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合集下载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组方用药经验和特色

王灵台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组方用药经验和特色

可取得疗效。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为例,目前该病 已有统一的辨证标准,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 瘀血阻络、脾肾阳虚五个证型,治则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疏 肝健脾、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温肾健脾。凡是准确辨证施治 在临床上均能获得一定疗效。但临床需要注意兼证或合证, 上述证型如出现兼杂,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为复合证型,如 CHB晚期往往虚实夹杂,肝肾阳虚的基础上常兼夹湿、热、痰、 瘀等病理产物,临床常以滋补肝肾为主,同时根据兼证联用清 热、利湿、消痰、化瘀之法,如此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在临床更 多见且获效把握更大。王师特别强调多法联用并非是不同性 能药物间的堆砌,而要分清治则的轻重主次,同时体现疾病特 点和处方原则。 1.3详辨细节,灵活变方 慢性肝病患者的病情随着自身体 质和治疗等因素改变,因此要随“病”、“证”、“症”三者的细节 变化进行灵活变方来实现动态调整,既抓主证也抓兼证,使方 药更具针对性,期望通过变动的方药来达到治愈疾病、康复患 者的目的。“变方”包括药物君臣佐使的角色变化、药味选择 变化、药物剂量变化和药物配伍变化4个方面。以肝癌为例, 肝癌早期热毒郁结则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故以大剂量白花 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为君药,佐少量黄苗扶助正气;而肝 癌晚期虚实夹杂则以扶正为主,驱邪为辅,以大剂量黄罠、党 参为君药,同时不忘佐少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驱邪。通过调 整药物剂量使药物角色发生变化,扶正祛邪侧重点确立后,再 根据痰湿、血瘀、脾虚等证候进行辨证论治,以痰湿为例需辨 别有形与无形之痰,前者健脾泄浊,后者健脾理气。详细到药 味选择时,如寒痰用桂枝、干姜温化;热痰用竹茹、枳实清热; 燥痰用瓜萎、贝母润化;酒痰用半夏、橘红化浊;风痰用半夏、 天麻祛风。详细到单味药物使用,如用桂枝温化寒痰时,应该
等有一药多用之效。王师临床常用剂量为15 ~30 g,同时加黄 英、党参,取其补气生精之妙。仙灵脾另有收涩作用,更宜用 于大便正常或澹薄者,若大便偏干,则可配伍肉灰蓉润肠 通便。 3.2活用仙鹤草扶护正气受到大多数医家的重视,王师在 治疗慢性肝病时也特别重视扶正补虚。仙鹤草民间又称脱力 草,顾名思义具有补虚强壮之效,可治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 劳倦怠等“脱力”之症,这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乏力治疗有重要 价值。王师辨证施治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症状 时,在补肾健脾的基础上灵活配伍仙鹤草,常与大枣同煮,扶 正培本,与陈皮合用,鼓舞气血,在临床收效良好。同时仙鹤 草功擅收敛止血、行血活血,当代名中医邓铁涛教授即善用仙 鹤草治疗血小板减少,王师用仙鹤草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 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之症患者也收效颇 丰。有研究发现异香豆素类仙鹤草内酯及其糖昔化衍生物具 有降糖、抗炎、抗疲劳、保肝等作用“閃,均对慢性肝病患者有 广泛的治疗价值。 3.3推崇石斛慢性肝病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病程 日久势必伤阴,因此王师十分强调养阴在肝病治疗中的重要 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于湿热是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清热利湿几乎贯穿在 慢性肝病的始终,而养阴药大多过于滋腻容易滞湿,形成湿热 缠绵,阴虚难复之矛盾。王师提出养阴化湿并举的“双通道” 法,选用石斛、沙参等养阴不助湿之品,同理选用茯苓、猪苓等 化湿不伤阴之品。王师宗先师夏德馨之法,养阴药中特别推 崇石斛,认为该药养阴生津兼能清热,开胃进食而不碍运,既 能补益阴津之不足,又能开启阴液之化源。 3.4慎用柴胡 肝喜疏泄,性喜调达,遵从木郁达之之旨,故 疏肝为治疗肝郁之正法。柴胡功善疏肝解郁,常用作君药解 肝经之郁滞。但慢性肝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肝阴虚证, 柴胡又有截肝阴之弊,因此王师临床慎用柴胡。且疏肝解郁 之药甚多,王师更提倡详辨病机,精准用药,如气郁用香附、郁 金;气结用八月札、橘核;热郁用黄苓、川连;寒郁用乌药、吴茱 萸;血郁用旋复花、茜草;湿郁用苍术、荷叶;痰郁用浙贝母、瓜 萎、半夏。若必用柴胡常与芍药、当归、地黄相合,酸甘敛阴,

