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注射化疗药物时,药物发生外渗现象,进入
周围组织或血管外的空间,导致药物浪费或引起局部反应。

为预防和
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可遵循以下团体标准:
1. 外渗预防:
- 注射前检查:在注射前仔细检查药物包装,确保无损坏或泄漏。

- 注射技巧:使用针头尺寸适当的注射器,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 皮肤准备:彻底清洁注射部位,消毒后干燥。

- 缓慢注射:慢速注射药物,以减少压力和药物喷射的可能性。

- 定期更换注射器:避免使用老化的注射器,以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2. 外渗处理:
- 停止注射: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射药物。

- 保持镇静:对患者保持冷静和镇定,避免过度恐慌。

- 移动患者: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部位,相应移动患者的身体部位,使药物流出的部位最低点,避免药物扩散至更大范围。

- 抗毒性处理:根据药物的毒性,进行相应的抗毒性处理,如洗涤、冷敷、促进排除等。

- 调查报告:及时向医生报告外渗情况,并记录详细的病历信息。

3. 监测与随访:
- 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局部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

- 随访: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医护人员需要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和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文/叶红雨 梁丽婵通讯作者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化疗,即化学药物治疗,是许多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到外周组织中,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如若处理不当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以下为常见化疗药物分类及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方法。

一、化疗药物的种类引起外渗的常见化疗药物包括发疱性(腐蚀性)药物和刺激性药物两类。

刺激性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和轻度组织炎症;发疱性药物还会引起组织坏死、溃烂。

以下整理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505-2019化疗药物的类别和常见药物,见表1和表2。

表1 发疱性药物的类别和常见药物表2 刺激性药物的类别和常见药物类别常见药物烷化剂氮芥、苯达莫司汀等抗生素类蒽环类(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等)丝裂霉素等植物碱类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等紫杉烷类多西他赛、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类别常见药物烷化剂卡莫司汀、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等抗生素类博来霉素、米托蒽醌、脂质体-阿霉素等植物碱类依托泊苷、伊立替康、托泊替康等抗代谢类阿糖胞苷、氟达拉滨、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铂类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等二、化疗药物外渗后的临床表现1.沿血管走向出现烧灼样疼痛或局部肿胀。

2.外渗部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严重者出现大水泡、成簇疱疹及局部紫斑溃疡、坏死。

3.皮肤出现紫黑色,局部紫斑溃疡、坏死,由中心向外逐渐蔓延,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皮下组织坏死,甚至累及深层组织。

4.沿血管静脉通路方向串状皮疹,沿静脉走向局部可见浅表红斑、奇痒、水肿、触痛,个别患者伴有心悸、不适等症状,是“静脉怒张”反应的主要特征。

停止用药后,1天内症状可以缓解。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1.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注,尽量用注射器回抽血管内残留药液。

发生外渗后的患肢要减少活动,抬高肢体24~48h,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1、合理选择血管:勿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部位,注意
保护血管。

2、提高专业技术: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

注入发疱
药物等毒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时,最好使用PICC导管
3、化疗前对患者做好宣教。

用药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减少用
药期间活动。

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时才给予化疗药物应用。

用药期间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护士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输液,用注射器回抽药物,以减
少化疗药物的渗出量。

给予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沿血管走向周围封闭。

给予局部冰敷。

冰敷期间严密观察,以防冻伤。

(草酸铂及长春碱类药则不宜采用冰敷,以免加重末梢神经毒副作用的发生)局部涂以喜疗妥软膏,如意金黄散等中药制剂。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

