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注射化疗药物时,药物发生外渗现象,进入
周围组织或血管外的空间,导致药物浪费或引起局部反应。
为预防和
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可遵循以下团体标准:
1. 外渗预防:
- 注射前检查:在注射前仔细检查药物包装,确保无损坏或泄漏。
- 注射技巧:使用针头尺寸适当的注射器,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 皮肤准备:彻底清洁注射部位,消毒后干燥。
- 缓慢注射:慢速注射药物,以减少压力和药物喷射的可能性。
- 定期更换注射器:避免使用老化的注射器,以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2. 外渗处理:
- 停止注射: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射药物。
- 保持镇静:对患者保持冷静和镇定,避免过度恐慌。
- 移动患者: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部位,相应移动患者的身体部位,使药物流出的部位最低点,避免药物扩散至更大范围。
- 抗毒性处理:根据药物的毒性,进行相应的抗毒性处理,如洗涤、冷敷、促进排除等。
- 调查报告:及时向医生报告外渗情况,并记录详细的病历信息。
3. 监测与随访:
- 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局部反应、全身不良反应和病情变化。
- 随访: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医护人员需要
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和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制定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三、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化疗药物管理制度,规范化疗药物的使用和保管。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和处理能力。
(3)合理选择静脉穿刺部位,避开关节、神经、血管等部位。
(4)在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药物外渗迹象。
2. 药物外渗的识别(1)观察注射部位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等。
(2)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局部疼痛、烧灼感、麻木等症状。
(3)挤压针管,观察有无回血,判断针头是否在血管内。
3. 药物外渗的处理(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注,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评估药物外渗的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剂量等。
(3)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以下措施:①轻度外渗:局部冷敷,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等。
②中度外渗:局部冷敷,同时给予硫酸镁湿敷,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等。
③重度外渗:局部冷敷,给予硫酸镁湿敷,必要时给予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等。
4. 药物外渗的记录(1)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的时间、部位、药物种类、剂量、处理措施等。
(2)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等。
(3)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5. 药物外渗的总结与反馈(1)定期对药物外渗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2)将改进措施纳入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外渗预防和处理能力。
2. 对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考核,确保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2019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2019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以下内容是2019年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的主要内容:
1. 预防外渗:
- 学习和遵守化疗药物外渗预防的标准操作程序。
- 储存和处理化疗药物时要使用专门设计的安全容器,避免药物外渗。
- 使用双层手套和穿戴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接触药物的风险。
- 标注和储存化疗药物和相关废弃物的容器,以防止误用或外泄。
2. 发生外渗时的处理:
- 外渗发生时,立即停止给药流程。
如果有可能,将针头从患者体
内移除并立即进行处理。
- 避免直接接触外渗液,使用吸收材料(如吸管)迅速吸取外渗液,避免扩散和皮肤接触。
-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外渗部位,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 如果发生污染,立即更换所穿戴的个人防护设备和工作服,并正
确处置污染的物品。
3. 发生误吸或皮肤接触时的处理:
- 发生误吸时,立即停止吸入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
- 发生皮肤接触时,立即用水和肥皂清洗受影响的区域,避免使用
对肌肤刺激性较大的清洁剂。
- 如果发生严重的误吸或皮肤刺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发生的
情况。
4. 废弃物的处理:
- 将废弃物收集在特定的容器中,并将其标记为“化疗废弃物”。
- 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 遵守当地和国家的废物处理法规,将废弃物交给专业的废物管理
机构进行处置。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从而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常见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能力 ,且使用范 围较广 ,可用于铂类 、异环 磷酰胺 、蒽环类 、丝 裂霉素 和氟尿嘧 啶等 药物外渗 ,用于外敷 ,用法 :50% 一99%的 二基亚砜 1.5ml/6—8小 时,涂 于渗出部 位 ,使用 7~l4天。二 甲基亚砜 的不 良反 应轻微。透明质酸酶 ,能加快外渗药物的 吸收。适 用于植物碱类和紫杉醇的外 渗。 用法 :以生 理盐 水配制 成 150U/mL的剂 型 ,15~900U/4~6小时 ,iv。硫代硫酸钠 可 中和顺 铂的毒性 ,也可中和二氯甲基二 乙胺 的毒性 ,用 法 :配制 0.17molfL的硫 代硫酸钠 溶液 ,于外渗部位作皮下注射 ,1 次/4—6小时 。碳 酸氢 钠可 用 于蒽 二腙 类药 物解毒 ,用 1mEg/ml碳 酸 氢钠 和等 量 的生 理 盐 水 配 制 成 1:1剂 型 ,既可 用 于 外渗部位注射 ,亦可用于冷敷。
与病人沟通并严密观察 输注过程 :输 注化疗药物 时应时 常查看静 脉通路 的注 入情况 ,观察局部有 无红 、肿 、疼 痛等 ,出 现上述 问题 宜立 即停 止输 液并更换 输液 部位 。原穿刺 部位 以硫酸镁 湿热 敷 。输 液开始前和 开始时将 有关化疗 的知 识告 知病人 ,嘱病人提 高警惕 ,随时报告 输注 部位 的异 常情况 。
静脉 通路 的 建立 :选 择 好适 当 的血 管 ,穿 刺 成 功后 ,不 要 马 上输 入化 疗 药 物 , 应先以生理盐水试行滴注 ,待观察输注顺
利时再给化疗药物 ,有条件 的以建立 中心 静 脉 插 管 作 为 输 注 管 道 为 最 佳 。
