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决策建议稿(修改定稿最后稿)
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决策建议稿(修改定稿最后稿)
决策建议稿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建议内容提要:在推动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找准对策。
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进一步贯彻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宁波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研发。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机制与投融资体系建设,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两化融合的金融资本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4)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和引进机制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新型市场主体;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制造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十二五”时期,宁波以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和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我们的调研来看,加快我市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既要在面上推进各项工作,即进一步贯彻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又要在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研发服务支撑制造业发展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宁波制造业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宁波市信息化和工业化逐步融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较弱。
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是要求制造业、软件业、研发服务业等产业部门的合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多,对工作协调要求较高,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部门实施。
但目前我市没有一个贯彻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领导部门,在经费来源上主要依靠工业企业科技专项经费投入,经费总额和增长幅度都较小。
两化融合转型升级途径和建议
转 型 升 级
制造模式转型 制造过程转型 制造产品升级 产业价值链升级
低端
高端
30
二、明确深度融合重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装备类产业,重点推进 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产品的融合,增强装备产品的性能与功 能;构建高端装备产品的研发创新平台,提升产品自主创新 能力;推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催生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 展模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来源:宁夏小巨人
关闭所有指示灯 表示设备处于手 动调整状态
14
途径3: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变
美国CARQUEST公司基于RFID
的配送中心管理系统投入运行,使 接受和整合定单的准确率提高了53 %,库存精确度达到99.9%
丰田汽车实现基于RFID的供应 链上汽车零部件的跟踪,及时准 确地获取关键零部件的详细信息。
促进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12
途径3: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变 智能控制中心
13
途径3: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变
生产状态智能控制:厂房中的加工设备在计算机屏幕上变成了图 标,工作状态一目了然。
绿色指示 灯代表自 动运行中
红色指示 灯代表设 备发生了 报警
黄色指示 灯代表设 备处于等 待状态
洋工程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 点领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加速推动从中 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节能环保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要求制造 业能够为其提供高效率、高精 度、环境友好型和能源节约型 的装备和产品。
两化融合发言稿
两化融合发言稿导语: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
两化融合也是物联网4大技术的组成部分和应用领域之一。
两化融合发言稿一、企业基本情况红豆集团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江苏省唯一一家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红豆集团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是唯一一家由中组部发文号召全国企事业单位学习的民营企业党组织。
XX 年集团产销435亿元,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57位。
多年来,红豆集团荣获国家级荣誉500多项。
XX年3月,“红豆”品牌荣获中国服装行业最高殊荣成就大奖。
XX 年4月,红豆成为国内首家通过“CSC9000T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
红豆集团因其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取得的优异成绩,获得“XX度全国纺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
XX 年11月,红豆集团获得“CCTV中国年度品牌”。
XX年5月,红豆集团技术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较少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
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XX年底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二、企业两化融合现状1、集团采购的商用信息化系统,包括金算盘财务系统、九恒星资金系统、百胜ERP系统、富勒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优洛克门店督导系统、金蝶人力资源系统、万户OA系统、统一通信RTX系统等。
2、由集团开发部自主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包括用于橡胶轮胎生产线生产(MES)和ERP管理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用于纺织服装供应商查询进销存以及日销量的供应商查询系统、用于集团员工工作日志的提交查询和管理系统的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统一通信RTX的手机客户端、集团招投标管理的招投标系统等,应用了生产、排成等系统。
3、由集团各二级公司各自负责的管理销售平台,包括红豆电信的联通转售业务、红豆商城的服装网销的电子商务平台、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的面料交易平台等。
三、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情况已与南京慧德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12月初确定协助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两化融合贯标标准的咨询公司。
装备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难点与应对策略
装备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难点与应对策略两化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透明化;提升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
一、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现状由于企业需求牵引、政府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取得了显著成绩。
单项应用非常普遍,部分企业实现综合集成,少数企业实现协同创新。
出现了一批应用示范企业。
1、在产品研发方面,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实现了二维设计(甩图板工程),部分企业实现了三维建模,CAE/CAPP/PLM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提高了产品研发设计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2、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部门级的应用非常普遍,综合集成应用成果显著。
