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环境预测与决策
管理学 第六章 预测与决策
![管理学 第六章 预测与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464a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d.png)
管理学第六章预测与决策在管理学中,预测与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成效。
预测,简单来说,就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估计和推测。
它就像是为组织前行点亮的一盏明灯,帮助管理者提前洞察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预测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这些数据可能来自组织内部,如销售记录、生产报表等;也可能来自外部,如市场调研、行业报告、经济形势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研究,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模型,管理者能够对未来的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技术发展等方面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想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就需要预测市场对该产品的接受程度、潜在的销售量以及可能的竞争对手反应。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制定营销策略,还能提前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
然而,预测并非绝对准确,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市场的不确定性、突发的社会事件、技术的快速变革等都可能使预测结果出现偏差。
所以,管理者在依靠预测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决策,则是在预测的基础上,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行动方案。
决策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组织的命运。
一个好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目标的明确。
管理者要清楚地知道组织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决策的出发点。
然后是对各种方案的详细评估。
每个方案的优缺点、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都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在决策过程中,信息的充分性至关重要。
如果缺乏关键信息,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同时,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有些决策需要迅速做出,以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而有些决策则可以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决策还受到决策者个人的价值观、经验、风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管理者在面对相同的情况时,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策。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决策时要尽量客观、理性,避免个人偏见和情感因素的干扰。
比如,在面对一个投资项目时,有的管理者可能更看重短期的高回报,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而有的管理者可能更注重长期的稳定收益,选择相对保守的方案。
管理学06章-决策
![管理学06章-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7699fad250e2524de5187e8a.png)
34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 基本思想是:
– 各种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值(最优值) – 后悔值=(最优值-各个自然状态下收益值) – 求出不同方案中的最大后悔值,并选择所有最大 后悔值中最小的一个所对应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
• 后悔的程度用最大收益值与所采取的方案的 收益值之差来衡量,称为后悔值。 • 例:P147
• 优点是有可能夺取最好的效果; • 缺点是承担的风险较大。 • 例:P146
33
坏中求好的决策方法(小中取大)
• 基本思想是:
– 计算出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可能有的收益 值 – 找出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 – 选择这些最小收益值中最大的所对应的方案为决 策方案。
• 优点是风险较小,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 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 缺点是有可能失去获得高额利润的机会。 • 例:147
7
2、决策的类型-(2)
• 决策问题的大小:宏观和微观决策 • 问题描述的性质:定量与定性决策 • 决策问题的考虑方式:动态决策、静态 决策
8
二、决策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 满意原则
9
决策的影响因素-组织决策
环境 过去决策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组织文化 时间
10
环境的构成
经济 自然 资源 科学 技术
38
(2)按“坏中求好”决策方法决策。
首先求每一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
f (d1 ) min(200, 20) 20
f (d 2 ) min(150, 20) 20
f (d3 ) min(100, 60) 60
在各最小收益中选取最大,最大值为60,对应的 为第三方案,因此“坏中求好”决策方法结果是第 三方案为最优方案。
《环境评价和预测》课件
![《环境评价和预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31053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3.png)
本PPT课件旨在介绍环境评价和预测的概念、方法和案例,并展望未来趋势 和价值。
概述
环境评价和预测的定义,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环境评价
对象和内容
环境评价涉及评估特定项目或政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水质、大气等。
方法和步骤
环境评价的方法包括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步骤包括问题价案例
2 某城市规划环境预测案例
对矿山项目进行环境评价,包括土壤污染、 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影响。
对城市规划项目进行环境预测,分析交通 影响、能源消耗和城市生活质量。