妥善 固定 :针柄处 的固定必须牢 固可 靠 ,以稍宽的胶布 固定 ,不可用 无菌 敷料 覆盖整个针头 ,以便于观察输注部位 的情 况 ,输液管可 多固定几处 ,以免牵拉 、撕扯 引起血管损伤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13页】
欢迎大家观看
内容提要
1、化疗药物外渗原因 2、化疗药物外渗后所致的
不良反应及严重后果 3、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流
程及注意事项 4、各种预防化疗药物的方
法
概念
化疗药物的外渗
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侵到皮下组织中。
药物因素:药物PH值、渗透压、药物浓 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射
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
1
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
压迫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2
操作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 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
拔针后按针眼不准确。
3
其它因素:淋巴水肿;输入量大;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
管;针头滑脱病人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
外渗后处理
①用注射器连接原头皮针将药液回抽,以减少化疗药的渗出量。 ②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
度,疼痛的性质。 ③在原针头静脉推注0.9%氯化钠5ml+地塞米松5mg后拔掉针头,或用
0.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④局部封闭后给予外敷4-6h,然后将外敷药撤掉1-2h,暴露局部,继续给
4
A
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 浓度、部位、个体差 异有关
B
外渗损伤溃疡一般在 3-10天内发生
①
病人主诉 注射部位 有尖锐的 刺痛或烧 灼感
②
注射部位 有肿胀
③
静脉推注 时有阻力
④
滴注过程 中溶液的 流速突然 变慢
如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 止输液,或患者诉输注部 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 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
谢 谢 大 家
观察及随访。 ⑧渗漏24h后进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 ⑨出现组织破坏及溃疡时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化疗外渗应急预案
一、背景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化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化疗药物渗漏至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皮肤、肌肉、神经等组织的损伤。
化疗药物外渗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制定化疗外渗应急预案,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患者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化疗药物外渗带来的伤害。
2. 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
3. 规范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确保及时、有效、有序地处理突发事件。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合理选择穿刺血管,避开关节、神经、血管密集区域。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4)严密观察患者输注化疗药物的过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应急处理流程(1)发现化疗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化疗药物,并报告上级医生。
(2)评估外渗范围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局部封闭:采用普鲁卡因或地塞米松进行局部注射,以减轻药物外渗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4)局部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敷贴,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
(5)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肿胀。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及时处理。
(7)记录处理过程,包括时间、用药、症状等。
3. 后续处理(1)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止痛等治疗。
(2)必要时,进行外科清创、植皮等手术。
(3)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四、应急预案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能力。
3. 完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识。
五、总结化疗外渗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有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
如何避免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是护理工作者极其关注的问题。
1、预防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医生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理解合作,放松心情增强对心理紧张的承受力,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
同时避免在24 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穿刺成功正确固定,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静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 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合理选择血管,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顺畅的血管。
长期化疗患者要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下肢静脉易于栓塞,除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应避免手背,及关节附近部位给药,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
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
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 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
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课件
的发生。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及意义
制定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规范
