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专家共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产科麻醉》ppt课件
25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妊娠期间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改 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使得麻醉风险加大
麻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必须齐备。为应对潜在 风险(如插管失败、镇痛效果不佳、低血压、 呼吸抑制、瘙痒、呕吐等),应准备好相应的 药品和器械。
26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种困难气道的处理方法 (面罩、喉罩或声门上呼吸装置)、气管切开
运动-感觉阻滞分离(0.125%布比卡因和 0.125%罗哌卡因),适于分娩镇痛
23
剖宫产的麻醉
麻醉前评估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方法 高危妊娠产科麻醉
24
麻醉前评估
麻醉前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对高危产妇,术前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和其他
相关学科医师之间必要的沟通 麻醉前/后胎心监测 血小板计数 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交叉配血 预防误吸
高凝倾向
Fb 2~4 g/L
5~6 g/L
6
消化系统
胃肠道张力降低,排空缓慢(41%有胃内残留) 胃液分泌增加 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所有产妇均应按饱胃对待
7
内分泌系统
垂体 神经垂体/腺垂体 甲状腺 40%~70%孕妇腺体增大 甲状旁腺 低钙血症 胰腺 胰岛素/抗胰岛素<PRL/Cortisol> 肾上腺皮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12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瑞芬太尼是一种作用强、时效短的μ受体激动 剂
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持续使用无蓄积效应 可对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同时对胎儿无明显
副作用 临床应用时间尚短,需进一步证明
13
曲马多(Tramadol)
作用于μ受体,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价为 吗啡的1/10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妊娠期间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发生一系列改 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使得麻醉风险加大
麻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必须齐备。为应对潜在 风险(如插管失败、镇痛效果不佳、低血压、 呼吸抑制、瘙痒、呕吐等),应准备好相应的 药品和器械。
26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医师应熟练掌握各种困难气道的处理方法 (面罩、喉罩或声门上呼吸装置)、气管切开
运动-感觉阻滞分离(0.125%布比卡因和 0.125%罗哌卡因),适于分娩镇痛
23
剖宫产的麻醉
麻醉前评估 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麻醉方法 高危妊娠产科麻醉
24
麻醉前评估
麻醉前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对高危产妇,术前产科医师、麻醉医师和其他
相关学科医师之间必要的沟通 麻醉前/后胎心监测 血小板计数 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交叉配血 预防误吸
高凝倾向
Fb 2~4 g/L
5~6 g/L
6
消化系统
胃肠道张力降低,排空缓慢(41%有胃内残留) 胃液分泌增加 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所有产妇均应按饱胃对待
7
内分泌系统
垂体 神经垂体/腺垂体 甲状腺 40%~70%孕妇腺体增大 甲状旁腺 低钙血症 胰腺 胰岛素/抗胰岛素<PRL/Cortisol> 肾上腺皮质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12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瑞芬太尼是一种作用强、时效短的μ受体激动 剂
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持续使用无蓄积效应 可对产妇提供良好的镇痛,同时对胎儿无明显
副作用 临床应用时间尚短,需进一步证明
13
曲马多(Tramadol)
作用于μ受体,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价为 吗啡的1/10
22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pptx
4.消化系统 1 孕妇胃排空延迟、胃内压增加以及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降 低增加 了反流、误吸的危险性。对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管理都应遵循“ 饱胃 ”的管理规范。 2 妊娠期肝血流量无变化,胆囊功能下降,常呈低张性扩张, 胆汁 粘稠,有促进胆石形成的倾向。
5.神经系统 1 妊娠期间孕妇对吸入麻醉药的需要量适当减少,七氟醚和 异氟醚 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分别比正常降低 30%~40%。 2 孕妇硬膜外血管怒张,硬膜外腔变狭小,但是关于剖宫产 硬膜外 麻醉的局部麻醉药用量减少程度存在一定争议,临床可适当降 低 局部麻醉药物用量。