总结
未来趋势
环境评价和预测将继续发展和创新,结合新技 术和模型,提高准确度和可行性。
价值和意义
环境评价和预测有助于减少环境风险、保护生 态系统、支持可持续发展和决策制定。
报告编写
环境评价报告应包括项目描述、评估结果、影响分析和建议措施。
环境预测
对象和内容
环境预测涉及预测特定变 化或干扰事件对环境的影 响,如气候变化、城市化 等。
方法和步骤
环境预测的方法包括数据 分析、建模和模拟,步骤 包括场景设计、预测模型 和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与应用
环境预测结果应进行评估 和解释,以支持决策制定 和环境管理。
03管理学第五章环境研究第六章决策理论第七章计划与战略管理
![03管理学第五章环境研究第六章决策理论第七章计划与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d6ccfda33d4b14e852468e9.png)
管理学第五章环境研究第六章决策理论第七章计划与战略管理第二篇计划第五章环境研究第一节环境动态性与研究意义一、外部环境研究的必要性二、内部环境研究的意义三、环境研究的作用思考题1.环境研究与组织决策有何联系?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环境研究可提高组织决策的正确性。
外部环境分析可以为组织提供大量的能够客观反映环境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的信息;内部环境分析可以使组织明确自己的资源状况和利用能力,了解组织文化特点及其对组织成员行为倾向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既符合环境要求,又能为组织成员所接受,从而愿意为其实施而努力的正确决策。
(2)环境研究可提高组织决策的及时性。
环境在变化中提供的发展机会,只有及时加以利用,才能实现组织发展;同样,对于环境在变化中造成的威胁,组织更应及时应变,否则便难以存续。
要及时利用机会、避开威胁,必须在机会刚刚出现或威胁尚未到来之时,就能及时发现,这样才能使组织及时制定决策,采取措施。
(3)环境研究可提高组织决策的稳定性。
组织活动必须根据环境的要求来进行,而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的状况和特点又是在不断变化的,甚至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组织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决策也必须频繁地发生变化呢?不是的,因为任何决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是一个过程,并包括许多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都有一个时期,因此组织决策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决策的稳定性和活动的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环境研究来解决。
环境研究可以帮助组织认识环境变化的规律、预测环境发展的前景,从而使组织今天的决策不仅适应今天的环境特点和要求,而且能符合明天发生变化后的环境特点和要求,这样决策就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第二节外部环境研究一、外部一般环境思考题2.外部环境是由众多无法控制的因素构成的,其变化规律企业无法预知,对这些变化企业也只能消极、被动地适应。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第六章 决策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第六章 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b1d57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5.png)
03 决策的理论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张应 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但其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其主要内容如下: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 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管理名言:科学的决策是90%的信息 +10%的决断
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 决策的类型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 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开发。 ➢短期决策: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 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
决策的过程
认识目标
评估备选方案
选择实施战略
诊断问题
拟定备选方案
做出决定
监督和评估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1、决策的过程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 ➢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 (2)识别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3) 拟定备选方案 ➢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4) 评估备选方案 ➢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仔细考虑各种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决策的影响因素
过去决策4
5
时间
6
环境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组织变化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预测与决策培训课件
![预测与决策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aa32b71ed9ad51f11df26b.png)
决策的分类
3 按重要程度划分: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
战略决策:
关系全局、影响深 远的决策
高层领导作出
如:企业长期发展 战略等
战术决策:
属于战略决策执 行过程中的管理决 策。
如生产计划、工 资水平等。
中层领导侧重于 战术性决策;
业务决策:
为解决日常工作 中的问题所作的具 体决策。
基层领导侧重于 业务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类似,每个方案的
执行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后果,但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是未知的,完全凭决策者的经验、感觉和估计作出的
决策。
返回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
(1)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 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的决策。
(2)战术决策: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是指为了实 现战略目标而作出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决策与计划