6.8应抬高患肢, 避免局部受压。局部肿胀明显, 可给予 50%硫酸镁、如意 金黄散等湿敷。 6.9应记录症状和体征, 外渗发生时间、部位、范围、局部皮肤情况、输液 工具、外渗药物名称、浓度和剂量、处理措施。
定期追踪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的效果, 可留存记录必要时请多学科会诊
化疗外渗重在预防!
分类 脂溶性烷化剂
植物类碱
紫杉类
代表药物 安吖啶 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碱、长春瑞滨
多西他赛、紫杉醇
3.缩略语
PVC
外周静脉导管
CVAD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PORT
输液港
4.1应评估和识别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血管条件 • 静患脉者条因件素差(管径细、弹性差、脆弱的静脉) ••••感 认 力 穿 渗 怀 当 如 药肥 反 之 由使知导觉刺疑果物,的不胖复于前用受管缺部有无外风能使 多 淋使中损 尖陷位夹损渗险静次巴用及心和 端( 肢 闭 伤 的脉静结低时静精 出脑 体 综 针 风从脉清P报H脉神 现血 不 合 头 险外穿扫值告导状前观刺、管自征过和穿和淋管态未意主短发刺触巴时的蛋外活或疱诊水点应性改白、动病上肿的药警变鞘瘫使人变、异物惕损或痪得的得肢治常潜害血)导移模体疗糊摘在了栓、管动不除并患时镇有导清或发者静滑致, 其外症化、 出 无他渗造疗嗜 静 损情的成部睡 脉 伤况风的、位的 针险可外感风 头也用渗觉险 滑性会风变出, 静增增险化,脉加加会的受了增能损外加
6.6 根据外渗药物的种类, 遵医嘱可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和治疗药物。
6.7 化疗药物外渗发生 24~ 48 h 内, 宜给予干冷敷或冰敷, 每次 15~ 20min, 每天≥4 次; 奥沙利铂、植物碱类化疗药物外渗可给予干热敷, 成人 温度不宜超过 50℃~ 60℃, 患儿温度不宜超过 42℃。 • DNA结合发疱剂的外渗建议采用局部冷敷(冰袋) • 冰敷可以收缩血管, 帮助防止发疱剂蔓延到临近组织, 另外可以减轻疼痛 • 局部冷却不应与外渗解毒剂右丙亚胺联合使用, 因为血管收缩会抵消作用 • 非DNA结合发疱剂外渗建议采用干热敷 • 干热敷增加该区域血液流动, 有助于分散溢出的发疱剂并促进其吸收

2019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2019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2019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以下内容是2019年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
1. 预防外渗:
- 学习和遵守化疗药物外渗预防的标准操作程序。

- 储存和处理化疗药物时要使用专门设计的安全容器,避免药物外渗。

- 使用双层手套和穿戴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接触药物的风险。

- 标注和储存化疗药物和相关废弃物的容器,以防止误用或外泄。

2. 发生外渗时的处理:
- 外渗发生时,立即停止给药流程。

如果有可能,将针头从患者体
内移除并立即进行处理。

- 避免直接接触外渗液,使用吸收材料(如吸管)迅速吸取外渗液,避免扩散和皮肤接触。

-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外渗部位,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 如果发生污染,立即更换所穿戴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工作服,并正
确处置污染的物品。

3. 发生误吸或皮肤接触时的处理:
- 发生误吸时,立即停止吸入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 发生皮肤接触时,立即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区域,避免使用
对肌肤刺激性较大的清洁剂。

- 如果发生严重的误吸或皮肤刺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发生的
情况。

4. 废弃物的处理:
- 将废弃物收集在特定的容器中,并将其标记为“化疗废弃物”。

- 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遵守当地和国家的废物处理法规,将废弃物交给专业的废物管理
机构进行处置。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从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标准如何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问题?在进行化疗治疗时,化疗药物外渗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化疗药物外渗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标准出发,深入探讨这一重要的问题。

1. 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从静脉外渗到周围组织或皮下组织中。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包括输液过程中静脉穿刺不当、输液速度过快、输液管路堵塞等。

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2. 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标准为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标准措施:- 进行严格的静脉穿刺操作,确保穿刺部位干净无菌;- 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造成静脉破裂;- 定期检查输液管路,确保输液管路通畅。

3. 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标准当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标准措施进行处理:- 停止输液,立即将外渗部位向上抬高,避免药物继续外渗;- 用温盐水进行局部冲洗,促使药物迅速稀释和排除;- 观察外渗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护理工作。

另外,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

只有通过全面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证化疗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标准。

通过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的标准措施,以及对患者和家属的引导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保障水平。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是一个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预防意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加强患者教育,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保证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奥沙利铂外渗处理原则

奥沙利铂外渗处理原则

奥沙利铂外渗处理原则
奥沙利铂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它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卵巢癌、结直肠癌等。

