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占 比逐渐提高,传统服务贸易占比相对 下降。
自由化面临的挑战
服务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服务业发展,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限 制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导 致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
(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章国际服 务贸易理论
目录
CONTENTS
•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应用 •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应用 •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措施 •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与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 进行的,以提供或接受服务为标 的的国际交易活动。
谢谢
THANKS
鼓励企业加强服务贸易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加强服务贸易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 的国际竞争力。
ABCD
深化服务贸易开放
进一步扩大服务市场准入,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吸引更 多外资进入我国服务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制定和谈判,维护我国利益 和发展空间。
产业内贸易理论
理论概述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同一产业内具有相似要素密集度或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品之间的贸易。该理论认为,产业内 贸易的产生是由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引起的。
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应用
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具有同时性,且服务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因此服务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较为普 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关注服务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内 贸易的发展。

第二章 国际贸易服务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章  国际贸易服务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二)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价值量 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原因 (1)凝结性 (2)有用性 (3)社会性 (4)抽象等同性
(三)服务商品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 (一)服务产品的概念 1.一般概念 2.经济学概念 (二)服务商品的特征 1.服务产品是无形的 2.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消费者的同时性 3.服务质量差别大 4.服务具有不可储存性 5.服务价格差别大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学说
二、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一)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和贸易基础的解释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 。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 影响。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 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兴起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管理贸易政策的内容是:国家对内指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 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的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 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缔约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第四节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二、自由的服务贸易政策
可逆转。
5.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且要素密集度不
6.两国消费者需求偏好相似。
7.自由贸易而且各国贸易平衡。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二、传统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
(一)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的基础
(二)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对生产要素禀赋说的 补充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学说
(一)相关概念 1.生产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度 2生产要素密集度.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目录
cHale Waihona Puke ntents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发展历程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主要流派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挑战 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
01
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服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定义
服务贸易不同于商品贸易,其交易的对象是服务,而不是实物产品。
04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与实践
主张减少政府干预,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以降低贸易壁垒,增加市场准入机会。
自由化政策
主张对国内服务业进行保护,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限制外国服务的进入,以保护国内服务产业免受外来竞争压力。
保护性政策
强调政府通过提供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本国服务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差异性
服务贸易往往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或远程实时交互,对人际交往的依赖程度较高。
高度依赖人际交往
服务贸易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分类,服务贸易被分为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医疗保健服务、旅游与旅行相关服务等12大类。
另一常见的分类是将服务贸易分为传统服务贸易和现代服务贸易,其中传统服务贸易包括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则包括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将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服务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区域合作与开放水平提升
中国将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开放水平。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将加快推进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新兴服务贸易比重,提升国际竞争力。
THANKS FOR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最经典的理论是从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内消费差异理论延伸出来的“跨国生产理论”。

据此理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因为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等差异而选择不同的国家提供的服务,这就推动了跨国服务企业的兴起和发展。

例如,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各类服务,而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则为世界各地的企业提供IT 服务。

这种理论对解释企业国际化和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格局变化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此外,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服务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领域的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金融服务理论主要包括利益差异理论、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

利益差异理论认为资金的区域流动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利益差异,跨国资金流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而金融中介理论则认为跨国金融机构的介入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金融创新理论则强调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

例如,电子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的交流与贸易。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涉及到创新和技术发展对于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理论。

根据“技术利益溢出理论”,技术进步在一个国家产生的同时,也会利益溢出到其他国家。

因此,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对于发展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境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并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全球化。

在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是关于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的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和政策对于服务贸易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目前,世界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来进行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政策的协调:一是通过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二是通过国际和地区服务贸易协定来规范和引导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就是一种多边服务贸易协定,旨在减少和消除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壁垒和限制,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2 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欣德利 & 史密斯 ,库伯 —萨皮尔& 卢茨,拉尔
3.不完全适用的观点

前提有缺陷,需要修正(服务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部门) 需要考虑服务产品的特点
4
完全适用 于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the "suitability" to discuss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1.不适用的观点

前提不适用(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桑普森 & 斯奈普 结论不吻合 服务贸易有自己的特点不适用 —R•Dick & H•Dick —G•Feketekuty