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区别: 计划编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决策 但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计划
联系(决策的作用) 决策是制定正确计划的前提和保证 决策渗透于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中
决策的分类
决策
按决策 主体分
按决策 内容分
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
按信息 量分
按重复 程度分
按决策 目标分
第二节 决策(重点)
决策的概述 决策的原则与过程 决策的基本方法
案例:该由谁骑这头驴
一位农民和他的孙子到离村12里地的城镇去赶集。开始时老 农骑着驴,孙子跟在驴后面走。
没走多远,就碰到一位年青的母亲,她指责农夫虐待他的孙 子。农夫不好意思地下了驴,让给孙子骑。 走了一公里,他们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见年青人骑着驴, 而让老者走路,就骂年青人不孝顺。孙子马上跳下驴,看着他 爷爷。 两人决定谁也不骑。 两人又走了四里地,碰到一学者,学者见两人放着驴不骑, 走得气喘吁吁的,就笑话他们放着驴不骑,自找苦吃。农夫听 学者这么说,就把孙子托上驴,自己也翻身上驴。
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计划概述——第六章 预测与决策)【圣才出品】
![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计划概述——第六章 预测与决策)【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fb5518ea5e9856a57126036.png)
第四章计划概述1.什么是计划?计划有哪些特点?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
一项完整的计划,通常包括做什么、为什么做、何时做、何地做、谁去做和怎么做几个方面的内容。
计划的特点主要包括:(1)目的性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是为了使组织以最少的耗费实现其预定的目标。
明确的计划能够使组织成员了解组织的目标以及自己的职责,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计划中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和衡量标准又是控制的依据。
所以,计划可以为员工指明方向,可以使整个组织的活动达到有序、高效,减少重叠和浪费,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基础性就管理的各项职能而言,计划是首要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基础和依据。
因为管理者只有在确定了目标、拟订了计划之后,才能确定合适的组织结构,才能知道组织在何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明确员工的责、权、利以及有效的领导和激励手段,才能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不偏离计划。
所以说,计划是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的起步和基础。
(3)前瞻性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可知的,常常会面临新的机遇或挑战。
因为计划是在掌握了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通过预测未来而做出的工作安排,所以,计划中关于组织未来的行动方案和建议说明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4)普遍性一个组织中的管理人员层次高低不同、部门职能不一,但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中都少不了计划职能,各层次的管理活动都需要进行计划。
如高层管理者要制订战略计划,中层管理者要确定施政计划,基层管理者要实施作业计划。
所以,计划是各级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具有普遍性。
2.计划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计划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事先制定工作的内容和步骤,它是全体组织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纲领。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计划进行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标准和类型如下:(1)根据管理者所处层次高低的不同,可以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与行动计划。
①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寻求组织在预期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管理学 第六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PPT
![管理学 第六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6a352158f5f61fb6366662.png)
❖ 三、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 非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一种理想化决策,指的是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各种情况 都非常明确,决策者确知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条件、决策过程及未来的 结果,在决策过程中只要直接比较各种备选方案的可知执行后果,就能做 出精确估计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不能预先确知环境条件,各种决策方案未来的 若干种状态都是随机的,但面临明确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行的可 供选择的若干个可行方案已知,各种状态的发生可以由统计得到一个客观 概率。
第二节 决策的分类(选择题、名词解释)
一、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二、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三、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四、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第二节 决策的分类
❖ 一、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选择题、名词解释)
指对涉及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的重大事项进行的决策活动,是对有关组织 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关系到组织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进行的决策,具有 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特点。