陈立华治疗慢性肝病经验

陈立华治疗慢性肝病经验
“ 三 阳 ”; V —DN 6 8×1 肝 功 : T 9 U/ A T5 U 大 HB A: . 0, AL 8 L; S 6 /
中 国中 医科 学 院 西 苑 医 院 陈立 华 主 任 医 师 从 事 肝 病 研 究 工 作 四十余 年 , 肝 病 治 疗 中积 累 了 丰 富 的 理 论 及 实践 经 验 , 在 尤 其 是治疗 慢 性 肝病 , 创 双 方 疗 法 , 得 了丰 硕 的临 床 疗 效 。 独 取 笔 者进 修期 间随 陈老 学 习 , 如 下 : 总结
医学信 息
21年2 第2 卷 第2 00 月 3 期

中医中药 ・ 中西医结合
陈 立 华 治 疗 慢 性 肝 病 经 验
谷 玉 红 1 刘 燕玲 2 陈 立 华 2指导) (
【 中图分类号 】 26 4 R 5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 6— 9 9 2 1 }2— 1 1 0 10 15 (0 0 0 05 — 1
l 中西结 合 。 独创 双 方 疗 法 临床 上 , 少 数 急 性 肝 炎 , 国 肝病 患 者 多 为 伴 有 肝 纤 维 除 我 化 的慢性 迁延 性 肝炎 , 以慢 性 乙型 肝炎 最 为常 见 。 尤
陈老 认 为 乙肝 的 发 病 机 理 在 于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下 降 及 乙肝 病毒 感染 , 与 中 医正 气 不 足 、 毒 外 侵 是 相 通 的。 在 多 年 临 这 邪 床实 践 的基 础上 , 独 创双 方 疗 法 , 他 扶正 祛 邪 并 重 , 得 了满 意 取 的临 床疗 效 。其 中一 方 清 热 解 毒 , 以祛 邪 为 主 。 清利 内蕴 之 湿 热、 浊 , 用 : 花、 陈、 丁 、 痰 药 银 茵 地 白花 蛇 舌 草 、 菊 、 盆 草 、 野 垂 叶 下珠 、 钱草 、 草 、 金 紫 白鲜 皮 ; 连 、 夏 、 瓜 蒌 等 药 物 。方 二 黄 半 全 则益 气 养 血 , 以扶 正 为 主 , 以活 血 软 坚 , 用 : 芝 、 芪 、 辅 药 灵 生 紫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一、疾病诊断慢性乙肝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等范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侵入血分,内伏于肝,影响脏腑功能,损伤气血,导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病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不洁(节)、思虑劳欲过度有关。

本病病程较久,缠绵难愈。

常见胁痛、乏力、纳差、腰膝酸软、目黄、尿黄等症状,部分病人可见蜘蛛痣及肝掌。

病程超过6个月,症状持续和肝功能异常者,即为本病。

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湿热蕴结证证候:身目黄染,黄色鲜明,小便黄赤,口干苦或口臭,脘闷,或纳呆,或腹胀,恶心或呕吐,右胁胀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组方:茵陈15~30g,栀子10~15g,制大黄6~15g (后下),滑石15~30g,石菖蒲15g,黄芩12g,车前草15g,射干9g,连翘9g,藿香10g。

中成药:乙肝清热解毒胶囊、肝泰舒胶囊、龙胆泻肝丸、茵胆平肝胶囊、鸡骨草胶囊、叶下珠胶囊、鸡骨草肝炎颗粒、茵栀黄颗粒、垂盆草颗粒等、双虎清肝颗粒等。

2、肝郁气滞证证候:两胁胀痛,善太息,得嗳气稍舒,胸闷腹胀,情志易激惹,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方:陈皮10g,柴胡12g,川芎15g,香附12g,枳壳12g,白芍15g,甘草6~9g,苏梗9g,丹参15g。

中成药:柴胡舒肝丸、逍遥丸、舒肝丸、丹芩逍遥合剂等。

3、肝郁脾虚证证候: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乳房胀痛或结块,嗳气,口淡乏味,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逍遥散加减。

组方: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薄荷6g(后下),甘草6g,生姜3~6g。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5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CONTENTS
•1.1 慢性肝病含义 •1.2 慢性肝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特点 •1.3 慢性肝病中医药诊疗概况 •1.4 慢性肝病研究问题及方向
•2.1 消黄方治疗难治性黄疸临床研究 •2.2消黄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 •2.3消黄方干预ANIT大鼠黄疸模型的实验研究 •2.4消黄方干预DMN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的实验研 究 •3 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病(慢性重型肝炎)建设
•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1)P<0.05;
PPT文档演模板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PPT文档演模板
• TB>5ULN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的比较
观察指标 TBIL
对照组(n=21) 124.0±84.05
治疗组(n=21) 82.12±41.751)
DBIL
64.79±43.31
47.97±29.02
•1 •2 •3 •4
PPT文档演模板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第二部分
•消黄方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
•本研究获2011-2012年度上海医学会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
PPT文档演模板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2.1消黄方治疗难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自2008年11月起实施
•治疗方法: •1. 消黄方组成:茵陈30g 赤芍15g 山栀15g 茯苓15g 生甘草10g,以上药一贴,水 煎取汁200ml,分早晚二次温服,一月一疗程,治疗3疗程。 •2. TB正常上限2倍以上、正常上限5倍以下。入组病例58例。 • 治疗组给予水飞蓟素胶囊280mg/次,3次/日、消黄方,120ml/次,2次/日。 •对照组给予水飞蓟素胶囊280mg/次,3次/日、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3次/ 日治疗。 •3. TB正常上限5倍以上。入组病例43例。 •治疗组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g/次,1次/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500mg/次,1次 /日。加用消黄方120ml bid po治疗。 •对照组甘草酸二铵150mg/次,1次/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500mg/次,1次/日、 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3次/日治疗。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探讨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探讨