服务贸易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
2. 完全适用的观点

原理适用(合理内核) 实证研究结论吻合
第四,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员的非工资费用趋于增 加。
25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二)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分析
26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服务贸易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1. 价值链理论(Value Chain) 1985年,迈克尔· 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 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 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 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23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服务业的非市场化向市场化发展 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社会分工导致了服务业产生,服务业的 发展由内而外;服务业的国际化促进了国 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4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一)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是在诸多促进因素和掣肘因素的共同作 用下展开的。促进因素有: 第一,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导致对雇员的监督日益困难。 第二,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场购买某 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 第三,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降, 促进了服务的外在化进程。

CH2.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CH2.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
2.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争论
概括起来,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P30 1.比较优势理论不适用于服务贸易
R·迪克(R.Dick)和H·迪克(H.Dicke)(1979)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法”来验 证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现实格局是否遵循比较优势原理。
桑普森(G.Sampson)和斯内普(R.Snape)(1985)认为,一些服务要求生产 者和消费者直接接触,这就有可能出现生产者的跨国移动,而传统的赫克歇 尔—俄林模型(H-O)理论的基本前提假定之一为“没有要素的国际移动”, 若不放弃该假定,H-O理论就不足以解释服务贸易。
(3)制度可行性。这与各国对服务贸易的国内规制 及各国政治、法律、文化等体制因素有关。
国际服务贸易
2.1贸易品、非贸易品 与服务可贸易性
四个因素增强了服务的可贸易性:
• 首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有效地消 除了诸多服务的时空限制,使跨国界数据 流动日益便捷和快速,降低了交易成本, 强化了服务的可贸易性,而且其本身也成 为一种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 2.2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争论
2.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 以国际经济学家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e,1988) 为代表的另一派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 较优势说是普遍有效的。
• 萨皮尔(Sapir)和卢兹(Lutz)(1981)及萨皮尔(1982) 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其主要结 论是:“物质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运输服务部门有比较 优势,而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在保险、专利等服务部 门拥有比较优势”;“传统贸易理论不仅适用于货物 贸易,也适用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货物贸易和服务 贸易模式的决定上都具有重要作用。
2.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中的局限性体现在哪 些方面?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课件
定义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在服务贸易领域,国家采 取的限制或阻碍外国服务进入本国的措施。
分类
服务贸易壁垒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壁垒
由于服务本身的特性,如语言、文化、技术等, 导致的壁垒。
法规壁垒
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市场准 入等方面进行限制。
经济壁垒
通过关税、非关税措施等手段,限制外国服务的 进口数量和价格。
美国电影产业的保护政策
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保护性政策,扶持本国电影产 业的发展,确保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高铁产业的战略性政 策
中国政府对高铁产业实施战略性政策,大力 扶持和培育高铁技术和服务,使其成为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04 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自由化
CHAPTER
服务贸易壁垒定义与分类
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模式与新业态
平台经济
平台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服务贸易模式之一,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供需双方,实现服务的在线交易和交付。平台经济 模式为服务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方式,有助于推动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服务贸易新业态。通过共享经济模式,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分享自己的时 间、技能和资源,同时也为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社会壁垒
由于社会文化差异、消费者习惯等因素,导致外国服务 难以进入本国市场。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意义
促进经济增长
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 展,增加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服务贸易自由化,各国可以发挥 自身优势,提高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增加国际市场份额。
20世纪80年代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的区别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是否经过第三国(中间国)为标准,而与运输方式无关。直接贸易可以是生产国的商品通过第三国转运至消费国,间接贸易可以是生产国的商品直接运往消费国。
(五)按贸易国数目划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和多边贸易
双边贸易(Bilateral Trade)是指两国政府之间商定的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下的贸易。两国政府往往通过签订贸易条约或协定来规定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要求两国在开展贸易时必须遵守贸易条约或协定中的规定。双边贸易所遵守的规则和调节机制不适用于任何一个签约国与第三方非签约国之间开展的贸易。例如,在《中美贸易条约》下开展的中美贸易就是一种双边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对外贸易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的产品,社会分工尚未开始,阶级和国家还没有形成,所以不存在对外贸易。
原始社会末期,三次社会分工完成,剩余产品出现,随着国家的逐步形成,商品交换超出疆域界限,产生了对外贸易。“部落与部落之间、氏族与氏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对外贸易开始萌芽。“最初的交换是发生在原始公社的尽头,发生在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界地带”。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
举例说明:
假定1991年的国际贸易额是14000亿美元,2001年为
30000亿美元,设1991年的价格指数为100,2001年的价格
指数为160,试比较2001年的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与
1991年的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的变化情况。
2001年的国际贸易额30000 = 2.14倍
***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服务贸易(Trade of Services)包括四种方式:
(1)过境交付,即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它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提供和消费服务来进行的跨国交易和贸易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理论基础,下面将就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服务贸易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其基本观点是每个国家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自己相对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在某类服务领域中具有相对优势意味着该国在生产这类服务方面相对更具竞争力。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在某些领域的相对优势,比如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