❖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原则
三、决策的依据
❖ 四、决策理论(选择题、简答题)
(一)古典决策理论
全面掌握
充分了解
建立合理 的
目的是使 组织获取
信息情报
备选方案
层级结构
最大的经 济利益
❖ 四、决策理论(选择题、简答题)
1. 人是有限理性的 2. 决策者易受知觉偏差影响 3. 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4. 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非常重要 5. 决策者只求满意结果
真题
决策主体的因素一般包括________。(多选)
A.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B.个人能力
C.个人价值观
D.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第六章决策
![第六章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8486c4f101f69e3142329404.png)
第六章决策决策贯穿整个管理活动;科学决策是现代管理的本质、核心。
决策的重要性:企业家的控制力应该主要表现在决策方面;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功能是第一位的;管理工作中,充斥着决策工作。
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定义:从两个及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
--------杨洪兰,1996年提出;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周三多,1999年提出。
本教材中决策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利用机会的过程。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合适)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现实中的最优条件只是一个理想)决策的依据:信息→数量、维度和质量信息是什么?→是资源;是权利;是机会;是能力。
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对决策进行分类: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初始决策、追踪决策;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按时间长短分:长期(战略)决策: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
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开发。
短期(战术(决策: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按重要程度分:战略决策:对组织最重要,通常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是在组织内贯彻的决策,属于战略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战略的一个阶段)。
业务决策:又称执行性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按照决策人的数量分集体决策:指多个人一起作出的决策。
第六章管理学原理_决策(1)
![第六章管理学原理_决策(1)](https://img.taocdn.com/s3/m/0ba1a1e9941ea76e58fa046c.png)
用刀刮、砸
用扫帚扫
用锹铲
用木头撞
过去,许多人试图解 决这一问题,但都未 能如愿以偿。
电信公司经理应用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 暴法,尝试解决这一难题。他召开了一种能 让头脑卷起风暴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不 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必须遵守以下 原则:
规则 ◎禁止批评别人的意见; ◎提倡自由思考,天马行空、异想天开,越新奇越好; ◎观点意见越多越好; ◎引发联想,补充完善。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决策
决策概述 决策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决策的概念和制定过程。 2、重点掌握决策的方法。
在生活中寻找“决策”的痕迹
人生无时不刻在面临选择,面临决策。 如: 1、每天都要考虑的人生三大难题:早上穿什么?中午吃什 么?晚上干什么? 2、高考中的选校选专业: 著名高校差专业 ~ 一般高校好专业 3、 职场中的跳槽: 难道只是一个简单的换换环境? 4、有人用“阴阳五行”和“风水”来预测股市涨跌 5、女生常爱说:“我最相信我的直觉和第六感觉” 6、男生常爱说:“打赌,我敢保证”。 但是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决策科学吗?正确吗?
三、决策的类型
决策
按决策
时间长短
按决策
重要性
按决策
主体分
按重复
程度分
按决策的
条件
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
个人决策 集体决策
程序型 非程序型
确定型 风险型 不确定型
案 例
有一个探险者在沙漠里行走,水越来越 少。他舔了舔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一丝绝望 油然而生。他只剩一壶水了,而这壶水只能维 持他三天的生命。他必须尽快找到水源。 当他筋疲力尽时,终于在一堵残破的石墙 后,发现一口压力井。他兴奋极了,奔过去压 水,却一无所获。他失望透顶,正要离开,却 发现断墙上写着一行字:先倒一壶水进去,才 能打上水来。
环境规划与管理之环境决策方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之环境决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4ae69a0b1c59eef9c7b465.png)
ɑ系数准则收益=0.6 ×该方案最大收益+(1-0.6) ×该方案最小收益
某工厂污染控制方案按ɑ系数准则决策表
自然状态
污染控制方案
自然状态 污染控制方案
新建 扩建 购买 排污权
新建 扩建
高情景 中情景 低情景
600 250 100 50 200 100 -200 -100 100
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是指对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阶段活动 构成的过程。
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目标是要达到活动过程的总体效果最 优。各阶段有机联系,本阶段决策的执行会影响下一阶段的 决策,以致影响总体。决策这不仅考虑本阶段最优,还应考 虑全局最优。
例子:生产与存储问题;投资决策;设备更新;
最短路线问题
1.4
x1、x2 0
使得 z 1000x1 800x2 最小。
3.2 非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
非线性规划: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 变量的非线性函数。
max(min) f (x)
gi
(
x)
0
i 1, 2, , m
求解方法:解析法; 数值法(梯度法, 拉格朗日乘子法)
1 决策学
决策学的发展 定性决策向定量决策发展 ——系统工程学、仿真技术、预测学,当代新数学(如运筹学、
博弈论、排队论、对策论、模糊数学等)引进决策与管理活 动中才能为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奠定可能性的基础。 单目标向多目标综合发展 ——关于山西煤炭基地的开发建设如何决策?