在使用奥沙利铂时,有可能会出现外渗的情况,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以下是奥沙利铂外渗处理的原则:
1. 预防外渗的发生:在使用奥沙利铂时,需要注意药物的注射速度和注射部位,避免药物渗漏或漏注。

同时,在注射前需要检查药物的瓶盖和密封性,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2. 及时发现和处理外渗:在药物注射过程中,如发现药物外渗,需要立即停止注射,并将外渗的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洗。

如果药物溶液进入皮下组织,应立即抽出药液,然后用冰袋冷敷。

3. 处理外渗后的观察和护理:对于外渗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适,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同时,需要注意外渗部位的消毒和换药,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奥沙利铂外渗处理的原则是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观察和护理。

通过合理的措施和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奥沙利铂外渗对患者的影响,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药物泄露至周围组织,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化疗药物外渗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识,加强预防意识;2. 建立完善的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外渗事件;3. 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质量。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报告与处理(1)发现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

(2)护士应及时了解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方法等,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等。

(3)根据评估结果,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

如损失量超过原药液量的10%,应遵医嘱重新输注;不足损失量,遵医嘱处理。

2. 局部处理(1)立即遵医嘱作皮下封闭,减轻疼痛和肿胀。

(2)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物外渗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程度等,做好护理记录。

(3)局部选用33%硫酸镁湿敷: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小时以上。

(4)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3. 全身支持治疗(1)患者自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遵医嘱用冷敷,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

(2)注意营养适当锻炼,保持心情开朗。

(3)推荐服用硒维康口嚼片,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身体免疫力,快速解除放化疗的各种毒副作用,抑制癌细胞的增长。

4. 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血管,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避开关节的血管。

(2)严禁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上注射,如乳腺切除术后的患肢、有淋巴水肿、血栓性静脉炎、创伤的肢体以及有不可移动骨折的肢体等。

(3)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在化疗前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理解配合。

(4)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避免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标题: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导言在进行化疗治疗时,化疗药物外渗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问题。

它不仅会降低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

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通过介绍团体标准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

一、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1.1 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化疗药物外渗通常是由于输液不当、静脉通路不畅或药物浓度过高等因素导致的。

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时,首先要对外渗的原因有深入的理解。

1.2 选择合适的输液技术根据团体标准,合适的输液技术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

包括正确选择静脉通路、确定输液速率、掌握药物稀释方法等。

1.3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团体标准强调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包括正确的注射技巧、静脉通路管理及护理等,从而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2.1 及时发现外渗现象团体标准强调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观察和检测,一旦发现外渗现象,应立即停止输液,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2.2 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已发生的化疗药物外渗,医护人员应当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液、更换静脉通路、局部冷敷等,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2.3 加强患者宣教工作团体标准还要求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患者宣教工作,教育患者关于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及自我观察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外渗并寻求帮助。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团体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全面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化疗药物外渗问题。

预防化疗药物外渗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过程中,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我认为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化疗药物外渗等临床问题。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1、应评估和识别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静脉导管、药物和护士四个方面来做评估。

主要是对于患者的观察,需要关注他是否存在知识缺乏、对于老人小孩及不合作患者药物格外留意。

2、应根据化疗药物性质、化疗方案、患者血管条件等选择血管通路及工具。

化疗给药时不能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的,输注发疱剂时间小于1小时可以使用外周留置,而且外周留置针2h内必须拔除,24h不能重复穿刺,大于1小时就必须选择中心静脉主要的几种中心静脉,其中port给药时一定要注意无损伤针在血管内。

3、应告知患者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烧灼感、输液不畅等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且在输注过程中应定时评估血管通路是否通畅,并观察有无发生外渗症状,一旦发生外渗要及时处理、记录、上报。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外渗是指任何液体(液体或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意外渗漏到周围组织中,万一化疗药物外渗了怎么办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血管的合理选择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降低外渗风险需采取的措施为:穿刺部位的选择:在静脉穿刺前确定最佳穿刺部位,以下为外周静脉穿刺建议,如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持续性困难,应考虑中央静脉穿刺插管。