比较优势理论有助于各国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经济效益。

其次,新贸易理论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不同国家之间贸易的根本动因是产品差异。

在服务贸易领域,不同国家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化,这使得国际服务贸易具有广泛的发展潜力。

新贸易理论关注的是企业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力量,这也影响到了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和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交换服务成为常态。

新贸易理论的观点有助于理解和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也是相关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认为,社会总支出是决定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主要因素,而国际贸易失衡则可能导致内外需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强调了全球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国家政府对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调控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与全球经济的需求、政策和市场的稳定有关。

凯恩斯外部平衡理论提出了国家政府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例如调整贸易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还受到新经济学和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的影响。

新经济学的观点强调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而服务贸易正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经济活动。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国际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国家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产生、发展和贸易效果,揭示其特点、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2.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何关系答: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有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属一类活动,只是从全世界范围看时,称其为国际贸易,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时,则称其为对外贸易;3.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答: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当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逆差、贸易赤字或入超;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4.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答:直接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活动;直接贸易的双方直接谈判,直接签约,直接结算,货物直接运输;间接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商品买卖行为;此类贸易因为各种原因,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洽谈、签约和结算,必须借助于第三国的参加;转口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买卖,对第三国来说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亦包括下述情况,即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两国并没有发生直接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分别与两国发生贸易关系;过境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其货物运输过程必须要通过第三国的过境;第三国则对此批货物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对第三国来说就构成了该国的过境贸易;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的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地区而言,则是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在转口贸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转口贸易以盈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而过境贸易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5.对外贸易值和对外贸易量是如何计算的答:对外贸易值又称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和;对外贸易量,是指用进出口商品的实物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指标;对外贸易量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即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当期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期的进口额或出口额的方法,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二者之和即为对外贸易量;6.贸易条件是如何计算的答:贸易条件是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多,称为贸易条件好转;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少,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在以货币为媒介、以价格表示交换价值的条件下,贸易条件一般以一定时期内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其中,TOT为贸易条件指数,PX 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7.近些年,我国“国货复进口”规模逐步扩大,在当年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也逐步上升,到2007年国货复进口额已达到亿美元,占当年进口总额比重为%;当前我国“国货复进口”的主要特点:一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部分沿海省份如山东、广西国货复进口倍增;二是自香港复进口占逾9成,自东盟复进口增幅明显趋缓;三是复进口主要产品为电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占当年国货复进口总值的%;四是加工贸易仍是复进口主要方式,占当年国货复进口总值的%,一般贸易复进口增长42%,增幅较快;五是外商投资企业国货复进口占近8成,私营企业复进口大幅增长;请问:1什么是复进口它有什么危害2我国“国货复进口”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分别是什么答:1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后,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在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未销售掉的寄售商品的退回等所造成,但也可能是由于价格或其他非偶然原因造成;从经济效益角度讲,复进口是不利的,应尽量避免;复进口既浪费税收资源,徒增企业物流成本,也扭曲外贸数据,使政府无法对进出口形势做出准确判断;2我国出现的复进口,因为出口产品的出口补贴或低价策略,使国外市场上的中国产品,比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还低,导致复进口;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贸易因素;我们知道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大量产品在我国生产,但是产品的销售权、货物所有权来料加工方式却并不都在我国,有的是在跨国公司总部或是地区总部,有的是在专业的贸易供应商手上;所以国内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根据销售总部或是贸易商的指令将货物出口,尽管其最终用户可能还是在国内;然而因为其中有贸易增值的缘故所以产品需要出口后再进口;二是物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理念,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全球分销的物流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生产商