目标:煤产量;资金;土地占用;环境破坏;是否建坑口 电站;供电还是供煤等。
水处理设施进行改建,提出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在原有基 础上增加污水处理厂(新建);另一个方案是在原有基础上 对现有设施进行扩建(扩建)。新建污水处理厂需要投资 500万元,扩建污水处理厂需要投资300万元。两个方案的 每年损益值及自然状态的概率如表所示,试对两种方案进行 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27
27
1、个人判断法
依靠专家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状况 作出专家个人的判断。 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智 能结构”的效用,充分利用个人的创造能力。 对被征求意见的专家来说,不受外界环境的 影响,没有心理上的压力。 但是,个人判断预测法容易受到专家个人智 能结构的限制,即受到专家的知识广度、资料占 有程度以及对预测对象兴趣大小等因素的限制, 难免带有片面性。 2013-8-27 28
3、进行预测计算
将收集到的环境信息以及有关的数据资料代入所建 立的环境预测模型中计算,求出初步的环境预测结果。 4、检验预测结果
环境预测的初步结果,往往不可能十分精确,因此, 还需要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检验,以确定其可信程度。 如果误差太大则需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决定是否要 对模型进行修改,重新计算,或者是对预测结果作必要 的调整。
2013-8-27
20
(三)E.捷恩茨分类法
1、直观型预测
主要依靠人的经验、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预测。如前景 方案法、头脑风暴法、特尔斐法等。
2、探索型预测
假定事物的未来仍按照事物过去的发展趋势发展,在现有知 识基础上探索事物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如历史类比法、趋势外推 法、分析模型法等。 3、规范型预测 又称定标型预测,是把社会需要的目标作为约束条件来预测 达到目标的时间、途径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案。如相关树 法、网络分析法、形态模型法以及各种模拟法等。
2013-8-27 10
(二)信息收集与分析阶段
1、收集预测信息资料
进行环境预测必须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的数 据,因此在明确任务之后,必须围绕环境预测目 标,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资料来源必 须明确、可靠。
2013-8-27
11
2、信息资料的分析检验
由于资料和情报是预测的基础,因此数据、资料中必须
国民环境伦理、道德、意识的发展变化
国民经济规模、结构、布局的发展变化
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发展变化
能源利用规模、结构、效率的发展变化。
2013-8-27 23
环境预测的内容
2.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预测基础:
污染治理技术、工艺、设备的发展变化
污染控制法律、规范、标准的发展变化
度及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而只有进行科学的预测,才能找出答案
并做出行之有效的决策。
2013-8-27
2
一、环境预测的概念 预测: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做出估计和推断。或对发展变化事物的未来作出 科学的分析。 环境管理活动中,需要不断分析形势、了解 情况、估计后果,也就是说,都需要预测。 为了使环境管理有效,首先需要正确地确定决 策目标和管理方案。而这都要以正确的环境预测 结果为前提,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使制定 的方案具备可达性。
2、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是依靠历史统计数据,在定性分 析的基础上构造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
按照预测的数学表现形式:定值预测和区间预测。 不靠人的主观判断,而是依靠数据,计算结果比定 性分析具体和精确得多。
分为约束外推法、模拟模型定量预测。
3、综合预测方法
综合预测方法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综合。
第六章 环境预测与决策
第一节 环境预测 第二节 环境管理中的决策
2013-8-27
1
第一节 环境预测
预知未来是人类历来的愿望,人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
境的许多问题都很关心,如世界人口剧增,但地球上生产的粮食最
多能养活多少人?石油、煤炭等资源还能开采多少年?一旦这些能
源枯竭该怎么办?大气污染、水污染、森林采伐过度等等都会给人 类生存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迫切希望知道这些问题的影响程
2013-8-27
25
环境预测的内容
4.环境质量和污染预测
预测基础:
污染源分布及其排放方式的变化趋势
环境质量保护等级和范围的变化趋势
环境消纳污染物的影响参数变化趋势
5.环境经济损益预测 预测基础: 环境损害费用随环保观念的变化趋势 污染治理成本随技术进步的变化趋势
因此,广泛收集完整准确的内外部信息并加以系统分析 和整理是科学预测的重要前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 2013-8-27 12 是信息的来源。
(三)预测分析阶段
1、选择预测方法 主要根据环境过程的特点、资料的占有情况、预测 目的所要求的精确程度以及进行预测的人力、时间和费 用限制等情况,正确选择可行的预测方法。
2013-8-27 3
环境预测是依据调查或监测所获得的历史资 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对环境未来的发展 趋势进行的估计和推测,为提出防止环境进一步 恶化和改善环境的对策提供依据。 环境预测的好坏取决于人们对环境信息掌握 的程度及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等因素。