6. 其他系统的改变 1 孕妇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基础代谢 率增加 。
2 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处于功能亢进状态,血清皮质醇浓度增
3
加。 (3)孕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量增加,高肾素活性
和高醛固酮可抵消大量孕酮所致的排钠利尿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防 止发生负钠平衡及血容量减少的作用。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 1.心血管系统 1 孕妇总循环血容量增多,妊娠 33 周(32~34 周)达高峰。 血容 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 力衰 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2 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 增加 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 加 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心排血量在产后最初阶段达峰值。心排血 量 增 加 , 子 宫 动 脉 血 流 量 增 加 约 500ml/min ,血短时汹涌的主要原因。 3 妊娠 24 周以后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下腔静脉,5%~10%的
1
孕妇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发生仰卧 位低血压综合征。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位时,心排血量可增加 20% 左右,症状即解除。 4 妊娠期高动力性循环使心音加强,正常妊娠中可出现心脏 收缩期 杂音、心肌轻度肥厚、后期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ST 段以及T 波非 特异性改变等体征,但均属正常现象。 5 剖宫产时,娩胎后腹腔压力骤降,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 压明显 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入有效循环,使心脏负荷 加重 。
5.神经系统 1 妊娠期间孕妇对吸入麻醉药的需要量适当减少,七氟醚和 异氟醚 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分别比正常降低 30%~40%。 2 孕妇硬膜外血管怒张,硬膜外腔变狭小,但是关于剖宫产 硬膜外 麻醉的局部麻醉药用量减少程度存在一定争议,临床可适当降 低 局部麻醉药物用量。
6. 其他系统的改变 1 孕妇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基础代谢 率增加 。
2 孕妇肾上腺皮质激素处于功能亢进状态,血清皮质醇浓度增
3
加。 (3)孕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量增加,高肾素活性
和高醛固酮可抵消大量孕酮所致的排钠利尿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防 止发生负钠平衡及血容量减少的作用。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 1.心血管系统 1 孕妇总循环血容量增多,妊娠 33 周(32~34 周)达高峰。 血容 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 力衰 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2 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 增加 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 加 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心排血量在产后最初阶段达峰值。心排血 量 增 加 , 子 宫 动 脉 血 流 量 增 加 约 500ml/min ,血短时汹涌的主要原因。 3 妊娠 24 周以后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下腔静脉,5%~10%的
1
孕妇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发生仰卧 位低血压综合征。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位时,心排血量可增加 20% 左右,症状即解除。 4 妊娠期高动力性循环使心音加强,正常妊娠中可出现心脏 收缩期 杂音、心肌轻度肥厚、后期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ST 段以及T 波非 特异性改变等体征,但均属正常现象。 5 剖宫产时,娩胎后腹腔压力骤降,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 压明显 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入有效循环,使心脏负荷 加重 。
《产科手术的麻醉》课件
胎儿生理学基础
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
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 生物学过程。
胎儿的循环系统
胎儿的循环系统与成人不同,有其独特的结 构和功能特点。
胎儿的营养与氧气供应
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 。
胎儿的呼吸与泌尿系统
胎儿的呼吸和泌尿系统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 熟。
03
产科手术麻醉的方 法和技术
重要性