负责将产品交给指定的境外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再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配送,这种物流模式下就可能带来国货复进口的问题;三是深加工结转税收政策因素;目前国税部门对于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实施的是“不征不退”的政策,“不征”是指不征收企业本环节加工增值部分的增值税,“不退”是指不退还企业用于生产该产品而采购国内料件的那部分进项税;所以企业一直在“不征”与“不退”之间权衡得失,选择徘徊;如果该企业国内采购料件价值在成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例高,而企业本环节增值部分在成品价值构成中所占比例小的话,采用深加工结转方式享受“不征不退”政策是划不来的,因为这会使所占比例高的国内采购料件的进项税沉淀在成品中,即使产品结转给下游企业最终由其出口后,也无法获得退税,这笔进项税就进入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企业最优的选择是放弃深加工结转模式,而改由上游企业将货物出口,下游企业再进口,尽管因此而徒增了许多运费和时间;四是税率倒挂因素;这是因为税率设置的问题引起的企业合理避税行为;由于税率倒挂的情况毕竟所涉及的商品不多,不应该成为国货复进口的主要原因,况且企业选择出口方式的话,还会增加一些报关、物流等额外费用,增加物流时间,所以这之间还会有个冲抵平衡的力量;此外,国货复进口还存在着一些其他因素,如出口加工区货物无法内销,品名归类不一致在国内无法结转,来、进料贸易性质转换,余料在不同企业间调拨,出口产品的海外退货等;由于许多人对国货复进口的真正原因缺乏认识,夸大了其对国家税收的危害性,一味归咎于对国货复进口实行的加工贸易政策,因此出现了以“堵”为主的论调;建议“取消国货复进口的加工贸易进口保税政策,并对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料件限制以加工贸易方式保税进口”,提出“对于区外加工贸易项目在国内销售的加工贸易产品,应按规定征税,货物最终出口后再按规定退税”等等;如果按照上述“堵”的思路,企业搞加工贸易就只有两条路,一是只能搞加工贸易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并且在这个环节进口的原材料还不能是国内企业生产的;二是逼着企业只能花更高的价钱去购买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人为在割裂加工贸易产业链,造成产业链一段在国内,下一段必须在国外,等再下一段才能再回到国内;这与加工贸易要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背道而驰,与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精神背道而驰;此外,实施“先征后退”还将带来其他一些其他负面影响;一是这笔先征收的资金进入政府系统,但政府又不能真正支配使用这笔资金,使其再进入经济运行系统发挥作用,这势必不利于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二是国税部门实施先征后退,进一步增加了其工作量;三是对于企业国内结转贸易,海关是按加工贸易在保税监管,国税是按国内贸易在征税处理,两个部门监管不在一个政策层面上,如果最终下游企业的产品内销了,海关将对其实施补税处理,这就造成已被国税部门征收过的增值税再征收了一遍增值税,显然是不合理的;由此可见,光靠“堵”可能会带来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引起外向型经济的较大振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国货复进口问题,在某些方面的限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当顺应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需要和规律,针对其形成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总的来说,要以疏导为主;为此我们提出如下5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吸引更多的国际物流企业将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分拨中心设立到国内来;这就尤其需要加快我国保税港、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新型物流载体的建设,加快国税、外管等部门的政策配套,为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更合理、宽松的环境;二是大力改善我国服务业环境,吸引更多的跨国企业将区域销售总部设立到国内;例如可进一步考虑赋予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物流载体以贸易功能,从而建立更多的可体现进出口贸易性质的载体,允许在区内、中心内设立纯贸易公司,吸引企业在区内、中心内完成国际贸易的结算,逐步推动建立起一些带有行业特色的区域性国际商品交易市场;这既可解决因多方贸易因素引起的国货复进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可将贸易所带来的增值部分及其税收留在国内;三是调整现行深加工结转“不征不退”政策,将结转业务视作实际出口给与退税政策,由海关监管结转货物最终实际出口,一旦内销由海关按进口货物补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这可有效解决大量国货复进口问题;四是进一步合理设置进口关税率、出口退税率;抑制因进口关税率倒挂而引起的国货以一般贸易方式复进口的现象;使出口退税率更合理地体现抑制资源性初级产品出口,鼓励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导向性作用,使国货复进口企业虽然提早获得退税,但也损失了退税率差;五是调整部分政策抑制国货复进口中存在的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国产设备出口后复进口享受减免税政策,这有违减免税政策是为了吸引国外先进技术的初衷,建议明确限制国产设备不得享受减免税政策或限定国产比例;第二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1.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答:1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2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3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4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5国际分工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世界贸易依存度;2.简述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答:1世界市场的规模大大增加;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3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4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给世界市场以巨大影响;5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联系在加强;3.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有哪些作用答:1调节国际分工和各国出口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调节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同时也调节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加深了世界各国间的不平衡发展;4加深了世界各国间的不平衡发展;4.在计算不等价交换时,应包括哪些内容答:在计算不等价交换时,应包括如下内容:1由价值的相对变化而造成的不等价交换,主要是依据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产生的价值变化;2由价格的相对变化而造成的不等价交换,主要是计算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工业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大宗出口商品初级产品之间的交换比价变化;3发达国家垄断组织在发展中国内以垄断低价收购出口物资和高价出售进口物资而进行的中间剥削;4由航运和保险费而造成的不等价交换;5.影响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相关因素有哪些答:1生产费用;2供求因素;3垄断因素;4通货膨胀因素;5汇率因素;第三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包括批评了重商主义财富观、借贸易顺差聚敛财富观点、“零和游戏”规则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2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3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4国际分工是家庭分工和行业分工的更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会给各国都带来利益;5国际分工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的基础之上;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分工的原则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2比较优势的核心内容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3.