1.外周静脉应考虑前臂较大的静脉血管;2.插管处应避开肘关节;3.不建议选择内侧手腕及下肢;4.不建议选择前臂窝或手背,尤其是使用发疱类化疗药;5.避免选择淋巴水肿的部位;6.是否选择在乳房切除的一侧置管尚有争议。

插管类型的选择:1.不能选用蝶型穿刺针,因为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针头极易活动且易刺穿血管壁导致化疗药外渗;2.应选择柔韧易弯曲的插管;3.若需持续静脉滴注发疱类化疗药(如持续静滴12-24小时),强烈建议中心静脉插管。

操作:1.穿刺后,使用10ml生理盐水冲管以检查是否会发生外渗。

2.静滴一种药物结束后,建议使用10-20ml生理盐水冲管之后再静滴另一种药物3.静滴药物之前常规检查血液回流是否通畅。

4.静滴化疗药期间,必须定时检查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

5.发疱类化疗药建议快速静滴。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1.停止静脉输注药物,暂时留置针头;2.确认药液外渗部位;3.尽量确认药液外渗的体积,避免挤压外渗部位,之后移除插管。

4.用笔标记出药液外渗部位的边界。

5.通知医生,尽快采取治疗。

6.①蒽环霉素、丝裂霉素C外渗:需将药物局限在创面内,保持创面干燥,冷敷20分钟,每天敷4次,持续1-2天。

②长春碱类、紫杉烷类药物:需促进药物在皮肤组织内扩散,保持创面干燥,热敷20分钟,每天敷4次,持续1-2天。

③刺激剂、非发疱剂:局部冷敷。

7.解毒药物治疗1)二甲基亚砜(DMSO)一种常见溶剂,可以穿透组织,增强皮肤的渗透,促进吸收药物(特别是在较高的浓度)。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收藏)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收藏)

(三)合理使用静脉血管
合理使用静脉血管,严禁在循环功能不良 的肢体上注射,对强刺激性药物最好选用 中心静脉输入。
(四)加强观察
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对强刺激性药物 要专人床旁守护,密切观察直至用药完毕。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四、如何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五)严格床头交接班
每班交接内容: 包括化疗药物的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 余量、输注通畅情况等。
(一)对患者的宣教
(二)护士的专业培训 (三)合理使用静脉 (四)加强巡视 (五)严格床头交接班 (六)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护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四、如何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一)对患者的宣教
嘱患者尽量减 化疗当天向患 少输液肢体的 化疗前对患者 者交待清楚, 讲解强刺激性药首 活动,输液的 进行全面宣教, 哪一瓶是强刺 指导患者自我观 选中心静脉途径药 肢体勿被压迫, 提高患者的 激性药物,切 察 的优点,取得患者配 以免影响血液 合 自护能力。 勿自行调节滴 回流,造成外 速 渗。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六)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护
(2)CVC
CVC的维护要点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b.每周更换两次贴膜。 c.输液接头每周更换一次 d.消毒顺序: 酒精(顺-逆-顺) 碘伏(逆-顺-逆) e.冲管:用碘伏消毒肝素帽, 用肝素稀释液10-20毫升脉冲 式封管+正压封管
患者因素
给药途径
药物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
是否有合并疾病
治疗依从性
兴安盟人民医院
护理学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1.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红、肿、热、痛等。输液过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注射化疗药物时,药物意外漏出血管内外的情况。

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需要依靠团体标准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团体标准的一些基本原则:
1. 培训和教育:医疗团体应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正确注射化疗药物的技巧和知识。

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剂量和给药途径,并接受实际操作的培训和指导。

2. 注射技术和设备:使用合适的注射技术和设备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

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角度、深度和速度,并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

定期维护和检查注射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功能。

3. 侵入导管管理:对于使用静脉置管给药的患者,需要严格管理侵入导管的位置和状态。

监测导管的置入情况、固定方法和固定剂的使用,并注意观察导管周围是否有任何漏药或溢血的迹象。

4. 提前准备:在注射化疗药物之前,医务人员应提前准备相关的药物、设备和资料。

这包括检查药物的标签和有效期,准备好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并查阅相关药物的说明书和使用指引。

5. 及时处理: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这可能包括停止药物注射,插入局部血管收缩剂进行局部压迫,并根据需要采取其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冷敷、抗组胺药物等。