推动了企业管理变革,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3、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取得初步成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两化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透明化;提升了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
二、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难点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成果显著,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难点主要如下:1、产品结构复杂。
一台电站汽轮机有上万种零部件,一台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有几千种零部件,一般工厂有上万种原材料和外购配套件。
如此众多物料的采购、生产、库存的计划和控制是非常困难的。
2、生产工艺复杂。
一个零件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车间,在制品要在车间之间及车间内部多台机床上流动。
如何安排车间作业计划,合理利用资源,保证准时交货也是很困难的。
3、生产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
在装备制造业中根据生产批量、生产组织的不同,分为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大批量流水生产、大规模定制、修理和再制造。
不同生产类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模式不同,甚至还存在多种模式的混合。
4、生产车间类型不同,管理模式不同。
装备制造业的车间有铸、锻、铆焊、机械加工、装配、热处理、表面处理。
我市反映推进两化融合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我市反映推进两化融合存在的困难问题及
建议
近日,我市就推进两化融合存在的困难问题展开座谈,同时对部分县区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现将目前企业两化融合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综述如下。
一、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信息化相关人才短缺企业发展面临制约。
部分企业虽有IT部门及专业人员,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几乎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
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需要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近半年时间未招聘到合适的,同时积极开展与高校合作,但是尚未找到合适单位进行合作,对推进人工智能平台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
在调查的120家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反映,当前既懂行业生产又懂企业信息管理的人才十分匮乏,绝大多数企业尚未设立CIO(首席信息官),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复合性人才不仅较少,而且难以引进、也留不住。
(二)信息化建设投入大企业资金压力较重。
调查显示,。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作建议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工作建议一、理念转变方面。
1. 打破行业偏见。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小伙伴们啊,咱得抛弃那种“你是搞生产的,我是搞服务的,咱俩井水不犯河水”的老观念。
就像两个邻居,以前各自过各自的,现在得互相串串门,发现彼此的好。
比如说,制造业的人不能觉得服务业就是“伺候人”的,服务业的人也别觉得制造业就是又脏又累的大工厂。
大家得认识到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就像流行的跨界合作一样酷。
2. 培养融合意识。
企业的老板们得带头,在公司里多搞搞培训或者分享会。
请一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成功的企业来分享经验,讲讲他们是怎么从互相看不顺眼到合作共赢的。
也可以在公司内部搞一些小比赛,让员工们想办法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元素结合起来,提出新的点子。
就像搞创意大赛一样,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小奖品,像电影票或者小零食啥的,这样大家就会更积极地去思考融合的事儿啦。
二、人才培养方面。
1. 跨学科教育。
咱们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可得跟上趟儿啊。
现在的教育太“专一”了,学制造的就只懂机器,学服务的就只懂待人接物。
得搞一些跨学科的课程,让学制造的也学学服务营销,知道怎么把产品更好地卖出去,还得学学客户关系管理,明白客户的需求到底是啥。
学服务的呢,也得了解一些制造业的基础知识,像生产流程、产品质量控制这些。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像是全能选手,到了企业里就能轻松玩转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工作。
2. 在职人才提升。
企业里已经工作的员工也不能落下。
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内部的培训课程,或者送他们去外面参加一些短期的进修班。
一个在制造业干了多年的老员工,如果能学习到现代服务业的数字化营销手段,那他回到企业就能给产品推广带来新的思路。
而且这种在职培训可以和员工的晋升挂钩,要是员工在融合知识学习上表现好,就有更多的升职加薪机会,这样大家肯定都愿意学。
三、技术创新方面。
1. 数字化转型共享。
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在搞数字化,可不能各搞各的。
制造业有很多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像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服务业可以借鉴一下,用来管理自己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难点及措施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难点及措施现在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这块事儿,听着挺高大上的,但一说到具体操作呢,不少企业主就头疼了。
这就像是拿到了一个复杂的菜谱,光看步骤就让人想打退堂鼓。
实际上呢,“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它好比是“智慧”与“力量”携手的过程,通俗点说,就是在工厂里加点高科技,让生产更聪明、更高效。
但要把这一套标准贯穿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可没那么容易。
尤其是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做起来真的不容易。
要不是因为“提升生产力”和“减少成本”这俩好处太诱人,估计他们也不愿意冒这股风险。
最麻烦的地方,得说是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有人觉得自己已经很“聪明”了,靠着老一套的管理模式,也能在市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可是,等到要进行“两化融合”标准化管理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跟现代化企业的差距,简直能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信息化管理不是买个软件,安个系统就完事儿,这背后有一大堆细致的流程和规范。
其实吧,说白了就是你必须得把企业从上到下都打个“信息化”针,没人可以掉队,否则就是“拖后腿”。
这就好像班级里有一个人不交作业,整个班级就得跟着一起罚站一样,特别尴尬。
再说了,不少企业的人员结构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
很多人还停留在“做事靠经验”的阶段,技术层面上的人手又不够。
有时候你说要让他们学习新的系统,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这不是白费劲儿吗?我们这样干,不也挺好吗?”你这么一说,人家就开始琢磨:“这系统难道真有这么神奇?”直到试过才发现,真不是“空穴来风”,就是有些东西,看似简单,但你不跟上时代的步伐,真的是寸步难行。
很多企业要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填补这些技能上的空缺,要么就要靠引进外部专业团队,要么就得培训自己的员工,结果就是“人力”又成了一个大难题。
话说回来,企业想要做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那绝对不只是一纸文件那么简单。
它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变革,光靠“表面功夫”可不行。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决定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6.23•【字号】•【施行日期】2017.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决定(2017年6月23日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作的报告。