试比较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点;答:联系: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都认定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得以迅速扩张,因而十分强调对外贸易对促进一国增加生产扩大出口供给的重要作用;或者反过来说,斯密和李嘉图站在当时新兴的产业资本家阶级的立场上,为了给产业资本所掌握的超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剩余产品寻找出路,从供给的角度,论证了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以及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将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思想归于贸易理论研究上的“供给派”;区别:但就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各自涵盖的研究对象而言,对此两者进行比较,人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一国是否拥有绝对低成本的优势商品,只要存在相互间的比较优势,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就可以使贸易双方获得贸易利益;这就是说,实际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涵盖了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研究的经济现象,而不是相反;这说明,斯密所论及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不过是李嘉图讨论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个特例;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4.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穆勒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巨大的贸易利益,包括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对外通商在经济上和道德上的间接利益要比直接利益更大;穆勒认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两大利益:第一,国际贸易可以使一个国家获得它自己完全不能生产的那些商品,因而提高该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第二,国际贸易可以使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生产力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约翰·穆勒提出了一个明显不同于前人的结论,他认为,“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通过进口,一个国家得到了要么它自己不能生产的商品,要么它必须耗费更多资本和劳动才能获得,而它本来可以用耗费较少成本生产出来的东西与之交换而来的商品”;“对外贸易唯一的直接利益寓于进口之中”,这是穆勒区别于斯密和李嘉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也是穆勒论述相互需求原理的基础;穆勒对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提出来决定国际贸易商品的价值法则,即相互需求理论;穆勒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受国际间需求均衡规律支配的,而国内贸易的商品价值则取决于该商品的生产费用,两者是不相同的;“外国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国际交换的条件”,也即进口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换取该项进口所需出口的商品的数量;而这种“国际交换的条件”,即贸易条件,又取决于贸易双方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弹性;5.本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1/4,生产1单位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劳动投入为1,生产1单位布的劳动投入为1/2;问:1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2假如外国用1单位布换取本国3单位小麦,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3假如外国用1单位布换取本国1单位小麦,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是多少为什么答:1本国在小麦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布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因为本国生产小麦的劳动投入量是1/4,优于外国;外国生产布的劳动投入量是1/2,优于本国;2本国得益为1单位小麦;外国得益为2单位小麦和1单位布;3本国得益为3单位小麦;外国得益为1单位布;6.比尔·盖茨先生无论在编写软件还是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比尔·盖茨先生编写软件的速度是秘书的N倍,打字的速度是秘书的2倍;由于盖茨在编程和打字上都强于其秘书,他是否应该自己来完成全部的工作,以节省下每天付给秘书的20美元薪水据说盖茨如果掉了100美元,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弯腰的5秒钟会使他丧失1万美元;试用贸易理论来解释盖茨先生是否要自己做编写软件和打字的全部工作;答:虽然比尔·盖茨先生在编写软件还是在打字速度上都强于他的秘书,他还是应该只编写软件,而将打字的工作交给秘书完成;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比尔·盖茨先生在两项工作上都有优势,但显然在编写软件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如果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全部用在编写软件上,即使在支付给秘书每天20美元后,他仍将获得比又编写软件又打字更大的收益;7.案例分析2000国市年美场推出了一种可发声的仪器,在美国商场的零售价为88美元,由美国的一家公司设计经销;这家美国公司将订单下给了一家香港公司,每件40美元;香港公司将订单交给了相熟的一家广东外贸公司,每件20美元;外贸公司再以每件15美元交给江苏的工厂,工厂的原料和生产成本为12美元;美国公司以每件7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粗算下来,工厂的毛利为每件3美元,外贸公司毛利为每件5美元,香港公司的毛利为每件20美元,美国公司的毛利为每件32美元,美国商场的毛利为每件16美元;国内部分的利润微乎其微,而就在这国内工厂截留的3美元中,又有多少利润能流进一线生产工人的口袋呢试结合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这一事例加以评析;答:提示:可以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并说明这些假设的必要性;答:基本假设条件:1世界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 和劳动L生产两种产品X和Y,即这是一个典型的两国两要素两商品模型2×2×2模型;2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收益不变;3两国生产相同产品的生产技术相同,生产函数相同;4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即各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变化;X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总是资本密集型产品;5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同;6两国均为不完全的专业化分工;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两国都不是“小”国;7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8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在一国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9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没有任何限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10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必要性:只有在这些苛刻的假设条件下,才便于分析、研究问题,得出某些结论;2.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如何解释谜的产生答:里昂惕夫对要素禀赋理论两度验证的结果都表明,美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商品流向同历来被学术界奉为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明显相互矛盾,这样的验证结果无法用传统的贸易理论加以解释与说明,因此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很多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里昂惕夫之谜,比如人力资本说、劳动技能说、研究与。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项目的国际交换和服务业在国际上的跨境交易活动。

