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_ppt课件

避开关节
避免选择有损伤的血管
选择远离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避 免在关节部位穿刺。
如已受损、炎症、硬化的血管应避免 使用。
评估血管状态
对血管的弹性、充盈度、走向进行评 估,选择合适的血管。
提高穿刺技术
01
02
03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确 保一次穿刺成功。
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根据血管直径和化疗药物 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
穿刺后妥善固定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 头和输液装置,防止滑脱 。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先输非发泡性药物
先输非发泡性化疗药物,再输发泡性化疗药物。
避免两种发泡剂合用
两种发泡剂合用会增加外渗的风险。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患者宣教工作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外渗 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 施_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措施 •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措施 •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注意
事项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 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02
阐述本课件的目的和内容,即为 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外渗的 认识和处理能力。
化疗药外渗的定义和危害
定义
化疗药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 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渗漏到血 管周围组织,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和疼 痛。
危害
化疗药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溃 疡、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 生命。因此,预防和处理化疗药外渗 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课件

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化 疗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风险,取得 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共同防范化疗药物外渗
的发生。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及意义
制定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规范
通过本次项目,中华护理学会成功制定了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的团体标准,为临床医 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加强化疗药物知识培训
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分类、作用机制及副作用,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 潜在风险的认识。
强化安全意识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时刻保持警惕。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规范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配制、输注 及更换等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准 确。
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工具,避免在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穿刺,减少机械性刺激;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造 成的血管损伤;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静脉炎处理策略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局部外敷药物,如硫酸镁湿热敷、中药外敷等,以消肿止痛;加强局 部护理,避免感染。
组织坏死的评估与处理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化疗药 物外渗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注意 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加强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帮 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
鼓励患者及时反馈
鼓励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及时反馈 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以便医护 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等
加强科研力度
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化疗药物外渗相关的科研工作,探索新的预防 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的发生。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及意义
制定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规范
通过本次项目,中华护理学会成功制定了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的团体标准,为临床医 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加强化疗药物知识培训
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分类、作用机制及副作用,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 潜在风险的认识。
强化安全意识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时刻保持警惕。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规范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配制、输注 及更换等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准 确。
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工具,避免在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穿刺,减少机械性刺激;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造 成的血管损伤;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静脉炎处理策略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局部外敷药物,如硫酸镁湿热敷、中药外敷等,以消肿止痛;加强局 部护理,避免感染。
组织坏死的评估与处理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化疗药 物外渗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注意 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加强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帮 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
鼓励患者及时反馈
鼓励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及时反馈 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以便医护 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等
加强科研力度
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化疗药物外渗相关的科研工作,探索新的预防 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PPT

冷敷或热敷应用
冷敷适用于化疗药物外渗初期,可收缩 局部血管,减轻疼痛和肿胀。
热敷适用于化疗药物外渗后期,可促进 需注意冷敷和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
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药液吸收和消散。
烫伤或冻伤。
抬高肢体促进回流
化疗药物外渗后,应抬高受累肢体,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肿 胀和疼痛。
抬高肢体时需注意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过度牵拉和受压。