会议认为,宁波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制造业基础扎实,体系门类齐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我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
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创新活力足、质量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增强“名城名都”建设发展动能。
为此,会议就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作出如下决定:一、坚定先进制造业发展理念。
制造业是宁波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战场。
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大抓实体、大兴实业”的鲜明导向,按照“对标国际、领先全国、辐射区域”的目标定位,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立足我市制造业发展的机制优势、基础优势和产业优势,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力争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智能经济发展先进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走宁波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和服务化发展。
关于加快推进宁波市鄞州区都市工业发展的建议
36
2018年 第s期
怒 I
一 {
JLI 。
高 于 3%,亩 均 产 值 分 别 高 达 约 体 长 期 处 于观 望 投资 的窘境 。二 是 州 区工 业经 济 发展新 动 能 。
1.8亿 元 、4300万 元 、2000万 元 、 1300万 元 、 1600万 元 、 1600万 元 、 1400万 元 。 从 发 展 条 件 看 , 目前 鄞 州 区工 业 块状 发 展布 局 已 基
少 25家 。 另 据 工 商 部 门 2017年 数
鄞 州 依 靠工 业 起 家 ,工 业起 而城 市 兴 一 直 以来 ,丁 、【【,在经 济 发 展进 程 中扮 演 着重 要 角 色 ,发 了关键f1 用 2008—201 2年是工 业 经 济 发展 il圭快 的时期 ,工业 增加 值 年 均 增 长 15.6 为经 济 健 康 发 展 注 入 了强 劲动 力 但 近 年 来 ,区工 业 发展 与 城市 发 展之 间的 矛盾 愈 演 愈 烈 ,新 增 : l,用地 大 多 用来 发 展 服 务 业干【】建设 城 市 配套 设 施 ,_T业 发展 后劲 不 足 问题 日益 Jl1 。从增
要课题。为此 ,区政协专 门就鄞' /t、l 区都市工业发展开展调研 ,并根据 实际 ,提出了在鄞州中心城区范 围 内发 展 具有 用 地集 约 化 、产 业绿 色
能商用空调项 目和盛光包装汽车轮 毂项 目,落地在鄞 『、IcE业园区和经 济开 发 区 。从 存 量 来看 ,工 业企 业 外迁 多 。 由于 城市 开发 、产业 转 型 、用工成 本攀升 、再投资空间受
想 ;首南 、下应等地探索在中心城 区再 建 工 业 园 区 ,但 规 划 一 直 未能 获批 。2017年 ,N' J'I、l区新开工建设 的千 万 以上 工业投 资项 目仅有 1O 个 ,其 中亿元 以上项 目仅 3个 ,分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两化”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已充分证明,中国只有采取“两化”融合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在发展环境、需求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使中国不能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进入信息化社会。
虽然中国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尚处在工业化中级阶段,但制造业、加工工业门类齐全,在国际市场份额高,新型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同时,中国的IT产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信息产业的规模均已超越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特别是通信产业的规模与市场份额,在全球举世瞩目。
因此,有充分的条件将信息化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引入到不同的工业部门、工业企业,不需要等待国家整体完成工业化后再启动信息化。
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工业化技术结合起来,用一个阶段完成两个阶段的任务,不经过一个完整的传统工业化阶段而是一个传统工业化与现代信息化交互作用的阶段而进入信息化社会。
因此,我们国家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融合的问题,而是如何融合、融合的切入点及其扩散路径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也正是当前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问题。
对于“两化”融合的大环境和产业基础,有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要把握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水平,以“两化”融合在发展中国家体系内获得跨越式发展,并快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要充分考虑中国工业化程度,选择最有效的融合路径。
要防止“两化”融合发展中的“一刀切”,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社会经济的开放程度,对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地区,还需特别考虑其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外贸依存度越高,对“两化”融合的要求就越高。
要充分认识建立“两化”融合政策机制、监管机制和创新机制的重要性,率先做好相关的立法工作。
要把建立统一、开放的应用平台和操作平台作为融合信息技术及业务的发展目标,结合中国国情,把技术集成的优势充分运用到融合业务领域,率先改善通信信息领域的融合环境。
要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和企业科技投入力度,强化专业人才的素质及储备。
宁波信息化与工化融合十二规划终稿
宁波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二五”专项规划(送审稿)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大学软件学院二〇一一年五月目录一、现实基础 (2)(一)发展现状 (2)(二)存在问题 (4)二、发展环境和趋势 (7)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13)(一)主要任务 (13)(二)重点工程 (16)五、保障措施 (19)附录1:主要指标目标 (21)附录2:重点项目列表 (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即“两化融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信息化通过工业化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同时带动工业转型升级。
正确把握和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加快宁波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有力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大力提升宁波的国际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快速,信息技术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效促进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本规划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宁波市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是指导我市工业化与信息融合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现实基础(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区域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水平均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信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稳步上升。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两化融合实施难题解决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两化融合实施难题解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两化融合(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实施两化融合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企业在此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难题。