浅谈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探讨作者:郭生贵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摘要:现代医学对慢性肝病、肝硬化疾病的治疗研究,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将脾脏切除这一“治标”方法。

而在中医学“肝肾同源”的思想下,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微观认识,为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肝病肝硬化中医治疗肝病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乃至世界约十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其患者。

其中,有极少数的患有肝病者的肝脏细胞组织受到严重的损害,之后肝脏内部的纤维增生而使得肝硬化,最终肝功能失调,甚至可能发展到恐怖的肝癌。

医学上对肝脏疾病及有肝病引起的肝硬化等疾病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困境,虽然肝病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其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其治疗水平依然和二、三十年前一样。

肝病、肝硬化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肝脏是人体的十分重要器官,它不仅参与蛋白质、凝血因子等重要物质的合成,同时还是人体的“解毒工厂”。

一旦发生了肝硬化,就意味着有大量的肝细胞受到损坏,必然会使得肝脏的生理功能大大降低,如果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肝功能将严重失调,如若再不加以治疗,最后会发展到肝癌。

1 肝病肝硬化1.1 病因病机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导致肝小叶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从而使得肝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临床上该病早期并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后期则会出现一系列的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等并发症。

1.2 临床表现肝硬化早期阶段,患者无明显的症状,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可能只有轻度异常。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患者食欲明显下降、身体消瘦、体乏无力、腹部疼痛、腹泻、发烧、腹水等各种症状。

此时,若进行化验,将会发现患者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

与此同时,会发生硬化的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有很大的威胁。

汪达成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

汪达成老中医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

桑寄生 1 5
,
9
,
当 归 尾 1 勺 猪 等 1 59 鹤 草 芽
, ,
20 9
白 扁豆 2 5 9 谷 芽 1 5 9
,
日 1 荆 水煎 服
,
.

药 半 月 后 即 感精 神 好 转 纳食 增 加 后 以 上 方 加
,
,
熟 女 贞子 3 鲍 调 治
,

3
月 诸症 俱 消
,
,
复查肝 功能

中为 主 勤 求 古 训 博 采 众 方 师古 而 不 泥 古 且
, , , ,
,
胡索
10 9
,
当归 尾
,
,
159

,
石见 穿
159
9
, ,
,
马 鞭草
9
1 59
.
治 疗立 法
,

鹤草芽 2 0 9
,
屯 梨根 茵 陈各 3 0

猪等 2 0


时 汪 老认 为 患 者 盛 不 受 补 先 宜 祛 盛 化 积 邪 祛则 正 安 但 要 攻 而 有 度 祛 邪 而 不 伤 正
而 致 病位 在 肝 但 肝 病 日 久 硫 泄 不 利 则 脾 胃 运 化 功 能 紊乱 即 木 旺 克 土 故 乙 肝 患 者 临 床 常
以 脾 气 不 振 邪 湿 内阻 为 主 要 表 现 常 见 倦怠 乏
, ,

肝截 血 肾 旅 精 肝 肾 同 撅 ; 肾 者 水 脏 为 肝
,
,
,
,
,
之母 虚 则 补 其母 滋 水 能 描 木 故 常 以 一 贯 煎

最新:慢性肝病中医药防治要点

最新:慢性肝病中医药防治要点

2024慢性肝病中医药防治要点(附图表)慢性肝病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持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慢性肝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肝脏是铁代谢的重要场所,当铁代谢异常造成机体损害时,肝脏是主要受损靶器官。

肝脏会影响铜代谢,而人体内铜含量也会影响肝脏疾病的发展。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锌水平通常会降低,而锌缺乏会导致肝脂肪变性和肝性脑病等。

镁缺乏可引起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加剧慢性肝病,补充镁可延缓肝脏疾病的进展。

钙离子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金属离子代谢对于防治慢性肝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总结金属离子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影响金属离子代谢来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以期为慢性肝病的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视野。

1金属离子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1.1 铁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肝脏在铁的吸收、转运和储存中具有重要作用。

“铁调素-铁转运蛋白轴”调控系统性铁平衡。

铁离子可以通过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下调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及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来促进肝细胞凋亡。

在慢性HCV感染中,HCV核心蛋白可通过线粒体损伤和钙离子转移等产生活性氧(ROS)从而导致铁过载,与此同时,铁调素在HCV中的表达水平降低。

铁离子代谢失调和肝窦内皮细胞去分化协同加剧肝纤维化。

铁过载可以通过加剧肝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膜的过氧化损伤导致肝细胞死亡而引起肝硬化。

铁过载可通过催化ROS的产生,引起DNA 损伤、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变性而产生致癌效应。

