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_课件
3~5 min )→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 根尖分生区 的 细胞,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不同分裂期的 细胞。) 2.解离: 使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 漂洗: 洗去根尖多余的解离液利于染色 。 染色剂:质量浓度为0.01 g/mL龙胆紫溶液或0.02 g/mL 醋酸洋红溶液 。 染色: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便于观察 。
解析:把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首先根据图 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确定各个时期及其变化顺序是3是间 期,2是前期,1是中期,5是后期,4是末期,然后再根据图回 答问题。 答案:(1)分裂间 3 (2)前、中、后 2、1、5 (3)末 4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下一个细胞周期或间 (5)亲、子代细胞核内DNA含量和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6)
每一时期的细胞数 × 计数的细胞总数 。 答案:C
2.一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
由边缘到中间颜色越来越浅,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
的是( )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未漂洗
答案:B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 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 分裂过程 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时 间最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前期、中期与后期的染色体数不 相等;赤道板不是一个实体结构,显微镜下不可能看见;在该 实验中,细胞已死亡。 答案:B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第2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苏教版必修1
内容
①变量的确定是否准确;②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有无对照实验;④对照组的数量是否合理;⑤无 关变量的处理是否符合等量原则
①材料的选择是否恰当;②药品的选择是否合理, 浓度是否符合要求;③给定的仪器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 ①顺序是否合理;②步骤是否完整;③操作是否具 条件 体;④是否利用了题目给定的材料用具
3.制片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分生区细胞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5.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将分生区细
胞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
1.实验材料:洋葱或大蒜的 根尖分生区 细胞。
2.实验用到的试剂及作用:
(1)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 , 作用是使细胞分离 。
复习课件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第2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苏教版必修1
2021/4/17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一节第2课时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 件苏教版必修1
第 2 课时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解离液是由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 数为 95%的乙醇组成的,作用是固定并使细 胞分离。
2.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能够使染色质(体) 染成深色。
倍,因此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洋葱是高等植物没有
中心体;观察的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不可能观察到某一细胞由
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的过程。,错误的是
A.解离是为了将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D )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C.用龙胆紫溶液处理是为了使染色体着色
20
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苏教版必修1
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显微镜观察
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处 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
绘制细胞分裂图谱
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分裂图谱,标注各 个时期的特点。
实验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实验操作要轻柔,避免 损坏细胞。
观察时要细心,注意区 分不同时期的细胞特点。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 器材清洗干净,并妥善 存放。
注意安全,避免试剂对 皮肤和眼睛的刺激。
[2] 王金发.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 张丽华.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19, 55(3): 345-352.
扩展阅读
[4] 王晓梅.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 动态变化[J]. 生物学通报, 2017, 52(10): 16-19.
实验结果还表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是细胞分裂的关键环节, 对维持遗传稳定性和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们还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运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有 关,这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06
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01
02
03
[1] 李志勇. 植物学实验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载玻片和盖玻片
用于放置根尖细胞,以 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设备
01
02
03
04
显微镜
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
酒精灯
用于加热盐酸酒精混合液,进 行解离操作。
镊子
用于夹取根尖细胞,放置在载 玻片上。
烧杯和量筒
用于配制实验所需的解离液和 染色液。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1、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分生区的细胞,如:根尖、茎尖(顶芽生长点)等。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规律性动态变化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由于在细胞分裂期,细胞中发生着染色体的有规律的变化,又将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观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4、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特点可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二、实验目的1、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会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三、材料用具洋葱(可以用蒜、葱、蚕豆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
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四、方法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课前的3—4d,取洋葱一个,注意:洋葱要选择底盘大,避免用新采收的洋葱;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不要削掉“根芽”。
放在广口瓶或烧杯上,瓶内装满清水,放置在光照处。
注意每天换水1—2次,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
待根长到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细胞有丝分裂 46张ppt
2 条染色体 ___ 0 条姐妹染色单体 ___ 2 个 DNA ___
注意:染色体数 = 着丝点数 DNA数 = 线条数 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假定某生物体中一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的含量为 2N,填写下表:
