正式群体中的内聚力可以产生相应的道德效应。

3.组织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1研;华中农大2009研;人大2006研;中国传媒大学2005研;南开大学2005研;北师2003研]答: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4.大众传播[南京理工大学2010研;武汉理工大学2009研;华东师范大学2007研;四川大学2007研;厦门大学2004~2005研;北师2005研;上海交大2005研;复旦大学2004研]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一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一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一章参考书目:《传播学引论·修订版》,李彬著《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赛弗林等著《传播学史》,罗杰斯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人类社会建立在人们利用符号进行互动的基础上。

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5、第五次飞跃:?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等于一天。

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施拉姆:”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最早的传播研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国语》、《论语》、《战国策》未实现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变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社会基础、社会需要、学科基础与需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垄断:生产活动与范围延伸跨国企业:对信息需要增加大众报业、电影、广播、电视:传播业成为独立产业两次科技革命——两次思想革命:人类认识能力大幅度提高传播学产生于美国的背景:(一)政治背景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尤其战争时期一战: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协约国联合宣传委员会——宣传战争的广告、新闻电影等一战宣传的研究:坎珀尔·史图尔特的《克尔之家的秘密》(英国)、施杰林·鲁贝尔特的《宣传是政治武器》(德国)、伊·普策克《德国宣传:关于宣传是实用社会科学学说》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27年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Propaganda Technique In The World War)美国“宣传分析研究所”1937年《宣传的艺术》(1939年)艾尔费雷德·李伊丽莎白·李七种常用宣传手法咒骂法(Name Calling)粉饰法(Glittering Generality)转移法(Transfer)证言法(Testimonial)平民法(Plain Folks)堆牌法(Card Stacking)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二战: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卡尔·霍夫兰研究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参战士气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活动与实践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形成。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笔记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一、传播现象由来已久传播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普遍现象,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1)原始社会,传递信息的必要性:(2)语言产生前后,传播行为是通过声音、结绳、烟火、图画等方式进行的。

结论: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和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发展的确是由来已的。

烽火戏诸侯。

(3)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美国)开始科学分析传播现象,探索传播理论。

40年代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4)1946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5)194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第二年主编了第一本大众传播学论文集,出版了第一本传播学教材,至此传播学也就应运而生。

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二、什么是传播(一)传播1)来源: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源自拉丁语communis基本意思: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2)概念复杂性:1976年,美国学者丹斯和拉森列举的定义达126种(二)传播定义的四种类型:香农“信息”概念的引入1)传播是信息的共享:(美)施拉姆2)传播是有意图的施加影响:(美)心理学家霍夫兰3)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传播学者贝雷尔森4)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中)郭庆光教授(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受者、受众)4)传受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和系统:(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物质决定精神交往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它的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传播学重点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传播学重点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

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1.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

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

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4. 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异彩纷呈。