与商品贸易不同,服务贸易主要以无形的服务为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旅游服务等。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它认为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专注于自己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方面的优势。

然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服务贸易往往被忽视,因为服务贸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无形性、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些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不能像商品贸易一样依赖于传统的比较优势。

新贸易理论则试图解释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新贸易理论主要关注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因素。

服务贸易通常具有规模经济,即在生产过程中,单位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规模来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一些具有一定的市场力量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不完全竞争来获取利润。

服务贸易中的很多服务具有垄断性,如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它们通常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这使得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质量来增加利润。

国际分工模式是指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分工。

根据国际分工模式,服务贸易可以分为生产者服务和消费者服务。

生产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间进行交换,如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消费者服务是指一些服务项目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如旅游服务和医疗服务。

国际分工模式认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在生产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通常在消费者服务中具有竞争优势。

总之,国际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模式等。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和影响进行理论分析,还为相关国家和企业制定服务贸易政策和战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2、完全适应的观点
代表性经济学家包括:麦尔文 (James•Melvin)、萨皮尔(A•Sapir)和鲁 兹(E•Lutz)、拉尔(S•Lall)、理查得•库伯 (Richard Kumpe)、辛德利(Hindley)和史 密斯(Smith)、斯库兹(Schultz)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 较优势说是普遍适用的,即使货物贸易 和服务贸易存在一些差别,但该差别并 未大到足以推翻该理论的地步。
1989年,马库森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 型来探讨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性服务和其他专 业服务的国际贸易。其分析结果是,允许生产 性服务等特殊中间投入贸易优于最终产品的贸 易,中间投入的自由贸易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 福利同时增加。
2、基尔兹克斯基
1987年,基尔兹克斯基运用寡头垄断模型,解释 了取消国内服务业管制的国际影响。与马库森 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取消国内管制可以促使厂 商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进行国际竞争,因此 政府最好的政策是创造自由的国内市场。
1)迪尔道夫(A•Deardorff)
1984年,迪尔道夫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用于 服务贸易的局限性,认为至少有三个特征可能 会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失灵:一些服务贸易的需 求仅仅是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不存在贸易前 价格;许多服务涉及要素流动;某些要素服务 可以由国外提供。他通过分析指出,前两点不 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但第 三个特征会导致比较优势原则不成立。然后, 他运用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 件,率先成功地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遵 循比较优势原则的。
6)斯库兹
他认为,即使商品和服务的确有差别,而 且有一些服务的确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国 家控制(如银行业、保险业和电信业等) 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国际贸易,但这丝毫 不影响比较成本论的国际适用性,比较 优势原理是普遍适用的。