通过本次项目,中华护理学会成功制定了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的团体标准,为临床医 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加强化疗药物知识培训
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分类、作用机制及副作用,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 潜在风险的认识。
强化安全意识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时刻保持警惕。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规范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配制、输注 及更换等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准 确。
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工具,避免在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穿刺,减少机械性刺激;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造 成的血管损伤;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静脉炎处理策略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局部外敷药物,如硫酸镁湿热敷、中药外敷等,以消肿止痛;加强局 部护理,避免感染。
组织坏死的评估与处理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化疗药 物外渗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注意 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加强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帮 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
鼓励患者及时反馈
鼓励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及时反馈 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以便医护 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等
加强科研力度
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化疗药物外渗相关的科研工作,探索新的预防 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外渗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化疗药物外渗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如局部组织坏死、溃疡,甚至影响肢体功能。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在进行化疗前,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顺畅的血管。
优先选择中心静脉置管(如 PICC 管、输液港等),如果使用外周静脉,尽量避免在关节、手背、足背等容易活动的部位穿刺。
2、提高穿刺技术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确保一次性成功,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
3、妥善固定针头使用透明敷贴或绷带妥善固定针头,防止针头移位或脱出。
4、正确输注化疗药物严格按照药物的浓度、速度要求进行输注,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
5、加强巡视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识别1、观察患者症状患者可能会主诉穿刺部位疼痛、烧灼感、肿胀等不适。
2、查看局部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皮肤温度升高、硬结等表现。
3、对比两侧肢体如果怀疑外渗,可对比两侧肢体同一部位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但不要拔除针头,以防止药物继续外渗。
2、回抽残留药液通过原针头尽量回抽残留的药液,减少药物的渗出量。
3、评估外渗情况评估外渗的范围、程度、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等情况,并记录下来。
4、局部封闭根据外渗药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解毒剂进行局部封闭。
例如,对于蒽环类药物外渗,可使用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等进行封闭;对于长春碱类药物外渗,可使用透明质酸酶进行封闭。
5、冷敷或热敷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冷敷或热敷。
一般来说,蒽环类药物外渗 24 小时内冷敷,24 小时后热敷;长春碱类药物外渗则应冷敷。
6、抬高患肢将外渗侧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_ppt课件
西医治疗
总结词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 疼痛和肿胀。
VS
详细描述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药物治疗,如地塞米松、布洛芬等,可以 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05
化疗药外渗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01
02
处理措施的改进
对于已经发生化疗药外渗的患者,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如及时停止输液、局部冰敷、抬高肢体、口服或外用药 物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损伤。
展望
01
更加科学的预防措施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化疗药外渗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制定更加科学
、全面的预防措施,降低化疗药外渗的发生率。
02 03
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外渗可发生在任何给药途径, 如静脉注射、动脉灌注和局部组织注 射等。
化疗药外渗的危害
化疗药外渗可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溃疡、感染、血栓形成和 静脉炎等严重后果。
化疗药外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外渗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化疗药外渗可分为轻度、中度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 作用和副作用,让其了解预防化
疗药外渗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疼 痛、肿胀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告
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保护血管,如避免长时间压
02
化疗药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 过程中渗漏到皮下组织,可能导 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甚至引 发感染等严重后果。
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一般处理原则