本文将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两化融合实施的难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人员素质和培训问题人员素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两化融合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然而,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普遍有限,缺乏足够的数字化思维和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模技术变革需要的IT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企业往往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信息化技术素质和应用能力。
企业可以组织内部培训班或外部培训,引入专业教师或顾问,帮助员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技术。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或设立专门的科研团队,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技术整合和系统升级问题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常常需要整合各种信息系统和技术平台。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技术异构性,企业往往面临技术整合的困难。
此外,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更新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新的技术和系统的引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同时也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技术整合和系统升级计划,根据现有系统和技术的情况,有序地进行整合和升级。
其次,企业可以选择一些成熟的信息系统集成商或IT服务提供商,借助其专业技术和经验,帮助企业进行系统整合和升级。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引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实现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
三、管理体制和组织变革问题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地进行变革和调整。
然而,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困难和阻力。
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
为了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包括财税优惠、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
要加强对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政府的支持政策,从而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的号召。
二、提升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企业应该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现有技术,并引进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技术。
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数字化生产体系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数字化生产体系,将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生产模式。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监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改革,还需要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企业应该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要加强产业联盟的建设,促进产业链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
五、培育数字化转型的人才队伍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企业应该加大对数字化转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政府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两化问题研讨发言材料
两化问题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来自XX公司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起讨论两化问题。
两化问题指的是我国制造业向“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转型升级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在我看来,两化问题不仅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首先,两化问题在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推动制造业实现“升级换代”。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组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等,从而使制造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因此,解决两化问题对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认为解决两化问题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两化融合。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加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其次,企业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信息技术。
企业要加强研发能力、培养研发人才,通过自主创新,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进程。
此外,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局面。
最后,我想谈谈两化问题的挑战与机遇。
解决两化问题必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换代频繁、技术门槛高等。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挑战中蕴含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推动两化融合。
同时,两化问题的解决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
总之,两化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企业以及各界人士都应该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两化融合进程。
通过制定有力的政策、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我们相信两化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助力我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考练笔:请你以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宁波制造转型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文,800字左右。
公考练笔:请你以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宁波制造转型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对策文,800字左右。
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宁波制造转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宁波制造业正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赋能制造业转型。
本文将探讨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宁波制造业转型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意义1. 加快生产效率:数字技术可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
2. 提升产品质量:数字技术可用于产品设计、制造、质量检测等环节,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需求。