2_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2_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通过分析指出,前两点不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运 用,但第三个特征会导致比较优势原则不成立。通过改变H-O模型 的个别约束条件,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遵循比较优势原则。
附加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有三种情形: (1)经济体封闭状态。在封闭状态下的价格水平,出口货物和服 务不如进口货物和服务,说明服务贸易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相符。 (2)自由贸易状态,即货物与服务贸易自由流动,通过服务出口 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3)半封闭状态(只有货物自由贸易)。服务不可贸易性不影响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要素禀赋理论的运用
赫克歇尔、俄林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异来分析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 差异,说明比较优势的原因。 H-O理论:土地、资本、劳动力、其它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同,决定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差 异,导致了国际贸易。 要素比例不同形成了商品的要素密集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劳 动比率低)、资本密集型(资本-劳动比率高)。 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充裕 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进 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以自由竞争市场为假定前 提;并把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这种理 论称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2_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7日星期二
§2.1 传统贸易理论对服务贸易的研究
§2.1.1 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
1、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一个国家输出具有生产绝对优势的商
品,其商品的生产成本必然低于其它国家。绝对优势理论与现实不完 全相符,因为资本和劳动在两个国家之间转移不完全自由。 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就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 并与其它国家进行交换。 各国都生产与其位置、气候和其它自然或人为的便利条件相适应 的商品,取得成本的比较优势,通过扩展贸易使全世界的人同时增进 福利。 两优相较取其更优,两劣相较取其次劣。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第一章——服务、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概述一、阐述对服务、服务业、服务贸易概念的理解服务是个人或社会组织为消费者直接或凭借某种工具、设备、设施、媒体等所做的工作或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服务是向消费者个人或企业提供的,旨在满足对方某种特定需求的一种活动,其生产可能与物质产品有关,也可能无关;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服务业是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服务贸易是指由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某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即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指服务者从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境内,通过商业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取得外汇报酬的一种交易行为。

二、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试举例说明无形性(即服务的不可感知性):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许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视觉感到它的存在。

例如:酒店服务,服务人员与顾客的沟通中无形的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即是无形性的外在表现。

特别地,物化服务可以使服务有形化。

不可分离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

而物化服务的前提下服务与消费可以不同时不同地发生。

例如:银行对客户的存取款业务要求服务需求与服务消费同时发生。

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性):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服务随之发生差异;服务消费者对服务可能提出特殊要求,服务随之发生差异。

例如:餐饮服务中分为高档餐厅、低档餐厅。

不可存储性:一般的,服务不像商品那样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储下来。

举例:酒店服务,以时间为界定来提供服务。

时间上存储的例外:保险。

空间上存储的例外:物化服务。

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指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

例如:酒店服务中服务结束后,酒店的房间并不会属于消费者。

三、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有哪些1.两者的界定不同: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2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服务业的非市场化向市场化发展 • 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社会分工导致了服务业产生,服务业的发展由内而外;服 务业的国际化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3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一)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 生产者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是在诸多促进因素和掣肘因素的 共同作用下展开的。促进因素有: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0
(二)伯格斯模型
1990年,伯格斯对标准的赫克 谢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H-O-S) 模型做简单修正,就能获得适 用于描述服务贸易的一般模型, 从中揭示不同国家在提供服务 技术上的差别如何形成比较优
势和商品贸易模式 。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按照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 选择合约经营,还是选择自身进 行服务,取决于服务的市场价格 与要素价格的高低:如果服务价 格相对高于要素价格,生产厂商 就会减少对服务的依赖,但用于 服务的支出将由于要素间替代程 度的不同而上升或下降。如果政 策壁垒阻碍服务贸易,那么,各 国提供服务的技术差别将成为一 国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9
3.含有缺席要素的服务贸易
服务生产不一定需要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在现场,服务 贸易的发生也未必都需要生产要素的移动,对于技术劳动 力来说尤其如此。如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许多问题可 以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手段解决,而不必一定发生人 员的跨国流动。如果在服务生产过程中含有某些要素,这 些要素不需要在生产地实际出现,而不影响服务产品的形 成,这种要素就是缺席要素。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30
3.全球商品链理论
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 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不同阶段,生产和分销体系也 日渐分离,而全球购买商(主要是零售商和品牌商) 在经济发展中作为关键驱动者的地位不断上升,为 解释这一情况,格里芬等(Gereffi and Korzeniewicz,1994)在对美国零售业价值链研究 的基础上,将价值链分析法与产业组织研究结合起 来,提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 GCC)分析法。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32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构成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 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33
二、服务及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功能 (一)服务在价值链中的功能
一是选择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还不够多,数据处理比较简单, 因而其典型性和普遍性还不够。 二是仅仅使用了单一的劳动力指标,这并不能完全揭示纷繁 复杂的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
2、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原因
经济学家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用掌握的数据证明了 这一演进规律。 克拉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下降;工业 劳动生产率提高快于对工业品需求;服务劳动生产率慢于服务产品需 求。 富拉斯蒂埃:技术进步是引起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本章内容
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在服务贸易中运用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服务贸易
2019年10月30日星期
1