6. 记录和报告: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记录中应包括患者的相关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药物外渗的状况和处理措施等。

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团体标准1. 引言在现代医学中,化疗药物是治疗癌症的关键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药物外渗成为一项重要的安全问题。

药物外渗指的是在输液过程中,药物从静脉注射点或输液管路外漏出来,进而导致患者或医护人员接触到大剂量的药物。

为了保证化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至关重要。

2.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害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直接暴露于化疗药物,导致身体组织受损。

- 导致皮肤灼伤、溃烂和炎症。

- 引起全身不适、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 损害医护人员的健康,增加职业暴露风险。

3.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以下措施应该得到遵守:3.1 使用专用输液器具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专用的输液泵和输液管路是必要的。

这些设备具有特殊的防漏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

3.2 规范化疗药物的携带和混合在进行化疗药物的携带和混合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药物外漏。

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3.3 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在输液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操作,包括患者的皮肤和输液点。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细菌引起的感染风险,并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

3.4 规范使用抗药物外渗贴膜抗药物外渗贴膜是一种具有粘附性和防渗性的贴膜,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

在制定标准时,应明确贴膜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以下处理方法应得到遵守:4.1 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外渗的药物清除掉,以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进一步接触。

4.2 就地处理外渗的药物应优先进行就地处理,避免药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可以使用吸水纸巾或吸水棉进行吸附,然后将其放入密闭袋中,以减少药物与环境的接触。

[预防医学]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

[预防医学]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
•非发疱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 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
甲喋呤、博莱霉素、阿糖胞苷、顺
铂、门冬酰胺酶等。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三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组织坏死期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多发生于渗漏早期,局部组 织肿胀、红斑、呈持续性刺痛、 剧痛、烧灼样痛;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二)
提高专业技术 • 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 • 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 脱和刺破血管壁 • 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 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 注入发疱剂前,对使用血管进行正 确判断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三)
合理使用药物 • 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 正确的给药方法:不能用有化疗药液 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用药前 后可冲管、中间给药;静推时边推药 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 • 浓度:不宜过高 • 速度:不宜过快
血管因素 • 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 使血管脆性增加。 • 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 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 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三)
操作因素 • 穿刺技术的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 次穿刺 • 选择血管不当 • 针头固定不牢 •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四)
现在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 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 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 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 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的 进一步治疗。因此,医务人员了解药 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是十 分重要的。
渗漏引起局部反应的药物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有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

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

1、预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医生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理解合作,放松心情增强对心理紧张的承受力,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

同时避免在24 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穿刺成功正确固定,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静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 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合理选择血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

长期化疗患者要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

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

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 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

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有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

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

1、预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医生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理解合作,放松心情增强对心理紧张的承受力,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

同时避免在24 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穿刺成功正确固定,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静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 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合理选择血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

长期化疗患者要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

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

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 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

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

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

用药前医护人员应仔细参阅药品说明书。

2、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发现药物外渗或怀疑有外渗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利用此针头尽量回抽渗漏在皮下的药液,由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细胞毒药物拮抗剂后拔针并于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

解毒剂具体使用如下: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1 ml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封闭。

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封闭液使用量根据化疗药的种类、漏出量、漏出范围做相应增减。

如无相应解毒剂选择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100 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

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

3、细胞毒性药物解毒剂使用局部使用解毒剂是药物外渗处理的重要环节,(1)采用氟美松配伍维生素B12局部注射对13例药物外渗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氟美松2.5~10 mg加维生素B12 250~1 000 Μg用5号半针头,以碘伏消毒皮肤后右手持注射器从病变一侧刺入至对侧边缘部,边推药边退针。

病变范围在2 cm内者只在一处注射,每日1次;病变范围>2 cm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注射,或病变周围多点注射,每天1~2次。

(2)蒽环类药物外渗后局部用99%二甲亚砜涂敷于外渗部位,1次/6 h,连续14天,有效率可达100%;(3)丝裂霉素和更生霉素外渗可用维生素C 50 mg/ml处理;(4)榄香烯外渗用维生素B12处理;(5)足叶乙甙、长春新碱类药物外渗可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300 u加生理盐水1~2 ml局部注射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

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为:ADM(阿霉素)——氢化考的松50~200 mg,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