选择不当的血管通路或器具,如使用 较细的针头、脆弱的血管等,也会增 加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
药物因素
某些化疗药物具有强刺激性、高渗透 压等特点,如长春新碱、阿霉素等, 这些药物外渗的风险相对较高。
临床表现及危害
临床表现
化疗药物外渗后,患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肿胀、红斑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水疱、皮肤坏死、溃疡等。
05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
本次事件经验教训
1 2 3
化疗药物性质了解不足
对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性、渗透压等特性了解 不够,导致在操作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其潜在风 险。
操作不规范
在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 行,如未选择合适的静脉、未进行充分的冲管等 ,导致药物外渗。
患者教育不足
未向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告知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 ,如药物外渗的危害、预防措施等,导致患者配 合度不高。
明确外渗药液的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解毒剂和治疗措施。
拔针后,需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压迫针眼,避免出血和药液外渗加重。
局部封闭治疗
根据化疗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 的封闭剂进行局部封闭治疗。
常用封闭剂包括普鲁卡因、地塞 米松等,可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 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
。
封闭治疗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 免感染。
药物外渗预防处理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危害
01
02
03
局部组织损伤
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 红肿、疼痛、炎症等反应, 严重时可导致组织坏死。
全身影响
某些药物外渗后,可引起 全身性不良反应,如过敏 反应、中毒症状等。
治疗延误
药物外渗可能导致治疗延 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和康复。
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
血管因素
血管弹性差、血管硬化、血管 痉挛等血管病变,可增加药物
案例三:静脉留置针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静脉留置针外渗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问 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VS
详细描述
静脉留置针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固定不牢 、患者活动过度、血管条件差等。预防措 施包括加强固定、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技 术、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处理方法包括 拔除留置针、抬高患肢、冷敷或热敷等, 若出现皮肤坏死等严重后果,应及时就医 。
外渗的风险。
药物因素
药物的渗透压、酸碱度、浓度 等理化性质,以及药物的输注 速度和温度,都可能影响药物 外渗的发生。
技术因素
输液操作技术不熟练、穿刺技 术不佳、固定不牢固等,也可 能导致药物外渗。
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活动 程度以及配合度等个体差异, 也可能影响药物外渗的发生。
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03
立即停止注射
01
立即停止给药,并保留针头,避 免拔出,以防止药物进一步外渗 。
02
通知医生,评估外渗程度,确定 后续处理措施。
评估外渗程度
轻度外渗
外渗面积小,皮肤颜色正 常或略红,温度正常,疼 痛轻微。
中度外渗
外渗面积较大,皮肤红肿 明显,温度略高,疼痛较 重。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优选全文

ppt课件
16
2.疾病因素
①昏迷、休克、肺心病、病危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血管 通透性增加
②癌症患者长期输液及反复使用化疗药物,静脉脆弱 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周血管病变 ④静脉压增高的患者等
ppt课件
17
3. 药理学因素
用于治疗的药物刺激强、浓度高、局部与 药物、接触时间长。
ppt课件
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常见的药物如下: TPN、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氨基 酸、脂肪乳、50%葡萄糖、KCL、VC、多巴胺、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 刺激性及化学毒性有关。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3) 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胀且很快吸收或经热敷吸 收,无明显局部刺激作用。但个体有差异。
35
4.防感染
小水疱未破溃的应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可用碘 伏涂抹,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不剪去表 皮,再用碘伏外敷。凡感染、溃疡或坏死创面应按外科换 药处理
ppt课件
36
5.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1)设法吸出或去除渗出液,如果保守治 疗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考虑早 期手术切除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 痛。
ppt课件
33
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外渗的患者用酚妥拉 明10mg、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同时用山茛菪 碱针剂外敷效果良好
ppt课件
34
3.化疗药物、TPN、20%甘露醇及5%碳酸氢钠渗漏 ①立即停止输液, ②早期局部一般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 ③应用拮抗剂 ④局部封闭
ppt课件
ppt课件
15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_ppt课件

西医治疗
总结词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 疼痛和肿胀。
VS
详细描述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药物治疗,如地塞米松、布洛芬等,可以 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05
化疗药外渗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01
02
处理措施的改进
对于已经发生化疗药外渗的患者,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如及时停止输液、局部冰敷、抬高肢体、口服或外用药 物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损伤。
展望
01
更加科学的预防措施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化疗药外渗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制定更加科学
、全面的预防措施,降低化疗药外渗的发生率。
02 03
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外渗可发生在任何给药途径, 如静脉注射、动脉灌注和局部组织注 射等。
化疗药外渗的危害
化疗药外渗可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溃疡、感染、血栓形成和 静脉炎等严重后果。
化疗药外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外渗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化疗药外渗可分为轻度、中度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 作用和副作用,让其了解预防化
疗药外渗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疼 痛、肿胀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告
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保护血管,如避免长时间压
02
化疗药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 过程中渗漏到皮下组织,可能导 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甚至引 发感染等严重后果。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护理措施与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 力。
皮肤护理与观察
皮肤保护