3. 创新经济增长点: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为宁波制造业提供创新动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 拓展市场和销售渠道:数字化转型可以为宁波制造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和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对策1. 增强数字化意识:宁波制造业企业应增强数字化意识,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并制定相关发展战略。
2. 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数字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
3. 建设数字化生产线:企业可以建设数字化生产线,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
4. 加强供应链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视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5. 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借助数字技术,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6.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企业应加强对数据的保护,确保数据安全,并制定相关的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7. 建立合作联盟:宁波制造业企业可以建立数字化转型合作联盟,共享资源和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8. 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水平:加大对数字技术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储备。
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
信息交换
EC 网关 一对多 EDI 网关 一对一
企业外联网
引自张曙教授
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重点之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绿色制造、节能减排
23
大力推行绿色制造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全寿命周期的环境管理体系
绿色设计和产品
绿色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与转换
绿色加工制造
绿色包装
产品的绿色再生(维修、拆卸、回用、处置)
3
信息化的内涵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 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 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 历史进程。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4
工业化的内涵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工业化是人类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定历史 阶段,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工 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壮大的过程。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年份
1995 1997 1999 2001 2004
单位:%
服务为独立的 服务为产品的 必要的、附加
业务
重要组成
业务
24
66
10
27
65
8
32
60
8
41
52
8
38
54
8
注:调查在180家左右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进行
39
蒂森克虏伯集团服务收入近1/3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19
未来的制造模式
小批量 多品种 质量高 成本低 研发期短 生产柔性 环境友好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专家委员会
20
宁波市制造业发展提案
宁波市制造业发展提案一、背景介绍宁波市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繁荣经济的城市。
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宁波市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宁波市的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促进宁波市制造业的发展,制定一份全面的发展提案势在必行。
二、当前形势分析2.1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1.人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宁波市的制造业面临着企业成本增加的压力,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2.技术创新不足:宁波市的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3.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制造业企业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宁波市制造业的形象和发展。
2.2 制造业面临的机遇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升级,宁波市的制造业有机会满足更多的市场需求,实现增长。
2.产业升级转型:宁波市可以通过推动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加强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宁波市的制造业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会。
三、发展策略3.1 创新驱动发展1.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提升宁波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2.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实现从”Made inNingbo”到”Created in Ningbo”的转变。
3.2 优化产业结构1.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宁波市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方向发展。
2.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宁波市制造业的竞争力。
3.3 环保发展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制造业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2.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4 人才培养1.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宁波市制造业的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建议稿
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
在推动宁波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找准对策。
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贯彻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宁波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深化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研发。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机制与投融资体系建设,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两化融合的金融资本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4)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和引进机制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新型市场主体;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制造业与信息产业融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制造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十二五”时期,宁波以加快创建智慧城市和推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在智慧城市建设、