VCR(长春新碱)——8.4%碳酸氢钠5 ml。

用法:皮下(局部),每个数小时重复。

VP-16——同VCR。

MMC(丝裂霉素)——(1)10%硫代硫酸钠4 ml与注射用水6 ml混合,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各5 ml;(2)维生素C 1 ml(50 mg/ml),用法:静脉(局部)。

4、局部外敷冷敷外渗24 h内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的吸收,同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可酌情给予冷湿敷。

方法:每次20~30 min,间断冷敷。

热敷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足叶乙甙[5]、草酸铂等可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用法:温度40 ℃~50 ℃,24 h持续使用。

药物湿敷(1)采用三黄汤加味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取得良好效果;(2)使用维氏油外涂,涂抹范围大于外渗局部3 cm左右,间隔4~6 h涂药1次,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再涂药;(3)中药黄连、黄柏加3%硼酸湿敷;(4)喜疗妥软膏适量外涂,每日4次;(5)也可涂湿润烧伤膏每日数次。

5、理疗药物外渗24 h后物理疗法:(1)毫米波治疗仪局部照射,每次30 min,3次/d,功率8 MW/cm2,频率31.9 GHz;(2)蒽环类药物也可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20~30 min,2次/d;(3)有学者经动物实验发现:高压氧疗有助于阿霉素外渗所致溃疡的愈合当前化疗方法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输液过程中,偶发生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有:①护士责任心不强。

②血管因素:癌症患者长期大剂量的化疗对血管内膜损伤,增加药物外渗。

③药物本身因素: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有关。

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④做好穿刺后患者化疗时活动过度。

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或者患者进食、大小便,增加了患者活动的机会,针头容易滑出血管,引起药物外渗,或者患者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而引起的药液外渗。

根据以上因素,给予的措施有:①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②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经粗、走向直、易固定的血管。

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禁止在上肢输入化疗药,因上腔静脉受压血液淤滞,静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高易造成渗漏。

乳腺癌患者禁止在患肢输入化疗药,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血液淤滞,易造成渗漏。

③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健康宣教,消除其恐惧,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反应,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主诉,对于化疗药物外渗,有时会忽视少量药物向深部组织渗漏的可能。

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用药,按渗漏处理。

④加强全科工作人员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并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不能用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以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

安阳市肿瘤医院放一科王晶习题一、填空题:1、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

2、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

3、局部外敷的方法有:、、。

4、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或者患者、,增加了患者活动的机会,针头容易滑出血管,引起药物外渗,或者患者,而引起的药液外渗。

二、简答题:1、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2、引发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3、预防药物外渗,渗漏的主要措施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2、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3、冷敷、热敷、药物湿敷4、恶心、呕吐进食、大小便没有按正确的方法移动输液的肢体二、简答题:1、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答:发现药物外渗或怀疑有外渗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利用此针头尽量回抽渗漏在皮下的药液,由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细胞毒药物拮抗剂后拔针并于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

2、引发药物外渗,渗漏的原因主要答:①护士责任心不强。

②血管因素:癌症患者长期大剂量的化疗对血管内膜损伤,增加药物外渗。

③药物本身因素:与药物本身的刺激性、渗透压、酸碱度、浓度有关。

当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或快速进入血管内,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超过了血管本身应激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而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④做好穿刺后患者化疗时活动过度。

4、预防药物外渗,渗漏的主要措施答:①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②制定静脉使用计划,选择弹性好、管经粗、走向直、易固定的血管。

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禁止在上肢输入化疗药,因上腔静脉受压血液淤滞,静脉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高易造成渗漏。

乳腺癌患者禁止在患肢输入化疗药,因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血液淤滞,易造成渗漏。

③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做好健康宣教,消除其恐惧,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局部反应,输液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主诉,对于化疗药物外渗,有时会忽视少量药物向深部组织渗漏的可能。

注射部位疼痛或有异常感觉及时告知护士,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用药,按渗漏处理。

④加强全科工作人员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并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必须经过专业训练,未取得护士执照,不能进行化疗操作;输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由高年资护士操作,输注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回血;不能用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输入等渗溶液,确认有回血再输注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溶液冲洗,以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输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