避免在输注化疗药物时热敷,减少对 血管的刺激。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智能化输液系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输液系统将逐步应用于 临床,能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等问题。
新型敷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敷料具有更好的吸收性和透气性,能够有效 减轻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损伤。
3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推广
未来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将更加注重多学 科协作,包括肿瘤科、药剂科、护理部等多个部 门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汇报内容回顾
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和危害
01
明确了化疗药物外渗的概念,以及其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02
详细阐述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各种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输
液工具、正确的穿刺方法、合理的药物稀释等。
处理方法
03
介绍了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液、局部
封闭、外敷药物等。
生长因子类药物
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等,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加 速组织修复。
维生素类药物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 作用,可促进组织修复和减轻局部损 伤。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化疗药物的种类、外渗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05
护理措施与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 力。
皮肤护理与观察
皮肤保护
避免在输注化疗药物时热敷,减少对 血管的刺激。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智能化输液系统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输液系统将逐步应用于 临床,能够实时监测输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等问题。
新型敷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敷料具有更好的吸收性和透气性,能够有效 减轻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损伤。
3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推广
未来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将更加注重多学 科协作,包括肿瘤科、药剂科、护理部等多个部 门的共同参与和协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汇报内容回顾
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和危害
01
明确了化疗药物外渗的概念,以及其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02
详细阐述了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各种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输
液工具、正确的穿刺方法、合理的药物稀释等。
处理方法
03
介绍了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输液、局部
封闭、外敷药物等。
生长因子类药物
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等,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加 速组织修复。
维生素类药物
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 作用,可促进组织修复和减轻局部损 伤。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化疗药物的种类、外渗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发疱性化疗药:常规实行中心静脉置管
应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上腔静脉阻 塞综合症的患者应避免在上肢进行化疗 ; 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必要时行股静脉 置管
17
• 静脉通路的建立 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 拔针,穿刺一次成功;应先输入生理盐水 或5%葡萄糖液建立通道,无渗漏后再输注 化疗药,输注期间应密切观察回血情况、 局部有无疼痛等,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液冲 洗
5mg • 二甲亚砜(DMSO)局部外用
10
植物碱类:处理原则为稀释药物浓度,促进 组织吸收
• 局部间断热敷24小时 • 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300u+生理盐水2ml • 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 氢化可的松25mg或地塞米松5mg皮下注
射
11
丝裂霉素
• 首选硫代硫酸钠局部注射 • 局部皮下注射维生素B61ml(50mg/ml)+
• 将渗漏及处理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9
五、常用化疗药物渗外后的处理:
蒽环类抗生素: • 局部间断冰敷24-72小时;外渗后24小时
禁用热敷 • 局 部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5mg+2 % 利 多 卡 因
100mg,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 局 部 注 射 8.4% 碳 酸 氢 钠 5ml+ 地 塞 米 松
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一般输液、非刺激化疗药物输注:由小静 脉到大静脉, 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交替使用
16
合理选择血管
刺激性药物:一般交替选用前臂粗、直、 弹性好的静脉给药或选择远离关节上下 2~3cm处的血管;不宜选用手足背小血管; 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防止渗漏 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使用静 脉留置针,能防止针头滑出血管
硫代硫酸钠 使用于高浓度的顺铂外渗 用法:取4ml的10%硫代硫酸钠与6ml注射 药物处理
应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上腔静脉阻 塞综合症的患者应避免在上肢进行化疗 ; 一般不宜采用下肢静脉,必要时行股静脉 置管
17
• 静脉通路的建立 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 拔针,穿刺一次成功;应先输入生理盐水 或5%葡萄糖液建立通道,无渗漏后再输注 化疗药,输注期间应密切观察回血情况、 局部有无疼痛等,输注完毕后用等渗液冲 洗
5mg • 二甲亚砜(DMSO)局部外用
10
植物碱类:处理原则为稀释药物浓度,促进 组织吸收
• 局部间断热敷24小时 • 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300u+生理盐水2ml • 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 氢化可的松25mg或地塞米松5mg皮下注
射
11
丝裂霉素
• 首选硫代硫酸钠局部注射 • 局部皮下注射维生素B61ml(50mg/ml)+
• 将渗漏及处理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9
五、常用化疗药物渗外后的处理:
蒽环类抗生素: • 局部间断冰敷24-72小时;外渗后24小时
禁用热敷 • 局 部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5mg+2 % 利 多 卡 因
100mg,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 局 部 注 射 8.4% 碳 酸 氢 钠 5ml+ 地 塞 米 松
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一般输液、非刺激化疗药物输注:由小静 脉到大静脉, 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交替使用
16
合理选择血管
刺激性药物:一般交替选用前臂粗、直、 弹性好的静脉给药或选择远离关节上下 2~3cm处的血管;不宜选用手足背小血管; 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部位,防止渗漏 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使用静 脉留置针,能防止针头滑出血管
硫代硫酸钠 使用于高浓度的顺铂外渗 用法:取4ml的10%硫代硫酸钠与6ml注射 药物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患者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 节强直,肌肉萎缩,应指导、鼓励患者进 行合理的屈肘,握拳等动作。
30
• 多数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如果按