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一般处理原则化疗药物静脉外漏是指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由于注射器、输液管或注射部位的不合适,导致药物泄漏到静脉外,可能引起组织坏死、氧化病变、炎症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这种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化疗药物静脉外漏的处理原则如下:1.停止输注:一旦发现静脉外漏,首先应立即停止向患者输注药物,以防止进一步的药物泄漏。
2.保护皮肤:外漏的化疗药物对皮肤和组织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和侵蚀性,因此需要保护患者的皮肤。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冲洗药物泄漏的部位,以稀释药物并降低刺激性。
3.采取紧急处理:对于化疗药物外漏引起的严重症状或并发症,应紧急处理,如冷敷、止血、消炎等。
具体处理方法需要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4.通知医生:在处理化疗药物外漏的同时,要及时通知治疗团队的医生,让其了解情况并决定后续的处理方法。
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5.观察并记录:对于发生化疗药物外漏的患者,要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疼痛、肿胀、发热等。
同时,要将发生外漏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包括外漏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外漏的部位和时间等。
6.预防并发症:化疗药物外漏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组织坏死、感染等,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可以在外漏的部位敷以湿润的敷料,定期更换敷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修复受损组织:对于外漏导致的组织损伤,医生可以考虑使用药物修复剂来促进组织的愈合和恢复。
这类修复剂通常包括维生素E、蛋白质等成分,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8.重视心理护理:化疗药物外漏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医务人员应与患者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帮助其缓解焦虑和恐惧。
9.及时整改错误:化疗药物外漏往往是由注射器、输液管等设备不当使用引起的,一旦发生外漏,就应检查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整改。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标题: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导言在进行化疗治疗时,化疗药物外渗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问题。
它不仅会降低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
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个方面展开探讨,通过介绍团体标准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
一、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1.1 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化疗药物外渗通常是由于输液不当、静脉通路不畅或药物浓度过高等因素导致的。
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时,首先要对外渗的原因有深入的理解。
1.2 选择合适的输液技术根据团体标准,合适的输液技术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
包括正确选择静脉通路、确定输液速率、掌握药物稀释方法等。
1.3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团体标准强调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包括正确的注射技巧、静脉通路管理及护理等,从而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2.1 及时发现外渗现象团体标准强调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观察和检测,一旦发现外渗现象,应立即停止输液,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2.2 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对于已发生的化疗药物外渗,医护人员应当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包括停止输液、更换静脉通路、局部冷敷等,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2.3 加强患者宣教工作团体标准还要求医护人员应当加强患者宣教工作,教育患者关于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及自我观察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外渗并寻求帮助。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团体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全面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化疗药物外渗问题。
预防化疗药物外渗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过程中,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我认为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应对化疗药物外渗等临床问题。
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及预防、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二)
化疗输入前评估:② 评估病人情况: 是否有静脉化疗史,曾用过的穿刺部位尽可能
不重复,以防"放射回忆反应",即曾放疗并发生皮 炎患者,在应用抗癌药物后(ADM、MMC、5FU),原照射部位可再现类似放射性皮炎的改变, 如皮肤红斑、湿性皮炎等。"重复现象"的发生,即 ADM引起损伤的一种现象,在患者以往发生皮肤损 伤处,再给药物后可出现损伤或坏死。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二)
化疗输入前评估:① 评估所给化疗药物的性质,以 确定稀释药液的浓度、给药方法及输注速度。 一般发疱性化疗药物采用静脉冲入法,即在建 立静脉通路基础上,观察静脉点滴通畅后,将稀释 药物由莫菲式滴管注入,药物冲入体内后再恢复至 原滴数。同时化疗药物稀释浓度不宜过高,一般 ADM30-40mg稀释液20ml,MMC10mg稀释10ml冲 入。DICT100-250ml在30分钟内滴入,NVB3050mg稀释100mlN.S中,10-15分钟静脉快速滴入。 同时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时的给药顺序,先注入 非发疱性药物,如果均为发疱性药物者,应先注射 稀释量最少的一种化疗药物。
(2) 植物碱类药物主要通过脂溶作用破坏细胞膜, 导致组织细胞坏死。由于存在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 异,有些刺激性药物如5-FU、紫杉醇等,偶尔也可 引起局部组织严重坏死,不同药物外渗后发生炎症 反应时间不同。
抗癌药物渗漏炎症反应时间
药物名称
ACTD ADM 光辉霉素
(MTH) MMC 长春碱
化疗药物分类
发疱性化疗药物:药物外渗后可以引起局部
组织坏死的药物。
刺激性化疗药物:药物渗出后可以引起局部