产业结构优化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我市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我市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和我们的调研来看,加快我市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既要在面上推进各项工作,即进一步贯彻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又要在点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研发服务支撑制造业发展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宁波制造业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宁波市信息化和工业化逐步融合,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两化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较弱。
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是要求制造业、软件业、研发服务业等产业部门的合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多,对工作协调要求较高,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部门实施。
但目前我市没有一个贯彻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领导部门,在经费来源上主要依靠工业企业科技专项经费投入,经费总额和增长幅度都较小。
二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不高。
宁波经济中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占相当比重,这些企业是宁波推进“两化融合”的主战场,而部分国有企业利用信息化加强管理的意识薄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机制不健全且能力不强,大部分企业还未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没有有效使用信息化技术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
三是信息服务业的配套能力不强。
“两化融合”需要技术创新和大量的投资,企业需要信息服务业市场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从而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
虽然经过几年的迅猛发展,信息服务业已成为宁波市的支柱产业,但宁波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软件企业,许多行业的工业设计研发软件和自动化软件都需要进口或在进口的基础上二次开发。
信息服务业配套能力的不足大大制约了宁波“两化融合”发展。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不力。
全市信息产业人才不足,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及领军人才缺乏,大部分负责企业信息管理的人员在思想观念、管理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在专业设计人才方面,工业设计高级人才严重不足,设计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
人才流失严重,本地公司多年培养的优秀人才流失到苏南、上海、杭州等地。
此外,我市信息化人才工作还存在着人才创业平台不够宽、培育能力比较薄弱、人才环境尚需优化等方面的不足。
二、宁波推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加大市场主体建设力度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努力形成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形成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良好环境。
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合理调配和利用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代服务业、智慧城市建设等专项资金,加大力度扶持我市“两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应用项目培育和引进,对技术引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树立行业标杆、专项示范的企业给予相关政策优先扶持和
表彰奖励。
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和引进机制。
有重点地选择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具有技术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给予用房用地、设备采购、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补贴,给予政府优先采购服务、税费优惠等政策保障,培育形成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知名度高、效益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优势市场主体。
引导和扶持推动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鼓励大中型企业研发应用先进制造模式。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充分利用良好的教育资源,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重点行业人员信息化技能水平,提高科研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
加快建设产业专业人才档案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向我市新兴制造业和传统优势制造业集聚。
建立健全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与本地企业、园区、社会培训机构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在国内外人才密集或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设立合作研发机构,柔性引进“外脑”。
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学研创新联盟、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
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推进建立与新兴制造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产学研创新联盟。
依托行业龙头
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三)加强两化融合支撑环境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推动两化融合发展的多元投融资体系,积极发展科技金融,充分发挥金融资本作为引导科技进入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和智慧产业。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合智慧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创新发展新型金融服务,重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集成软件和设备研发、智慧产业基地建设、智慧企业培育、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
重点扶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研发流程和工艺流程效率,大力应用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虚拟制造(VM)等,以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
大力推进三维CAD的应用,提升企业的设计能力、设计水平和产品的价值,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进一步推广先进制造技术,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四)着力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服务支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与创意、信息网络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检验检测技术、技术咨询和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
培育发展技术市场,重点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着力推进研发总部建设,加快推进宁波工业研究院、研发园区、和丰创意广场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和培育研发总部,进一步强化高
校、科研院所对新兴产业培育、经济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服务和支撑。
加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扶持和引导,实现创新技术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共享,弥补单个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
积极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积极培育优势企业群体。
加紧布局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产业优势,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