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念。

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新闻学发展的四个趋势:①从定制分析到定量分析。

②从人文学方法到行为科学方法。

新闻学研究的对象:①媒介制度。

传播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五章重点难点

传播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五章重点难点

传播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五章重点难点第一篇:传播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五章重点难点研究生考试网为考生整理的新闻学考研复习指导之传播学第五章新闻传播者复习要点第五章新闻传播要求真实、客观、公正、全面、快捷第一节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一.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新闻报道与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相符程度新闻报道是客观事实在传播者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某种符号向受传者发布的物化产物这外化物(认识主体的产物)必须同报道对象完全一致,否则就是假报道或失实报道新闻传播必须真实,是传播效果的要求,传播必须致效,是传播活动的终极目的确保:传播的事实有根有据传播的过程事实求是传播的结果与事实原貌完全一致原因:传受双方都要求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事实求是,不增添任何附加的成分新闻传播基本规律要求,只有通过提供事实的报道,才能实现新闻传播的使命如实报道是实事求是认识路线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也是对传播工作者的要求二.新闻传播真实性的科学含义事实真实最基本要求,也称细节真实新闻事件的新闻要素,即5个w要确凿可靠要素的细节描绘要有根有据引用的一切资料要求可靠总体真实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与实际生活中的同类事实,完全一致本质真实通过事实的报道揭示该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本质三.不真实新闻的成因及防治(一)新闻提供者品质不良(二)新闻采编者品质、知识、作风等方面原因(三)新闻把关人因私利或小团体利益,走形式主义,造成严重社会影响防治从思想上认识新闻失实的危害性严重性,重视并克服新闻失实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严密的防治失实报道出笼、严惩造假的规章制度做好新闻报道队伍的清理整顿工作,剔除品质不良、弄虚作假者推动新闻立法,运用法律武器,同以假新闻谋私的不良现象作斗争,制裁造假者整顿党风、淳化民风,领导带头,提倡真实新闻,反对虚假报道四.新闻传播真实性的全面把握(一)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准确把握真善美、假恶丑两大类事实的报道比例(二)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准确把握对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有正确认识,新闻报道上有适当反映,做到总体真实(三)新闻传播流量的科学调控新闻传播的流量,应反映和维持社会各方面质与量的平衡(四)新闻传播事实的道德考量及时报道,同时不对民众产生更大伤害(五)新闻传播效果的辩证制衡有时也制越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第二节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一.新闻传播必须客观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内容:新闻报道的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或事件形式:新闻所显示的倾向性,通过其所报道的事实的逻辑力量实现,采用客观陈述的方法原因新闻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必须客观,与事实完全一致只有客观传播的新闻,才有力量。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五章.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传播的基本类型“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I、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达摩祖师:面壁思过河南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7米。

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

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了9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

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

始至今日,遗址犹存。

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主我I客我Me有意义的象征符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主要著作:当代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19th Century. 1936行动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的概念: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的社会科学学科。

- 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信息的流动,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础。

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信息的概念、特性、分类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 符号:符号的定义、功能、类型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传播过程:传播的模型、要素(如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及其相互作用。

- 传播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环境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1. 创立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等。

- 里程碑事件: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5W传播模式。

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理论发展:两级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

-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等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学科交叉: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合。

- 技术影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方法- 调查法: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内容分析法:编码、分类、量化内容特征。

2. 定性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法:访谈技巧、数据整理与分析。

- 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的应用。

- 案例分析法:案例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3. 混合研究方法- 方法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原则。

- 实践应用:如何在实际研究中运用混合方法。

四、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 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传播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研究成果:我国传播学者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 行业应用:传播学理论在新闻、广告、公关等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传播的基本类型“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I、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达摩祖师:面壁思过河南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7米。

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

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

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

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了9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

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

始至今日,遗址犹存。

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主我I客我Me有意义的象征符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主要著作:当代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19th Century. 1936行动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自我传播的主要特性自我传播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以下三点:①隐蔽性,这种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身,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其他人共享。

②内动性,自我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

③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从甲流到乙,并从乙流动到甲,而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主我和客我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传播过程。

自我传播的形式:1,感觉和知觉2,记忆3,思维4,想象5,情绪和感情感觉:包括“五觉”,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这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

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理解自我传播: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II、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

大仲马:自得其乐有一次,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一尝有名的德国蘑菇,但服务员听不懂他的法语。

他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送给那位服务员。

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飞奔离去。

大仲马拈须微笑,自得其乐,他想:“我的画虽不如我的文字传神,但总算有两下子,行!”一刻钟后,那服务员气喘吁吁地回来,手里拿了一把雨伞对他说:“先生,你需要的东西,我给你找来了!”一、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1、面对面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实物符号等2、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口语、类语言等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书面语、绘画语言等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直接性2、随意性强3、保密性强4、反馈迅速5、可控性强三、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1、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人际传播2、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3,库利的“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他人对我是明镜,其中反映我自身。

这就是"镜中我"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他人了解他人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了解5、普遍而言,人际传播的动机如下:(1)认识自我(2)建立人际关系(3)控制周围环境(4)进行情感沟通五、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施拉姆循环模式六、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七、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

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

并不能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

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能力更强。

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4、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