产科手术麻醉是保障产妇和胎儿 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手术 风险,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手术 成功率。
产科手术麻醉的挑战和注意事项
挑战
产科手术麻醉面临诸多挑战,如产妇 和胎儿的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的选用 和剂量控制、手术过程中的紧急情况 处理等。
注意事项
在产科手术麻醉中,应注意药物的副 作用和相互反应,严格控制麻醉深度 和药物剂量,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静 脉注射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 统受到抑制,达到全身无痛觉和
意识丧失的效果。
全身麻醉适用于时间较长、手术 复杂或病情较重的产妇,具有麻
醉效果好、易于控制等优点。
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掌 握用药量和方法,密切监测产妇 的生命体征和胎儿情况,防止并
发症的发生。
局部麻醉
提高产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化围手术期监测
加强围手术期对母婴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 种并发症,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优化麻醉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制定个性化的 麻醉方案,提高手术麻醉的有效性。
创新镇痛技术
研究开发新型镇痛技术,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降 低疼痛对母婴的影响。
加强产科手术麻醉的培训和教育
产科手术麻醉的历史和发展
产科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剂量<1mg/kg时,无胎儿抑制 >1mg/kg – 新生儿肌张力增加 在出现低血压,出血或病人有严重哮喘时是
较好的选择
肌松药: 临床剂量不通过胎盘
20
麻醉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吸入性麻醉药:
☺ 防止病人觉醒并改善子宫血流 ☺ 大剂量 – 降低子宫张力,增加出血 ☺ 低剂量 – 无影响
氟烷 0.5-1% 安氟醚 0.5-1% 异氟醚 0.75%
避免过度通气 (可降低子宫灌注)
21
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区域阻滞:
全麻:
• 误吸危险低
• 起效快
• 避免遇到困难插管 • 100% 有效
• 产妇与新生儿有交流, • 血流动力学可控
有参与感
性好
• 术后镇痛
22
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36
妊高征的关注点
疾病和疾病的鉴别诊断
✓ 妊高征高血压的分类 ✓ 妊高征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 妊高征的病理病理生理 ✓ 妊高征的并发症
37
妊高征的术前评估与准备
✓ 妊高征患者首先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 ✓ 妊高征的产科处理 ✓ 哪些药物可以预防子痫的发作 ✓ 硫酸镁的作用机制,中毒的处理,对胎儿的影响 ✓ 子痫的治疗
48
在麻醉诱导开始前 一定要充分控制血
压
49
妊高征病人的麻醉
血压控制:
labetalol: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轻度α阻断作用 可用于产程中后期控制血压,无胎儿毒性 诱导前首次2.5-5mg iv.,视情况追加
Hydralazine:
能同时增加子宫胎盘血流和肾脏血流 诱导前首次5mg iv.,视血压下降程度追加剂量
腰麻:
较好的选择
肌松药: 临床剂量不通过胎盘
20
麻醉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吸入性麻醉药:
☺ 防止病人觉醒并改善子宫血流 ☺ 大剂量 – 降低子宫张力,增加出血 ☺ 低剂量 – 无影响
氟烷 0.5-1% 安氟醚 0.5-1% 异氟醚 0.75%
避免过度通气 (可降低子宫灌注)
21
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区域阻滞:
全麻:
• 误吸危险低
• 起效快
• 避免遇到困难插管 • 100% 有效
• 产妇与新生儿有交流, • 血流动力学可控
有参与感
性好
• 术后镇痛
22
剖宫产的麻醉选择
36
妊高征的关注点
疾病和疾病的鉴别诊断
✓ 妊高征高血压的分类 ✓ 妊高征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 妊高征的病理病理生理 ✓ 妊高征的并发症
37
妊高征的术前评估与准备
✓ 妊高征患者首先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 ✓ 妊高征的产科处理 ✓ 哪些药物可以预防子痫的发作 ✓ 硫酸镁的作用机制,中毒的处理,对胎儿的影响 ✓ 子痫的治疗
48
在麻醉诱导开始前 一定要充分控制血
压
49
妊高征病人的麻醉
血压控制:
labetalol: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轻度α阻断作用 可用于产程中后期控制血压,无胎儿毒性 诱导前首次2.5-5mg iv.,视情况追加
Hydralazine:
能同时增加子宫胎盘血流和肾脏血流 诱导前首次5mg iv.,视血压下降程度追加剂量
腰麻:
《妇产科麻醉》PPT课件_OK
• 1min评分表示窒息程度, • 5min评分为判断预后 • Apgar评分分级及处理
– 8--10分为正常,可不处理或仅予吸氧 – 5--7分为轻度窒息,常予吸引给氧后好转 – 3--4分为中度窒息,吸引给氧或加压呼吸 后仍不好转,应立即气管插管 – 0--2分为严重窒息,应立即气管插管
29
Apgar评分的缺陷
• 纠正麻醉前脱水、低钠血症和血容量不足 • 防治高血镁 • 体位性低血压 • 肝素治疗者禁忌用CEA • 麻醉时应力求病人安静,避免各种刺激, • 保证充分氧供
22
四、剖宫产手术麻醉常见并 发征及处理
•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 呕吐误吸 • 羊水栓塞 • 麻醉平面意外扩展
23