间期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单体数目
前期
2N 4N 4N 4N 4N
人的肝细胞 人的宫颈癌细胞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90%-95% 占______________ ;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 蛋白质的合成 , _________________ 和有关______________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
末期 后期 中 期 前 期 子细 分胞
期
裂
分
裂 间 期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小时)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 细 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之前。 15.3 2.0 17.3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
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13.5 21 20.5
1.8 1 1.5
15.3 22 22
2、染色体形态稳定、 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1、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2、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 胞两极运动。
两条一模一样的 染色体
细胞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 形态、数目完全相同,与亲 代染色体也相同。
1、染色体形成染色质
2、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 膜、核仁,形成新的细胞核。
1、连续分裂的细胞
A
B a b c d
细胞周期是:a+b或c+d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6章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及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
4 ∶ 2 ∶ 4→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
核 DNA 数 ∶ 染色体 前期、中期(图甲)
数 ∶ 染色单体数 =
4 ∶ 4 ∶ 0→后期、末期(图乙)
2 ∶ 2 ∶ 0→间期(染色体复制前)(图丙)
【视角应用】
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解析 (1)图1中AD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
生长。(2)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变为1,其形成的原因是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图3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
个DNA分子,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处于图1中的FG段。(3)图2细胞中的染色
甲紫 溶液,旧称龙胆紫溶液)着色。
并非pH大于7,是指阳离子染料
2.实验步骤
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 d,将一个洋葱放在装满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
底部接触到水面,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 cm
盐酸
酒精
相互分离开来
↓
装片制作
3~5 min
软化
药液
甲紫
装片制作
↓
观察
先低倍镜:根据细胞特点找到
间越长。
结论语句 辨一辨
(1)(2021全国乙,T2B)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甲紫溶液
使其着色。( √ )
(2)选定某个特定细胞可观察它的整个连续分裂过程。( × )
(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染色。
( × )
(4)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甲紫溶液染色创造了酸性环境。( × )
绘图
细胞
高中生物《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PPT课件
4.结合上表,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又是怎样的?请绘出。
答案:如图所示
5.结合上表,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 的 DNA 含量变化图解,请分析:
(1)AB 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BC 段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吗? (3)CD 段表示什么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DNA 分子的复制。 (2)是。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每 条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 DNA 分子。
变化有多种形式,如表格、曲线、柱状图等。
1.表格形式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0
0
DNA 分子数 2N→4N 4N 4N 4N 2N
2.曲线图形式 (1)纵坐标是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分子的数量
A→B 是 DNA 复制的结果,C→D 是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的结 果,E→F 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
3.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高等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 壁,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 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4.(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及作用有何异同?
(2)无丝分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吗?两个子细 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吗?
末期 细胞板 扩展形成细胞壁, 分割细胞
细胞膜 由中部向内凹陷, 缢裂细胞
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 染色体 ,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 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 性。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学习目标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体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这个过程,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色,便于观察。
三、材料用具洋葱,显微镜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
或洋葱根尖、蚕豆根尖、蛔虫受精卵等的永久装片。
四、实验程序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 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液:清水装片的制作漂洗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液:ml或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便于观察。
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观察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五、注意事项(1)实验所选取的洋葱应避免选用新采收的,因为新采收的洋葱处于休眠状态,不易生根。
(2)细胞分裂各期常常在几个视野中才能找出。
⑶酸性或碱性染料的定义,不是通常理解的酸和碱,而是指染料中着色基团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来看,如果是阳离子则为碱性染料,为阴离子则为酸性染料。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有丝分裂3实验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3、在有丝分裂中,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B
A.间期和后期
B.间期和前期
C.前期和后期
D.中期和末期
4、蚕豆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24个,
那么蚕豆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个数为 B
A.6个 B.12个
C.24个
D.48个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时,视野内
看到最多的细胞为 A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末期
6、在有丝分裂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发生形态转变
的时期是 D
A、间期和后期
B、间期和前期