2008年四川广元“柑蛆事件”:2008年10月4日,《华西都市报》以三分之一版的篇幅刊发了《好可惜!万吨柑橘长蛆被深埋》一文,详述四川广元旺苍县嘉川镇鸡鸣山果园发现大实蝇(俗称柑蛆)疫情,当地政府出资300万元统一收购,然后深埋、消毒,进行了无公害化处理。

第二天发表跟踪报道《误食“柑蛆”莫慌!人体不会有大碍》。

这些消息发表后,部分传统媒体加以转载,媒体报道并没有引起大范围的社会关注。

10月20日,网易论坛上出现帖子《柑蛆(大实蝇)疫区看来只是四川广元》。

发帖网友强调:“有新闻写了这件事情,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大家还是注意一下吧。

”各大论坛社区纷纷转载,很快促使“告诉家人和同学朋友暂时别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小蛆状的病虫。

四川埋了一大批,还撒了石灰!请转发给每个你关心的人”这条短信的疯狂转发。

这条短信讲述的事实基本是真实的,但是却导致全国柑橘市场急速萎缩。

根据“小世界网络传播”理论,如果以网易论坛中的帖子作为起点来推算,在10月20日发帖当天,有3935人通过浏览该帖知晓“柑蛆”事件。

假设在一天的时间里,这些消息源会与其人际传播网络中的所有人进行一次人际沟通,沟通中有60%的人会谈到“柑蛆”事件,则在10月21日,就会有70,948人知晓该事件。

假设70,948人中的40%又会成为扩大的消息源,继续传播该事件。

依此类推,到第六天,这些与“柑蛆”有关的信息通过新媒体相传,就能被13亿多人知晓。

虽然这只是估算,并非严谨的数学论证,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信息通过新媒体进行的人际传播速度,具有病毒传播的倍增效应。

即使传播的内容基本属实,但混杂着恐慌、关切等各种情绪,也足以导致公众在一定时间内对任何柑橘加以抵制,造成全国柑橘市场滞销的客观结果。

在新媒体普遍使用的情况下,有时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会直接导致相关舆论的生成,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被继续传播,附带上情感和倾向,从而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

尤其是关于食品安全的局部事件的新闻,这类信息关涉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在传播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形下,加上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可能很多身在其中的当事人也无法料到最终的结果。

III、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在群体内部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

广义上讲,组织是一种有固定目标和形式的群体,组织传播是群体传播的一种。

狭义上讲,群体传播特指在非组织化的群体中进行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者常提到的“群体传播”,多指小群体进行的信息交往,排除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群体共识对于人们决策和行为的影响极大,因为人们往往希望与自己所属或希望从属的群体保持一致。

卢因:“场论”和“群体动力论”战争期间,说服美国家庭主妇用动物内脏做菜:家庭主妇氛围六组,三组参加演讲会,三组参加群体座谈会;演讲会:3%接受;座谈会:32%接受群体多数动力:社会心理学家阿奇(S.E.Asch)于50年代通过多次试验证明:对于用来做实验的问题,如群体中只有一个成员故意给出错误答案,就会产生群体压力,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次数达13.6%;若由3个成员故意答错,被试者接受错误答案的比率就上升为31.8%。

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了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具体而言,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一、什么是组织?组织就是“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二、组织传播的方向1、自上而下2、自下而上3、水平4、内外之间三、组织传播的形式正规的和非正规的1、自上而下:布置工作、发布命令和指令、召开会议等2、自下而上: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等3、水平:工作交流、信息协作等4、内外之间:信息输入与输出输入:DSS决策支援系统、MIS战略信息系统、POS销售/服务数据系统输出:CIS企业识别系统、广告、公关宣传四、组织传播的手段1、文字。

包括文件、报告、信件等。

2、会议。

3、电话。

4、组织内部的公共媒体,如内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

5、内部网络。

五、组织传播的功能1、内部协调,形成整体。

2、控制环境,决策应变。

3、形成共识,进行情感交流。

4、鼓舞士气。

IV、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持续不断的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

”——梅尔文·德福勒人类登陆月球1969年,全世界7亿多观众同时收看了美国通过电视对全球直播的阿波罗11号登月实况,当月球的电视图像穿越了种族和国界,第一次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再没有人能够否认电视直播那无可比拟的巨大震撼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