(一)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增强宫缩频率、强化催产药促进宫缩 通过胎盘,预防胎儿缺氧性脑并发症 禁用于严重妊高征、低钾血症产妇
• 硫喷妥钠
大剂量可抑制新生儿呼吸
15
(七) 肌肉松弛剂
• 琥珀胆碱
较安全,当大剂量使用或孕妇胆碱脂酶 活性异常,使用后可引起母子呼吸抑制
• 非去极化肌松弛药
种类多,产科使用的理想肌松药应具有起效快, 持续时间短,极少透过胎盘,新生儿排除迅速等 特点 阿曲库铵较为理想
16
二 胎儿及新生儿药物代谢特点
• 从胎盘进入胎体的药物,到达脑循环时 药物已稀释,但血脑屏障通透性较高, 药物易通过 • 药物排泄能力低 • 肝降解药物的酶活性较低
17
三 产科手术的麻醉
18
(一) 术前准备
• 详细病史资料,选择麻醉方法 • 返流误吸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 设备及药品准备
19
(二)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6
孕妇主要生理变化
– 8--10分为正常,可不处理或仅予吸氧 – 5--7分为轻度窒息,常予吸引给氧后好转 – 3--4分为中度窒息,吸引给氧或加压呼吸 后仍不好转,应立即气管插管 – 0--2分为严重窒息,应立即气管插管
29
Apgar评分的缺陷
• 纠正麻醉前脱水、低钠血症和血容量不足 • 防治高血镁 • 体位性低血压 • 肝素治疗者禁忌用CEA • 麻醉时应力求病人安静,避免各种刺激, • 保证充分氧供
22
四、剖宫产手术麻醉常见并 发征及处理
•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 呕吐误吸 • 羊水栓塞 • 麻醉平面意外扩展
23
(一)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增强宫缩频率、强化催产药促进宫缩 通过胎盘,预防胎儿缺氧性脑并发症 禁用于严重妊高征、低钾血症产妇
• 硫喷妥钠
大剂量可抑制新生儿呼吸
15
(七) 肌肉松弛剂
• 琥珀胆碱
较安全,当大剂量使用或孕妇胆碱脂酶 活性异常,使用后可引起母子呼吸抑制
• 非去极化肌松弛药
种类多,产科使用的理想肌松药应具有起效快, 持续时间短,极少透过胎盘,新生儿排除迅速等 特点 阿曲库铵较为理想
16
二 胎儿及新生儿药物代谢特点
• 从胎盘进入胎体的药物,到达脑循环时 药物已稀释,但血脑屏障通透性较高, 药物易通过 • 药物排泄能力低 • 肝降解药物的酶活性较低
17
三 产科手术的麻醉
18
(一) 术前准备
• 详细病史资料,选择麻醉方法 • 返流误吸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 设备及药品准备
19
(二)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6
孕妇主要生理变化
《产科麻醉》PPT课件PPT资料51页
6
围 循环系统
产
期 解
剖
心脏左移。孕激素使血管 阻力降低,HR增快12~15%, CO增加。
生
理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低 血压、心动过速、晕厥。
特
点 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的作用
使子宫血流量增加。每次
宫缩可使250~500ml血液
流向体循环,CO增加
30%。
7
围 血液系统
产
期 解
血容量增加40~50%,但红细胞仅增加20%,
产科麻醉
Obstetric Anesthesia
1
【教学要求】
1、掌握产科麻醉的特点与要求,掌握新生儿 窒息的评估和新生儿复苏术。
2、熟悉常用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 影响,熟悉产科麻醉的麻醉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熟悉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和麻醉管理。
3、了解胎盘屏障对常用麻醉药的影响。了解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了解 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和病理生理.
4.了解分娩疼痛的常用方法
2
产科麻醉的特点
产
科 孕妇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麻
醉 妊娠妇女可伴发一些疾病 的 术前用药与麻醉用药对母子的影响 特 产科急症手术,麻醉医师应了解病理产 点 程的经过,全面估计母子情况
呕吐误吸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 麻醉前准备和各种急救措施
的 影
异丙酚:迅速通透胎盘,母/胎血药浓度
响 为0.7,可用于中止妊娠,不宜用于产科
麻醉
20
麻醉性镇痛药
常
用 药 物 对
对孕妇的影响主要是呼吸抑制、恶心、
呕吐、胃排空延迟、体位性低血压和在 分娩潜伏期抑制产程进展等。
胎 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主要是呼吸抑制,
围 循环系统
产
期 解
剖
心脏左移。孕激素使血管 阻力降低,HR增快12~15%, CO增加。
生
理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低 血压、心动过速、晕厥。
特
点 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的作用
使子宫血流量增加。每次
宫缩可使250~500ml血液
流向体循环,CO增加
30%。
7
围 血液系统
产
期 解
血容量增加40~50%,但红细胞仅增加20%,
产科麻醉
Obstetric Anesthesia
1
【教学要求】
1、掌握产科麻醉的特点与要求,掌握新生儿 窒息的评估和新生儿复苏术。
2、熟悉常用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 影响,熟悉产科麻醉的麻醉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熟悉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和麻醉管理。
3、了解胎盘屏障对常用麻醉药的影响。了解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了解 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和病理生理.