此外,铁离子还可以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的表达来促进肝细胞癌转移。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铁负荷可通过促进游离脂肪酸向肝脏运输、内源性脂肪酸合成和抑制脂肪酸β-氧化来加重脂质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肝脏在NAFLD中的脂质积聚和氧化损伤。

中医对于肝病的治疗

中医对于肝病的治疗

中医对于肝病的治疗中国人民对于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着长久的信仰,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肝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肝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对于肝病的认识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节血液循环,是人体五脏六腑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中医理论认为,肝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情绪不稳、饮食不当、疲劳过度等。

中医主张通过调理肝脏功能,增强体内功效,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

二、中医治疗肝病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肝病的核心方法之一。

中药的药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通过合理的搭配和煎煮等方式制成药剂。

中医师根据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用中药有柴胡、丹参、黄芩等,它们具有舒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能。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肝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使用细针进行刺激,调节肝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从而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大椎等。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舒肝解郁、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肝病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手法刺激肝脏区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代谢功能,缓解肝病症状。

推拿按摩可以结合中药药物,加强治疗效果。

三、中医治疗肝病的效果中医治疗肝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中医药可以调理肝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肝脏损伤。

中医治疗肝病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能够综合调理人体各方面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利于慢性肝病的恢复治疗。

四、中医治疗肝病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肝病需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人体质和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和疗法,不能以偏概全。

2. 持续治疗中医治疗肝病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期望短时间内见效。

慢性肝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3. 饮食调理中医治疗肝病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等。

赵文霞治疗慢性肝病腹胀的经验

赵文霞治疗慢性肝病腹胀的经验
医 学 传 薪’
赵文霞治疗慢性肝病腹胀 的经验
杨 明博 刘 君 颖
( 南 中医学 院 , 南郑 州 4 0 0 ) 河 河 I 5 0 0
关 键 词 慢 性 肝病 腹 胀 中 医 药疗 法 名 医经 验
中图 分 类 号 R5 5 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3 7 2 0 ) 3 0 2 -0 6 2 9 X( 0 9 0 — 0 3 2
1 详 辨主 症 . 明晰病 因
与寒 邪 凝滞 为 血瘀 阻络 . 见舌 下 脉 络粗 张 或迂 若 则
赵师 认 为 本 病 虽都 表现 为 腹 胀 . 腹 胀 的特 点 曲 , 见 舌 面有 瘀 斑 瘀 点 , 药 酌 加 活 血 化瘀 药 。 但 或 用 赵 各 不 相 同 , 床应 根 据 腹 胀 的 不 同特 点 , 细 辨证 , 师根 据不 同活血 化瘀 药 的特 点将 其 分 为 4类 .养 血 临 详
心 呕 吐 , 食 等 症 , 为 饮 食 停 滞 , 用 保 和 丸 加 品辛 温 助 热 . 多 用伤 阴动血 性 肝病 患者 舌 苔 多 厌 则 方 恐 慢 减 , 用 山楂 、 曲 、 菔 子 、 夏 、 皮 、 苓 等 : 药 神 莱 半 陈 茯 若 腻 , 为 白腻苔 、 体 胖 大 者 为 脾 虚 , 宜 健 脾 化湿 若 舌 治 腹胀 特 点 如 《 匮要 略 》 云 :腹 满 时减 , 如故 ” 理气 .若 白腻 苔且 边有 涎 沫者 为肝 郁 .治宜 疏 肝理 金 所 “ 复 , 腹 胀 持 续 , 分 空 腹 食 后 . 夜 晨 昏 . 为 寒 湿 郁 气 ; 为黄 腻苔 , 属湿 热 为患 , 用 清热 利湿 药 ; 不 昼 则 若 则 加 若 阻, 治疗 遵 仲 景之 法 “ 为寒 , 此 当与 温 药 ” 以理 中 汤 舌 苔 厚腻 . 为 湿浊 较盛 . 纯 化湿 或 燥湿 则 病重 药 . 则 单 合 良附 丸 加 减 , 用 党 参 、 药 白术 、 姜 、 干 良姜 、 附 轻 , 难奏 效 . 香 殊 可酌 加 消导药 如草 果 5 lg 炒 莱菔 子 ~O, 等 ; 腹 胀 特 点 为 : 腹 满 时减 , 不 足 言 ” 则 为 湿 1 g给邪 以 出路 . 见 效更 速 师认 为 此 厚 腻苔 多 若 “ 减 , 5 则 赵 热 蕴 结 . 以龙胆 泻 肝 汤 加 减 , 加 芒 硝 、 大 黄 或 见 于 慢性 肝病 情 绪抑 郁 或焦 虑 的患 者 .临床 在疏 肝 方 酌 制 全 瓜 蒌 : 病 人 自觉 腹 胀 , 若 医生 触 之 则 无 者 . 如 理 气 的 同时 , 用 消 导 药 , 正 佐 随着 舌 苔 的 好转 . 者 的 患 《 伤寒 论 》 云 : 腹 不 满 , 人 言 我 满 , 有 瘀 血 ” 情 绪亦 有不 同程 度 的改 善 所 “ 其 为 , 治 疗遵 《 经 》 疏 其 血 气 , 其 条 达 ” 旨 。 用 丹 3 用药 轻 灵 . 肝之 性 内 “ 令 之 药 顺