C、前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7、DNA复制完成以后,在着丝点还没有分裂的这一段
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之比
为: A、1:1:1 B、1:2:1 C、1:2:2
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何异同?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讨论3: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2n→4n→2n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讨论4:DNA数目的变化曲线
2n→4n→2n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讨论5: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曲线
0→4n→0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三、实验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 植物的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 (2)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把染
色体染成深色 (3)同一时间不同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期 (4)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不同,根据染色体的行 为变化判断各个时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课件
在这个 PPT 课件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有丝分 裂的定义、作用以及重要事件,还将比较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的定义和作用
1 定义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通过细胞核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来产生两个完全相 同的子细胞。
2 作用
有丝分裂能够维持细胞数量的稳定,并参与生长、发育以及组织修复和再生等生命过程。
细胞核状态 染色体数目 参与物质
有丝分裂 出现和消失 复制和分离 纺锤体和纤维蛋白
无丝分裂 存在 不复制和不分离 无
结论及要点
1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重要方式。 2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
和末期四个阶段。
3 有丝分裂通过细胞器再分配维持
细胞功能和遗传信息。
4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在核状态、
染色体数目和参与物质方面有所
区别。
线粒体
线粒体也通过细胞质分裂重 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确 保能量供应平衡。
有丝分裂的意义和应用
生长与发育
有丝分裂是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基础过程。
组织修复与再生
有丝分裂能够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维持生物体的健康状态。
维持遗传信息
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确保后代与父代的基因相同。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的四个阶段
1
中期
2
核膜破裂,纺锤体形成,染色体排列
在纺锤体的中央。
3
末期
4
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 细胞。
前期
染色质逐渐凝聚成染色体,细胞核消 失。
后期
染色体分离,两组染色体移向相反的 两极。
有丝分裂中的重要事件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课件
后期
末期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 数目加倍。
(1)纺锤体逐渐消失,(2)核膜、核仁 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为染色质, (4)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意义
维持细胞数量的稳定
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可以保持一定的 数量和比例,从而维持生物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情况。
分析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
CHAPTER 04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生物进 化的关系
有丝分裂与生物进化的联系
有丝分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生物体能够快速复制和繁殖,从而在进化过程中产 生更多的变异和选择。
通过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研究,可以深入 了解肿瘤细胞的分裂机制,为肿瘤的诊断和 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药物筛选
利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原理,可以建立药 物筛选模型,筛选出具有抗癌、抗病毒等活 性的药物。
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应用
要点一
细胞生物学研究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 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 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在细胞质中形成纺锤体,为后续 的染色体运动做准备。
中期
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
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排列到赤道 板上,形成赤道板结构。
同源染色体配对
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完成联会过程 。
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染色体数目加倍
由于着丝粒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每个染色体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取材:洋葱根尖2—3mm(含分生区细胞)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①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酥软为宜②杀死细胞固定各时期]用清水漂洗10min [去酸—防止干扰碱性染料染色]0.01—0.02g/ml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使细胞分散开来]低倍镜观察:找出分生区细胞[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正在分裂](先.把物像调中..再换高倍物镜)高倍镜观察:先找中期细胞,再找其他各期[间期最多?]绘图: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简图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当细胞校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使原生质层慢慢地恢复原状,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紫色—有紫色的大液泡)显微镜观察:①紫色大液泡②质壁紧贴在一起滴、吸0.3g/ml的蔗糖溶液(充分浸泡)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滴、吸清水显微镜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注:①鉴定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等]2、验证类实验(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1[原理:CHO+Cu(HO)22O 砖红色]取材:含糖量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排除色素对显色的干扰)取2ml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2ml刚配好的斐林试剂(用前混匀,加入溶液时呈蓝色)隔水加热煮沸2 min溶液中出现(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苏丹Ⅲ(苏丹Ⅳ)[原理:脂肪橘黄色(红色)]制作花生子叶切片染色:滴加苏丹Ⅲ(苏丹Ⅳ)染液2—3滴洗去浮色: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溶解有机物)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3)蛋白质的鉴定:[原理:-CO-NH- (类似双缩尿H2NOC-NH-CONH2结构)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尿反应]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稀液取样液2ml加入试管加入双缩尿试剂A [0.1g/mlNaOH] 2ml [创设碱性条件]再加入双缩尿试剂B [0.1g/mlCuSO4] 3—4滴[提供Cu2+]溶液变紫色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 长 区
分 生 区 根 冠
观察
注意:
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是少数的,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 期,为什么??