普通药物静脉给药的方法输注化疗 药物,容易引起血管内皮炎症,药 物一旦漏入皮下组织,则会造成皮 下组织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组织坏 死和溃烂,不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 痛苦,也可能延迟治疗,影响患者 预后。所以,每一名护士在实践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穿刺工具越
来越多,对于有经济条件又需要长 期输液的患者,建议使用经外周静 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PICC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 高,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普遍欢迎。
34
•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置入 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具有穿刺成 功率高,节省时间、留置时间长, 外渗率低等优点。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1
• 现在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
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 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引起 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 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 且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医务 人员了解药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 法是十分重要的。
• 局部使用解毒剂:对抗药物的损伤效
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 和排泄。
21
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二)
冷敷 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 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 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局部冷敷可使 血管收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可 以使药物外渗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 物摄取,以达到减轻渗漏范围的目的。 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4℃~6℃) 48~72 h, 1次/6 h,每次20~30 min。
30
• 多数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如果按
普通药物静脉给药的方法输注化疗 药物,容易引起血管内皮炎症,药 物一旦漏入皮下组织,则会造成皮 下组织损伤,严重者表现为组织坏 死和溃烂,不但给病人造成极大的 痛苦,也可能延迟治疗,影响患者 预后。所以,每一名护士在实践中 应注意以下几点:
•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穿刺工具越
来越多,对于有经济条件又需要长 期输液的患者,建议使用经外周静 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PICC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 高,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普遍欢迎。
34
•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置入 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具有穿刺成 功率高,节省时间、留置时间长, 外渗率低等优点。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1
• 现在静脉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
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 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引起 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 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而 且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医务 人员了解药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 法是十分重要的。
• 局部使用解毒剂:对抗药物的损伤效
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 和排泄。
21
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二)
冷敷 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 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 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局部冷敷可使 血管收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可 以使药物外渗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 物摄取,以达到减轻渗漏范围的目的。 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4℃~6℃) 48~72 h, 1次/6 h,每次20~30 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期 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 死, 溃 疡形成累及 皮下肌层, 甚至深部组 织结构受累。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四、预防措施
1
合理选择血管
2
提高专业技术
3
合理使用药物
4
加强患者配合
PPT课件
11
1. 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血管
静脉使用计 划
保护大静 脉
给药途 径
PPT课件
12
2. 提高专业技术
• 熟练穿 刺技术
皮 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
理疗 功能锻炼
PPT课件
18
关于化疗损伤的安全制度
执行医院化疗告知制度 健康指导 常规操作 加强观察 外渗处理 记录和随访 严格交接班制度
PPT课件
19
化疗药物外渗防治要点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 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 应用过程中细心观察,做到早发现、早
PPT课件
16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外敷
冷敷:局部封闭后给予冷敷15分钟,间 隔时间30分钟。奥沙利铂除外!
药物湿敷:硫酸镁、VB12、地塞米松 中药湿敷:金黄散
注意:
以不滴为宜,>2-3cm,时间24h以上!
PPT课件
17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抬高患肢 溃疡、坏死皮肤进行清创换药或植
• 穿刺成 功后妥 善固定, 避免滑 出或刺 破血管
• 注入化 疗药前, 正确判 断穿刺 处血管 情况
PPT课件
13
3. 合理使用药物 浓度不宜过高
速度不宜过快
正确给药方法
PPT课件
14
4. 加强患者配合
健康 宣教
减少 活动
加强 巡视
PPT课件
15
五、常用化疗药物外渗处理与护理
紧急处理
发现渗出—停—吸 评估 局部封闭
PPT课件
5
一、常用药物及分类
发疱性 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溃烂
(强刺激性)
(长春瑞滨、长春新碱)
刺激性 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 (弱刺激性)(氟尿嘧啶、铂类、环磷酰胺、紫杉醇、
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依托泊苷等)
非发疱性 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非刺激性)
PPT课件
6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处理,减轻或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呼吸2科 张海娜
PPT课件
1
PPT课件
2
化疗Hale Waihona Puke 物外渗我们该怎么办?PPT课件
3
一、常用化疗药及分类 二、化疗药外渗的原因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四、预防措施 五、化疗药外渗的护理和处理
PPT课件
4
定义 化疗药物的外渗
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 到皮下组织中。
其他因素
操作因素
血管因素
药物因素
PPT课件
7
三、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
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 感
注射部位有肿胀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PPT课件
8
临床表现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早期 局部肿胀, 红斑、持 续刺痛。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渗漏后2~3天, 沿静脉走向条 索状肿胀、发 红,引流淋巴 结肿大、疼痛, 可出现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