4.了解分娩疼痛的常用方法
2
产科麻醉的特点
产
科 孕妇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麻
醉 妊娠妇女可伴发一些疾病 的 术前用药与麻醉用药对母子的影响 特 产科急症手术,麻醉医师应了解病理产 点 程的经过,全面估计母子情况
呕吐误吸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 麻醉前准备和各种急救措施
的 影
异丙酚:迅速通透胎盘,母/胎血药浓度
响 为0.7,可用于中止妊娠,不宜用于产科
麻醉
20
麻醉性镇痛药
常
用 药 物 对
对孕妇的影响主要是呼吸抑制、恶心、
呕吐、胃排空延迟、体位性低血压和在 分娩潜伏期抑制产程进展等。
胎 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主要是呼吸抑制,
产科麻醉课件PPT课件
随着妊娠进展,孕妇的循环系统、呼 吸系统和代谢功能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产生影响。
胎儿状况监测
紧急情况处理
产科麻醉中可能遇到各种紧急情况, 如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需要麻醉 医生迅速应对。
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状况, 包括胎心、胎动等,以确保母婴安全。
产科麻醉中的常见问题
产科麻醉的历史和发展
历史
产科麻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初期,当时由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 疼痛管理需求,麻醉药开始被应用于 产科领域。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 在技术和药物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如区域麻醉、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 应用等。
02
产科麻醉的挑战和问题
产科麻醉的特殊挑战
孕妇生理变化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改进技术和提高培训 质量,降低产科麻醉相关 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母婴安全性
加强研究和实践,提高母 婴在产科麻醉过程中的安 全性。
适应未来医疗需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 会需求的变化,产科麻醉 需要不断适应和改进。
05
结论
总结产科麻醉的重要性和挑战
产科麻醉是保障母子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手术和分娩过程 中出现的各种疼痛和并发症,产科麻醉医生需采取有效的措 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产科麻醉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母体和胎儿的生理变化、药 物的相互作用、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等,需要麻醉 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产科麻醉的未来展望和期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母子提供更加安全、舒 适的服务。
未来产科麻醉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针对不同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提高手术和分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胎儿状况监测
紧急情况处理
产科麻醉中可能遇到各种紧急情况, 如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需要麻醉 医生迅速应对。
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状况, 包括胎心、胎动等,以确保母婴安全。
产科麻醉中的常见问题
产科麻醉的历史和发展
历史
产科麻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初期,当时由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 疼痛管理需求,麻醉药开始被应用于 产科领域。
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 在技术和药物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如区域麻醉、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和 应用等。
02
产科麻醉的挑战和问题
产科麻醉的特殊挑战
孕妇生理变化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改进技术和提高培训 质量,降低产科麻醉相关 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母婴安全性
加强研究和实践,提高母 婴在产科麻醉过程中的安 全性。
适应未来医疗需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 会需求的变化,产科麻醉 需要不断适应和改进。
05
结论
总结产科麻醉的重要性和挑战
产科麻醉是保障母子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手术和分娩过程 中出现的各种疼痛和并发症,产科麻醉医生需采取有效的措 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产科麻醉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母体和胎儿的生理变化、药 物的相互作用、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等,需要麻醉 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产科麻醉的未来展望和期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母子提供更加安全、舒 适的服务。
未来产科麻醉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针对不同产妇和胎儿的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提高手术和分娩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产科麻醉-PPT
发病率较高与该院是妊娠合并脑血管诊疗中心有关
围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
❖ 产妇少见并发症 ❖ 妊娠晚期和产后四周是危险最大阶段 ❖ 发病凶险,发展迅速 ❖ 致残率、病死率高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表现
❖ 头痛 最常见的症状 ❖ 恶心、呕吐 ❖ 视物不清 ❖ 抽搐 ❖ 意识障碍 ❖ 一侧肢体活动障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原因
全麻指征
❖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 脊柱畸形 ❖ 椎管内麻醉失败 ❖ 精神疾患或者不能配合
❖ 情况危急需立即手术 胎儿心动过缓、子宫破裂、严重出 血和严重胎盘早剥
全身麻醉
❖ 消毒铺单完成后诱导 ❖ 常规采用快诱导 ❖ 尽量缩短诱导~胎儿娩出时间(10min内) ❖ 控制好麻醉深度和新生儿抑制
静脉麻醉药
总结
❖ 产后头痛除了考虑麻醉因素外 ❖ 高危产妇可能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能 ❖ 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治疗
缩宫素的用量
❖ 无统一标准 ❖ 国外:5~40 IU 不等 ❖ 中国:胎儿娩出后 10~20 IU缩宫素宫体注射,同时用10
IU缩宫素加入500ml输液中静脉滴注 ❖ 2.5 IU bolus心率增快,CO增高,外周阻力下降,平均动
活跃期
以宫口扩张6 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 活跃期停滞的诊断标准: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 cm后, 如宫缩正常,而宫口停止扩张≥4 h可诊断活跃期停 滞;如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 h可诊断活跃期 停滞。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的指征
术后治疗过程
❖ 入院后无头痛、呕吐,无抽搐、意识障碍。 ❖ 无阳性病理征 ❖ 术后第十天的血常规基本正常
❖ 术后第十一天腰穿未成功
❖ 奥卡西平300mg,Bid,鲁米那0.1,q12h,可耐 3.0g,bid; 奥拉西坦 ;神经节甘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