第一节 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绝对优势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 服务贸易的适用性
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0
•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经验性总结:
• 越是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越高,产业结构中 的农业所占的份额越少,制造业、服务业所占份 额越高;反之则相反。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1
(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补充与拓展
1.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不足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7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8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9
2.价值增加链理论
1985年,寇伽特(Kogut)在《设计全球战略: 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来分析国际 战略优势。寇伽特认为: “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 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 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 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 程”, “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 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 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5
二、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萨格瑞 模型
迪尔多 夫模型
伯格斯模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6
(一)迪尔多夫模型
在 1984年,迪尔多夫率先成功地利用传统的2x2x2赫 克谢尔——林模型探讨服务贸易比较优势。 迪尔多夫的模型为一种商品和一种服务。他认为,可从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服务要素贸易、不可移动要素 的贸易等三方面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进行剖析。
19
配第·克拉克定理
• 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 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 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 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 后再由工转商。
• 英国经济学家A·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书中将产业结构变 动分为三个阶段,农业 工业 服务业;就业也随之发展转移。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3
(三)萨格瑞模型 Sage Rui Model
萨格瑞将技术差异
引进H-O-S模型, 并进行修正,分析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的来源。
在要素价格相等、
各 国 投 入 —— 产 出 模型相同的前提下, 要素禀赋与贸易的
关系可表达为: Tj=A-1(Ej- Ewj )
• 其中Tj表示j国商 品净出口的n X 1 个向量,A表示n X n投入矩阵,Ej 表示j国要素禀赋 的n X 1个向量; E=∑jEj;Wj=(YjBj)Y,Yj 表示j国的
11
(二)伯格斯模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2
(二)伯格斯模型 按照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选择购买服务还是
选择自身组织服务,取决于服务的市场价格和要素价 格的相对水平:如果服务价格相对高于要素价格,生 产厂商就较少购买服务,但用于服务的支出将由于要 素间的替代程度不同而升降。如果技术或政策壁垒阻 碍服务贸易,各国提供服务的技术差别将成为一国商 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 第一,企业活动日趋复杂化,导致对雇员的监督日益困难。
• 第二,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场购 买某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
• 第三,信息和交通费用的下降导致服务的市场交易费用下 降,促进了服务的外在化进程。
• 第四,在法律与工会组织的影响下,雇员的非工资费用趋 于增加。
•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书中,计算了20个国家的
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发现随着经济发展,
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
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
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4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二)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分析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25
(二)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分析
在图2-1中,纵轴的上半部分表示为到市场工作为他 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OW表示这位妇女在每一时期做全 日工按现行工资率所能挣到的最高收入。横轴右半部分表 示在家里生产服务(或在家工作)的价值等于在家里消费 的服务价值和享受的闲暇的价值之和。这里的服务按市场 价格计值,闲暇则按市场工作的机会成本计值。一开始我 们假定两种活动的相对价格等于1。OH表示这位妇女如果 不在市场上出售她的任何一部分劳动服务的话,她可以获 得的闲暇和家庭服务的最大值。HW线是这位妇女面临的 预算约束线,它表示市场工作的任何增加都要求在家里花 费的时间等量地减少。在工资率和服务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这两种情况提供产出的价值是不变的。
GNP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4
(三)萨格瑞模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5
(三)萨格瑞模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6
(三)萨格瑞模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7
(三)萨格瑞模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18
第二节 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 1.不适用的观点
– 前提不适用(生产要素不能流动) – 结论不吻合 – 服务贸易有自己的特点不适用 –服务贸易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挑战
• 2. 完全适用的观点
– 原理适用(合理内核) – 实证研究结论吻合
• 3.不完全适用的观点
– 前提有缺陷,需要修正(服务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部 门
– 需要考虑服务产品的特点
2019年10月30日星期g三oods
information
funds 7
1.作为商品贸易副产品的服务贸易 封闭经济 自由贸易经济 半封闭经济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三
8
2.要素移动的服务贸易
传统意义的某些服务往往被看成是非贸易品,但一般 都承认生产要素可以跨国移动。如在封闭情形下,一国顾 客无法在本国享用他国专有的服务产品,如要享受到他国 的服务,就要付出高昂代价到他国才能实现。然而,一旦 允许人员跨国移动,他国的专业人员就可以到本国与当地 的比较优势相结合,使自身优势得以发挥,就能以较低价 格提供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