灼伤或轻度炎症。当滴注化疗时,因为药物 的刺激性作用,会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周围 感到疼痛或沿着整条血管都有疼痛感觉,但 药物外渗后很少发生急性反应或组织环死。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外渗是指任何液体(液体或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意外渗漏到周围组织中,万一化疗药物外渗了怎么办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熟练的穿刺技术和血管的合理选择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
降低外渗风险需采取的措施为:穿刺部位的选择:在静脉穿刺前确定最佳穿刺部位,以下为外周静脉穿刺建议,如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持续性困难,应考虑中央静脉穿刺插管。
1.外周静脉应考虑前臂较大的静脉血管;2.插管处应避开肘关节;3.不建议选择内侧手腕及下肢;4.不建议选择前臂窝或手背,尤其是使用发疱类化疗药;5.避免选择淋巴水肿的部位;6.是否选择在乳房切除的一侧置管尚有争议。
插管类型的选择:1.不能选用蝶型穿刺针,因为在静脉滴注过程中,针头极易活动且易刺穿血管壁导致化疗药外渗;2.应选择柔韧易弯曲的插管;3.若需持续静脉滴注发疱类化疗药(如持续静滴12-24小时),强烈建议中心静脉插管。
操作:1.穿刺后,使用10ml生理盐水冲管以检查是否会发生外渗。
2.静滴一种药物结束后,建议使用10-20ml生理盐水冲管之后再静滴另一种药物3.静滴药物之前常规检查血液回流是否通畅。
4.静滴化疗药期间,必须定时检查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的现象。
5.发疱类化疗药建议快速静滴。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1.停止静脉输注药物,暂时留置针头;2.确认药液外渗部位;3.尽量确认药液外渗的体积,避免挤压外渗部位,之后移除插管。
4.用笔标记出药液外渗部位的边界。
5.通知医生,尽快采取治疗。
6.①蒽环霉素、丝裂霉素C外渗:需将药物局限在创面内,保持创面干燥,冷敷20分钟,每天敷4次,持续1-2天。
②长春碱类、紫杉烷类药物:需促进药物在皮肤组织内扩散,保持创面干燥,热敷20分钟,每天敷4次,持续1-2天。
③刺激剂、非发疱剂:局部冷敷。
7.解毒药物治疗1)二甲基亚砜(DMSO)一种常见溶剂,可以穿透组织,增强皮肤的渗透,促进吸收药物(特别是在较高的浓度)。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注射化疗药物时,药物意外漏出血管内外的情况。
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需要依靠团体标准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团体标准的一些基本原则:
1. 培训和教育:医疗团体应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正确注射化疗药物的技巧和知识。
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剂量和给药途径,并接受实际操作的培训和指导。
2. 注射技术和设备:使用合适的注射技术和设备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关键。
医务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角度、深度和速度,并选择合适的针头和注射器。
定期维护和检查注射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功能。
3. 侵入导管管理:对于使用静脉置管给药的患者,需要严格管理侵入导管的位置和状态。
监测导管的置入情况、固定方法和固定剂的使用,并注意观察导管周围是否有任何漏药或溢血的迹象。
4. 提前准备:在注射化疗药物之前,医务人员应提前准备相关的药物、设备和资料。
这包括检查药物的标签和有效期,准备好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并查阅相关药物的说明书和使用指引。
5. 及时处理: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这可能包括停止药物注射,插入局部血管收缩剂进行局部压迫,并根据需要采取其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冷敷、抗组胺药物等。
6. 记录和报告: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
记录中应包括患者的相关信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药物外渗的状况和处理措施等。
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并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团体标准1. 引言在现代医学中,化疗药物是治疗癌症的关键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药物外渗成为一项重要的安全问题。
药物外渗指的是在输液过程中,药物从静脉注射点或输液管路外漏出来,进而导致患者或医护人员接触到大剂量的药物。
为了保证化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团体标准至关重要。
2.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害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以下危害:- 直接暴露于化疗药物,导致身体组织受损。
- 导致皮肤灼伤、溃烂和炎症。
- 引起全身不适、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 损害医护人员的健康,增加职业暴露风险。
3.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以下措施应该得到遵守:3.1 使用专用输液器具为了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使用专用的输液泵和输液管路是必要的。
这些设备具有特殊的防漏功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
3.2 规范化疗药物的携带和混合在进行化疗药物的携带和混合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药物外漏。
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有序,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3.3 严格执行消毒操作在输液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消毒操作,包括患者的皮肤和输液点。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细菌引起的感染风险,并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
3.4 规范使用抗药物外渗贴膜抗药物外渗贴膜是一种具有粘附性和防渗性的贴膜,可以有效地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
在制定标准时,应明确贴膜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以下处理方法应得到遵守:4.1 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外渗的药物清除掉,以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进一步接触。
4.2 就地处理外渗的药物应优先进行就地处理,避免药物扩散到其他区域。
可以使用吸水纸巾或吸水棉进行吸附,然后将其放入密闭袋中,以减少药物与环境的接触。
[预防医学]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
甲喋呤、博莱霉素、阿糖胞苷、顺
铂、门冬酰胺酶等。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三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组织坏死期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多发生于渗漏早期,局部组 织肿胀、红斑、呈持续性刺痛、 剧痛、烧灼样痛;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二)