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李融清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3(011)00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体会.方法选取60例具有代表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其中慢性肝病症状不明显14例,,无黄疸型肝炎24例,
肝功能失常、肝脾肿大22例,60例患者采用辨证治疗与辩病理相结合.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6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不适症状.结论中医药对慢性肝病中具有保
肝降酶、利胆退黄、抗病毒、预防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防癌抗癌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且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中借鉴使用.【总页数】2页(P331-332)
【作者】李融清
【作者单位】来宾市中医院广西来宾54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144例低超基准值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 [J], 王秋明;胡晶;杨雪;沈晨;丁洋
2.慢性肝病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J], 何承海
3.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 [J], 于敏;卢建军;李伟惠;赫岩;李萌;史耀勋;王安娜
4.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J], 翟强渠
5.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治疗 [J], 于敏;陈明欣;史耀勋;田谧;赵伟;刘晓玲;文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中医名家经验治疗慢性肝病--乡村医生培训

运用中医名家经验治疗慢性肝病--乡村医生培训

毒”、“黄疸”、“积聚”及“虚劳”等范畴。一般
认为其病因是感受湿热疫毒,饮食不洁,正气不足或先
天胎毒;其病机主要特点为湿热未尽,肝郁脾虚,血
(阴)虚血瘀。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病机错综复杂、病情极易反 复。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中医辨证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在修复肝损伤、抗肝纤维化、逆转肝硬化、提高生活 质量和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几十年来, 在慢性肝病的治疗方面,不少中医临床家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创制了不少有效方剂,现将本人运用名家经 验治疗肝病的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硫酸锌浊度(+++),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 数13 U,肝胆脾B超“肝脏回声细密,不均质,脾大肋 下2cm”。
属肝胆湿热证,治以清热利湿,健脾解郁,养 血柔肝。 方用强肝清利汤加减: 龙胆草12g,栀子12g,败酱草15g,银花15g, 丹参30g,当归10g,白芍12g,郁金12g,党参15g, 白术15g,茯苓15g,茵陈30g,甘草6g 7剂,药后食欲增加,尿黄减轻, 服药21剂,肝功正常。 患者腰痛,上方加寄生12g,继服14剂。并配 合郭林气功治疗。 至今20余年,多次复查肝功正常,一直从事农 村体力劳动。
【按语】 该患者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后,身体虚弱,日久不 能康复,即有正气不足,又有瘀血内阻,证属肝郁脾 虚、瘀血内停。治以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软坚, 以强肝软坚汤加减: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补 气健脾;当归、白芍、丹参、郁金、丹皮、生地滋阴 养血,活血柔肝;桃仁、莪术破血逐瘀通络;鳖甲软 坚散结;茵陈清肝利胆;炒三仙消食和胃。强肝软坚 汤为治疗肝硬化的基本方剂, 若能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治疗代偿期肝 硬化多可取得较好疗效。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肝瘟(慢性肝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1],中华中医药学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及《中医内科学》拟定[3]。

(1)以身目、小便色黄,或迅速加深、重度乏力、纳差为特征。

(2)黄疸持续不退,色泽鲜亮或晦暗,或有呕恶、腹胀、腹痛、尿少等,或有神昏、出血等。

(3)有疫毒感染或药毒病史,或长期、大量饮酒史,或胁痛、积证久不愈者。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2012年版)》[4]。

诊断标准: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

①血清TBIL明显升高;②白蛋白明显降低;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④有腹水或门静脉高压等表现;⑤肝性脑病。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2]拟定。

(1)湿热蕴毒证:起病急骤,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口干口苦或口渴但饮水不多;鼻齿衄血,或皮肤瘀斑;胁下痞块;小便短赤,大便不调或秘结;舌质红或紫暗,或舌见瘀斑瘀点,苔黄(厚)腻,脉实有力。

(2)瘀热蕴毒证:身目俱黄或迅速加深,极度乏力,纳呆呕恶,口干,尿黄赤,大便秘结,或鼻齿衄血,皮肤瘀斑,嗜睡、昏狂谵妄,胁下痞块,舌质绛红,瘀斑瘀点,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脉弦数。

(3)阳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不鲜,畏寒肢冷,面色恍白;纳差,腹胀或痛,便溏或饮冷则泻;腹水征(+),或双下肢水肿,或颜面浮肿,小便不利,或夜尿频;舌体大,舌边有齿痕,舌质淡暗或紫暗,苔白腻,或水滑,脉沉迟。

(4)阴虚瘀毒证:身目黄染、色黄晦暗,腰膝酸软,面色晦滞或黧黑;腹胀、呕恶纳少、乏力,头晕目眩,烦热口干,小便黄赤、量少,或有牙宣、鼻衄,烦躁神昏;舌红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无苔,脉沉迟或沉细数。