2013-8-27
4
二、环境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2013-8-27 26
五、环境预测中常用的定性预测方法
(一)专家评估法
以专家为取得信息的源泉,组织各有关领域 的专家,运用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预测对象的 过去和现在进行综合分析,对发展远景作出推断。 最大优点:在缺乏足够数据资料的情况下, 可以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定量估计。 个人判断、专家会议和头脑风暴法。
如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事物发展的 各种可能性及其产生的后果等。
这类方法的共同点主要是依靠预测人员的经验和逻辑推理, 而不是靠历史数据进行数值计算。但它又不同于凭主观直觉作出 预言的方法,而是充分利用新获取的信息,将集体的意见按照一 定的程度集中起来形成的。
2013-8-27 18
环境预测的目的就是为环境决策系统提供所 必需的未来信息,并保证这种未来信息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不同类型的环境预测,其目的意义也不相同。
2013-8-27
5
(一)区域环境预测
区域环境预测是对某一区域内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 它对于描绘某一区域未来的环境状况,指导经济活动和 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也将为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013-8-27 30
可以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 两种: ①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根据一定规则,通过共同讨 论具体问题,发挥宏观智能结构的集体效应,进 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专家集体评估、预测的 方法。 ②质疑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同时召开两个专家会议, 集体产生设想的方法。第一个会议完全遵循直接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而第二个会议则是对第一个 会议提出的设想进行质疑。
2013-8-27 21
4、反馈型预测
是将探索型预测与规范型预测综合运用。从现时出 发推向未来,又从未来需要出发回溯至现时,使现时与 未来处于一个不断相互反馈的统一系统之中。
2013-8-27
22
环境预测的内容
1.污染物发生量预测
预测基础:
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的发展变化趋势
2013-8-27 31
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 题通过客观的连续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 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军事预测和民用预测中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美国国防部在制订长 远科技规划时,曾邀请了50名专家采用头脑风暴 法举行了两周会议。参加者的任务是对事先提出 的长远科技规划提出异议。通过讨论,得到—个 使原规划文件变为协调一致的报告。原规划文件 中,只有25—30%的意见得到保留。
包含可以反映预测对象的特性和变动倾向的信息。一方面要 尽可能将有关原始资料收集完整;另一方面又要对资料进行 加工整理、分析和选择,剔除非正常因素的干扰,对各相关 因素进行测定和调整。
一般地说,外部信息是系统运动、变化、发展的条件; 内部信息是系统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据。 预测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内、外信息的完 整性和准确性。
2、建立预测模型
环境预测模型是在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质 量影响的客观基础上建立的。它应该能够反映预测对象 的基本特征与经济、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能够较准确 地反映该预测对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制约关系。 因此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正确与否,是预测结果准确与否 2013-8-27 13 的关键。
1、确定预测目的和任务
按照环境决策管理的需要,确定预测对象、预测目 的与具体任务是进行预测的前提。 要求: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2、确定预测时间 3、制定预测计划
根据预测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规定预测的时间期限。
预测计划是预测目的的具体化,规划预测的具体工 作,如安排预测人员、预测期限、预测经费、情报获取 的途径等。
2013-8-27 19
(二)根据预测方法的原理分类
1、直观法
即定性预测方法 2、因果型预测方法 用相关性原理来分析预测对象与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以 此关系构造模型进行预测。如投入产出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和系 统动力学预测法。 3、趋势外推预测方法 趋势外推预测方法是利用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统计数据资 料,寻找出其变化趋势,并据此趋势推测其未来状态。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增长曲线预测法。
2013-8-27
14
(四)输出预测结果 1、输出预测结果
当预测结果满足精确度要求后,可将预测的 结果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