提高专业技术 • 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 • 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 脱和刺破血管壁 • 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 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 注入发疱剂前,对使用血管进行正 确判断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三)
合理使用药物 • 正确掌握给药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 正确的给药方法:不能用有化疗药液 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用药前 后可冲管、中间给药;静推时边推药 边抽回血,确保药物在血管内 • 浓度:不宜过高 • 速度:不宜过快
血管因素 • 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 使血管脆性增加。 • 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 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 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三)
操作因素 • 穿刺技术的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 次穿刺 • 选择血管不当 • 针头固定不牢 •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四)
现在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 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 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 症,重者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 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加重了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的 进一步治疗。因此,医务人员了解药 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是十 分重要的。
渗漏引起局部反应的药物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
解毒剂
2
可中和或减低发疱性药物毒性以减
轻组织伤害的物质。
刺激性药物
3
一类能引起静脉或局部组织刺激性或炎性反应的化学药物。
4
发疱性药物
一类能引起皮肤或粘膜起泡、溃疡或坏死的化学药物。
发疱性化疗药物可分为DNA结合和非结合两类
DNA结合类发疱剂
• DNA结合类发疱剂从静脉外渗时与组织细胞中的DA结合并迅速导致细胞死亡
4.5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 应及时处理、记录、上报等。
5.1 经外周静脉导管给药的预防措施
5.1.1宜选择前臂粗、直、有弹性的上肢静脉, 同一静脉在 24 h 内不应重复穿刺。 5.1.2化疗给药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5.1.3宜使用透明无菌敷料固定, 导管留置时间应 24 h。 5.1.4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应看到静脉回血后方可给药。 5.1.5输注发疱性药物时 a)静脉推注 2~ 5m1 药液或每输注 5~ 10 min 后, 宜评估并确认静脉回血。 b)总输注时间应<60 min。c) 不应使用输液泵。 d) 患儿不应选择头皮静脉。
• 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帮助防止发疱剂蔓延到临近组织,另外可以减轻疼痛 • 局部冷却不应与外渗解毒剂右丙亚胺联合使用,因为血管收缩会抵消作用 • 非DNA结合发疱剂外渗建议采用干热敷 • 干热敷增加该区域血液流动,有助于分散溢出的发疱剂并促进其吸收
6.8应抬高患肢, 避免局部受压。局部肿胀明显, 可给予 50%硫酸镁、如意 金黄散等湿敷。 6.9应记录症状和体征, 外渗发生时间、部位、范围、局部皮肤情况、输液 工具、外渗药物疗药物外渗时, 应立即停止输液, 保留血管通路装置。 6.2应使用注射器回抽静脉通路中的残余药液后, 拔除 pVC 或 p0RT 无损伤针。 6.3深部组织发生中心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时, 应遵医嘱行 X 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6.4应评估肿胀范围及外渗液体量, 确认外渗的边界并标记; 观察外渗区域的皮肤颜 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外渗远端组织的血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2科 张海娜
化疗药物外渗我们该怎么办?
一、常用化疗药及分类 二、化疗药外渗的原因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四、预防措施 五、化疗药外渗的护理和处理
定 义
化疗药物的外渗
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 到皮下组织中。
一、常用药物及分类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溃烂 发疱性 (强刺激性) (长春瑞滨、长春新碱)
刺激性 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 (弱刺激性)(氟尿嘧啶、铂类、环磷酰胺、紫杉醇、 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依托泊苷等)
非发疱性 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非刺激性)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其他因素
操作因素
血管因素
药物因素
三、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
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 感
注射部位有肿胀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临床表现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 组织坏死期
早期 局部肿胀, 红斑、持
续刺痛。
渗漏后2~3天, 沿静脉走向条 索状肿胀、发 红,引流淋巴 结肿大、疼痛, 可出现发热。
浅层组织坏 死, 溃 疡形成累及 皮下肌层, 甚至深部组 织结构受累。
四、预防措施
1 2 3 4
以不滴为宜,>2-3cm,时间24h以上!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抬高患肢 溃疡、坏死皮肤进行清创换药或植 皮 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 理疗 功能锻炼
关于化疗损伤的安全制度
执行医院化疗告知制度 健康指导 常规操作 加强观察 外渗处理 记录和随访 严格交接班制度
化疗药物外渗防治要点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 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 应用过程中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 处理,减轻或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
合理选择血管
提高专业技术
合理使用药物
加强患者配合
1. 合理选择血管
静脉使用计 划
保护大静 脉
给药途 径
选择血管
2. 提高专业技术
• 熟练穿 刺技术
• 穿刺成 功后妥 善固定, 避免滑 出或刺 破血管
• 注入化 疗药前, 正确判 断穿刺 处血管 情况
3. 合理使用药物 浓度不宜过高 速度不宜过快 正确给药方法
4. 加强患者配合
健康
宣教 减少 活动 加强 巡视
五、常用化疗药物外渗处理与护理
紧急处理
发现渗出—停—吸 评估 局部封闭
化疗药物外渗的,间 隔时间30分钟。奥沙利铂除外! 药物湿敷:硫酸镁、VB12、地塞米松 中药湿敷:金黄散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