吴寿善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撷萃

吴寿善治疗慢性肝病经验撷萃
中图 分 类 0 0 0 (0 7 1 -0 1 ~0 10 - 74 2 0 ) 1 0 5 2
40 6 ;. 30 12 湖北省中医院, 湖北 武汉
40 6) 3 01
吴寿善是湖北 省中 医院肝病科主 任医师 、 授、 名肝 教 著
P o n - cdd v a s r c a t e [ ] Hea l y r Sa d Se o e i l uf e ni n J . p t o 。 n r a g og
1 91 ( ): 5 . 9 , 3 1 8
[] 朱志宝 。 3 郭巨涛 , 张习坦 , 乙型肝炎 患者前 s 基 因表达[] 等. 1 J、
12 寒 湿 中 阻 型 .
8 tn lL 乙 肝 标 志 物 检 测 阳 性 ,HB - 0 o/ 。 a V DNA50× . 1 o i / 。诊 断为黄疸 , 0 cpe ml s 病机为 湿热 内蕴 中焦 。予 清热 利湿 , 凉血解毒为法 , 药用吴师经验方 : 茵陈、 丹参 、 白花蛇舌
[ ] G rm P t l i , lI M。t 1 s y f ea t - 2 ek G,ae i Ma / e a A s p ti B v rn P TS . a o h is i
r sDNA oy rs h i e cin a d isr lto s i o u by p lmea ec an ra to n t eain hp t
的研究进展[] 陕西中医 ,0 7 ( ) 1 415 J. 2 0 ,1 :2—2 . [] Z u m F C p l 。 et l n 。t 1 l i l n rl i l _ 6 o l , a e F B r io e a Ci c dv o g a e i h l P . n aa i o c

“四位一体”治疗慢性肝病——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玮教授

“四位一体”治疗慢性肝病——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玮教授
相 对 棘 手 ,但 就 目前 社 会 疾 病谱 而 言 , 除 了乙肝 , 临 床 面 对 的 还 有数 量
之 。” 其中“ 扶正” 和“ 祛邪” 就 是 临 床
具 体运用 的方 法 。邪 正 的 盛 衰 变 化 , 对 于疾病 的发 生 、 发 展 及其 转 归有 重
要 的影 响 。“ 因而 , 临 床治 疗 的关 键 是
硬化 临床 常 见 并发 症 , 中医 认 为 因感
受湿热 外 邪 或 饮食 不节 , 或 感 受 疫 毒
俱全 , 故也 存 在 肝气虚 。 ”张玮教 授 就 此 指 出 ,大 量 长 期 的临 床 观 察 提 示 。
慢 性 肝 病患 者 由于 肝郁 耗 气 、 年 老 体
等, 肝失疏 泄 . 导 致 大 肠 传 化 功 能 异
2 0 1 3年 1 2月第 2 0卷第 3 6期

封面报道 ・

四位一体” 治疗慢性肝病
文 图/ 《 中国 当代 医药》 记 者 王 霞
张玮 教 授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提倡 “ 审 症求因 , 剿扶 同用 ” 的治 疗 原 则 。 她
访上 海 中医药大学 附属龙 华 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玮教授
的“ 瘀血贯 穿肝病发展 的始终 ” 学 术 理 念 的基 础 上 , 总结 出 了 王育 群 教 授
注 入药 液 ; 拔 管 后 用 手 掐 住 臀 部 向 肛
门挤压 ,压 迫 肛 门括 约 肌 5分 钟 ; 操
( 或 暗黑 ) 、 皮 肤瘙 痒 等瘀血 表现 。
中 国是 肝炎 大 国们 通 常认 为 主要 指
的是 乙型 肝 炎 . 因 为在 以 往很 长一 段
说, 《 内经 》 指出: “ 虚则补之 , 实 则 泻

杨钦和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的体会

杨钦和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的体会

病例2:肝癌术后腹水 ●徐某某,女,59岁,检察院干部。2015年5月6日初诊。左肝 外叶切除及肝S6段肝癌切除术后3月,伴腹水。患者患慢性丙肝 20年,没有经过正规治疗,间断口服中药汤剂和丸剂治疗6年(具
体不详)。
◆ 2014年12月不明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曾经中西 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到广东某三甲医院就诊。CT平扫+增强 显示:肝左叶发现4.0cm×3.5cm癌肿, 肝S6段2.0cm×1.5cm, AFP636. 63 ng/ml,ALT226U/L,AST151U/L,GGT251U/L。
生活和生命健康。
●多年来,对慢性肝病的防治,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为之进行 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进步和成果。 ●现结合本人所从事的有关专业和领域,谈一谈在临床治疗慢 性乙肝及肝硬化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敬请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一、治疗慢性乙肝, 中西联用效果好 西药为主抗病毒,中医辨证增疗效
代偿性肝硬化。
●我国以乙型(乙肝)或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多见,近年来
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明显增多。
●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在中医学的
证候病机上存在基本病机和基本证型。
●在肝硬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证候特点,主要表
现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气阴不足、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
●丹参20g,制鳖甲20g(先煎),赤芍12g,郁金10g
●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20g,白茅根30g,绵茵陈20g,鸡骨草 20g,车前子20g(包煎),黄连3g ●佛手10g,鸡内金10g,生麦芽30g,生姜3片,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口服3次。
②肝复乐片(国药准字Z10940066):健脾理气,化瘀软坚, 清热解毒。初用4片 ,tid;后期6片,tid。 嘱不要服用太多太杂的药品或者保健食品。 ③饮食调理:

慢性肝病治验6则

慢性肝病治验6则

慢性肝病治验6则时玉昌1,陈四清2(1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列举了6则慢性肝病验案,说明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肝病中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利胆退黄作用、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作用、防癌抗癌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6大作用。

作者认为在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时,中医中药治疗效果虽有许多不确定性,但有很强实用价值,在继续加强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不断吸取西医学诊疗成果,辨证结合辨病,不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很可能探索出新的治疗方法与药物。

关键词:慢性肝病;医案;中医治法中图号:R25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7)02-0120-04 中国目前约有1.2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约有10%发展成慢性肝炎;丙肝感染率为0.7%~3.1%,感染者50%要发展成慢性肝炎。

慢性肝病还会进一步发展、演变成肝硬化、肝癌,加之日益增多的酒精性肝病和一些免疫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已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

中医中药治疗肝病由来已久,历经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肝病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利胆退黄作用、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防治肝纤维化肝硬化作用、防癌抗癌作用和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现举6则验案如下,以与同道共磋。

1 保肝降酶验案1:陶某某,女,25岁,2005年9月17日初诊。

2年前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异常:乙肝表面抗原(H BsAg )(+)、乙肝e 抗原(H BeAg )(+)、乙肝核心抗体(H BcAb)(+),乙肝病毒D NA (H BV -D NA )4.2×107c opies/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轻度升高,2年来一直在外院予甘利欣、凯西莱、联苯双脂、复方益肝灵等治疗,A LT 、AST 未恢复正常,目前正在服联苯双脂每次8粒、复方益肝灵每次4片,均每日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组:茵陈30g 栀子15g 赤芍15g 茯苓30g 生甘草10g,双煎成200ml, 早晚分服100ml。治疗4周。 •对照组:熊去氧胆酸胶囊(UDCA)250mg,每天三次,口服。治疗4周。
•观察指标:中医临床证候、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APRI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几乎所有的慢性肝病均具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肝纤维化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可逆的,但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后,则不可
逆转。
•汉丹肝乐、复方861合剂、 •扶正化瘀319方、复方鳖甲 •软肝方、软肝冲剂等
•活血化瘀类方
•活血化瘀类 •抗肝纤维化中药复方
•疏肝健脾类方
•小柴胡汤、四逆散等
•清热解毒类
•疏肝健脾类
黄连、三七、甘草、夏枯草等中药都可通过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胆汁分泌或松弛Odis 括约肌来实现利胆作用。
•虽然单味中药具有多种现代药理作用,但中药的配伍绝不是简单的药 效相加,而是各药复杂药性的合理调配。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组成的 中药复方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1.3慢性肝病中医药治疗以肝纤维化/肝硬化为例
• 决明子、山楂、茵陈、虎杖、垂盆草、泽泻、当归、黄芩等90余种中药通过抑制外源 性或内源性脂质合成,和/或促进脂质转运和排泄,调节脂代谢。
• 鱼腥草、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黄柏等具有增强免疫作用。 • 丹皮、红花、赤芍、桃仁、当归、夏枯草、垂盆草、青蒿等中药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
作用。 • 白花蛇舌草、茯苓、天花粉、金银花等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 茵陈、栀子、黄芩、大黄、柴胡、金钱草、蒲公英、龙胆草、郁金、金银花、黄柏、
1.2慢性肝病证型特点
•1
• 临床上,慢性肝病一般呈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趋势,其病程 • 长,证型转化多端,影响因素多,目前中医关于慢性肝病尚无统一的证型标准。
•2
• 但临床中多见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等证型, • 且各证型间相互兼夹。
• 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毒邪、瘀血、痰郁、正虚。其中病毒、酒精等引起的
中医学中无“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概念,常归于“胁痛、积聚、癥瘕、鼓胀 ”的范畴。气滞血瘀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基本病机。
西医学中,肝纤维化是一个病理概念。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主动性 修复反应,以肝脏细胞外基质增生和沉积为特征。形态上表现为肝窦毛细血 管化与肝小叶内纤维化,功能上可引起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等。
• 中医药采用中医学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指导思想,在慢性肝病的治疗中积累 了大量经验,具有一定的优势。
1.2慢性肝病病因
•临床证候
•慢性肝病多由病毒、酒精、药物及不明原因引起,常伴有肝区痛、腹 胀、食欲减退、倦怠乏力、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等症状体征。
•病名
•根据慢性肝病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学“黄疸、胁痛、积 聚、鼓胀”等范畴。
•3
• 慢性肝病基本病机偏重“湿热邪毒说”,脂肪肝偏重“痰郁说”,自身免疫性肝
• 病偏重“正虚说”。
1.2慢性肝病中药药理作用优势
• 银杏叶、丹参、甘草、苦参、黄芪等中药主要通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起到 抗肝纤维化作用。
•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丹参、赤芍、黄芪等中药通过抑制细胞增生、促进细胞分化、 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环节发挥抗肝癌作用。