一个视野中很难找全各个时期的 细胞,可以慢慢移动装片,从临近 的视野中找。
利用漂 洗的时
根尖培养
剪取根尖的长度2-3mm
间观察
立即放入盛有适量解离液的玻璃皿 中
固定装
解离
室温解离3-5分钟最佳(酥软,不
(二).装片的制作
解离: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
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 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 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 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 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何为解离?目的?
是使得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另外解离时间不宜过短,否则根 尖未充分解离,压片时细胞分不 开,细胞重叠;但又不能太长, 否则使根尖过分酥软,无法进行 漂洗和染色,且染色体成分被破 坏。这一步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 键,也可手拿镊子,轻轻按正在 解离的根尖,感觉酥软即可。
D.所观察的细胞不适合,应选择分裂 后期的细胞进行定点观察
5. 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细
胞做材料的实验是 (B)
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 分裂的过程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 原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用碘染色)
夹取根尖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夹根 尖头部,可以夹取根尖的后部。
染色的时间控制
三、方法步骤
1.培养根尖 . 2.装片制作: (1)解离 :
(2)漂洗: (3)染色: (4)制片: 3. 观察 : (1)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练习:
1.细胞周期中,要辨认染色体形
态和数目,应选择(C )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2.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边缘为浅蓝色,中 间为白色,下列有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
正确的是 ( B)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漂洗不彻底
3、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一般用根 尖而不能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的原因是
(C)
A.洋葱表皮细胞因有紫色液泡而使分 裂看不清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二.材料用具
1.洋葱(葱,蒜)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剪刀,镊子,
滴管,玻璃皿 3.15%盐酸+95%酒精混和(1:1)作为解
离液,0.01g/ml或0.02g/ml龙胆紫染液 4.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三.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实验课前的3—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 口瓶或烧杯上,瓶内装满清水,放置在 光照处。注意每天换水1—2次,使洋葱 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到5cm时, 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临时装片观察。
片
能太硬也不能太软)
用镊子取出根尖后
放入盛有清水的玻
用镊子轻轻取出根尖
漂洗 璃皿中漂洗10分钟
需要注意:动作轻,
盖盖玻片不要时把要根从尖弄一碎
再次轻轻取出漂洗干净的根尖放入滴 有一滴龙胆紫的载波片中,染色35min
侧接触,慢慢放下, 染色
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压片时不要太用力,
只要细胞散用镊子去除根尖后放入盛有清水 的玻璃皿中漂洗10分钟
( 思考:目的?) 需要注意:
动作轻,不要把根尖弄碎
漂洗的目的是去除根中多 余的解离液,特别是盐酸, 因为染色时用的是碱性染 料龙胆紫,酸与碱发生反 应会影响染色效果
染色 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再次轻轻取出漂洗干净的根尖放入 滴有一滴龙胆紫的在载玻片上,染色 3-5min 染完之后用吸水纸将多余的染液除 去,再加一滴请水。
B.洋葱表皮细胞太小
C.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发生分裂 D.根尖细胞较大且呈正方形
4. 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时,在根尖分生区只看到各个分裂时期
的静态的细胞,而看不到细胞内染色体
动态变化,原因是
C
A.压片用力过大使细胞死亡
B.细胞分裂速度缓慢,肉眼很难看出 其变化过程
C.细胞已被杀死,本来就不可能看到 动态变化
过长过短都不好,
为什么???(深,浅)
染色时间过长过短都不好,为什么?
染色时间亦不能过长,否则会使 染色体与周围的其他结构均被着色, 这样就无法形成颜色上的反差,不 便于观察。
染色时间亦不能过短,否则会使 染色体不能很好着色。
• 制片
实验步骤
注意: 盖盖玻片时要从一侧接触,慢慢放下,注
意不要产生气泡; 压片时不要太用力,只要细胞散开既可。
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观察
慢慢移动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
特征:较小,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
正在分裂 换高倍镜观察
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调节视野清晰 找到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的细胞, 并用铅笔绘图。
分裂间期
特点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
•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 注意: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 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原理:
1、植物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能进 行有丝分裂;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规 律性动态变化;
3、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便于观 察;
4、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特点 可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
观察根尖的纵切面 根据细胞的形态特
点分为几部分?
成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