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诊疗-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CONTENTS
•1.1 慢性肝病含义 •1.2 慢性肝病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型特点 •1.3 慢性肝病中医药诊疗概况 •1.4 慢性肝病研究问题及方向
•2.1 消黄方治疗难治性黄疸临床研究 •2.2消黄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 •2.3消黄方干预ANIT大鼠黄疸模型的实验研究 •2.4消黄方干预DMN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的实验研 究 •3 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病(慢性重型肝炎)建设
•治疗期间入组病例104例,脱落3例,2例患者因病情加重,1例患者因不 能耐受中药。101例患者完成整个疗程。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51例。
• 2ULN<TB<5ULN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的比较
观察指标 TBIL DBIL TBA ALT AST AKP G
对照组(n=29) 44.41±17.29 16.90±9.85 48.60±51.05 40.73±15.81 52.73±30.21 184.0±54.56 36.5±4.24
26(51.4 )
48.65
•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1)P<0.05;
•2.2消黄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
•中医诊断:湿热瘀阻型(参照郑筱萸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上海 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1.4慢性肝病的中医论治特色
• 结合病理变化分期分阶段辨证:结合慢性肝病患者各个时期病情发展状况、证候表现 、化验指标的变化随证选药,标本兼顾,做到逐个环节真正意义上的改善。
• 整体观与个体化相结合辨证:主要体现在①应四时:慢性肝病作为一种慢性迁延性疾 病,治疗过程漫长,且患者久病,正气不足,往往因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而使病情加 重或复发,故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应辨其外邪性质并根据四时气候特点以治之。②辨 体质:机体正气强弱、气血的盛衰及脏腑功能状态均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根据患者不同体质,采用相应的治法进行调治③疏情志:由于 本病的治疗难度大、预后不良及社会医疗体制的不健全,慢性肝病患者不可避免的承 受经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因而产生不良情绪。不良心理状态又可加重原有 疾病进展。中医辨证审因,疏肝理气,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从器 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等水平辨识证候。将现代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 织病理学检查等作为中医四诊的延伸及疗效判定或作用机制的标准和手段。
1.4慢性肝病的中医药论治展望
•重视“治未病” •辨证分型与疗效判定标准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中医药治疗的分子调控研究及动物模型研究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医科住院患者 •71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患者
•随机数字表
•治疗组40例
•对照组31例
•基础治疗方案:①拉米夫定片100mg,每天1次,口服(或替比夫定片 600mg,每天1次,口服);②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每天1次,静滴; ③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1.2g,每天1次,静滴。
15
15
-1.429
1.149
0.583
2.376
0.445
0.158
0.161
0.123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布均衡,具有可比性。
•中医证候积分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X2值
两组病例尼莫地平法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例,%)
临床治愈(% )
1(2.6%)
0(0)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Hale Waihona Puke 10(26.3% )4(13.3%)
23(60.5% )
19(63.3% )
4(10.5% )
7(23.3% )
34/38(89.5% )
23/30(76.7% )
2.028
P值
两组治疗前后活检肝组织验证活动度(G)和纤维化(S)分期变化。 治疗前195例(试验组99例,对照组96例)病例做活检肝组织检查,
93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43例)治疗后做第2次肝活检。
•对68例活检肝组织 标本(试验组37例, 对照组31例)进行炎 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 半定量计分。
•试验组肝纤维化有效率 52%,对照组23.2%( P<0.01)。
•1 •2 •3 •4
•第二部分
•消黄方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
•本研究获2011-2012年度上海医学会中医药科技奖二等奖
•2.1消黄方治疗难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自2008年11月起实施
•治疗方法: •1. 消黄方组成:茵陈30g 赤芍15g 山栀15g 茯苓15g 生甘草10g,以上药一贴,水 煎取汁200ml,分早晚二次温服,一月一疗程,治疗3疗程。 •2. TB正常上限2倍以上、正常上限5倍以下。入组病例58例。 • 治疗组给予水飞蓟素胶囊280mg/次,3次/日、消黄方,120ml/次,2次/日。 •对照组给予水飞蓟素胶囊280mg/次,3次/日、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3次/ 日治疗。 •3. TB正常上限5倍以上。入组病例43例。 •治疗组甘草酸二铵胶囊150mg/次,1次/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500mg/次,1次 /日。加用消黄方120ml bid po治疗。 •对照组甘草酸二铵150mg/次,1次/日、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500mg/次,1次/日 、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g/次,3次/日治疗。
175.45±49.22
G
34.25±10.02
33.47±7.58
•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1)P<0.05;
•总体疗效分析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 组
51
21(41.6)
14(27.27 )
16(31.2 )
68.641)
对照 组
50
12(24.3)
12(24.31 )
治疗组(n=30) 32.07±13.371) 12.20±7.63 23.05±18.651) 44.14±48.35 37.10±22.90 163.15±52.38 34.15±5.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